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中华文明访谈录

中华文明访谈录

作者:张泉

分类:文化

ISBN:9787509016343

出版时间:2021-12

出版社:一頁丨当代世界出版社

标签: 文化  思想史  谈话  访谈  随笔  知识分子  奇怪的东西  汉学   

章节目录

自序 i
I 古代的幻象与真相
中华帝国的开端 [美国] 柯马丁 003
唐朝是现代人的异乡 [美国] 宇文所安 021
在世界寻找敦煌 荣新江 032
宋代文人的革新之路 [美国] 艾朗诺 053
风雅精神走向民间 [日本] 大木康 065
庄严的欲望 [意大利] 史华罗 082
突破史学危机 [美国] 艾尔曼 093
萌动的秩序 [日本] 夫马进 105
每当中国变幻时 [瑞典] 罗多弼 117
走出“空山” [德国] 顾彬 128
II 知识分子与现代之路
“五四运动”还未终结 [美国] 舒衡哲 145
不断地与鲁迅相遇 钱理群 161
重寻人间傅斯年 王汎森 185
谒问“文化的幽魂” 黄进兴 200
启来轸以通途 林庆彰 213
重建礼教世界 叶国良 224
III 跨文化想象
从相对论到现代化 陈方正 241
古今中西,一场精神的漫游 [美国] 巫鸿 251
跨越文化的边界 张隆溪 277
精神动荡的世纪 [美国] 费乐仁 291
思想史的性别问题 [日本] 坂元弘子 301
不同文明间的关联 [日本] 板垣雄三 310
拓荒“华美文学” 单德兴 323
零时差对话 王宁 345
后记 362

内容简介

三度“亚洲卓越新闻报道奖”得主张泉

历时9年,采访24位杰出思想者,勾勒中华文明嬗变的轨迹

许知远特别推荐

★一部别样的“文明史”

本书采访的学者,来自不同的国度,不同的领域,但共同的是,都是从边缘出发,挑战中心。

于是,我们从柯马丁那里得知秦始皇所谓的焚书坑儒原来并无事实根据,从宇文所安那里得知李白和杜甫居然是当时的非主流诗人,从巫鸿那里了解到纪念碑性并非西方的专利,也更能明白顾彬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批评理路。

所以,本书是一部别样的“文明史”,不仅改写了我们既有的认知图景,给我们的官方心智带来了新的视角,甚至带有盗火的味道,

★一部动人的“情史”

回顾自己如何在一瞬间决定交出一生,他们都追溯到了一首诗:

宇文所安是韩愈,艾朗诺是王维,顾彬是李白,柯马丁是北岛。希尼说一首诗无力阻止一辆坦克,但它可以让一个人成为汉学家。当然,大木康的一瞬间是因为冯梦龙笔下的卖油郎和名妓的爱情。

所以,本书可谓一部动人的“情史”,讲述了这些西方学者如何在年轻时,从世界各地,突然陷入对遥远中国的执迷,并从此以中国为志业。

★一部辛酸的“奋斗史”

回顾自己的一生如何没有被时代埋葬,他们都追溯到了两部书:

钱理群是《鲁迅全集》和《毛泽东选集》,巫鸿是《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和《英汉词典》,张隆溪是希腊罗马文学选本和英国文学作品选段。纳博科夫说一个优秀的阅读者只能是重读者,而那是一个精神饥荒的年代,他们只能选择持续反刍,以拒绝成为失踪者。

所以,本书也可谓一部辛酸的“奋斗史”,讲述了中国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如何在年轻的时候,执着于文明的光亮,从进入历史盲肠的中国突围,最终将苦难转化为资源,甚至赢得世界性声誉。

【内容简介】

宇文所安、柯马丁、夫马进、顾彬、钱理群、王汎森、舒衡哲、巫鸿、张隆溪、黄进兴……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杰出的思想者,来自不同的国度,专注于不同的领域,拥有各自或曲折或传奇的人生,却与中国保持着隐秘的精神关联。

这本访谈录,依据中华文明的演进,从中华帝国的开端,直至当代,希望透过他们的眼睛,寻找遗失的真相,重新发现中国的传承与转折、兴衰与浮沉。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解读古代中国的真相,追随学者的脚步,走出历史的迷宫。第二部分集中于晚清民国知识分子的抉择与现代化的代价,曾经的阵痛也许至今仍在发作。第三部分更关注当下与未来,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文化多元,理论多变,中国该如何自处,又该如何与世界相处。

下载说明

1、中华文明访谈录是作者张泉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秉存的评论
    访谈稿写得太好!既有脉络式学术成果的梳理,又在极细节处描出可称为“惊心动魄”的颊上三毫,不经意间酝酿出场场摧枯拉朽的精神风暴。将来我一定要将这本书推荐给我的学生。除了动人文笔,我还期待他们能受前辈学者动人精神的鼓舞,踊跃起来,眼界开阔,“做世界知识的公民”(黄进兴)。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我们都是前辈人期许的新民(梁启超)与试图拯救的孩子(鲁迅),在优越于前人的环境下,却绝不能因之妄自尊大,不能停止与古今中外的对话。凭借爱和勇气,确信“那些迂回和怀疑同坚定的信仰、意识形态的确信一样重要”。无论是钱钟书先生称之为“我那松弛不成形的庞然大物”,还是舒衡哲名之曰“脆弱却又绵延不断的联系”,都将成为世间仅有的能对抗时间流逝的东西。当我们的肉骨都腐朽,唯有它们将继续,鲜活地照耀遥遥而来的一代又一代。
  • 提子的评论
    这本学者访谈录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它的严谨与细密,这可能与作者出身中文系并受过较好学术训练的背景有关。访谈的对象大多是海外汉学名家,其中也有一些是身处国内但视野很国际化的学者。尽管学术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是精神的游艺,长久浸润其中未免会有些脱离生活...但这些唯有一辈子学术生活才能塑造出的人都是很有趣的。这本书也有不足,比如囊括学者过多而导致无法特别深入...其中有一些访谈是浅尝辄止的。总体而言是本不错的书,特别适合搞学术或者有志搞学术的人读...
  • 都德的评论
    读过其中半数学者的著作,翻后方知“艾朗诺”是白先勇起的,陈梦家、胡厚宣是巫鸿父亲的朋友,进一步了解下蛋的鸡倒也十分有趣。编排思路很好:透过他者之眼勾勒中国嬗变的轨迹,柯马丁、宇文所安、艾朗诺等人自是绝佳人选。不过,部分访谈在学术经历、方法介绍之外还有深掘空间。比如,国内学者未必完全认可汉学家揭示的“真相”,被访者如何回应?恰好有著名学者写过《初唐诗》《盛唐诗》的书评,很期待宇文所安本人的意见。偶有提问失当的情况,例如将《二十四诗品》作为唐代文论发问(彼时陈、汪的辨伪成果已成公论),最后两个问题或肤廓,或太偏,以至于宇文所安未能发挥太多。还有一些编校失误,如P56脚注中衍一顿号,且“钱锺/钟书”未统一。此外,艾朗诺访谈中提到的李清照研究已经出版,其实可以注明《才女之累》。
  • 乙左左的评论
    访谈的形式能很好地引起阅读兴趣,而不至于在庞大的“文明史”面前却步,提供了较为开放性的国际化视角。读到艾朗诺和钱钟书那部分就很好玩,钱老不仅把自己的《管锥编》称为“我那松弛不成形的庞然大物”,还在回信的最后一句说,对方如果遇到翻译问题,千万别来问他。前面的访谈有宇文所安认为中国已经难造唐诗的辉煌,后面的访谈就有张隆溪对宇文所安对现代诗歌看法的批评,也算是本书别样的对话形式。通过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分享各自的思想和学识,试图寻找文明演化的脉络。
  • 胡桑的评论
    读完十分感慨,这么多思想家和学者都在积极思考中国何去何从,寻找中国的特点,在中国文明的精神漫游中,保持着主动判断的能力。
  • 寂照的评论
    蛮有诚意的一本书,很符合书里那句“思想唤醒新的思想,相遇引发新的相遇。”书中的访谈发生在很多年前,最近的一篇也是2015年,但内容至今读来仍旧不过时。看不同经历的汉学家或学者从不同视角谈论传统中国/近代中国/现代中国,欧美/港台/日本,哲学/文学/宗教,如同把自己从当下抽离,隔着双重时间帘幕去重新审视了一番自己生活的国土,抵达视野上的深度突破,同时也感动于学者们的治学严谨与孜孜不倦。物质会腐朽,精神永恒。不过这书比较接近“抛砖引玉”的性质,在提供给读者一个小窗口去窥视不同学者的研究主题之后,它无声地邀请读者去深入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 胖仔的评论
    书做得很漂亮,轻型纸也没问题,特别是对我这种喜欢躺在床上捧着书读的人来说。对书的内容很感兴趣,但可能和之前都是发表在杂志上的访谈有关,访谈太短了,每篇访谈前面的文字又太“文艺”,所以很不过瘾。我也做过知识分子的访谈,而且内容差点出书了。有的访谈持续七八个小时,但我不会让受访者提出一个观点后就顺过去,而是会持续追问,并且会问可能让受访者不开心的问题。这样做出来的访谈可能更有学术价值。但就非学术读者来说,这本书当然值得一读。
  • 镜中的评论
    睡前读物。这本访谈录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是编者试图将学者的研究领域与历史分期做一个对应,将学者的心路历程在更高的层面上组织为一种文明的现代目光下的走向,展现出某种“口述学术史”的图样。虽限于篇幅未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丰富的肌理,但依旧是一次令人耳目一新的访谈尝试。
  • 䶮虓的评论
    历史学家汤因比有个关于文明的“挑战—应对理论”,一个文明经过严酷考验和挫折,若挺了过去,没有崩溃,在应对危机后,必将反弹至更高境界。——这说的就是中华文明,也只有中华文明。书中有一段钱理群关于鲁迅的话,我认为讲得很好:既不能仰视鲁迅,也不能俯视鲁迅,要平视鲁迅。同样,对于西方文明,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也要予以平视,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绝不能固步自封,但也绝不卑躬屈膝,只有这样,中华文明才能永葆生机,在更长的岁月中积淀出更丰厚的养料,滋养更多的中华儿女乃至世界人民。
  • 思想的苇草的评论
    这是一本不太好评价的书,作者积攒了24位中外著名汉学家的访谈并对访谈对象进行了相应的介绍,读者可以按图索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更深入的阅读和了解;但是或许因为采访者的记者身份更多的在于经历以及一些学术趣味的访谈,没有跟深入的,浅尝辄止的感觉。(综合评分3.5星)
  • Pink的评论
    与谈人足够重要。读之前很期待舒衡哲的部分,读后感觉略单薄,同意评论里说的,访谈部分缺少追问,更适合作为杂志里的篇章。
  • 一頁的评论
    三度“亚洲卓越新闻报道奖”得主张泉,历时9年,采访24位杰出思想者(宇文所安、柯马丁、夫马进、顾彬、钱理群、王汎森、舒衡哲、巫鸿、张隆溪、黄进兴……),勾勒中华文明嬗变的轨迹。张泉老师相信“对话会触发对话,思想会开启思想。如果它们能被一些读者发现、采撷、点燃,重新放出光芒,引发好奇、触动、启迪、反思、想象,甚至是怀疑与反对,那么它们将具有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