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分类:生活

  • 沉默的校园

    作者:[英]亚历克斯·伦顿

    ★ 职业记者翻阅尘封档案,多年采访调查,讲述数百年来被迫沉默的孩子们的故事;英国教育体系的亲历者,为我们揭开顶尖贵族中学在璀璨光环后不为人知的灰暗面。

    ★ 英国有无数首相、政要、高级将领都出身自军事化管理的精英公学,世界各地的家长也花费巨资、费尽心思要把孩子送进这些高级学府;但父母们或许没想到,他们大费周章,却是把孩子推进了痛苦的渊薮。

    ★ 打破沉默,让我们直面寄宿学校中孩子们的孤单与悲伤,看看他们眼中的欺凌、势利、精神虐待和体罚,切身理解未成年人在面对成人控制时的恐惧与无助。

    ★“一本提出了所有父母不可忽视问题的重要图书”“极具阅读价值”“令人震惊且深省”

    你是否知道孩子在学校中是怎么生活的?吃得苦中苦,真能培养出人上人吗?严酷的精英教育,在给孩子许以远大前程的同时,或许也给他们带来了一生难以磨灭的伤痛。《观察家报》《星期日电讯报》《每日快报》《每日邮报》《金融时报》等高度评价。

    英国大部分首相都曾有在寄宿制公学求学的经历,数不清的上流社会与中产阶级的父母也费尽心机想把孩子送进公学。这些学校,如伊顿、哈罗,是英国公认的顶尖中学,素以“绅士文化”“精英摇篮”而闻名世界。校内采用军事化管理,毕业生大多是体格强健、成绩优异的男孩,他们之后会进入牛津、剑桥等世界一流大学,在未来成为政界领袖、军中将领、律所精英与金融家。

    然而寄宿公学中的生活真像校园小说或招生短片中呈现的那么缤纷精彩吗?迎接孩子的究竟是令人心动的魔法学院,还是无助压抑的残酷牢笼?本书作者,作为记者,也是自八岁起就入读寄宿制学校的亲历者,在整理翻阅诸多尘封档案,并对大量前寄宿生进行采访后,来为我们揭开英国精英校园的神秘面纱,讲述真实的公学生活。

  • 伪善的医疗

    作者:凯蒂·巴特勒(Katy Butler)

    “可惜我家族的人都很长寿。”陪伴中风父亲六年,一部直言不讳的疾病回忆录。

    2001年,79岁的父亲突然中风,又因中风后遗症被植入了心脏起搏器。中风前,父亲是大学教授,虽在“二战”服役时失去了左臂,依然乐观,热爱运动,注重养生,还在撰写自己研究近20年的学术著作。中风后,父亲的身体和心智急剧变化,陷入老年痴呆、失禁、近乎全哑,最后只能呆坐着,感叹“活得太久了”。

    “请帮我个忙,替我关掉你父亲的心脏起搏器。”关注长期照护人,记录每周照护100小时母亲的心声。

    母亲深爱着父亲,从南非到英国最后定居美国,他们相伴50年,相互扶持,形影不离。也因此,在父亲中风后,母亲拒绝了送父亲去疗养院以及请人照护的建议,每天10余小时不间断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以及送医看诊,一直到她身心俱损,请求关掉自己挚爱之人的心脏起搏器,并在自己心脏出现问题后拒绝介入式治疗,选择自然逝去。

    “我觉得自己就像是父亲的刽子手。”直面为人子女的艰难决定,描述来自远方女儿的心理挣扎。

    父亲中风后,远在外地的作者成为“可靠”的女儿,加入“登机箱一代”,每隔一段时间,在母亲睡太少、哭个不停以及父亲病情加重时不断往返两地,帮助父母做出财务、医疗、照护决定,并随时远距离查询治疗和看护信息,通过电话、邮件及视频让父母觉得自己就在眼前。作为照顾年迈双亲的美国2400万人中的一员,像很多人一样,作者不仅要面对做出困难医疗决定的心理挣扎,还面对着时间、工作和收入上的压力。

    “医疗措施是帮人活下去还是害人死不了?”认真审视过度医疗,一份现代医疗状况的报告书。

    在父母相继过世后,记者出身的作者,通过走访医疗公司业务代表、不同科室医生以及汇总研究数据,追溯自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蓬勃发展的医疗产业,分析医疗产业的基本运作模式,研究高龄患者接受介入式手术的死亡数据,并结合美国联邦医疗保险支付制度,考察医疗与科技、商业发展的关系,指出了过度医疗背后的经济诱因,带我们反思医疗的限度。

    “垂死折磨临终者,死亡却折磨活着的人。”协助亲人度过临终的实用建议,有尊严的“善终”才是更好的告别方式。在父母先后患病的八年间,看到父亲一次次往返于医院遭受的痛苦,见证选择自然死亡的母亲,以及对过度医疗的深入调查,让作者开始关注并了解安宁疗护与缓和医疗,并根据临终的六个阶段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实用建议,既包括如何面对艰难的医疗决定、如何寻找外界帮助信息,也包括自己如何走出伤逝。

    ————————————

    2001年,79岁的父亲突然中风。康复期间因查出心率过缓,医生建议安装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的电池可以持续工作10年,而父亲的身体因为中风急剧退化,在失忆失能后依然靠心脏起搏器维持了数年生命。

    这是一本回忆录,作者用深情而冷静的笔触讲述了生病后的父亲由风趣儒雅的大学教授 到最后只能呆坐着、被剥夺了一切的过程,以及作为主要照护人的母亲在漫长的照顾过程中承担的身体和心理压力。

    这也是一部现代医疗状况的报告书。在父母相继过世后,记者出身的作者通过研究与访谈调查了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医疗、科技与商业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医疗的极限,揭示出过度医疗的背后诱因,并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做才是对临终之人更好的照护。

  • 热的话就脱掉吧

    作者:(日)吉竹伸介

    【内容简介】

    热的话就脱掉吧。

    坏消息太多,不看就可以了。

    希望付出能得到回报,那就养盆植物吧。

    说不清自己累还是不累,就当是累了吧。

    今天什么事儿都没做成,那就在有136亿年历史的宇宙里神游吧。

    【获奖及荣誉】

    ★第13届MOE绘本书店大奖第1名

    ★乐天童书周榜第1名

    ★honto书店童书日榜第1名

    ★日本亚马逊童书日榜第4名

    ★纪伊国屋书店童书周榜第1名

    ★茑屋书店2020年度榜单第7名

    ★淳久堂书店童书月榜第1名

    ★三省堂书店童书周榜第2名

    【编辑推荐】

    ★吉竹伸介的现象级绘本,教你从各种困境中脱身。

    ★这本书不单单是一本童书,作为一本“人生指南”和“心理咨询书”,引起了所有年龄段读者的共鸣。男女老少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幽默又简单的回答,治愈现代人疲惫的心。

    ★我平时总在担心一些事情,是个容易焦虑的人。不过即便如此,我也能找到快乐。比如有的事情做不好,我就放弃不做。如果世界上的问题都能用“热的话就脱掉吧”这样简单的方式来思考,生活一定会轻松很多吧。——吉竹伸介

    ★这是一本让人想舒服地躺下来读的书,仿佛拍了拍我们的肩膀说:“嘿,不用勉强自己。”——纪伊国屋书店店员

    ★读过后好像缠在心上的纷乱的线一下就被解开了。这本书中藏着能让人心情变轻松的力量。——茑屋书店店员

    ★必须这样做,不能那样做……有时候是我们自己把自己困住了。这本书温柔地告诉我们,还有另一种思考方式哦。——读者lovecat

    ★严肃认真的人读完,会恍然大悟,原来还能这样来解决问题啊。想把这本书带在身边,累了就看看,告诉自己放轻松。——读者立花桃

  • 江户艺术论

    作者:[日]永井荷风

    日本文豪永井荷风美学代表作。

    梦回江户,在浮世绘中发掘东洋人独具的悲哀之美。

    理解浮世绘、理解日本文化的必读经典。

    周作人再三称赏引用。

    李长声、刘柠、潘力、苏枕书、止庵诚挚推荐。

    * * *

    《江户艺术论》一书收录了永井荷风关于浮世绘、歌舞伎和狂歌的十篇文 章,其中尤以对浮世绘的研究最为精深隽永。周作人曾深受其影响,在自己文章里反复引用荷风的文字,共鸣于荷风所谓的“东洋人的悲哀”。

    与西方人对浮世绘在形式上的新奇之美的推重不同,荷风对浮世绘的赏鉴有其文化与审美的特别寄托。浮世绘诞生于锁国的江户时代,出自与虫豸同然的町人之手,制作于穷街陋巷的出租屋中,与官家崇尚的艺术相去甚远,却以其暗沉优雅的色调,反映出专制之下庶民生活的悲欢与浮梦。

    荷风在本书中勾勒了浮世绘的起源、传承、高潮与衰落,对铃木春信、喜多川歌麿、葛饰北斋、歌川广重等浮世绘大家及其代表作做了精审、体贴的分析,仿若导览人,带读者通过浮世绘的画面,重回江户时代,领略歌舞伎演出的盛景、吉原不夜城的欢乐,以及郊野与都市风景的闲雅。

    荷风构建出的江户世界,映射出他对庶民生活勃发的生机的礼赞,对日本传统风物风俗的追念,对柳巷花街隐藏的悲哀颓废之美的欣赏,由此形成独属于他的唯美世界,而在其中,暗自寄寓着他对当时日本西化的浅薄与政治高压的批判。

    * * *

    本书收录280多幅精美浮世绘作品,紧贴永井荷风的论述,从欧美博物馆上万作品中精心遴选而出,与文字相互辉映。收录了全套的葛饰北斋《隅田川两岸一览》、铃木春信《坐铺八景》,以及歌麿、广重、国芳、北斋等人的代表作。并以浮世绘作品和图说,解说浮世绘工艺的发展。

    内文采用日本进口高档纸张,追摹印制浮世绘原作的奉书纸的质感,精心印制而成,色调优雅沉着,力争还原出永井荷风所谓的:“俨然褪去一层色彩,浅淡而无有光泽……望之暗淡有若行灯般影绰……我俨若听闻到了娼妇隐忍的啜泣,而无法忘怀这背后的悲哀而孤苦的色调。”

    圆脊精装,180度打开,方便阅读及图片展示,具有收藏价值。

    * * *

    荷风从当时日本人无限崇仰的欧洲回来,重新审视日本的文学艺术,发现东方之美。日本当今所谓传统,大都成型于锁国的江户时代。当你觉得现在太多书不值一读,就该读这本书了。——李长声

    现代日本的性格,相当程度上是江户时代的遗留,文化上,形塑痕迹尤为明显。这不仅指涉“和”的要素,也包括“洋”的面向——和洋混搭,交互辐射,非自明治维新始。而能把这种文化淬炼过程追根溯源、条分缕析捯清楚者,百年来寥寥数人而已。其中之集大成者,非荷风莫属。《江户艺术论》作为扛鼎之作,实在是太醒目了。——刘柠

    江户艺术与江户的民俗文化密不可分,浮世绘是江户艺术的最好载体。永井荷风的《江户艺术论》以他特有¬的文字风格,对浮世绘作了独到的解读。尤其是对葛饰北斋和歌川广重的比较,为我们生动展示出日本文化的本质。——潘力

    浮世绘原是庶民的艺术,其价值得以认识与评价,最初离不开西方人的东方趣味。而深切领悟浮世绘“嘉孺子而哀妇人”之精神的,非永井荷风莫属。荷风出身学者之家,精通和汉传统学问;青年时代远游美欧,归国后跻身文坛,见过无数繁华盛景。学贯东西的素养与天才的敏感,加之游荡市井的放浪形骸,使他具备剖解浮世绘的多重视角。他将爱与挽歌藏在笔底远逝的风景与人情中。——苏枕书

    在二十世纪日本的大作家中,永井荷风是少有的集“新”与“旧”于一身,且两方面造诣均极高者,他既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又对日本文化,尤其是其中民间的那一部分颇有理解,加之特具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他来谈论江户艺术,每每能道及一般学者所忽视或无感之处,其深入与微妙实在令人叹服。——止庵

  • 数字断联

    作者:[美]罗伯特·W.迈切斯尼

    【内容简介】

    本书的核心关注是:资本主义、互联网和美国的治理危机,三者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数字革命这一带有进步色彩的技术革新,在现实中如何一步步褪去其梦想光环,给美国带来深刻的时代危机?作者基于政治经济分析,展现互联网被资本主义塑造和驯化的历史过程,以及其中一系列至关重要的政策斗争。

    【编辑推荐】

    ●美国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知名学者迈切斯尼(McChesney)剖析互联网被资本塑造和驯化的过程,阐述资本、技术和治理的深层逻辑。

    ●一部简明美国互联网发展史。数字革命给美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机遇与危机?技术的本质是什么?创新过程如何在现实中落地?

  • 软盘的秘密

    作者:[法] 菲利普·瓦莱特 编绘

    斩获安古兰、朗代诺两项欧洲漫画大奖

    以复古电子游戏画风致敬90年代

    一个超时空无厘头悬疑探险故事

    浓浓的落伍科技风和滑稽紧张感:

    千奇百怪的职场生态

    波澜诡谲的商海角逐

    扣人心弦的地下奇遇

    职场一条虫化身拯救公司一条龙

    上演办公室夺宝奇兵!

    编辑推荐

    无厘头故事情节搭配复古电子游戏画风,把只此一份的“让式”幽默进行到底!

    菲利普·瓦莱特的创作自由随性,风味独特、恰到好处的神经质幽默贯穿故事始终。让•杜和其他各个角色的外貌和性格特点经过夸张处理,略带孩子气,奠定了全书的幽默基调,场景也采用了与人物形象统一的简约画风,色彩鲜明直接,整体画面颇有复古电子游戏的风格。

    故事里充满了离谱到令人哑然失笑的情节,为了找到隐藏在公司的原型碎纸机而苦心奋斗20年建立庞大的商业帝国,却因为录音机里几句骂人的话功亏一篑;为破解软盘的秘密忍痛用豪华崭新办公椅行贿,却因为与同事的恶作剧撞车而毁于一旦;面对反派可以仅凭一堆旧椅子做武器而出奇制胜……

    情节之外,书中出现的所有人物都冠以“让”的名,而人物本来的名字也因谐音或者含义奇特而与角色设定发生巧妙的呼应。不仅如此,甚至连同事的小狗都拥有一个“让-汪汪”的名字;作者在文末还送出了“非常让式感谢”,被感谢的各位对象也难逃冠以“让”之名的命运。

    将动态的动画分镜手法运用于纸上漫画,带来“不止于漫画”的阅读体验 !

    瓦莱特早年曾学习动画电影制作,拥有数年动画从业经历,他原本设想把《软盘的秘密》这个故事拍成一部动画。接触到漫画后,他认为这是更加灵活便宜的创作形式,因此选择将熟悉的动画式分镜运用于漫画创作——选择了不太常见的横开本来呈现故事,每页四个画格,矩形画框有如电影幕布,人物、视角、距离像电影镜头般移动切。而且读者在乍看起来相同的画格中往往能发现细节的递进变化和场景动作的连续流动,仿佛是在观赏一部影像。

    用画笔创造出一个“复古世界”,一秒穿越回90年代

    《软盘的秘密》力图再现上世纪90年代,画风直接借鉴了90年代的电子游戏风格,而故事场景中的一砖一瓦也无不带有年代痕迹。不论是书中出现不止一次的电子产品:正文第一页独享大幅特写的计算器手表、作为故事线索的初代8寸大软盘、检索失踪员工的迷你终端机和录下揭露反派身份信息的磁带答录机等电子产品,还是散落于各处的时代细节:第一代Windows OS操作系统、活跃于当时的美国名模辛迪•克劳馥的照片、法国风靡一时把领带系在高领毛衣外的时尚潮流、在圣诞舞会跳起的抽筋舞jerk、法国最后一版纸币法郎,都渲染出浓浓的复古氛围,是令人会心一笑的时代写照。

    从影视、游戏、漫画等多形式艺术作品汲取灵感,集搞笑、悬疑、探险等各种风格于一身

    故事寻找原型碎纸机的基础设定来自系列动作电影和游戏《夺宝奇兵》,主角让•杜就像其中的印第安纳•琼斯,在公司的封闭空间展开了一场超时空探险。作者坦言在创作期间曾数度打开《夺宝奇兵》的游戏。而让•杜佩戴粗框眼镜、穿粉色衬衫和背带长裤的形象,则借鉴了1999年的美国电影《上班一条虫》中软件公司老板兰伯格的形象。对于行政管理、交通堵塞、强迫性的准时到岗等问题的讽刺则是参考了法国著名漫画家马克—安托万• 马修的《梦之囚徒》。此外,让·杜的探险故事还被作者制作为同名网页游戏(https://www.jeandouxthegame.com/)。

    一场小职员的办公室超时空探险,管窥职场生态和办公室政治

    作者把探险故事设置在一家生产碎纸机的公司,破解秘密、拯救公司的行动纠结缠绕在职场生态和办公室权力政治中。当作为公司法律顾问的让•杜已经迟到重要会议的时候,他没想到冲往会议室的路还有这么长:要帮忙修理永远在卡住的碎纸机,要签掉整整15份文件好给食堂卡续期,要听同事讲啰嗦无聊的整蛊笑话……所有人都是这场公司收购悲剧的受害者,但同时,也正是大家拖拉随意却习以为常的办事风格和行政程序贻误了让•杜识破收购阴谋的最后时机,让每个人都变成自己命运的加害者。

    内容简介

    小职员让·杜在一家生产碎纸机的公司担任法律顾问,某天早晨,让·杜因迟到错过了一场重要会议,却在公司杂物间意外发现一张古早软盘。软盘打开了让·杜好奇心的大门,也打开了办公室被隐藏的空间,并牵连出一位神秘失踪员工和原型碎纸机的秘密;与此同时,公司被竞争对手收购,陷入危机……小小的办公室将发生怎样的探险故事?失踪员工、原型碎纸机和收购事件又有怎样的关联?公司困境能否出现转机?

    媒体推荐

    “评审团几乎一致认为《软盘的秘密》是一部令人捧腹、引人入胜的作品,我们喜欢他在书中创造的 ‘复古’世界和不断带来惊喜的叙事风格。我自己完全被故事吸引,忍不住一直读到结尾。当我们合上这本书,心中会留下惊奇,脸上会带着微笑。”

    ——朗代诺漫画奖评审团主席、“黑猫侦探”系列绘者胡安霍•瓜尔尼多

    一个关于现代企业的引人发笑又充满讽刺的故事。

    ——法国新闻广播电台文化频道

    强烈推荐!童稚的画风造就独特的幽默感,是一部不循常规但充满魅力的作品。

    ——专业漫画评论网站Sceneario.com

    成功营造出解谜的悬疑感,像间谍故事一般充满意外和惊奇。

    ——专业漫画评论网站Planete BD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而且趣味非常的故事。正是有了菲利普·瓦莱特这样的艺术家,漫画才不会落入常规,而是充满无限可能。主角让·杜带领读者踏上了一场堪比儒勒·凡尔纳或者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大冒险。

    ——知名评论网站Babelio读者评价

    菲利普·瓦莱特带着一种近乎荒谬的幽默感,讽刺现代职场生活和所谓的“企业精神”。虽然作者还是一位漫画新手,但对服饰、装饰、家具、电子产品等日常用品的发展有着敏锐深刻的观察,并将之巧妙融入连贯的剧情里。作者获得安古兰漫画节侦探漫画奖可谓实至名归。

    ——亚马逊网站读者评价

    获奖记录

    2018年安古兰漫画节侦探漫画奖(Fauve Polar SNCF du Festival d'Angoulême 2018)

    2017年朗代诺漫画奖(Prix Landerneau BD 2017)

  • 不是你,是你的荷尔蒙

    作者:[英]妮基.威廉姆斯

    荷尔蒙影响女性一生,主宰女性的样貌、思维、情绪与健康。从青春期、怀孕到分娩,再到之后人生的各个阶段,荷尔蒙让女性成为现在的自己!

    作为人体所有生理活动的内在指挥官,荷尔蒙深入细胞层面调控人体的运转法则。情绪问题、体重增加、睡眠障碍、免疫屏障脆弱、疲倦、脑雾、经前期综合征、皮肤问题、更年期不适等女性不得不面对的健康风暴,从根源上都始于失衡的荷尔蒙。因此,深度认知女性身体最亲密的伙伴,是每位女性的必修功课。

    本书是国际数十万女性受益的功能医学经典,是“英国最佳女性营养专家”、“2017全球卓越奖”得主的口碑之作。作者基于营养学和功能医学的前沿科研成果,深入剖析了全生命周期的女性荷尔蒙运作规律,科学解构了女性健康的底层逻辑。作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提供了一套系统的荷尔蒙平衡方案,通过精准营养、管控压力、排除毒素、合理运动,能够开启女性身体的深度修复模式,从根源上重铸健康。

    与自己身体的关系,是女性最重要的亲密关系。掌控荷尔蒙,是我们能为健康所做到的最好的事。

  • 下班后开始新的一天

    作者:[韩]柳韩彬

    把夜晚的时间,献给你真正想做的事

    两个月养成习惯,半年卓见成效,三年人生进阶……从“躺平大师”到“精力王者”,作者改变实绩掀起“晚间计划”热潮,YouTube频道累计观看突破400万次!

    1个盘活人生的观念,3大系统步骤,4款好用表格,6种危机应对秘方, 高亮重点,节末插画问答、章后实用TIPS……干货满满,诚意满满

    从改变观念到打造日程,从确定目标到收获副业,一套系统的、具体的、好上手的时间管理术,帮你建立坚实自我,平衡工作与生活、兼顾收入与爱好

    打开本书,用一样的夜晚4小时,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

    ◎ 内容简介

    上班摸鱼,下班焦虑?想卷卷不动,想躺躺不平?刚结束热血的就业准备,就已经累到想退休?作者曾经也是这样,直到她不再把自己的身份局限于公司职员,而是多方发掘自己的用处,努力活出更加丰富的人生。

    本书是一本无需钢铁意志也能轻松实践的时间/精力管理手册。作者提供了看待每一天的新视角:晚上并非为明天做准备的时间,而是属于今天的我的时间。她主张把工作日晚上等待上班、等待周末的躺平时间,换成更有意义的充能时光,让人不再带着后悔与遗憾入睡。 从检视自身价值观、学会定义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开始,她带领读者重新配置工作、娱乐、自我学习、业余项目、日常杂务的比例,利用心理学及简单具体的工具,规划每天晚上的固定日程,设定对应的目标,通过反复练习将自己想做或必须做的事变成反射习惯,轻松、愉快地工作和生活。

    此外,作者还分享了自己曾经尝试过但失败了的计划,分析当初不再继续坚持某些计划并选择放弃的原因,并贴心地提出了一套战胜薄弱意志的方法,不打鸡血,不反人性,值得我们普通人学习和实践。

    ¨¨¨¨¨¨¨¨¨¨¨¨¨¨¨¨¨¨¨¨¨¨¨¨¨¨¨¨¨¨¨¨¨¨¨¨¨¨¨¨¨¨¨¨¨¨¨¨¨¨¨¨¨¨¨¨¨¨¨¨¨¨¨¨¨¨¨¨¨¨¨¨¨¨¨¨¨¨¨¨¨

    ◎ 读者评论

    · 大部分人的生活被加诸在身上的责任所绑架,不休息会累,休息了怕做不完。想不想要变得更好?要如何变得更好?作者不加班、不耍废,用独门的时间管理术,再造自己的生涯、拓展收入。让你的一天24小时,无限延长。

    · 把时间花在自己的成长上,就是最值得的投资。成就自己也好、疼爱自己也好,那段专属的时间,只为了自己。书上提供了不同观念的冲击和思考,也分享许多发展第二专长的方法,很值得参考。说不定一个转念,可以让人生从此不同。

    · 很欣赏作者的时间管理原则:不求做得好,但求做得久。以及工作哲学:喜欢的事认真去做,讨厌的事让它变得简单。如果希望在后疫情时代跨领域发展,又想做好时间管理,推荐这本好书。

  • 无罪者

    作者:[奥] 赫尔曼·布洛赫

    ◎在价值崩溃的年代,没有人是无罪者

    用宛若艺术品般的精妙结构与诗性笔触

    探问价值真空时代的精神状况

    托马斯·曼、汉娜·阿伦特、米兰·昆德拉、乔治·斯坦纳一致推崇

    与卡夫卡齐名的“中欧四大小说家”之一

    20世纪德语文学巨擘 赫尔曼·布洛赫 经典代表作

    中文版首次译介!

    【编辑推荐】

    1.赫尔曼·布洛赫是20世纪欧洲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米兰·昆德拉对他极为推崇,在《小说的艺术》一书中对他有专门论述。托马斯·曼、汉娜·阿伦特、乔治·斯坦纳等文学名家也对他推崇备至。

    2.《无罪者》是布洛赫的代表作之一,以独一无二的诗体框架和诗性笔触,描写了“二战”前的德国小市民——一群有罪的无罪者——如何在传统价值崩溃的时代,陷入孤独、麻木与痛苦之中,从而导致了纳粹的崛起。《无罪者》是反思欧洲历史的重要文学作品。

    3.本书是首次从德语翻译为中文,译文优美晓畅, 完美还原布洛赫的诗性笔触与道德思辨。

    【内容简介】

    《无罪者》是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被誉为“中欧最伟大的四位小说家”之一的奥地利作家赫尔曼·布洛赫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故事发生在前希特勒时代的德国,以钻石商人A和W男爵夫人一家为中心人物,讲述了他们之间的爱恨纠葛,生动地呈现了小人物在价值崩溃时代的孤独、麻木与痛苦。

    小说炉火纯青地运用了多种文学表现形式,在不同的章节中分别呈现出浪漫主义、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等风格,各部分被统一的诗体框架天衣无缝地缝合在一起,成为一件绝妙的艺术品。《无罪者》对人性的洞察极其深刻,是反思欧洲历史的重要文学作品,本次是首次翻译为中文。

    【名人推荐】

    赫尔曼·布洛赫是乔伊斯之后欧洲最伟大的小说家。

    ——乔治·斯坦纳

    赫尔曼·布洛赫以几乎超出认知的方式改变了19世纪经典小说的艺术形式。

    ——汉娜·阿伦特

  • 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作者:[法] 伊莎贝尔·娜扎雷-阿加 著 / [法]索菲·兰布达 绘

    畅销全球20年特制图文版,第4次修订!

    如何对付那些平时让你受委屈、让你明明很难受又找不到理由反驳对方的人?以及勉强你、强迫你的人?

    在亲戚、友情、爱情、职场关系中,夺回你的主动权!

    ◆ 内容简介 ◆

    为什么与某些人相处会累、焦虑、压抑、委屈、悲伤,甚至有种难以言说的不舒服?

    有这样一类人,他们能够巧妙地利用一些技巧,打着为了你好的旗号,潜移默化地影响你,使你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而这种过程常常发生得很隐匿。

    与这类人相处时,我们可能会在本该拒绝的时候说了Yes,在争取自己应得利益时却感到内疚,在表达合理不满时却充满恐惧,甚至频繁地自我怀疑、患得患失。

    这类人通常表现得很强势,但更多情况下,他们会带戴着各种各样的面具,让你难以识别却总会感到与他们相处时被影响和支配。

    那么,该如何识别并学会与这类人相处?该如何夺回人生的自主权?

    本书有你想要的答案。

    ◆ 编辑推荐 ◆

    ※【畅销全球20年,第4次修订,特别推出图文版】

    ※【图文结合,轻松代入,认清30种典型特征,识别6种强势者面具】

    ※【在亲情、友情、爱情、职场关系中,做温和而有力的自己】

    生命的质量,是由每个微小的选择建构的。

    每个人都不想活出一种被动、压抑、服从、消耗、充满妥协的人生。

    这取决于在重要的决定中,你是能够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拒绝不合理的要求,勇敢做自己,

    还是受人摆布、被他人的需求和欲望裹挟,被身边善于控制的人牵着鼻子走。

    该如何守护自己的边界,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本书将帮助你学会

    识别身边的自恋、强势、且善于控制的人

    掌握全面、有力、可操作的自我保护技巧

    做温柔、坚定、敢奉献也善于说不的自己

  • 医疗再生

    作者:[日] 大木隆生

    在美国,医生为什么需要和保险公司斗智斗勇?

    美式商业医保真的优于日式全民医保吗?

    “高薪养医”可以解决“医疗崩溃”吗?

    “知情同意书”是医院的免责声明吗?

    把治疗方案选择权交给患者真的好吗?

    ……

    在日本,医生短缺、医疗事故等引发的“医疗崩溃”多年以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医疗体制自身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大众对医疗的不确定性缺少认知,往往以结果责任问咎,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也加剧了医患之间的不信任感。有人提出应该向美国商业模式看齐,然而这样真能解决问题吗?

    在本书中,作为世界知名的外科医生的作者回顾了自己孤身赴美十二年,从无薪的实习医生到年薪过亿的明星医生的经历,此后他又放弃高薪回国,接手了重振因医疗事故而陷入危机的母校医院外科的重任。他从日美两国多年从医经验出发,考察两国不同的医疗制度的利弊,从医院运作体制、医疗事故调查、医保体系的优劣等多方面展开讨论,探讨“医疗崩溃”后的再生契机和医患信任关系的重建之道。

  • 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作者:[法] 伊莎贝尔·娜扎雷-阿加 著 / [法]索菲·兰布达 绘

    畅销全球20年特制图文版,第4次修订!

    如何对付那些平时让你受委屈、让你明明很难受又找不到理由反驳对方的人?以及勉强你、强迫你的人?

    在亲戚、友情、爱情、职场关系中,夺回你的主动权!

    ◆ 内容简介 ◆

    为什么与某些人相处会累、焦虑、压抑、委屈、悲伤,甚至有种难以言说的不舒服?

    有这样一类人,他们能够巧妙地利用一些技巧,打着为了你好的旗号,潜移默化地影响你,使你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而这种过程常常发生得很隐匿。

    与这类人相处时,我们可能会在本该拒绝的时候说了Yes,在争取自己应得利益时却感到内疚,在表达合理不满时却充满恐惧,甚至频繁地自我怀疑、患得患失。

    这类人通常表现得很强势,但更多情况下,他们会带戴着各种各样的面具,让你难以识别却总会感到与他们相处时被影响和支配。

    那么,该如何识别并学会与这类人相处?该如何夺回人生的自主权?

    本书有你想要的答案。

    ◆ 编辑推荐 ◆

    ※【畅销全球20年,第4次修订,特别推出图文版】

    ※【图文结合,轻松代入,认清30种典型特征,识别6种强势者面具】

    ※【在亲情、友情、爱情、职场关系中,做温和而有力的自己】

    生命的质量,是由每个微小的选择建构的。

    每个人都不想活出一种被动、压抑、服从、消耗、充满妥协的人生。

    这取决于在重要的决定中,你是能够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拒绝不合理的要求,勇敢做自己,

    还是受人摆布、被他人的需求和欲望裹挟,被身边善于控制的人牵着鼻子走。

    该如何守护自己的边界,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本书将帮助你学会

    识别身边的自恋、强势、且善于控制的人

    掌握全面、有力、可操作的自我保护技巧

    做温柔、坚定、敢奉献也善于说不的自己

  • 元素的盛宴

    作者:[美] 山姆·基恩

    元素周期表不仅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结晶之一,同样也是一个充满激情、冒险、竞争、背叛、浪漫以及执着的故事宝藏。

    尝起来甜甜的铍元素,能够像糖一样诱骗我们的味蕾;散发出苦杏仁气味的氰化物,其实是带来死亡的毒药;铝一度是比黄金更贵的金属,被法国王室用来招待最尊贵的客人;锡在极寒环境下会诡异地化成粉末,斯科特的南极探险因此一去不能回;碳和硅化学性质相似,可为什么没有在宇宙中发现“硅基生物”?门捷列夫创制元素周期表,原来竟是受到纸牌游戏的启发?居里夫人命名了放射性元素钋,用以表达对祖国波兰的热爱;化学天才哈伯创造性地合成氮肥,造福人类,却在后来的战争中研制毒气,招致千古骂名……

    《元素的盛宴》是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山姆·基恩的代表作。在这本书中,他以极具张力的叙述节奏,追溯了元素周期表背后精彩的化学探险史,将一个个元素的传奇故事与奇妙化学性质讲述得麻辣鲜活,极具吸引力。

  • 医疗再生

    作者:[日] 大木隆生

    在美国,医生为什么需要和保险公司斗智斗勇?

    美式商业医保真的优于日式全民医保吗?

    “高薪养医”可以解决“医疗崩溃”吗?

    “知情同意书”是医院的免责声明吗?

    把治疗方案选择权交给患者真的好吗?

    ……

    在日本,医生短缺、医疗事故等引发的“医疗崩溃”多年以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医疗体制自身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大众对医疗的不确定性缺少认知,往往以结果责任问咎,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也加剧了医患之间的不信任感。有人提出应该向美国商业模式看齐,然而这样真能解决问题吗?

    在本书中,作为世界知名的外科医生的作者回顾了自己孤身赴美十二年,从无薪的实习医生到年薪过亿的明星医生的经历,此后他又放弃高薪回国,接手了重振因医疗事故而陷入危机的母校医院外科的重任。他从日美两国多年从医经验出发,考察两国不同的医疗制度的利弊,从医院运作体制、医疗事故调查、医保体系的优劣等多方面展开讨论,探讨“医疗崩溃”后的再生契机和医患信任关系的重建之道。

  • “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

    作者:[日] 吉见俊哉

    2015年,日本国内传出文部科学省要“废除大学文科学部”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从学界到产业界的震荡。尽管最终证明只是虚惊一场,但这一波巨大恐慌也让不少有识之士重新审视了日本社会长期以来重理轻文的问题,其中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前东京大学副校长、著名社会学家吉见俊哉的这部著作。

    理科能创造经济价值因而“有用”,而文科只是“教养”的点缀,真是如此吗?

    人为什么要学习?大学只是用来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地方吗?

    18岁的高中毕业生、35岁的职场人、60岁的退休者分别能在大学中获得什么?

    在日新月异的未来社会中,什么样的人才不会落伍?

    ……

    本书将围绕上述问题逐一回答,彻底颠覆“文科无用”的社会“常识”。

  • 看不见的女性

    作者:[英] 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

    这本书没有咆哮,只有事实和数字。在告诉我父权制是我想象出来的之前,请你先读读这本书。《看不见的女性》充满启示,令人恐惧,又充满希望。堪称一部现世的《圣经》。

    ——珍妮特·温特森,英国知名作家

    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简直是掌握数据的西蒙娜·德·波伏瓦。

    ——莱昂内尔·巴伯,《金融时报》前主编

    ·

    关于全世界一半人口被无视、被消声的故事,全方位揭露无处不在的隐形歧视

    一本书彻底更新你的性别思维:我们的世界以男性为样本、由男性设计,为男性设计

    从校园到职场,从孕育到患病,“掌握数据的波伏瓦”展现她被忽视、压榨和威胁的一生

    一本改变游戏规则的书,获《金融时报》&麦肯锡商业图书奖

    当代女性生存指南:在专为男性设计的世界该如何生存和改变?

    横扫欧美市场,已译成30多种语言,简中版首次引进!

    英国书店最受读者欢迎好书,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作品,牛津大学院长大力推荐:每一页都充满事实和数据

    曼切斯特大学、墨尔本大学、阿斯顿大学等名校教授推荐,《自然》《经济学人》等知名媒体联名推荐,入选《新政治家》《观察者报》《周日泰晤士报》年度选书

    ·

    世界对女性的忽视或威胁,存在于每一次凝视,每一趟公交,每一间厕所,每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存在于你我生活的每一处隐秘角落。

    女性承担了75%的无偿照护工作,每年为全球GDP贡献10万亿美元

    ——却休息得更少,得不到报酬,缺少社会支持;

    女厕经常排长队,男厕却基本畅通无阻

    ——因为女性生理构造不同,所需的如厕时间是男性的2.3倍,而男女厕普遍被设计成相同大小,且男厕因有小便池而能容纳更多人;

    女性遭遇车祸受轻伤的可能性比男性高71%,重伤可能性高47%,死亡率高17%

    ——因为汽车根据男性身材设计,碰撞测试假人几十年来都以男性为基准,即使近年采用女性假人测试,也未考虑女性的肌肉质量分布与骨密度等生理差异;

    同样的药物,女性服用后效果远不如男性

    ——因为相当多的药物实验未将女性纳入研究,90%的药理学论文只描述雄性动物的研究,男性身体被用来代表全人类。

    从公共交通到政府决策,从工作场所到医院手术,在大量“性别中立”的规则背后,男性往往被视为默认选项,女性则被视而不见。

    ·

    《看不见的女性》是一本改变游戏规则的书。这本书应该出现在每一个政策制定者、政治家和管理者的书架上。很少有书能真正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看不见的女性》正是这么一本罕见的作品。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提出了一个有力的例子,表明世界是为男人而设计的。

    ——《泰晤士报》

    在《看不见的女性》一书的表面下,有一种即将喷涌而出的愤怒在文本间不时浮现。但这本书的力量并不来自修辞——而来自它平稳且连续不断的证据堆积,以及纯粹的观点的分量。阅读《看不见的女性》,读者可能会像我一样有眩晕的感觉,因为其中许多都是我自己的故事或我朋友的故事。

    ——《新政治家》杂志

    用这本书武装你自己,再把它塞到你认识的每个人手中。这是一本不折不扣的绝妙之作!

    ——海伦娜·肯尼迪,英国议员,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德学院前院长

    这本书对“性别数据缺口”的探索,是目前每一场女权主义斗争的有力武器。

    ——海伦·刘易斯,《新政治家》前副总编辑

    无懈可击的事实,强有力的故事,才是感动人心的东西。这本麦肯锡年度商业图书的获奖者巧妙结合着两者,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带来曙光。

    ——凯文·斯尼德,高盛公司亚太地区联席总裁

    《看不见的女性》讲述了一个被忽视的话题——我们从未发现,更不知道为何如此。这本书对性别政治的认知与无知进行了有力、重要和令人大开眼界的分析。从技术到自然灾害,它新颖而及时地提醒我们,为什么在那些塑造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机构中,我们急需女性担任领导职务。

    ——科迪莉亚·法恩,墨尔本大学历史及科学哲学教授

    《看不见的女性》是一部相当有趣的作品,充满无数引人深思的迷人事实。将男性视为默认选项,或将女性视为矮小的男性(当女性被考虑之内时),其后果将对每一个人、对万事万物都产生广泛的影响,从铲雪到安全带再到许多医疗学科都是如此。以后当我心脏病发作、发生车祸或去剧院上厕所时,我一定会想起这本书。

    ——吉娜·里彭,阿斯顿大学认知神经科学荣誉教授

  • 如何建造一座小木屋

    作者:[英 ] 莎莉·库特哈德 著 / [英] 李·约翰·菲利普斯 绘

    一看就懂的小木屋建造全过程图解指南

    精彩手绘图+专业说明

    田园梦实现方法论

    ◎ 编辑推荐

    小木屋是田园梦的基础设施

    范成大的“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不知激发了多少人的田园梦:一个小窝,远离尘嚣,仰望浩瀚星空,坐看云卷云舒, 静听蜻蜓蛱蝶……拥有本书,即便连锤子也未曾使用过的门外汉,也能实现这个梦想。

    一看就懂的小木屋建造全过程图解指南

    本书包括工具和材料、建筑技巧、地基、大建筑工程、小木屋内饰五部分内容,是小木屋建造全过程的图解指南,文字通俗易懂,指导意见专业,插图丰富且细致入微。一书在手,所需工具和建筑材料清单都有,也不用担心超预算,一座小木屋就能拔地而起。

    步骤详尽,精彩手绘图和文字完美贴合

    每一项工作细分为很多步骤,每一步骤都详尽介绍。比如安装门合页,一共分为10步骤:

    ①标记合页位置;

    ②标记合页厚度;

    ③切割合页安装槽四周;

    ④切割合页安装槽深度;

    ⑤对齐门扇和门框;

    ⑥标记安装螺丝钉位置;

    ⑦合页置于门扇上;

    ⑧修整合页安装槽;

    ⑨用螺丝钉固定;

    ⑩把合页用螺丝钉钉在门框上

    各种贴心的安全和操作提示

    除详细步骤说明和精美手绘图外,还补充了很多有用的提示:材料、工具、警告、注意事项、基本常识、问题解决、正确做法。

    ◎ 内容简介

    范成大的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不知激发了多少人的梦想:一个小窝,远离尘嚣,仰望浩瀚星空,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蜻蜓蛱蝶……

    《如何建造一座小木屋》,文字通俗易懂,指导意见专业,插图丰富且细致入微。一书在手,工具和建筑材料不愁,也不用担心超预算,一座小木屋就能拔地而起。即便连锤子也未曾使用过的门外汉,也能实现这个梦想。

    ◎ 媒体推荐

    小木屋和男人窝儿、归隐田园非常盛行,为了让大家能够建造自己的隐居小木屋,莎莉•库特哈德用了两周,花费2500英镑,设计并写作了这本《如何建造一座小木屋》。这本书由Laurence King Publishing出版,对于那些想建造个性化小木屋的人非常有用。或许再加上植被屋顶、电器安装部分,就更完美了。

    ——《每日快报》(Daily Express)

    即便从未用过锤子的门外汉,也可以建造自己梦寐以求的隐居小木屋?选择本书就相当于拥有了一张入场券。本书是非常好的施工指南,精美手绘图和专业的说明文字完美搭配,指导你一步一步地施工,怎么选建材,选工具,做工程预算。

    ——《真实家居》杂志(Real Homes)

    莎莉带着一股子豁出去的劲头,决定动手建造自己的小木屋,结果一座惊艳而宁静的写作小屋拔地而起。本书的目标读者是那些热爱DIY、像她一样,跃跃欲试的新手。本书非常显著的特点是,专业的操作指南、选择材料和工具的专业意见、专业的图解。

    ——《约克郡邮报》(Yorkshire Post)

    讲得清楚明了,是可以操作的,绝不是可望不可及的。对于那些想在花园中建造工作间的人来说,本书是本年度最畅销的指南书,它的装帧设计精妙、美观、大方。

    ——小木屋建造网(www.shedworking.co.uk)

    莎莉•库特哈德的书《如何建造一座小木屋》提供了手把手指导,根据书内指导可以在花园一角建造一个宁静室内空间。李•约翰•菲利普斯根据莎莉•库特哈德的文字说明为本书配了精美的插图。

    ——Hole and Corner magazine

    一份手把手指导的小木屋建造完全指南。

    ——英国《园艺画报》(Gardens Illustrated)

    谁不梦想有一个可以远离尘嚣的角落呢?此书就告诉你怎么创造一个。

    ——英国《先驱报》(The Herald)

  • 武士革命

    作者:[美] 罗米拉斯·希尔斯伯勒(Romulus Hillsborough)

    ★日本政坛“下克上”传统从何而来?★

    ★为何高官大臣屡遭暗杀?★

    ★本书将为你讲述明治维新不为人知的残酷真相★

    ★编辑推荐★

    ◎下层武士为中心的明治维新史

    以一手材料为基础,辅以扎实的考证,还原胜海舟、西乡隆盛、坂本龙马等幕末武士的真实生平,生动刻画幕末人物群像

    ◎清晰完整的明治维新大事记

    以清晰的脉络梳理了从幕末到明治维新的重要事件,叙述流畅,引人入胜

    ◎探究日本近代崛起的真正原因

    日本如何走出充斥着暗杀、阴谋、政变和战争的幕末,一跃成为近代强国?明治维新的成功与日后军国主义的发展有何关联?日本的由弱转强对我们有何启示?

    ★学者推荐★

    ◎希尔斯伯勒将高超的写作技巧与一丝不苟的学术研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读卖新闻》

    ◎希尔斯伯勒将一个动荡的时代描绘得淋漓尽致。

    ——《书单》杂志

    ◎希尔斯伯勒以生动有趣的语言,描述了幕末人们的生活与波云诡谲的政治斗争。

    ——《日本时报》

    ★内容简介★

    1853年,美国人佩里率舰队闯入江户湾,奉行锁国政策二百余年的日本从此打开了国门。经过一系列的腥风血雨,江户幕府倒台,新成立的明治政府推动了一场使日本成为现代国家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本书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胜海舟、坂本龙马、西乡隆盛等下层武士为中心,通过他们的经历生动地再现了明治维新的全过程,精彩地描述了这段动荡岁月的人与事,深刻地分析了幕府倒台与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 单身女性的时代

    作者:[美]丽贝卡·特雷斯特

    「理想国纪实01」

    《纽约时报》年度好书,豆瓣热门两性关系图书全新修订再版。

    ★ 追溯近代女性单身史,讲述当代30位女性的故事。美国记者特雷斯特直击单身女性群体,将单身女性纳入美国近代史的历程,结合政治、经济及两性关系的发展,追溯美国女性单身史,并采用社会学研究方法访谈了21世纪约30位单身女性,讲述不同时代女性积极追求自身权益并 影响了美国社会方方面面的故事。

    ★ 多角度视角,真实再现单身女性的生存境况。这不是一份“独身宣言”,不仅呈现了单身的积极一面——更自由的人生、更多元的选择,也真实记录了单身女性面对的困境——内心的挣扎、住房的成本、不利的税收政策、养老难题,真实再现单身女性的现实生存面貌。

    ★ 多人群样本,描绘出单身女性的生活群像。书中涉及的女性,既包括早期积极争取权益的女性主义代表人物,也包括当代不同族裔、不同层级、不同教育背景的女性——职场中的女强人、单身妈妈以及女大学生;不仅涉及富有单身女性面对的问题,也触及贫困单身女性的困境。

    ★ 单身是一种能力,展现女性的多元可能。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来理解“单身”——单身意味着思想上的自主、经济上的独立。通过记述不同单身女性面对事业、婚姻、生育时的选择,作者向我们展现了女性的多元可能。结婚与否,女性都需要一种保持单身的能力。

    ★ 《纽约时报》年度好书,豆瓣热门两性关系图书全新修订再版。本书初版长期位列豆瓣热门两性关系图书TOP10,被读者评为“每个女性都应该看的书” “我们这个时代的女性主义‘圣经’” “有态度又客观”“还原真实的单身女性的生活以及面临的问题”“展示多样的、积极的女性的可能”……在2018年初版基础上,本版对全稿进行修订,进一步优化了某些语言表述,核定了某些术语、人名,加入参考文献,同时重新进行装帧设计,进一步提升了阅读体验。

    本书是一部关于21世纪美国单身女性的生存录。作者特雷斯特密切关注这一群体,从近百个原始访谈中选取了约30位女性的故事,其中有叱咤职场的女强人,有兼两份零工的单亲妈妈,有敢爱敢恨的女大学生。尽管她们肤色、族裔多样,生活环境与教育背景不尽相同,但这些单身女性积极争取自身权益,影响了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追溯女性单身的演变史、记录当代单身女性的生存状况,作者提醒我们:单身是一种力量,意味着思想上的自主和经济上的独立;结不结婚,女性都需要一种保持单身的能力。是时候开启一个“单身时代”了。

  •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作者:[美] 凯瑟琳·麦考利夫

    ◎ 作品看点

    ★ “最佳美国科学和自然写作奖”得主、畅销科普作家凯瑟琳·麦考利夫经典著作

    ★ 美国亚马逊网站“编辑精选”好书

    ★ “社会生物学之父”爱德华·威尔逊、《科学》《自然》《华尔街日报》专业推荐

    ★ 从生物科学到地缘政治,从人类思维框架到社会文化规范,精彩纷呈的有趣生物,令人信服的跨界研究,见证前沿科学与人类心理、社会习俗、宗教信仰、政治观念令人激动的交织与碰撞。

    ★ 作者观点新颖,文笔流畅幽默,将科学研究编织进高潮迭起的故事之中,以高超的叙述方式,带领我们打开寄生世界之门,发现我们身边的隐形操纵者,更新观察世界与人类的视角。

    ◎ 内容介绍

    老鼠被寄生后主动靠近猫?

    ◆ 被寄生的鱼儿故意吸引天敌注意,毫无反抗被吃掉?

    ◆ 你可能变成寄生生物的私人保镖、保姆、司机和仆人?

    ◆ 寄生使我们对陌生外来群体产生更多排斥,导致偏见、仇视、种族主义?

    ◆ 我们的思想真的由自己做主吗?

    寄生生物与宿主已经彼此纠缠斗争了数十亿年。

    这些“隐形”的寄生生物是现实世界的魔术师、巫师、脑外科手术大师。它们能够操纵不同的宿主做出大量反常行为:将自己暴露在天敌的视野内,以各种方式牺牲自己,甚至改变自身性别,而这一切仅仅是为了不择手段完成自身的进化。

    蚂蚁、蜜蜂、老鼠、猫、狗……甚至人类,都处在寄生生物的操纵之下。由宠物传给我们的寄生虫,很可能使我们性情大变,让我们变得鲁莽、冲动甚至精神失常。

    在文化层面上,因循守旧、集体主义、政治保守、重视公共卫生的宗教条例……寄生生物也在悄悄改变着我们的饮食习惯、择偶倾向、信仰习俗,甚至政府公共政策,渗透了我们的整个世界观。

    本书不仅是一趟深入寄生生物和宿主内心的冒险之旅,更是一次对寄生与文明关系的深度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