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分类:心理学

  • 注意力曲线——打败分心与焦虑

    作者:  [美] 露西·乔·帕拉迪诺

    在信息膨胀的时代,人们常常面临这样的困境:要么注意力难以集中,感觉无所事事、烦躁不安,要么注意力过度集中,感觉紧张焦虑、疲劳过度,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难以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如何才能恰当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才能让自己摆脱过度疲劳的泥潭,享受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如何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注意力习惯,使他们终生受益?本书给出了非常有效的方法和步骤。遵循这些步骤,你会找到更好的状态,享受工作和生活的乐趣。

  • 行为心理学

    作者:约翰·华生

    本书是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约翰•华生的经典名著。

    行为心理学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它诞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诞生的意义是针对冯特学派理论的缺陷而进行的一场心理学革命。行为心理学一反传统心理学采用内省的方法,研究飘忽不定、转瞬即逝的“意识”的研究方向,主张研究能够直接反应人意识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些特征,即对人的行为本身进行研究,因而影响深刻。

    作者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主张研究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抛弃内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他在使心理学客观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美国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 这不是你的错

    作者:【美】贝弗莉·恩格尔(Beverly Engel)

    遭受过童年创伤的人,在成年后会面临诸多问题的困扰,如过度的自我批评、忽视自己的需求、赌博、酗酒、吸毒、性行为不检点、人际关系混乱、做出危及自己及他人生命的行为等。其实,这都是羞耻感在作祟。

    羞耻感是个体在遭到虐待后产生的一种自然反应,并且是各种虐待的核心,它深深贯穿于受害者的观念和行为中。《这不是你的错》深入探究了因童年创伤引发的羞耻感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对受害者造成的影响,在理论和实践的支持下,一直致力于治疗童年创伤受害者的贝弗莉•恩格尔创设了同情自愈项目,此项目结合了有关自我同情、同情心和羞耻感的开创性研究,其特定的流程和专门的训练可以让童年创伤的受害者减轻或消除自身的羞耻感,不再沉沦于过往。

    这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自愈手册,如果你正遭受因童年创伤引发的羞耻感的折磨,本书将带你踏上逐步克服羞耻感的旅程,教你用一双不同的眼睛看世界——一双不被“我低人一等、残缺不全、毫无价值、不值得被爱”等观念蒙蔽的眼睛。

  • 天生不同

    作者:【美】伊莎贝尔•迈尔斯(Isabel Briggs Myers) / 【美】彼得•迈尔斯(Peter B. Myers)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虽然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却不知道人与人之间为何会如此不同,这些不同又体现在哪里,因此,我们不但没有正确看待这些差异,利用它们弥补自身的缺陷,反而因之造成了诸多误解、膈膜和障碍。

    基于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和调研,《天生不同》的作者发明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数人格测试表(MBTI),系统地解释了人们的天资差异,描述了由外倾和内倾、感觉和直觉四种主导心理功能,与思维和情感、判断和感知等四种辅助心理功能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十六种人格类型的特征,它们对个体产生的不同影响,以及在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作为有史以来使用最广泛的人格类型测试工具,不管你是家长、教师、学生还是上班族,MBTI都可以帮你评估自己的人格类型,了解自己与他人人格的优势和劣势,从而突破自我发展的瓶颈和人际之间的“性格壁垒”,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在互补的基础上最大化地实现个人和团队的潜能,成功地完成既定的目标。

  • 像疯子一样思考 像天才一样行动

    作者:[英]安迪•麦克纳布,[英]凯文•达顿

    【编辑推荐】

    牛津大学心理学权威与前英国特种空军战斗英雄联手出击

    让千万人认识到自己的另一面、并从中获益的的智慧之书

    你是否买了新衣服,做了新发型,还在公司活动日搞到了和他相邻的位子…… 却最终没能把他约出来?

    你是否曾经连续几个月八点之前到达公司,晚上八点以后才离开,把自己的简历填写得越来越漂亮…… 却仍然没有争取到加薪和新的工作机会?

    你是否曾经花了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准备一份议案…… 却在谈判桌上没有提出最关键的让步要求?

    是时候将你从这些困境中解脱出来了!

    本书拒绝鸡汤,摈弃说教。它包含以下干货:

    •来自世界最先进心理实验室的最为人追捧的科学知识。

    •有趣又有启发意义的个性测试。

    •英国军队里最出名、获颁最高荣誉的士兵所给出的特种部队生存秘籍。

    也许你的目标很大,也许你有一直无法搞定的生活琐事,不管你的目标是哪一个,这本书的初衷就是帮助每个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达到自己的目标。它能够:

    •让你赚钱

    •帮你省钱

    •让你摆脱麻烦

    •甚至让你惹上麻烦

    •让你获得特别优待

    除此之外,你还能学到:

    •为什么晚上八点是卖保险的最佳时间?

    •为什么冲个凉水澡可能助你得到一次晋升?

    •你身上有多少优质精神病态者的特征?

    【内容简介】

    凯文•达顿教授毕生研究精神疾患和心理疾病,他曾在一个研究项目中将前英国特种空军的战斗英雄安迪•麦克纳布作为研究对象,让他吃惊的是麦克纳布具有精神病患者的特质。表现出与反社会连环杀手一般的冷酷,扛压、无惧,无情等身心特质,但安迪除了少年时期曾经有段叛逆时光外,之后成为英国特种兵中的战斗英雄。

    达顿教授发现,安迪属于优质精神病态者,他能够根据不同情况,很好地调控自己的各项品质的组合与量级,从而在事业中发挥出最佳状态。

    在本书中,麦克纳布将自己的原始心理体验加以整理,达顿教授对之进行专业分析,他们两人合力探索出——优质精神病患者有着何种特异的思考方式?而这对身为普通人的读者又意味着什么?能给普通人什么样的启示?

    这本书将以丰富的案例和科学的论证,帮你发现你从生活中到底想得到什么,如何开发并运用你身上的特质——如个人的魅力、压力下的冷静、自信及获得自信的勇气等。本书将带给你独一无二并且非常有趣的指引,让你尽可能实现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的完满。

    【媒体/名人评论】

    具备优质精神病态者的人格特质,不仅可以使你的职业道路更为完满,也能够触发你对生活的热爱。 、

    ——《每日电讯报》

    你具备精神病态者的性格特质吗?这本书将告诉你为什么优质精神病态者更容易获得成功。——《每日邮报》

    将超级聪明的头脑和精神错乱的性格集于一身,我们就得到可能诞出高效天才的条件。

    这些人虽然充分了解并能够评判自身才智,却也会受到个人想法的控制,去影响这个时代的其他人,让他们变得更好, 或者更糟。

    ——威廉•詹姆斯,美国心理学之父

  • 人类本性

    作者:[英]温尼科特(D. W. Winnicott)

    本书由温尼科特原著,1971年首次出版。在书中,温尼科特进一步阐述了其过渡性客体和过渡性现象的基本假设,即强调在个体心理发展和成长经历过程中,使用过渡性客气的意义和重要性。并强调在精神分析过程中,认识和发掘过渡性客体和过渡性现象对联系过去、现在和将来的重要意义。同时,作者在书中列举了与过渡性现象有关的临床实例,便于读者理解进而应用其理论。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关于精神分析的经典著作。

  • 独处的艺术

    作者:闫瑞

    文摘

    1.独处的定义

    从这里,你就要开始正式认识独处了,它既是一种行为,又是一种心理需求,更是一门科学。人生和心灵的许多奥秘都深藏其中,当你能够理智明晰地对待独处时,你也就开启了通往心灵的大门。

    令人唏嘘的独处之难

    人们之所以喜爱现代化的社会,原因是多方面的——自由、丰富多彩、便捷、个人主义……所有这些都是很有吸引力的概念。每个人都梦想能在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空间,既自由又亲密。当时间大踏步奔向21世纪的时候,每个人所拥有的空间实际上已不再是“广阔的蓝田”,而是“办公室格子间”。我们已经彻底站在了一个向上的、朝外的、聒噪的社会,一个以征服、建设、竞争、提高为主流的社会。

    在这个到处充满了竞争和躁动的社会里,偏内向、爱安静、喜独处的人开始感到压力,仿佛稍有松懈、独处一会儿,就会错失良机,就会被时代淘汰。在种种内外压力下,原本喜爱与自己的内心对话的他们,开始放弃更多的独处时间,花费更多的精力去跟上他人的节奏、融入他人。正因为热衷交际符合当下社会的价值观,喜欢独处的人才时常放弃自己的天性。而随着各种媒体、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增长,独处的空间日渐被蚕食。在宝贵而稀少的独处时间中,干扰总是无孔不入——随时会响起的电话铃、不断来敲门的快递员、突然弹出的互联网广告。甚至只是在公园湖边散个步,一波波的兼职大学生都会随时来向你兜售英语培训课,你的沉思不断地被一次次打断,最终被风吹到远方不知名的地方,再也找不回来。

    “独处是心灵满足感的源泉”,这个原本就不被所有人认知的事实,现在似乎被掩盖得更深、更隐秘。尽管独处已经显得不那么合时宜,但是我们的内心感觉却坚定地告诉自己:“只有安住在自己内心中,我们才能感觉到真正的自由、快乐、无拘无束。”即使你是一个爱热闹的人,即使你只是偶然品尝到独处的妙味,这种体验也会让你深深着迷并誓愿继续尝试。我们只有继续坚定地遵循心的指引,多争取一些独处的机会来与自己对话、与灵魂对话,才能更加坚定地走在人生道路上。

    到底怎样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独处呢

    实际上,目前心理学界关于独处并没有统一的定义,被广泛认可的概念性观点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定义认为,独处就是没有社会互动,远离其他人群。

    第二种定义认为,当一个人在意识上与他人分离,情感或信息不与外界交流,在各个层面上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均不存在时就是独处。这个观点主要强调独处的人在意识上与外界的远离,而不是身体上的远离。因此,一个人独自在家与他人通电话就不属于独处,因为此时有信息的交流;相反,一个人独自在公园散步或在影院看电影就可以称之为独处,因为这时候没有与他人交流信息。

    第三种观点认为,独处是指一个人从他人的当前要求中脱离开来,是一种外在束缚减少并能自由选择个人身心活动的状态。按照这个观点,独自一人并非是否独处的仅有标准。一个人即便身处人群当中,只要他自己意识不到他人的存在,都可以称之为独处。比如,一个人独自在图书馆阅读或者思考,当他十分专注地沉浸于书籍当中时,他就是独处的。

    第四种观点认为,独处就是指一个人独自一人且与外部环境无联结的状态。表现为社交束缚感减弱、自我心境自由放松。

    从以上四种观点可以看出,心理学界基本都认为是否独自一人并不是独处的必要条件。独处是以个人与外界无互动,或意识上与他人分离为主要特征的。同时,独处是一种客观的状态,而非仅仅指主观的情绪体验。

    在独处的种类划分上,心理学家们也持有不同的观点。

    非自愿性独处和建设性独处

    非自愿性独处是指个体渴望有人陪伴而得不到,从而被迫独处。在非自愿性独处中,个体会因为被迫独自一人而产生较多消极体验,这些消极体验可以归结为我们常说的孤独感。比如一个人刚刚去往某个陌生的环境,因为无法与熟悉的亲人、朋友相聚而被迫独自一人生活,这时候他就可能产生较多的孤独感。

    建设性独处则是个体主动选择独自一人,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在建设性独处中,个人会感受到更多的积极体验,比如通过阅读、独自旅游、冥想等独处方式来加深自我了解,提升创造力、自我恢复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独处并非一定孤独,如果个体是自愿选择独处或个性本就偏好独处,虽然客观上也处于社交孤立、独自一人的状态,但他的内心中并不会感到寂寞和匮乏,也不会迫切渴望通过与人交往来摆脱独处,而是在独处中感到满足和惬意。这时的独处就是积极的,是一种能够容纳不同情绪体验的开放性状态,对个体有建设性意义,从而也成为人们追求的状态。

    自主性行为和受约束行为

    这是第二种分类方式,是以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来划分独处的。自主性独处是个体自愿并自我认可的行为,受约束独处则是个体在外在或内在压力迫使下做出的行为。同样,自主性独处中的个体感受到了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较低的孤独感;而受约束独处中的个体则体验到了更多的孤独感。

    积极独处和消极独处

    通过自我报告和经验取样这两种实验研究方法,心理学家们发现:

    处在积极独处中的个体对独处具有渴望,并对环境有更好的控制感,自己从独处中体验到的快乐、放松、自由、乐观等良好感受也更多,并更能集中注意力,情绪创造力、自信心等都有明显增加。

    而消极独处中的个体更多地表达出非自愿性,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在转移注意力上,并且普遍认为独处是悲伤、孤独和抑郁的。同时,他们在独处中体验到更多的困惑、焦虑、压力、孤立、害怕和紧张等情绪。随着消极独处的时间越长,他们的孤独感和抑郁感也会随之增加,对自己的满意度、对生活的满意度都会随之下降。

    从以上分类可以进一步看出,尽管一些外显行为可以表现为独处,但是其内在的动机可能完全不同。由于一些个体具有社交回避特征,在与人交际时容易感受到紧张、焦虑情绪,害怕或恐惧人际交往,因此选择回避社交场景。这种独处是迫不得已、非自愿的,并且常常会产生寂寞、孤独感。而另一类人则是由于享受独处的状态和时光而主动选择独处。

    实际上,后者的动机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一类个体主动选择独处是源于相对较低级的情感方面的需要,他们只是因为享受独处时的状态,在独处中感觉到安宁、舒适,因此才宁愿选择远离交际,甚至逃避社会,这样的人通常会被认为有些“孤僻”;而另一类个体主动选择独处是源于某些更高级的需要,比如自我成长、自我修复、独立思考、发现创造等。这两类动机有很大的不同,只有后者才能被称之为积极独处。

    积极独处是一种人格特征,是指个体虽然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状态,但同时也主动地为自己保留一些独处时间的倾向性。通常,他们的独处都会伴随着一些积极的目标,比如实现自我认知、独立思考、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创造力等等。“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喜欢在重要设计工作开始之前,先在安静的房间中打坐禅修一整天,以便能够激发出自己更多的创造力,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积极独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1908-1970)认为,积极独处是自我实现者的15个基本特征之一:自我实现者独处而不感到孤独,实际上,不管是与人交际还是独处,他们都感觉放松和惬意。因为他们已经实现了爱与归属的需要,所以无须刻意让别人陪伴,就能在独处中找到乐趣。同时,马斯洛指出,自我实现者无心理疾患,他们不是精神病或神经症患者。显然,积极独处比“孤僻”更能代表自我实现者的独处特征。

    实际上,对于绝大多数心理健康的人来说,每天一定时间的独处是必要和有重要意义的。所以,为了保证我们的身心健康,所有从内心、从独处中获取力量的人,不要再试图否定和压抑自己独处的渴望,你应该接纳自己的内心,主动给自己安排一定的独处时间,并有效利用起来。

    2.独处的心理属性

    在个体成长的每个阶段,独处能力都是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人类对独处的需求和适应能力从婴儿时期就开始了,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

    心理上的需求性

    第一位关注独处的心理学家是英国的新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Donald. W. Winnicott,1896-1971)。他从客体关系理论的角度出发,认为成年人的独处能力起源于其婴儿时期母亲不在场情况下的独处经验,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安全依恋”。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逐渐成为儿童后,不再需要依恋对象持续长久地在场也能适应独处而不感到焦虑。也就是说,儿童已经将依恋对象这一客体融入进了自己的内部世界这个主体,并逐渐接受了这种支持性环境。只有当儿童体验到这种让他感觉安全和放松的独处状态时,他才有能力去发现和探索其真正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从而不必顾虑他人强加给自己的期望和其他东西。因此,独处的能力实际上与人的自我发现、自我实现有密切联系,同时,也与人最本质的需要、情感、冲动相联系。唐纳德·温尼科特同时认为,这种独处将有助于儿童形成“自我”知觉,并借此将“我”与“他人”区分开来。

    从需求理论的角度出发,部分心理学家认为独处与依恋需要一样,都是一种发展性需要和积极体验,都是个体成长不可或缺的。每个人都需要在亲密和独处中寻找到平衡。如果过分强调交际而忽略了对独处的需要,内在就会出现问题。因此,独处能力是个体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与人际交往对于个人成长中解决矛盾、降低病态等都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卡伦·霍妮(Karen. Danielsen. Horney,1885-1952)认为,积极独处的缺失或者被迫性独处是神经症状的一种表现。而人本主义者马斯洛则通过对自我实现的人群进行调研,发现他们普遍具有较高的独处需求。他认为,独处的强烈需求并非是逃避社会或者恐惧人际交往,而是认识到独处的益处并主动寻求独处、享受独处。因此,独处者并非都是排斥社交或者缺乏社交技能的人。

    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平均用于独处的时间占其全部清醒时间的17%,青少年阶段这一比例增长到26%,而成年人和老年人用于独处的时间会更多。一项采用 ESM 方法对新西兰、意大利、美国等国的 8~85 岁的个体进行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年龄越大对独处的耐受性越强,并且独处时间适中的青少年对独处的体验更积极。这也是很多心理学家认为独处有积极影响的原因之一。独处可以帮助个体进行自我反省、修复情感,对于青春期的少年来说,利用独处时间好好做一下自我修复,会帮助其更好地成长。这对于青少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那些关注自我认同形成的青少年。对比利时12~19岁的青少年进行的一项独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青少年对独处的排斥感会下降,需求则相对增加。同时,独处的消极体验在12岁达到最高,积极体验则更多地出现在17岁。

    由以上观点和研究可以看出,独处的需求可以贯穿人的一生。而且随着年纪的增长,人们对于独处的耐受性也会随之增加。

    心理上的成熟性

    除了心理需求之外,独处也是人们实现自我认同、自我成长以及自我发展的一种必要方式。

    作家周国平认为,人是群居动物,缺乏交流会造成个体价值感的缺失,但是过度的交流而无法独处,又会使人丧失自我,形成人际间的缠绕。因此,保持开放的心态可以吸收宇宙万物的能量,而静思独处则可以使我们有机会接触真正的自我。交流是能量的流动和释放,独处是能量的积蓄与储备,两者缺一不可,共同建筑着人类的认同——他人的认同和自我的认同。

    西方部分心理学家认为,独处是一种发展需求,它所产生的积极经验对于每一个阶段的个体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有关独处的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一生的不同阶段对独处呈现出不同的体验。总体来看,从出生到年老,每个人都会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独处需求和状态,同时独处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越来越成熟。婴儿时期形成的依恋类型会对个体长大后独处时的体验产生重要影响。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长大后,独处时更容易产生积极体验;焦虑型依恋的个体长大后,相对而言对独处会产生更多焦虑;而回避型依恋的个体长大后,会更倾向于独处而非亲密关系。

    虽然心理学界普遍认为,独处的需要在个体的儿童期甚至婴儿期就已经具有,但是大部分的独处需求是在儿童晚期及之后才产生的。因此,儿童初期的个体独处的需求普遍较低,总是独自一人玩耍的小朋友可能会被某些心理学家认为是不正常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用于独处的时间才会不断增加,适应独处的能力逐渐增强,对独处的态度也更为积极。

    相对而言,成人花时间独处往往与其所在的社会环境有关,比如个体的年龄、职业、家庭规模、婚姻状况等。有研究结果表明,成人的幸福感与其是否定期花时间进行积极性独处有一定关系。人到老年,由于空巢、丧偶、健康状况不佳等原因,相较其他年龄层的个体会有更多的独处时间。此时,老年人的独处能力会得到充分发展,且逐渐成熟。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年轻时独处令人痛苦,成熟时独处令人愉悦。”

  • 理性的非理性

    作者:郑毓煌

    作为女孩,相亲时应不该带上你的闺蜜?

    面对理发店让人眼花缭乱的价目表,你会选择哪个价位?

    股票亏损时,你真的有勇气毫不犹豫地“割肉”么?

    在你眼里,瘦肉70%和肥肉30%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你总是会因为商家的促销手段而疯狂购物?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谜。不论我们花费多少心思和时间去了解人类本身,他们总是会做出一些出乎意料的举动。而这些看似出人意料的非理性行为却总被一些共同的规律引导着。

    从苹果的星期到宜家的流行,从菜单设置的窍门到持续锻炼的秘诀,作者通过十章分别深度剖析了十个常见的心理陷阱,颠覆了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向我们展示了“非理性 ”的人性。

    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消费者,阅读这本书将会让你更清晰地了解自身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提高决策的理性程度。

    如果你是一名营销人、广告人、产品经理,阅读这本书将会帮助你积极运用“非理性”的力量,构筑商业竞争力。

  • 乌合之众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

    《乌合之众》首次出版于1895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大众心理学的开山之作。该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群体的种种特点及其成因,深入透视了社会服从和过度服从、群众的反叛、大众文化、受别人支配的自我、群众运动、人的自我异化、官僚化过程以及无意识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勒庞认为,现代生活逐渐以群体的聚合为特征,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 失控的大脑

    作者:伊恩•米切尔(Ian Mitchell)

    正常情况下,大脑为我们处理接收到的信息,并使我们表现出合理的行为。而失常的脑功能会导致严重的精神和心理障碍,特定的神经环路会影响我们的社交行为、道德感甚至政治观点。我们只有认识脑、保护脑、用好脑,才能提高生活质量。

    •大脑系统如何通过相互作用来组织我们的思维、感受和行为方式?

    •操控具体的大脑回路如何让我们产生或好或坏的情绪?

    •创伤性脑损伤会导致病人的性格发生改变吗?

    •药物是怎样导致我们的异常活动、奇怪的强迫症行为和令人讨厌的欲望的?

    •营养不良会影响我们的精神健康与社会行为吗?

    •持有保守政治理念的人士通常都具有高厌恶敏感度吗?

    •滥用酒精会对我们的脑功能和社会行为有怎样的影响?

    •人们如何通过人工手段来延续脑干死亡患者的生命?

    •神经科学的进步如何影响人们对神经和精神疾病的治疗?

  • 细节

    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 / 史蒂夫·马丁 / 无诺瓦·戈尔茨坦

    《细节:如何轻松影响他人》世界百万级畅销书《影响力》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全新力作,现象级畅销书震撼上市,创造影响力及说服他人的52个技巧与实操训练,助你用最小的细节改变成就结果上很大的差异变化。职场法则、商业秘密、人际交往、个人提升,一本你只想自己读,生怕别人读的书

    • 读完《细节》,你将在这个充满套路的世界中,轻松从细节处积极影响他人

    • 这本书掰开揉碎教你的,全然不是大阴谋,而是一些小细节,这是一本公开发行的武林秘籍

    • 一本令人惊奇、强大、具有深刻内涵的实用型人生工具书,细致地揭示了失败和成功之间存在着的细节差别

  • 阿德勒心理学讲义

    作者:  [奥地利]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本书共分为十二讲,主要内容包括:生活的科学、自卑情结、优雅情结、人生风格、早期记忆、态度与行动、梦与梦的解析、问题儿童及其教育、社会问题与社会适应等。 
  • 看自己:现代症的心理解剖

    作者:柯晗

    一生中总有许多谈不上要见心理医生,却长期困扰心灵,不大不小地影响着生活和情绪的烦恼或怪癖,比如:有一个让自己懊恼数十年的名字,恋床恋家、不敢贸然留宿在外,害怕一个人吃饭;又有在和他人互动联系中的偏听偏信,如相信门当户对是爱的唯一真理,或是没有爱情就要发疯;甚至有些人会为所谓常识左右着人迷失自我,比如相信“能卖钱的经历才是有价值的”“女人30岁前不结婚就嫁不出去了”“内向人是不适应这个社会的”。这些都是心理亚健康状态。《看自己,现代症的心理解剖》以扎实的心理学基础,融入温和的文学描述,温柔剖析心理亚健康状态,帮助读者了解到:世上有这么多的人,我们怀抱着各自的问题散落世上,成为璀璨人世中或明或暗的点,这才称为世间百态。

  • 阿德勒談人性

    作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 Alfred Adler

    阿德勒最重要的著作,個體心理學的起點!

    「我們與他人的互動太少,對待他人的態度容易出問題,判斷力也經常出現偏差,一切只因為我們不夠瞭解人性,所以彼此成為敵人。」

    科技改變了生活型態,帶來了便利與效率,卻因此使得人與人之間變得疏遠,不如以前緊密。人們缺乏交集,大城市裡充斥著冷漠與不信任,也更難交心。

    「陌生」這一詞,我們每個人都很熟悉。因為,就連「家庭」這樣應該親暱的團體裡,都出現「父母誤解子女」或「子女不懂父母」的聲音。

    每個人的成長經歷都不相同,自小養成的性格與看待事物的觀點也天差地別,相處起來自然有許多需要磨合的地方。然而,只要我們能夠明白,一個人從出生到現在遭遇過多少困難與挫折,就能夠理解,為什麼這麼多人一輩子都在掙扎,覺得生命很悲傷、社會很可怕。

    跟著阿德勒一起爬梳人性,試著去瞭解別人心裡的傷,進而療癒自我生命的創口。

    △ 關於愛,他這麼說:

    愛情,是建立在深刻的夥伴關係之上,不允許任何一方控制欲太強。

    △ 關於夢,他告訴你:

    夢,最適合用來強化我們某種情緒,創造解決問題所需的動力。

    △ 關於工作,他的解釋:

    一個人的價值,取決於他們以什麼態度待人,以及他們願意出多少力參與團體生活規範的勞力分工。

    △ 關於情緒,他這樣分析:

    情緒,是人們在有意識或無意識下感受到壓力時,情感的瞬間宣洩。情緒和人格特質一樣,也有特定的目標與方向。

    △ 關於教育,他希望你懂:

    教育不是書本上的知識,必須從生活中來學習。

    ◎專文導讀

    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吳毓瑩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曾文志

    ──三位名家共鳴推薦

    ◎心理學界齊聲讚好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兼系主任/田秀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副教授/吳淑禎

    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副教授/林蕙瑛

    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主任/連廷嘉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退休教授/曾端真

    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理事長/楊瑞珠

    諮商心理師/蘇絢慧

    ◎名人讚好推薦

    「阿苗帶風向」主持人/苗博雅

    演員/涵冷娜(許乃涵)

    暢銷作家/螺螄拜恩

  • 解讀童話

    作者: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 / Marie-Louise von Franz

    我們要如何著手處理童話的意義?或者應該問,要如何悄悄地接近童話,如同躡手躡腳的靠近隨時會受驚嚇而逃開的公鹿。——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

    在各種文本中,童話是最精簡且純粹的表現。除去文化、歷史等背景脈絡,以扁平的人物、簡單的情節,為人類心靈提供最清晰的說明。因此透過研究世界童話,能對人類的心靈真相有豐富的洞察。

    作者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博士師承榮格,是童話心理解讀最具權威性的代表人物。她從童話研究的歷史及各派理論談起,主張以榮格學派「原型」概念理解童話的特點在於能突破常見侷限,令童話解讀出現更寬廣而富療癒性的意涵。

    本書可謂榮格分析心理學的童話解讀入門。書中不僅提供解讀童話的方法與步驟,更以格林童話中〈三根羽毛〉的故事作精彩示範。從結構、象徵、版本比較至擴大詮釋法的運用,甚至陰影面、阿尼瑪及阿尼姆斯等相關母題都有論及。經由本書,不僅能體驗解讀童話的樂趣,更能一新我們對人類心靈的理解。

    當我們重新閱讀起童話,看重的正是這如孩子一樣簡單又幽暗的心靈之路,借此便道,我們開啟一扇無意識的原型世界之門,在其中學習他們的語言,一個用意象說話的象徵世界,從中重拾創造象徵的能力,與自己內在的無意識,那個「很久很久以前⋯⋯」的世界相遇。──呂旭亞(蘇黎世國際分析心理學院畢業、IAAP榮格分析師)

    童話需要被解讀,是因為它指向的不是我們慣行的意識層次的理解,而是指向更為廣袤深邃的心靈,對意識層次來說,那恰恰是最陌生的地方。因此,需要特別的詮釋的技藝。這種技藝有規則可循,並可透過練習而習得。──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 游戏与现实

    作者:[英]温尼科特(D. W. Winnicott)

    本书由温尼科特原著,1971年首次出版。在书中,温尼科特进一步阐述了其过渡性客体和过渡性现象的基本假设,即强调在个体心理发展和成长经历过程中,使用过渡性客气的意义和重要性。并强调在精神分析过程中,认识和发掘过渡性客体和过渡性现象对联系过去、现在和将来的重要意义。同时,作者在书中列举了与过渡性现象有关的临床实例,便于读者理解进而应用其理论。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 
  • 白板

    作者:  [美] 史蒂芬·平克

    ·关于主流人性论的颠覆性反叛,破而后立,进而建立起新的意义和道德观念,重塑对人性的信心。

    ·阐明人性的本源、内涵及局限,追溯人类诸多苦难的根源,拨开道德错觉的迷雾,直达现实的彼岸。

    ·直面人性科学研究领域的诸多热点话题:政治、暴力、性别、儿童及艺术,发现诸多现实冲突背后的分岔路口及共享的普世价值观念。

    ·一场探索人类本性的奇幻之旅。

    ·史蒂芬·平克“语言与人性”四部曲之最后一部。

  • 19个精神病

    作者:陈敬

    607监狱附属医院,关押着一群特殊的人,他们眼里有着不一样的世界,但那绝不是令他们疯掉的原因。19个在那个世界发生的故事,彼此间无一关联,却意外牵扯出第20桩事件。多重人格、狂躁抑郁、被害妄想、密室恐惧……N+1种脑洞大开的『精神病』打开方式。背负沉痛过去佯装失忆的记者,经历过骇人罪行的高智商医生,他们在疯子的世界里意外找到了认同。

    当每个人都是疯狂的,清醒的人只能被宣布为疯子。

  • 人类活动中的理性

    作者:[美]赫伯特·西蒙

    本书由经济学家西蒙1980年代在斯坦福大学的三个讲座整理而成。

    三个讲座分别探讨了:

    1.通过超凡模型、行为模型、直觉模型三个理性模型,以及情感对决策的影响,来理解我们是怎么做决策的。

    2.理性适应与生物自然选择之间的相似性,从时间维度理解理性决策。

    3.由个人延伸到社会机构,有限理性对社会和政治机构决策的影响,从空间维度理解理性决策。

    西蒙认为,理性它不能选择我们的最终目标,也不能调节我们追求最终目标上的单纯冲突,理性所能够做的,是帮我们更有效地实现目标。

    西蒙作为20世纪全才式的学者,各领域的读者都能在里面受到启发。此书短短一百多页,就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生物学、心理学、计算机、文学等学科。引入此书,对经济学普及和研究有较大意义。

  • 梦游症调查报告3

    作者:方洋

    如果,《24个比利》危险人格迁移到你的身体中,你还能安稳地睡眠?

    如果,梦境是另一个真实的世界,你在其中死亡,醒来又会是谁?

    如果,你是在第四面墙内的演员,你跨过那道墙,能否接受墙后的现实?

    如果,“薛定谔之猫”的生死叠加被观测到,“生”与“死”哪一个是真实?

    如果,可以培育一个优秀的人格,助你登上人生顶峰,你可愿意与他共享肉体?

    五个脑洞病例串成一个匪夷所思的事件,你敢直面最终的真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