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上海三联

  • 马克斯·韦伯的《经济与社会》

    作者:[美] 查尔斯·卡米克,菲利普·戈尔斯基

    “本书为韦伯的巨著《经济与社会》提供了必要的介绍,对于那些对韦伯感兴趣的社会科学学者而言,本书应该成为他们的必读文献。书中的各篇文章都是由在韦伯研究领域中举足轻重的专家们撰写,代表了近几十年来有关韦伯的概念、理论的学术讨论中的最高成就。在众多纷繁复杂、彼此矛盾的解读中,这些文章无疑是我们的研究向导,指出了韦伯社会学对于理解21世纪社会变迁的重要意义。” ——吉尔•伊亚尔(Gil Eyal),哥伦比亚大学 “很多人都会将本书视作关于马克斯•韦伯研究的最好的英文论文集。本书应用韦伯及其广泛的学术努力作为进入当代社会科学核心论题的入手点,在这方面,它已经实现了对既往研究的超越。” ——理查德•比尔纳齐(Richard Biernacki),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马克斯•韦伯的《经济与社会》被很多人认为是社会学界最重要的著作,也是社会科学历史上最有分量的著作之一。本书对韦伯的这部鸿篇巨著做出了批判性的、与时俱进的介绍和评述。尽管针对《经济与社会》的不同部分,已有众多文献发表或出版;但本书是第一部既涵盖其全部章节和主题,又讨论了贯穿和联结全书之方法论视角的论著。 在《马克斯•韦伯的〈经济与社会〉》中,各位杰出的学者阐发了《经济与社会》中的主要观点,并且从分析经济、政府、法律、宗教和社会行动的各个角度,评价了这些观点的当代适用性。这些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文章,无论对于那些熟识韦伯研究的读者,还是初次接触这方面问题的朋友,都是极富吸引力的。
  • 割据的逻辑

    作者:刘思达

    这本书是一项关于中国法律职业的大型实证研究,作者秉承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生态分析传统,对我国法律服务市场各个领域的竞争与规范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社会科学分析。基于作者在2004-2007年间对中国12个省份的250余位法律执业者和国家官员的深入访谈、对中国律师网互动社区的三年参与观察以及大量历史材料收集工作,书中研究表明,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的社会结构是高度割据的,多个法律职业群体占据了这一市场的各个角落,律师业与其他职业之间的管辖权界限十分模糊,而管理律师业的司法行政机关,在同样高度割据的国家管理体系中也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因此律师在法律服务市场上的地位就显得极不稳固。为了解释这一割据现象,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关于定界与交换的空间社会学理论,并将其应用在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的五个空间领域:边疆(农村法律服务)、战场(城市基层法律服务)、高端(涉外法律服务)、后院(企业与政府法律服务)、雷区(刑事法律服务)。这不仅是一本法律社会学的学术著作,而且是一次对于我国法律职业发展状况的深度透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值得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背景的学者、学生和实务人员参考。
  • 自律的发明

    作者:[英] J.B.施尼温德

    历史地看,任何思想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即便是独创性的伟大思想,也很可能是在不同思想的相互争执中被孕育和启发出来的。作为近代最著名的道德哲学家之一,康德提出的自律的道德也不例外。本书以《自律的发明》为题,展示了近代道德哲学家对道德的理解是如何从作为服从的道德、作为自治的道德再发展到作为自律的道德,并一步步为人类争得自己应有的价值与尊严的。它不仅阐明了康德道德哲学的核心问题以及他得出自己独特的伦理学观点的过程,而且还揭示出宗教思想、政治思想与道德哲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错综复杂的交织关系。最后,作者还对道德哲学以及道德哲学史本身作出了自己的独到理解。它不仅能让读者把握近代道德哲学史的发展脉络,更能让读者见识思想交锋中思想家们精致入微的分辨力和洞察力。无论读者是否同意其观点,阅读过程本身都是一种思想的历练。 本书是迄今为止对近代道德哲学史所作出的最为全面的研究,其中所用的大量史料都鲜为人知。波士顿大学的克努得•哈康森(Knud Kaasonssen)教授称其为英语界无与伦比的、最伟大而又最具雄心的近代伦理学史著作,对道德哲学以及道德哲学史都作出了伟大贡献。
  • 宗教与美国宪政经验

    作者:[美] 小约翰·威特

    本书细致入微地考察了美国致力于宗教自由的语境。小约翰•威特展现出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如何推进或延沓了宗教自由的伟大工程,并引人注目地以国际人权法来量度当下的美国法,这种努力是弥足珍贵的。本书分寸适当、温文尔雅,犹如一个有待挖掘的富矿,不仅为那些好心但困惑不已的人们指点迷津,而且对如何重归平衡给出了理性、给力的言说。 ——小约翰•T. 努南(John T. Noonan Jr.),美国上诉法院 小约翰•威特是全球宗教与人权领域最著名的学者之一,他在本书中涉及了美国宪法中与宗教相关的条款……我想本书会立即引起法律人和立法者的关注。希望各位牧师和神学家也来读读本书。这是一本我们都需要的书。 ——马克斯•L.斯塔克豪斯,普林斯顿神学院 本书的出版令小约翰•威特跻身宗教自由方面最顶尖的美国宪法史学者。主体分析之精妙、内容之全面、记述之翔实,让这本教科书趋于完美。本书见地深刻,必将成为该研究领域学者的必读书目。事实上,本书文笔生动洗练、灵动飞扬,适合所有有识之士阅读。 ——哈罗德•伯尔曼(Harold J. Berman),埃默里大学 小约翰•威特以跨学科的进路,对美国宗教自由经验予以绝佳的审视。他精巧地熔法学、史学和神学于一炉,剖析了从殖民地时代到最高法院晚近处理的问题。 ——道格拉斯•莱科克(Douglas Laycock),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这是一部兼具全面、系统、透彻、平实、清晰等品质的鸿篇巨制,能读到这样的著作,实乃读者之大幸。纵然主题是如此复杂,但作者坚信读者读后丝毫不会感到迷茫或困惑。详尽的注释并非为了给人旁征博引的印象,而是为了提供按图索骥的导引。本书的注释和附录在教学中所能发挥的效用,无论如何夸张都不过分。参考文献则告诉我们已知的事实:威特的确读了所有这些文献。 ——埃德温•高斯塔德(Edwin S. Gaustad),加利福尼亚大学里弗赛德分校
  • 西方音乐简史

    作者:保罗·格里菲斯

    《西方音乐简史》内容简介:这是一个生动、清晰而富有教益的西方音乐故事——不仅是伟大作曲家的故事,也是演奏家和音乐听众的故事,是音乐意义和音乐目的不断演变的故事。作者保罗·格里菲斯(Paul Griffiths,1 947-)讲述了音乐如何在世纪更替中演变至今,展现了音乐演变如何反映了人类时间概念的演变从天堂的永恒到电子计算机的微妙。该书为学生和初学者提供了深入浅出的西方音乐历史介绍,尽可能少地使用专业术语,书中出现的术语在附录“音乐术语表”中均有简明释义。该书具有独特的视角和洞察力,因而对教师、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都具有启发性。英文版《西方音乐简史》自2006年问世以来,已先后被译战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德语、西班牙语、土耳其语和汉语在世界各地出版发行。
  • 《老乞大》与《朴通事》

    作者:徐忠明

    作者以《老乞大》与《朴通事》为基本素材,来考察和解读蒙元时期庶民百姓的日常法律生活,不仅关注庶民百姓的法律生活的日常性,而且关注法律文本的实践性,以及这些制度包含的法律知识的独特意义;不仅着意于细节制度的深描和解释,而且勾勒了这些制度实践的社会语境与法律构造,并使局部制度实践与宏观文化语境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了两者在解释上的循环;不仅注意文字的解读,而且配上了相关插图,藉此增加图文之间的阅读趣味。这种从“禹域之外”的视角来考察“禹域之内”的日常法律生活,可以起到“借镜自照”的作用或效果。与此同时,虽然有关《老乞大》和《朴通事》已有众多学术成果面世,但是本稿无疑是迄今为止对于两书研究中的惟一一部法律史或法律文化史的著作。 ——高鸿钧,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作者选取了朝鲜李朝时期编写刊布的两本汉语教科书——《老乞大》与《朴通事》作为基本素材,经由书中描绘的情境和提供的信息,结合史书记载、法律典章、日用类书以及戏曲小说等材料,重现蒙元时期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特别是法律生活和法律意识。以这样的汉语教科书作为主要史料,在中国法制史和法律文化的研究领域尚属首次,具有不可小觑的价值和意义。 ——任强,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本稿讨论的《老乞大》和《朴通事》两书,是朝鲜李朝时期(1392—1910)的汉语教材,它们对蒙元时期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作出了忠实全面的描述。《老乞大》与《朴通事》成书于元代末期,又经过明清两朝不断的修订和注解,成为权威的汉语教材,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可以藉此探究蒙元时期的社会文化生活与日常法律生活。《老乞大》描写的“马匹交易”契约,包含了传统中国独具特色的信用、自由、平等的契约观念,以及契约结构和要素的法律功能。而《朴通事》则描述了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婚姻、借贷、人口买卖、房屋租赁)与社会秩序的形成机制,即,用契约方式来组织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折射出契约实践对于建构与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功能。据此,传统中国并非是单一的身份性社会,同时也是一个契约性社会。在《老乞大》和《朴通事》中提到的治安与犯罪,不仅反映了蒙元时期的社会控制与司法实践的若干面向,而且展现了国家权力与社会控制之间的内在关联和重点所在。
  • 宗教大历史

    作者:[法] 让·德吕莫

    星象学家发现,历经2000年的黄道12宫和黄道12星座已不吻合,宗教真的能在苍穹中辨识出神的意旨?萨满教用通灵和附身治疗病人,万物有灵真的能将被诱拐被吞噬的灵魂唤来?人民圣殿教、大卫教、太阳圣殿教……那些幽灵般消失的邪教是否会卷土重来?祷告和入定就是传说中的灵修?从亚伯拉罕、摩西、佛陀、耶稣、穆罕默德到圣人圣迹,那些超越常人体验的显灵为何在实际的勘察中又被一一印证?…… 世界著名宗教学家撰写的这本通俗名著,以极为丰富的史料和客观科学的分析,探讨了世界各国几千年的宗教传统与超脱的联系,出版后即成为欧洲文科学生的必读作品。
  • 君子爱财

    作者:李开周

    作为一个博学多闻兼心理变态的家伙,李开周用这本书为圣贤和隐士一一打上鲜明的财务印章,让一切不靠谱的浪漫都回归于泥土。 ——王小山 有人说历史就像比基尼,露出来的部分固然诱人,没有露出来的部分才是真正要命的,这本书用独门武器“审计之刀”挑开了比基尼,让我们看到了一帮历史大腕的贪婪和无耻,独立和良知。 ——叶倾城 李开周是当下玩专栏的人当中,春秋笔法用得最好的一位,他的文字带读者忽而进入深邃的历史深处,忽而把读者放倒在灼热且焦躁的现实空间,其语言兼具嫩滑与老道之味,品后余香袅袅。 ——韩浩月 写历史写得生动不难,难在字字有来历;字字有来历也不难,难在事事于今天都能为借鉴。故此,我自从无意中发现开周兄的博客后,就列入为每天必看的文章,如今欣闻结集成书,我可以夜夜反复捧读了。 ——杨智深
  • 本真性的伦理

    作者:【加】查尔斯·泰勒

    查尔斯·泰勒在本书中探讨了当代文化和社会的三个重要特点:个人主义、工具理性的统治,以及人们在当代政治生活中的无助感。他指出在这些问题背后有一个真正值得挽救的道德理想——本真性(authenticity)。泰勒认为,在面临当代社会的窘境时,全盘否定这个道德理想和完全沉湎于这个理想的低级实现形式都是错误的,人们并非无能为力。 像帕斯卡(Pascal)关于人类所说的那样,现代性可以用高贵、也可以用可悲来刻画。只有一种怀抱两者的观点才能给予我们未加歪曲的洞察力,去透视我们需要奋起应付其最伟大的挑战的时代。 ——查尔斯·泰勒 ——————————————————————————————————————— 面对现代个人主义的困境,西方思想界的争论由来已久,也从未停息。但泰勒试图在这场“口齿不清”的混战中另辟蹊径。他通过分析批判两种流行的误解——貌似深刻的文化悲观论与肤浅乐观的放任主义,探讨如何才能恰当地理解和维护个人自主性的理想,致力于从幻觉与误会中拯救这一现代性的伟大成就。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 贰时代

    作者:潘采夫

    潘采夫的《贰时代》是抛给这时代的飞吻,挤给这国度的媚眼。在这本二书中,潘采夫用很二的文字,记录了那些子不屑语的怪力乱神,从一个侧面证明:这千真万确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也当之无愧是一个疯子给瞎子领路的时代。 程益中 刀刀见血,给当下中国带来一面镜子。打破镜子,每个碎片里都是中国,遍地二人下夕烟。 王小山 2006年在《新京报》读了潘采夫的文章,之后就跑到“小树林”抢沙发,四年下来,成了他“惟一的粉丝”。《贰时代》是本好集子,幽默、犀利、有趣、有情怀,实乃人民群众提神解乏壮阳保健必备之良药。作为粉丝,有句批评的话:这么好的文笔,不写小说,白瞎你这个人儿了。 东东
  • 书城

    作者:名誉主编:余秋雨,主编:戴俊

    《书城》岁月 1993年创刊,由倪墨炎主持,舒芜、萧乾、金性尧等老辈文人蛰伏左右。“资料比较丰富,写手多为名家”为当时《书城》特色。 1998年,《书城》划给上海三联书店,为陈保平所主,以轻松锐气见长。张爱玲、村上春树、伍尔芙等名字,取代了鲁迅、周作人,开始有人用“小资”来概括其风格。 2001年11月复刊的《书城》,由上海三联书店同《21世纪经济报道》合办,借鉴美国人文杂志《纽约客》编辑手法,走上了“城市阅读”的轨道,倡导“发现文字之美”和“思想之美”。 2005年12月《书城》再度休刊,2006年年初,《书城》由上海三联书店的主管部门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接手,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协办,于2006年6月复刊。
  • 男人之间

    作者:[美] 伊芙·科索夫斯基·赛吉维克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性与性别开始成为美国大学里的重要研究领域,而塞吉维克正是该领域与巴特勒齐名的最具原创性的学者,并在美国和欧洲拥有大量读者。 她在本书中首次提出了一个区别于“男性同性恋”的重要概念“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本书从社会、经济及权力关系的角度,对欧洲和美国文学史上的一系列小说和诗歌文本进行解读,从而揭示出传统异性恋结构是以女性为交易媒介的男-男关系,以及这一传统结构与同性恋之间的博弈关系,同时论述了“同性恋恐惧症”的现象和成因。
  • 夏夜花事

    作者:黄爱东西

    本书为黄爱东西最新专栏文字精选。文字简洁,沉静温暖。旧城妖娆风情,当下人间烟火,在其笔下不经意地舒展呈现,摇曳纸上。 她用“鬼马”的文字写着她的广州。在茶餐厅,在粤菜馆,看到靓汤,看到烤乳猪、烧鹅仔,都会无端想起她。所有的篇章,都是具有休闲性质的,谈论的也都是可供休闲 娱 乐的事物,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的种种细节,大多和广州那座亚热带北回归线城市有关。 “有人说,年轻的时候你会去爱一个人,到老的时候,你会去爱一座城。未必是地理意义上的家乡,但那是你心目中的理想家园。偶尔给这座城和自己的流水生活写下一些只言片语。如果日后还有机会翻阅,也许会亦幻亦真地看到某个人浮光掠影留存在纸上的家园。” 黄佟佟说:“我个人以为这是黄爱东西集十年功力写出来的大散文,大的气象,大的格局以及大的境界,文字真不用说,是极好的,洗尽铅华后的舒展不已的流丽风姿……”
  • 浮世爱情

    作者:黄佟佟

    左手写八卦,右手谈情感。对于感情的态度,黄佟佟的办法是快刀斩乱麻,对于男人的态度,黄佟佟是“不求最好,但求最爱”。《浮世爱情》看上去写的是我们身边的人世百态,写的是不同人生况味,名人也好,普通人也罢,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无论写的是梁朝伟还是陈奕迅,是张美丽还是李漂亮,黄佟佟的文字后面是大义、是原则、是进退、是人生。 你繁花似锦却鲜嫩如初,你美貌依旧气韵萧然,你谈过一些恋爱经历过一些感情,你摔过跤受过伤却自己搽上了红药水,你心碎过好几次却依然 用万能胶补上,你心平气和,从容淡定,不和自己较劲儿,你知道人间的苦,所以更懂疼人,你目光如炬却清澈如故,熟谙世情却更坦荡多情。 前不怕“郎”,后不怕“唬” 每 一个成年人都是劫后余生。侥幸在这场龙卷风里留存下来的人,大部分仍然在用有鱼尾纹的眼角微笑,用有唇纹的嘴巴亲吻,这时我们才发觉天空并不遥远,鸽群也 不让人惆怅,而细雨中的桂花,细品下来,原来也有一种清香。 每一个成年人都是劫后余生 不存奢望,勇于探寻。那一颗恋爱中的平常心,也许最后才能让我们在情天恨海中惊涛骇浪里,一苇渡江。 恋爱中的平常心 尽量少占有这个世界一点,那么心的空间会不会就更大一点,自由挪腾、拈花微笑的时候是不是也就多一点呢? 亲爱的养物美女 婚姻也好,爱情也好,都是一种游戏,如果你不想临老变成一个歇斯底里举世皆嫌的Loser,就不要苛求自己在年轻时成为圣人,一则很累,二则,说实在 的,你也很难做到,谁能耐得住永远等待的寂寞,谁能永远忍受对手的轻视——跷跷板对面太轻,玩得不过瘾;太重,又没劲。 感情跷跷板游戏
  • 监狱里的图书馆

    作者:[美]阿维·施泰因贝格

    一部真实版的《肖申克的救赎》 《旧金山纪事报》年度最佳图书 阿维·施泰因贝格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没有像同学们那样直奔美好前程,他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然后来到波士顿一所监狱,做了两年图书馆员,并负责指导囚犯们写作。 他在这里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孤独的杰西卡、写自传的皮条客甜哥C.C.、想做一名大厨的楚尼、自学成为法律专家的柯立芝……他们都在寻找自己心目中的完美之书,由此寻找一个联系外部世界的出口。有的人得到了救赎,有的人更为迷失,而在阿维心中,他们与自己是平等的。他付出真诚的努力去帮助他们,在这样的交往中,他也开始理解自己的家庭故事。 这是一部悲喜交织的回忆录,阿维讲述了书和图书馆怎样慰藉、陪伴和庇护了他所遇到的那些人。 推荐语 本书对监禁的性质做了一番自由的思考,记录下了远离我们视线的那些人的生活。 ——《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 有趣到让你想对身边的人读出声来,深刻到让你牵挂起波士顿那所监狱里的囚犯的命运……本书当然很幽默,但阿维也用温柔、节制的笔触揭示出最真实的人性。 ——《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 阿维的语言有趣、锐利而又平易近人。他是那种你乐意在篝火边碰到的人,因为他很会讲故事……阿维笔下的人物都那么生动,因为他们不是类型化的角色,而是真实生活中的人。 ——美联社(Associated Press)
  • 当世界向右的时候

    作者:毛尖

    毛尖居于上海,在香港念过书。两地红尘,奔流眼底,经历久了,观人论世,自然比乡原辈通情达理。撒起野来,更是万夫莫敌。 她还有一种独门武功。她可以把一些风马牛的题目搭在一起,有一搭没一搭地跟你说着,呃,却有本领教你听得出神。 我看到从文字组合出来的毛尖小姐,俏皮、乖巧、风趣、幽默。经营意象,时见匠心。讽喻世情,软硬兼施。 ——香港著名学者刘绍铭
  • 硬作狂欢

    作者:郝建

    《硬作狂欢》收录了郝建近年的艺术评论,评论对象涉及近年热门的电影、当下风行的历史剧、各大小电视台热播的日剧、来势汹汹的好莱坞及好莱坞模式的电影等等。这些评论力图把观点牢牢地建构于当下的中国语境中,体现了一种真实的批评精神和智力成分。作为舶来品的大众文化研究与批评曾经长期深陷西方理论的围城,丧失了本应具有的鲜活生命力,最终脱离了现实的文化语境,成为知识分子站在围城的墙头上居高临下的俯瞰和自说自话的臆想。而郝建则力图走出围城,不戴“有色眼镜”地审视之,以对社会和人性的真诚关注为基本平台,彻底摆脱了理论术语的操练与话语表演。这种价值取向使得他努力引领读者“走出瞒与骗的大泽”。   商业性的大众文化在民间中的强势与在主流媒体和话语中的弱势是一种吊诡的事实。它承担着严重腐蚀传统人文精神等罪名,让人忧心忡忡,然而它继续生机勃勃繁荣昌盛发展壮大,有人甚至称商业文化的时代是“众神狂欢”的时代。郝建称之为“文化上的错位强势”。他看到了繁华热闹的“众神狂欢”中个人的缺席,“在这种狂欢中,我们把预设的趣味当作快感,把机械艺术规范的演绎当作创作,把向中心单一价值观的驱赶当作是大众自己的自由选择。”这种被限制的狂欢实质上是一种美学齐步走,一种集体主义团体操,一种硬做的狂欢。歌舞升平的众神狂欢背后小人物的悲凉与困境依然存在,却鲜有人关注,文化中的真实境遇被回避,其中“话语英雄的被阉只是我们民族失语症的典型例证和可见的惨烈意向”。在一个貌似风花雪月的时代,真正的知识分子不会被表层假象所迷惑,他们从流变的社会现实中洞察到动态的危机。《义和团病的呻吟》一文尖锐地指出“在今天,有的歌声并不能哗众取宠,却能在另一边讨到好处。对美滋滋、乐陶陶的人群当头棒喝,以此追求登高一呼的自我感觉。那是典型的传统圣哲型知识分子心态。”对应当具备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如何利用“迷糊和曲解”真相谋求主流体系认同的现象,郝建不留情面地予以批判,甚至不遗余力地抨击和鞭挞,这在《张艺谋的退场秀》中表现得尤为淋漓尽致。   也正是基于一种普世价值观,他对真正扎根民间的文化却大张旗鼓地加以弘扬。对好莱坞电影,动辄乱棒相向或痛心疾首都起码缺乏客观的态度,与其声讨大众的追捧,不如反问大众追捧的原因何在。因为只有破解了强势文化之所以“强势”的密码,才能让暂时处于弱势的文化走向强势。这种态度贯穿在郝建对好莱坞的思考中。好莱坞强势的“密码”就在于它对具有普泛意义的商业伦理的尊重和表达。其实与其说郝建是研究好莱坞,不如说他更偏重通过好莱坞电影和它在中国的接受反应,来透视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问题。中国现实始终是他的落脚点。
  • 我不是在写作,就是在往酒馆的路上

    作者:[美] 爱德华·海明威,[美] 马克·贝

    文明始于酝酿 我醉故我在。 ——厄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著有《老人与海》 我喜爱这本书,甚至它的边边角角,唯一的缺憾就是它没有把我这个资深酒鬼也编进去。 ——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著有《裸者与死者》 这是一杯调配了智慧、趣味和生活的上乘鸡尾酒,所以我买了两本,一本放在床头,一本存在酒吧。 ——杰伊·麦金纳尼(Jay McInerney),著有《在那葡萄变成酒的地方》 在人类文明的漫漫长河中,终于让我等到了这样一本融合了酒香与文蕴的书。 ——塞巴斯蒂安·荣格尔(Sebastian Junger),著有《完美风暴》 人生既是快乐酒馆,也是伤心酒店。 ——田纳西·威廉姆斯(Tennessee Williams),著有《欲望号街车》
  • 誓言

    作者:[美] 杰弗里·图宾

    《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作者,J.安东尼•卢卡斯非虚构作品奖、美国律师协会“银法槌奖”得主杰弗里•图宾最新力作 《纽约时报》畅销书,《华盛顿邮报》年度最值得关注作品 一个法律与政治的故事,一场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对峙 2008年1月20日,在奥巴马的总统就职典礼上,联 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搞砸了宣誓仪式,这可谓是最高法院与白宫之间紧张关系的一个象征。但更富戏剧性的一幕是,2012年,罗伯茨在医保案中改变立场,转而投票支持奥巴马的计划。 作者图宾深谙联邦最高法院的内部运作和法律幽微,又对大法官及其助理们进行了第一手的访谈,通过对重要判决的描绘,写出罗伯茨法院扣人心弦的故事。他对最高法院的解剖技艺娴熟、发人深思。此外,他还凭借丰富的细节,着力展现了罗伯茨、金斯伯格、索托马约尔、卡根、阿利托、布雷耶、托马斯、肯尼迪和斯卡利亚这九位现任大法官的个性和司法哲学。《誓言》是读者们无比期待的一本书。 继《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之后,图宾给我们带来现在这部写实、睿智的佳作。 ——《里士满时讯报》(Richmond Times-Dispatch) 《誓言》好看,因为它描述了大法官们的许多人性细节,以及他们与白宫的博弈。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 那些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内部运作感兴趣的人,必将被这本书吸引。 ——《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 在报道美国法方面,图宾是天赋最高的记者。 ——《纽约时报书评》(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 胡适书信选

    作者:胡适

    胡适是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的领袖之一,交游广泛,富有人格魅力。无论是名师大儒,还是贩夫走卒,皆以“我的朋友胡适之”为荣。本书精选了胡适致亲朋好友的三百余通书信,所涉多是中国学术文化的重建、对家国天下事的深邃观察以及亲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还原出了一个真实的胡适形象以及风云激荡的时代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