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法國

  • 精神分析辭彙

    作者:LAPLANCHE,JEAN

    ●導讀 《精神分析辭彙》中文版序 看到我們的《辭彙》於1967年出版後被譯成十五種語言左右,自然感到欣慰。然而,在陳教授與沈、王兩位先生等人的細心照料下,今日中文版的問世為我帶來的卻是一種全然獨特的喜悅。 以中文……。我想是尚.考克多(Jean Cocteau)轉述了畢卡索這個敏捷的回答。在畢卡索的畫前,一位女士以時常伴隨著愚蠢的自信,驚嘆道:「哎呀,完全不懂。難以理解(c'est du chinois. 這是中文)」。對此,畢卡索反駁說:「親愛的女士,中文是一種六億人說的語言」(這應是當時的數字)。 佛洛伊德最初的作品引起同一類的反應,儘管它們不是以相同的字眼表達:荒謬、可恥、無法理解。一如畢卡索,佛洛伊德回答道:「這個你所棄絕的語言,卻正是數百萬人,甚至是所有的人類所說的語言。這是無意識的語言;我竭盡全力使它得以理解,翻譯它──這個陌生、神秘、尤其比其他語言都來得更為生動的語言」。那麼《夢的解析》這部精神分析的初書,若非是對我們的夢與症狀這種「中文」的辨讀,還會是什麼? 新譯本的刊行,也讓我有機會在三十年後就這項需要多年工作──一項因為加深了一段長久的友誼而更令人高興的工作──的計畫所代表的一切,提出幾點評語。 第一點:尚.拉普朗虛與我兩人時常因下列的現象感到惱火:我們的《辭彙》在某些外文版中被稱作《辭典》或,更惡劣地,《百科全書》,就好像我們允諾我們的讀者:「現在你將完全理解精神分析!」的確,辭彙與辭典之間的細緻差異或許似乎微不足道:兩者不都是以字母順序分類的方式,清點整理了日常或專門語言中的字?然而對我而言,兩者之間確實存在一種根本的差異:辭彙,正如其名便足以表示,所針對的是由一社會群體或一個人所確實使用的語彙;例如,我們可說:它豐富或貧瘠。就作者而言,它僅限於抽取出他藉以表達他所想說的話的那些字。將此特徵更推進一些,我們可以肯定地說,辭彙與語言辭典不同,前者所關切的並不在於所有現存的字,而在於一個群體或一個個人賦予其特殊意義的那些字。 這帶領我到第二點。雖然我們的序言說明的很清楚,但某些讀者還是抱怨我們的著作中並未列入包括「夢」、「焦慮」或「愛」等條目。就好像在佛洛伊德的著作中存有一種對夢的創新構想,一種甚或多種焦慮理論,在他之後我們便不再如往常一般理解愛這個字;然而,儘管如此,人們並不因此就暫止不去作夢、愛、恨、或理解焦慮。這些字與現實早已存在許久。明顯地,《辭彙》的目的從來不在於提供一本精神分析手冊,讓人不必閱讀佛洛伊德的著作。它力求引介人們進入佛洛伊德的著作中,並提供一些標記、要點;我必須補充,對我們兩個作者而言,它的意義也正是如此:它是一種研究,而非是先前獲得知識的一種應用。反之,作為對我們而言一種朝向佛洛伊德的運動之回音,我們希望能夠說明我們所分析的概念之運動,這些概念在著作中移置,朝向多種不同、有時甚至相反的方向。這些方向變得豐富,但有時卻變得比它們初現時貧瘠。況且我們所強調的是評註而非定義:前者凸顯出此種思維的運動,而後者在獨厚一個意義的同時犧牲了多義性。 我所專注的正是此種多義性,或者用一種較簡單的字眼表示,這一開展系列的意義。由此引申出我對將精神分析語言變成技術性、專門語言的作法,抱持遲疑的態度:如此的語言,極可能使那些無法掌握它,繼而逸離的人退縮,因為他們只看見一種行話、一種語言牢籠;但精神分析是開放的!我認為,一如所有偉大的作家,佛洛伊德的確特別曲折,甚至顛覆他所使用的字──例如,抑制、投資、對象──然而這些字來自於日常語言,一種共享的語言。我們不要將精神分析語言變成「中文」!它屬於全人類。 讀者無疑地會察覺到,大部分摘錄在這本書中的佛洛伊德文本屬於後設心理學的範圍。它幾乎未提及較為「文學性」、但並不因此便較不「精神分析的」作品,如〈有關衛城之記憶障礙〉或〈無常〉。這是因為我們希望將討論集中在──這也是《辭彙》刻意的限制之一──那些被我們稱為佛洛伊德的理論裝置上。藉由一種更專注於文本而非營造作品的閱讀,其他研究者得以發現某些「意符」的重複出現,或彙整出佛洛伊德所特別強調的隱喻。我們的《辭彙》或許開啟了這些研究途徑。 最後,一個給讀者的忠告:當你們在閱讀佛洛伊德或其後繼者的著作碰到問題時,再參考這本書。尤其,我重複,不要將它當作一本手冊,不要認為藉由修習它你們便可環遍精神分析(永遠不可能結束精神分析!)。另外,當你們作為臨床醫生、哲學家或文學愛好者的經驗,變得足夠豐富與個人化,得以讓你們或許不自知地找到一種專屬於你們的思考與陳述方式、一種同時私密與開向他者的語言時,那麼就忘記這本《辭彙》吧! 尚-柏騰.彭大歷斯 ●推薦 佛洛伊德思想之普遍性 /尚.拉普朗虛 由陳傳興教授、沈志中、王文基先生等人組成的優秀團隊之處得知,中文界開始迎向佛洛伊德思想,令我深感欣喜。目睹這部著作參與此一溝通與交流之開端,亦至感榮耀。 作者時常強調,本書志不在成為一部「百科全書」或「字典」,一本關於佛洛伊德及其後繼者所有發現的手冊。是在他們的著作本身中,我們才能覓得其適當的門路,遠越任何摘要。 另一較不廣布但卻更為有害的曲解,在於將本書視為進入某種「語言」的單純途徑。一如本書英譯書名「精神分析語言」(The Language of Psycho-Analysis)。此一曲解立基於一個獨特的見解:佛洛伊德在創立精神分析時,可能只是將人類始終熟知之事物以「其他文字」說出。而此亦假設,佛洛伊德式「言說方式」,一如任何其他言說方式,已經過時或至少可被替代。「人各有其闡述人類永恆真理之論」可為此一看法之箴言。 無論如何,追隨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師並不如此理解事物。在這樣的作法下,他們訴請一種雙重立足點:在分析實踐中,以及在源自分析實踐的概念性中。 立足於實踐中。因為,偕同佛洛伊德,我們認為,他藉由傳遞給我們的方法,為我們開闢了進入「幾乎無法以其他方式觸及之現象」的門路,亦即通往無意識呈顯之路。 至於佛洛伊德的概念裝置,他則希望能以最接近此一實踐經驗的方式予以鍛造。當然,他使用了德語文字,但他成功地賦予它們精確的形式與語意,正是為了使之契合於此一經驗 本著作能夠被譯為十五種左右大相逕庭的語言,有力地證實了此一概念性、甚至科學性的面向。只需對詞語提出若干確示,來自顯然迥異之文化境域的分析師即可進行討論。 因此我認為,這部著作真正的書名應為:「精神分析主要概念之闡述與評論」。然而這些概念毫不僵化,在佛洛伊德著作中如此,在他之後亦然。 我們在本書首版的前言中提到,在佛洛伊德著作中,這些概念無疑隨著經驗不斷演化,但亦隨著整體理論的結構而變遷。佛洛伊德理論若一有生命體,或更確切地,有若一種精神存在體。它從未有過自然科學理論特具之刻板僵硬。我們所欲掌握的是一種在歷史、在其自身歷史中演化的結構。 「結構」與「歷史」之外,第三個詞彙,我們已於1967年強調過,為「課題」。我們欲藉此指出,遭遇的矛盾不必然為缺陷不足之徵,而經常是存在人類自身中的矛盾符號。我們有關「自我」的長論,無疑是此一觀點最具代表性之作。但在「課題」一詞中──我之後在個人著作中堅持重拾該詞──我們可發現尚有其他兩個觀點。首先,我們應將這些課題與矛盾盡可能推展到極致。「讓佛洛伊德工作」,這是藉由一種毫無保留且始終聯繫於實踐的批評研究,或然地使其他面向、甚至其他概念浮現:一些出現在佛洛伊德著作中,經常隨即被遮蔽但從未被完全棄置的隱伏概念。其次,思想史中此種概念的內在運動,與每一個人的內在運動──當然,首先是佛洛伊德這個人、這位思想家的運動──有若干共同點。例如,生命之初的一個根本觀點,「誘惑」觀點,在佛洛伊德著作之始亦同等重要。但在生命中,一如在著作裡,此一觀點終將被超越──並非就黑格爾辯證之義,而是全然就防禦與抑制之義而言。 在這部著作中我引以為傲的一點,在於盡一己之力賦予這些隱伏但卻根本的概念應有之地位。除了誘惑理論(如上述)之外,尚有欲力與本能之對立、自我保存/性二元論之重要性(此二元論在關於依戀的當代研究中重現其鮮活性)、依附觀念(在我們的著作之前完全被遮蔽)或欲力能量連結的觀念。 我以兩點作為結論:一方面,我所有的後續研究均屬於本研究工作方法學的延續與擴充,亦即在對概念進行討論時,一種──可能的話──嚴謹與大膽兼容的嘗試。因此,在彭大歷斯身旁,我毫不否認這部我完全清楚自己所處的著作。 另一方面,若無精神分析實踐──分析者與分析師的實踐──提供內在滋養,本書將無足輕重。分析是一門奇異的科學,然而與佛洛伊德一同,我堅持主張這是能夠有所進展、發現的科學,而非僅是一種「表述方式」或「書寫方式」。我們知道,至少在法國,有某種對「書寫」狂熱崇拜之浮誇濫用。 總之,希望對於這部著作的反省以及其參考使用(這不是一本旨在徹頭徹尾詳讀的書籍),有助於讓源出西格蒙.佛洛伊德之處的實踐與理論,繼續在其他國家擴散普及。
  • 汉娜·阿伦特

    作者:朱莉亚·克里斯蒂瓦

    阿伦特和克里斯蒂瓦加到一块,是两名女思想家,而且是两名顶尖的女思想家,虽然她们活跃的时期分别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汉娜·阿伦特是美国现代最有名的政治哲学家,她的许多作品都译成了中文, 也有好几本关于她的传记及评传出版了,但恐怕以前出版的那些都比不上克里斯蒂瓦的这一本。毕竟除了同样作为女性之外,克里斯蒂瓦的优势在于她对阿伦特的思想能产生共鸣,她本人的哲学修养也不在话下。
  •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作者: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

  • 非典型法國

    作者:Graham Robb

    一本騎了22,500公里的單車,加上窩在圖書館4年寫出來的書 騎在腳踏車上,欣賞到的是三百六十度的全景——葛蘭姆.羅布 對一位外國人或觀光客來說,什麼是法國人?戴高樂曾說,「怎能指望人治理有兩百四十六種起司的國家」,這樣的法國又是怎樣的法國?旅居法國十多年且從事法國文學寫作、教學的英國人葛蘭姆.羅布,藉著騎單車發現了一個非典型的法國,一個巴黎之外的法國。不同於正統的歷史寫作,羅布寫出一本介於歷史、民俗人類學與旅遊指南的奇書。 法蘭西,在大革命之前,其實只是指以巴黎為核心的磨菇狀小省,日後卻逐漸成為代表法國的象徵,當我們到巴黎參觀聖母院、羅浮宮、凡爾賽宮時,可能沒想過法國還有幾百個族群與小村落,羅布正是透過單車這樣的交通工具,造訪那些流浪民工、朝聖者走過的古老小徑,通向草根的法國。法國的歷史不再是大人物的呼風喚雨,而是重現從阿爾卑斯山到大西洋,從地中海到英吉利海峽,法國境內生活、旅行的日常經驗。 國家似乎就是有疆界、官方語言,人民理應對於國家有認同,知道自己是法國人或美國人、日本人。然而在作者筆下,一七八九年大革命之後的法國,根本不是「一個國家」,不僅各地方言彼此無法溝通,而且很多地方還叫不出名字,更遑論住民知道自己是「法國人」。也因為法國境內族群的多元與歧異,直到一九八一年,還有學者認為,從人類學觀點來看,法國不應存在。 作者認為,《非典型法國》或許才是旅人真正需要的指南書。它深入這個國家的歷史與肌理,攤開了巴黎之外繁複的法國風景,陪著每個想要冒險的旅人上路。 本書特色 充滿創意的歷史書寫,對於法國或國家的概念將有完全不同的認識。
  • Sophie Calle

    作者:sophie calle

    The work of conceptual artist Sophie Calle embraces numerous media: photography, storytelling, film, and memoir, to name a few. Often controversial, Calle's projects explore issues of voyeurism, intimacy, and identity as she secretly investigates, reconstructs and documents the lives of strangers—whether she is inviting them to sleep in her bed, trailing them through a hotel, or following them through the city. Taking on multiple roles—detective, documentarian, behavioral scientist and diarist—Calle turns the interplay between life and art on its head. The book presents Calle's best-known works, including The Blind, No Sex Last Night, The Hotel, The Address Book and A Woman Vanishes, as well as lesser known and earlier projects that have largely escaped the public eye. The book also includes diary excerpts and video stills, along with three critical essays, a revealing interview with the artist and a dialogue with fellow artist Damien Hirst.
  • 擬仿物與擬像

    作者:尚.布希亞 (Jean Baudrill

    本書是當今後現代大師布希亞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作者認為,後現代的文化現象充滿了他所謂的「擬像活動」,現實界已然消失,擬像也非傳統模仿論所言對現實的擬仿,而是虛構物的再仿複製。所以,整個後現代的社會乃是一個超越現實的場域。作者對後現代的文化現象剖析入微,所提出的理論設構及術語在人文及社會學科內均已被廣泛引用。 目 錄 ‧關於布希亞的它方與它者 ‧擬仿物的形構進程 ‧歷史:退卻的劇景 ‧《末世災厄》 ‧《中國症候》 ‧《現代啟示錄》 ‧波爾堡效應:內爆與倒退 ‧超市場與超商品 ‧意義在媒體中的內爆 ‧全然的廣告,零度地基的廣告 ‧複製體的故事 ‧幻象投影機 ‧《潰撞》 ‧擬仿物與科幻小說 ‧動物:地盤與變身 ‧餘留物 ‧迴轉不停的屍身 ‧價值的最後探戈 ‧說嘴虛無主義
  • 我就是這樣變笨的

    作者:Martin PAGE

    本書描述一個天資聰穎、醉心知識的年輕人,身懷好幾個學位,卻整天思慮過度,導致社會適應不良,因此決定改造自己,把自己變笨,「以融入社會」的荒謬諷刺劇。 在變笨的歷程中,他遇到酗酒者、自殺上癮症患者等反社會人格者,也遇到追名逐利、「點指成金」的所謂成功者。加上他原先那一批知識分子朋友在中間窮攪和,隨著情節的推展,作者以反諷的角度,點出社會的矛盾、個人存在本質的問題,以及主角本身犬儒的一面。最後主角成功地在電視、福至靈藥丸(抗憂鬱劑)及證券公司找到安身立命之所,但一套他變笨前最心愛的「福樓拜全集」喚醒了他的靈魂,於是一切猶如南柯一夢,在六個月後,主角終又回到原點──唯一不同的是,這回,他遇到他的靈魂伴侶。一個和他一樣,「從中學開始就不參加驚奇派對的人」。 「聰明才智乃是一種雙重的傷害:它讓人受苦,卻沒有人視此為疾病。」 安東會說古波斯的阿拉姆語(事實上,他的「打零工」內容,就包括將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譯成阿拉姆語),會修一次大戰的戰鬥機馬達,還在大學裡開了一門分析塞內克諷刺劇的課,有時也代替突然生病請假的教授上一些諸如「鱗翅目昆蟲學」、「生物學」、「阿拉姆語修辭學」等課程。這樣一個智慧顯然高於常人的人,在他二十五歲那年突然決定要變笨,好讓自己的人生從此能夠更加順遂。 「變笨」,這個聞所未聞的革命性實驗,自然也難不倒自小聰明過人的安東。他擬了一份詳盡的企劃書,上面記戴了所有變笨的理論依據與實踐步驟: 「聰明人是進化過程中的失敗者。在史前時代,他們要是被部落拋棄而落單,他們會連一個晚上都存活不下去。」 「人類以語言和思考模式來簡化世界,如此一來他們就有了許多定見,對一切既定的事實感有恃無恐。這種安全感,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滿足。要擁有這種滿足,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就是捨棄真正的智慧。」 「磚石工用雙手工作,但他的大腦同時會告訴他『這道牆砌得不太直,而且,你忘了在穿牆石之間塗上水泥』,他的工作與他的頭腦間有一種往返的交流。知識分子只靠頭腦思考來進行工作,缺乏這種往復的交流,所以他以為自己可以在所有事情上都有獨到的見解。」 至於說到實踐呢,他首先就去找酒鬼取經:「酗酒儼然是提升社會地位的途徑,安東將遭受清楚而巨大的痛苦,成因眾所皆知,並有特定的治療方式。」總而言之,酗酒比之「聰明病」,可要容易治療多了,說不定還能得到社會廣泛的同情呢! 安東下一步就教的對象是「自殺上癮症患者」,大眾全方位自殺協會的代理教授(前任教授成功地自縊了,所有會員並對此報以熱烈的掌聲):「自殺是我的天職,從小時候起,這就是我的志願。如果我活到九十歲自然死亡的話會變什麼樣子啊?不過不會有這麼一天的,我絕不忍受這種侮辱。」「自然這個女神不喜歡我們在她的掌握下得到自由,她要牢牢控制我們直到最後,要替我們做抉擇。唯一的自由與解放,就是選擇死亡。」 安東的第三步,則是去找他的家庭醫生,研商進行大腦額前葉切除手術的可能性: 「這世上有器官銀行、血庫、精子銀行,那麼也該有神經元銀行,這麼一來,神經元過多的人就能分給那些缺乏的人,這將會是一種很有人道精神的做法!」結果安東從家庭醫生手裡,得到半年份的抗憂鬱劑福至靈藥丸。 儲備了足夠的知識與足量的福至靈藥丸,安東終於可以朝向「變笨」之路大步飛奔而去! 這是一本幽默、風趣、諷刺、搞笑至極的奇書,作者本身就有安東的智慧,能夠對所有「情理之內,意料之外」的事都說出一番大道理來。就像看一部現代派導演執導的法國片一樣,各種性格極端到失之片面,卻又異常可愛的人物穿插其中,除了上述的酒鬼、自殺成癮症患者之外,女同性戀者、宣稱「人際關係也有通貨膨脹」的門房小女兒、「能在愚蠢方面展現各種多采多姿的變化」的鄰人夫婦,以及從小食用配方錯誤的補體素,以致腦路迴路扭曲,並且身上會發出漂亮的螢光,「夜晚走在路上就像隻超大螢火蟲,照常沒有路燈的路段」的安東摯友……,他們代表了社會各種人不同的切面,圍繞在安東的周遭,理直氣壯地演示著各種生活的可能性。 至於安東,他是天字第一號的懷疑論者,「對自己不感興趣的主題都感到好奇,連自己不感興趣的原因都想了解」。他因為好奇而求知,但過度偏重知識的結果,卻令他迷失在巨量的知識中,失去了生活的能量與愛的能力。這本書是安東的反省,也反映了作者對於某些徒然書空咄咄、犬儒知識份子的觀察。當然,最重要的,這還是一本超級好看的小說!
  • 極度疼痛

    作者:蘇菲.卡爾(Sophie Calle)

    失戀越糟糕,藝術越完美 Douleur exquise,一個無法翻譯的法文詞彙。 在醫學上,指局部的劇烈疼痛。 在情感上,指失去一個人,或明知愛一個人而不可得,卻仍無法割捨,無時無刻不渴望待在對方身旁的椎心之痛。 視覺藝術通常無法像文學或電影那樣,激起觀者強烈的情感及共嗚,法國藝術家蘇菲.卡爾的作品卻是例外。她以攝影與文字敘事並行的手法,從個人的生命經歷出發,剖析現代人的脆弱、親密感與自我認同,開創了一種描述人類感情的新形式,被譽為「將個人私密性推向藝術高度的操控大師」。 蘇菲.卡爾自曾述:「在我的作品中,最重要的是文字,然而,影像卻是一切的開端。」 在這部《極度疼痛》中,她將自己及別人生命中最劇烈的傷痛經驗扒開、晾曬,既拍出自己失戀之痛的所有證據,也把她的失戀故事重述了三十六遍,同時也請三十六人講出生命中最痛苦的一刻。 在一次次的重述與聆聽中,她的話越來越短,字跡越來淡,心境也從炙烈的痛苦慢慢冷卻,直到漫不在乎。幾乎如同文體練習般,她在書籍的左頁上演了由深至淡的三十六種悲傷心境,而書籍的右頁,卻在一則則新加入的故事中,構成越來越龐大的劇痛,而讀者也在一頁頁的翻動中,參與了這場集體驅魔。 藝術家將二十年前的一場心碎分手,變成一部詩意、動人,甚至帶著幽默的藝術作品。這既是一場藝術演出,也是女性以精神及想像克服傷痛的計謀。 全書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疼痛發生前」是作者搭火車從巴黎一路經西伯利亞到北京、上海、香港,再搭船抵達日本的遊記,以照片為主⻆,構成一部思念情人的記憶拼圖。第二部分「痛苦發生時」,期待了九十二天的相會落空,一通簡短的電話宣告情人的分手,而客房中的一切,包括那部紅色的電話,也構成了作者痛苦的框架,在之後如影隨形。第三部分「痛苦發生後」是本書最重要的精神旅程,作者終於在三十六次的重述和三十六次的聆聽中,完成了痛苦的淨化。 名人推薦 黃亞紀、徐堰鈴、聶永真 重要事件 莎士比亞的姊妹劇團以本書為藍本,於2013年推出舞台劇《不在.致蘇菲卡爾》,在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三周連演二十一場,挾國外好評回台連演二十六場。
  • 神總是微服出巡

    作者:羅杭.古內爾

    我們一直都擁有自由, 卻從來不曾知道! 巴黎夏天,意圖尋死的亞倫站在鐵塔之巔, 墜落之前卻碰上了一個陌生男子, 陌生男子答應讓亞倫得到信心和快樂, 但是要拿自己的生命作賭注?! 法國暢銷百萬冊 羅杭.古內爾 繼《小島上的靈魂治療師》 帶你找回內在本就擁有的自由 這是發生在巴黎一個夏天的故事。小說開頭是男主角亞倫站上艾菲爾鐵塔頂端正意圖輕生,不料卻被一位莫名其妙冒出來的陌生男子所解救,陌生男子提出一個有如浮士德靈魂交換般的條件,要亞倫聽命於他所有的要求,但他保證幫助主角找回生命的意義,包括信心和快樂。原本對人生心灰意冷的主角,就這樣開始了一場場表面看來愚蠢的試煉,他一次次地接受交付的任務,逐漸變得勇於說不、敢於表達想法、不再害怕得罪人們…… 然而,這個陌生男子究竟是誰?這個訂下的協定所為何來?種種試煉的目的又走向哪裡?每一次當亞倫不得已地接受考驗,讀者不禁為他捏一把冷汗,或者抱腹嘆為可笑:亞倫要如何完成任務? 這是一本讓讀者有機會對自身之存在提出反思的精神分析小說:我是否對於自己到目前為止的人生都滿意?我可以轉換人生跑道嗎?要想掌握自己的命運總是有可能的,但那要付出何等代價? 本書特色 .超暢銷:三年暢銷法國書市排行榜。TOP TOP TOP傑作! .詼諧輕鬆的奇遇記:情節荒誕、筆調詼諧,發生在巴黎一個夏天,彷如男主角的一場花都奇遇記。 .超緊湊.超勵志:一本以偵探小說為形式的精神分析小說,過程充滿解謎的懸疑性。藉由一位對人生心灰意冷的男主角,以及他所接受(老男子指派)的各種心理演練,他跨越種種後天環境帶給他的障礙,重新找回生命的活力、熱情,以及愛。 .反向思考的練習:有些人容易被環境和外人左右想法、以受害人的姿態自我定位,而主角一路的考驗,則證明我們是能夠超越所謂的命運,自己才是人生真正的掌舵人。當人們懂得從自己的恐懼中釋放出來,便能夠重新得到自由,在人生的路上揮灑自如。 .法國當代最鼓舞人心的小說家最新力作。
  • 法国西域史学精粹(共3册)

    作者:郑炳林

    敦煌学,藏学,西域史学被西方泛归为汉学范畴。欧洲的汉学研究最早是由几个航海大国发起的,但是法国人很快就成了欧洲乃至整个西方汉学研究执牛耳者,法国不在敦煌学,藏学,西域史学研究方面成就卓著,为汉学研究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郑炳林主编的《法国西域史学精粹(共3册)》为《法国汉学研究丛书》的其中一册,对西域的历史文明与丝绸之路展开了研究。
  • 死亡文化史

    作者:(法)米歇尔・沃维尔

    死令人畏惧,而死的历史却扣人心弦。对死亡和对死亡史的研究必然在新的思想史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沃维尔引领我们从死亡出发;回顾自 1300年以来西方死亡历史的发展;探究面临死亡的集体态度的变化,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人们在走向死亡这一途程上的各种反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死亡体制去判断或评价一个社会。自1983年出版以来。本书成为这一领域的经典之作。作为一部综合性研究著作,它集人口学、医学、宗教学、社会学、艺术文学研究之大成。在丰富资料的佐证下,作者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具有权威性的西方死亡史图景:从中世纪黑死病肆虐开始.人们对死亡的认识经过了巴罗克式的大规模仪式的死,自然哲学的”明智”的死。复古派的”英雄”式的死,立遗嘱的“市民阶层“的死,最后进入现代的对死的禁忌。在本书的最新版本(2000年版)中,作者新写的序言又总结了近20年研究的新成果。
  • 記憶所繫之處

    作者:Pierre Nora,Christia

    《記憶所繫之處(全套3冊不分售)》Les Lieux de memoire 這是一個法國之所以成為法國的歷史。 原本艾菲爾鐵塔只是一座平凡的建築物、普魯斯特原本被視為一個三流作家,七月十四日能不能算是法國國慶也被質疑。但在歷史的變動與解釋中,模糊的法國 形象逐漸成形,不只在法國人心中,甚至在全世界人的心中,艾菲爾鐵塔拔地而起,伴隨著馬賽曲的伴奏、瑪德蓮的香氣、藍白紅的照耀,也隨著環法自行車賽一台台單車在地圖上一再畫出法國疆域,如今我們所認識的「法國」才終於出品問世。換句話說,這不是一本告訴你艾菲爾鐵塔多高,或者瑪德蓮蛋糕如何製作的書;這是一本試圖告訴我們,在歷史迷霧中,今日法國如何出現。 「記憶所繫之處」(lieu de memoire)這個詞彙為法國史學大師皮耶諾哈(Pierre Nora)所創,他將之定義成:一種物質或非物質實體,經由人類或時間轉變,而成為一個社群的象徵性遺產。就我們當代人而言,艾菲爾鐵塔、馬賽曲、普魯斯特便是這樣的「記憶所繫之處」。但皮耶諾哈不是要再次強調這些觀光景點的美好,而是要藉由這些令人魂牽夢縈的所在,追溯其歷史,傳達那背後豐富眩目的多線故事,如何在歷史與記憶的糾纏過程中,塵埃落定,成為現在的模樣、成為人們朗朗上口的典故。 在學者的眼中,《記憶所繫之處》是一種影響深遠的歷史觀念,但它也同時是一種最精采的故事寫法。它在毫不與事實妥協的狀況下,將我們習以為常的觀念或地點,抽絲剝繭成千頭萬緒的離奇故事。例如,環法自行車賽如何在不同年代修改比賽路線,以符合不同年代的政治需求。普魯斯特對於法國小生活小日子的細緻描寫,如何曾經被視為墮落頹圮,而又翻案成法國最偉大的作品。這些充滿衝擊與張力的精采法國歷史,竟也同時是本世紀最偉大的史學著作。 本書原本共有三大卷,七大部,收錄一百三十多篇文章,編撰者皮耶諾哈本人與本書譯者戴麗娟兩人一同討論,選出九篇對於台灣讀者特別有意義的文章,希望能經由這些經典論述,為我們打開真正理解法國迷人文化的第一扇窗戶。 裝訂特色:本套書共三冊,選用法國國旗藍白紅三色作為封面底色,在書盒內依序排列成法國國旗。封面封底皆採用打凸設計,三冊分別打上:馬賽曲樂譜、艾菲爾鐵塔以及普魯斯特,運用法國為人熟知的文化象徵,表現法國文化的低調與細緻,更添經典收藏價值。 本譯作榮獲法國在台協會、法國國立圖書中心(Centre National du Livre)之翻譯與出版獎助 專業推薦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兼中研院副院長 王汎森 政大歷史系教授 呂紹理 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 吳叡人 前清華大學副教授 陳傳興 以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作為一部後民族主義的民族史傑作,《記憶所繫之處》中文選譯本的問世,無疑將會為缺乏理論意識的臺灣史學界帶來衝擊與啟示。」-吳叡人(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各方好評 「一本具有權威的鉅作,定義了法國的樣貌。」《泰晤士報文學副刊》 「一部非凡的成就……(書中收錄的文章)如鑽石般閃爍。」《新共和雜誌》 「《記憶所繫之處》的出版,讓我們終於能擁有為了解析、詮釋和頌揚法國魅力及其歷史最重要、最具野心的作品。書中收錄的長篇論文,詳細又發人省思,讓讀者獲得愉快的閱讀經驗。」《洛杉磯時報週日書評》 「這本迷人又獨特的作品,幾乎談論了法國的所有事物,從法國國歌「馬賽曲」的由來,到聖女貞德在法國集體記憶中如何改變她的地位,都是談論的對象。甚至連巴黎鐵塔也閃耀出令人驚奇的新面貌。」《芝加哥論壇報》
  • 拐哪個巷.巴黎

    作者:姚筱涵

    巴黎是一個使人罔顧理智的城市,我們同樣善感與柔軟,會在巷弄裡二手cd店老闆按下PLAY時,劇烈紅了眼睛;會忘不了來到這個城市的第一天,用手撕開可頌麵包紙袋的味道……回想起這個夏天的旅行的感覺,就好像那個陰陰的早晨裡的雲層,薄霧蓋起了某些私藏的情感,除了彼此之外,無法對任何人訴說。——小苗 去不去巴黎都值得珍藏擁有的旅遊圖文創作書 巴黎40天探險紀實,她們只帶著簡單的行囊和一顆探險的心就這樣出發了。不迷巴黎名牌精品boutique,只愛創意小巷弄,40天的自助冒險,逛遍巴黎20區的大街小巷,最愛的還是跳蚤市場和風格小店。 一本真心體驗巴黎生活的玩樂地圖 她們逛傳統市場和超市用當地食材學做料理、騎單車逛巴黎公園、當走路一族逛遍創意小巷弄,逛街、買物、逛博物館、喝咖啡、找人閒聊、躺在草地曬太陽、和小店老闆聊天殺價、瘋狂的拍照、買書和買明信片,當然也不放過巴黎的小吃和美食,大部分的時間她們以閒晃和遊蕩,美好地浪費著巴黎時光,拍了數千張的照片,繪製了許多手繪圖畫,沿路紀錄巴黎,也真實紀錄她們大學畢業那一年的夏日美好時光。 顛覆傳統旅遊書的走法和作法 一本趣味和創意十足的旅遊創作書,以女性角度,用文字、圖像和照片傳遞對巴黎不可自拔的思慕。也希望提供給想去巴黎旅遊的讀者更多創意玩法的新鮮點子。
  • 嘔吐

    作者:沙特

  • 疊韻

    作者:尚-路克.南希 (Jean-Luc Na

    《疊韻》是一場試驗,哲學與舞蹈的表達模式在此相會。 也許,它將帶領我們走向各種藝術之間相通(或不相通)的地方。 一場歷時近一年的即興對談, 沒有目的或野心,只有往返運動所需的輕, 因為沒有這種輕,誰也跳不動,誰也無法思考。 ◎中央大學法文系教授蔡淑玲專文導讀 舞蹈強調出神,詩強調意義的淨空, 繪畫強調存在感,雕塑則是觸覺,音樂是穿透力…… 不同的藝術既以對比鮮明的方式彼此區隔, 同時又互相為鄰,彼此碰觸,彼此迴響。——尚-路克.南希 藝術凝視生命,於是我們凝視藝術。 藝術無法與真實等量齊觀,但藝術可以命名真實,挪移真實,凝視真實,令人渴望看見真實。 於是法國當代哲學界解構大師南希,與法國第一位以編舞家身份入主國家舞蹈中心的莫尼葉,在一次次的往來對話中,聯手拋出一個個沒有標準答案、不是問題的問題,為所有藝術工作者、藝術愛好者爬梳出不同以往的凝視和分析角度,同時分享個人對表演、創造、美學的體會、渴望、省思與質問。 ○○○○舞蹈是什麼,與其他藝術形式不同和相同之處又在哪裡; ●表演是許多的問題,稀少的答案(甚至不在乎答案)。 ○○○舞蹈與機構之間該保持什麼樣的關係,真正的獨立自主是否存在; ●●創造和隸屬於什麼門派無關,創造容不下任何據為己有的想法。 ○○在政治正確的「共享」概念,與藝術必須具有個體性的兩難之間,怎麼達成創造力的實踐; ●●●一個作品不是為了占有任何風格、任何形式,創作是一種放棄擁有的行為。 ○如何以「浸染」取代「模仿複製」; ●●●●作品從不生根,它在縫隙游移…… 以地面為基點,有形的、運動的肢體 vs. 以思考為基點,無形的、靜止的語言文字 ◎《疊韻》的緣起 2000年,法國編舞家Mathilde Monnier在蒙特婁新舞蹈國際藝術節上,聽到不跳舞的大哲學家Jean-Luc Nancy發表一篇文章,立即感覺它猶如以文字編的一支獨舞,用的雖然不是舞蹈的肢體語彙,卻逼近舞蹈的運動方式…… 以《疊韻》為名,編舞家決定在簡單的舞台上展現「以導演手法呈現的朗讀」,由哲學家以念白的方式作為舞作的聲音主幹,讓舞蹈和音樂接力演繹。 這不只是讓哲學家在舞台上將文章念完就了事,而是讓文本、音樂和寂靜、舞者在現場發生直接或間接的運動,賦予它們同樣的能見度和存在感。這也是一種對平等的思考,在哲學與舞蹈如此不同的感受層面和視野之間,分享彼此的觀點。它讓文本、舞者動作、音樂、影像在舞台上交錯進行,「讓觀眾無所適從,必須自己選擇他跟得上的東西」。 ◎為何舞蹈? 編舞家: 班雅明說,所有語言在溝通的是語言本身,語言是最純粹意義上的溝通媒介。以肢體和動作做為媒介,舞蹈所追求的是同樣層次的意義。不只是舞蹈裡的運動,還有姿勢、能量、韻律、斷句、存在感等等,這一切都在製造意義,創造一種表現語言的語言。 舞蹈的藝術,是在身體裡捕捉運動的流逝,同時賦予它意義,為那些不斷流失、不斷逃脫意義的東西賦予意義。編舞家和舞者的工作,就是在意義的逃逸裡捉住、留住意義,在運動的流逝裡用運動創造意義。 哲學家: 意義的課題諸如:感受土地的方法,以及身體施加重量的方式;感受擺pose的、躺著的、趴著的、爬行的、踮起腳尖的身體,感受皮膚輕觸地面的剎那,感受身體渴望被感受,感受它蹦蹦跳跳卻不能飛,無法展開和土地的另一段關係。 終歸,一切都在飛天和遁地之間:既非前者亦非後者,而是兩者之間的某種張力。某種堅決留守在人世間的方法,絕不就此消失,不上天堂也不下地獄……我們可以這麼說。舞蹈拉住了我們,不往任何一邊去。舞蹈本身就是這種拉力的遊戲。它以最明確的方式,讓我們存在這個世界上。 ◎舞蹈的手段 哲學家: 這個手段就是藝術家自己的身體,這正是為什麼,舞蹈不只是、甚至根本不是一種演給觀眾看的藝術:觀眾的視線被轉換成他自己身體內在的肢體動作、難以察覺的肌肉緊張、正在醞釀的蠢蠢欲動。舞者是很「自我指涉」(autoréférencié)的一種藝術家,處於一種和自身的直接(im-médiat)關係,沒有任何產生中介化過程的媒介。 於是,一個決定性的問題或主題出現了:一個和自我保持密切聯繫的人,如何同時全然地對外界保持開放?因為這個人所維繫的並非一種現成的「自我」。他質疑這個「自我」,精確地說,一種從來就不是現成的「自我感受」(ipséité)…… 編舞家: 這種(表面上的)混亂令人困擾,同時也是力量所在……面對把自己當成媒介來檢視的困難,迷失的恐懼,我們永遠無法企及的完美,這些問題一直都在。儘管如此,我要說,有機會和自我產生直接聯繫,正是我們舞蹈的力量。 當然,舞蹈的媒介就是舞蹈,舞蹈和身體、和自我不可分,然而跟著舞蹈現身的「我」(je),並非就和身體與自我(soi)不可分。我在尋找的是主體和舞蹈的協調。我們總是想要找到自我和運動之間的合一。不過,我找到的經常不是合一,而是兩者的間距,我們是在(或大或小的)間距裡工作…… ◎本書結構 第一部分:哲學家南希、編舞家莫尼葉長達一年的電子郵件通信+電話對談(2003-2004); 第二部分:1. 南希、莫尼葉於獨舞座談會(2002)的對談;2. 南希、莫尼葉,與影像工作者克萊兒‧德尼(Claire Denis)對談; 第三部分:南希在舞作《疊韻》中演出的口白(2003)。 ◎本書讀者群 1.喜愛或對當代藝術好奇的人,經常提問想弄懂作品意義、作品由來的觀看者。 2.喜愛表演藝術和舞蹈藝術的人,可從法國舞蹈界重量級編舞家莫尼葉不同層次的自我剖析,窺見其創作思想。 3.哲學家文字描繪舞蹈的文字非常具象化,對喜愛文學的讀者而言是一大享受。
  • 釋夢人

    作者:戴思杰

    浙江寧波人。北京大學西語系法語專業學士、碩士,巴黎第四大學法國文學博士。二○○○年被授予博士生導師資格,二○○二年被法國政府授予法國文學藝術騎士勳章。目前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任《世界文學》主編,並專事外國文學的編輯、翻譯、研究、評論工作。業餘從事翻譯和寫作,發表有各類譯作、著作、論文、文章數十種,如文集《巴黎四季風》,譯作《植物園》、《羅馬陽臺∕世間的每一個清晨》等。
  • 巴黎味, Le Gout de Paris

    作者:曹嘉玲

    麵包、甜點、咖啡、海鮮、美酒、巧克力、異國料理、庶民美食 走進花都美饌版圖,品味道地法蘭西飲食風情 法國人懂吃也精於吃,身為首善之區的花都巴黎更堪稱美食天堂。但你以為巴黎只有米其林餐廳和露天咖啡座,料理中只見田螺、鵝肝和松露?法國美食就是高檔餐廳、三星主廚和珍稀食材的組合?本書打破你的刻板印象,領你進入巴黎人的真實生活,體會多樣味覺享受背後豐富的文化蘊涵。 吃,在巴黎從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吃什麼、哪裡吃、哪種價位、哪種形式、哪種氣氛、哪個區域,甚至,和誰吃,都有無數選擇。吃,是這麼慎重其事地被看待。於是,一個人的品味喜好,無形中也成為另一種認識巴黎的味覺地圖。至於,巴黎是什麼味道?如何品味巴黎?或者,巴黎嘗起來又是什麼滋味呢? 作者長期從事媒體工作,曾留學巴黎兩年,目前與法國夫婿定居巴黎,試圖透過記者敏銳的思維與細膩的描述,藉由第一手觀察和在地視角,深入發掘巴黎人的美食品味和飲食文化,從咖啡館到小酒館,從海鮮到甜點,從麵包到巧克力,從美酒佳釀到庶民美食,從亞洲、中東到北非料理,帶你認識花都豐富多元的美饌版圖。書中並附有貼心實用的餐廳/店家資料和簡易食譜,告訴你上哪兒享用書中介紹的美味,或上哪買材料回來DIY,搭配200張精美照片,盡覽巴黎美食風華。 本書目錄 推薦序:有味道──王文華(知名作家) 推薦序:品味巴黎在地的美食風情──法國食品協會總經理 童雪筠 推薦序:勾起對巴黎美食的鄉愁──法國駐北京大使館外交官 羅宏(Laurent Michelon) 自序:Le gout de Paris 1. Le gout du Temp 咖啡館素描 整個下午,聲調軟融的法語被關在耳後。什麼也不用帶,就這麼雲遊四海。周圍的人來來去去,幾隻偶爾相遇的眼,交纏幾秒又逕自分離。一個人、一本書、一份熱鬧與寂寞,我在巴黎咖啡館受洗,一只鑲了銀邊的小白瓷杯見證一切。關於我在這座城市存在的日子,杯緣殘留的褐色印漬知悉。側耳傾聽,聖母院的鐘聲響了…… 2. Le gout de l'Ivresse 我和我的酒瓶 一天之中的任何時候,都有合適的酒可以淺酌。這份美好,是奢侈的。然而,在巴黎,奢侈也不過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白日漫漫,好吧,就和氣泡嗶嗶啵啵響個不停的金黃啤酒一起在日光中死去。反正,傍晚的茴香酒會將靈魂自沈睡的軀殼喚醒。更晚一些,那些自八小時牢籠出脫的朋友會來會我。當然,帶著葡萄酒來。或,一起出去尋酒。 3. Le gout de da la Mer 海洋之果 那對臉上難掩迷醉神情的男女,一邊吸吮手中滑膩的蟹膏,同時,仰頭吞下大口白酒。桌上成堆散落的蝦蟹貝類,只餘虛張聲勢的殘骸。男的不知說了什麼,女人狐媚地、饒有深意地笑了起來。男人抓住女人的手,湊到鼻尖貪婪地嗅著。「海潮,女人的味道」,他說。 4. Le gout du Plaisir 舌尖的戀人--法國甜點 甜點,毫無疑問,撒旦的化身。平撫飢餓不是它的責任,無止盡地撩人原慾才是它的使命--把人拉進對美、對官能、對鑑賞力的沈淪。也只有法蘭西這崇尚享樂的拉丁後裔,如此耽溺追逐盤中聲色的遊戲。而我覺得這樣是好的。或者,誰能告訴我,耽溺美好有什麼不好。 5. Le gout de l'Exotisme 亞洲食物在巴黎 終於,來到米食的版圖。只是,換上洋裝的面目卻令人困惑。然而,有一種創新的可喜。穿梭東西、來來回回地融合,像穿蛋糕裙的東方娃娃。於是,法國長棍裡的越南鄉愁、法式套餐模樣的和食洋魂,像遠嫁異鄉的姊妹。素顏容或添了新妝,婀娜的丰姿卻依舊東方。 6. Le gout de la Diversite 低限的華麗--巴黎的庶民美食 天子腳下的營生說易不易,精打細算的百姓要當的起京城子民,面子要顧,裡子也不能不顧。花都庶民深諳此道,鐵了心和攜了大把銀兩的觀光客分道揚鑣。越是名聲響亮的招牌底下,越不見他們的蹤影。散坐花園、斜倚橋畔,看,他們不就在那兒。礦泉水和盒裝沙拉、三明治和可樂,對了,這是屬於小市民的真實人生。和奢華有段距離,豐美,卻綽綽有餘。 7. Le gout de l'Abondance 法國麵包&19世紀收割節 即使住在月亮上的人,也不能假裝感覺不到肚腹的飢腸轆轆。這是凡人的限制,於是上帝以肉身餵食嗷嗷待哺的子民。那餐桌上紮實豐厚的鄉村麵包、鬆脆軟嫩的法國長棍,以及讓中產階級腰腹漸隆的可頌牛角,它們的存在不過是豐年的讚頌。至少,法蘭西民族是這麼看待。於是,儘管富足多年,仍不忘謙卑的膜拜。 8. Le gout d'une Ambiance Paris Bistrot 「嘿,街角小酒館見吧」。掛上電話,套上外衣,甚至連牛仔褲也不用替換。吹著口哨,踏著輕快的步履,遠遠的露天咖啡座鍍上一層閃耀的光暈。 Bonjour!「早上從市場拎回來的狼鱸還跳著呢」,熟悉的胖主廚拍拍肚子說。「Salut,ma belle,陽光這麼美,來半升忪塞爾吧」,瘦高的奧利維眨著黑亮的眼。而我的情人,角落一人獨酌的他迎著我笑:「Le Plat du Jour,deux」。照例,我的小酒館和我的情人。 9. Le gout des epices 從北非到中東 沒有蒙面,闖入阿拉伯的世界。幸好,這在花都不算罪大惡極。何況,我是尋幽訪勝的異鄉客。馬蹄形的拱門內,鳥雀在閃亮的黃銅桌上啁啾跳躍,生人不避。 輪廓深邃的阿拉伯男子,遞過一杯清新的薄荷茶。把身子埋進軟柔的沙發,蘋果的香氣在室內隱約流蕩,是那抽水煙的男子吧。我的視線掠過左方,那人回以深不見底的注視。感覺身體在暈眩,在巴黎的清真寺。 10. Le gout de l'Amour 濃情巧克力 如果妳不曾被酗巧克力的男人溺愛過,那麼,他方定有等待妳的另一人。先要有一份對可可無可救藥的愛戀,然後,他就知道如何把妳嵌入身體裡細細品嚐。別流露困惑的憂愁,這感覺可以模擬。要一杯熱巧克力吧,香醇濃稠的液體裡難道無法讓妳發現愛?拿這問妳男人。他會輕輕揉著妳的髮絲,然後,揚手招來一杯 Chocolat Chaud。
  • 21世纪词典

    作者:阿塔利

    这不是一部词典。如果词典意味着词语的“聚集”,那么这里的词语还在漫游,还在期待,还在呼唤……它是关于未来的传说,是还未出生的人立下的遗嘱,是尚待发现的疆域的地图。我们可以称它为“预言”,但更恰当的是把它当作“寓言”。 这不是一部词典。如果词典是对词与物冷冰冰的婚姻关系的确认,那么在这里,二者尚未交合,尚在思念,尚存灵感。务实的人从中可读出数字、趋势与机会,但唯有漫游者(书中称他们为Nomade)才可体味其中的恐惧、激情与快感。 这不是一部词典――可但愿它是!如果词典意味着保留、珍藏与维系,那么这里的词语都关乎永恒之物。主题当然是21世纪。但不要指望这本书能为历史指明方向,因为它没有方向,它一直在毁灭的边缘徘徊。世界不知去向,并随时可能回到野蛮时代。野蛮是万恶之源,我们必须拒绝和遏止它,为世界的永恒争取一个机会。
  • 符号

    作者:梅洛-庞蒂

    《符号》对法国当代哲学进行研究,收录的哲学论文有:《间接的语言和沉默的声音》、《哲学和社会学》、《哲学家和他们的影子》等。
  • 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

    作者:馬克·歐杰(Marc Augé)

    地鐵路線彷彿攤開的手掌,每一條相互錯綜交疊的折痕分別代表了家庭線、工作線、感情線,這些關於地鐵的個人回憶交織出一個城市的前世今生;擁有不同掌紋的每位乘客彼此互不交集,僅以模糊的面目,孤獨地朝向不同方向移動…… 在現代社會,人們經常移動,在到達下一個地點的路徑之間,時常短暫停留在車站月台、機場大廳。當人們身處這種空間時,需要倚賴各種符號指示以完成在該空間的目的;當那些指示被替換,該空間對人們的意義也隨之改變。馬克.歐傑稱這種性質浮動的過渡性空間為「非地方」(non-lieu)。非地方的意義可不斷被重置,所以非地方並不承載歷史,在非地方的人們也不具面孔,僅以信用卡或車票作為身分識別。持著車票當作認同的人們,在非地方中以個體為單位被處理,由此產生了孤獨。 巴黎地鐵的規模龐大、路線交錯複雜,交通網絡從市區核心延伸到近郊,而路線與地鐵站的增長恰恰標誌著這個大都會區的擴張歷程。馬克.歐傑是個道地的巴黎人,巴黎地鐵在他生命中的各個階段從不缺席,彷彿「可用地鐵站名填寫履歷表」。他從兒時回憶說起,地鐵因他的個人記憶有著不同的意義,但路線和站名並不只是地理的指涉,更承載著集體的身世和整個城市的歷史脈絡。他以人類學家的眼光,在日常生活的地鐵空間中進行民族誌的田野調查:所有移動的乘客和短暫停留的流浪漢、扒手、小販等族群都是他觀察的對象。他以自身的觀察穿針引線,串起各方人類學和社會學的相關論述,闡明概念、提點思考。在這個快速擴張的現代社會中,每個個體都在進行孤獨的移動,因為孤獨,我們感受到群體,並在地鐵這樣的空間中和群體建立起似有若無的連結,或在交匯的移動中,與空間建立起不同以往的關係。 本書作者是法國當代最重要的人類學家之一,在涂爾幹、牟斯、李維史陀等影響之下,提出許多影響深遠的新穎論述。其許多關於當代生活、全球化社會以及城市空間的著作已成必讀經典,也被後進大量引用。他拋開遙遠、原始、嚴肅的人類學研究包袱,率先以這本書展開關於地鐵的人類學論述,開啟了「近在身邊」的人類學研究。 《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承襲了法國學者的優美書寫傳統,帶有濃濃的文學氣息。在感性親切、平易近人的文字,相隔30年的巴黎地鐵經驗也變得輪廓鮮明。本書採取散步隨筆的形式,份量輕薄,接近小說的散文風格甚至被法國出版社歸為文學類。這也是馬克.歐傑第一本被引進台灣的著作,它不只是一本深度挖掘的都市民族誌,也是一本流暢易讀的文學創作。 閱讀這本書,我們「非地方」的捷運經驗於是連結起30年前的巴黎,讓每天百萬人次的孤獨得以有文字描述、有一個理解的框架。我們與城市、身邊的人、目的地(或出發地)的關聯,也找到幽微的線索:一張交疊著地理、記憶、孤獨與群體的移動地圖。 名人推薦 龔卓軍 南藝大藝術創作理論所副教授 胡晴舫 作家 鍾文音 作家 「城市日常生活的觀察家,最細緻的地鐵遊盪報告」──France Culture法國文化廣播電台 「原創觀點,深度挖掘,談論移動的經典」──法國亞馬遜網站 「他的散文寫作風格賦與地鐵觀察一種自由風格,充滿彈性的個人節奏,生動表達他在地鐵裡的親身體驗,更加再現地鐵裡人群來去無常的現象。深入地鐵的哲學思考,重新觸及現代社會隱藏的混亂不安。」──Liège大學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