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历史与记忆

  • 南京城市史

    作者:薛冰

    前有蒋赞初《南京史话》 今有薛冰《南京城市史》

    全面讲述南京25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建都史

    中国首部城市史 南京文化经典读本

    完整呈现清冯宁仿杨大章宋院本《金陵图》、

    明朱之蕃《金陵四十景图像诗咏》

    ★编辑推荐

    ◎第一次全面讲述南京25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建都史;南京首部通史;中国首部城市史

    本书为大家展示的,是同一空间的时间图景,也就是在南京这片土地上,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古到今的历程。从远古时期的北阴阳营文化到21世纪的“和谐南京”,打通时间的脉络,全景展现南京城市成长史图卷。为中国首部城市史。

    ◎南京文化经典读本,曾获南京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荐

    南京是帝王也是佳丽地,是六朝古都也是十代都会 ,是悲情城市也是和谐之都,本书道尽一座2500年城市的辉煌与磨难、前世与今生、内涵与外延,为南京文化经典读本,已长销十五年。

    ◎以文字为本,辅以历代地图、文物考古图、古画、老照片、摄影新作,古今呼应,从数个层面,多维度、多层次、多角度对南京的生长和发展进行想象、描述和还原

    最新版的《南京城市史》,收入历代地图50幅、文物图20幅、古画45幅、老照片60幅、现当代摄影家新作40幅。南唐以前,以文物考古图为主,明清时代侧重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摄影家、旅行家的南京影像,唐宋、明朝和21世纪,分别增加图文特辑,补足金陵胜景与意象空间。

    ◎经南京德基美术馆授权,将长达十米的清代宫廷画师《冯宁仿杨大章宋院本金陵图》全卷收入,单独印刷,作为附册,以呈现南唐至宋代的金陵风貌

    国宝级《清冯宁仿杨大章宋院本金陵图》为研究宋代社会风俗史、经济史、商贸史、农业与手工业史、建筑史乃至交通运输史等,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图画参考依据。此图由南京德基美术馆于2015年斥五千万巨资竞拍获得,回归南京,首次收入大众图书。

    ◎收入明代金陵状元朱之蕃的《金陵四十景图像诗咏》,印证“世界第一大城”的城市想象与记忆格局。

    晚明文人士大夫兴起游冶观览胜景风潮。朱之蕃自选“金陵四十景”,调和金陵王气与文人品位,顺应城市想象的惯性路径,远追南京的六朝文化,从而形塑记忆城市的格局,确立了影响至今的南京城市游冶空间。书中以特辑完整呈现。

    ◎20多张新世纪高清大图,从黑白记忆跃入彩色现实,城市生长具体化、细节化

    本书最后汇总南京几位青年摄影师方飞、赵耀、阮忠等在新世纪所拍摄的今日飞速发展的南京新城面貌和老城历史文化遗产新貌,展现当下和谐发展的新南京。

    ★媒体推荐

    国内第一本为单个城市撰写的通史,全面、系统阐述南京城市发展历程。——南京日报

    ★内容简介

    《南京城市史》首次全面、系统、完整、清晰地阐述了南京 2500 年建城史和近 500 年的建都史。全书分上、下两编 :

    上编主要回溯古代南京城市成长、变迁历程,从新石器时代的北阴阳营遗址、湖熟遗址,春秋战国时期的棠邑、濑渚邑、越城、金陵邑、冶城,到六朝时期的石头城、建业、建康,从南唐的金陵城到明都南京,再到清代的现代南京城,从解读文献和实地踏勘入手,在广阔的时空范畴中,探寻失落的环节,拼合碎裂的画面,梳理旧识,补充记忆,辨疑解难,阐明新见,勾勒出一轴较为完整、清晰的南京城市成长史图卷。

    下编关注的是现代规划出现之后的一百余年中,从民国的首都计划建设到 21 世纪“山、水、城、林”一体的和谐城市建设,人们面对历史造就的文化名城,如何进行再度建设的问题。由对史实的探寻升华到史实的提炼,梳理出现代南京城市生长的脉络和城市建设的若干重要经验,如跨江发展、面向大海的胸怀,善于利用自然山水的传统,功能区分明确的特色,尊重原住民权益的原则,保老城建新城、跨越式发展的优势等 ;尤其是通过反思近百年间历次现代城市规划实践的得失,探索面对历史造就的文化名城,如何进行再建设的问题,对于现当代南京的城市建设,做了宏观层面上的品评,也为城市未来的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参照系。

  • 昨日之前的世界

    作者:[美]贾雷德·戴蒙德

    传统社会对现代社会来说意味着什么?是充满冲突和混乱的蛮夷之地,还是尽享田园生活的世外桃源?无论如何,它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事实上,传统社会的实践要比现代国家更久远,前者在如何组织一个人类社会的问题上,已经进行了成千上万次自然实验。容易迷失于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的我们,不妨回顾人类祖先的原始生活方式,追溯那些曾经帮助人类完善自我、建立文明与有序社会的良好根基,而这就是“昨日之前的世界”。

    与新几内亚传统社会长期接触的戴蒙德,通过观察、记录传统社会人们的生存环境、生活习俗、行事方式等来剖析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变和未来趋势。本书从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生理学、营养学和演化生物学等角度,剖析了划分区域、解决争端、教养子女、对待老人、应对危机、宗教信仰、语言多样性、健康饮食等方面的问题。这些代表传统社会的小切面同样主宰着今日世界,因此值得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思考和借鉴。

    戴蒙德在书中再次展现了他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颠覆了我们看待社会与秩序的视角,指引着我们在传统社会中寻找现代文明新脉搏。

  • 破碎的生活

    作者:[美]康拉德·H.雅劳施

    一幅20世纪德国历史的完整图景,一部折射大时代的“小人物”群像

    从纳粹独裁、二战、大屠杀、冷战到柏林墙倒塌

    在充斥着杀戮与死亡的剧变中,普通人如何重建破碎的生活

    「内容简介」

    20世纪20年代出生的“魏玛一代”德国人,经历了20世纪几乎所有重要事件:第三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屠杀、战后重建、冷战分裂,以及柏林墙倒塌后的统一与复苏。私人生活与历史进程罕见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当他们回顾一生的经历时,曾经的热情因看清独裁政权的真相而幻灭,有人忏悔,有人以无知和被蒙蔽作为开脱的借口,也有人声称德国人同样是受害者以博取同情。

    基于七十多部自传和回忆录的一手叙述,《破碎的生活》描述了普通人视角下的20世纪德国。其中既有参与前线战争的士兵,也有在后方挨过萧条岁月的女性;有种族清洗的加害者,也有纳粹暴行的受害者。透过对德国民族身份的重新审视,本书试图回答:为何如此多人支持了希特勒的战争与纳粹的残暴,他们最终又如何与种族主义和独裁政权切割并重新拥抱人权,从军事侵略者变为欧洲的民主支柱。

    「编辑推荐」

    ★ 一幅20世纪德国历史的完整图景,生动地展示普通民众在时代动荡中的颠沛命运。

    20世纪20 年代出生的德国人,承继了德意志帝国的历史荣光,拥有幸福自由的魏玛童年,之后却经历了纳粹的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大屠杀的罪孽、战败的离散与清算、冷战东西德的分裂,最后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迎来两德的统一。他们的一生就是20世纪世界历史的缩影,是大时代下个人命运的最佳写照。

    ★ 一部折射大时代的“小人物”群像,完整呈现普通人在重大历史关头的处境与选择。

    本书的主角既有在前线浴血杀敌的士兵,也有在后方挨过萧条岁月的女性;有种族清洗的加害者,也有纳粹暴行的受害者。了解他们为何支持希特勒的战争与纳粹政权,又如何与种族主义和大屠殺切割,最终如何理解自己蒙受的苦难与战争的责任,进而体会普通人如何与强大的命运进行斗争并选择自己的生命道路。

    ★ 一个还原普通人声音的真实世相,揭示剧变下普通人重建破碎生活的日常点滴。

    从一战到大萧条,从纳粹到二战,从冷战到柏林墙倒塌,20世纪的普通人的生命不仅仅是一连串重大历史事件,还有与家人共进晚餐的温馨、与同伴的游玩时光、在爵士乐声中摇摆的青春、在战争的死亡威胁下建立的温暖家庭、在冷战的紧张情势中重建的生活……这些普通人的日常,正是生命的真实面貌。

    ★ 史密森学会2018年最佳历史书籍,《柯克斯评论》2018年最佳非虚构类图书,《选择评论》2018年优秀学术著作。

  • 清帝国之乱

    作者:[美]明恩溥

    近代来华西人文献是了解、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资料。美国近代传教士、“中国通”明恩溥所写的这部《清帝国之乱》即是一例。

    本书完成于1901年,记录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时期中国朝野上下一系列重大事件。明恩溥曾深入山东地区传教长达二十余年,在1900年北京外国公使馆区被围攻期间亲身参与了防卫活动,这些经历使本书具有独特的价值。作为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明恩溥披露了京津地区义和团运动发展和北京公使馆区被围攻的大量细节,其中诸多历史细节令人唏嘘喟叹。作为眼光独到的观察者,明恩溥分析了义和团运动和中西冲突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根源,揭露了清政府的反复无常和侵华军队的丑恶罪行,并从自己的视角展望了中国的未来。

    本书的出版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以及清末民初西方人士对中国的看法。

  • 近代中国的催眠术与大众科学

    作者:张邦彦

    缓解病痛、戒断烟瘾、感化罪犯、特务侦查……百年前,催眠术曾席卷中国上下,被广泛运用于军事、医疗、科技、实业、教育、政治等各领域,不仅是供人娱乐的奇观,还被赋予更多时代任务。

    在这个世纪转换的动荡年代,西方催眠术经由日本传入中国并在各个阶层传播开来,师生、警察、军人、商人、职员、心理专家等各色人物积极实践,主动参与催眠知识的建构,学院与民间的声音相互竞逐,呈现对“科学”的多元解释,也形塑了当时的科学文化氛围。作者指出,时人对催眠术的理解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为之后华人社会的心理学、精神医学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历史、语言、制度和知识的准备;同时,在晚清救亡图存的背景下,国人通过催眠术形塑自我,想象符合时代所需的理想新人。

    编辑推荐:

    ★清末民初席卷全国的催眠术实验,究竟是蛊惑人心的“异端邪说”,还是来自西洋的“精神科学”?

    ★展现一代人对精神世界与科学新知的另类探索。启蒙理性之外,国人也通过“无意识”的心理体验来形塑现代自我。

    ★打破精英与大众的边界,改变传统科学史的精英视角,“普通人”不仅是科学知识的接受者,也是参与者与塑造者。

    ★打破科学与玄学的边界,揭示“科学”概念变动不居的意涵及其在不同层面的流通途径。

    评论推荐:

    本书让我们看到在五四的“觉醒”话语之外,“无意识”的心理体验同样开启人们对自我和身体的全新理解,提供了现代性的另一个维度。

    ——香港中文大学荣休讲座教授 李欧梵

    这本书从一个全球史的观点考察催眠术由西方经日本传入中国的知识流动,以及催眠术在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各种变化,将近代中国催眠术放在中西、古今交织的历史脉络之中来观察其多元之意涵……邦彦展示了与主旋律并存的多彩缤纷的催眠世界。我认为这一本书揭露了一部分催眠术的面纱,又引导我们再进一步思索沉吟,去探讨更为广阔而未知的世界。我相信许多读者会和我一样在捧读之下立刻觉得爱不释手。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黄克武

    该书向我们展示了科学与玄学并不见得是截然对立的两极,大众科学也不只是科学的普及和通俗化那么简单,还意味着大众也是科学的参与者、实践者以及科学的社会文化属性的赋予者。不仅如此,该书还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科学史叙事中罕见的“普通人”,及在近代中国语境中“大众”和“科学”概念的变动不居和独特意味。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 余新忠

  • 命运之痒

    作者:[加]蒂莫西·瓦恩加德(Timothy C. Winegard)

    蚊子是人类历史中的令人生畏的杀手。按照死因排名,2000年以来,平均每年因蚊子而死亡的人数约为200万。蚊子吞噬了我们星球的每一个角落,恐龙等许多动物因蚊子而走向灭亡。蚊子并非孤立存在,由于自然与社会原因,相应历史事件应运而生,蚊子对现代世界秩序的建立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命运之痒:蚊子如何塑造人类历史》为人类历史提供了一个戏剧性的新视角,讲述了蚊子在人类历史上的统治,你将按照年代顺序,踏上一条饱受蚊子之苦的旅程。蚊子因其传播毒性强且进化程度高的疾病,决定了国家的命运,决定了关键战争的结果,影响了宗教和经济的发展。蚊子从汉尼拔手中拯救了罗马人,从蒙古人手里解救了欧洲,其引发的蚊媒传染病帮助海地赢得独立,也推动了基督教的发展。为了对抗蚊子引发的疾病,人们发现了咖啡和茶的妙用,进而推动了咖啡和茶的产业发展。

    为了抵御蚊子的致命叮咬,人类开启了对医疗、卫生、科技的不断探索。蚊子促使我们的DNA序列发生了改变,人类世代相传的疟疾防御机制逐渐形成。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或许可以让人类避免命运之痒。但是即使面对现代科学与医学,蚊子依然是人类面临的危险的动物。全球自然气候变暖速度加剧,蚊子开辟了新战线,进入曾经不受蚊媒传染病困扰的区域展开行动。我们不得不承认,讨厌的蚊子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意义深远,它让我们看到昨天的世界如何改变并塑造了人类的今天。

  • 帝国的技艺

    作者:郑非

    大众政治兴起,统治压力剧增

    帝国,作为一种主要的人类政治构造,航行在民族主义时代的风暴中。

    帝国的掌舵者们,并没有温柔地走进那个良夜。

    有些船搁浅了,有些船则被时代大潮打成了碎片。

    他们所遭遇的困难,现在仍然困扰着一些多民族国家,

    而对我们而言,观察这些水手的举动,

    即使是他们在礁石上撞得粉碎的时候,仍然是有益的。

    【编辑推荐】

    ※大众政治兴起,古代帝国失效,当代读者更应关注近代帝国

    大众政治到来,掠夺型政府消失,以前被“官民关系”遮掩的族群问题必须在大众政治的框架内得到解决。近代之前,几乎没有一个人类社会有和异己携手共建政治共同体的经验,古代帝国是机械堆积的结果,依赖的是人民的政治冷漠与顺从。从这个角度讲,古代帝国都几乎不是什么让人惊异、眼睛一亮的创举。我们很难说,古代帝国的治理术对现代政治实践能有什么借鉴作用,真正需要观察的,是那些活动在大众政治年代里的帝国。

    各近代欧洲帝国的多元性更强,观察它们如何应对大众政治年代所带来的压力,不仅能使我们看到人类政治想象与政治设计的界限,同时也能为现代一些限于多元社会纷争的国度提供某些历史教训,因为它们有的时候也是在“统治不可统治之地”。

    ※详述近代帝国的统治压力与应对之道,提纲挈领勾勒帝国的技艺

    帝国压力来自内外两个层面 :在内,帝国的扩张、发展与维持会冲击核心区既有的社会、文化与经济形态,从而破坏本地的政治平衡。在外,近代环境下,核心区对边缘区的统治不能只是简单地以军事优势为基础的统治,而必须有一定的法理基础 ;过去那种上下统治关系,必须以“群群关系”替代,而此群群关系自然也对帝国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挑战。

    为了应对帝国压力,帝国会在正式/非正式、吸纳/隔离两个维度上移动,以此来避免或减弱帝国压力。

    帝国可以选择一个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制度框架,这决定了帝国是否有一个等级式的集中控制体制,帝国中心与属地之间的政治关系是否得到明确说明,权责划分是否明确,边缘属地的官员是由中央指定还是地方产生,以及,在非正式管道层面,中央—属地政府官员之间的交往是重在协商一致还是依靠律令。

    此外,帝国的本部人群对待属地人民也可以持两种态度。一种是“内外有别”,将属地的人民与本部的人民分别看待 ;另一种则不做此区分,赋予所有人群以统一的政治公民身份(或认为他们有资格获得此身份)。前者是一种政治隔离,后者则有吸纳/同化的含义。

    ※直击英、法、奥、俄罗四大帝国治理困境,指陈帝国统治利弊得失

    各个近代帝国都有一些根子上的东西使它们偏爱某种设置,使得它们在一段时期对一些地方、人民的处置具有一致性,呈现某种特色。

    英国在北美及澳洲的诸殖民地被当时的英国人看成帝国的核心区域,在对它们的处置上,一而再、再而三地体现出英国的保守主义政治文化。

    法帝国的建立与设置主要是一个政治行为,所以受到法国共和主义意识形态的极大影响。

    哈布斯堡王朝在启蒙时代后在内莱塔尼亚地区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官僚政体,但由于德意志人始终占据人口少数,没法向法国学习,只能另寻他途。

    俄罗斯帝国实际上是从一个相当古典的传统帝国演变而来,自然在边陲地区统治薄弱,但又受到一个民族主义时代的推动。

    这些都使这些帝国在一段时间内,在一些其认为最重要的区域推行了一些富有特色的政策、制度。

    本书所描写的四个帝国,虽则各自失败,但都并非被民族主义一击便摧枯拉朽式地瓦解。这四个帝国都进行了某种反抗,虽成效不一,但足以给后人留下历史教训。

    那么,对当下的民族国家来说,这些近代帝国的民族治理方略具体能有什么教益呢?如果帝国是在“统治不可统治之地” —那些被它统治的地方和人民,因为种种限制,无法被纳入现代民族国家的设定之中,那么,对于处在较相似境地的人们来说,就要学会突破既有的政制设定,在国家的设置中加入足够的弹性。

    【内容简介】

    帝国,作为一种主要的人类政治构造,航行在民族主义时代的风暴中。帝国的掌舵者们,并没有温柔地走进那个良夜。有些船搁浅了,有些船则被时代大潮打成了碎片。他们所遭遇的困难,现在仍然困扰着一些多民族国家,对我们而言,观察这些水手的举动(即使是他们在礁石上撞得粉碎的时候),仍然是有益的。

    《帝国的技艺》想要探讨的,正是这样一些问题:近代帝国是如何统治其多民族属民的?在统治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内在的困难?它们的应对之道是什么?

    在探讨这些问题之前,《帝国的技艺》有几个基本假设:

    第一,近代帝国并不只是征服—统治的等级关系,也不只是一撮人以某个地方及其人群为本部向外申延政治影响的工具和实体,其统治者、统治阶层通常都能超越狭隘的地区、人群本位,有切实的(当然同时也是自私的)整体考虑。

    第二,在许多帝国统治者眼中,帝国并不是一次短期投资,而是长期持有的一项事业。因此,凭借武力驾凌一方并不是长久之策。“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这不只是陆贾与刘邦才能理解的中国古代智慧,也是所有近代帝国的治国之道。

    第三,诸帝国的构建模式本身很复杂,并不一定是一个由帝国中心出发对边缘区、社群进行管制的同心圆。

    简而言之,近代帝国并不是古代的遗迹,也不是急就章式的多民族、多地域的拼凑之物,而是有正经政治考量的多元政治实体。

    《帝国的技艺》将按如下线索展现对上述问题的思索。

    引言中,《帝国的技艺》将介绍帝国的定义,解释为什么应该研究近代帝国而不是古代帝国。

    第一章,《帝国的技艺》将陈述本书所面对的基本问题和假设—在近代,帝国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诸帝国又是通过调整哪些政制、政策来应对这些挑战的。

    第二章至第五章,将英帝国、法帝国、奥地利—哈布斯堡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作为历史案例,以之来验证《帝国的技艺》的基本假设。

    在结语中,主要是将各个帝国的应对之道做一比较,指出异同,也简略讨论了帝国民族方略之间的关系、帝国选择各自方略的依据,以及帝国属民对帝国方略的反应。

  • 丘吉尔的非绅士战争

    作者:[英] 贾尔斯·米尔顿

    为打败敌人是否可以不择手段

    无名英雄拖垮希特勒战争机器

    跟随作者打开尘封档案,走近丘吉尔手下最神秘的功勋战士

    ◎ 编辑推荐

    ⭐一批游离在正规军队之外的英国军官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不仅在战时备受排挤,在战后也不得不隐姓埋名,所幸作者通过对尘封档案的梳理,揭开了这些功勋战士隐秘往事

    ⭐作者贾尔斯·米尔顿用生动的笔触带领读者重新回到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今天的我们对书中这些无名英雄肃然起敬的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

    ◎ 内容简介

    二战期间,面对强大的纳粹战争机器,英国不得不想方设法削弱敌人的力量。本书作者贾尔斯·米尔顿通过生动的描写,讲述了英军在二战主要战场之外开展的几次精彩的偷袭和暗杀行动。在丘吉尔的支持下,几位典型的英国绅士,不顾军队和政府内部坚持传统的老派人士反对,策划领导了这些完全不讲绅士风度的行动,他们发明新式武器,建立培训游击队员的学校,为被占领区的抵抗组织运送炸药……这些不属于常规军队的秘密战士为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 媒体推荐

    这是一本非常棒的书,米尔顿用合适的节奏和华丽的写作风格讲述了一段精彩的故事。

    ——《泰晤士报》

    米尔顿是讲故事的大师,阅读这本书让人振奋,这是对那些隐秘英雄的致敬。

    ——《华尔街日报》

    米尔顿既不颂扬也不贬低,他只是让历史人物自己说话。

    ——《今日美国》

  • 别人的动物园

    作者:[德] 扬·莫恩浩特

    编辑推荐

    柏林墙倒塌32周年纪念之作,德亚4.7高分热评,《明镜周刊》等媒体佳评如潮。

    作者亲身多年走访、实地考据东西柏林两大档案室,翔实梳理一段隐藏于动物园琐碎日常中的战后德国大历史,以新颖独特的视角,再现冷战期间东西两大阵营之间剑拔弩张的大国博弈。

    笔法幽默深刻,如数盘点从二战末至冷战结束期间许多有关东西柏林动物园的精彩的奇闻逸事,把严肃的冷战时代化为一个个柏林人生动真实的日常。

    精心收录23幅冷战年代东西柏林珍贵历史照片。

    内容简介

    20世纪60年代初,冷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在分裂的柏林,军备竞赛却以怪诞的形式上演着,动物园就是赛场。

    在动物园界,大象是威望的象征。西柏林动物园园长科略斯要求市长维利·勃兰特增加大象数量,唯有这样才能打败东柏林动物园,这事关荣誉!在这种情形下,东柏林动物园园长达特被迫“予以还击”。

    自此,一场持续近30年的动物园“军备竞赛”便拉开了帷幕,亦成为德国分裂的象征。

  • 魏斐德上海三部曲:1937-1941

    作者:魏斐德

    ◇美国历史学家魏斐德遗作!

    ◇从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激荡风云,一窥近代中国政治跌宕和社会变迁!

    ◇参考了大量民国时期上海市政、警政档案,以及上海市档案馆、图书馆馆藏档案。

    ◇上海是“远东第一大都市”,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和中国近代各种矛盾集聚之地。从上海地方史来反映中国现代史,角度新颖。

    ◇本书是《魏斐德上海三部曲》的第二部,生动再现了1937年淞沪会战后至1941年年底“珍珠港事变”爆发前,上海作为“孤岛”期间的政局和社会状况,以及各方势力的纠缠斗争和腥风血雨。

    ◇诸多史实:国民党“蓝衣社”在上海的抗日活动、“军统”对亲日分子的暗杀、日伪的血腥报复、汪伪政权的恐怖统治、沪西“歹土”地区的丑恶社会现象等等。

    ◇战时上海,恐怖暗杀迭出,虽是城市犯罪和各方势力角逐的“歹土”,却也是国共两党敌后抗日的战场。

  • 横滨中华街(1894~1972)

    作者:韩清安

    《横滨中华街(1894-1972):一个华人社区的兴起》是第一本关于中国移民在日本的历史的英文专著。 它关注的是日本港口城市横滨的人口从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到1972年及以后中日关系正常化期间的转变。 韩清安讲述了一个看似矛盾的故事,即在战争与和平时期,中国移民如何在一个单一民族国家中找到一个持久的位置。 这一研究对中日身份认同的建构和中国移民定居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它利用当地报纸、中日两国政府的记录、回忆录,以及直接从横滨居民口中采集的信息,在中日关系的背景下,讲述了一个常见的中华民族建设的故事。 但它以现有作品为基础,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非精英阶层的横滨华人,这些人庇护了革命活动人士,并成为他们宣传的民族主义的听众。 作者还强调了这些中国人的民族身份和地方身份之间的矛盾,他们自称为横滨人(hamakko),但没有声称自己是日本人,也没有否认自己是中国人。 他们在横滨丰富多样的国际化历史中所扮演的历史角色,可以让我们洞察未来更具包容性的日本文化。

  • 外科的诞生

    作者:[美] 大卫·施耐德

    全球领先骨科专家,撰写外科手术400年诞生、完善与突破的“深度传记”

    从令人作呕的中世纪“坏医学”,到今日全面修复人体的移植手术革命

    一段科学、艺术、想象、疯狂、勇敢和耐心构造的医学奇迹

    ==========================================

    在过去的300代人当中,只有最近的5代人才享有现代医学带来的福祉,而在此前医生的“照护”几乎毫无帮助,甚至可能致命。只有最近50年里,我们才凭借移植对身体进行“以旧换新”。外科手术从何处诞生?下一项具有突破性的、彻底改变人类生活的外科技术会是什么?

    大卫·施耐德医学博士以自身亲历的鲜活手术室故事,切入从古希腊到21世纪的外科学历史。文艺复兴以来杰出而疯狂的医生,凭借其勇气、耐心与想象,剖开人体,探索疾病的成因、认识细菌和感染的由来,用外科技巧干预人的生命进程。今日的医生重访医学先驱的时代,见证这些孤独天才的人生。

    20世纪以来外科学的重大突破,则不仅停留在知识探索的层面,也关系到医疗设施的变革,医疗器械的产业化和医疗保健制度的突飞猛进。这些共同促成了施耐德医生最为熟悉的领域——植入手术的革命。一百多年前的人类很难想象,以合金替代磨损的关节,用小巧电子装置维持心脏跳动,甚至在大脑中放入电极,调节我们的神经。

    而今体内植入物遍及全球,仅在美国一年的植入性手术超过1 700万例。未来我们将很难找到一个身体中不存在植入物的现代人。外科学的进步从未停止,能够植入我们身体的新零件也不断增加,未来的手术将如何重塑我们的身体,改造我们的功能,延长我们的寿命?“半机器人”时代会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吗?

  • 1666:瘟疫、战争和伦敦大火

    作者:[英]瑞贝卡·里迪尔

    1666为什么是英国历史的分水岭?

    三百多年前,英格兰如何走出黑暗与绝望?

    回顾现代伦敦的起点,再现英国历史的重大转折

    ★亚马逊推荐“年度历史读物”、4.5星高分好评

    ★《卫报》《泰晤士报》《出版人周刊》《BBC历史杂志》——赞誉推荐

    ★英国权威伦敦历史研究者瑞贝卡·里迪尔重磅力作

    ★惊心动魄的灾难纪实,人类历史的悲情共鸣

    【内容简介】

    1666年是英国历史的分水岭。瘟疫暴发、第二次对荷战争宣告失败,一场严重的火灾侵袭了伦敦,接二连三地对这个国家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

    历史学家瑞贝卡·里迪尔聚焦这些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及它们所发生的背景,通过对那些鲜为人知的原始档案的研究,透过一个个非凡历史人物的视角,穿过了那场空前的恐怖与转折时期的历史迷雾,为解读1666年英国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虽然这重要一年的中心事件是破坏和失败,但1666年也让人们看到了当时令人难以置信的科学和艺术方面的进步。正是在这一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伦敦公报》的创办,约翰·弥尔顿完成了《失乐园》,一位名叫克里斯托弗·雷恩的年轻建筑师提出了一个新伦敦的卓越构想——一只从旧城的焦土中升起的“石凤凰”。

    《1666》以其独特的风格,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站在通往现代化的十字路口的城市和国家如何完成了历史上伟大的重构与转折。

  • 季风吹拂的土地

    作者:[英] 迈克尔•⽡提裘提斯(Michael Vatikiotis)

    说起东南亚,你会想到什么?

    海岛、沙滩、购物中心、度假酒店,还是暴力、腐败、军事政变、宗教冲突?

    一面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物质富足,一面是民主状态的反复和集权政府的冷酷。暴力与奢华并存,闲适与压抑同在。

    《季风吹拂的土地:现代东南亚的碎裂与重生》是一部关于东南亚现代化进程及其面临问题的反思和剖析。作者迈克尔•瓦提裘提斯先后担任BBC记者、《远东经济评论》编辑、调解冲突的中间人,在东南亚工作、生活近四十年。基于其研究者、观察者、参与者的三种身份,瓦提裘提斯从东南亚的社会症结与历史重负出发,辅以细腻动人的个人经验,追溯经济与文化、殖民背景与历史遗产,内部分歧与外部渗透,深度解析地区性冲突的背后原因,及其对于国际局势的影响。

    ——————————————

    一本野心勃勃而又时机刚好的书。——《经济学人》

    瓦提裘提斯的见解流畅又有说服力,他的写作弥漫着对东南亚和东南亚人的深度观察和喜爱。——《文学评论》

    瓦提裘提斯提供了对东南亚政治、人性和冲突的生动而深刻的导览,正是它们塑造了如今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缅甸等众多国家。——《金融时报》

    瓦提裘提斯为这片迷人的地区绘制了一幅清晰的图解,既带有学生般的好奇与求知,又具备新闻记者执着于解释现实的质疑与勤勉,以及冲突调停者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南华早报》

    迷人的、多层次的东南亚肖像,充斥着各色人物、洞见和趣闻。《季风吹拂的土地》有丰满的层次和具体而微的内容,只有像迈克尔•瓦提裘提斯一样对该地区有实际体验和长期观察的学者才能完成这样的作品。——吴丹敏,《大河迷失的脚步》作者

  • 中国切片,1900

    作者:雷颐

    从最高统治者到官僚队伍,再到商人和底层民众,1900年的大清上上下下都透着一股衰败相,乌云暗沉,山雨欲来。本书就1900年的大清事迹“切其一片”,一片虽薄虽小,但通过对切片的病理分析,意义却未见得轻而浅。清政府对危机的发生起了什么作用,危机产生后又是如何处理的?鸦片战争60年后,社会阶层的变化对此又有什么影响?在这场惊涛骇浪中,官员们又是如何应对的?简言之,本书将视角投射在清政府对危机的判断和管控、新的社会阶层对社会进程的影响、中高级官员对时局的判断和应对之上。

    ------------------------

    ◎著名近代史学者雷颐先生新近著作。

    ◎1900年这场巨大的悲剧,惊心动魄,风云变幻,拉开了 20 世纪中国的序幕。义和团成员、中国民众、大臣官员、清政府及整个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是近代中国无法忽视的一段特殊历史。

    ◎本书以独特的切片视角,取1900年前后一些大大小小的事件与人物,通过具体事迹、个人命运,剖析晚清政治与社会之病理:质朴民众的爱国热情被用作工具,以圣主为自己做合法性辩护的官场特色,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一再误国,臣子为“圣明天子”做替罪羊……上上个庚子年的病症依然值得认真回顾与深思。

  • 波斯帝国史

    作者:[伊朗]阿卜杜·侯赛因·扎林库伯

    本书是一部伊朗人写的伊朗古代史,论述了伊朗民族的起源和波斯帝国的兴衰。伊朗人的古代世界的图景一部分隐藏在民族神话之中,另一部分有限的史料存在于希腊、罗马的传说中。仰赖作者妙手钩沉,我们得以一窥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波澜壮阔的过往。 一般的波斯帝国史著作对伊朗三大王朝中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和萨珊王朝叙述详尽,而对延续了近五百年的帕提亚王朝往往语焉不详。本书作者扎林库伯教授利用希腊、罗马、阿拉伯、中国的史料,结合历年的考古发现,对帕提亚王朝进行了全面详尽的论述,其中有关经济、文化和宗教方面的论述尤为精辟深刻。
  • 最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思潮

    作者:马立诚

    1977年至今的近四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最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最终表现为不同社会思潮的兴起和博弈。作为一位敏锐而深刻的社会政治评论家,马立诚对中国当代社会思潮的把握、分析和评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批判性,同时也寄托着他本人的思考和忧虑。本书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最近四十年,深刻影响中国改革决策以及社会启蒙的主要社会思潮。包括占据主导地位的邓小平思想,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民主社会主义、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新儒家思想等。 这些社会思潮,既是不同历史背景下具体问题的产物,又是企图解决中国各种问题的药方,它们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或隐或显,大小各异。彼此之间,或激烈争辩,或部分重合。在书中,作者不仅呈现了这些社会思潮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后发展历程中的较量与博弈,也试图在不同思潮之间,寻求有助于推动改革和社会转型的最基本底线和共识,从而为读者把握未来趋向提供一把钥匙。 1. 本书作者马立诚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政论家,曾被《亚洲周刊》评为“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50人”;马立诚的《交锋》发行量突破200万册,《交锋三十年》、《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等书曾获“国家图书文津奖”“深圳十大好书”等多个图书奖项; 2. 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和社会转型,中国正处于各种社会思潮博弈的高峰期,本书正是对最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思潮“交锋”的生动再现,也是对未来中国向何处去的深度思考。 3. 本书是“当代思潮从书”的重点图书,该丛书已出版的《保守主义》市场反响非常好。
  • 道一风同

    作者:[美]胡美

    本书是由曾创办湘雅医学院和湘雅医院的美国医生胡美于1949年撰写的回忆录,书中记载了胡美医生于20世纪早期在湖南从事医学工作的种种见闻。胡美医生在书中以西方医学工作者的独特视角,为我们叙述了上个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医学文化和风俗、社会对疾病的看法、中国人对中西医的态度以及医生-病人关系等方方面面的真实描写。不失为一本视角独特、叙述翔实、生动有趣的回忆录。
  • 甲午一百二十年祭

    作者:马幼垣,杨国强,姜鸣,艾尔曼,等

    为纪念甲午战争一百二十周年,《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编辑部策划了“甲午一百二十周年祭”专题。特别约请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海军史研究的姜鸣先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历史系艾尔曼教授、美国夏威夷大学马幼垣教授、华东师大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杨国强教授等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撰写文章,对甲午战争的历史背景、战局状况、人事武备等问题展开研究与讨论,希望能够对读者了解这段历史有所助益。
  • 回来的路

    作者:[波兰] 斯拉沃米尔·拉维奇(Slavo

    《回来的路》讲述二战期间,波兰被纳粹德国攻陷。年轻的波兰骑兵军官拉维奇从战场归来,却落入了苏联人手中,被诬以间谍罪,获刑二十五年,被押至西伯利亚的集中营服苦役。 在严寒冰封的西伯利亚,包括拉维奇在内的大批囚徒历经三个月的跋涉,抵达303营地。漫长的苦刑就此开始。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意想不到的贵人相助之下,拉维奇燃起了出逃的念头。他找到六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众人协力,精心策划了逃亡行动。 1941年4月,他们成功逃离集中营,随后一路往南徒步疾行。接下来的十一个月,他们走出西伯利亚,横穿无人戈壁,闯过藏区雪域,翻越喜马拉雅,最终抵达印度。 这个源自真实事件的故事,自1956年首次出版以来,已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震撼、感动并鼓舞了亿万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