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电影评论

  • 朴赞郁的致敬

    作者:朴赞郁

    朴赞郁首部影评集,收录了在成为导演之前,以影评人身份创作的125篇影评。

    除了被认为是杰作的经典作品,在本书中朴赞郁导演还研究了相对被忽视的B级电影和类型电影,并从独特的角度重新评估它们。这是一本可以说是献给朴赞郁导演喜欢和欣赏的电影以及整个电影世界的“致敬之书”。

  • 奉俊昊的全部瞬间

    作者:[韩]李东振

    韩国资深影评人李东振探索奉俊昊导演的作品世界,从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到处女作《绑架门口狗》。这本书几乎囊括了奥斯卡“四冠王”奉俊昊的所有作品。

    本书共由八章构成。

    第一章包含对《寄生虫》的189 个场景的详细解说以及李东振对奉俊昊导演的访谈,同时还收录了作者对《寄生虫》的评论文章,可谓名副其实的对电影《寄生虫》世界的总整理。第二章收录了作者对《玉子》的评论文章,同时还包括李东振和奉俊昊导演针对《玉子》展开的访谈内容,可以看到电影《玉子》有趣而多样的故事。第三章收录了作者对奉俊昊导演以及《雪国列车》原著作者、原著画家的访谈,向读者介绍了之前从未见过的关于《雪国列车》从企划到最后作品完成的背后故事。第四至七章收录了《母亲》《汉江怪物》《杀人回忆》《绑架门口狗》的评论文章,加上对《雪国列车》的评论,这五篇评论均为作者全新创作,是2020年对奉俊昊导演探究的开始,读者可以邂逅对导演那些风格强烈的杰作盛宴的深入而有趣的洞察。第八章收录了关于《母亲》《汉江怪物》《杀人回忆》《绑架门口狗》和奉俊昊导演的访谈,向读者奉献了可以了解奉俊昊导演的人格魅力和作品世界的特殊的篇章。

    ——————————————————————————————

    编辑推荐:

    奉俊昊的电影改写了韩国乃至世界电影史,他无疑是韩国电影界的荣耀,而影评人李东振在韩国影评界同样拥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力,他的一行评论可以撼动整个电影界。

    韩国资深影评人李东振探索奉俊昊导演的作品世界,从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到处女作《绑架门口狗》。这本书几乎囊括了奥斯卡“四冠王”奉俊昊的所有作品。涵盖电影分场解说、导演及主创人员第一手幕后贴身采访、电影艺术技巧及导演风格解析和选角思维、对白铺陈与即兴创作的灵感来源,另外独家收录作者年谱小传及作品介绍。

    封面采用韩国插画师创作的集结奉俊昊导演七部作品主人公形象的插画,内文采用电影黑白胶片质感的版式设计,全书装帧契合电影艺术的风格与质感。

  • 镜头像自己的眼睛一样

    作者:吴文光

    《镜头像自己的眼睛一样:纪录片与人》讲述一群永远在路上,永远忠实纪录着这个世界原貌的独立电影制作人的故事。这本书是独立电影人吴文光在《书城》等报刊上写了三年的 “纪录片与人”专栏文章的结集。全书分 “在国外”、 “在国内”和 “我自己”三辑,书末另有多篇附录,都是具有史料价值的文献档案。
  • 让-吕克·戈达尔

    作者:董冰峰

    《让-吕克·戈达尔》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 在此处,“映像”替代在电影诞生之初的放映机投射影像的感知与印象。 “映像”,同时也具有某种前设的“意识形态”。 《映像馆》是系统梳理当代电影大师作品与创作的一套系列丛书。准确地说,是向“作者”导演表示敬意的文字与图片的记录。这并非涉猎浩繁的电影历史,这个范围或许对于人们通常知晓的“电影导演”是较陌生的。 所以,《映像馆》的受众群从开始就注定不会太宽泛。 《映像馆》的产生缘于少数人对电影的挚爱和持续的热情。 这里希望能够建立一种有效的、良性的语言环境,形成对电影“娱乐功能”之外的“美学价值”的关注与审视,以及置于常规的“看”电影的接受反应之上;再者,面对影像资讯急速膨胀、缺乏分科门类更详尽的研究电影资料的当下,《映像馆》如能去繁入简,充当“认识”电影过程中的“工具书”,这当是《映像馆》的某种价值所在了。
  • 莱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作者:谷淞

    《莱纳•维尔纳•法斯宾德》:关于映像馆,电影被视为“一种(人类)幻想的现象”。“映像”较之于“影像”更着重于人的心理及生理感受,它与生命共同搭筑一个完满形态。在此处,“映像”替代在电影诞生之初的放映机投射影像的感知与印象。“映像”,同时也具有某种前设的“意识形态”。 《映像馆》是系统梳理当代电影大师作品与创作的一套系列丛书。准确地说,是向“作者”导演表示敬意的文字与图片的记录。这并非涉猎浩繁的电影历史,这个范围或许对于人们通常知晓的“电影导演”是较陌生的。 所以,《映像馆》的受众群从开始就注定不会太宽泛。 《映像馆》的产生缘于少数人对电影的挚爱和持续的热情。 这 里希望能够建立一种有效的、良性的语言环境,形成对电影“娱乐功能”之外的“美学价值”的关注与审视,以及置于常规的“看”电影的接受反应之上;再者,面 对影像资讯急速膨胀、缺乏分科门类更详尽的研究电影资料的当下,《映像馆》如能去繁入简,充当“认识”电影过程中的“工具书”,这当是《映像馆》的某种价 值所在了。莱纳•维尔纳•法斯宾德(1945-1982)被誉为“德国新电影”怪杰,他的创作空间横跨了电影、电视及舞台剧三个领域,其电影 创作力尤其惊人。自1965年起至1982年去世为止,法斯宾德共完成43部作品,其创作力凌驾于同辈人之上,且佳作不断,屡屡在国内外影展获奖。其作品 虽然颠覆了电影语言的基本序列,但通过通俗剧的形式,对观众深具魅惑力,也引起评论者的深切关注。而另一方面,法斯宾德也是一个孤独的大男孩:他喜怒无 常、无耐性、报复心重、生活混乱,经常无理取闹:“惟有存在于艺术家腐坏神经系统中的愤怒与冷酷无情的狂喜,才是艺术创作真正的灵感泉源。艺术家必须成为 非人与超人;他必须与我们全人类保持一种陌生而疏离的关系。
  • 先锋派电影导演论

    作者:萧森

    在这本薄薄的小册子里,萧森站在世界电影史的高度,对先锋导演和先锋电影条分缕析,什么大卫·芬奇,什么《博击会》,什么艾伦·帕克,什么《鸟人》,什么大卫·林奇,什么《心中狂野》,什么科恩类型片,什么好莱坞王家卫周星驰《重庆森林》《泰坦尼克号》《疾走罗拉》……等,一个也没放过,而且如数家珍,仿佛给读者端上了一桌丰盛的电影盛宴。尤其是站在人性的高度和文化批判的角度,对好莱坞的机械化大生产、类型化克隆、惟利是图、堕落、媚俗和丧失祟高性,作了有力的批判,对广大电影爱好者,不啻是一本入门的“葵花宝典”。
  • 熄灯十一课

    作者:沙蕙

    从个人经验和审美习惯出发,无疑我更喜欢安徒生童话似的影片和影评,是那种真正雅俗共赏,深入浅出地挖掘出电影真谛,有人文关怀和社会视野的,能切中要害,打动人心的,通俗但不庸俗,有一些些专业知识背景,却又不狭隘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 这本电影评论集被命名为熄灯十一课,它取自好莱坞影片《熄灯追缉令》。尽管当中从未涉及任何一部好莱坞影片。不仅如此,书中影片距离好莱坞趣味相去甚远,甚至小心翼翼地疏远了它们。 电影有极富诗意同时又捉摸不定的蕴涵,因此想要给出标准答案或细致周到的阐释努力都是徒劳无益的,最终还要回到艺术自然激发的天真状态。这本书尝试分享这种喜悦并竭尽所能地记录下我们进入电影内部的那个瞬间。
  • 我的摄影机不撒谎

    作者:程青松,黄鸥 著

    《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先锋电影人档案(生于1961-1970)》主要内容简介:中国电影史上被称为“第五代”的一章,其开幕和尾声都略显匆忙。它大约持续了四年,从1984年的《黄土地》、《一个和八个》到1987年的《孩子王》和《红高粱》。
  • 韩国情爱电影

    作者:张狂

    韩国电影中缺陷的爱情,粗暴中带着病态,感官上强烈与突如其来的刺激,直击你的潜意识! 《情欲报复》描写一对夫妻分别与同一位发生外遇的男孩展开性爱关系,构成纠缠、拉扯、交合的暧昧局面,三人互动的戏因此引人入胜,有一种含蓄阴郁的美感。 画面刺激曾经让欧洲观众呕吐的《漂流欲室》尽管给人感官上的刺激,但是从画面到情节还是那么精致完美。这部电影曾获得威尼斯影展“最受欢迎亚洲电影”;莫斯科国际影展最佳电影;布鲁塞尔国际奇幻电影展最佳电影奖等等。而《爱的肢解》则是韩国1999年最畅销的电影,也是日本和香港观众最想看的韩国电影。
  • 橙色探戈

    作者:孔菁慧,单雅莉

  • 失忆谅解备忘录

    作者:顾小白

    本书是一本梦工场微笑系列丛书,书中讲述了20个故事,有开始说话、小许的开场白、再回首:一个字头的诞生、一个独舞、冷暖天涯、唱歌给你听、天使不夜城、电影小白痴与他的八个巨星朋友、给我一个心爱的、一个人的岩井俊二、全世界我只想你来爱我等。
  • 渐显

    作者:王崴

    王崴文集》分为《渐隐》、《渐显》上下两卷,包括作者照片、手迹、影评、剧本、杂文、小说等珍贵资料,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共103.9万字,价格70元,首版印数1000册。 其中,《渐显》收录了作者所撰写的随笔、小说、剧本等
  • 胡金铨谈电影

    作者:胡金铨 著,胡维尧 编

    内容简介 其实,古装片和时装片毫无分别,可能我找故事跟其他的电影同业很不一样,我找故事以它最适宜拍“电影”为原则,有的人找故事要情节好,有的人是要对白好,有的人是为了容易表达,电影因而有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因素,我个人是找那些最容易拿形象来表现的故事。《胡金铨作品与研究系列:胡金铨谈电影》主要介绍了作者对电影的一些看法与见解。
  • 经典情色(情爱电影评鉴与珍藏)

    作者:马骅,张栋

    电影自诞生伊始,对欲望的勾引与宣泄变成为其招徕看客的看家法宝。其实人性于声色犬马,大抵好之。心之所思,是以为情,目之所驰,是以为色,而放映机明灭于黑暗四合的电影院里,光影变幻,爱欲纠结,使古往今来的痴心男女皆透过银幕,奔来眼底,更令物我两忘,不知今夕何夕,复不知情为何物,直叫人以生死相许。百年以来,各国电影家莫不钟情于“情”、“色”二字。以电影娱乐大众的基本层面而言,没有风姿绝色的俊男美女与感天动
  • 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

    作者:郑树森 编

    本书是一部从文化批评角度研究华语电影的论文集。汇集了大陆、港台及海外华裔知名学者以及著名美国理论家詹明信和毕克伟的精彩论文。这些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当代华语电影中的认同困惑、族群意识、文化寻根、移民生态、对传统和历史的追寻等进行立体的透视,试图发掘电影影像背后蕴的民族心理文化背景;同时,对当代华语电影与中国传统对曲等艺术形式的关系也进行了探讨,对若干有影响的电影作品,如《霸王别姬》、《孩子王》、《秋菊打官局》等进行了深入的个案分析和文本解读。
  • 电影猜火车

    作者:苏华

    在过去100多年里,电影艺术从诞生到发展、壮大、开拓的过程,从那时开始,世界电影中,铁路电影就占具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本书正是沿着这个漫长的铁道线追述着世界铁路电影的踪影。   从世界电影开启的那天,铁路电影就没有缺席。世界第一批公开放映的电影之一《火车到站》,就是铁路电影,一部记录火车进站的黑白影片。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电影剧情长片,也是从铁路电影《桥》开始的。电影史上诞生过很多有独特意义的铁路电影,既然铁路的灵魂已经走进了电影,就让我们追寻它,开始世界铁路电影的巡视之旅,在中国电影100年,世界电影110年之际,表达两种文明之间的互敬。
  • 另一面镜子

    作者:程远征

    本书所选取的影片都是电影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主义作品,即由女性导演执导,以女性话题为创作视角,带有明确女性意识的电影作品。在选取影片的过程中,除了特别喜好,比如法国的导演阿涅斯·瓦尔达,作者尽可能地在有限的篇幅内涉猎到更多国家和更多文化中的女性导演创作:既有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也有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在中国的两岸三地也分别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女性电影。在影片的类型上,本书也进行了尽可能丰富的选取:有经典文艺片,有卖座商业片,有先锋实验短片,也有纪录片。总之,作者希望能够通过对于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类型的女性电影的分析,找出女性电影创作者在性别身份、心理结构和思考方式等方面的共通之处,并且通过文化研究的方式揭示出潜藏在女性背后的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
  • 华语电影2007

    作者:曾彦斌 主编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是由《南方都市报》于2000年发起、主办的电影评奖活动。联合全国多家有影响力的媒体,是国内唯一将内地、香港、台湾三地公映的华语片进行共同评选的电影奖项。它以“深度开掘、锐意进取”作为评选宗旨,目的在于为华语电影文化架筑一个独立健康、视野开阔的平台。该奖项由来自两岸三地的知名电影文化工作者共同参与评审,香港资深电影文化工作者舒琪多年担任该奖评审团主席,贾樟柯担任过第三届内地评审团主席,香港资深电影人、金像奖现任主席文隽先生曾担任该奖顾问。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坚持走专业路线和民间路线相结合的评选模式,以评委的独立性、权威性和优质媒体独到的专业眼光,正逐渐在华语电影界确立广泛的影响力。 《华语电影2007》,是继《华语电影2006》之后由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主持编辑的第三本年度华语电影评论集。书中梳理回顾了2007年两岸三地华语电影的创作和市场状况,并对四十余部华语电影,尤其是在艺术或市场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影片。进行了全面、深入、专业的评论。作者大都为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历年来的评审,集合了两岸三地影评界的中坚力量。书末附有第六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评审全记录,可供专业人士和影迷参考。 目录 序:电影,凝聚时光 一、内地单元 话题篇:喧哗及其所埋葬的中国电影 行业篇:2007中国电影的“盛世危言” 年度影响 《太阳照常升起》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图雅的婚事》 《苹果》 《集结号》 《盲山》 《十三棵泡桐》 《吴清源》 一种关注 《爱情的牙齿》 《宝葫芦的秘密》 《公园》 《光荣的愤怒》 《红色康拜因》 《落叶归根》 《箱子》 《夜。上海》 二、香港单元 话题篇:2007香港电影回顾 行业篇:2007香港电影成绩 年度影响 《投名状》 《门徒》 《铁三角》 《神探》 《戏王之王》 《出埃及记》 一种关注 《C+侦探》 《导火线》 《跟踪》 《老港正传》 《每当变幻时》 《明明》 《男儿本色》 《女人·本色》 《生曰快乐》 《性工作者十日谈》 三、台湾单元 话题篇:台湾电影:二三事 行业篇:为2007年的台湾电影算算帐 话题之作 《色戒》 《不能说的·秘密》 《黑眼圈》 《剌青》 《练习曲》 《最遥远的距离》 《六号出口》 《爱丽丝的镜子》 《天堂口》 《战·鼓》 后记:立春 附录1 第八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评审团名单及评审规则 附录2 第八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第二阶段评审记录 附录3 第八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终审阶段评审记录 附录4 历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获奖名单 附录5 2007年内地/香港/台湾华语电影票房十大
  • 电影在场

    作者:沙蕙

    世界已成“地球村”,小得可以以英寸计:34、29、17、15——在电视和网络成为主流媒介,新闻和旧闻均趋娱乐化的今天,一些富有良知的艺术家以电影的形式在场,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世界。 少看几部,多想几遍,电影是需要你凝视的影子。
  • 2005华语电影

    作者:卫西谛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是由《南方都市报》2000年发起主办,联合国内三十多家实力媒体共同打造的国内唯一视野涵盖内地、香港、台湾三地的年度电影大奖,到2005年已成功举办五届。它以“深度开掘,锐意进取”为电影评选宗旨,目的在于为华语电影文化架筑一个独立健康、视野开阔的平台。该奖由来自两岸三地的数十位知名影评人共同参与评审,内地导演贾樟柯和香港资深电影人文隽先生曾先后担任过评审顾问,包括刘德华等在内的数十位影星,导演获得过大奖并出席颁奖典礼。该奖以评委的权威性和媒体独有的专业眼光,在华语电影界确立了广泛的影响力。 《华语电影,2005》,由“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主持编辑,影评人卫西谛担任执行主编。书中梳理回顾了2005年两岸三地华语电影的创作和市场状况,并对四十余部华语电影,尤其是在艺术或市场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影片,进行了全面、深入、专业的评论。作者大都为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历年来的评审,集合了两岸三地影评界的中坚力量。书末附有第六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评审全记录,可供专业人士和影迷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