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海外汉学

  • 小天命

    作者:[美]施珊珊

    【编辑推荐】

    ★民与官的博弈、地方与中央的对抗,一部“自下而上”的明朝政治史;

    ★由生祠切入,描绘专制皇权下,明朝真实而复杂的政治生态;

    ★从大量碑文、方志与文集中,发掘中国政治生态、神灵信仰、儒家思想之间的复杂互动,展现平民的“反叛”与对抗。

    【内容简介】

    在传统认知中,明朝封建专制高度强化,平民基本没有政治话语权,只能保持“绝对臣服”的姿态。本书借由对生祠理论与实践的考察,挑战了这一偏见——在明朝专制集权的土壤中,生长着另一套政治模式:地方官受命于皇帝,并由平民决定其价值,平民借此实现政治参与。而生祠,正是平民获得政治话语权的工具。

    与“天子受命于天”相对应,作者将这一模式称为“小天命”,其背后是政治生态、神灵信仰、儒家思想之间复杂的互动。平民以立碑立祠的传统“绑架”地方官,用“孝道”掩饰生祠中的利益交换。生祠成为利益杠杆,地方官“多施惠政”以换取晋升的政治资本,百姓立生祠换取官员为当地利益服务,抵抗朝廷的苛政。以生祠为纽带的官员—平民利益体,形成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平衡。平民对地方官员的认可有助于提升朝廷的声誉,为中央反对结党营私、贪污腐败、滥用皇权的原则立场代言。

    本书首次将生祠置于明代的政治和信仰之间进行研究,通过大量碑刻记录、地方方志和文人文集,考察了生祠制度,阐发了对明代政治与思想体系的思考。

    【媒体推荐】

    在这本详细研究明朝在世官员祭祀活动的书中,施珊珊展示了以自己的方式研究明朝政治史的非凡知识价值。她的方法论展现了如何摆脱二元分析框架并从明朝的混乱中学习。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和宗教研究学者都将从她的案例研究、历史洞察力和理论化的努力中受益匪浅。

    ——《中国研究书评》

    在这部重要而优雅的研究著作中,施珊珊挖掘、整理了隐藏在明史资料中的“生祠”史,她挑战了一些“世人皆知”的观念,让每个读者重新思考一些非常深刻的问题:我们对明朝的理解,它的神圣性,以及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表达。她超越了二元对立式的历史叙事,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更加复杂、丰富,从根本上讲更加可信的明朝。

    ——《明史研究》

  • 关羽:由凡入神的历史与想象

    作者:[荷兰]田海

    ★内容介绍

    跟随荷兰汉学家,重返历史现场,纵览关羽成神之路。

    本书是对关羽崇拜的研究,也是对在书写文化愈来愈重要的世界中口头文化的研究。

    219年,关羽败走,后为吴军所俘,被杀,此后被尊为关公或关帝,成为不亚于观音的重要神祇,至今仍受民间敬奉。作者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追溯了关公崇拜的历史性演变:从早期惨遭横死的饿鬼,到骁勇善战的护法恶魔、驱邪将军,及至后来的雨神、财神和文士之神,甚至全能救世主形象……在关羽的多重面相中,每种形象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特定的历史环境,包括佛道教力量的介入、特定地方群体的参与、王权和国家力量的形塑等,但归根结底,关羽信仰兴起于口头文化,而非大多数研究主张的三国叙事传统。正如作者自己反复提到的,《关羽:由凡入神的历史与想象》为“对口头文化在一个文字变得越来越重要的世界中如何保持巨大作用的研究”,作者结合大量史料和遗迹,甚至田野调查得来的一手资料,对背后的文化机制进行了详尽考察,也对其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文脉进行了梳理,其中格外突出了口头信息交互在形象建构与传播中的作用。

    ------------------------------------------------

    ◎重造关羽,解剖故事建构,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进行追源溯流的典范之作。红脸美髯,一袭绿色长袍,一把青龙偃月刀,座下是赤兔马和关平、周仓,关羽这一妇孺皆知的标志性形象是怎么建构出来的?关公、关帝、关夫子、关老爷、美髯公、壮缪侯、崇宁真君、三界伏魔大帝关圣帝君,各种称谓背后有着怎样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不借关羽磨刀雨,龙王休想晒龙袍”,关羽与江南梅雨又有着怎样的关系?为何黑白两道都敬奉关二爷、各国唐人街都建有关帝庙?他又为何亦神亦魔,既是保护一方百姓的护法神,又是具有暴力色彩的“恶魔”?

    ◎重返历史现场,还原关羽真实形象。从3世纪并没那么重要的横死的将领,到以“关公”“关帝”之名成为后来我国最重要和最广为人知的神祇之一,甚至绝不亚于观音菩萨,本书从关羽形象的历代演变出发,结合大量史料和遗迹,甚至田野调查得来的一手资料,对背后的文化机制进行了详尽考察,还原了本初形象,也对其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文脉进行了梳理,其中格外突出了口头信息交互在形象建构与传播中的作用。

    ◎以关羽为例,辐射历代民间社会百态。各地对关羽崇拜的侧重点不同,历代的称谓也有差异,关羽只是一个范例,通过对关羽历代演变的追溯,运用社会学、历史学与民俗学的跨学科视野,对背后的文化机制进行了梳理与展现。

    ------------------------------------------------

    ★媒体评论

    《关羽:由凡入神的历史与想象》细节丰富,论证严谨,通过对关羽崇拜多重面相的考察,为研究帝制中国的集体记忆和宗教想象提供了著述范式,是该领域的里程碑。

    ——丹尼尔·伯顿-罗斯(Daniel Burton-Rose),《英国历史评论》

    田海的著作是对关公崇拜演变的权威性考察,于对中国传统的信仰和暴力关系感兴趣的人来说,是绕不过去的参考书目。

    ——杰姆斯·博克(James Bonk),《信仰与暴力杂志》

    很明显,本书旨在运用一种全新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文字和实体史料的挖掘来还原当时的口头文化。田海主张,宗教生活独立于书面材料而存在……在一个文字与文明一样古老的文化语境中,其带来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

    ——吕敏(Marianne Bujard),《法国远东学院校报》

  • 天朝的封建官僚机制

    作者:[法] 白乐日

    【内容简介】

    本书系法国汉学家白乐日先生去世之后,1968年由戴密微等汉学家将其重要研究成果结集出版的专题性论著。按照作者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本书分为社会与官僚制度、汉朝末年的危机、经济史和现代时间四个部分。这位眼界高远的历史学家以鲜活的学术研究风格、有目共睹的文字天赋,论述了古代中国这一大型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至少在西方汉学领域,第一次有人认真地研究了中国历史的经济结构。白乐日先生的汉学研究在法国汉学界首次引入了社会科学的视野与方法。该著作是法国汉学从人文科学延伸到社会科学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编辑推荐】

    “白乐日是欧洲现代汉学之父。”——荷兰莱顿大学教授、汉学家 宋汉理(Harriet Zurndorfer)

    “作为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的追随者,很少有历史学家能像白乐日那样拥有如此卓越的学识。他坚定地认为过去是现在之镜,在美苏的世纪之后,将会是属于中国的21世纪!”——法国汉学家 戴密微(Paul Demiéville)

    “白乐日教授无疑是欧洲研究现代中国的第一人。自“二战”以来,他对年轻同行们的影响颇大。欧洲的中国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术领域,发挥一种学术研究共同体的作用,并且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白乐日的个人影响。”——《剑桥中国史》主编、《亚洲专刊》主编 崔瑞德(Denis Twitchett)

    “白乐日的《天朝的封建官僚机制》一书是最早关注中国社会经济关系之整体的西方汉学著作。”——法国社会学家 让·塔里卡(Jean Taricat)

    “在《天朝的封建官僚机制》一书中,白乐日相信中国历史能够照亮世界历史,尤其是我们当代的历史。这是本书诸多主题的统一之处,也是白乐日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法国著名汉学家 谢和耐(Jacques Gernet)

  • 史密斯先生到中国

    作者:[美]韩洁西

    【编辑推荐】

    ★为马戛尔尼访华乃至中英鸦片战争的起源提出新的解读;

    ★挑战以英国、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主导的传统亚洲海上贸易叙事;

    ★透过多个国家和多个语种的大量档案史料,将全球史和微观史有机地结合。

    【内容简介】

    18世纪下半叶,受到亚当·斯密“自由贸易”经济思想的催动,三个同名为“乔治·史密斯”的苏格兰商人,在高额利润的引诱下,绕过东印度公司的垄断贸易,在印度洋海域上掀起了一场商业风暴,最终造成了一场金融危机,而金融信用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最终引发英帝国对亚洲的入侵与殖民。

    本书透过三位史密斯先生极其代表的“散商”群体,展示了大英帝国在全球扩张的内部运作与全球贸易网络的形成。他们以自己的商业活动填补了东印度公司在亚洲贸易中出现的金融缺口,并与伦敦的政治高层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甚至通过这种政治联系将他们在远东的贸易需求转化为国家的政治议程,推动了英国首个访华使团的成行,为鸦片战争埋下了伏线。

    【媒体推荐】

    本书是一部对18世纪英国帝国主义扩张的富于独创性的研究,也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社会历史著作,作者打破了叙事/分析、社会/政治和微观/宏观二分法,并展现了18世纪英国人对中国观念的变化。

    ——《历史评论》

    在这本令人印象深刻的书中,韩洁西为英国海外贸易研究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充满了引人入胜的细节,讲述了三位苏格兰人的真实故事,他们都叫乔治·史密斯,并用他们的经历为十八世纪的帝国主义、跨文化贸易和全球金融注入了新的活力。

    ——欧阳泰(《从丹药到枪炮》作者)

  • 跨洋的粤剧

    作者:[美]饶韵华 (Nancy Yunhwa Rao)

    本书荣获

    美国音乐研究学会2019年“年度最佳书籍奖”(美国音乐研究领域的重大奖项)

    美国音乐学学会2018年“最佳著作奖”(美国音乐文化类)

    美国亚裔研究学会2019年“最佳著作奖”(文化表演类)

    美国录音收藏学会2018年“特殊优良学术奖”(历史研究类)

    一个世纪以来,华人戏院从来没有成为美国主流社会的一个“对话者”,而“只是沉默的他者”。更为严峻的现实是,许多北美华人也不自觉地将历史隐形的状态内在化。事实上,20世纪20年代以唐人街粤剧及其戏院为中心所建构的音乐活动不只是华人的北美“音乐飞地”,它也应该作为美国主流社会音乐历史的一部分。

    本书作者踏遍20世纪20年代粤剧戏院在北美的所有场所,经过严谨详尽的分析和研究,细诉一个又一个华埠唐人街的故事、美国音乐文化的故事、海外华人生活日常的故事、粤剧跨国流动的故事、北美华裔记忆的故事,以及美国历史上沉默的他者的故事。

    本书的一个重大突破,在于梳理大量原始材料,勾勒了20世纪20年代粤剧女伶如李雪芳、关影怜、张淑勤、牡丹苏等在北美的演出史;另一贡献,是从印刷文化(剧院戏桥)和听觉文化(粤曲唱片)切入华埠小区的生活日常,从社会史的角度探讨粤剧粤曲在北美唐人街的作用。

    20世纪20年代,粤剧曾在北美唐人街盛极一时,是北美音乐史、演出史重要的构成部分,然而在美国音乐史中,长期以来它都是缺失的一环。

    本书作者基于这一现状,经过数十年的资料收集和潜心研究,以丰富的史料、翔实的数据、巧妙的构思、严密的逻辑,重现了20世纪20年代这一辉煌时期粤剧演员的演出和生活,以及粤剧戏班和戏院的经营,并以此勾勒粤剧乃至华人戏曲文化在北美的发展脉络。书中搭配丰富的历史数据及图片,介绍20世纪20年代北美七个华埠鲜为人知的戏院历史,描绘华人移民生活的音乐文化,并以跨文化的视角审视探讨此元素对美国音乐文化的影响,及其在北美社会里所扮演的角色。

    本书荣获美国音乐研究学会2019年“年度最佳书籍奖”等多项重要奖项。本书属于《音乐人类学跨文化研究译丛》。

  • 鱼米之乡

    作者:[英]扶霞·邓洛普

    中国人的雅致饮食文化, 在江南的餐桌上,追溯中国传统风度。

    10余年前,英国美食作家扶霞爱上了江南和这里卓绝的美食文化,和她对四川的热恋一样炽热。接下来的多年中,她常常回到这里,寻访专业厨师、民间高手、路边摊的美食“扫地僧”和乡野农人,记录故事、学习菜肴、品尝人间至味。

    在这片北至扬州、南至杭州、东至上海、西至南京的区域里,扶霞将多年来对江南饮食文化的观察与探索集结一册:从江南菜小史到当地人文风貌,从饮食习惯、烹饪特点到美食掌故,狮子头、桂花糖藕、四喜烤麸、西湖醋鱼、水晶肴肉、素响油鳝丝、腌笃鲜……150余道经典食谱,108种常备配料,24种烹饪技法,精巧雅致、包容平和,传统精髓被不动声色地安放于饮食文化和历史之中。

    江南忆,最忆是此味。这是一次重新了解中国物产和人文的美食之旅,是对那些古老故事与传统菜肴的回望,也将成为通向未来的探索。

    ★在江南餐桌上,追溯中国人的雅致饮食文化。在世界的视角下,再发现中国江南味道。英国美食作家扶霞探访中国江南地区饮食重镇,讲述广义上的“江南菜”,包括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南部和上海的传统菜肴,寻觅饮食背后的城市历史与人文风貌,找回来自中国美食中传统与现代的平衡。不仅有精 致的烹调方法,更是中国饮食美学的浓缩呈现。

    ★收录150道经典江南菜食谱,108种常备配料,24种烹饪技法,汇集来自乡野民间的珍贵内容。扶霞历时数年,出江河湖海,下村野田间,寻访江南专业厨师、民间高手与乡野农人,记录下具有特色的菜肴与秘谱。有常见的红烧肉、盐水鸭、叫花鸡、龙井虾仁、响油鳝丝,有地道的绍兴醉鸡、镇江水晶肴肉、冰糖元蹄、素蟹粉,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八宝葫芦鸭、松鼠鱼、三丝卷……还原淡雅温和的江南本味。

    ★兼具实操性与可读性的美食读本。食谱经过扶霞本人亲自验证与实践,将调料的计量精确化,摒弃多数菜谱中“少量”“适量”的说法,且内文进行中国化处理,将英文版中的部分食材替换为中国更常见的种类,更具实操性。

    ★斩获多项国际奖项,备受赞誉。获得英国美食作家协会年度食谱奖,安德烈·西蒙食品图书奖(Andre Simon),入围詹姆斯·比尔德基金会国际奖,2017年IACP国际奖等多项大奖。

    ★多方联合推荐。特邀中国烹饪大师胡忠英审定,纪录片《风味人间》总顾问陈立教授作序推荐,陈晓卿等10余位国内美食类意见领袖、作家联合推荐。

  • 珠崖

    作者:[美] 薛爱华

    汉学名家薛爱华作品

    研究海南岛早期历史的权威著作

    ◎编辑推荐

    本书是汉学名家薛爱华的早期学术作品,《闽国》的姊妹篇,从历史、自然、原住民、交通、流人等方面探寻海南岛的历史,是研究海南岛早期历史的的权威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富有浓厚南方色彩的海南岛,着重描述海南岛的开发历史,是关于这一地理区域的专题研究。全书共分五章,分别从历史、自然、居民、交通及中央王朝贬谪之士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宋代及宋以前海南岛的情况。苏轼的海南经历及其海南诗作是最主要的文献依据之一。

    ◎专家推荐

    作为20世纪美国汉学界的一流学者,薛爱华在四十多年的学术历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学术个性, 他的治学方法不仅为其学术成就奠定了基础,也给后人带来了丰富的启迪。

    ——南京大学教授 程章灿

    《珠崖》以中古时期的中华帝国边缘地带为研究对象,给我们提供了大量有用又有趣的信息。五光十色,异彩纷呈。

    ——法国高等汉学研究院院长 侯思孟(D.Holzman)

  • 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

    作者:(美)林嘉琳,孙岩 主编

    《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为Gender and Chinese Archaeology一书的中译本。《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共收录了12位曾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工作和学习过的学者所撰写的,关于中国考古学中性别研究的专题学术研究论文。书中按照时代顺序分为新石器时代、商代、周代、汉代四部分,分别从墓葬、聚落、文物、文献等方面,来探讨性别差异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尤其注重女性在传统社会中所起的作用。
  • 高友工与中国抒情传统

    作者:徐承

    《高友工与中国抒情传统》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美国华人学者高友工之美学思想的学术专著,主要描述了高友工的思想体系,论列了他对海外华人“中国抒情传统学派”的理论奠基之功,同时探讨了中国美学史写作的方法论问题。
  • The Original Analects

    作者:E. Bruce. Brooks,A.

  • 缔造选本

    作者:[美]田安(Anna M. Shield

    《花间集》是一文学史上首部文人词选集,但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还没有被充分认识。本书揭示出《花间集》后,数代读者皆视其为重要选本。通过重新认识该选本的文化和文学语境,作者不仅展示了它与唐代文学的联系,同时深入地诠释了蜀地词人如何运用一种特别而又巧妙的方式,言说论述词体的未来模式。对于人们认识《花间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深远影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书从历史与文学的双重角度,探察《花间集》成书的文化语境及其词作的诗学艺术,并强调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作者分析指出,一方面,花间词乃唐代文学和文化潮流的产物,作为文化产品,它们极能反映十世纪蜀国的社会文化风貌;另一方面,花间词在诗艺方面有其自身发展的一贯性。全书共分两大部分:上部为“文化语境”,分别阐述“时代之‘风’:唐文化与曲子词”、“诗人之‘位’:十世纪蜀国朝廷与文化”、“撷诗之‘英’:唐和蜀的选本”;下部为“诗学实践”,具体内容为“由仿到创:《花间集》的诗艺”、“体、象、声:花间词里的性别”、“神女:《花间集》中的仙子形象”。通过分析,揭示了《花间集》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时为人们重新认识《花间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起到了推动作用。
  • 日本学者中国法论著选译

    作者: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上册)法史治学历来重视对史料的深入挖掘,因而各家之研究方法也是各有所长。中、日均为东亚之主要国家,两国在法制史学研究领域的交流素来频繁,一直有不少日本学者孜孜不倦地投身于对中国法制史学的研究之中,并为中华法系矗立于世界法学之林做出重要贡献。《日本学者中国法论著选译》(上册)收入了日本学界近十年间的中国法律史的研究成果,可以很好地供国内学界参阅。此外,本论文集所录之译文均来自日本学者的推荐,所以能够更真实地表达出日本学者的学术倾向,充分向国内学者展现日本学者所受学术训练的独特之处。本书收入的论文在断代上涵盖了从先秦到隋唐的各个主要历史阶段。其中,先秦秦汉部分的数篇文章均以最新的出土文献为基础并结合传世文献分析从先秦至秦汉的法制变迁及其文化背景。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的数篇文章则以关注这一时期的礼、乐、政、刑的实态,且以新发现的宋天圣令为据复原唐令和分析唐、日律令制的异同。它们者是国内学者可咨参照的高水平国外成果。 本书各篇论文论点鲜明新颖,引用资料翔实,条理清晰,语言表述精炼,能给法律专业学生、法律史爱好者或研究者带来良多益处。 (下册)在中国法律史学领域,日本学者是一支重要的研究力量。他们对中国法律史的研究对中国甚至世界法律史研究者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对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翻译并介绍到我国,可以开阔我国法律史学者的视界,进一步推进法律史学的研究。 本书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编,共收录了12篇文章,时间跨度上从宋代到中国人民共和国,对宋代的“断例”、元代的“投下”、明清的“歇家”以及当代中国的司法独立等进行了独特的论述。这些文章的作者都是各研究领域的专家,论述精到,翻译者的译文质量也很不错,可读性较强。
  • China Marches West

    作者:Peter C. Perdue

    From about 1600 to 1800, the Qing empire of China expanded to unprecedented size. Through astute diplomacy, economic investment, and a series of ambitious military campaigns into the heart of Central Eurasia, the Manchu rulers defeated the Zunghar Mongols, and brought all of modern Xinjiang and Mongolia under their control, while gaining dominant influence in Tibet. The China we know is a product of these vast conquests. Peter C. Perdue chronicles this little-known story of China’s expansion into the northwestern frontier. Unlike previous Chinese dynasties, the Qing achieved lasting domination over the eastern half of the Eurasian continent. Rulers used forcible repression when faced with resistance, but also aimed to win over subject peoples by peaceful means. They invested heavily in the economic and administr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frontier, promoted trade networks, and adapted ceremonies to the distinct regional cultures. Perdue thus illuminates how China came to rule Central Eurasia and how it justifies that control, what holds the Chinese nation together, and how its relations with the Islamic world and Mongolia developed. He offers valuable comparisons to other colonial empires and discusses the legacy left by China’s frontier expansion. The Beijing government today faces unrest on its frontiers from peoples who reject its autocratic rule. At the same time, China has launched an ambitious development program in its interior that in many ways echoes the old Qing policies. China Marches West is a tour de force that will fundamentally alter the way we understand Central Eurasia.
  • 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

    作者:滨下武志

    《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以中国传统的朝贡贸易体系为基点,运用国际经济圈的理论分析论述了以中国为中心的近代亚洲经济圈的状况,兼及亚洲经济圈与西欧、美国经济圈的关系,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并对以往的西方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化中所采用的“西方冲击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从中国和亚洲内部的传统因素中寻找中国和亚洲近代化的前提条件及其影响,从而较好地处理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书中所论述的商品流通渠道、货币汇兑渠道、香港在亚洲经济圈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国和日本传统经济中的某些商业和金融组合形式对近代商业和金融组合形式的影响等问题都颇有新意。该书还具有较强的现代意识,探讨了这些近代以前的传统经济因素和经济圈对当前中国现代化的影响问题。书中采用了大量宝贵的外文资料,如英国议会文书等,对国内的研究者是不可多得的。
  • 朋友·客人·同事:晚清的幕府制度

    作者:K.E.福尔索姆

    本书是美国学者系统研究晚清幕府制度的专著,以研究曾国藩、李鸿章的幕府为其主要内容。书中简要回顾了中国幕府制度的形成、演变过程,较详细地论述了清朝前期幕府的构成、职能以及清廷对幕府的政策,说明了中国近代社会巨变导致晚清新式幕府制度崛起的特点。作者曾走访过李鸿章的几位后人李国超等,获得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同时运用中、英文原始资料,诸如当时在华供职外国人的著述、清朝官方档案、私人信札或记述,使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可读性。
  • 中国转向内在

    作者:[美] 刘子健

    《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美)刘子健著,赵冬梅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在北宋与南宋之间,中国文化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转型,即从外向的汉唐文化转向内向的宋明文化。对这个转型,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不同的诠释,美国宋史研究学者刘子健教授在他的《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一书中,对转型的诸多问题作了新的诠释。首先,关于两宋之际文化转型的性质。美国早期汉学家曾普遍把宋代中国成为“近代初期”,其根据是这一时期出现了欧洲近代前夜的一些特征,如大城市兴起、市民阶层形成、市民文化繁荣、手工业发展、贸易发达、纸币出现、文官制度成熟等。但作者不同意这样的看法,认为形同而实异,那些被描述为近代化的东西不仅没有导出近代化,而且新的意识形态——新儒家文化凝结为一种顽固的文化类型,成为后期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因此,宋代以后的中国文化只是在旧的基础上发生新变化,这本身又成为传统的一部分。 其次,关于两宋文化转型的根据。作者对两宋文化的转型不满足于仅作思想史、文化史的分析,而是从历史变化的层面寻找其根本原因。他认为,两宋文化转型的基本原因是专制权力的扩张与强化,而这种扩张和强化是通过君相关系的一系列变化来实现的。在北宋及以前,君主专制往往通过被称为股肱大臣的宰相团队来实现,但是,这种情形在南宋高宗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女真人的入侵面前,主降派首领秦桧把另一位宰相赵鼎搞下台,而使自己成为唯一的宰相,由他一人向高宗负责。这样,君主的权力空前膨胀,体制上不再有任何形式的约束。从此,知识分子意识到,政治必须从影响君主开始,其余皆为其次。所以,新儒家的泰斗朱熹对皇帝强调“格物”以“致知”,进而达到“正心”、“诚意”。既然君主绝对专制的局面已经形成,君主的道德观念、思想意识就决定一切,在这种情形下,为了实现治国、平天下,就只有让君主皈依儒家学说“内圣”的一面。这样,中国的文化逐步转向内向。 再次,关于两宋文化转型的影响。新儒学原本是少数知识分子挣扎和奋斗的产物,它经历了争论、被宣布为异端、最终上升为国家正统思想意识的过程。但是,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新儒家的胜利是一场得不偿失的胜利。由于新儒家从“外王”转向了“内圣”,造成了他们对现实的隔膜与生疏,“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成了他们的生存状态与真实写照。伴随着这种变化,在宋以后,宗法、贞节、孝道等观念大行其是,科举时文占据了士人的精神生活,这些导致中国政治文化长期处于稳定与停滞状态。也正因如此,起于明末清初的实学思潮成了一股文化解放思潮,在主流文化的压抑之下艰难地发展着,以致早期睁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都要上溯顾(炎武)、黄(宗羲)。 由于刘子健主要从历史的角度诠释两宋文化的转型,对发生这种转型的内在文化理路较少顾及,宋代民族矛盾导致文化的巨大顿挫也是构成文化转型的重要因素。北宋以儒治国,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但北宋被异族逐出中原、皇帝被异族所掳、割地输银的惨酷现实不能不在儒士心理上发生巨大震撼,对所信奉的儒家文化作出深刻的反省,其结果走向内向。 这点与该书结合起来看,对两宋文化的转型就会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刘子健认为不是专制政体而是新儒家提供的改变社会的方式——个人的道德修养构成两宋文化转型的根本原因的观点,改变了惯常的有关中国文化的叙事方式,其学术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本书为“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之一。 (王保顶)
  • 中国民间宗教教派研究

    作者:[美]欧大年(Overmyer,Dani

    本书纵观了从汉代到本世纪上半叶民间宗教教派的历史以及与佛教各宗、道教、儒教、秘密结社、农民战争的关系、印度教的历史等。全书共20余万字。该书系美籍加拿大学者欧大年的学术代表作,1976年由哈佛大学出版,得到了西方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全书共分9章。
  • 中国和基督教:中国和欧洲文化之比较

    作者:(法)谢和耐(Jacques Gerne

  • 古代世界的现代思考

    作者:G·E·R·劳埃德

    《古代世界的现代思考:透视希腊中国的科学与文化》作者杰弗里·劳埃德(Geoffrey Uoyd)从事一种广泛的古代文明研究,涉及的基本问题既有智力上的也有道德上的,我们今天仍继续面对这些问题。他关注的是,我们能在这样的研究中学到些什么。对于异域的信仰体系,我们能获得多大程度上的理解?对于古代世界的“科学”或它的各个组成学科,如“天文学”、“地理学”、“解剖学”等,谈论它们有没有意义?逻辑及其规律是普适的吗?存在一个本体论(一个单一世界)吗?所有尝试的理解都应该被认为是指向它的吗?当我们遇到明显不同的实在观时,它们在多大程度上可归因于需要解释或可作为一种解释的概念间的差异?或在多大程度上可归因于不同的首选推理模式或研究风格?真理和信仰的观念代表了可靠的跨文化普适的东西吗?此外,对于当今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古代历史能教给我们什么?人性和人权的论述是普适的吗?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来帮助确保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公平和公正?劳埃德将着手回答所有这些问题,并使我们确信:古代希腊和中国的科学和文化为推进现代的各种相关争论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 中国祭祀戏剧研究

    作者:[日]田仲一成

    《中国祭祀戏剧研究》为笔者1981年出版的《中国祭祀演剧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的中文译本。原书内容分为三篇:第一篇“祭祀戏剧的产生”,第二篇“祭祀戏剧的发展”,第三篇“祭祀戏剧的传播”。全书原为一千余页的大部头著述,在翻译成中文时根据需要只把原书的第一篇翻译出版,割舍了其余两篇。《中国祭祀戏剧研究》内容包括:社祭礼仪的文艺化,迎神赛会,杂技文艺的产生,喜庆戏剧的产生,镇魂戏剧的产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