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比较文学

  • 跨语际实践

    作者:刘禾

    本书从翻译的语言与文化实践的角度,探讨20世纪初期(1900—1937)中国的语言和文学如何在一种“虚拟的等值关系中”,通过与西方和日本等不同语言文化系统的的相互接触、交流和翻译,构建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现代想象,从而形成一种“被译介”的现代性,一些现代中国的经典话语和叙事,诸如国民性、个人主义、现实主义,乃至作品的经典化与文类的建制化、文化保守主义的出现等等,都是在翻译中生成的现代性的不同层面。作者对此逐一考察,并通过复原语言和文学实践中各种历史关系赖以呈现的场所,及等值关系建立的语境、时间和过程,重新思考了东西方之间跨文化诠释和语言中介形式的可能性。

  • 语藏集

    作者:王丁

    本书是中外关系史学者王丁的学术随笔集。内容涉及较广,概括而言,是从一些具体而微的话题看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认知和贡献。“语藏”是汉文摩尼教经典中的一个译名术语,取以名集,可示文集从语言探寻历史的方法取向特征。

  • 金瓶梅的艺术

    作者:孙述宇

    金庸、傅聪、梁羽生盛赞的《金瓶梅》研究者

    李欧梵、商伟、田晓菲、杨早共同推荐

    广受赞誉的《金瓶梅》研究经典之作

    寥寥数万字,妙解《金瓶梅》的欲望与罪恶、悲悯与救赎

    ☆编辑推荐

    ◎文字简练、内容详略得当

    文字优美,篇篇珠玑,阅读门槛低,尤其适合对《金瓶梅》感兴趣、有误解的读者。

    ◎真正抓住《金瓶梅》内核的赏析

    作者与《金瓶梅》心肠相通,他以悲悯宽和的态度,引领读者从《金瓶梅》关于欲望、罪恶表象中,发现故事背后“人生的本来面目”。

    ◎旧版高分,影响深远

    本书的很多洞见在当代《金瓶梅》研究上具有首倡意义,比如发现《金瓶梅》对死亡的关注、用释家思想理解《金瓶梅》等,自1978年初版以来已逾40年,还在不断影响一代代的研究者。

    ◎双重维度了解《金瓶梅》的价值

    从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两个维度,对比分析《金瓶梅》的写作艺术,充分认知《金瓶梅》真正的文学高度和文学价值

    ☆学者推荐

    古今中外对《金瓶梅》的评论众多,可谓仁智互见。孙述宇先生《金瓶梅的艺术》充满了引人入胜的分析,以其犀利的眼光、爱惜的情怀,更因为深深了解西洋小说历史而能够对中国文学传统中这部横空出世的杰作产生格外深刻和独到的反观,特别于我心有戚戚焉。虽然最初写于四十多年前,今天重读,还是令人耳目一新。我希望哪怕没有读过小说原作的人,也来读一读这部论著,也许可以对小说形式的艺术,对《金瓶梅》,对我们的人间世,都能多一点思考,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包容。

    ——田晓菲(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

    孙述宇关于《金瓶梅》的讨论,点出了这部衍生自《水浒传》的“同人文”最有趣的双重性:一方面,《金瓶梅》表现出惊人的写实能力,对市井社会的再现远超母本《水浒传》;另一方面,意图劝人向善的冲动又制约着作者的妙笔。《金瓶梅》就在纠结中走完了全程,也成就了它相对寂寞的声名。读读孙述宇教授这本书,能让你从头开始认知《金瓶梅》这本无法入选“古典名著”的奇书。

    ——杨早(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对于《金瓶梅》的赏析文集,作者使用比较文学的手法,将《金瓶梅》置于中国传统文学和世界名著两个广阔的文学维度中,从金(潘金莲)、瓶(李瓶儿)、梅(庞春梅)、西门庆等代表性人物入手,重点分析了《金瓶梅》的写实艺术、讽刺手法、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关注、对死亡的独特关心等,既说明《金瓶梅》为《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传统文学经典所开启的诸多先河,又旁征博引众多世界一流作家如契诃夫、托尔斯泰、狄更斯等人的著作,深入浅出地阐述《金瓶梅》杰出的文学高度。同时,作者以与《金梅瓶》作者相通的心肠,体察人性的深不可测,尤其是对宋惠莲、应伯爵、李桂姐等非主要人物进行解说,透彻地洞悉《金瓶梅》所包含的同情、慈悲和救赎。

  • 莎士比亚

    作者:[法] 勒内•基拉尔

    【编辑推荐】

    ★法兰西学院院士 x 美国斯坦福大学与杜克大学终身教授 勒内·基拉尔

    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人类学家,著有《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替罪羊》等名作。

    ★一部探究人类欲望的开创性力作

    跟随法兰西“不朽者”精彩绝伦的莎剧解读,探索欲望的本质以及欲望背后的暴力。

    ★欲望 究竟是什么?若不能激起他人的欲望,你的稀世珍品也会失去魅力?

    摹仿和爱欲相互分离、相互独立的神话可以追溯到柏拉图,一直备受传统美学家和文学批评家的推崇。勒内·基拉尔却告诉我们,人的爱欲往往是出于对他人欲望的摹仿。通过对《仲夏夜之梦》《维洛那二绅士》《无事生非》等作品极具说服力的解读,基拉尔发现在莎士比亚笔下欲望相同的两个人才能产生最深厚的友谊,也会随时变成最糟糕的仇敌。男人最能证明女人有魅力的方式,莫过于对她产生欲望,所以他会试图让好友爱上自己所爱,以证明她的魅力。基拉尔从这一全新的视角,视《仲夏夜之梦》这部通常不受批评家欢迎的作品为莎士比亚第一部成熟的杰作,一部名副其实的天才之作。

    ★莎士比亚想要他的作品被如何阅读?莎剧应该如何阅读?

    莎士比亚和弗洛伊德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对他来说父亲是最不重要的。然而现代性的伟大思想家长期支配着我们,弗洛伊德、马克思、尼采和其他当代继承者对莎士比亚的解读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勒内·基拉尔展示了在《哈姆莱特》《裘力斯·凯撒》等作品中摹仿欲望是如何与暴力、献祭、竞争和复仇等心理联系在一起的,呈现了莎士比亚想要他的作品被阅读的方式,以及它们很久以前就应该被阅读的方式。

    【内容简介】

    勒内·基拉尔是法兰西学院院士,美国斯坦福大学与杜克大学终身教授,因创立摹仿欲望理论而享有国际盛誉。主要著作有《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莎士比亚:欲望之火》《替罪羊》《暴力与神圣》《欲望几何学》等。

    在世界范围内研究莎士比亚的著作汗牛充栋,而勒内·基拉尔以其独创的摹仿欲望理论,对莎士比亚几乎所有的戏剧和诗歌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对基拉尔来说,人们对客体的欲望不是因为它们的内在价值,而是因为它们被别人所渴望,我们只是在仿效或摹仿他们的欲望,他视这种“摹仿欲望”为人类状况的基础之一。在这部开创性力作中,基拉尔分析了《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裘力斯·凯撒》《哈姆莱特》等多部作品,向我们揭示莎士比亚早已发现摹仿欲望这一人类冲突的根源,并深入剖析莎士比亚如何痴迷于摹仿,如何以他自己的词汇表达摹仿欲望并在多部戏剧中对“摹仿欲望”下定义,以及如何在处理欲望的过程中变得日益老练、含蓄和复杂,进而以一生的作品透彻地阐释了人类欲望的本质。

  • 从马尔克斯到略萨

    作者:【西】A.埃斯特万 / 【西】A.G.奎尼亚斯

    20世纪60年代,西班牙语美洲叙事文学领域的“文学爆炸”,将拉丁美洲文学推向了世界。加西亚·马尔克斯、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吉列莫·卡布雷拉·因凡特、何塞·多诺索、胡里奥·科塔萨尔等极富创造力的作家,以及诸如卡洛斯·巴拉尔和卡门·巴塞尔斯这样的文学编辑和代理人在“文学爆炸”的舞台上一一登场。

    作者以其记者的敏锐洞察力和生动的文字,梳理了“文学爆炸”的起始、高潮和尾声的重要时刻,展示了“文学爆炸”与古巴革命之间的深刻渊源、文学与政治不可剪断的联系、拉美作家群彼此交往的生动日常、马尔克斯与略萨这两位“文学爆炸”主将从互相欣赏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始末等细节。

    本书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梳理那段历史,为此,作者既采访作家,也采访作家的朋友、与他们共同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书中引用的资料还包括出版物和作家之间的往来信件、个人陈词等文字资料。很多资料都是新挖掘出来的,或是之前从未发表过的。

  • 比较文化社会学的再思考

    作者:(美)拉蒙

    文化社会学-对比研究。本书为理解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提供了一个全新、有力的理论框架。本书以法国和美国为重点,分析了两种不同文化的人们怎样利用民族的和跨民族的评价模式库对政治、经济、道德伦理和审美。 本书为理解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提供了一个全新、有力的理论框架。本书以法国和美国为重点,分析了两种不同文化的人们怎样利用民族的和跨民族的评价模式库对政治、经济、道德伦理和审美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书中分析利用了11名法国和美国研究人员的8件个案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人中花费了数年时间进行合作,研究对比了两国的体系。课题涉猎广泛,同时还比较了个人如何利用现有的文化工具来回答疑问,诸如种族是否平等?什么是性骚扰?当代艺术的价值何在?新闻工作者庆当保持中立吗?环境保护如何与经济要求保护协调?怎样使私人利益有利于公共利益?这种比较方法超越了在刻画民族性格上的简单化的模式,它提供的真知灼见不仅使社会学家,而且使政治学和人类学家受益匪浅。
  • 光自东方来

    作者:钱林森

    穿越浩瀚的文化时空,借助东方之光的朗照,一路巡游:东西两种文明由陌生、误解、会通乃至互补、交融的图景扑面而来;一幅幅中法智者邂逅、抚摩、亲近或是拒绝的场景历历在目。源远流长的中法文化交流星光璀璨。静心聆听权威学者对中法文化文学关系的恺切之论,我们的视野被霍然照亮,两种运行着的文明就这样被烛照、“打通”。 本书作者继《法国作家与中国》后,再次以大量翔实的原文资料为基础,勾勒出法国作家在价值层面上对中国文化的交流、误解乃至膜拜,为你步人中法文化交流与对话的历史时空,提供了更为详细和生动的导游图。在今天这个文化冲突硝烟弥漫的世界,这些苦心孤诣的文化对话与交流的文字,大有深意……
  • What Is World Literature?

    作者:David Damrosch

    World literature was long defined in North America as an established canon of European masterpieces, but an emerging global perspective has challenged both this European focus and the very category of "the masterpiece." The first book to look broadly at the contemporary scope and purposes of world literature, What Is World Literature? probes the uses and abuses of world literature in a rapidly changing world. In case studies ranging from the Sumerians to the Aztecs and from medieval mysticism to postmodern metafiction, David Damrosch looks at the ways works change as they move from national to global contexts. Presenting world literature not as a canon of texts but as a mode of circulation and of reading, Damrosch argues that world literature is work that gains in translation. When it is effectively presented, a work of world literature moves into an elliptical space created between the source and receiving cultures, shaped by both but circumscribed by neither alone. Established classics and new discoveries alike participate in this mode of circulation, but they can be seriously mishandled in the process. From the rediscovered Epic of Gilgamesh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o Rigoberta Menchú's writing today, foreign works have often been distorted by the immediate needs of their own editors and translators. Eloquently written, argued largely by example, and replete with insightful close readings, this book is both an essay in definition and a series of cautionary tales.
  • 比较文学教程

    作者:赵小琪

    本书提出了比较文学学科特征与研究范围的新观点,即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在于主体间性,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主要指涉异质文学的事实材料间性关系、异质文学的美学价值间性关系、不同诗学的间性关系、文学与其他学科的间性关系、文学与其他文化理论的间性关系五种关系。在教材中大力增加文学与其他学科互渗关系比较的内容让不同学科的知识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有机地集成,使学生成为既“专”又“博”,既“博”又“专”,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知识体系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由“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在教材中注重对学生实践性能力的培养。由此将教学时空延伸到了课外,真正实现了课内外的优势互补和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 镜像后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

    作者:姜智芹

    《镜像后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英美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在对英美的中国观进行总体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具体探讨了“乌托邦文学”、“散文作品”、“美国边疆故事”、“中国城小说”、“犯罪小说”、“侦探小说”、“异国恋情小说”、“社会写实作品”中的中国人或华人移民形象。指出隐藏在中国形象背后的,是英美社会集体对中国的欲望和想象。
  • 比较文学与中国

    作者:乐黛云

    In this book are 33 pieces of collected speeches,conference presentations,lectures and reports all written over seas by the author during the past twenty years Under the broad titl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omparative culture,these pieces fall naturally into five categories,namely Comparative Literture Theo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mparative listerature Studies on Transcultural Theory,Comparative Poetics,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Literatures and Studies on Feminist Literature.All the works in thes book reveal the author's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of her own and those of other countries.In addition,they also reflect her major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omparative culture.
  • 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

    作者:叶维廉

    本书是作者在在北大讲座的学术结晶。这次讲座的特点是从全球化的现状出发,将保护文化生态的问题提高到了保护自然生态的高度来进行考察。他认为目前几乎覆盖了全球的文化工业就是透过物化、商品化、按照市场原则来规划文化活动,裁制文化,以配合消费者的需要,把利益的动机转移到了文化领域,大量复制音调划一的文化生产。
     本书内容包括:道家美学、中国诗与美国现代诗、道家精神、禅宗与美国前卫艺术、全球化——自然生
  • 陌生的朋友

    作者:【美】依兰·斯塔文斯,小海

    这是本关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书,一位中国当代诗人和一位美国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就文学现象、文学创作、跨文化交流以及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发展等问题展开对话。话题既涉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讨论,也有文化交流中的困惑;是热点问题的交流,更是学术的探讨;是两种文化的碰撞,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背景迥异的两个人都是传统文化的坚持者,在交流和碰撞中,他们为读者展现了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另类思索。
  • 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

    作者:范存忠

    作者对中国与英国文化关系的探讨,上溯至乔叟作品中的中国形象,下迄威廉·琼斯对中国经典的译介与解读,跨越数百年。此间,众多中国文化元素,如孔子学说、政治制度、风俗民情、园林艺术、戏剧、小说等,通过各种途径传入启蒙时期的英国,对英国各界(尤其是学术界与文学界)发生了复杂的影响。作者以丰富的事实材料为基础,结合历史语境,努力理清错综复杂的关系,深入分析了中国文化与英国文化相遇时所产生的碰撞及前者对后者的启迪。
  • 东方帝都

    作者:吕超

    《东方帝都:西方文化视野中的北京形象》同时意在给读者一个特殊视角的认知体验。旧日京城的壮丽雄伟,曾使无数西方人瞠日结舌、倾慕不已。在不同历史时期,北京的形象也在演变。近年来,北京政府开始着手修复或重建故宫、胡同等古迹,然而旧貌究竟如何,仅凭现有的中文资料是不够的,因为中国古人多少忽略了北京古迹的历史意义,也缺乏现代化的手段来记录,倒是一些外国人在有心无心之问,为我们保留了详实的文字记载和图画照片。借助这些资料,读者町以在追忆北京历史的同时,玩味异质文化在阐释"东方帝都"时的独特之处。 古都北京以其宏大的气魄和多元的文化格局面著称于世。让人颇为遗憾的是,关于外国文化中的北京形象研究却乏善可陈,《东方帝都:西方文化视野中的北京形象》应该是国内外第一本系统研究北京域外形象的专著。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实是外国作家笔下出现频率最高的中国城市之一,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东方帝都:西方文化视野中的北京形象》选择的作者有来京的旅行家、传教士、商人、外交官、军人、记者、作家等,他们从各个角度介绍了巾华帝京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 《庄子》与道教文化及武文化的比较研究:民间演绎 身体转向 天人互证

    作者:李赫宇

    庄子不官不僚,也不运动社会,他只躲在陋巷著书,批评显贵的儒家,攻击污浊的社会,向往神秘的自然。布衣草鞋,糁汤野菜,物质贫困,精神自由,他是寂寞一生的大文豪。他的书安慰了历代的失意文人。文学、哲学、宗教、武学的比较研究,彻底打通文、武体系的尝试。揭示中国文化的终极秘密。
  • 浪蕩子美學與跨文化現代性

    作者:彭小妍

    The Dandy The Flaneur The Translator 一九三○年代,上海、東京、巴黎 浪蕩子、漫遊者、譯者 以「跨文化現代性」重新思索「現代性」的本質 一個集合了人物、文類、觀念、語彙及文本的旅行故事 探明百年前外來元素究竟如何蛻變成本土的一部分 本書探討源自於法國的「新感覺派」文風進入中國的歷程,重點置於在橫跨東西文化與地理的脈絡中,人物、文類、觀念、語彙與文本的流動鏈結。作者主要以現代性的三大推手:浪蕩子、漫遊者與文化翻譯者三者的故事,歸結出「跨文化的現代性」的觀念,企圖挑戰現有的語言與學科分界線。 源自於法國的「新感覺派」文風的流行時間雖短,卻對一代中國與日本文學產生了無可比擬的影響。在橫跨東西文化與地理的脈絡中,人物、文類、觀念、語彙與文本互相流動鏈結,交織出一張錯綜複雜的網。現代性的三大推手:浪蕩子、漫遊者與文化翻譯者三者,共同描繪帶出一個「跨文化的現代性」的故事,挑戰我們現有認知中語言與學科的分界線。 「以異性為自我的投射、致力於藝術的追求及自我的創造、持續不墜的跨文化實踐」是浪蕩子的三大特色。每一位在跨文化場域中致力創造自我、追求完美的男男女女,不都流著浪蕩子的血液?他們的追求與探索,產生的影響力跨越了國界,無遠弗屆。 浪蕩子推動著的現代性,並非歷史上特定的時期。無論古今中外,任何人只要以突破傳統、追求創新為己任,都在從事跨文化實踐,都是現代性的推手。文化創造者時時處於現代性的門檻,生活、行動於文化前沿,在持續的越界行為中汲取靈感。跨文化場域是文化接觸、重疊的所在,是藝術家、文學家、譯者、思想家等,尋求表述模式來抒發創造能量的場所。本書探究跨文化場域中創造性轉化的可能性,討論的是語言、文學及文化的創造力,而非單純受外來文化的影響、摹仿、同化。
  • 比较诗学结构

    作者:蔡宗齐

    本书是对中西方诗学较为系统的比较研究, 分为宏观篇、微观篇和结语三部分。宏观篇集中讨论了中西方诗学的宏观结构;微观篇探讨中西方诗学的微观构造,即中西方诗学的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系列具体理论,将柏拉图和孔子的和谐诗论、浪漫派领袖华兹华斯和刘勰的文学创造论、现代主义和中国古代有关汉字与诗歌之势的理论以及后现代主义和大乘佛教中观派的解构理论等进行比较分析;结语部分对本书引介的内文化、跨文化和超文化视角进行了认真地理论反思。本书是自刘若愚以来,美国学界有关中国文学理论的一部影响深远的著作。
  • 中西文学关系的里程碑

    作者:[捷克]马立安·安利克

    《中西文学关系的里程碑(1898-1979)》是当今欧洲著名汉学家、斯洛伐克科学院研究员高立克博士的集大成之作。作者以广博的世界文学知识、训练有数的实证方法和分析能力,梳理了梁启超、王国维、鲁迅、郭沫若、曹禺、洪深、冯乃超、冯至、巴金、老舍等人的文学思想和有代表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