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现代文学

  • 30岁那天,我长出了一条尾巴

    作者:[美]凯莉·卢斯

    故事可以戛然而止,人生却不能。

    内容简介

    山田夫人那台能预言生死的烤面包机在镇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30岁生日那天,花收到一份意想不到的礼物:她长出了一条尾巴

    久居小镇的家庭主妇误收到一封来自东京一流大学的教授的邀请信

    …… ……

    一个美国小说家笔下的日本,一部穿透现实与魔幻、生与死的怪诞小说集,凝练、诗意的叙述 ,诡谲、奇特的想象,10篇皆不寻常的故事背后隐藏的是人心的焦灼、自我的困惑、爱情的角逐、亲情的复杂以及无法言尽的爱恨与生死。

    编辑推荐

    1. 村上春树难以企及的短篇神作!让“美国豆瓣”Goodreads读者惊叹连连的天才短篇小说家。

    2. 魔幻为皮、人性为骨,以天才之想象,勾画一个美国“局外人”眼中怪诞的日本社会。

    3. 荣获多项文学奖:美国知名图书评论杂志《前言》编辑评选小说奖;IBPA本杰明·富兰克林图书。

    4. 同名小说改编短片在第69届戛纳电影节震撼首映!

    ❤️各方赞誉

    村上春树应该学习的短篇小说写作技巧:用魔幻元素表现人性的幽深以及叙述中恰到好处的幽默,将小说中人物的生活和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强烈推荐!

    ——“美国豆瓣”Goodreads读者

    凯莉·卢斯炽热的文风将读者吸引到一个既熟悉又充满异域风情的地方,将日本的民间传说与怪诞又令人难忘的人物融合在了一起。

    ——《出版人周刊》

    凯莉·卢斯创造了一种组合,在这里,柔软的肌肤、赤裸又或毛发旺盛,皆是一种对爱或自我永恒又怪异的表达方式。

    ——《芝加哥论坛报》

    凯莉·卢斯应该成为你最喜欢的新短篇小说家。

    ——《旧金山纪事报》

    尽管凯莉·卢斯的文字令人眼花缭乱、满腹生疑,但她确实创造了一种高度。

    ——《洛杉矶评论》

    凯莉·卢斯毫不费力地捕捉到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外国人的感受,同时以一个日本“本地人”的视角充满说服力地完成了这些故事的写作。

    ——《日本时报》

  • 岩边的禅院

    作者:七月

    《岩边的禅院》是近年颇受瞩目的科幻作家七月的长篇新作。同以往“星辰大海”的常见科幻设定不同,此次的故事设定在一座“禅修”寺庙,故事以一桩离奇的坠崖案件开头,给人一种悬疑小说的错觉,随着记者杜宇和方七的入寺调查,这座禅院的秘密非但没有揭开,反而疑点越来越多,外表古朴的寺庙其实内藏玄机,是以脑神经科学来助人“修行”的诡异场所,伴随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主人公的调查也开始导向一场惊悚而失控的头脑风暴。Dejavu、脑神经科学、人格分裂、意念控制等科幻元素轮番登场,悬念层层加码,多重反转惊人。作品将科幻的推演置于“暴风雪山庄”的密闭空间,甚至一个人的大脑之中,悬念性娱乐性强,构思别出心裁,节奏紧锣密鼓,主题极有纵深,是可以满足所有期待的“中国科幻”佳作。

  • 断想集

    作者:史铁生

    《断想集》是“史铁生散文新编”的第三册,收录了《好运设计》《放下与执着》《乐观的依据》等史铁生的杂感断想13篇:关于疾病、关于生死、关于来世,关于金钱,关于放下,关于执着。虽然身体局限在轮椅上,思想却可以浮想联翩,世间种种,作者都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 呼兰河传

    作者:萧红

    《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小说共分7章,前有序后有尾声,著名文学巨匠茅盾作序。本书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与特色。 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 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讲述了作者的童年故事。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她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不少研究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种“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其实也可以从这一角度予以理解。
  • 为奴隶的母亲

    作者:柔石

    《为奴隶的母亲》是作家柔石写于1930年的一部小说。 小说通过对旧社会惨无人道的“典妻”现象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社会残酷的经济剥削、阶级压迫以及对劳动人民的精神奴役和摧残,揭露了封建道德的虚伪和堕落。 作品着力刻画了一个被压迫、被摧残、被蹂躏的贫苦妇女——春宝娘的形象。 作者借“为奴隶的母亲”,向吃人的旧社会提出的血泪控诉,是怵目惊心的,是发人深省!作者以十分严峻冷静的笔触,采用白描手法,将深挚的情感蕴含在朴素、真切的生活描写中,不夸饰、不渲染,冷静谛观人生,严峻解剖现实,让读者从清晰的生活画卷里去探索思考重大的人生问题,表现了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
  • 小艾

    作者:张爱玲

    华东师范大学的陈子善教授共在大陆发现了10多篇当年张爱玲作品,其中有7篇没有收入张爱玲任何作品集。1986年10月份,陈子善在研究周作人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亦报〉(后来并入新民晚报)上连载的张爱玲作品〈小艾〉,意外惊喜之余,陈子善把〈小艾〉复印下来,寄给了香港〈明报〉月刊的编辑黄俊东。黄曾经编辑过〈张看〉散文集,与张爱玲通过信,看到〈小艾〉以后非常高兴,于是让陈子善写一篇发现经过的小短文,配着〈小艾〉一起发表在〈明报〉月刊1987年第1期上。随后被台湾〈联合文学〉转载。 张爱玲知道以后,很不高兴,在1988年的《续集》序中特意提到,“前些日子有人将埋藏多年的旧作《小艾》发掘出来,分别在台港两地刊载,事先连我本人都不知情。听说《小艾》在香港公开以单行本出版,用的不是原来笔名梁京,却理直气壮地擅用我的本名。事实上,我的确收到几位出版商寄来的预支版税和合约,只好原壁奉还,一则非常不喜欢这篇小说,更不喜欢以《小艾》名字单独出现,本人还在好好地过日子,只是写得较少,却先后有人将我的作品视为公产,随意发表出书,居然悼棒责备我不应发表自己的旧作,反而侵犯了他的权利。” 当海峡两岸的学者不约而同对张爱玲作品展开研究、挖掘、考证时,张爱玲本人却对这一行为持反对态度。台湾的唐文标教授生前曾为搜求张爱玲四十年代作品的原刊本做了一番努力,很有成绩。在未征求张爱玲的同意下,唐文标先把有些尚未在台港重刊的作品,投寄杂志去发表,后来再把此类作品放人自己主编的图书《张爱玲卷》(一九八二)和《张爱玲资料大全集》(一九八四)中。为阻止出版这两本书,张爱玲甚至委托皇冠找律师提起法律诉讼,经过交涉以后,和出版社以和解告终。 因为在香港就出现了盗版书〈小艾〉。张爱玲被迫出版了〈小艾》,但是作了大量的修改,删去了68段最后一段和69、70、71节全部删去。同时, 〈十八春〉改为《半生缘》,对这一作品也做了大量修改,将小说里写的18年改为14年,砍掉4年。
  • 彷徨

    作者:鲁迅

    《彷徨》收入鲁迅1924年至1925年所作的小说,首篇《祝福》写于1924年2月16日,末篇《离婚》写于1925年11月6日,实际的时间跨度是一年半多,1926年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此后印行的版本都与初版同。 书的扉页,有作者的题记: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将其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彷徨》鲁迅先生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象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 “彷徨”。《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 《彷徨》目录: 《祝福》 《在酒楼上》 《幸福的家庭》 《肥皂》 《长明灯》 《示众》 《高老夫子》 《孤独者》 《伤逝》 《弟兄》 《离婚》
  • 沈启无卷

    作者:

    《沈启无卷》主要分为论著、散文·论文、诗歌、附录四部分。论著:收沈启无所作《 校注》,是根据沈氏手稿整理而成。散文·论文:收录各种体裁的文章,以发表的时间排序。诗歌:收录全本的《思念集》。沈氏一生出版诗集两部。其一,是1944年新民印书馆出版的他与废名的新诗合集《水边》;其二,是1945年武汉大楚报社出版的诗集《思念集》。期刊刊载过的散篇,收于《水边》,又重复收于《思念集》,有些换了名称,内容却是一样的。如《水边》中的《儿童诗》,在《思念集》中改换名称为《多情的敲梆人》《春夜》。可以说《思念集》几乎网尽了沈启无1945年前的诗歌创作。我们选择全本的缌念集》,就是为了呈现沈启无的诗歌创作的全貌。附录:收录周作人、俞平伯为《近代散文钞》作的序,林语堂的书评,周作人写给沈启无书信二十五通,关于老作家问题的系列文章和当时人所作沈启无的介绍文章一篇。
  • 东北偏东

    作者:张晓宣

    中国图书领域中,“反黑题材”是稀缺资源。这是中国首部直接描写黑社会以及反黑斗争的长篇小说。它透视一种地下规则,并将人性的野蛮赤祼祼地暴露。它展现一种男儿的血性,也孕育着一种难得的宽恕与包容。哪里有人性的沉沦,哪里就有自我的救赎!我的出身是上天注定的,但是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单纯而懵懂的开端——我一直在苦苦追问江湖在哪里?后来才发现,原来它就在你身边沉沦而肆虐的剧情——当我做英雄的时候,边上没有记者;当我做流氓的时候,台下尽是熟人。救赎中寻觅着的归宿——海滩是上帝写了一半的剧本,句号得由那些沉船打捞者来完成。晨曦熹微,街道清幽。城市的一隅从朦胧中醒来。慢慢的,一座巨大的广场开始在葱郁的阳光里闪烁发光,那是华贵的石材反射出来的绚丽。广场上聚集起三三两两的老年人,渐渐地越聚越多,变成界线分明的几群。老年健身操、秧歌、太极拳……仪态各异的舞动中却可以感受到同样的珍视与眷恋,那正是对时光的珍视和对生命的眷恋。广场前横亘着新修的八车道高标准马路,马路两边的绿化带还没完工但也初具规模。广场的两侧是一栋栋崭新的欧式商住楼,沿马路向前排列着,样式奢华,色彩艳丽。广场背面是一座凹进去的半圆型欧式白色拱门,上面醒目的凹刻着“锦绣花园”四个黑色大字。放眼望去,只见一片同样风格的洋楼,还有依稀可见的各类生活设施,花园,绿地,希腊风格的石雕喷水池……所有的一切都是簇新亮丽的,似乎在炫耀着城市里又一处现代化高尚新区的诞生。
  • 嬗变

    作者:刘纳

    《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修订版)》对辛亥革命时期、1912-1919年、五四时期三个阶段不同的文学风貌做了梳理勾勒,着重揭示出中国文学在此期间;所发生的从“旧”到“新”的历史性嬗变。 《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修订版)》引用了大量史料,包括来自各种类型作品的大量实例。作者力图在别人不经意处发现历史信息和艺术内涵,进而抓住文学历史的种种征候、发展进程的点点轨迹,既描绘出一幅幅文学史画面,又提出了一个个值得人们认真思索的见解。
  • 岁月沧桑

    作者:钱理群

    本书系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沉思十年之作,也是其“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三部曲”之终卷。作者选择沈从文、梁漱溟、赵树理、废名、王瑶、郭小川、邵燕祥等重要、典型的作家、学者在1949年至1970年代这一时期的生命历程为观照对象,通过大量的新材料,深入他们在时代的大转型大变动中的投入、挫折、碰撞、困惑和坚守,透视其个人性格、理想与时代、社会之间的交流激荡,重现了那个年月的社会风云,个人命运遭际、幽隐,以及精神的尴尬与波澜,检讨了历史经验得失及其包含的启示。
  • 张天翼代表作:华威先生

    作者:张天翼

    一顿能吃七十二头牛、一百头猪、六头象、一千二百个鸡蛋、三万只公鸡、永远死后又复生的绿胡子四四格;肚子大得像座山的大富翁叭哈,一只臭虫花几个小时才从他的上嘴唇爬到他的下嘴唇,以致力竭而亡;永远追逐着红鼻头王子的鳄鱼小姐;世界上最美丽的结巴公主,当然还有后来成为唧唧少爷的大林和受到挠脚丫惩罚的小林,更难忘记的是“吃一块鸡蛋糕,美丽的包包!”……多少年过去了,再看《大林和小林》,还是这么好看!
  • 稻草人

    作者:叶圣陶

    稻草人,ISBN:9787535331748,作者:叶圣陶
  • 《萌芽》2006年度佳作

    作者:本社

    《萌芽2006年度佳作》主要内容:韩寒说要中奖,于是就中了奖;韩寒说要有鬼,于是就有了鬼;韩寒说起火了,于是就有了火。特立独行的韩寒兴致盎然地建造着属于自己的小说城池。(《一座城池》)。 张悦然说:西比尔是神的孩子,在她十四岁那年的某个夏日,她看见带刀的天使像纸鸢在天空中飞来飞去……(《纸鸢记》)。 顾湘则固执地认为,心爱的小瘸猫走失后,每一团蠕动的阴影都可能是猫。在寻猫的过程中,她甚至碰到了一列像猫的火车……(《小猫》)。 童年的相亲相爱,少年的孤独,青春的叛逆,情感的冲动与迷茫……李萍和阿鸣在成长的阵痛中,各自都有一个无法逃避的拐弯的夏天。(《拐弯的夏天》)。 有人说,真正的悲伤是全身的每一处皮肤都可以流泪却不发出任何声音。卫城祠的金城之恋就像徐蕊的爱情一样如优花盛开……(《金城之恋》《优花的盛开,在夏天》)》 《葫芽》鼓励年轻人不拘题材、不拘形式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召集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年轻作者。《萌芽2006年度佳作》从《葫芽》2006年度发表的200多万字的优秀作品中,精选出韩寒、张悦然、李海洋、顾湘、李萍、小饭、马中才、噎死爱肚、朱婧、薛晓玮等36位作者的37篇佳作,集中体现了《萌芽》在本年度原创青春文学方面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 人啊,人

    作者:戴厚英

  • 左翼文学的时代

    作者:王风,【日】白井重范 编

    本书汇编中日两国有关左翼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有关左翼文学的研究,日本战后在丸山升先生领导下的研究会做出了卓越贡献,研究成果近年有所引入。中国八九十年代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弱,进入本世纪,一批年轻的学术精英崛起。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日两国合作了一个学术会议。本书选编其中部分文章并兼收另外一些代表性论文,具有代际、国际对话的特点。文章的作者包括丸山升、丸尾常喜、近藤龙哉、芦田肇、钱理群、萨支山、贺桂梅、程凯等。
  • 江湖行

    作者:徐訏

    农村青年野壮子,只因家里偶遇事故,引致父疯母病,先后身亡,于是卖田跟从船家舵伯行船做小生意,不久便在搭船下乡演出的越剧班中爱上了一个美丽姑娘葛衣情,但定婚不久对方悔婚,因为葛衣情进城演出大获成功,于是说野壮子没读过书,她不愿一世去过乡下生活。野壮子愤怒之下,便拿着行商所赚的钱到上海去读书,经两年补习,考进大学。后来,野壮子在一次看戏时重晤这个嫁了人又离了婚,现在上海戏院唱出了名的葛衣情,开始了一种已无过去之情却仍有当下之欲的偷情关系。但不久,野壮子便对此种关系感到厌倦,即趁暑假两个月中,前去探望杭州监狱中的舵伯,他因走私失手,判监两年。野壮子在住处附近碰到一个受骗失身怀孕、想要自杀的小尼姑印空,给印空的师傅误会为印空腹中孩子的父亲,印空为求能被野壮子带走,去上海找她那个负心人,干脆诬指野壮子便是她的情人,野壮子也由于怜悯而将锗就错,把印空带回上海待产,改名映弓,后舵伯出狱,靠着过去走私所得成了上海的一个大亨,并把映弓接去同住,不久她便生了一个男孩。这时野壮子在学校因政治问题受到排挤,于失望愤怒之中,又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活,在一个卖艺班子做总务。某夜这个班子偶逢一个盲人何老带着孙女紫裳上船来卖唱,班主竟是何老之子的老朋友,于是他便把何老紫裳收留班中。何老以他的音乐天才,出主意让野壮子编戏,从而把杂耍表演融会为完整的戏剧,并使紫裳参加主唱演出,于是紫裳光芒灿露而成全班灵魂,也带旺了戏班。不久何老病故,死前才知老朋友舵伯已成巨富,也知紫裳已对野壮子情有独钟,遂托野壮子把紫裳带到上海依靠舵伯。野壮子再回上海时,葛衣情已取代了映弓的位置,据说,映弓代到了过去的情人,但把孩子留了下来。在舵伯的帮助下,紫裳一登台便轰动整个上海,这时紫裳虽然仍爱着野壮子,但他们之间的社会地位已相差悬殊。紫裳想资助野壮子出国留学,待他学成归来,与她圆满结合。但野壮子出于自尊,与紫裳不告而别,随同过去班子中一个耍猴的朋友,上山为寇。野壮子入伙的部队后来被共产党的军队收容,他单独逃亡出来。路上野壮子遇劫而财物尽失,在濒临饿死时受到两名僧人的救助,后又在一个农家获温暖的招待,这家姑娘阿清对他一见钟情,父母也有意招赘帮耕,野壮子婉拒后仍深情不减,互换信物并定了“等他一年”之约。野壮子因无盘缠回沪,落脚一个小城,沦为一名带烟土的跑腿。数月之后,他邂逅了已有鸦片烟瘾的野凤凰,紫裳的母亲,从而也认识了紫裳的异父妹,已是大鼓艺人的小凤凰。野凤凰为要不失身分地重见紫裳,奋发戒毒,并组班前往上海演唱,打算把小凤凰同样捧成红角。实际上野凤凰正是舵伯早年作海盗时便已订亲的初恋情人,由于舵伯失手入狱,这位渔家未婚妻也翻船毁家,卒为卖艺班子的船救起,这才辗转嫁给何老之子的。在野壮子的安排下,这两个历尽沧桑而皆前情未混的老情人终于重逢了,于是舵伯决定退休,野风凰也放弃了捧红幼女之志而与长女当下团圆,二人只待班子演唱期满,便结婚前赴四川归隐。按照他们二人的意思,野壮子和小凤凰也应同行,日后结为百年之好。但野壮子又与紫裳旧情复炽,终以“写作事业刚刚开始,亟待努力”这一藉口,留了下来。野壮子很快便以彗星作家姿态出现在上海文坛,紧接着便是抗战爆发,野壮子在劳军工作中被炸伤腿,另还有一个伤重致死者——映弓。映弓是共产党派来组织领导“文化界抗日救亡运动”的,临死前告诉野壮子非常想见孩子,却不知她的孩子就在不久前一次绑票事件中染上伤寒死去。紫裳为避开敌伪逼她合作,慌忙前往香港,野壮子因事滞留上海。不久便因抗日罪名被捕受殴打,伤腿再断。经葛衣情周旋担保,野壮子获释出狱,又在葛衣情帮助下治腿养伤。这时葛衣情已嫁给与日本人勾结极深的潘宗狱,但她仍不忘野壮子,特意怀孕,要求野壮子待她产后再去后方,同时把此事故意告知一心要和野壮子同赴后方的宋逸尘,使宗不辞而别,将“葛衣情就要替野壮子生孩子了”这一消息带给紫裳,致使紫裳很快便和对她倾慕已久的宋逸尘结婚。野壮子闻讯大受刺激,待葛衣情生产后便不辞而别。在入内地的路上,野壮子与沦为低级妓女并染上性病和肺病的阿清邂逅相逢,出于同情,他把阿清带到桂林治病,并准备娶她。在阿清养病期间,野壮子把她托付给朋友,便去重庆看望舵伯一家,他又对已是高中生的小凤凰充满爱意,但因不知如何措辞,未把阿清的事告诉她。阿清病愈一面力学,一面苦候野壮子,最后打算到重庆去找他。野壮子得悉大恐,驰书友人转告阿清要她死心,说是他已结婚出国,而这封信刚好给这时已懂读信的阿清看到,于是阿清留书自杀。野壮子伤痛不已,飞赴桂林为阿清办理丧事,此事为报纸攻击,小凤凰得知愤而与野壮子决绝,很快便与一外交官员结婚同赴加拿大。舵伯逝世,野壮子赶回重庆与奔丧前来的紫裳重逢,二人为助野凤凰节哀,偕她同游峨眉山,巧遇当初救过野壮子命的两位僧人,野壮子后来便长居峨眉写书,最终出家。 【作品鉴赏】 徐訏早在30住代就崛起于上海,至40年代已成为名满全国的大作家。1950年定居香港后仍笔耕不辍,在他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总计五百万字之多的小说作品,无论从小说的数量或是质量方面来说,都可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江湖行》这部洋洋洒洒六十余万字的巨著不仅代表了他后期创作的成就,也是他倾其毕生的人生经验、感受和认识写成的,寄托了作者的最大心力。《江湖行》与作者的其他作品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它所描写的人物有江湖艺人、歌影红星、僧人尼姑、海盗小偷、土匪走私贩……所涉及的内容有演戏、卖唱、盗窃、贩毒、绑票、流浪、行骗、卖淫,以至跳舞、赌钱、吸毒……其背景从小城的朴实与山川泉石的清新到大都市的豪华与笙歌饮宴,从土匪营到红区,从沦陷区到大后方;其情节以主人公的生活为线索,以他与四位女子的多角恋爱和两位女子的友情为主要纠葛,同时又左嵌右掇地分头描写着她们各自的命运。这些奇人、奇情、奇事为这部巨著涂上了一层眩人眼目、奇幻虚缈的色彩。但小说的这种传奇性只是骨肉,而非精髓,作者编写的传奇故事是他的寄托之物,而非物之所寄,作者的真正用意不在“奇”,而在“常”。他要通过似乎是偶然性造成的传奇来表现一切都是预先安排好了的必然性所决定的命运;通过特殊的人生来表现可以概括一切特殊的一般性的人生哲理。小说所描写的飘忽不定、大起大落的爱情、名利和权势,偶然得致于虚幻,所塑造的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人物,特殊得致于传奇,但这种走到极端的偶然和特殊又都离不开前定,摆脱不了命运的拨弄。它告诉人们,该得到的总要得到,该失去的总要失去。而得失又总是相对的,不过是在某一时空交遇中所出现的幻象而已,环境改变这一切自会改观,人间没有不谢的花,没有不调的草,没有不散的筵席,没有不变的爱情。一切已失的无法重获,再得的决不是已失的。这样,偶然和必然、特殊和一般、得与失在小说中虽以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最终又归于“一”,归于“同”,其间没有分界和差别,整部小说似乎都在冥冥中的命运的圆圈中绕来绕去,而这种转不出的圆圈也正是这部小说的内在结构。小说主人公不断在追求他所没有的,已失去的,但得到的又总是他所不要的,加多了一个已失的;他又不断放弃已得到的,但放弃的又总是他所要的,这样又加多了一个得不到的。他的心灵永远处于不安之中,正是这不安在他人生中掀起了一环接一环的生命的波澜。但不管怎样,他都在“无”之中,最终他看透人生,彻底走上“无”之路,削发为僧,要在望月庵写一部书。这样,这部小说就像一条长蛇首尾相衔,又绕成了一个巨大的圆圈,因为他的人生就是他要写的小说,他的小说就是他已经历的人生。徐訏一向把文学看作是“一种以文字媒介表现作者对于人生的感受的一种艺术”,他在写作《江湖行》时,已过不惑之年,相信自己已把人生看透,他正是通过《江湖行》表现自己“对于人生的感受”、总结和参悟,他对人生的哲学思辨,使这部小说成为文学和哲学的结晶。徐訏曾经说过,“一个一生只从事于写作的作家,他的生命与作品就成为无法分割的东西,我的作品有多少成就是另一个问题,其足以代表我的一个诚实淡泊勤劳的生命则是实在的”,这个“诚实淡泊勤劳”的生命正是这部小说的灵魂。(李今)
  • 张贤亮中短篇精选

    作者:张贤亮

  • 作者:叶紫

    中篇小说《星》成功塑造了一个从蒙昧中日渐觉醒,在驯顺中起而抗争的女性形象。农妇梅春姐一直在丈夫的冷淡和凌辱中过着逆来顺受的非人生活,直到革命的星火袭来,梅春姐在对爱情的追求中开始一步步觉醒,终于无畏地走上了抗争之路。小说通过主人公几经曲折的经历来展现时代的风云变幻,将多变的场景、错综的人物和纷杂的情节处理得有条不紊。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小说更以细腻的心理描写与内心独白,突破了当时革命文学脸谱化的粗疏笔法,为文学史增添了浓酽的一笔。 叶紫以其悲壮而情感深挚的小说创作,理应在文学史上获得更高的评价和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