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现当代文学

  • 天吾手记

    作者:双雪涛

    《天吾手记》是小说家双雪涛的长篇力作。生命只有100个小时的觉醒者天吾,在台北街头邂逅正在变淡的女孩小久,寻找一座比101大楼还高的教堂,那里藏着少年友人安歌失踪的秘密……台北与东北,时空虚实交错的双城故事,十一篇诞生于生死边界、奇幻与现实彼岸的“手记”,一场穿行于未来与回忆之间的追寻徐徐展开:少女安歌的下落,生死未卜的警察蒋不凡,S市的女人穆天宁,彳亍在淡水河畔的李天吾能破解谜团,完成使命吗?

    ———————————

    ⭐️小说家双雪涛长篇力作,奇幻与现实交织的小说拼图,穿行生命与时空边界的追寻之旅——“我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捍卫她,那就是无论如何不能把她遗忘”。100个小时之后,死亡就要来临。台北街头正在变淡的女孩小久,擦去笔迹的演算草纸,一座不存在的教堂,少女安歌失踪的秘密藏在其中……觉醒者天吾能破解命运的谜团,完成使命吗?

    ⭐️冲出日常,创造一个传奇世界——台北与东北,少女与警察,青春与暴力,困境与幻境闪回交错的双城记。平凡人的奇幻冒险,十一篇诞生于生死、虚实彼岸的“手记”,一场穿行于生命与时空边界的爱与追寻之旅。“明天开始,向着灯火走,不要回头。”

    ⭐️新版完整呈现,恢复千余字篇幅,极大还原小说原貌——“我对《天吾手记》的感情十分特殊,就像是在最寒冷的冬日我在驿站升起一炉火,几人围炉而坐,烤着地瓜聊着闲话,心里又都知道,明早还要远行。”从《天吾手记》到《平原上的摩西》,小说家通向自己的腹地,人物彼此勾连,故事交互生长,温柔的想象与冷冽的故土映照,不变的是凡人的信仰与纯真。新版恢复千余字篇幅,极大还原小说原貌。

    ⭐️台北文学奖创作年金入围作品——电影《刺杀小说家》《平原上的火焰》原著作者,易烊千玺、雷佳音、董子健喜爱,多部作品均有影视改编计划。小说家双雪涛曾获首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青年作家”、第三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等各大奖项。《天吾手记》入围第十四届台北文学奖创作年金奖。

    ⭐️全新典藏版,著名书装设计师陆智昌倾力打造——酷烈奇幻,经典质感,在寒冷的现实中,也有升华的浪漫出路。

  • 跨语际实践

    作者:刘禾

    本书从翻译的语言与文化实践的角度,探讨20世纪初期(1900—1937)中国的语言和文学如何在一种“虚拟的等值关系中”,通过与西方和日本等不同语言文化系统的的相互接触、交流和翻译,构建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现代想象,从而形成一种“被译介”的现代性,一些现代中国的经典话语和叙事,诸如国民性、个人主义、现实主义,乃至作品的经典化与文类的建制化、文化保守主义的出现等等,都是在翻译中生成的现代性的不同层面。作者对此逐一考察,并通过复原语言和文学实践中各种历史关系赖以呈现的场所,及等值关系建立的语境、时间和过程,重新思考了东西方之间跨文化诠释和语言中介形式的可能性。

  • 那猫那人那城

    作者:朱天心

    《猎人们》之后,朱天心全新猫书

    异族他类自由来去,街猫与人族相遇的城市传奇

    马家辉、杨照推荐,这不是一本你以为的猫书,不卖萌,不可爱,不取悦你

    「内容简介」

    我妄想要一一捕捉记下街猫们街头暗巷的身影、故事,证明它们确实来过此世此城一场。

    《那猫那人那城》是作家、资深动保志工朱天心的全新猫书,继《猎人们》之后,写下她生命中际遇的街猫朋友的故事,并延伸至猫族、人族,以及二者交织的共生时空:只要爱情不要面包的甜橘,与作者相伴七年的橘子,歌声洪亮且领有专业保姆证照的猫大王乳乳,拥有一众人族粉丝团的俊美浪猫斑斑;还有爱上不羁浪猫尾橘的女孩黛比,猫志工天文,传奇抓扎手林忆珊,创办“台湾认养地图”的“神雕侠侣”KT和叶子,在台南乡下独力救护浪犬的小说家王家祥,喂街猫途中遇车祸去世的作家忽忽……

    一只只在城市中艰难求生的街猫,一个个穿梭街巷救护街猫的猫志工,年年岁岁的夜黑风高,数不清的生离死别。作者以最细密的现实关怀、最辽阔的生死忧思,深情而孤绝地记录下人族与猫族努力地在这块土地上共生的姿态,记录下街猫与人、与一座城的短暂际遇与丝丝牵绊,以及由此引发的人心人性审视与生命思索,为流浪动物打捞记忆,为无法发声的弱势生命发声。

    既然介入了,就介入到底。留一个小水罐,在阳光、雨露、绿森光影下,让人族与猫族都能认真而不屈地活着。

    「编辑推荐」

    《猎人们》之后,朱天心全新猫书,书写街猫与人族相遇的城市传奇。每一个真正的爱猫人深深共鸣的挚爱之书。

    这不是一本你以为的猫书,不卖萌,不可爱,不取悦你。一部生命的见证之书,多情多刺的动物书写,温暖赤诚的文学回忆。

    收录近40幅街猫摄影照片,附赠4幅猫咪书签,精美装帧,内文彩色印刷。作家朱天心vs.猫咪摄影师KT,生花妙笔的猫生百态,笑与泪的城市街头日志,一份都市人类学的非虚构范本。

    马家辉、杨照诚挚推荐。疫情之下,我们该如何关心其他生命?

  • 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

    作者:韩东

    1970年代中国,苏北小城三位少年的列传

    荒芜的年代,小城好汉们各自走向生存与毁灭

    一代诗人的文学偶像,当代华语写作的标杆性作家

    韩东“年代三部曲”首次集结出版

    北岛、贾樟柯、苏童、左小祖咒、老狼等倾情推荐

    编辑推荐

    作家韩东讲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三部小说首次集结为“年代三部曲”出版。

    北岛、贾樟柯、苏童、洪晃、老狼等倾情推荐。

    著名插画师老二为本书创作插图,风格怀旧幽默亲切,带着读者来到上世纪70年代的苏北乡村。

    内容简介

    1975年,“我”随父母到共水县城生活,认识了朱红军、丁小海等玩伴,由此展开了数十年的友谊。随着时代的变迁,因为各自的性格,三位也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命运之路。

    英特迈往:英俊威武,超逸非凡。出自宋·陆九渊《荆国王文公祠堂记》:“英特迈往,不屑于流俗。”

    名家推荐

    作为小说家的韩东和作为诗人的韩东是一脉相承的,他以特有的方式改变中国当代小说的景观。——北岛(诗人、作家)

    韩东的小说告诉我们,生活里的平庸比我们知道的还平庸,生活里的诗意比我们能感受到的还诗意。韩东洞悉那些显而易见却不被我们发现的事情,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不动声色却最惊心动魄的讲述者。——贾樟柯(导演)

    韩东也许就是中国版的雷蒙·卡佛,以其敏感掌控文字触觉,温和与锐利交集,直抵世态人心。——苏童(小说家)

  • 扎根

    作者:韩东

    一幅生动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风俗画

    一部语言干净且沉静的美妙作品

    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一代诗人的文学偶像,当代华语写作的标杆性作家韩东

    “年代三部曲”首次集结出版

    北岛、贾樟柯、苏童、左小祖咒、老狼等倾情推荐

    编辑推荐

    作家韩东讲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三部小说《扎根》《知青变形记》《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首次集结为“年代三部曲”出版。

    《扎根》为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获奖作品,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本书用儿童的清澈双眼观察世界,这世界新奇生动,处处皆景,令人读之津津有味,又回味无穷。

    著名插画师老二为本书创作插图,风格怀旧幽默亲切,带着读者来到上世纪60年代的苏北乡村。

    内容简介

    1969年,老陶一家老中青三代五口人从南京下放到苏北洪泽湖边的三余,由此展开一段长达十余年的故事。

    作品以儿童小陶的视角展开,从孩子纯净好奇的眼中,看到父母无畏人生困境的努力、三余优美的乡间景致、憨厚又带点精明的乡亲,还有人与自然、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名人推荐

    在这部绵密而沉静的作品中,历史和记忆,现实和虚构,小事和大时代,轻与重,经由韩东不动声色的叙述,呈现出了另一种异端的面貌,细心的读者自能从中读出一种内在的震撼。

    ——摘自华语传媒大奖长篇小说奖授奖词

    作为小说家的韩东和作为诗人的韩东是一脉相承的,他以特有的方式改变中国当代小说的景观。

    ——北岛(诗人、作家)

    韩东的小说告诉我们,生活里的平庸比我们知道的还平庸,生活里的诗意比我们能感受到的还诗意。韩东洞悉那些显而易见却不被我们发现的事情,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不动声色却最惊心动魄的讲述者。

    ——贾樟柯(导演)

    韩东也许就是中国版的雷蒙·卡佛,以其敏感掌控文字触觉,温和与锐利交集,直抵世态人心。

    ——苏童(小说家)

    在《扎根》当中,通过对父亲下乡的回忆性描述,韩东复原了一个时代的朴实无华的图景。那种叙述扎实、平实、准确、有力但内敛的语调,实在是老韩基本功高超的证明。

    ——邱华栋(作家,《人民文学》副主编)

    《扎根》细节描述扎实精确,叙事貌似不动声色,情感被一再凝缩以至于形成了难以撼动的坚硬的核,面对这样刀砍斧削的完成品,一个写作者脱帽致敬乃是理所当然。

    ——金海曙(小说家、剧作家)

  • 知青变形记

    作者:韩东

    1970年代中国,一位普通青年的看似平淡却离奇的遭遇。

    以荒诞的手法重述历史,温和与锐利交集,直抵世态人心。

    一代诗人的文学偶像,当代华语写作的标杆性作家韩东

    “年代三部曲”首次集结出版

    北岛、贾樟柯、苏童、左小祖咒、老狼等倾情推荐

    编辑推荐

    “诗人的文学偶像”“作家中的作家”韩东讲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三部小说《扎根》《知青变形记》《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首次集结为“年代三部曲”出版。

    被誉为“一部伟大的小说”“一本有魔力的书”“重写历史的小说佳作”,中文世界二十年来ZUI好的长篇小说之一,带给读者震撼、思考与阅读享受。

    著名插画师老二为本书创作插图,风格怀旧幽默亲切,带着读者来到上世纪70年代的苏北乡村。

    内容简介

    知青罗晓飞为争取回城,积极表现,却遭到诬陷入狱。阴差阳错之下,罗晓飞变身为村民范为国,开始了他看似普普通通实则危机四伏的冒名顶替生涯。

    故事跨越数十年时间,以平实克制的语言,写出一个带有荒诞色彩的不平凡故事。在艰苦的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人的坚韧的生命力却蓬勃绽放,令人动容。

    名人推荐

    作为小说家的韩东和作为诗人的韩东是一脉相承的,他以特有的方式改变中国当代小说的景观。

    ——北岛(诗人、作家)

    韩东的小说告诉我们,生活里的平庸比我们知道的还平庸,生活里的诗意比我们能感受到的还诗意。韩东洞悉那些显而易见却不被我们发现的事情,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不动声色却最惊心动魄的讲述者。

    ——贾樟柯(导演)

    韩东也许就是中国版的雷蒙·卡佛,以其敏感掌控文字触觉,温和与锐利交集,直抵世态人心。

    ——苏童(作家)

    《知青变形记》是一部伟大的小说。我以一个曾经的知青作证——它写出了许许多多知青深埋在心底里的感受。我以一个曾经的小说家起誓——它是部杰作;这样一本小书将与它所记述的历史一道,被人们长久铭记。

    ——马原(作家)

    很神奇,怪异的小说,看着看着就觉得也许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年轻朋友看这本书比《鬼吹灯》好,更惊竦,就怕看不懂。

    ——洪晃(作家,出版人)

    这简直不是人写出来的!因为你读着读着突然发现自己已成为故事的一部分,已无法脱身。

    ——棉棉(作家)

    我那么喜欢《知青变形记》,这是一本非常有魔力的书,各方面写得都非常棒,作者自己想必是知道这一点的。

    ——Nicky Harman(汉学家、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翻译学教师)

    这是一本重写历史的小说佳作,一本激荡心神的好书。——陈寅(《深圳特区报》总编)

    韩东以他惯有的惊人耐心叙述了一个罕见的故事,用冷峻而温情的双重笔调讲述了一个知青无可选择的离奇遭遇。

    ——吴亮(评论家、《上海文化》主编)

    以前我只读王小波,王小波死了以后只读韩东,《知青变形记》尤其令我满足。

    ——何多苓(艺术家)

  • 年月日

    作者:阎连科

    法国教育中心推荐全国中学生阅读

    当代文学大家阎连科涤荡文学河流的经典之作

    获国际“反饥饿图书奖”、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第八届“小说月报”百花奖、第四届上海中篇小说大奖!

    荒芜世界里的守望者之书!

    “如果人类的祭日到来了,世界上只还有一个人和一粒种子会是什么样?”

    千古一遇的大旱降临,村庄里的人尽数离开,只留下了先爷、一条盲狗和仅剩的一株玉蜀黍苗。日光毒辣得能称量出光的重量,一人一狗该如何守护着一点微弱的希望存活下来?在年月日的反复轮回中,日头越是难熬,生命越发显出生猛的力量。

    人生宛如在漫漫长夜中行走,相信虔诚等待的人终会看到灵至的那束光。

  • 石榴树上结樱桃

    作者:李洱

    《石榴树上结樱桃》是李洱的涉足当代农村题材的作品。小说语言如杂花生树、生动幽默,各色人物性格鲜明,被誉为中国乡村社会寓言。荣获首届“华语图书传媒大奖”,根据本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入围第34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德国总理默克尔将德文版《石榴树上结樱桃》送给中国国家领导人,并点名与李洱对谈。

  • 你欠大学一次远行

    作者:张清

    《你欠大学一次远行》用141个小故事讲述大学生背包客张清用自己赚来的1.5万元游历欧洲10个国家的经过。 在10个没有任何朋友的国度,身上几乎没有任何现金,存活下来是他首要的目标,途中吃喝、住宿、搭车全是通过陌生人的帮助,路上消费的资金也都是途中的陌生人给的。 他搭了41 辆便车,9个晚上流落街头,18个晚上得到陌生人收留,出于安全考虑住了4晚旅馆;睡过火车站,睡过沙滩,睡过桥上,睡过街边,睡过机场,睡过Quick快餐店,睡过图书馆,睡过走廊,睡过陌生人的地板…… 他卖中国结,卖画,也曾在卢森堡街头卖艺乞讨。 在最迫不得已的时候用信用卡刷了张铁路通票。
  • 嬗变

    作者:刘纳

    《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修订版)》对辛亥革命时期、1912-1919年、五四时期三个阶段不同的文学风貌做了梳理勾勒,着重揭示出中国文学在此期间;所发生的从“旧”到“新”的历史性嬗变。 《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修订版)》引用了大量史料,包括来自各种类型作品的大量实例。作者力图在别人不经意处发现历史信息和艺术内涵,进而抓住文学历史的种种征候、发展进程的点点轨迹,既描绘出一幅幅文学史画面,又提出了一个个值得人们认真思索的见解。
  • 守望先锋

    作者:洪治纲

    先锋文学一直是国内外文学研究中颇受重视的学术热点和难点之一。因为文学前进的步伐,文学开拓的前景,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无数先锋作家的探索结果,取决于他们在艺术上进行前瞻性实验的结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书选择先锋文学作为考察对象,并将之纳入现代性的历史语境之中,整合先锋文学研究在形式与内容上的两极化思维,并以创作主体的精神作为核心,全面审度了先锋文学的诸多特征,论析了它们在反叛与超越的过程中,逐渐走向艺术自律的内在轨迹。
  • 革命後記

    作者:韓少功

    「文革」是一個事實和情緒的巨大總量,交織了數億人太多的紛爭和尷尬,沉浮和恩怨,遺忘和誇張,以至任何判斷都可能掛一漏萬。事情已過去三十多年,但三十多年後的有關爭議不是更少,而是更多;不是更緩,而是更烈……。」 本書作者韓少功,作為在場者之一,他說:我不可能接受一些嘻哈族的「文革」,比如他們覺得紅衛兵步行串聯特有趣,那不就是「驢友」探險嗎?他們覺得知青下鄉也特來勁兒,那不就是真人秀的「魔鬼訓練」嗎?他們甚至覺得子彈橫飛的武鬥夠爽,夠刺激,嘿,那時候「軍迷」玩一把真的耶。我也不可能接受一些洋左派的「文革」,他們曾認定革命樣板戲就是文化領域人民主權的神聖標誌,紅衛兵挎上駁殼槍就是最徹底的解放,工人趕走廠長就是共產主義的夢想成真。當然,我也完全不可接受某些中國官員的振振有詞:「你以為現在還是文革?你們還想踢開黨委鬧革命?」 問題是,這些人的「文革」印象錯在哪裏?憑什麼本書作者就認為自己的「文革」記憶比他們的更可靠?憑什麼他能相信自己的記憶不是另一種瞎子摸象,在這裏的饒舌不是以白詆青、以宮笑角,五十步看百步?
  • 萧红文萃

    作者:萧红

    本书收录了萧红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本书所收作品内容丰富,题材体裁各异。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及艺术性,充分显示了作家所具有的扎实深厚的文学造诣及其各具特色的写作风格。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本书,一览作家的精华之作,对作家的其人其文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本书是“现代作家文萃系列”之一。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坛独树一帜的女作家,她以女性的目光透视历史,对国民灵魂的了悟达到极深程度。其长篇小说代表作《呼兰河传》被茅盾称为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表现作家对国民劣根性的忧愤和悲悯。本书收录了萧红的三部长篇小说,集中反映了这位女作家短暂而光彩的艺术之旅。
  • 莎菲女士的日记

    作者:丁玲

    《莎菲女士的日记》内容简介:凌吉士向我说:莎菲,你真是一个奇怪的女子。我了解这并不是懂得了我的什么而说出的一句赞叹。他所以为奇怪的,无非是看见我的破烂了的手套,搜不出香水的抽屉。无缘无故扯碎了的新棉袍,保存着一些旧的小玩具。
  • Configurations of the Real in Chinese Literary and Aesthetic Modernity

    作者:Peter Button

    The emergence of the Chinese socialist realist novel can best be understood in light of the half-century long formation of the modern concept of literature in China. Globalized in the wake of modern capitalism, literary modernity configures the literary text in a relationship to both modern philosophy and literary theory. This book traces China's unique, complex, and creative articulation of literary modernity beginning with Lu Xun's "The True Story of Ah Q". Cai Yi's aesthetic theory of the type (dianxing) and the image (xingxiang) is then explored in relation to global currents in literary thought and philosophy, making possible a fundamental rethinking of Chinese socialist realist novels like Yang Mo's "Song of Youth" and Luo Guangbin and Yan Yiyan's "Red Crag".
  • 上海的早晨

    作者: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1~4(套装共4册)》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新中国60年长篇小说典藏之一。在新中国六十年的历史上,几代作家在不同的时期创作了数以万计的长篇小说。我们作为新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专业文学出版社,素有“新中国文学出版事业从这里开始”之誉,长篇小说、出版资源非常丰富。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我们从业已出版的长篇小说中遴选出部分优秀作品,汇集成“人民文学出版社·新中国60年长篇小说典藏”一次性推出。这些书目的选择,兼顾历史评价、专家意见、读者喜好,以及题材和思想艺术风格的丰富性,它们集中展示了新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伟大成就和发展变化,从文学的角度折射出中国特别是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风貌。入选作品大都经过了时间淘洗,是可以流传的上乘之作。阅读或收藏,均富有价值。
  • 现当代文学新论:义理·伦理·地理

    作者:王德威

    王德威编著的《现当代文学新论--义理伦理地理(精)/复旦大学光华人文杰出学者讲座丛书》通过对域内、海外及东南亚等地域种不同时代和背景的华文写作,铺陈出有关现当代文学史研究和编写的种种现象及思考,对构成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的多种新元素和新角度,有深入的探讨。
  • 芙蓉镇

    作者:古华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芙蓉镇》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主要讲述了,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青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1964年春她用积攒的钱盖了一座楼屋,落成时正值“四清”开始,就被“政治闯将”李国香和“运动根子”王秋赦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罪证查封,胡玉音被打成“新富农”,丈夫黎娃娃自杀,黎满庚撤职,谷燕山被停职反省。接着“文革”开始,胡玉音更饱受屈辱,绝望中她得到外表自轻自践而内心纯洁正直的“右派”秦书田的同情,两人结为“黑鬼夫妻”,秦书田因此被判劳改,胡玉音管制劳动。冬天一个夜晚,胡玉音分娩难产,谷燕山截车送她到医院,剖腹产了个胖小子。三中全会后,胡玉音摘掉了“富农”帽子,秦书田摘掉了“右派”和“坏分子”帽子回到了芙蓉镇,黎满庾恢复了职务,谷燕山当了镇长,生活又回到了正轨。而李国香摇身一变,又控诉极左路线把她“打成”了破鞋,并与省里一位中年丧妻的负责干部结了婚。王秋赦发了疯,每天在街上游荡,凄凉地喊着“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成为一个可悲可叹的时代的尾音。
  • 生死疲劳

    作者:莫言

    生死疲劳,ISBN:9787506366649,作者:莫言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