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心理学
-
我们赖以生存的故事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将去向何方?
为了成为我想成为的那个人,我可以做些什么?
本书告诉我们,通过创造自己的生命故事,我们得以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人生历程和发展走向,并最终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
生命故事的发展贯穿我们的一生,从婴儿咿呀到垂垂老矣。
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有自己的发展使命,我们不必追随社会时钟埋头往前赶,屏蔽自己内心的需求。只要完成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我们就能在回顾自己的生命故事时,相信自己创造的是一份有价值的礼物。
-
我们时代的神经与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是21世纪的流行病,全球精神疾病覆盖面已超10亿人。
比精神疾病本身更可怕的,是污名化、病耻感和歧视:精神疾病和未成年是犯罪的“免死金牌”?患上抑郁是因为不懂事?肥胖是自我放纵造成的?成瘾是坏人做出的坏行为?
大脑中有860亿个神经元通过非常精确的连接相互交流,但这些连接可能因损伤或疾病而改变,也可能在发育过程中无法正常形成,甚至根本无法形成。如果困扰人类的很多疾病与大脑硬件出问题有关,那许多污名化和歧视就站不住脚。
世界知名神经科学家、精神科医生兼诺奖得主,以短小精干的篇幅,综合当前学界的最新研究,阐明孤独症、抑郁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病态行为、成瘾障碍等神经与精神疾病背后的生物学机制,解析究竟大脑出了什么状况?为什么出状况?我们该如何应对?
编辑推荐:
◎人类疾病已进入“精神疾病时代”,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精神疾病都呈高发态势,另一方面我们却对精神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或存在认知偏差。
截至2022年,全球精神疾病覆盖面已超10亿人。就我国而言,目前精神心理疾病发病率已达17%,尤其让人担忧的是,儿童青少年整体精神障碍流行率高达17.5%,但其中得到合适诊断治疗的不到20%。我们不仅精神科相关的人才储备不够,公众的精神健康素养也很不足。很多时候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或他人是生病了,哪怕知道了往往也会因病耻感而讳疾忌医。对此,本书作者坎德尔说,“教育和科学是我们消除污名的最佳手段。”
◎本书有助于我们改写对精神疾患的认识,以更理性的方式去对待;也有助于提升公众的精神健康素养,帮助大家正确认识、应对精神疾病。
本书引入了疾病患者的真实案例,让读者可以感同身受。另一方面,书内的七十余幅配图使知识更为直观,各类图表有助于读者理解生物学机制,而患者的艺术作品能让我们直接感受到他们不被束缚的创造力。坎德尔理性解析了不同疗法的利弊,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于“治疗”的认识,同时,他直接驳斥了各种污名、偏见,引入各方观点对读者有可能关心和好奇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让我们加深对人性和这个世界的理解,在需要的时候更好地支持自己和家人。
◎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精湛的科学写作功力,造就“心理障碍一本通”。
市面上介绍神经与精神疾病的,要么是篇幅很长的专业教材,要么局限于单一病种,主要是为患者及其家人撰写的心理咨询和自助读物;本书则以短小精干的篇幅,涵盖了神经与精神疾病的主要病种,让我们知道这些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各种疗法及其优势和不足,等等。篇幅不大,却有助于我们形成全面、深入的理解。
娜丁·伯克·哈里斯说过:“一旦你了解了你的身体和大脑在特定情况下是如何反应的,你就可以在处理事情时保持主动。遇到能触发应激反应的因素,你就知道如何支持自己和你爱的人。”相信本书对所有读者来说,会是科学认识心理障碍的一本通、提升自身精神健康素养的必读书。
✨
哲学家陈嘉映、神经科学家约翰·E.道林、精神病学家徐一峰、神经生物学家仇子龙、演员陈冲跨界联袂推荐:
我曾读过诺奖得主坎德尔的《追寻记忆的痕迹》,做过推荐。从脑科学角度说,这一部《我们时代的神经与精神疾病》内容更加系统翔实。坎德尔从脑科学的视角论述了心智的诸种方面,从记忆机制到艺术创造力,从身份认同到自由意志,为这些老议题提供了新洞见。我们不仅能看到心智生物学的新知如何改写我们对精神疾患的认识,而且也能借此拓展我们对人性和这个世界的理解。
——陈嘉映,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浙大城市学院特聘教授
这本书回归了埃里克·坎德尔最初对人类心智及其障碍的兴趣,是一座信息金矿。书中深入介绍了认知和神经方面的大脑疾病: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还不知道什么。坎德尔着重强调我们目前对各种大脑疾病的认识,主要是通过该领域应用的两种相对较新的技术方法:遗传分析和脑成像。我对这本书将临床症状与神经生物学(已发现的大脑障碍的解剖和分子水平变化)融为一体表示赞赏。我向任何想了解人类对大脑疾病的探索进程的读者强烈推荐这本书。
——约翰·E.道林,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荣休教授
这是一本关于大脑的神经生物学相关性和精神病学临床科学基础的科普巨著,坎德尔写得非常精彩,让人不忍释卷。与一般科普不同的是,它同时兼具当今神经科学领域基础与临床最新进展,包括作者自己的记忆研究前沿工作,以及许多患者对自我症状的生动描绘,把一般晦涩难懂的神经系统结构、功能与人们日常体验的联系简明生动地表达出来,分寸感把握很到位,也很好地梳理了现代精神医学和心理治疗的发展简史。他对创造力的大脑机制的观点显示出非同凡响的洞察力。在新心智生物学的框架下,神经精神疾病、发育与遗传易感素质、学习与记忆、人类行为、意识本质、精神分析等等被有机地串联起来,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由此开启一段探索大脑与心智之旅。
——徐一峰,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脑健康研究院院长、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点实验室主任
坎德尔是诺奖获得者,脑科学大师,也是科学写作的大师。他曾创作过自传《追寻记忆的痕迹》、《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等诸多科普名著。《我们时代的神经与精神疾病》是他撰写的关于脑疾病的一本科普小书,说小书是因为篇幅并不大。对于种类繁多、原因复杂的脑疾病,即使是厚厚的大部头也很难跟大众讲明白其来龙去脉。在这本书里,坎德尔再次展现出精湛的科学写作功力,并非面面俱到,而是对当前最重要的脑疾病做了精彩的“画龙点睛”。例如对于孤独症,他认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大脑中分管社会功能的脑区出现了异常,对于情绪障碍疾病例如抑郁症,他提出可能是由于分管情绪与记忆的脑区连接出现了异常,等等。由于脑疾病的研究还在不断进行之中,这些点睛之笔并非一定是疾病的真正原因,但坎德尔出于数十年的脑科学研究思考,确实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科学观点,不仅对于大众理解脑疾病有帮助,对于我们专业研究者也提供了专业的视角。对于脑科学或脑疾病感兴趣的读者而言,相信这本书是一本非常精彩的入门读物。
——仇子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松江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脑神经科学曾经是我母亲最感兴趣的话题。2020年她患癌症住院,我回来陪她,买了一本埃里克·坎德尔写的The Disordered Mind(即《我们时代的神经与精神疾病》英文原版)。我想从中理解母亲的阿尔茨海默病,也想跟她分享一下这个领域最新的发展。见我读书,母亲问,你在看什么书?我说,一本很棒的科普,通过研究孤独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成瘾等疾病,去理解思维、情感、行为、记忆和创造力。
当时母亲已经无法从真正意义上阅读,因为她失去了存储新信息的能力。但我仍想借这本书跟她聊天,我说,坎德尔因研究“学习与记忆存储”,在2000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她拿过书看里面的插图。我说,这本书企图探讨人类最困难的一个问题:我们的心灵,我们个人的自我感,是如何从大脑的物质中产生的?她说,这的确是个有意思的问题,数百亿神经元是如何产生了意识的?不过人用意识去理解意识,能有答案吗?
那个时刻,清醒像一道闪电划过了母亲头脑的夜空。两分钟后,她完全忘记了这场对话,令我怀疑它是否真的发生过。回想起来,那是我和母亲最后一次有实质的交流。
——陈冲,影视演员、电影导演、编剧
️
媒体推荐:
埃里克·坎德尔的发现真正改变了我们对大脑功能的理解。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奖词
坎德尔本人在关于精神疾病与艺术创造力的一章中架起了科学和人文学的桥梁。他还试图将克雷佩林式的生物学与更以人为本的心理治疗相调和,正确抨击了这两种方法之间的错误二分法,认为这两种方法在实践中都作用于大脑。
——艾伦·贾萨诺夫,麻省理工学院神经生物工程教授,《纽约时报书评》
内容简介:
世界知名神经科学家、精神科医生、诺贝尔奖得主埃里克·坎德尔,以短小精干的篇幅,综合当前学界的最新研究,为我们阐明孤独症、抑郁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各种神经与精神疾病背后的生物学机制。
本书首先探讨了产生我们心智的大脑过程如何变得紊乱,从而造成了困扰人类的各种破坏性疾病。研究这些紊乱过程对于增进我们对大脑正常运作的理解,以及寻找治疗这些障碍的新方法至关重要。其次,研究大脑功能的正常变化可以丰富我们对大脑运作方式的理解,比如大脑在发育过程中如何分化,将决定我们的性别和性别认同。最后,本书展示了生物学取向的心智研究如何开始揭示创造力和意识的奥秘,其中特别注意到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的案例。
虽然很多神经和精神疾病我们都听说过,但并未真正了解,结果是我们对这些疾病和病人有太多误解、偏见与恐惧,而这往往比疾病本身更可怕。本书从科普角度为我们解释了各种神经与精神疾病的病因是什么,病人通常是怎么发病的,症状有哪些,科学家做过哪些探索,现有疗法有哪些,其优势和不足分别是什么……相信多一分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就能少一分望文生义、误解乃至污名化。
-
女人想要什么
【内容简介】
从客体到主体,从女孩到女人,从躲藏到寻找。
七个探索灵魂的女性故事,七场发现渴望的深度对话。
女人并不神秘,我们的渴望和需求亦是如此。
在对女性灵魂进行了30年的研究之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觉得蕞大的未解之谜仍然是:“女人想要什么?”
作为一名心理治疗师,在工作15 年之后,钟美凤确信自己知道这个答案。在《女人想要什么》中,她通过讲述她的七个女性病人的故事来证明这一点。这是一本交叉探讨女性生活以及她们与欲望的关系的真实故事合集。如果你感觉自己的欲望像一座陌生的岛屿,那这本书就是一扇轻轻打开的窗,你会发现自己因为有了全新的认知而停顿下来。
————————————————————
【编辑推荐】
✧察觉内心欲求,解除自我封印。是什么让女性一直处于遭受否定、缺乏爱和始终心怀渴望的状态?在一切对话开始前,请先理清前提:女人都有渴望。
✧超15年临床经验心理治疗师钟美凤真实记录,七个探索灵魂的女性故事,七场发现渴望的深度对话。情爱、孤独、创伤、身份;做母亲、不做母亲;爱异性、不爱异性……无法宣之于口的隐秘叩问,独属女性的自我探索。
✧你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了吗?如果臣服于恐惧,不敢改变现状,失去自己应有的人生,那该有多遗憾?获得认知,便是解放,发现并摆脱规训支配,我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会得到它。
✧得益于丰富的从业经历,钟美凤用剥洋葱般的讲述方式,层层探索主角的内心,锋利、深入又温情。
-
操控
胡泳 姜宇辉 一致推荐!
身处数字世界的警示说明,用户体验设计专家“逃离”科技公司后的反思之作
.
科技公司极力想要掩盖这则事实:人们正被人为地塑造成它们期望的样子。
请尝试回想数字世界中常见的几个场景:收到一条直击兴趣点的推送,点进阅 读;跳出一个红包界面,点进领取;看到一则“限时优惠”信息,立即下单……为什么数字世界总能说服人们,让人毫无抵抗地理性失灵?
科技公司前用户体验专家利拉斯·马加利特,结合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向读者揭露了数字用户被算法/技术所操控的事实。她分析了这一现象背后被广泛应用于科技产品的脑科学机制,并进一步讨论了技术对人产生的生理、心理,乃至文化方面的影响。作者呼吁人们重新审视数字世界中的交互,警惕趋于无形的数字操控。
.
【推荐】
所有的技术和工具,都既可以用于积极的目的,也可以用于消极的目的。利拉斯·马加利特看到了硬币的两面。为机器学习在用户体验方面的潜力感到兴奋的同时,她也对技术日益左右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了警告。
——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
诚如作者所言,本书创作于忧患之际,由此亦试图对这个时代的重重危机进行全面反省。作者并没有如很多人文研究的俗套那般,搬弄诸多批判理论的经典立场,而更是直指人心,直面现实。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如充满警示和启示的纪录片一般,将读者的目光带向那些被隐藏起来的暗处,条分缕析,鞭辟入里。或许,“操控”已是一个不争的现实,但作者更试图带给我们诊断病理的眼光,乃至走出困境的勇气。推荐给每一位深陷迷惘但却苦苦求索的读者,也期待大家都能从书中获致属于自己的那一线光亮。
——姜宇辉,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
雅克·拉康
-编辑推荐-
○ 国内拉康研究中涵盖面最广、篇幅最庞大的专著,时隔13年修订再版
● 新增修订版序言,回顾近十年国内拉康研究的状况
○ 理解晦涩、缠绕的拉康无法绕开的扛鼎之作
-内容简介-
击碎主体性的迷梦
穿越欲望的幻象
最终达至对主体症状的突破
继康德之后,拉康给出了第四批判:纯粹欲望批判
本书首版于2011年,时至今日仍然是国内拉康研究中涵盖面最广、篇幅最庞大的专著。本书分上下两册:
上册可以被看作是关于拉康生平的“小型传记”,作者结合精神分析运动的历史背景,详细叙述了拉康和拉康学派的传奇。
下册是作者在细读了拉康《文集》,研读了拉康的研讨班作品和国外有关拉康的主要研究成果后,从“主体间性”的概念和视角出发,对拉康庞杂的理论所展开的全面梳理。
本次作者除做小幅修订外,还增加了一篇修订版序言,回顾了这十年国内拉康研究的状况。
-
疯狂诺贝尔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普雷泰克斯塔·塔施活不了两个月了,死前的独家报道让记者蜂拥而至。塔施多年以来在作品中疯狂地留下秘密的线索,但没有一个人发现。他享受着愚弄世人的快感,内心深处却一直等待着那个秘密被发现。
-
情绪修复全书
一本写给所有人的人生情绪问题全事典,德国首席情绪专家暖心力作
信手拈来的心灵创可贴,对症下药的情绪成长指南
◎ 编辑推荐
☺德国首席情绪专家暖心力作,30余年的经验结晶
贝尔伉俪被德国《图片报》誉为德国蕞著名的情绪专家,他们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情绪研究,并著有《情感图书馆》书系,本书为大成之作,集科学性与经典性于一身。
☺写给所有人的人生情绪问题全事典
贝尔伉俪基于以往研究成果,通过筛选和考量,最终挑选了17种情绪作为本书骨架。这些情绪都是我们“熟悉的陌生人”——我们与之朝夕相处,却未能很好地捕捉它们,以至于每场情绪起伏对我们来说都像拆盲盒。作者用20余万字的细腻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剖析和处理种种情绪的方法。正如书中所言,“了解并善待自己情绪的人,才能过好这一生”。
☺大量能够立刻上手的练习和步骤
☄ “与人交流”“创造活动”“写信”“张开五指”等练习能有效驱散羞耻感。
☄ 通过接受恐惧、分散焦点、创作“食恐族”、积极运动来与恐惧做朋友。
☄ 通过转换层面、位置、方向来给攻击性情绪“降降温”;尝试生小气,以免未来发大火。
☺情绪疗愈系列新书
《如何停止不开心》《整理情绪的力量》《好心情练习手册》《恰到好处的敏感》的姐妹篇,权威巨擘新作,系统而全面地剖析种种情绪。
◎ 内容简介
我们无比注重情绪,渴望每天都快快乐乐。只是每种情绪问题各有特点,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诱导其成长和修复。
被德国《图片报》誉为蕞著名情绪专家的贝尔伉俪,依据其30余年的治疗经验,全面盘点、深入剖析了大家熟悉或陌生的17种情绪。这其中既有快乐、悲伤、生气等常规内容,也有羞耻、好奇心、自我陌生等“不像情绪的情绪”。针对每种情绪的特点,作者分别用诗意的语言介绍了其基本内涵,立足现实生活进行了答疑解惑,并将操作指南倾囊相授。读者可以在真实案例中窥见自己的影子,尝试按照作者传授的步骤,一点点见证情绪的自我修复与成长,生活得更有质感。
-
中年漂流
被日本社会拋下的273万人,经历就业冰河期,成为中年自由职业者。他们只因为找不到一份稳定的正式工作,被迫放弃恋爱、婚姻、生育、人际关系、房产,不断失去一切的人生,看不见梦想和希望……本书以采访的形式对中年自由职业者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法。
-
我们为何无聊
我们可能误会无聊太久了——
“人类的优势就在于无聊。”
《卫报》年度新知图书
-
无聊几乎无处不在,但在某些时刻变得尤其危险;没有人能免受其害,只是一些人遭受更多。“无聊的人被一种欲望所折磨,却不知道满足这种欲望的条件是什么。”《我们为何无聊》从心理学出发,解剖无聊,而后解决无聊。
-
无聊是什么?怠惰、茫然,还是焦躁、不安?
是哪些外部和内部因素让我们感到无聊?
为什么有的人更容易感到无聊?
无聊倾向和体重超重、抑郁、犯罪之间有没有关系?
-
无聊是一件彻头彻尾的坏事吗?
如果说无聊是一个信号,那么它在提醒我们什么?
而我们,又应该如何反应,才能不掉进恶性循环?
-
从无聊的历史和含义,到无聊在不同年龄层、不同环境中的不同表现,再到无聊的成因与机制、无聊的反义词和流行化,本书为我们提供关于无聊的科学认知,然后给出无聊的解法。
在渐趋短平快的时代,社交媒体的信息流与短视频并非驱散无聊的解药,相反,它们更容易让我们困在一个永不停歇的仓鼠轮中。无聊是对意义、投入感和能动性的召唤,如何回应这一召唤,才是良方所在。
从正确认识外部环境与内部动机,到如何在信息过载的时代里,创造意义、建立心流,本书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温和而不说教,带我们科学应对无聊。
——————
读完这本书,你会对什么是无聊,以及我们可以如何应对无聊有更深刻的理解。最重要的是,本书告诉我们,与其和无聊做斗争,不如倾听无聊背后的声音。——《华盛顿月刊》
这本书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无聊,引人入胜,而且极具启发性。——《卫报》
一部简洁又充满趣味的无聊小史。——《泰晤士报》
(本书)完成了一个让科学发现和人文思想自由对话的叙述。——《三联生活周刊》
-
我的脑袋里有个雷达
◎ 编辑推荐
☆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更看重“隐私”“边界感”和“社交距离”的现代社会,对个人空间的关注与日俱增,本书便旨在探索与此息息相关的大脑机制,通过轶事、图例和比喻,深入浅出地帮助读者理解重要的概念。
☆本书从距今已有几百年之久的初期观测开始讲起,一直讲到目前正在进行的神经科学实验,为困扰科学家和哲学家的世纪难题提供了全新的解释,颠覆了脑科学领域当前的智慧,成为意识研究的又一座里程碑。
☆作者坦诚地分享了自己儿子的亲身遭遇,令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一旦脑内的雷达系统失灵,会造成怎样灾难性的后果,以此破除偏见、增进理解,引起家长和教育界人士的深思和共鸣。
◎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一个人脑如何演化出空间监测系统的故事。与此相关的初期观测距今已有几百年之久,本书正是从那时开始讲起,一直延续到目前正在进行的神经科学实验。
我们拥有方向感,需要保持社交距离,能够操作各种精密仪器,都是因为在这套空间监测系统的作用下,我们构筑起自己的个人空间。个人空间不仅是一种安全边际,还影响着我们对周围事物采取的所有行动;它既会在工具使用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也会对教育产生潜在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个人空间构成了人际交往的基本框架,塑造了我们对他人以及人际行为的判断。绝大多数时候,这一机制都在我们无意识的情况下发挥作用,然而一旦失灵,造成的不良后果就会波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我们的脑袋里仿佛有个雷达,这不仅是一个妙趣横生的科学课题,还是一个巨大而无形的存在。作者将通过本书带我们领略这一研究领域的丰富宝藏,了解它如何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
◎媒体推荐
作者对他的理论进行了引人入胜且通俗易懂的解释说明。他并非仅仅宣扬其优点,更试图展示它与其他流行理论如何相容。作者没有拘泥于实验技术细节,而是通过轶事、图例和比喻来帮助读者理解重要的概念。本书颠覆了该领域当前的智慧,以全新的角度带给人们这样一种感觉:意识问题的答案可能就在眼前。格拉齐亚诺的理论为这个难题提供了一个似乎合理的解释,成为该领域中的又一座里程碑。
——亚伦·许尔格(Aaron Schurger),《科学》(Science)
关于意识,格拉齐亚诺提出了一种有趣的新理论……他逐步地引导读者了解他那令人着迷且极具说服力的理论,解释了为什么这一理论能够解释许多人类知觉方面的反常现象。无论从科学还是哲学角度,任何对意识感兴趣的读者都不能错过本书。
——《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
在大多数的科学理论中,意识都是大脑物理功能的产物,就像电路产生的热量一样。在格拉齐亚诺的新书中,他的理论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去阐释意识,令它在现实、有形的世界中有了更坚实的基础,即使它仍是大脑的产物。
——《普林斯顿大学新闻》(Princeton University News)
-
智造中国
2019年起,中国开始面临后工业化问题。高耗能、高污染、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不再适合后工业化社会,传统的工业城市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后工业化地区如果经济长期停滞,就业不足,就会造成民众严重的心理落差,进而催生大量的社会问题。怎样面对后工业化的挑战,怎样避免因为先期工业转 移而产生和蔓延的锈带区,,将是中国,乃至未来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
马兆远教授在《智造中国》一书中,为防止锈带蔓延、解决后工业社会的就业问题、促进教育改革、打造新工程教育的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可以借鉴发展的模式:英国谢菲尔德大学AMRC模式,从而为中国制造业升级提供了一张切实可行的路线图。
谢菲尔德大学所尝试的先进制造研究中心AMRC,为解决后工业化时代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案例:一个大学可以支持一个研究所的发展,研究所可以为工业企业提供研发服务,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制造企业在周围投资建厂;这些工厂转化了老就业,吸引了新移民,重振一度衰败的锈带城市;研究所也为这些工业企业培养了本地年轻人,年轻人通过在这里学习工业技术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改变这个地区的未来。AMRC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产学研转化机制打通的价值。
-
大脑通信员
这是一本有关大脑神经的趣味科普通俗读物。
爱情真的由多巴胺控制吗?为什么你的记忆力会越来越差?人的睡眠受什么影响?为什么你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戒烟为什么这么难?
想要回答以上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更加深入了解大脑,而负责调控有关“快乐”“记忆”“上瘾”“恋爱”等重要事情的,则是大脑中的通信员——神经递质。
作者在本书中将用生活化的语言为我们系统专业地解释什么是神经递质,它们在大脑中的工作机制是什么,将七种最常见的神经递质——多巴胺、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谷氨酸、GABA、内啡肽一一讲清楚。
-
什么都想做,什么都不想做
内容简介:
在崇尚工作、谴责怠惰的大环境下,拼命工作的人却并不健康快乐,在追求优质生活品质的同时,失去了生活。
——我们可以停下来吗?我们文化中“非做不可”的精神被根植于大部分人体内,以至于我们不能让自己听到,甚至很难去想象一个叫停的声音。
——我们要停下来了。在度过漫长的一天,经历过工作的高压熔炉,我们都听到了一个低沉的声音:“我太累了,能歇歇吗?”
伦敦大学教授、精神分析学家乔希·科恩在本书中和我们探讨了“什么都不做”的矛盾与乐趣,他发现当生活陷入僵局,“无所事事”竟成了一种自我成就的有效方式。而这样的方式,也贯穿了安迪·沃霍尔、奥逊·威尔斯、艾米莉·狄金森、大卫·华莱士等文学艺术家们“不工作”的一生。
作者将惰性分为四个类型:疲惫、懒惰、白日做梦、游手好闲。通过个人经历和他咨询室里的故事,带我们一探看似不合常理的处世法则下,蕴含的无限可能。
编辑推荐:
☆“不要浪费时间”的教导带来了“绝不能停下”的恶性循环
不知道今天午饭吃什么,不知道下班后可以做些什么,甚至不知道周末要如何度过......即使疲倦地躺在床上,也要机械地滑动屏幕,漫无目的地游荡在社交媒体上,让洗脑的bgm灌满自己。
☆“你真的不介意被人打扰吗?难道你不想待在床上吗?”
我们梦想着去拼搏,成就一番事业,然而这种雄心壮志下又藏着另一种渴望——回到床上去,什么都不做。给爱睡懒觉/社交恐惧/过度劳累/找不到生活意义的你,翻开这本书,让我们暂时停下来,摸一会鱼。
☆在心理咨询室的真实案例中,窥见同样的自己
“在下班后或照顾孩子的间隙中挤出一个小时来到心理诊室的人们,被工作生活所困扰,早已精疲力竭,但当手机嗡嗡声响起(“抱歉,可能是工作上的事”),他们还是会忘掉自己正是由于工作的压力才来到这里。”
☆文学艺术家们和你一样社交恐惧/暴饮暴食/懒散懈怠……
安迪·沃霍尔把自己锻造成不会出错的工作机器;电影以外的奥逊·威尔斯,吃喝妄为,肆意消耗;艾米莉·狄金森不仅把诗歌深锁在盒子里,她生前也绝少出门、亦不见客;作家大卫·华莱士则极度抑郁,疯狂看电视是他自我消解的方式。
☆没有说教,没有鸡汤,这本书只想和你一同放松漫步,寻找更多可能
“这不是激情的宣言或尖刻的社会评论”,“在一个被信息淹没、被逼得心烦意乱、生活被压力、无力和疲劳所困扰的世界里,这本书有一些话要对那些犹豫不敢选择停下的人说。”——亚马逊读者真实评价
☆这不是逃避,而是更好地审视。那些“停下来”的人从他们的选择和决心中找到了救赎——他们的负担减轻了,并对生活大声说:“我宁愿不这样做”。
-
助推2.0
卡斯·桑斯坦从行为经济学、心理学、法学、哲学等各个领域入手,探讨了助推是如何改变社会和我们的生活的,告诉我们那些看似微小的扰动是如何引发巨大的变化的。
桑斯坦从行为科学入手,探讨了助推作为改变工具的优势与局限。助推是一种保留选择的干预措施,由行为科学提供信息,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选择。有哪些非常重要的助推手段?评估助推的标准是什么?我们究竟该往什么方向助推?什么时候助推会失败?当助推失败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助推与道德的关系是什么?助推与强制手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助推是如何改变社会和我们的生活的?
我们并不总是理性的,也不总是能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这个时候,那些不经意的“助推”刚好可以让我们在两难中找到第三条路。
-
情境中的知识
【内容简介】
《情境中的知识:表征、社群与文化》提出了一种知识的社会心理路径,将知识生产置于个体、人际和社会文化情境中进行分析。作者提出,表征是所有知识的基础,是自我、他者和客体世界的相互关系。表征的发生、发展和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现是理解知识与个体、人际和社会文化情境之间的联系的关键。表征为知识的多元性提供了解释,并且将认识的理性向超越认识论的符号与社会逻辑领域敞开。
本书对社会心理领域有重要贡献,可作为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抑或文化研究领域专业人员,以及对知识表征研究感兴趣的读者的必读论著。
【名家推荐】
这是一本吸引人的、有学养的、具有高度原创性的著作。作者为理解日常文化中的知识动力做出了突破性贡献。书中尤其强调社会表征这一概念,对知识动力这一社会心理学的关键议题进行了引人入胜的分析。本书也对影响我们生活的经历提供了深入的解读和洞识。
——塞尔日•莫斯科维奇(Serge Moscovici)
当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群氓的狂欢》作者
本书在诸多意义上都堪称一部佳作,写作思路极其清晰。
——杰拉尔德•杜维恩(Gerard Duveen)
剑桥大学社会与政治科学学部前主任
本书视野广阔、旁征博引、写作精彩,是一部深刻的心理学作品。该书涵盖了诸多发展和社会理论,论述富有见地与智识,并从独特的视角出发,切入莫斯科维奇的思想,将之与更广泛的理智传统相联系。我认为本书可与那些必读的经典作品相媲美,让我们有可能管窥心理学可以是怎样的、应该是怎样的,但又经常不是怎样的。
——约瑟夫•格利克(Joseph Glick)
纽约城市大学心理学教授
-
猫和狗的生活哲学
一只焦虑的肥猫,一只稳重的胖狗,在大城市过着和年轻人一样的快节奏生活,也有不少烦恼:
陷入内卷、被人冒犯,却习惯忍气吞声、强颜欢笑;
想要躺平,却发现充满焦虑,根本停不下来;
害怕在激烈的竞争中落后,却提不起精神追赶……
懂心理学的胖狗,带着肥猫逐步看清这些困境背后的心理问题:“习得性无助”“错失恐惧”“选择恐惧症”……它们一起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攻破这些难题,最后总结出一套“猫和狗的生活哲学”,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看待生活并豁然开朗。
“简单心理”基于真实生活场景创作,以漫画的形式直击年轻人的内心困惑。
********************编辑推荐********************
1 全彩印刷,画风超萌!
Q弹可爱的猫狗形象,好看又好撸!
2 真实场景,漫画呈现!
轻松有趣的漫画,生动还原当代年轻人的扎心日常:内卷、躺平、爱无能……
3 疗愈技巧,清晰总结!
每篇漫画后总结一个浅显有效的疗愈方法,带你零负担走出日常生活的心理困境!
4 百万粉丝,品质认证!
“简单心理”备受欢迎的栏目,百万粉丝催更,每个年轻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
-
春天终将来临
“我们失去了与大自然的联系,这是相当愚蠢的,因为我们是它的一部分,而不是置身其外。疫情迟早会结束,然后呢?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呢?……生活中唯一真实的东西就是食物和爱,就是按照这个顺序的,就跟我们的小狗鲁比一样……艺术的源泉是爱。我热爱生活。”
——大卫•霍克尼
年届80之际,大卫•霍克尼第一次寻求宁静的村居生活,寻求一处可以观看日出和季节变换之地,一处可以抵挡世界的疯狂之地。因此当新冠病毒和封锁袭来时,在“大花园”的生活变化甚微,一年以前,霍克尼在诺曼底历史悠久的农舍中建起了自己的工作室,以便描绘春至之景。事实上,他从强制性的隔离中获得了乐趣,将其当作让自己加倍投身于艺术的良机。
《春天终将来临》是一篇令人振奋的宣言,它证实了艺术转移注意与鼓舞人心的能力。本书基于霍克尼和艺术批评家马丁•盖福德之间大量的全新对谈与通信,盖福德是霍克尼长期的友伴及合作者。与他们的交流相配的,是一系列霍克尼在诺曼底所画下的iPad素描和油画,均为未发表过的全新之作,以及凡•高、莫奈、勃鲁盖尔等人的巨作。
我们可以看到霍克尼是如何被他那富于感染力的热情和惊奇感一直驱动前行。他背道而驰的一生,受公众瞩目60年之久,同时却在批评家的视野和历史之中缺席。他完全被法国北部的四英亩土地吸引了,同样吸引他的还有数十年来让他着迷的那些主题:光线、色彩、空间、感知、水流、树木。他有很多可以教给我们的事情,不光是关于如何观看……亦是关于如何生活。
-
从灵魂到心理
从知识社会学角度对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的全新研究。
20世纪,弗洛伊德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与英文“标准版弗洛伊德心理学作品全集”的翻译出版有着直接关系。本书从弗洛伊德作品的英译本与德文原著之间细微的文本差异入手,颇具理论想象力地展现了精神分析在从德国向世界范围(特别是美国)的传播中,如何从一项依据人类文明的精神传统和兼具艺术与科学的思想实践,逐渐理性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过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思想核心“灵魂”和对人类文明的关注,在其传播变迁中经由“理性化”而成为了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
-
我们内心的冲突
·我们如何获得内心自由?获得真正的内心自由的必备条件是,勇于承担责任和对自己负责。
·与荣格、阿德勒、弗洛姆齐名的心理学大师,层层剖析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心理难题。
·在焦虑充斥的时代,学会化解内心的冲突,活出全新的自己。
·知名译者、苏州大学教授潘华琴长篇导读推荐。
----------
《我们内心的冲突》是美国心理学家卡伦•霍妮写给普通人的心理自助书。
本书指出,由于深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我们总是与我们想成为的人背道而驰,于是产生了一些足以主宰我们人生的内心冲突。为了解决这些冲突,我们不但自欺欺人地虚构了各种“理想化形象”,通过“外化”把责任推给他人,还基于不同的性格倾向发展出一系列各不相同的防御策略:服从型选择了迎合他人,攻击型选择了对抗他人,超脱型选择了远离他人。但这些策略更像是迂回的补偿和逃避,非但没有从根源上解决冲突,反而使我们深感恐惧、焦虑和绝望,无法真诚地投入任何关系或者工作中,在糟糕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霍妮相信,人都有成长的愿望,会一直愿意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因此,她认为,只要改变了产生冲突的条件,就能真正解决它们。本书指出了我们在被内心冲突困扰时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冲突的切实方法,让我们学会处理内心的孤独、疯狂和迷失,收获内心的完整、成熟和安宁,重建人生自信,更加勇敢而健康地活下去。
-
理解人性
☆ 心理学大师阿德勒的传世经典,备受卡耐基、岸见一郎等人推崇
☆ 一本处理日常关系、组织个人生活的实用指南
☆ 我们如何掌控自身的命运?在复杂的世界中看透人性,通向一种真正的幸福生活
☆ 不练习做人的技艺,就无法成长为合格的人。破除自我的藩篱,拥抱他人与社会
---------------
《理解人性》是个体心理学创始人、精神分析大师阿德勒的代表作。根据阿德勒在维也纳人民学院的演讲整理而成,以清晰晓畅、引人入胜的方式向大众解说人性,帮助他们确立恰当的生活态度。
如阿德勒在序言中所说,本书旨在让普通大众了解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致力于“照亮人类通往更好地理解人性的前进道路”。一方面,从理论上指出个体的错误行为如何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及集体生活的和谐性,教会个体认识到他们自身的错误。另一方面,还展示了这些原理的实际应用,即如何用这些原理来处理日常的关系及组织我们的个人生活。
阿德勒认为个人在实现自身目的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会受到自卑情结的影响(体现于性格塑造、家庭关系、性别关系等各个方面),如果要摆脱消极心态导致的过度追求优越感的自我困境,拥抱他人与社会,就应该重视社会感的建立。如果没有形成对人类同胞深厚的感情,不练习做人的技艺,就无法成长为合格的人。通过加深对人性的理解,就可以主动把握自身的命运,通向一种真正的幸福生活。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