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赖声川

  • 賴聲川的創意學

    作者:賴聲川

    這是個講究創意的年代。企業無法創新、個人缺乏創意,都將使一切生存愈來愈吃力。絕大多數的人認為,只有天分高,或罕見地靈光乍現時,才會迸發創意;平凡如一般人,創意是可見而不可及的天賦,更別說要擁有源源不絕的創意了。但是,創作連連、創新不斷的劇場大師賴聲川卻認為:創意,其實是可以「練」的。賴聲川精煉二十多年來不斷令世人驚奇的創作經驗,首度公開他的私人練功祕笈─「創意地圖」,為讀者徹底剖析「開啟源源不絕創意」的方法。在創意地圖中,賴聲川將培養創意的訓練分為「創意概念(內容)」的培養和「表現手法(形式)」的訓練。他細緻剖析如何將生活中的習性、經驗、動機,藉由重新學會「如何看」,來貫通內心的神祕泉源,將障礙創意產生的「三毒」變成「三智慧」,並帶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意。這回,賴聲川要帶領讀者走進「賴老師私塾」,深入「創意之道」的新天地。他透過旅行、生活、禪修的各種體驗、領悟與第一手經驗,分析膾炙人口的《如夢之夢》、《那一夜,我們說相聲》、《暗戀桃花源》等劇作創作過程。他也在書中分享與金庸、候孝賢、傅聰等華人世界重量級大師交談所獲得的啟發。
  • 寶島一村

    作者:賴聲川,王偉忠

    一個回不去的年代,一股從「你家門」竄到「我家院」的感動。 一段從「離家」、「想家」到「這裡是我家」的生活印記, 交織成「一個人」、「一家人」到「一村人」的酸楚與甜蜜。 演出超過百場的華人劇場歷史新頁! 賴聲川:我編這劇很單純,就是讓這些故事說自己的故事。 王偉忠:那些遺憾如果孩子不幫忙說出來,好像父母就會抱憾,無法入土為安……我覺得那就是在顛沛流離中留下來的,一些酸楚的東西。 眷村的消失在歷史上也許是小小的必然,因為它們的搭建本來就是臨時的。但是在竹籬笆內的歲月,卻永遠南腔北調地縈繞著說不完的故事。 這是眷村的往事,也是臺灣的歷史。
  • 宝岛一村

    作者:赖声川,王伟忠

    《宝岛一村》是台湾著名舞台剧导演赖声川和台湾综艺之父王伟忠强强联合推出的经典剧作,本书以台湾2011年出版的《宝岛一村》剧本为主要内容,辅以王伟忠等人的创作理念、各界评论等。此剧诉说的是一个庞大多元却又被归为同一族群的人们从离家到想家到认同这里就是家的一段历程,剧本呈现出了“眷村”三代住民、四个家庭的故事。这部舞台剧成功塑造了第一代思乡、盼回乡的“眷村人”和第二代在台湾出生、土地认同概念逐渐转变的“眷村子弟”,透过笑泪交替和心酸诙谐,回顾了台湾最珍贵的族群融合历史。
  • 我暗恋的桃花源

    作者:鸿鸿 月惠

    《暗恋桃花源》并不是第一部由舞台剧改编的电影,却是第一部完全以剧场为题材拍成的台湾电影。导演赖声川从原创意念到舞台展现,再到首度尝试电影媒体,经历了创造与变形的激烈过程。对于一部电影的创作而言,这也是一段漫长而奇特的路程。正因为这一个案如此奇特而蕴涵丰富,更使我们发现艺术创作的多种可能。
  • 僧侶與哲學家

    作者:珍·法蘭可斯雷蒙,馬錫·理察

  • 如夢之夢

    作者:賴聲川

    在一個故事裡,有人做了一個夢;在那個夢裡,有人說了一個故事。」故事由一個醫學院剛畢業的醫生及瀕臨死亡的「五號病人」開始,透過「五號病人」的敘述發展出了一段超越文化、穿越時空的情愛關係。 「五號病人」、江紅、顧香蘭、王德寶、伯爵,複雜糾結的感情,交織出華麗、神秘又詭譎的曼妙生命。從生到死;從亞洲到歐洲;從痛苦到解脫,本書將帶領讀者進入一個從原點出發再回到原點的奇妙之旅。
  • 赖声川的创意学

    作者:赖声川

    创意经济时代来临,创意成了个人与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但创意可以“学”吗?创意该如何“学”呢?有没有一门学问可以让人有系统、有步骤地学习创意? 创意大师赖声川认为:“创意是可以‘练’的!”他相信,创意固然神秘,却是有法可学、可管理的。赖声川累积多年创作经验与创意教学心得,突破过去创作风格,提出个人第一本专业著作《赖声川的创意学》。这本书不漫谈剧场艺术,而是透过系统化的架构,提出实用的“创意金字塔”,期待为读者找到“学会”创意的道路。
  • 赖声川剧场(第二辑)

    作者:赖声川

    《赖声川剧场(第2辑):这一夜,Women说相声》一方面是继承[表演工作坊]相声剧平均每四年推出一部的传统,一方面也是自我颠覆,从对性别歧视的关怀发展到对全人类心灵深处的探索。继续以[表演工作坊]擅长的高级幽默带领观众从古老的“裹脚族”到新时代的“劈腿族”,用笑声和哲理剖析女性所面临的种种挫折与抉择。 2005年该剧在台湾首演时引发极大轰动,并作为新加坡华艺节的开幕剧目上演,2007年推出内地版,全国巡演。 这一套剧本集收录的不仅是一部部的剧本,这也是赖声川20多年来在两岸当代剧场中创造独特戏剧文化的完整记录。 关于《千禧夜,我们说相声》:该剧是[表演工作坊]创作的第四出相声剧,试图探讨百年来语言文化的分类和转变。不同于前三部场景皆在“华都西餐厅”,该剧场景改设在相声的发源地——北京,时间从1900庚子年12月30日开始,上半场借北京一家“千年茶园”所发生的相声表演,串连下半场在台北发生的千禧大选事件,全剧穿梭时空100年,从清末八国联军清帝国瓦解,一路说到九二一震灾后的改朝换代,前呼后应,形成预言与回照,借古讽今,亦借今论古。由该剧改编的短剧《谁怕贝勒爷?》登上2002年CCTV春节联欢晚会。 插图: 〈br〉〈imgsrc=http://images.joyo.com/c/c800995.jpg〉 〈br〉〈imgsrc=http://images.joyo.com/c/c8009951.jpg〉
  • 赖声川的创意学

    作者:赖声川

    畅销经典,首次增入赖声川亲笔——“赖声川创作笔记”(1979年以来的编年册)。 刹那的灵感有迹可循,神秘复杂的创意如何学习?创意是一场人生修行。 自从《创意学》一书出版以来,《暗恋桃花源》导演赖声川也成为华人世界之创意导师。 创意虽神秘,也是可以“学”的。在这里,赖声川提出一整套创意理念,从灵感的产生到实践转化,总结出“创意金字塔”模型。赖声川结合生活体验、作品案例,分享积累多年的创作和教学经验,解析创意生成和实现的过程,实用,开放,引人思索。本书不仅写给创意产业工作者,每个普通人也可以有所领悟,激发创意,高品质生活。 《赖声川的创意学》出版后,实现了赖声川心中偷偷的愿望:这本书不仅吸引了艺术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读者,更是吸引了大量的工商管理企业界人士。
  • 暗恋桃花源 红色的天空

    作者:赖声川

    关于《暗恋桃花源》:《暗恋》和《桃花源》,两个不相干的剧组,都与剧场签订了当晚彩排的合约。演出在即,双方不得不同时在剧场中彩排,遂成就了一出古今相对、悲喜交错的舞台奇观。该剧1986年在台湾首演,引发观演狂潮。1991年复排巡演,奠定国际声誉。1992年,电影版《暗恋桃花源》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等众多奖项。1999年《暗恋桃花源》在台湾第三次复排。2006年,海峡两岸同时推出《暗恋桃花源》20周年纪念演出的不同版本。2007年推出“两岸三地版”。 关于《红色的天空》:透过演员还年轻的身体。诠释人老年老化以及生命末端的种种情境。由8位演员贯穿全剧,其编剧手法比较接近诗或音乐的原理,而非传统的戏剧架构。《红色的天空》为[表演工作坊]成立10周年纪念作。
  • 僧侣与哲学家

    作者:让-弗朗索瓦•何维勒,马修•理查德

    ◎藏传僧侣与法国哲学家,父子在喜玛拉雅山中关于佛教、哲学、生命意义及宇宙万物的心灵对谈 ◎赖声川经典全译本,首度向大陆读者呈现 ◎法国畅销30万册,台湾好评畅销再版40刷 “对未来的史学家而言,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很可能就是佛教和西方基督教文明的接触。” 生物学博士马修·理查德生于1946年,跟随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得主导师从事分子生物学最尖端研究,然而,正在人生充满各种辉煌可能性的时候,他却突然远赴喜玛拉雅山麓,跟随藏传佛教老师,探求古老的东方智慧。20年后,1996年5月,他的父亲,法兰西学院院士、哲学家让-弗朗索瓦?何维勒来到尼泊尔加德满都,一个叫哈提班的宁静地方,与已经成为藏传佛教僧侣的马修·理查德进行了一场为期十天的对谈。所谈涉及社会、文明、生命、宇宙等诸多重大话题,这是一对父子相隔二十年的重逢,更是东方智慧与西方理性之间一次震撼心灵的碰撞。 “当现代的科学遇上古老的佛法,当西方的物质遇上东方的心灵,当望子成龙的父亲遇上亟思解脱的儿子,必然迸发最上乘的智慧,这就是这本书的迷人之处。” ——郑振煌(佛教学者,《西藏生死书》译者) “《僧侣与哲学家》法文版出版后,已翻译成二十几种语言,影响甚大。它像是一座搭在东西思想落差之上的桥梁,用聆听的、容忍的、温和的方式疏通双方,让东西方人各自照镜子,看看自己,看看我们这个世界,这个时代。” ——赖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