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社会
-
操控
胡泳 姜宇辉 一致推荐!
身处数字世界的警示说明,用户体验设计专家“逃离”科技公司后的反思之作
.
科技公司极力想要掩盖这则事实:人们正被人为地塑造成它们期望的样子。
请尝试回想数字世界中常见的几个场景:收到一条直击兴趣点的推送,点进阅 读;跳出一个红包界面,点进领取;看到一则“限时优惠”信息,立即下单……为什么数字世界总能说服人们,让人毫无抵抗地理性失灵?
科技公司前用户体验专家利拉斯·马加利特,结合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向读者揭露了数字用户被算法/技术所操控的事实。她分析了这一现象背后被广泛应用于科技产品的脑科学机制,并进一步讨论了技术对人产生的生理、心理,乃至文化方面的影响。作者呼吁人们重新审视数字世界中的交互,警惕趋于无形的数字操控。
.
【推荐】
所有的技术和工具,都既可以用于积极的目的,也可以用于消极的目的。利拉斯·马加利特看到了硬币的两面。为机器学习在用户体验方面的潜力感到兴奋的同时,她也对技术日益左右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了警告。
——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
诚如作者所言,本书创作于忧患之际,由此亦试图对这个时代的重重危机进行全面反省。作者并没有如很多人文研究的俗套那般,搬弄诸多批判理论的经典立场,而更是直指人心,直面现实。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如充满警示和启示的纪录片一般,将读者的目光带向那些被隐藏起来的暗处,条分缕析,鞭辟入里。或许,“操控”已是一个不争的现实,但作者更试图带给我们诊断病理的眼光,乃至走出困境的勇气。推荐给每一位深陷迷惘但却苦苦求索的读者,也期待大家都能从书中获致属于自己的那一线光亮。
——姜宇辉,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
北欧向左,美国向右?
◆当“佛系”维京人遭遇“内卷”美国
◆北欧不是神话,如何打造永续幸福国度
芬兰记者阿努•帕塔宁2008年搬到美国,她本来是充满自信的人,有成功的事业和充实的社交生活,可是来美国后不久就变得谨小慎微,充满自我怀疑。她发现,这里的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从购买一部手机到为教育和儿童保育进行税务申报——和自己的北欧老家相比都更复杂和充满压力。起初,她把自己严重的焦虑归因于自己难以适应自由的新环境。但是随着越来越了解更多的美国人,她发现他们也和她一样倍感压力。为了理解美国和芬兰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她开始仔细观察这两个国家的日常生活,从政经文化、育儿教育、社会福利、医疗健保、两性关系、工作税制等政策差异优劣,在清晰详实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给出具体建议。她澄清了那些说北欧国家是“大政府”“高税收”“福利国家养懒人”的常见误解,指出美国社会的金钱至上原则造成公民生活更大的风险性和更强的依赖性,普通人维持基本生计的成本也远比北欧国家更高。北欧生活方式让人的生活更加舒适,自由,这也说明了人类追求卓越的愿望并不像美国人对利润动机的信念所暗示的那样脆弱和软弱。也许生活比金钱更重要,这在全球各地都是一致的。
媒体推荐
◆《纽约时报书评》(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阿努‧帕特宁擅长把朋友的实例融入扎实的国家统计数据中,下笔审慎,论述明断。
◆《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热情洋溢,见解精辟的论述。
◆《奥普拉杂志》(O, the Oprah Magazine)
融合了纪实文学及回忆录的精彩作品。
◆《书单》(Booklist)
阿努‧帕特宁对家乡的自信,以及对美国中产阶级辛苦生活的真挚关怀,让全书充满引人入胜的坦率叙述,精准地反映美国生活大不易的现况。
◆《西雅图时报》(Seattle Times)
研究细腻,阿努‧帕特宁为美国和北欧的育儿、医疗、教育、税制的差异做了清晰翔实的调查。这本书可能彻底改变舆论对政府角色的观感。
◆《Bustle》杂志
2016年夏天最佳非小说类书籍。
◆《Gizmodo》网站
今年夏天亟需加入必读清单的好书。
◆《图书馆学刊》(LibraryJournal)
这本精彩好读的作品来得正是时候,美国有关贫富不均及社会福利的讨论从未如此热络过。
-
穷忙纽约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推荐
“汉堡工”不觉得自己干的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但他们始终认为,工作就等于尊严,没人应该不劳而获
纽约这座大都市里
财富、科技、文化
一路高歌猛进
小人物却无立足之地
回看新经济来临前夜
美国底层人民的奋斗与挣扎
这是一部酸楚而有力的民族志,凯瑟琳·纽曼把目光投向了最容易被大众和媒体忽略的生活困难人群——工作穷人,那些整日为工作奔波却始终只能生活在温饱线上的群体。
穷忙族做的都是苦差,比无业人群更辛苦,却得不到医疗等社会保障。可他们还是不遗余力地奋斗,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哪怕对其中大部分人来说,“梦想成真”永远不会发生。
有些人可以逾越就业的障碍,而有些人不能,造成这种局面的种种原因都遭到了无视。最终,这些真相在美国文化里都被一笔勾销,社会被简单地一分为二:尊贵与卑微、上班族与懒汉。
两年之内,凯瑟琳·纽曼在纽约哈莱姆区追踪了300位穷忙族,记录他们的人生片段,看他们在酸楚的人生底色下如何找到自尊、努力工作、保护家庭。
本书对内城区的工作穷人进行了研究,令人深受启发……堪称社会学经典著作。
——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 Merton)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
对贫困问题的叹息失望、对自力更生观的反复灌输已屡见不鲜,而纽曼的这本书……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
白色记事簿2
“医院奇闻录”纪实系列,“魔宙”旗下非虚构品牌“天才捕手计划”重磅作品,引发无数粉丝共鸣的高口碑之作。7名一线医护,1位调查记者,关于人类与疾病抗争的真实记录。
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和极端的症状是无法被治愈的,但比无法治愈更可怕的是找不到病因,看着身体一天天恶化,只能稀里糊涂地等死。
本书记录的12个真实故事,是12个罕见、疑难和危重病人的艰难求生路,更是医者与死神的博弈:20岁小伙子的血肉骨髓正在被诡异的病菌啃食;有一群女孩没有子宫也没有阴道,只想让医生造一个出来;病人的肺被白色渣子填满,医生为救人签下生死状……
面对以上任何一位病人,医护人员都会竭尽所能,他们有时会创造奇迹,有时却只能默默忍受生命的消逝。无论奇迹或死亡都会让医生攻克疾病的决心愈加坚定。除此之外,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体会:理解疾病背后的个体,让生者更勇敢,愿死者无遗憾,才是医者背负的终极使命。
打开这本书,看到你从未见过的疾病和人生,经历一场医者和病患为生命而奔赴的战役。
一本白色记事薄,承载着生命的喜怒哀乐,生死爱恨。
◎魔宙旗下专注于捕捉真实好故事的“天才捕手计划”重磅医疗纪实作品,引发无数粉丝共鸣。
《白色记事簿》系列书脱生于“天才捕手计划”正在策划制作的“医院奇闻录”系列故事,已经超过百万粉丝的高口碑认证。
◎真实!专业!7名一线医护,1位调查记者,关于人类与疾病抗争的真实记录。
“医生天生就是讲故事的高手。”
本书7名医护和1位调查记者,来自医院第一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儿童血液肿瘤科医生、精神科医生、骨髓移植科医生、妇产科医生、放射科医生、康复科护士等,从专业医护视角记录他们在医院中的所见所闻,或温情、或离奇、或残酷,带领更多人走近医院里隐秘的角落,了解病历簿背后医生与患者之间不为人知的人生遭遇和精神历程,消解人们对于某些疾病、医疗岗位因为不熟悉而略带偏见的认知,呈现一个真实、立体、充满人情味的医院众生相。
◎极具现实意义的故事,透过病情见人性,用了解增进理解
在医生、护士笔下的故事里,读者会客观、更全面了解到疾病背后的残忍与生存的可能性,在阅读他们直面生死之际的恐惧与病痛的折磨中,读者了解到的不只是不曾亲身经历的体验,还能在故事里找到自己当下生活所需的答案和勇气,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
病人与家属在面对困境时,每个人都有不同考量,最后做出不同的决定,这也是医院里最真实的一面——那些难以被琢磨的人心。在本书中,医生的笔触像一把手术刀,解剖自己的所见所闻,让我们看到真实的人间百态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更细腻的人心万象。
除此之外,本书通过讲述医院背后的故事,让人们知道医生也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冰冷的医疗机器,了解真实的医生群体和他们的状况,从而产生多一点理解和信任。希望这本书的出版在给人们带去眼泪与情绪感受的同时,也可以带给人们关于“如何活着”的思考,为医生与患者带去多一份的理解与尊重。
◎品质装帧,精致双封,四色彩插还原故事现场。
-
近代日本报界的政治动员(1868—1945)
一部近代日本报界政治动员史,完整勾勒出近代日本报界发展的清晰脉络,征引大量稀见中、日文史料,为我们观察和认识近代日本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完整勾勒出近代日本报界发展脉络的“报界政治动员史”。全书以“政治动员”为线索,对1868—1945年间日本报界与政治的互动关系做了系统梳理。书中深入研究了在政治强力干预和控制下逐渐形成的近代日本报界“总体战体制”,也涉及了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中的日本报界宣传战实践,以及中江兆民、福泽谕吉和德富苏峰、石桥湛山等舆论领袖的思想传播。通过还原近代日本报界发展史,阐述其发挥政治动员功能、参与宣传战之必然性,并论及日本报界的战争责任及历史问题,力图为近代日本报界的发生、发展勾勒出一幅既符合历史事实,又具清晰脉络的“贯战史”画卷。
【图书亮点】
1.视角独特。作者以“政治动员”为切入点,用“贯战史”方法书写日本报界与政治动员历史,力图为读者呈现一部不同于其他日本报史研究的,充满矛盾与斗争、血腥与残酷的近代日本报界政治动员史;
2.史料丰富。征引大量散佚在报刊、杂志、个人文集中的稀见中、日文史料,为近代以来至二战结束期间日本涉华宣传史料整理与研究的新成果;
3.以小见大。近代日本报纸自诞生之日起即与政治建立了密切联系,本书由日本报界的政治动员切入,为我们观察和认识日本近代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名家推荐】
在《近代日本报界的政治动员(1868—1945)》中,安平深入研究了在政治强力干预和控制下逐渐形成的近代日本报界“总体战体制”,也涉及了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中的日本报界宣传战实践,以及中江兆民、福泽谕吉和德富苏峰、石桥湛山等舆论领袖的思想传播,客观、公正地分析与评价,力图为近代日本报界的发生、发展勾勒出一幅既符合历史事实,又具清晰脉络的“贯战史”画卷。
——周颂伦(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编辑推荐】
通过爬梳大量的史料和文献,本书为我们完整呈现了近代日本报界政治动员的历史。从学术层面看,此书由日本报界的政治动员切入,为我们观察和认识日本近代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就现实而言,近代以来中日关系的历史,无论是在过去还是未来都是中日两国人民无法回避的,此书为更为理性地认识日本报界在近代日本发动的对外战争中的历史责任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同时,日本报界在近代日本历史中的功过得失,也警示今天的我们必须重视良好新闻环境的营造,谨慎使用新闻传媒这把“双刃剑”。
-
造雨人
☆全球畅销小说家约翰·格里森姆致敬法律理想之作
☆马特·达蒙主演同名经典电影原著
☆赵松、林维、车浩鼎力推荐
··
【内容简介】
《造雨人》讲述了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律师扳倒一家大公司的故事。
在毕业前夕,鲁迪·贝勒遇到了他的第一个“客户”——布莱克夫妇。他们的儿子唐尼·雷身患白血病而无钱医治,保险公司拒绝支付唐尼的医疗费。鲁迪意识到布莱克一家被保险公司欺骗,他将要发起的是史上金额最大的保险欺诈诉讼。就这样,一贫如洗、毫无经验的鲁迪,与强大的保险业、顶级的律师团队展开了正面交锋,他也随之陷入了充斥着谎言与操纵的旋涡……
··
【名家推荐】
约翰·格里森姆绝对是那种能在规定动作里拿高分的作家。当他让鲁迪律师说出“贪婪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时,其中的残酷意味就已悄然弥漫,而不管最后他为小说涂上怎样的蜂蜜色,都无法遮蔽那冷漠的世界里不断繁殖的贪婪与绝望。他很清楚,真相的幕布拉开就合不上了,哪怕是用尽好莱坞式的天真、决绝与爱情。
——赵松(作家)
·
这个社会有各种各样的律师,法律的形象某种程度上是由我们这些法律人的形象所构造的,正义也是通过每一个案件而得到阐述。每一个法律人或者有志于法律的人都可以阅读这个故事……法律人始终生活在各种诱惑之中,也见惯了那些黑暗和苦难,在这样一个晃动的社会中,或许我们该时刻思考,如何坚守自己并为众人带来光明。
——林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教授)
·
“造雨人”是一个精妙的比喻。因为掌握了法律的技术,一个法律人就变身为一个有可能呼风唤雨的巫师。是做一个在上流社会中手眼通天、八面逢源、能为律所和客户带来巨大收益之雨也让自己名利双收的造雨人,还是做一个能够共情社会底层和弱势群体的艰难,为了给弱者唤来希望之雨甚至不惜与强权抗争到底的造雨人?这是每一个走上法律之路的年轻人,经常在岔道口前面临的诱惑和考验。如何选择自己的造雨人生,不妨来读一读这本享有盛誉的《造雨人》。
——车浩(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
非自然死亡
★执业四十多年,检验超过两万三千具尸体
传奇法医深度披露停尸间里的真实故事
·
★尸体会说话,每一个伤口都是真相的一部分
对死者的照护,代表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
★《泰晤士报》年度图书,BBC诚挚推荐,亚马逊万人好评
“一本打开就再也无法放下的书”
··
【内容简介】
作为一名法医病理学家,理查德·谢泼德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一个:这个人是如何死亡的?
从“9·11”事件、巴厘岛爆炸案、伦敦七七爆炸案,到亨格福德连环杀人案、戴安娜王妃车祸案等,《非自然死亡》记录了谢泼德执业至今所经手的国际要案,讲述了案件背后不为人知的关键细节。
书中还详细呈现了一些颇受争议的案件的始末,例如杀婴、种族主义谋杀、伪装成正当防卫的谋杀等。谢泼德运用专业知识与技术,找出证据,将凶手绳之以法,使无辜者沉冤得雪。
常年与死亡打交道,使谢泼德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煎熬。但是,对他来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忠实地传达死者的微弱声音是法医的职责。
··
【媒体推荐】
令人揪心的坦诚。
——苏·布莱克女爵士(著名法医人类学家、兰卡斯特大学副校长)
·
引人入胜,一本打开就再也无法放下的书。
——《泰晤士报》
·
读者仿佛亲眼看见谢泼德在挥舞手术刀。
——《卫报》
·
富有洞见,坦诚直率,满怀慈悲。
——《观察家报》
-
中年漂流
被日本社会拋下的273万人,经历就业冰河期,成为中年自由职业者。他们只因为找不到一份稳定的正式工作,被迫放弃恋爱、婚姻、生育、人际关系、房产,不断失去一切的人生,看不见梦想和希望……本书以采访的形式对中年自由职业者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法。
-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是李银河40年女性主义研究精华,作品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是中国女性主义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李银河在这本《女性主义》中,对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运动、女性主义流派、女性主义论争和女性主义之后的思潮进行了条分缕析的梳理。如果想要了解女性主义却不知道从何着手,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建构一个坚实的理论框架。
-
时尚及其社会议题
【内容介绍】
过去有句话说是衣服打造了男人(女人),而今天依然如此吗?如果是,那服装所传达的信息多年以来又是如何改变的?戴安娜·克兰将法国、英国和美国的服装变革历程进行了全面且详尽的比较,并以此向我们演示了衣服所代表的社会意义是如何变化的。
今天的时尚设计师们需要在一个时刻受到电视、电影、流行音乐等影响的全球化市场中工作。潮流的引领者不再仅限于精英阶层,灵感往往来源于一般大众,而且大多数流行趋势都十分短暂。克兰指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性别、年龄、种族等因素都是构建其衣橱的重要依据。
【编辑推荐】
本书是美国著名文化社会学家戴安娜·克兰关于时尚和着重选择及其对社会身份认同所造成的影响的重要论著。
戴安娜·克兰通过对比英国、法国和美国从19世纪到20世纪的服装变革,深度探究了服装在社会生活中所代表的意义。阶级的不同确实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着装选择,但随着时尚的发展进化,潮流的创造不再是简单的自上而下,下层阶级的服装也开始影响到中上阶级的着装选择。这种更多层次的时尚流通,也为服装的社会意义带来了更多的变化。
【名人评价及推荐】
人们为什么要穿成这样?服装如何影响一个人的身份,例如,是男性还是女性,是白领职业人士还是蓝领工人,是嬉皮士或雅皮士还是书呆子?为何服装不再像生活方式那样代表着社会阶层?(本书)将为这些问题提供清晰合理且引人深思的答案。——《图书馆杂志》
-
情感经济
人工智能全面进驻人类生活的几百年里,人类智能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消费等各个环节都产生了新的特征。作者以人工智能的发展作为线索,梳理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并以此为背景,引申出新的经济时代可能发生的工作性质、教育体系、女性地位、消费方式等的变化。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社会走过了体力经济时代,正在经历思维经济时代,并已经显露出情感经济的特征。在情感经济时代,随着机器被训练着开始“思考”,过去需要人类智能的许多任务现在都通过人工智能实现了自动化。然而,注重情感或情绪体验的工作却仍难以实现自动化,所以情感经济的本质就是强调“情商”和“同理心”。这一时期,人类工作中技术性的部分慢慢淡化,情感向的技能将进一步升级。
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开发仍在继续,伴随而来的担忧和争议也将一直存在。如果人工智能进一步产生情感,打破人类在创造力、共情力领域的“垄断优势”;如果机器全面压制人类智能的“奇点”真的到来……人类未来要去向何方,人机共生的伦理困境如何突破,都是不可逃避的问题。
-
什么都想做,什么都不想做
内容简介:
在崇尚工作、谴责怠惰的大环境下,拼命工作的人却并不健康快乐,在追求优质生活品质的同时,失去了生活。
——我们可以停下来吗?我们文化中“非做不可”的精神被根植于大部分人体内,以至于我们不能让自己听到,甚至很难去想象一个叫停的声音。
——我们要停下来了。在度过漫长的一天,经历过工作的高压熔炉,我们都听到了一个低沉的声音:“我太累了,能歇歇吗?”
伦敦大学教授、精神分析学家乔希·科恩在本书中和我们探讨了“什么都不做”的矛盾与乐趣,他发现当生活陷入僵局,“无所事事”竟成了一种自我成就的有效方式。而这样的方式,也贯穿了安迪·沃霍尔、奥逊·威尔斯、艾米莉·狄金森、大卫·华莱士等文学艺术家们“不工作”的一生。
作者将惰性分为四个类型:疲惫、懒惰、白日做梦、游手好闲。通过个人经历和他咨询室里的故事,带我们一探看似不合常理的处世法则下,蕴含的无限可能。
编辑推荐:
☆“不要浪费时间”的教导带来了“绝不能停下”的恶性循环
不知道今天午饭吃什么,不知道下班后可以做些什么,甚至不知道周末要如何度过......即使疲倦地躺在床上,也要机械地滑动屏幕,漫无目的地游荡在社交媒体上,让洗脑的bgm灌满自己。
☆“你真的不介意被人打扰吗?难道你不想待在床上吗?”
我们梦想着去拼搏,成就一番事业,然而这种雄心壮志下又藏着另一种渴望——回到床上去,什么都不做。给爱睡懒觉/社交恐惧/过度劳累/找不到生活意义的你,翻开这本书,让我们暂时停下来,摸一会鱼。
☆在心理咨询室的真实案例中,窥见同样的自己
“在下班后或照顾孩子的间隙中挤出一个小时来到心理诊室的人们,被工作生活所困扰,早已精疲力竭,但当手机嗡嗡声响起(“抱歉,可能是工作上的事”),他们还是会忘掉自己正是由于工作的压力才来到这里。”
☆文学艺术家们和你一样社交恐惧/暴饮暴食/懒散懈怠……
安迪·沃霍尔把自己锻造成不会出错的工作机器;电影以外的奥逊·威尔斯,吃喝妄为,肆意消耗;艾米莉·狄金森不仅把诗歌深锁在盒子里,她生前也绝少出门、亦不见客;作家大卫·华莱士则极度抑郁,疯狂看电视是他自我消解的方式。
☆没有说教,没有鸡汤,这本书只想和你一同放松漫步,寻找更多可能
“这不是激情的宣言或尖刻的社会评论”,“在一个被信息淹没、被逼得心烦意乱、生活被压力、无力和疲劳所困扰的世界里,这本书有一些话要对那些犹豫不敢选择停下的人说。”——亚马逊读者真实评价
☆这不是逃避,而是更好地审视。那些“停下来”的人从他们的选择和决心中找到了救赎——他们的负担减轻了,并对生活大声说:“我宁愿不这样做”。
-
和孩子聊聊生命里最重要的事
二十件生命里的重要之事,点亮孩子的心灵!
德国知名儿童文学家克里斯朵夫·海因温暖人生之作。
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四季时光》作者苏珊娜·贝尔纳倾情绘制插图。
◎编辑推荐
★ 精挑细选人生中的重要之事,点燃孩子对生活的热情与期望
每个孩子将来都要独自地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前方狂风骤雨还是天朗气清。然而,每个家长都该告诉孩子,在前方的人生道路上,究竟哪些事才是重要的?为何这些事情能让我们快乐,给予我们温暖,激发我们的创意,抚慰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拥有前行的力量?本书作者挑选了二十件人生中的重要之事,让孩子明白人生有很多美好的风景,值得去探寻、享受,从而让孩子学会寻找生活的温暖与乐趣,点燃对生活的热情与期望。
★ 二十件重要之事,道出人世间的宝贵情感,诉说生活中的惊喜与乐趣
二十件重要之事,如同一首关于人生真谛的长诗,一部饱含人生智慧的励志之作,让孩子的生命变得充盈,心灵不再孤独:朋友、妈妈、恋爱能让孩子体会到亲情、友情、爱情的可贵;猫咪能让孩子知道宠物可以接纳你的秘密又可以与你保持距离;床与房间能让孩子享受自由的乐趣;发现与发明能让孩子感受创意带来的兴奋与快感;痛苦与失败能让孩子认识到,生活尽管存在困难与挫折,但这一切终将烟消云散……这些重要之事,有的看似普通却富含深意,有的意想不到又合情合理。这些重要之事给所有孩子提供了思考人生的必要角度。
★ 文字优美,语言幽默,直击人心;插图精美,天马行空,充满童趣
本书系德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克里斯朵夫·海因所作,是作者回首一生后总结的人生哲理。全书文字生动活泼又充满真知灼见,语言舒缓优美又不乏风趣幽默,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学表达力、饱满的艺术表现力,以及丰富的人生感悟力;本书插图由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罗特劳特·苏珊娜·贝尔纳倾情所作,图片色彩鲜艳,构图天马行空,充满了天真烂漫的童趣。总之,本书是一本可以让家长与孩子实现充分互动的亲子读物。
◎ 媒体与读者推荐
时而幽默,时而感人,隽永的文字搭配精美的插图,适合所有年轻和年长的读者阅读。——德国《时代周报》
这是一部温暖人心的儿童文学作品。克里斯朵夫·海因抓住了人生的真谛。——德国《法兰克福汇报》
克里斯朵夫·海因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生命的全部内容。这是一本儿童文学著作,更是一本激发思考的儿童哲学读物。——德国《奥古斯堡总汇报》
作者成功地将人生的智慧融入到深情幽默的文字中。这是我买给我孙子的生日礼物,我希望和他一同分享生命里的重要之事。——德国亚马逊读者
◎ 内容简介
本书以别致的视角,介绍了每个孩子生命里都需要且不应缺少的20件事。首先,你需要一个真正可以信赖的好朋友,一位能安慰你、照顾你的母亲。在重要之事的清单上,还得有一个阿姨或奶奶。你也应该有自己的房间、床、自行车,以及一个宠物,能做自己喜欢的饭菜和演奏音乐。作者也说明了为什么眼泪、爱情、好的故事也是你生命里的重要之事。
-
成为母亲的选择
“如果能带着现在所拥有的认知和经验重返过去,你还会让自己成为母亲吗?”
历时五年、横跨三代母亲的权威调查 重新言说一份被视为“禁忌”的情感
以色列社会学家奥娜·多纳特话题之作 在德国、以色列等多国引起热烈讨论
“我们女性需要把世界掌握在我们手中,而不是随波逐流。我们女性需要主宰自己的身体和人生;也需要主宰自己的思想、感受和想象力。”
——————
编辑推荐
1.以色列社会学家奥娜·多纳特话题之作,被翻译为近十种语言,在以色列、德国等地引发热议。
2.“我爱孩子,但后悔当妈妈。”首度聚焦“后悔生育”的话题,采访二十三位后悔生育的母亲,倾听她们的真实心声,展现女性生育前后的情感历程。
3.后悔并非不存在,只是不被允许言说。探究“禁忌”情感背后的社会成因,为更多的女性创造出选择的余地。
4.将“母亲”身份拉入到公共领域的探讨之中,剖析“母亲”背后复杂的人际关系,正视“母亲”面对的社会压力。
_________
“你绝对会后悔没有生孩子!”2008年,当以色列社会学家奥娜·多纳特开始进行一项名为“后悔当妈妈”的社会调查时,这句警告始终回荡在她的脑海里。
母性是天生的吗?成为母亲是女性的天职吗?在其后的五年,这些问题始终伴随着多纳特和她的调查,并最终发展为《成为母亲的选择》一书。
在本书中,多纳特采访了二十三位以色列女性,无论其年龄、教育程度、社会阶层,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已为人母。通过长期的跟踪采访,多纳特追溯了这些女性成为母亲的历程,分析她们在孩子诞生前后的情感世界,调查她们如何认知和化解生养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成为母亲的选择》用女性自己的声音,展现了立体、复杂的母亲形象。
-
崩溃
本书所说的“崩溃”,是指某一人类社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口急剧减少,政治、经济、社会复杂程度骤降,终至瓦解。这在人类历史上并不罕见,许多壮丽的文明遗址引发幽古之思,人们在抚今追昔时,不免产生疑问:为什么有些社会得以繁荣延续,有些社会却走向衰亡,最终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在本书中,戴蒙德延续其思考框架,聚焦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在比较历史研究的视野下,戴蒙德以自己熟悉的美国蒙大拿州作为引子,纵向比较了复活节岛、玛雅文明、格陵兰岛的维京社会、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等过去社会的兴衰存亡,又横向分析了卢旺达、海地与多米尼加、中国、澳大利亚等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困境。这些文明社会面临着相似的危机——在污染、瘟疫、战争、饥荒的背后,千疮百孔的生态环境是社会走向败亡的大前奏,而不同社会应对环境问题的选择决定了它们迥异的结局。基于此,生态环境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的命运这一议题,从一个宏大模糊的背景角色走到前台的聚焦点下,一些从前历史研究所忽略的关键信息被提取出来,重塑了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认知。
今天,现代社会同样面临危机——前所未有的人口压力、全球性的环境破坏,地区性的崩溃可能会迅速向全世界蔓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否不可兼得?戴蒙德为我们敲响警钟: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与抉择将决定当今社会的兴盛或衰落。
-
剧变
《剧变》是一部恰逢其时的巨作。在个人与国家都对未来充满迷茫,危机接踵而至的当下,普利策奖得主、《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贾雷德·戴蒙德再一次回归历史,尝试解答危机应对这一关乎人类未来的重要命题。
对个人而言,危机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如处理不当,个人终其一生会生活在负面情绪中。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危机可使一种文明没落,使一个国家解体,使一个时代终结。但在戴蒙德看来,二者并无差异,国家甚至可以借鉴个人化解危机的逻辑框架以实现自救。就此,戴蒙德再一次跳脱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互设的知识壁垒,重建自然状态与文明秩序相融的历史叙事线索,巡礼7个案例国家的危机应对历史。他以一位社会观察者的自谦视角,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进化生物学等多学科出发,给出了“危机应对12个步骤”:
1.直面危机
2.主动承担责任
3.明确问题的边界
4.寻求帮助
5.借鉴榜样
6.自我力量/国家认同
7.诚实自我评估
8.应对危机的过往经验
9.耐心
10.自身灵活性
11.核心价值观
12.个人约束条件/国家地缘约束
正如丘吉尔所言:“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危机与剧变总是结伴而行。戴蒙德的危机应对方案或许可以帮助人类重塑危机意识,毕竟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个人、企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要不断进行选择性变革。你做好准备了吗?这或许也是戴蒙德为我们设下的一个开放性思考题。
-
压裂的底层
◎ 编辑推荐
★ 普利策非虚构奖获奖作品!《纽约时报》年度特别关注图书!GQ 21世纪50本最佳文学新闻类书籍!
《下沉年代》《故土的陌生人》《美好时代的背后》三大非虚构作家高度赞誉!
★ 一本富有价值、令人不安的书,关乎我们所有人都在使用的资源。一个社区和一个国家被什么束缚和撕裂,普通人如何对抗资本和权力的绞杀?
千疮百孔的土地、居高不下的癌症发病率、泛滥的海洛因、被摧毁的小镇青年的未来……他们不仅被榨干了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还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和社会代价。
★ 直指现代社会痛点,一曲乡下人的悲歌:城市的繁荣建立在对乡村的剥削之上。
这里有最富饶的矿产,却有最贫困的人民——真正的美国不在华盛顿和好莱坞,而在阿巴拉契亚。
★ 现实版《永不妥协》(朱莉娅·罗伯茨主演),一部像小说一样好读的同理之作。
《孤独的幸存者》团队即将打造成美剧!
◎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生活在天然气开采地区的贫困家庭,被卷入环境危机的故事。
斯泰茜·黑尼是一名护士,也是一名单身母亲。她努力工作,抚养两个孩子。为了能过上更好的日子,斯泰茜将农场土地租给天然气公司。很快,大量卡车驶过她的小农场,邻近的山顶上出现了一个用栅栏围起来的钻探场地,家畜和宠物开始死亡,神秘的疾病开始折磨她的孩子。她寻求天然气公司的帮助,公司代表却坚称一切正常。
斯泰茜聘请了律师史密斯夫妇,调查水和空气中是否存在污染。史密斯夫妇爬梳了海量文件,抽丝剥茧,终于找到了被隐藏的证据。不顾既得利益者的反对,斯泰茜和史密斯夫妇顽强地在法庭上起诉,并揭露数百年来赖以生存的土地所遭受的破坏。
谁应该为黑尼一家的不幸负责?是血管中流着肮脏血液的资本家,是同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既得利益者,还是玩忽职守的政府部门?
长达七年的沉浸式报道,展现了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永恒矛盾,同时揭示了美国底层民众在资本与政府的缝隙间饱受倾轧的困境。
◎ 媒体评论
伊丽莎·格里斯沃尔德的《压裂的底层》揭露了压裂开采背后人们付出的惨痛代价,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这是一个道德上复杂且写作精巧的故事……它关乎家庭,关乎我们所有人都在使用的资源。它试图告诉我们,是什么将一个社区和一个国家捆绑在一起,又将其割裂。作者的奉献精神和敏锐的同情心在每一页上熠熠生辉。
——乔治·帕克,《下沉年代》作者
引人入胜……爱不释手……如果说J. D. 万斯的《乡下人的悲歌》出色地描绘了阿巴拉契亚人移居俄亥俄州南部的锈带精神,那么《压裂的底层》则以生动的细节讲述了华盛顿县和格林县的日常生活轮廓……格里斯沃尔德女士是一位精力充沛的作家,她笔下的人物本身也是丰富多彩、质朴而顽强的……《压裂的底层》不仅是对后工业化小城镇和压裂的环境后果的一瞥,也是一部堪与约翰·格里森姆比肩的律政惊悚小说。
——拜伦·博格,《匹兹堡邮报》
《压裂的底层》在本质上是一个适合拍成电影的大卫与歌利亚的故事。除了大团圆结局,它拥有一切:掩盖财富和危险的田园风光;贫穷但自豪的当地人,他们经历了资源开采从繁荣到萧条的变迁周期……强硬、不情愿的受害者英雄……以及一出律政戏,一个顽强的夫妻法律团队与工业和国家对抗……这是一本有价值的、令人不安的书。
——琼·韦皮杰斯基,《纽约时报书评》
令人振奋和愤慨。这是一个关于企业不法行为、监管合谋和公民在不平等时代的抵抗的重要说明。
——凯瑟琳·布,《美好时代的背后》作者
资深记者伊丽莎·格里斯沃尔德的……《压裂的底层》一部分是《永不妥协》,一部分是《乡下人的悲歌》。你会受到[斯泰茜·黑尼、贝丝·沃尔斯和肯德拉·史密斯]的感召,他们认为周围发生的事情完全是扯淡,把矛头指向贪婪的商人和把他们当作标本研究的一日游自由派。他们鼓舞人心的行动主义证明,要想帮助别人,首先你必须倾听。
——伊丽莎白·伊根,《魅力》
她敏锐而明智的新书《压裂的底层》既不是从民粹主义的临时表演台上发表的愤怒的说教,也不是捏造的、教授式的演讲。格里斯沃尔德是一名记者和诗人,她持续七年密切关注宾夕法尼亚州西南部的一个社区,以报道其在水力压裂方面的混乱……格里斯沃尔德所描绘的是一个社区,就像土地一样,裂开了……《压裂的底层》的部分内容读起来就像小说一样亲切,尽管其潜伏的、缓慢的折磨是如此真实。
——珍妮弗·绍洛伊,《纽约时报》
那么,生活在马塞勒斯页岩之上美丽的宾夕法尼亚农场的贫困家庭在压裂热潮中会发生什么?七年来,伊丽莎·格里斯沃尔德一直在追踪护士兼单身母亲斯泰茜·黑尼和她的两个孩子,面对被污染的水和空气、被毁坏的道路、卧床不起的儿子、诉讼和无家可归,斯泰茜赚大钱的希望逐渐落空。在这个精心写作的、扣人心弦的报道中,格里斯沃尔德带领我们了解了斯泰茜为正义而战的过程,以及我们国家为平衡能源需求和对清洁地球的强烈呼吁而进行的摇摆不定的斗争。这是一部非常好的慢新闻作品。
——阿莉·霍赫希尔德,《故土的陌生人》作者
任何关于压裂是否值得的讨论都必须考虑到它对附近居民造成的痛苦。这个讲述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家庭痛苦损失的精巧的故事使这种痛苦变得生动真实。格里斯沃尔德以一个小说家稳步加强的亲和力描述了不可战胜的斯泰茜·黑尼是如何带着她的孩子逃脱并生存下来的。
——拉里莎·麦克法夸尔,《陌生人溺水》作者
[一篇]精彩的报道,是今年普利策非虚构奖当之无愧的得主……格里斯沃尔德报道的优点是,尽管它从不感情用事,但你会理解和同情这些男人和女人。
——比尔·麦吉本,《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专业的构造……格里斯沃尔德——那种能够说服采访对象让她透露情人节卡片内的信息,并注意到某人的冰箱是什么颜色的记者——在其历史和社会背景中煞费苦心地建立了叙事……她毫不留情的、有分寸的叙述帮助我了解了自己的盲点——对被毁坏的景色的悲伤是一种阶级特权,是对土地的特殊立场的产物。
——埃丽卡·何塞尔,《洛杉矶书评》
在她的新书《压裂的底层》中,记者伊丽莎·格里斯沃尔德为这场政治斗争提供了一个深刻的人性反面。她通过对一个长期生活在工业化阴影下的家庭生动而富有同情心的描述,探讨了能源开采这一明显充满争议的问题……格里斯沃尔德以迷人的亲和力记录了这些不断升级的恐怖事件。
——米拉·夏尔马,《华盛顿邮报》
强而有力且具有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
——《国家图书评论》
格里斯沃德对黑尼作为正义倡导者的不屈不挠的作用进行了感同身受的分析,对破坏环境的天然气工业中的贪婪和欺诈进行了彻底的、令人血脉偾张的描述。这是人们可以找到的,一部诚实的、不加修饰的关于企业腐败的人类代价的描述。
——《书单》(星级评论)
格里斯沃尔德以一种复杂而优雅的笔法描绘了斯泰茜和社区对这个他们希望能带来繁荣的行业的矛盾心态。
——BBC
格里斯沃尔德对斯泰茜·黑尼和她的斗争作了令人信服的描述……令人难忘……这是对有关压裂及其环境和人身代价的新兴作品类型的重要补充。这本书将在相关公民中找到大量的读者,并值得政府官员以及J. D. 万斯的《乡下人的悲歌》的爱好者关注。
——《图书馆杂志》(星级评论)
令人信服和感同身受。
——卡伦·奥尔森,《图书论坛》
格里斯沃尔德以其同情心和勤奋,在这本揭示美国农村困境的书中,使人们注意到黑尼和她的家庭所承受的情感和经济损失。
——《出版商周刊》
-
地狱里的希望
当战火燃起,联合国人员在机场大排长龙等候撤离时,“无国界医师”正在抵达,准备入境执行紧急任务……
在海地刚搭建的妇产中心,加拿大医生温蒂一天要接生40个新生儿。
意大利医生柯西偷偷潜入南苏丹,在50摄氏度的环境下照料绝望的战争伤患。
外科医生程卫在世界上地雷分布最密集的城市,做了上百次截肢手术。
后勤专家马丁为了运送冷藏疫苗,不得不与哥伦比亚的杀手与塞拉利昂的童兵打交道。
在武装民兵随时会闯入的情况下,美国医生弗兰克穿越停火线,去布瓦凯的医院抢救被扫射的冲锋枪打中的人……
这些就是“无国界医生”(MSF)救援工作的真实故事。
1971年,法国医生库什纳因目睹尼日利亚的人道主义灾难,与一名记者共同创立了“无国界医生”组织,抱持任何人都有权接受人道主义医疗救援的信念,在世界各地发生战乱、饥荒或天灾时进驻,提供及时的医疗卫生援助。
1999年,“无国界医生”获诺贝尔和平奖。如今,它已是全球最大的独立人道主义医疗组织,但仍旧秉持半个世纪前创立时的精神——在人类无休止的灾难中帮助世界各个角落被遗忘的人。在提供物质援助的同时,也努力使人重获生而为人的权利和尊严。
因此,这些人被称为“地狱中的希望”。
记者丹•波托洛蒂深入“无国界医生”组织,平实地报道了人道主义组织所面对的各种现象与议题,并通过采访在各偏远地区实地工作的医生、护士及后勤人员等,揭露了“无国界医生”组织成员时时面临却鲜为外界所知的人类苦楚与丑陋真相,展现了他们的救援工作、遭遇的挫折与危机。与此同时,通过从侧面展现参与行动的医生在人身和心理上所受的影响,道出他们在各种不可能的任务中坚持下去的原因。
-
情境中的知识
【内容简介】
《情境中的知识:表征、社群与文化》提出了一种知识的社会心理路径,将知识生产置于个体、人际和社会文化情境中进行分析。作者提出,表征是所有知识的基础,是自我、他者和客体世界的相互关系。表征的发生、发展和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现是理解知识与个体、人际和社会文化情境之间的联系的关键。表征为知识的多元性提供了解释,并且将认识的理性向超越认识论的符号与社会逻辑领域敞开。
本书对社会心理领域有重要贡献,可作为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抑或文化研究领域专业人员,以及对知识表征研究感兴趣的读者的必读论著。
【名家推荐】
这是一本吸引人的、有学养的、具有高度原创性的著作。作者为理解日常文化中的知识动力做出了突破性贡献。书中尤其强调社会表征这一概念,对知识动力这一社会心理学的关键议题进行了引人入胜的分析。本书也对影响我们生活的经历提供了深入的解读和洞识。
——塞尔日•莫斯科维奇(Serge Moscovici)
当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群氓的狂欢》作者
本书在诸多意义上都堪称一部佳作,写作思路极其清晰。
——杰拉尔德•杜维恩(Gerard Duveen)
剑桥大学社会与政治科学学部前主任
本书视野广阔、旁征博引、写作精彩,是一部深刻的心理学作品。该书涵盖了诸多发展和社会理论,论述富有见地与智识,并从独特的视角出发,切入莫斯科维奇的思想,将之与更广泛的理智传统相联系。我认为本书可与那些必读的经典作品相媲美,让我们有可能管窥心理学可以是怎样的、应该是怎样的,但又经常不是怎样的。
——约瑟夫•格利克(Joseph Glick)
纽约城市大学心理学教授
-
漫长的战败
当战争成为记忆以后,记忆也成为了战争——
将目光投向被刻意遮掩的过去,审视日本的历史问题与战争责任,
探索重塑战争记忆的过程中,国家、媒体和个人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直面当代日本人的困境、社会的断裂,以及形塑战后社会的战败阴影。
◎ 内容简介
1945年8月15日正午,昭和天皇向日本全国广播了《终战诏书》,同意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结束。七十余年后,战败文化成了日本集体生活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然而,对于谁该为战争负责和谁有罪,日本社会内部出现了旷日持久的分裂,裂缝之下的是两个根本性的问题 :为什么要打一场打不赢的战争?为什么要为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杀戮和牺牲?
在本书中,桥本明子探究了三种互相抵触的战争记忆:“受害者”“施害者”和“英雄记忆”。这种分歧形塑了战后一代人对历史和自身的理解,并影响至今。桥本明子借助民族志、访谈和影像分析,以丰富的史料和严谨的分析,再现了日本战败创伤记忆的建构过程:政府、传媒、国家在其中分别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个体沉默、后代沉默、媒体沉默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因由?民族主义、和平主义、和解主义,哪条才是面对这段黑暗历史的正确通路?不论个人还是国家,唯有诚实地回答这些问题,汲取其中的历史经验,才能超越分歧与创伤,免于重蹈覆辙。
◎ 作品看点
★ 深刻理解战后日本历史问题的关键所在,了解日本政府如何搪塞战争责任,普通民众如何回避战争责任。
战争结束后,面对难以弥合的文化创伤,日本社会内部出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战争记忆,分别视日本为这场战争的牺牲者、受害者和施害者,据此延伸出三种处理历史问题的方式:民族主义、和平主义与和解主义。厘清战争记忆的来龙去脉,深究其社会和政治根源,方能理解战后日本为何在三个选项中游移不定,始终未能正视其战争责任和历史问题。
★ 纪念活动、影视作品、报刊漫画,谁在形塑日本的战争历史?
作者以一手资料探查日本战争历史的形塑过程:力图重建国家尊严的官方纪念活动和政治表演;采用纪录片、读者来信、社论等形式,重启战争责任核查,以期日本能承担战争责任的报刊媒体;强调个人和家族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以受害者身份呼吁和平主义的动画电影……战争记忆不是铁板一块,是国家、个体、媒体等在历史话语权微妙博弈的结果。
★ 当基础教育服务于政治诉求,教科书何以成为战争记忆的新战场?
作者深入分析了5家出版社的15本历史和公民学高中教材,探索主流日本教材以何种立场和视角解读战争历史:是有意识选择的侵略之战?还是因政治经济压力、不得已为之的必要之战?用词和叙事框架的不同选择,暗含着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判断。
★ 著名学者沙青青导读,孙歌、小熊英二、伊恩·布鲁玛诚挚推荐。
◎ 名人推荐
如果你想知道日本人对战争历史的看法,这是本必读之作。日本的战争记忆并非只有一种:讲述英雄的“美丽之国”的记忆,讲述被害者的“悲剧之国”的记忆,讲述加害者的“可憎之国”的记忆交织在一起。读者能在本书中发现历史认识问题的必要史实和理论。此外,也能学到如何正确地批评生我养我的祖国的过错,追求普遍性的道德的知识分子的做法吧。
——小熊英二
桥本明子运用自己的聪敏、鲜明的个人风格和彻底的诚实,写了一个读之令人心酸的话题。这是一个如此罕见的组合,每个对历史感兴趣的人都应该注意到这一点。
——伊恩·布鲁玛
本书以新的研究方式讨论了一个老问题:分裂的三种战争记忆形态,以及由此而来的重建统一道德的困境。这个二战结束之后困扰了几代日本人的老问题,曾经在日本思想界内部和日本社会引起过多次争论。本书并没有给这个老问题增添新内容,但却令人信服地告诉我们,这个老问题并没有解决,因而并没有过时;世代更迭,它仍然还在,并催生着后续效应。
作者的国际化生活背景,以英文读者为对象的写作动机,使本书使用了浅尝辄止的“外部视角”。与日本社会的距离感使作者避免陷入其内部的思想冲突,但也妨碍了本书的思想深度。对希望了解日本战争记忆的中文读者来说,本书或许是很合适的入门书,期待它可以引发关于和解的进一步追问与思考。
——孙歌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不再是一种生活经历。但在今天的东亚,战争记忆的政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分裂。桥本明子以一种比较的视角,对日本人在战后十几年间处理创伤记忆的方式进行了深入而富有同情心的分析。
——安德鲁·戈登,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
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层面,《漫长的战败》都可堪称是一项重要的成就。这场长期的失败暴露了日本在身份认知上令人震惊的裂痕,这些裂痕将在未来几十年影响全球政治。
——杰弗里·C.亚历山大,耶鲁大学社会学教授
在桥本的文化分析之中,她更多的将着眼点放在微观层面的家庭,以及集体记忆在非西方国家形成的方式与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国家的不同之处。这是一本写得很好的书,文笔流畅观点犀利。
——马克·A.沃尔夫格拉姆,哥伦比亚大学人权研究所教授
《漫长的战败》为zui近兴起的关于“集体记忆”讨论提供了一份宝贵的贡献。不过,在这本书里,桥本却深刻地质疑了这一概念的价值,反而认为对于战争创伤,人们有着相互竞争,不一致的记忆,这对于理解当代日本尤为重要。
——《美国社会学杂志》
桥本把我们的目光吸引到民族主义、和平主义与妥协主义的交织叙述当中,以此激励长期笼罩在战败阴影之下的民族和政治认同。
——《日本时代》
在这本及时、读之令人心酸、语言简洁流畅的书中,桥本审视了日本自战后就一直存在的“历史问题”。通过针对大量的初级材料进行研究:电影、电视,报纸、纪录片、小说、访谈、口述历史,教科书……她的结论是,从日本的角度来看,对这场战争,日本从没有过一致或统一的叙述。总结:这是一本必读书。
——CHOICE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