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考古

  • 小屯、龙山与仰韶

    作者:梁思永

    本书是以文字形式展现的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梁思永的学术成果汇编,共收入七篇论文,包括《山西西阴村史前遗址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远东考古学上的若干问题》、《昂昂溪史前遗址》、《小屯、龙山与仰韶》、《后冈发掘小记》、《热河查不干庙等处所采集之新石器时代石器与陶片》、《龙山文化——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

  • 中国城市考古学论集

    作者:徐苹芳

    中国古代城市考古与古史研究

    现代城市中的古代城市遗痕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城邑图”及其有关问题

    唐代两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

    辽金城址的调查与发掘

    金上京遗址

    元代的城址和窖藏

    古代北京的城市规划

    论北京旧城的街道规划及其保护

    金中都“四子城”说辨误

    南宋人所传金中都图——兼辨《永乐大典》本唐大安宫图之误

    元大都的勘查和发掘

    北京后英房元代居住遗址

    元大都枢密院址考

    元大都中书省址考

    元大都御史台址考

    元大都太史院址考

    元大都路总管府址考

    元大都也里可温十字寺考

    记元大都发现的八思巴字文物

    元大都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上的地位——纪念元大都建城七百二十年

    燕京旧闻录六则

    燕京旧闻录三则

    燕京旧闻录两则

    《宛署杂记》中的北京史料

    明中都城遗址

    十三世纪后中国北方“离宫”式的城市

    要废除“旧城改造”的思路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艰难历程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后记

  • 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增订版)

    作者:  郑岩

    本书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墓进行了综合研究。书中所讨论的壁画取其广义,不仅包括彩绘壁画,还包括如模印画像砖壁画等使用其他材料和技术制作的壁面装饰,此外还附带讨论了装饰有画像的葬具。

    上编在全面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对魏晋南北朝壁画墓进行了分区与分期,将其分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中原地区四个大区,根据资料的情况,有的大区再分为若干小区,在此基础上对有些地区的壁画墓进行分期,建立起这一时期壁画墓的基本时空框架。

    下编选取典型材料,对相关问题进一步加以分析。包括以河西地区魏晋壁画墓为例,讨论不同区域间文化的互动关系;通过分析邺城地区东魏北齐壁画墓的特征,提出“邺城规制”的概念,以考察汉唐之间壁画墓的过渡性特征;从南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入手,探讨壁画图像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及其在墓葬中的功能;以青州傅家北齐画像石为例,观察外来文化影响下内地丧葬美术所发生的变化。本书注重对于一些新的方法加以探索和尝试。

    增订版加入《北朝葬具孝子图的形式与意义》及《前朝楷模 后世之范》两文,并补记了2002年以后出土的新材料。

  • 满天星斗

    作者:苏秉琦

    探寻中国文明的起源,提出新石器时期中国大地呈现古文明“满天星斗”的分布格局。

    本书旨在从宏观角度探讨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同时提纲挈领地梳理几大区系文化的渊源、特点和发展道理,介绍划分和界定文化区系的考古实践工作中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作者在大量扎实的考古实践工作基础上提出区系类型学说,认为中原地区只是独立发生发展但又互相影响的六大区系之一,从而对历史考古学界根深蒂固的古中原中心、汉族中心、王朝中心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并将新石器时期的中国文明状态传神地描述为“满天星斗”。

  • 汉代郡国分治的考古学观察

    作者:宋蓉

    西汉初年大行分封,由此在汉王朝的统治疆域内形成了东半部王国与西半部汉郡并立的局面。在两汉四百余年的历史中,王国的兴盛期虽仅有汉初的几十年,之后实力不断衰退、疆域一再缩减,但郡国并行之制,西部汉郡与东部王国分制的局面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由于汉代“郡国分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成了史学界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 本文在前人已有文献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汉代的考古学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运用类型学、文化因素分析、文化层次分析等考古学方法,对汉代郡、国地区的区域文化特征及各阶层发展变迁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并以此为切入点,将考古学的研究与历史学的解释相结合,从文化的视角审视汉代的郡国分制。指出汉代的郡国分制对王国地区和汉郡地区各阶层的发展产生了不同影响,但整体而言,社会地位越高的阶层对政治变迁的反应就越敏感;同时,汉初的郡国分制解决了地域文化差异显著的问题,加快了地区发展,为中央集权的真正实现提供了统一的基础。到西汉中期之后,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文化因素对政区设置的影响逐渐减弱,政治主导原则日益凸显。

    吉林大学历史学博士论文,2009年授予

  • 光宅中原

    作者:倪润安

    本书探讨了拓跋起源、拓跋南迁匈奴故地、拓跋代国至北魏各时期墓葬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进程等问题。在拓跋起源问题上,本书厘清了拓跋族源的主要来源。在拓跋南迁匈奴故地的问题上,尝试从相关墓葬中区分出檀石槐鲜卑遗存及其文化因素,从而筛选出与拓跋南迁关系更直接和紧密的遗迹,以勾画出确定性更强的南迁路线图。在代国至北魏墓葬文化方面,本书揭示了力微联盟对檀石槐鲜卑文化的继承、北魏早期对边疆文化的整合、北魏中晚期文化向“晋制”的复归、北魏文化余脉开启“唐制”新模式等文化现象和历史过程。本书还把北魏墓葬文化置于南北朝发展的横向比较中,探讨北魏与南朝争夺文化正统的过程,并试图总结拓跋至北魏墓葬文化演变道路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 新出土中古有关胡族文物研究

    作者:周伟洲

    所谓中古时的“胡族”或“胡人”,自秦汉以来就有广义和狭义的指称:先秦至秦汉,狭义的“胡人”一般专指北方蒙古草原的匈奴族,隋唐时则一般专指西域胡人(今新疆、中亚、西亚、南亚等古代民族);广义的“胡人”则还包括属“东胡”的乌桓、鲜卑等族,以及继匈奴之后的漠北柔然、铁勒、突厥、回鶻,属“西戎”的氐、羌诸族;可以说,广义的中古时的“胡人”基本上是泛指北方的各少数民族。本书所探索的相关中国中古时的“胡族”即是上述广义的胡族。

    本书第一章辑北朝时有关胡人墓志考释的论文五篇:《大唐西市博物馆入藏北朝胡族墓志考》、《吐谷浑晖华公主墓志与北朝北方民族关系》、《北周莫仁相、莫仁诞父子墓志释解》、《杨文思墓志与北朝民族及民族关系》、《新出土柔然王族墓志汇释》;第二章辑有隋唐时有关胡人文物墓志研究论文四篇,即《隋虞弘墓志释证》、《乞伏令和夫妇墓志证补》、《故突骑施王子志铭补考》、《甘肃榆中出土慕容氏墓志释证》。第三章辑隋唐时出土相关胡人的文物及“六胡州”、丝绸之路起点研究的论文共5篇,即《青海都兰暨柴达木盆地东南沿墓葬主民族系属研究》、《吉尔吉斯斯坦阿克别希姆遗址出土唐杜怀宝造像题铭考》及有关六胡州的“兰池都督府与兰池州”的辨析,以及有关丝绸之路起点唐长安城的三大标识的论文。第四章还辑录了笔者从相关胡人墓葬中出土中的“乐舞图像”研究唐代音乐、舞蹈的论文两篇,即《六至七世纪中国相关粟特人墓葬出土乐舞图像研究》和《唐韩休墓“乐舞图”探析》。最后,附录中收入了笔者多年年研究魏晋南北朝时北方诸胡族及其相互关系的论文,即《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与民族关系研究》。

  • 艺术、神话与祭祀

    作者:[美] 张光直

    《艺术、神话与祭祀》是张光直先生诸多学术著作中的一本,也是作者自己最为喜爱的一本。该书以他1981至1982年在哈佛大学为非专业本科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的讲稿为基础,选编而成。该书写作目的:“其一,中国古代文明的性质和构成具有很强的政治倾向,本书将以此开辟出一个新的基础研究视角;其二,如果能突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古代文明的研究,至少对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必将受益匪浅。”

    张光直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通过对神话传说和历史事件、沟通天地的祭祀过程及手段、古代中国青铜器及其装饰艺术(主要是动物主题装饰艺术)的意义、古代文字的产生及表现形式等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回答了文明或王朝是如何在古代中国兴起的问题。"

  • 白沙宋墓

    作者:宿白

    这不仅是一份客观、忠实、完整的考古发掘记录,更以注释的形式提供了大量眼见之物以外的文献和图像史料,通过细致的搜寻、鉴别、筛选、排比,作者将田野考古和文献描述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展示了宋代社会生活的原貌,为中国历史考古学开创了物质文化研究的典范。

    1951年,宿白主持河南禹县白沙镇的3座北宋雕砖壁画墓的发掘,并于1957年出版《白沙宋墓》报告。作为1949年后最早出版的考古报告之一,在无例可循的情况下,宿白确立了十分明确的编写体例和标准,严格区分了报告主体和编写者的研究,并在报告中展现出深厚的学养和扎实的文献功底,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中国考古学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起始于东汉建安年间曹魏、蜀汉、孙吴三个政权实际形成, 自此古代中国从大一统进入长期分裂混乱的格局, 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全国, 长达四个世纪之久。也正是自汉至唐之间的漫长的过渡时期。在这段历史时期, 从三国分立到隋朝统一, 中间只是在西晋王朝灭吴后有36 年短暂的统一, 其余时间都在分裂和战乱之中。同时出现了由民族迁徙引起的移民狂潮, 众多古代少数民族内迁中原北方地区, 北方的汉族又大举渡长江南徙, 挤压许多江南古代民族向东南移动。还有西域人士经由丝路内迁归附华土。汉族传统文化与内迁的众多古代民族文化, 甚至外来文化, 不断接触、碰撞、争斗乃至溶合, 使中华文明步入更加灿烂光辉的新阶段。从辉煌的汉文化, 经过这一段漫长、痛苦而又生机勃勃的过渡时期, 孕育出更加辉煌的站立在当时世界文化先列的唐文化。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学, 正是用田野考古获得的有限遗迹和考古标本, 努力反映和解析这一伟大历史过渡期的历史与文化。

    《三国两晋南北朝卷》是《中国考古学》(九卷本) 的第七卷, 这卷的内容, 主要是综合介绍20 世纪、主要是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迄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田野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的成果。重点介绍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城市(以都城为代表) 遗迹的考古新发现和研究, 究明其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对这一时期的墓葬发掘工作, 也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 还对壁画墓的艺术价值予以特别关注。由于这一历史过渡时期在文化上与前不同的特点, 佛教考古与石刻和简牍文书的研究, 在本卷中进行了仔细的梳理和阐述。并选择从考古标本能够阐明的几个侧面, 阐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生产技术和社会生活。本卷尽量依据有限的考古发掘成果, 构筑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的学科体系。对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汉唐之间的历史过渡阶段的历史, 特别是物质文化的发现, 进行还原和解析。

    本书适合研究历史、考古、文博和艺术史的专业人员及广大历史、考古爱好者阅读。

  • 琅琊王:从东晋到北魏

    作者:南京博物院 编

    本书为南京博物院2018年12月举办的“琅琊王——从东晋到北魏”特展的配套图录。全书通过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总馆、山西博物院、大同市博物馆的百余件(组)精美文物,展示了琅琊王司马金龙家族的前世与今生、勾连起当时东亚最重要的两座都城——建康(今南京)和平城(今大同)间的交流互动。

    本书通过史料详实的研究文章、丰富有趣的文物说明,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一千多年前两座都城——东晋建康与北魏平城——的士族生活情景与文化艺术成就。

    本书对琅琊王司龙金龙夫妇墓出土的墓志、墓表、列女古贤漆画屏风板、釉陶彩绘出行仪仗俑、雕纹石床榻、伎乐天石帐座等珍贵文物做了集中展示和详细解读,形成了一个颇有研究和鉴赏价值的案例。

  • 寻迹

    作者:[英] 基隆·康诺利(Kieron Connoolly

    丛林深处隐藏的神庙,半埋在沙漠中的城市,半掩在沙子中的雕像……谁建立了这些遗址?什么样的社群居住于此?曾经强盛的文明又是如何消失的?从胡夫金字塔到复活节岛巨型雕塑,从阿旃陀石窟到古罗马地下墓穴,从吴哥窟到纳斯卡线条,本书用隽永的图像文字,重现文明的优雅古老。

  • 符号侦探

    作者:[加] 吉纳维芙·冯·佩金格尔

    这本书是为那些喜欢神秘事物的人准备的。在这部探究冰川时期岩画艺术的作品中,作者吉纳维芙既是向导,也是侦探。她研究了鲜有人注意的人类*初的书面交流工具——几何岩画,并用它来解锁人类谜一样的过去。

    在这本结合了游记和自传写作方式的历史普及读物中,作者首次探索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因素。在书中,读者将跟随她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冒险之旅,并从这些拥有数万年历史的符号中,一窥人类祖先的智慧水平、抽象思维和语言能力,以及人类的进化过程,包括古老岩画是如何为我们今日高速发展的科技奠定基础的。

    加入这场穿越非洲、欧洲的洞穴探险之旅,解开那经过三万年依然如初的符号之谜。

  • 海外馆藏中国文物精萃

    作者:寇勤 主编

  • 遗址与图像

    作者:[美] 巫鸿 / 郭伟其 主编

    本书为OCAT研究中心展览与文献研究丛书第三卷,全书源于OCAT研究中心2017年度的年度展览。本次展览为两所世界顶尖大学的联合展示,即“遗址与图像:牛津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两项研究计划”。牛津大学的部分,是隶属大学考古研究所的“历史环境图像资源库”(Historic Environment Image Resource,简称HEIR)所提供的考古遗址历史照片,包括“‘彼时’与‘此时’”、“摄影作为艺术”、“考古遗址的发掘与再造”三个单元的照片,并对1939年英国萨顿胡(Sutton Hoo)船葬遗址发掘过程进行整体的幻灯片展示。正如埃尔斯纳教授所说,这些摄影作品提供了两种比较形式,来自多个地区的不同记录方式构成了19世纪中叶欧洲中心主义视角下的多元文化比较,而通过这些在不同时期记录相同遗址的摄影文献我们又可以在当代学术的视野下尝试更进一步的比较,即遗址与进入博物馆之前的文物所经历的变化,包括它们在物质上的变更以及在人们的目光与想象中的变迁。这一点也正是芝加哥大学“天龙山石窟”项目的出发点,研究人员对散落海外的天龙山造像进行三维扫描,采集信息并建立模型,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石窟。尤其有意义的是将藏于海外的天龙山造像与石窟的历史照片相对照,为造像找到原址,通过数码技术将这些残缺部件重新组合起来,从而使被肢解的佛头和佛手在虚拟世界中找到了曾经失去的身体。这种文物对于原境的要求,被巫鸿教授概括为“不可移动的文物”。除了埃尔斯纳教授与巫鸿教授的展览序言与文章之外,关于19世纪以来摄影对考古发掘、研究、教学等方面的影响与反思,可详见本书中由牛津大学Katharina Ulmschneider博士与Sally Crawford博士撰写的文章与图录;关于天龙山项目的内容与意义,详见芝加哥大学蒋人和教授的文章,关于展览的技术问题可参考太原理工大学张晓教授的说明文字。在本书中,我们还收录了阿洛伊斯·李格尔有关文物保护的重要文献《对文物的现代崇拜:其特点与起源》的完整英文译本,以及陈平教授最新修订的中译本,供读者参考。

  • 汉代神兽图像研究

    作者:潘攀

    本书以“汉代神兽图像”为研究对象,广泛收集了目前所见的相关考古材料,在此基础上展开以考古学方法为主、美术史方法为辅的系统研究。

    首先对八十余种汉代典型神兽母题进行了分类与形态研究,发现汉代神兽图像形态与意义的产生方式主要为:对传统的继承和改造、新创与剔除三种,其基础均为汉人特有的精神信仰与审美需求;总体来看,汉代神兽图像形态的主要特征是:主体形态写实,但细节或图像背景被丰富、改造出更多神异化特征,如翼、角、云气,或符瑞化明显的多足、多角、多头、连体、半人半兽等;且诸神兽图像母题并非同步出现与演进,在两汉间出现过四次关键时间点,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政治变动、主流思想信仰的演变等密切关联。

    其次对由神兽母题组成的汉代典型图像场景进行分类解读,归纳出天文、神仙信仰、辟邪、谶纬祥瑞四大神兽图像系统。

    最终从历史发展的宏观纵向视角出发,梳理了神兽图像从原始社会至汉代的发展脉络,以此发现汉代各类神兽母题及图像系统的时代特征;同时,以汉代社会信仰为背景,横向总结出汉代四大神兽图像系统之关系、及它们与汉代社会信仰间的互动关联。

  • 中国汉阙全集

    作者:张孜江、高文主编

    张孜江、高文主编的《中国汉阙全集》收录了全国现存的全部汉阙,并集全国汉文化研究学者,对汉阙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汇集成本书,相信本书是研究汉阙的最权威,最全面的一部专著,填补了我国建筑历史研究的空白,对提高我国建筑界了解,研究汉代建筑提供了重要的案例。

  • 花舞大唐春

    作者:齐东方

    书稿原在《广州日报》上以"解密何家村"为题连载。主要围绕1970年西安碑林出土的金银器窖藏展开。何家村窖藏共出土1000多件,分别藏在2个大陶瓮和1个银罐中,材质包括金、银、玉、陶等,做工精细,造型美轮美奂,艺术价值极高,多为唐皇室的日常用品。2004年5月,何家村遗宝中的65件(组)精品在北大首次集中亮相,其中包括杨贵妃佩戴的"香囊"、风流天子唐玄宗的舞马、神秘的"金开元通宝"等。对于何家村遗宝的埋藏之谜、65件(组)器物背后隐藏的故事,齐东方以"解谜"的语气,一一道来。

  • 龟兹寻幽

    作者:何恩之 / [意] 魏正中(Giuseppe Vignato)

    本書將石窟及壁畫視作當地僧團獨特修行方式的再現,目標是復原龜茲境內數處石窟寺院中僧團的生活。前兩章魏正中(Giuseppe Vignato)對龜茲古國八處主要石窟寺院遺址進行了復原研究,特別關注其佈局和演變。他檢討了單座洞窟的相關問題,尤其重視曾受到較少關注的講堂窟、大像窟和禪定窟。他探索了洞窟組合與組合類型以及組合構成區段的模式,認為每處石窟寺院是構築龜茲國佛教有機體的一塊基石。本書認為石窟整體,包括建築、壁畫及現已不存的塑像,是僧侶們精神生活的創造,是他們特定修行實踐的有形展示。何恩之(Angela F. Howard)在第三、四章主要探尋串聯龜茲中心柱窟內所有裝飾的統一線索,她的研究重點在於特殊圖像。

    本書對龜茲佛教特質的解讀不僅依靠可以獲取的考古資料,而且包括遺址中發現的文書殘卷。第四章何恩之將這些殘卷與特定的部派思想聯繫起來,以闡明龜茲國流行的佛教部派。除採用龜茲地區出土的殘卷外,作者還主要參考了梵文文獻,必要時也引用了漢譯梵文原典。

    本書對龜茲佛教的研究幾乎全部基於當地資料——洞窟、壁畫、文書。然而也不忽略周鄰佛教地區的可能影響,以印度為主,中原次之,我們嘗試從龜茲作為接受者和轉化者的角度來解讀,進而指明龜茲佛教及其藝術在中亞的發展自成體系。

  • 西域考古与艺术

    作者:林梅村

    《西域考古与艺术》以时间为序,汇集了作者近年来在西域考古与艺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遗物所见古代冶金技术的传播、古代西域民族迁徙和重新分布对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的影响、西域都护府遗址的发现,以及珠宝艺术与中外文化交流等问题。全书以考古材料为依据,结合扎实的文献考证和实地踏查,对目前学界存在争议的一些学术问题得出了独到见解,令人耳目一新。其中关于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与史前丝绸之路的论述,已引起了海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