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考古

  • 中国新石器研究

    作者:佟柱臣

    中国新石器研究,ISBN:9787805236889,作者:佟柱臣著
  • 宣化辽墓壁画

    作者: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宣化辽墓壁画》主要内容包括:宣化辽墓考古剩语、宣化辽墓壁画的若干地域特色、宣化辽墓壁画综述、图版说明等。墓址在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下八里村。墓主为辽检校国子监祭酒兼监察御史张世卿。墓室四壁和顶部均绘有壁画,共有壁画约86平方米。壁画描绘了墓主人生前的豪华奢侈生活,有出行、伎乐、宴饮等场面。其中《散乐图》描绘由12人组成的乐队和舞蹈者。乐器有排箫、大鼓、腰鼓、琵琶等。最前面当中的一人着长袍,穿高腰靴,正在表演。墓顶绘星象图,它以中国古代二十八宿为主,吸取古代巴比伦黄道十二宫之说,组成了中外合壁的星图。壁画内容丰富,人物比例正确,姿态生动,线描挺劲,色彩鲜艳,年代准确。张世卿墓壁画是辽代末年汉人墓葬中最精采的。
  • 新干商代大墓

    作者:江西省博物馆

    新于大墓自1989年12月4日发掘完毕至今历时六载有余,从墓葬发掘清理到对出土文物的修复、保护和摄影、绘图、拓片、鉴定及至报告的编写、研究,这无疑是一完整的科学系统工程。诚然,科学发掘清理是这一系统工程的基础工程,但更复杂、更细致也更费时的工程还在后头,尤其是出土文物极为丰富的遗存和墓葬更是如此
  • 藏传佛教寺院考古

    作者:宿白

    这本《藏传佛教寺院考古》是按大区域划分为三个部分组织的。第一部分是西藏寺院,第二部分是甘青内蒙古寺院,第三部分是内地的蒙元时期藏传佛教寺院遗迹。三个部分撰写的时间不同,写法也多有差异。 第一部分西藏寺院调查,包括三个地区的调查记即拉萨地区、山南地区、日喀则地区调查记和《阿里地区札达县境的寺院遗迹》、《西藏寺庙建筑分期试论》等,共九个题目。第二部分甘青内蒙古寺院调查偏重于明末以前的兴建。藏传佛教向北传播,首及青海,自青海再行扩展,其主要通道有五路:出当金口抵敦煌;沿疏勒河上游,出龚岔口至安西;经祁连,出扁都口抵张掖;经乐都,渡大通河,出河桥驿,北上永登、武威;经化隆,走临夏、永靖,东抵兰州。第三部分内地的藏传佛教遗迹,现只辑录蒙元时期在当时大都即今北京修建的两处佛塔史料和对南宋旧都临安即杭州的一些元代遗迹的初步考察。
  • 中国石窟寺研究

    作者:宿白

  • 史前考古论集

    作者:严文明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先生关于"中国史前考古的论文集。收录论文32篇,分"考古学与考古学文化"史前西南区域考古""史前社会的考古研究"史前器具研究"史前彩陶与陶器纹饰研究"五个专。 本书可供考古、历史、民俗等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 考古精华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本图录是为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所四十年而编辑的。该所从1950年8月1日成立以来,在26个省、市、自治区的200个市、县从事田 野考古工作,为研究中国古学的重课题,有计划、有重点发展了一系一旬大规模调查发掘。本图书录中所收录的是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成果,分为史前时期、夏商周暑期使用期、汉唐及其时期三个部分,包括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55个项目,各类遗物588件,并本以适当的遗址现场照片和图表。本书在弘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促进世界文化史的研究上都有一定的作用。 本书对从事考古、文物、历史、美术史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续集

    作者:邹衡

    《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续集)》是57篇论文合集,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夏文化;第二部分,商文化;第三部分,周文化;第四部分,其他。第一部分,论证二里头文化1-4期是夏文化,其他诸文化皆非夏文化。第二部分,论证郑州商城为汤所居毫都,其他古文献上所见诸毫皆非汤都。论证偃师商城为商太甲所放处桐、桐邑或桐宫,是早商陪都,并非毫城。 第三部分,论证陕西关中地区的先周文化,并推测先周文化有东西二源。首次提出北京琉璃河刘李店和董家林遗址为燕国始封地。论证山西天马一曲村遗址为晋国始封地和晋国故绛都。 第四部分,综述商周考古学。 以上四部分提出的诸论点,皆为考古学界所未发,从而对研究夏商周历史与考古,都有重要学术意义。 《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续集)》可供考古学界、历史学界及文物、博物馆工作者参考学习。
  • 古印度

    作者:戴尔・布朗

    大约70万年前,吃苦耐劳的石器时代的人们就生活在印度次大陆北部的印度河谷和一些孤立的定居点。大约公元前7000年时,他们的一些后裔便在印度河谷一个叫迈尔戈的偏远之地定居下来。在这里,他们建造了一个坚固的泥砖小城。在数千年的过程中,迈尔戈和其他类似定居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一个手工艺的文明,他们为后来在整个次大陆上崛起的伟大的城市文化和帝国奠定了基础。 这是一辆两头公牛拉的牛车的模型,一个运送贮物罐的古代驾车者坐在上面。这辆哈拉帕式的陆上运输车的模型是用现代的木条和绳子将莫亨焦达罗出土的赤陶玩具车连接在一起做成的,它与至今仍在巴基斯坦和印度使用的效率很高的牛车在设计上有着惊人的相信似之处。
  • 美术考古学导论

    作者:刘凤君

    本收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总率,重点是“理论与方法”,概括地进述了西方与中国美术考古学的发展生发展,以期从历史发展中明确美术对象、目的与任务,明确其性质乃是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又同美术史有密切的关系。这些起来是ABC的东西,在多数人并没有明确一致认识的情况下,多花一点笔黑进行讨论,是完全必要的,是有利于学科发展的。
  • 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

    作者:张之恒,吴建民,黄建秋

  • 殷墟的发现与研究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

    殷墟的发现与研究,ISBN:9787030042088,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
  • 考古学理论导论

    作者:马修·约翰逊

    本书是考古学理论的入门读物,书中试图阐释“理论”是什么、它和考古实践之间的关系、近数十年来考古学的理论如何发展,以及考古学思想是怎样与整个人文科学及学术世界的理论相互联系的。是近二十年来考古学界期盼已久的论著,这是对当前考古学理论的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讨论。本书按最历史顺序,以平易、清晰、尽量规避行业术语的语言评述了根植于过去三十年考古学的发展基础之上的当今理论潮流。马修·约翰逊讨论了从实证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等不同研究人类历史的方法,向读者表明,考古学理论不仅根重要,而且是激动人心、影响深远的。他揭示了不同理论流派的历史渊源,将考古学理论与他们试图解决的实际问题以及其他学科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
  • 理论考古学

    作者:肯·达柯

    所有的考古学研究都建立在使物质遗存有意义的逻辑框架基础之上:理论用来支持解释。考古学理论常常被认为是拒人千里、晦涩不清、甚至散漫无关的,在这本开门见山、圈文并茂的著作中,肯·达柯提供了完全不带任何行话的对考古学理论重要概念的介绍。本书特别考虑那些没有理论背景知识的读者,注重用广泛关联的方式介绍这一主题。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学译丛系列之一,本书全面回顾了现代考古学的所有主要理论运动,包括过程主义、后过程主义、文化-历史学派和马克思主义等流派,介绍了与对特定历史环境的研究相关的观点。考虑到考古学理论不轻脱离考古学实践,达柯也将田野方法的物质基础和发掘后分析纳入考虑之中。本书对考古学学生和非专业人士都具有吸引力,书中厘清的概念和方法对职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都有所帮助。
  • 中国古车舆名物考辨

    作者:汪少华

    此丛书为近年研究孙诒让最新成果之汇集。凡四册,《年谱》不与计,所论盖皆有关《周礼正义》者。 《周礼正义》,孙著之佼佼者。其为学也,举凡农耕时代之学,无不洽通,是以欲探其赜奥,需备相应之学养,所谓不得睹宫室之美,亦应知其门墙耳。今之学者,始乏幼功;既长,古今中外、数理化文皆所必学;至若涉古之学,泰半专攻一端,既广涉之不及,则论仲容仅得窥其一体,必矣。 璐得润溉于慈溪颖明先生及三台仲硅先生几四十年。承训之时,二老每言及仲容之学。有所请益,颖师或曰:“何不请教《周礼正义》?”且告以太老师蕲春黄先生语:“仲容之《周礼正义》,点水不漏。读之,[典章制度)他书不必寻查矣。”且命点读之。1961年,璐随萧师忝与统编教材《古代汉语》之役,即以随身。萧师知之,谓读此可以粗谙《周礼》之学,若加之以《礼记》——宜以孙希旦《礼记集解》为初阶,增之以《仪礼》——可先之以张尔歧《仪礼郑注句读》,继之以胡培晕《仪礼正义》,则先秦以至后世制度之沿革,可以了然于心,即或翻检“通考”之类,亦不徒知其然矣。璐谨遵师训,不敢少懈,即至琉璃厂肆觅得三书,常夤夜读之。然终无专治礼学之奢望,以稍窥阃奥则愈知其艰,而己非治之之材故耳;且旋即运动频仍,亦不遑顾及。 逮及1990年,有同道倡翻译“十三经”及“诸子集成”之议,嘱璐领其事,议定各书均邀名家。承师友纷然慨允,唯《周礼》、《仪礼》无着。其时经学大家黄寿祺先生(吴检斋高足)已谢世,他人多所婉拒,而交稿时日渐近,不得已,璐遂勉力承乏,诚所谓知其不能而为之者。本欲有所参照,遍寻书林,唯得林尹先生《周礼今注今译》,亦过简略,难敷所需。于是白日劳累之余,孤灯之下,左置孙氏《正义》,右展稿纸,逐行逐句重温以译之。旧日点读者,亦已积尘,开卷,每见所标疑问。既为通译,固可置之不顾,一以郑孙为本,然终为心中块垒也。既知自解之五日也,固当敬俟来者。 时至2l世纪,汪少华、朱小健、朱瑞平先后从余游。少华着力于《考工记》,多有所获;小健、瑞平亦有意于孙学。少华雅好考据,小健善于抽绎,瑞平则长于条分,皆适于深研《周礼正义》者。未几,三生论文相继告成,学界既嘉诸生用力之勤,余亦乐见其学术之进,复如一释长年之负。吁!昌黎有言曰:“弟子不必不如师。”庄子曰:“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其是之谓乎? 少华穷究《考工记》器物名实之辨,是可证时人考古命名之正误,亦系连二学之实验,当世似尚无深思实践如彼者;小健概论《周礼正义》训诂之得失,前人涉此者盖寡,世所谓孙氏集清学大成者,应首推训诂,故其所述应有益于学界;瑞平总论仲容学术之成就,旁及其音韵、文字以及墨学、时政,至若《年谱》则瑞乎论文之附篇,亦其研究人手之处,盖欲知其人,须先明其事也。四书大体以《周礼正义》为的,而未拘焉。然孙学岂三生所能穷者,即其所述当否亦有待大方鉴之。余所望者,唯三生之作得为引玉之砖;复愿三生拾级以进,终生以浮躁为戒。如此,余即或无成,亦无憾矣。
  • 明清金银首饰

    作者:北京文物鉴赏编委会

    首饰原本通指男女头上的饰物,俗称“头面”。以后又成为全身装饰品的总称。古代首饰已有发饰、颈饰、冠饰、佩饰等。我国早在商代就已经制作出套、组金首饰。1977年,北京平谷县刘家河商墓出土的金笄、金耳坠、金臂钏就是采用铸造、锤揲技法制成的,它的造型朴拙浑厚,含金量已达到80%。首饰是随时代的不同、人们生活习惯和服饰的变化而发展的。唐代是我国金银饰品制作和使用的鼎盛时期,那种把金、银、珍珠、宝石相互搭配,发挥不同材料的特点,充分展示出饰品绚丽多姿、豪华精美的风采,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制作对以后的金银细作有着深厚的影响。
  • 北纬30度线

    作者:尹祥智

    《北纬30度线》一条看不见的曲线,一条地理学家为方便研究地球而划出的虚拟的线,然而却没有任何一条经纬线有着它那么神奇的魔力,它所经过的是地球上最亮丽、最神奇的风景线:最高的山峰、最深的海沟、最奇怪的湖泊、最瑰丽的山脉、最壮观的大潮、最汹涌的海流……我们惊诧于大自然是如此的神奇,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一灭的痕迹,是谁雕刻出北纬30度这说不出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