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上海

  • 镰刀与城市

    作者:(法) 安克强 (Christian Henriot)

    从古至今,死亡一直笼罩着每一个人。不同的文化中,都有关于死亡的解释和丧葬的规定,身处其中的人们又是如何面对现代化和城市化的环境?不同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又是如何运用新方法来管理和应对跨越时代和地区的变化?上海开埠以后,人口激增,几次战争带来了大量人口涌入租界,为租界的丧葬管理带来难题。中西文化差异导致的民族冲突时有发生,但西方的死亡文化也同时影响了上海,甚至日后中国各地城市,成为社会变革的一部分。本书论述了近现代上海城市中死亡文化的变迁,提供了解读现代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角度,并引导读者重新思考这一动荡岁月中,中国人与死亡的关系。

  • 魏斐德上海三部曲:1942-1952

    作者:[美]魏斐德

    本书是《魏斐德上海三部曲》的第三部,讲述了从1942年日本占领上海租界后直至整个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开展的建立秘密党支部等地下活动,以及上海解放初期人民政权对上海市政、警务系统和整个社会的一系列改造运动,如关闭金融黑市,打击鸦片交易,镇压反革命,遣送难民,改造妓女、舞女和瘾君子,等等。同样是新政权对大城市的治理,为何国民党遭到失败,而共产党却取得了成功?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独到分析。

  • 魏斐德上海三部曲:1937-1941

    作者:魏斐德

    ◇美国历史学家魏斐德遗作!

    ◇从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激荡风云,一窥近代中国政治跌宕和社会变迁!

    ◇参考了大量民国时期上海市政、警政档案,以及上海市档案馆、图书馆馆藏档案。

    ◇上海是“远东第一大都市”,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和中国近代各种矛盾集聚之地。从上海地方史来反映中国现代史,角度新颖。

    ◇本书是《魏斐德上海三部曲》的第二部,生动再现了1937年淞沪会战后至1941年年底“珍珠港事变”爆发前,上海作为“孤岛”期间的政局和社会状况,以及各方势力的纠缠斗争和腥风血雨。

    ◇诸多史实:国民党“蓝衣社”在上海的抗日活动、“军统”对亲日分子的暗杀、日伪的血腥报复、汪伪政权的恐怖统治、沪西“歹土”地区的丑恶社会现象等等。

    ◇战时上海,恐怖暗杀迭出,虽是城市犯罪和各方势力角逐的“歹土”,却也是国共两党敌后抗日的战场。

  • 魏斐德上海三部曲:1927-1937

    作者:[美]魏斐德

    ◇美国历史学家魏斐德遗作!

    ◇从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激荡风云,一窥近代中国政治跌宕和社会变迁!

    ◇参考了大量民国时期上海市政、警政档案,以及上海市档案馆、图书馆馆藏档案。

    ◇上海是“远东第一大都市”,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和中国近代各种矛盾集聚之地。从上海地方史来反映中国现代史,角度新颖。

    ◇本书是《魏斐德上海三部曲》的第一部,系统描述了1927—1937年国民党政府依靠警务力量对上海实现初步统治的经过。

    ◇澄清众多历史问题:中央体制与地方势力间的关系,秘密组织和犯罪集团在腐蚀国家机构中的作用,在日寇入侵和占领的压力下上海政治组织的演变等。

    ◇以自由、民主、共和自我标榜,却以专制、独裁、暴力对付共产党等异己力量,注定了国民党政府国家现代化十年努力的失败。

    ◇将上海市政、警政变迁与当时中国政治大背景有机结合,体现出一个史学大家的宏观视野。

  • 织锦缎

    作者:王嘉馨

    ◎一句话推荐

    “世事幻变,我们仍是彼此的家园。” 写给女性和她们所拥有的生命力。

    --------------------

    ◎编辑推荐

    平凡而灿烂的女性力量

    无论是投身改革开放第一波创业浪潮的“琳达”,还是一生追寻爱与真实的“小何”,抑或是看似虚情实则真心的“阿胖嫂”,她们中的每一个都像是我们身边真实生活过的,勇敢迎接命运波澜的女性,她们经历的欢喜与伤痛一如我们曾经历过的,她们选择拼搏或放手也总会给我们带来前进的力量或退一步的解脱。

    逝去时代的脉动与温情

    粢饭糕、葱油面、腌笃鲜、绸缎裙、风凉鞋、黄鱼车、弄堂口、梧桐树、石库门、华亭路,熟悉的一切最终消散成烟,小说又将它们重建起来,让那些已不再拥有的,可以在三个故事的时间里再度被珍惜。

    复杂真实的人生况味

    个人与时代,情感与命运,爱与被爱,无常与有常,得到与失去,丝丝缕缕纵横交错,哪一场人生不是如此呢?如作者所说:这是这是上海的故事,也是所有人的故事;是女人的故事,更是人的故事;是过去的故事,也是今天,明天,不尽的故事。

    上海作协副主席杨扬作序推荐,入选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

    --------------------

    ◎内容介绍

    《织锦缎》是上海作家王嘉馨的首部小说集,包含两篇短篇小说与一篇中篇小说。

    阿胖嫂、小何、琳达,她们和你我身边那个也许叫不上全名,终身都被人们以姓氏或绰号简称的人一样,是注定不被铭记的小人物,却各有各的命运波澜及时代性格,竭尽所能地书写着各自的生命史诗,一如她们所生长的这片家园。在这样一座由无数寻常人拥挤而成的都市,在看似望不到边的寻常中,有一种微小而倔强的光,细细碎碎,不声不响,映照着平常日子,却持续生长,直到够将人从自身困境中拔起,一股力气挨着另一股,推推搡搡,构架起这座都市奔流不息的辉煌。

    --------------------

    希望我的文字在被阅读的同时,能将已消散成烟的,借助读者的眼睛重新构建起来,好让我们明白看见,行至此地,我们来时何路,好让我们心底知道,世事幻变,我们仍是彼此的家园。

    ——王嘉馨

    这种与当下渐行渐远、返归往昔的叙事风格,伴随着淡淡的忧郁,但逼近读者的叙事脚步却是非常坚实,它一步一步向读者靠近,人物、事件、细节强健有力,没有一丝一毫的含糊。这样的作品和笔力,在上海的年轻女作家中,的确有点异样,不能不让人产生阅读的兴趣。

    ——杨扬(上海市作协副主席)

  • CInema and urban culture in shanghai,1922-1943

    作者:Yingjin Zhang (Edito

    This volume aims both to establish cinema as a vital force in Shanghai culture and to direct attention to early Chinese cinema, a crucial chapter in Chinese cultural history long neglected by Western scholars.
  • 上海小囡

    作者:Pinko

    不同的时代在每一个人的心灵上镌刻出不同的童年,虽然只占据心房里的微小空间,但不论外边刮什么怀旧风,自己永远可以怀自己那一份独特的旧。   生于斯长于斯,恐怕将来也是要老死于此地,喝惯了黄浦江的水于是便不嫌弃它的漂白粉味,听惯了弄堂里的市井小调和喧杂纷争也就不奇怪上海人何以“精明却不高明”。   深深眷爱着这座城市兼容并蓄的独特民俗,即便是俗不可耐的,也很想在记忆尚且清晰的今天,记录下我童真年代留下的小小足印。听一支老歌,躺到草地上去数星星而不是数钞票,让心灵天真不是一件难堪的事情。给所有拥有童真并懂得爱的人。
  • 外滩十二号

    作者: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这本《外滩12号》艺术摄影画册,在浦发银行各级领导的支持历经了两年的拍摄、文献资料收集、编撰,既是对建筑经典的深掘,也是对地域历史文化的梳理与传承。把一个城市聚焦到一座,从一座建筑看一个城市。这在建筑艺术摄影作品中也是一次大尝试。外滩的老建筑,是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留下的“遗产”。放眼看去,浦东、浦西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建筑群,竖起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崭新标志。大拍摄过程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外滩老建筑主要表现为水平线;而凭窗眺望,黄浦江两岸的新建筑则主要表现的是垂直线。如果把这水平线与垂直线聚焦在镜头上,就能表现出我们的时代在不断升腾,我们的城市活力四射。 让我们跟随摄影师的镜头,把城市聚焦到一座建筑,把历史聚焦为一段故事,把时空聚焦成一个个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那光和影的世界。 请推开外滩12号的大门,感受这一个世纪的瑰丽吧!
  • 上海绿地植物鉴赏

    作者:马炜梁,田旗

    《上海绿地植物鉴赏》图文并茂,介绍上海绿地的众多常见植物及古树;花枝、果枝科学写真600幅,凸显识别的关键特征;附有绿地游览图21幅,让你体验鉴赏植物的无穷乐趣;提供8个利用绿地开展科普活动个案。《上海绿地植物鉴赏》适合中外旅游者、植物爱好者及广大中小学生朋友查阅。
  • 老上海十字街头

    作者:郑祖安

    本书选取老上海大街小巷最具代表性的路人、摊贩、小工、乞丐、难民、招牌、店面、车流等八类的人和物,以近四百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将这座城市的面貌和社会的风情直接地、忠实地展示出来。通过这些老照片,力图展现出一个真实的上海:一方面是无限的繁荣、繁华,另一方面却又是极度的艰辛、苦难;一方面是何等的多姿多彩,另一方面却又是如此的光怪陆离!凭借这些聚焦的历史镜头,读者也许对上海曾经走过的一百多年的路程,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快速的感悟。
  • 上海私人会馆笔记

    作者:任春

    《上海私人会馆笔记》从私人会所的特殊角度来演绎上海百多年来的海派城市风格的足迹。是第一本从私人会馆视觉看上海和记叙上海的书册。笔者行文亲切朴实,娓娓将精心挑选的十二座各具个性的会所一一道来,既富趣味性,又有学术性,是极佳的了解上海城市文化的读本,可读性强的旅游指南。 《上海私人会馆笔记》所描述的十二家会所,既有满载故事的老豪宅,也有活化了的从外地移植过来的老宅老桥老牌坊,还有新设计建造的,其中一些笔者还是常客,如大可堂、贝轩公馆、闻道园、雍福会等,更有不少“造园人”还是笔者的朋友。如那位以农民自称的闻道园主人王卫,笔者可以讲目睹他如何从当初遍地砖石乱樑,那些都是他千里迢迢觅来的宝贝,古建筑的原生态建材,到今天幢幢如假包换的古宅错落其间,古牌坊低调地伫立着的21世纪大观园,恰如活化它们的主人王卫一样。
  • 上海屋里厢(中英双语)

    作者:席闻雷,罗晴

    《上海屋里厢》以本市20世纪建造的民居为对象,记录了本地房子、石库门里弄住宅、新式里弄住宅、花园洋房和公寓大楼中百余户居民的生活空间,给城市文化研究带来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及一份难得的图像史料。 Inside Shanghai presents the latest works of Xi Wenlei, the freelance photographer. He aims at the local residence built in the 20th century, including scenarios in villas, Shikumen houses, lane houses, and apartment homes. The collection of photographs offers a very valuable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urban culture, while they will most probably survive us as historical records.
  • 上海老房子

    作者:

    《上海老房子》主要讲述了:作为中国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上海在很长一段历史中都充当着繁红浮绿、纸醉金迷的角色。各种各样的人在这里留下足迹,政治家、文学家、冒险家、革命家。而作为财富与权势的体现,一幢幢造型、风格各异的建筑也应运而生了。那些散落于这个城市大街小巷的老房子,无不记录着那段也许惊心动魄、也许天真烂漫的岁月。红墙、灰瓦,既是建筑的艺术也是永叵的历史。让我们一起翻开那一页。
  • 东方巴黎建筑寻梦

    作者:尔冬强

    全书共223页,不仅涵盖了旧上海法租界内最美丽的建筑,而且呈现出当年海上名人们(包括文人、艺术家、政治家、革命家以及外侨等)的生活方式。出版此画册的目的并非为了迎合时下盛行的怀旧时尚,而是出于对这个城市的钟情和挚爱,企图用该书串缀起岁月隐藏的片断,使我们了解这个城市发展的一个断面,进而认识到这个地区存在和更新的价值。
  • 光阴的故事

    作者:薛宝其

    (光阴的故事)通过平民摄影师薛宝其先生的500多幅珍贵历史资料照片,真实再现1950年代至1990年代的上海社会生活。 薛宝其曾是袜厂工人,新中国诞生后,他拿起了照相机,后来进入上海市总工会系统的卢湾区工人俱乐部担任摄影师,现已退休。 与同时代的专业摄影家有所不同的是,他始终活跃在社会的基层,怀着对新的时代、新的社会的朴实感情,兴致勃勃地用镜头去发现和拍摄大众生活中一幅幅积极向上的图景。 几十年过去了,薛宝其的摄影作品积累成一卷记忆的长画,点点滴滴地留存了上海这座城市及其人民曾经有过的情感和追求,从而为今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认知价值。
  • 那个年代,那些人

    作者:薛宝其

    《那个年代,那些人》讲述了: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与上海画报社的张仲煜社长枉驾寒舍,赐教之余,更赏以社中新出版的图籍数种。我自以为算是爱书之人,面对这些精美书籍的催生者张社长,不避失礼之讥,当时就翻阅起来,并且绝对爱不释手——回想起来,真不知道张社长是否注意到,一直到张社长离开寒舍,我就没有放下过手中的这几《那个年代,那些人》。
  • 边角料-2003-2006上海影像

    作者:雍和

    《边角料:2003-2006上海影像》这本摄影集中,作者用了100多张照片记录了上海2003年至2006年之间的事和人。事,不乏大事,如中国的非典肆虐、美国9-11事件,上海的抗日大游行,伊拉克战争等。但更多的是平凡的琐事,通过作者的镜头,让读者感悟镜头中的温暖、关怀以及情感。
  • 逝影流光-张才摄影集

    作者:张坚,刘海粟美术馆

    张才先生是台湾著名摄影家,曾在日本东京研习摄影,并在《上海写真》拍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影像风格。展出的近百幅照片是张才先生上世纪四十年代在上海暂住期间拍摄的,记录了曾经的上海城市景观和市民生活,也弥补了这一时期的影像缺失。刘海粟美术馆在摄影方面的探索与研究才起步,此次与台湾夏门摄影企划研究室联手,将这位台湾摄影家介绍给上海的专业人士和观众。张才留下的这份宝贵图像资料,使观者清晰地看到上海城市发展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