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绵延之维

绵延之维

作者:丁宁

分类:文学

ISBN:9787108010384

出版时间:1997-8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标签: 艺术史 

章节目录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导论:艺术史哲学的意义 一 艺术史研究的观念提升 二 艺术史现象的纵深透析 三 从史学的观念到“图像的转捩” 第二章 当代西方艺术史哲学概貌 一 艺术史的终结或艺术史的危机 二 内在的艺术史和外在的艺术史 三 走向“新艺术史”的视野 第三章 西方女性主义艺术史观述评 一 最初的缘起与相应的发展 二 问题的肯綮与特殊的阐释 三 “杂语喧哗”的方法与不可抗拒的影响 第四章 艺术史的超学科格局 一 艺术史的自足性与混融性 二 艺术史的多相性与单相性 三 艺术史的开放性与选择性 第五章 艺术史的作品观念 一 原作的纯正与复制的偏离 二 合为一体的画面与框架 三 相辅而行的标题与涵义 四 原位之美与移位效应 五 真伪之辨的史学沉思 第六章 艺术史的图像阐释 一 图像言语化的早期模态 二 寻求文本印证的图像阐释 三 图像意义的构成与呈现 四 时间之链上的意义流变 五 艺术史阐释的话语性 第七章 艺术史的分期意识 一 分期观的演进 二 分期的涵盖性与限定性 三 走向现代的分期意识 [附录] 艺术史:中西比较的课题 艺术史:视觉语言的空地 西方艺术史哲学参考文献一览 后记 出版后记

内容简介

自序 有必要对本书的书名《绵延之维——走向艺术吏哲学》作一点简略的说明。应当说,“绵延”(duree;durarion)直接和二十世纪初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所谓“变的哲学”的创始人H·柏格森有关。虽然他的创化说也是从生物学出发的,但却修正了对历史研究(包括艺术吏)素有极大影响力的、达尔文式的进化论学说,其主要原因正在于他强调了发展、变迁、有机统一和不可分割的“绵延”。作为—个与空间相对应的重要概念,它的特殊性在柏格森哲学中显得尤为明显,因为他认为,在所有重大的哲学问题中,对时间的理解最为关键。那么,“绵延”的具体含义究竟是什么呢?这里不妨转录一下贺麟先生的一段精到理解。他指出,“绵延”便是: 所谓内在的自我之流,也即若干繁复意识状态的交融贯通,互相渗透,这种意识情态一而不单纯,事而不复杂,如万灯交映,如百音共振,造成一条活活泼泼无拘无束的前后有着不可分的关连的意识之流。这里面的每一个意识状态就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境界。丰富,但不是量的堆积,自有它的有机统一性。每一个意识状态都是承前启后的,承继了包括了过去所有的意识状态,而又宣布下面有一新的意识状态将要产生,一面是结束,一面又是开始,中间有过渡,每一状态都伸展、渗透到别的意识状态中,这就是帕格森所谓真我,也即真时、本体,他的纯粹的“绵延”。 移之以论过程、时间或历史,人们所看到的将是两种“绵延”的意义:—是同性同类的绵延,也即单纯的时间性延续。例如,此时与彼时,此秒与彼秒等,相互之间没有任何的差异。这就相当于一个工具论的概念,一个实用的符号,由于它借用了空间的量度,因而又是可以加以切分的对象;是异性异类的绵延,就是许多不同的刹那汇在一起,互相贯通,互相渗透。比如现时,即有过去的一切累积、凝聚于其中,而且未来的一切(包括发展趋向以及人所寄予的期待等)也蕴蓄在现时之中。柏格森所强调的恰是后一种绵延之义。这就自然而然将我们与艺术史的理解与把握引向一种更加具有辩证色彩的“维度”(即方向、方面、范围和领域等):每一种艺术现象及其历程都应是(—)彼此间的交融贯通;(二)彼此间内在的有机联系;(二)内在的量的大一高深;(三)内在的质的多——丰富。尽管柏格森的哲学在强调生机上义、生命冲力等时走到了诸如神秘主义、非理性主义之类的某种极端,但是他又确乎为我们在研究既生动具体又复杂更微的艺术史时摆脱生物学化的进化理论和机械化了的“科学主义等提供厂绝好的启示性思路,至于“走向艺术吏哲学”, 除了“走向”之谓表明的是本书所论只是—种尝试、开端而不是完美、总结或体系化之外,则确定了本书的特殊性质乃是—种关于艺术吏的哲学。

下载说明

1、绵延之维是作者丁宁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