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自指引擎

自指引擎

作者:[日]圆城塔

分类:小说

ISBN:9787020152070

出版时间:2019-9-1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标签: 小说  日本文学  科幻  科幻小说 

章节目录

序:Writing
第一部:Nearside
1. Bullet
2. BOX
3. A to Z Theory
4. Ground 256
5. Event
6. Tome
7. Bobby-Socks
8. Travelling
9. Freud
10. Daemon
跋:Self-Reference ENGINE
20. Return
19. Echo
18. Disappear
17. Infinity
16. Sacra
15. Yedo
14. Coming Soon
13. Japanese
12. Bomb
11. Contact
第二部:Farside
#第二部的目录是倒置的,原书如此

内容简介

★日本芥川奖得主圆城塔处女作。

★菲利普•迪克奖特别奖项获奖作品。

★每一个故事的缝隙都隐藏着无数的故事,一本拒绝99%读者的烧脑杰作。

然后在某一天,在阶梯的极限之高处,有庄严的声音宣布:真理即42。

——圆城塔

————————————

喜爱的姑娘“发疯”开枪乱打,因为她脑子里有一颗来自未来的子弹。

家里的阁楼上发现了一个神秘的黑箱,打开它可能需要宇宙终结的时间。

某天醒来,发现居住的村庄所有的东西都在自我复制。

祖母去世后,她的房子下发现了22个弗洛伊德,它们该当作什么垃圾处理?

……

————————————

20个短篇故事,以交错的情节讲述了一个时间线突然混乱的世界。从身边之物到具有超级运算能力的巨型智慧,每一个都沦陷在时间崩塌的时空里。这一切将以何种方式运转下去?又最终以何种方式恢复正常?想象力不可抵达的地方,正是所有故事的起点。

————————————

名家推荐:

圆城塔的小说常常能唤起我日常的恐惧:我所看见的世界也许是最不真实的世界。

——韩松

在时间迷失的宇宙里,圆城塔为我们重新创造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

——王晋康

阅读这本书太费脑了,但获得的阅读快感也是从未有过的。

——陈楸帆

阅读圆城塔的小说就像是攻略“黑暗之魂”系列。大脑在不断“受死”却又乐在其中。

——陆秋槎

在下不喝酒不练剑不打游戏读了三天三夜也没读懂,但就是读得爽,立刻推荐一千个人立刻!

——梁清散

下载说明

1、自指引擎是作者[日]圆城塔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丁丁虫的评论
    能看懂算我输(微笑)
  • 代号273的评论
    既然在下的推荐语都放出来了,那么就赶紧换成已读咯,强烈推荐强烈推荐真的带劲
  • 迟与缓的评论
    看了一周终于看完了。虽然基本没看懂脑壳却像超负荷一样宕机了。前几篇很有趣,像诗一般又美又玄,后面越来越迷(知识盲区),读到一半才恍然这是本非线性连作短篇集。这位老师文字十分奇妙,形容不来,尤其是那比喻式的吐槽。「众所周知的现象是:女孩子不需要花费多大力气,就能穿越时间。」「这种箱子里面也不会装什么新鲜东西,大抵都是老一套。宇宙的终结啊,绝望啊,最后的希望啊,诸如此类。要不就是放了一张纸,上面写着:您辛苦了,挑战下个箱子吧。总之不会是好东西。想不到还有什么东西能让人积极去打开箱子。既不能马上让你知道,但又不得不交给你,那就把它封好传给你吧。要开箱子就得花时间。箱子开了,时间也到了,这样最好。」「要打开的不是这个箱子,而是你周围把你封在里面的箱子。」如果出本这类画风的随笔我大概会看得很开心。
  • KellyWu凯利吴的评论
    (95/100)年度非推理类的最佳,直接打了我上周五的脸,“自指引擎”堪称“科幻中的科幻”,“硬核中的硬核”“烧脑中的烧脑”,起初很是怀疑各大作家的评价,然后看完整本书,才能感受到他们口中所说的脑袋受难同时享受烧脑的感觉。一共20个短篇故事,或是意识流,或是拟人化,或是脑洞大开的科幻推理,或是宏观科幻,或是时间旅行,或是时间错乱的时空,或是数理逻辑,或是时间束物理学,正所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22篇短篇带来的爽快烧脑体验绝对不亚于看过一百篇科幻,甚至一千篇科幻。当然烧脑归烧脑,该看不懂还是仍然看不懂,之后打算写一篇长评论详细每个故事大概情节,和解读部分情节。最后就是,建议科幻迷和推理迷都可以尝试下本书,解读这本书非常有意思,但如果之前没怎么看过科幻的话,这本书绝对是百分之百的新手劝退书。
  • 别把大肉圆的评论
    市场营销的技术用在书内容的噱头上实在是业界世风日下
  • 粟冰箱的评论
    虽然看不太懂但完全不影响趣味,有诗意,有哲思,小的短篇互有关联,巨型智慧的设定超好,弗洛伊德、生长的城市、厄科、宇宙运算战、超越智慧体都好喜欢,看到最后才明白自指引擎的意思。作者的脑子是怎么长的,感觉是更高次元的写作。_(:з)∠)_
  • 小时的评论
    好看!
  • 刘在石的妈妈粉的评论
    什么时空记忆,什么数学物理,什么鬼魅传说,什么魑魅魍魉妖魔(误),还不如赐我一死,这书让我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 不敢打星,也没有资格打星。这书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吗?我觉得这书的阅读对象是巨型智慧,而不是写给人类看的吧——起码肯定不是写给我这种愚蠢又渺小的人类看的,我觉得自己和作者并不处在同一维度。 一本拒绝99%读者的烧脑杰作,而我自然不会是那1%啦。 有没有一点像改编自特德姜的《降临》感觉?遗憾以我的智商只稍微看得懂第一篇和倒数第二篇,如果我把整本书理解成“詹姆为爱疯狂”的青春故事,不知道会不会被嘲笑呢 丁丁虫大佬给小弟的to签寄语是“祝你顺利读懂这本故事”。而我这个蠢货,毫无意外地辜负了大佬的祝福。
  • makzhou的评论
    完全不是我的菜。不同时间观念的杂糅以及由「自指」导致的各种小悖论组成了一个时空背景下的快照。人物角色都是高度形式化,让我产生疑问:他们的存在是为了讲故事还是推进这些谜题?如果要构建一个不管是什么尺度的世界的话,那我只读出「混乱」而已。这种类型的写作在日本作品里相当多的,看不进去啊。
  • 我要结婚的评论
    云里雾里的,始终希望这些短篇有联系,但似乎有重复出现的人或物,却没有逻辑上的联系。故事想象力还不错,比较喜欢子弹在丽塔的头内那个故事,后面读糊涂了就无法保持一颗欣赏的心了
  • 贾里的评论
    阅读体验很奇特的一部科幻小说,形式高于内容,宇宙设定的脑洞颇大,但奇特的形式看一两篇很新奇,看太多就有点不爽,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好好讲故事可能更重要吧,这本小说注定小众。
  • 陈楸帆的评论
    这本书太妙,但是很挑读者,有些感受无法用语言描述,关乎玄学与维度。
  • 小兔雷特的评论
    我内心值得五星的文学作品。看不懂完全没关系,因为那些简单的东西你也不一定真的懂。有趣和严肃缠绕在一起,逻辑叠加逻辑最终得到尴尬的悖论,这既是宇宙带给我们的眩晕,也是终极的安慰。
  • 牧城的评论
    译者赢了。
  • Falcon的评论
    一开始并不喜欢这种宣传,只图难懂我不如去看量子场论导论233但还是上钩了。不说人话是多方面的:“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这个老人:步行的反省”,啥玩意?意会都勉强。引用了代数、分析的术语,默认大家都懂,很多科幻概念也没打算解释,这我认同译者,注释较少,不然就没个完了。作者试图描绘一个源于人类的“巨型智慧”从诞生到崩溃的故事,它们计算能力堪比自然演化,改写过去未来如探囊取物,甚至和其他宇宙展开运算战,但巨大化的路终究走到窄。当然,还有在这时空与逻辑乱流中颠簸或游走的人类的断片,写得从未有过的新颖。圆城塔老师在文字讲述通畅性上做出牺牲(前几篇还有点套娃嫌疑),想触碰想象力不可抵达的地方,当然是到不了的吧,但不妨碍赞赏这次尝试。
  • 郝赫的评论
    难以想象现在科幻书的宣传要用读不懂做噱头。故事真的不算好看,而且好好的短篇集非要串起来,其中几篇明显能感觉到是为了串故事而后写的。最好的几篇分别是子弹、箱子、a到z理论、256和无限。不过如果换成伊恩麦克尤恩或者欧茨来写,肯定会更有趣……20篇就五篇不错,四舍五入,2颗星。
  • 女巫的评论
    像大卫林奇的电影,太神秘了
  • 二hang的评论
    看不懂,从头到尾都是摸不到头脑的状态。但这个阅读体验就很舒服,虽然看不懂,但是觉得还算好看。
  • sunflower_feng的评论
    还是很喜欢这种神神叨叨的题材和脑洞巨大的作者,本书就像她的封面,一团乱麻却又很好看。时间与空间一旦混乱起来,想单纯用语言描述清楚就太难了,作者做到了,译者也做到了(收下我的膝盖)。也许感觉烧脑,也许有点想不明白,可当你充满信任的把自己交给这本书,放松地在其中游荡,将会非常畅快。
  • 韧勉的评论
    忍不住的期待之后,还是有些失望吧,那种氛围的营造感,让你想起了看电影《Gravity》时的那种空气稀薄依然苛求真理的心撕力竭。特别意识流,各种飘,看上去是环境描写,然后变成了社会讽喻,继而变成了行业藐视,不忿、不安比比皆是,实在飘得太远了,需要组织一两个人物把情节的风筝线往回拉一拉,有些辞藻看上去挺有意思的,还没来得及琢磨瞬间就转向了,稀奇而又吊诡。敢这么写,想象力挺高能的,特别抑郁症患者的疯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