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二战爆发前十天

二战爆发前十天

作者:[英] 理查德·奥弗里(Richard Overy)

分类:历史

ISBN:9787544376372

出版时间:2019-6-15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标签: 历史  近代史  二战 

章节目录

前言 / I
第一章 序幕:波兰、德国和西方 / 001
第二章 时间耗尽:8月24日—26日 / 027
第三章 夹缝中的波兰:8月27日—31日 / 061
第四章 局部战争还是世界大战:9月1日—3日 / 097
第五章 和谈失败:9月3日 / 131
第六章 总结:为何战争会爆发 / 159
附录一 “白色方案”指令 / 179
附录二 第一号作战令 / 185
注释 / 189

内容简介

1939年,欧洲局势急转直下,但各国领导人都在极力阻止世界大战的爆发。英法绥靖主义者一直梦想实现世界争端“大和解”;就连希特勒也只想发动对波兰的局部战争,避免一场直面英法的世界大战。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双方领导人为遏制战争而进行的频繁交手,却最终在无意间把人类推向了二战的深渊。

第一回合:

德国:希特勒用《苏德条约》威慑英法,使其放弃援助波兰

英国:一改对德妥协的政策,同波兰签署了《互助条约》

结果:希特勒措手不及,被迫取消8月26日对波兰的进攻

第二回合:

英国:主动外交出击,授权瑞典商人促成英德和谈

德国:瑞典商人产生反效果,希特勒断定英法不会对德宣战

结果:9月1日,德国发动波兰闪击战

第三回合:

法国:寄希望于墨索里尼能劝说希特勒重启和谈

英国:用“最后通牒”逼迫德国从波兰退兵

德国:希特勒自认看破了英法的“虚张声势”,拒绝“软硬兼施”

结果:英法对德正式宣战,二战爆发

翻开本书,沉浸式感受二战前夕的惊心动魄与阴差阳错!

下载说明

1、二战爆发前十天是作者[英] 理查德·奥弗里(Richard Overy)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dodo的评论
    流水账,感觉是一个不敢表达观点的人喋喋不休一定要唠叨这件事,但又说不出有价值的内容。
  • Stardust的评论
    读完回想起来,从8月24日早晨苏德协约签订,到9月3日晚英法向德国宣战,充满戏剧性的十天极端地检验了冲突各方的决心。各方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内心都知道欧洲可能会再次陷入一场导致文明崩塌的大战。在这种压力下,这场危机的走向的决定权落到了一小群身不由己的领导者手里,各方一步步做出的决策最终点燃了二战的“引信”。无论他们是否愿意,一出裹挟着数百万普通欧洲人生命的历史大戏都将上演。
  • 苍之澜的评论
    我喜欢看历史人物那些最真实的反应,张伯伦这种让人怒气不争的角色,也是有真实的焦灼和悲哀的。书里说他给妹妹写信,说再熬两个星期,他一定会折寿……说自己就像开着一辆笨重的大巴车,在悬崖峭壁旁的一条又狭窄又弯曲的道路上驾驶。几乎不敢低头看,看一眼就得头晕眼花……这些都太真实了,太生动了……
  • 深溪虎的评论
    挺有意思的一本书,聚焦在一个特定时间段,尽可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以及大舞台上的众生像。
  • 踹踹的评论
    喜欢那段关于“危机境遇束缚人思维、激发更多非理性”的阐述,历史人物纷纷跌落神坛,这就是和别人吵架的时候永远会死机,吵完了以后就后悔自己没把对方怼死的我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 福尔贝尔的评论
    作为一名二战历史发烧友,从来没有看见过如此水的历史分析,第一,看不见清晰的时间轴;第二,大量的引用书信、对话,尽管很好,但也就缺少了作者自己的观点,第三,分析乏味无力,观点毫无新意,照搬照抄明显。
  • SomeoneElse的评论
    两群人互相恫吓,都相信自己能唬住对方,最终共同把局面搞到不可收拾了。
  • Achilles的评论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刹车已不可能。
  • free_POC的评论
    书中描写了很多看似可以不爆发世界大战的契机,其实在德国体制之下,对盟国来说,早打肯定好于晚打。另此书配合克拉克讲一战爆发前的国际形势的《梦游者》一起看会很有意思。
  • 年輕應該多讀書的评论
    每个人物都有个性,很立体。
  • sam的评论
    是外力逼迫德国选择了世界大战,是美国和苏联纵容了德国,是语言的艺术导致英法德彼此误会了,所以不是所有的误会都是美丽邂逅的开始而完全可以是厄运到来的前兆。
  • 西不拉东门的评论
    我觉得不是可避免的战争,而是可延迟的战争…或者换个角度,希特勒和斯大林没有联合在一起才是我们应该庆幸的吧
  • 自由的纸风船的评论
    好讽刺,越是大国战争,越像小孩打架。用二十年避免战争,用十天发动战争。决定历史走向的可能就是关键人物的一念飘忽……
  • Claudiazzz的评论
    有趣的书,我在里面看到了历史脸谱背后最活生生的人性。希特勒不是咄咄逼人的战争狂魔,张伯伦也不是唯唯诺诺的绥靖懦夫。一切“必然”背后都是人性使然的“偶然”。
  • 清风宸晓的评论
    纳粹德国的强硬态度和卑鄙手段,英国和法国对于德国闪击波兰的不作为拖沓的态度。希特勒的强硬,张伯伦的绥靖主义,达拉弟的和平主义,历史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 null的评论
    叙事线索比较碎,然后主观价值判断比较多。张伯伦只能说至少是不适合在那个时间领导英国吧。
  • greatabel的评论
    为了波兰(明面上),欧洲各方步入二战,真的不值得!
  • 江陵哭哭死的评论
    对历史细节的描写挺有意思,但作者的历史观还是太唯心了,二战注定无法避免,希特勒发动世界大战也同样身不由己,不在1939年的波兰,也会在不远的某个时刻。
  • escaping的评论
    无论是谁,在面对战争时都是无法淡定的,即使那个人是希特勒。大家不淡定着就定下了一场让全世界都震动的战争。
  • 紫潇的评论
    如果战线没有拉太长,希特勒肯定会统治世界的。 正义通常局限于各种争议,随时妥协,而无法决策,任由事态发展到付出残酷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