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苏珊·桑塔格:精神与魅力

苏珊·桑塔格:精神与魅力

作者:[德]丹尼尔•施赖伯

分类:传记

ISBN:9787520137355

出版时间:2018-11-30

出版社:索·恩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标签: 传记  文化 

章节目录

一个所谓童年的回忆(1933-1944)
发明苏珊桑塔格(1945-1948)
学院迷情(1949-1957)
巴黎,一段罗曼史(1958-1959)
在纽约的关系网中(1959-1963)
坎普(1964)
先锋风格(1965-1967)
激进的时髦(1967-1969)
镜头背后(1969-1972)
半流亡(1972-1975)
疾病王国(1975-1979)
最后的知识分子(1980-1983)
小型政治(1984-1988)
重返魔山(1989-1992)
精神先锋剧场(1993-1997)
生命和死后生命(1998-2001)
他人的痛苦(2001-2004)

内容简介

目前唯一完整记录桑塔格一生的传记。作者描绘了一个迷人女作家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一生,呈现出一个完整丰满的桑塔格,也反映了美国社会当时动荡的文化变革现象。一个知识界偶像辉煌历程的再现。

我跳舞时很快乐。

"I'm happy when I dance."

——苏珊•桑塔格

施赖伯清楚地认识到,桑塔格是多么完美地经历了“流行与政治谈话”“马尔库塞和沃霍尔”“性和魅力”的时代。——《时代》(Die Zeit)

一幅出色的、均衡的肖像画。——《法兰克福评论》(Frankfurter Rundschau)

这是关于她的生活和作品的最佳导论。——《南德意志报》(SuddeutscheZeitung)

这是对智识化的纽约最吸引人的描绘。——《法兰克福周日汇报》(Frankfurter Allgemeine Sonntagszeitung)

一部干脆利落、客观冷静的传记作品。——《出版人周刊》

一部关于一位知识界明星的敏感而又清晰的传记。——科克斯书评

通过纪念桑塔格的多个维度,来捕捉她的一生和精神,无疑是一项不朽的工作,但是……施赖伯却用这部人们期待已久的《苏珊•桑塔格:道德与良知》优雅地完成了它。——Brain Pickings 博客网站

一部生动的、让人着迷的人生故事。——《同性恋评论》

简洁明快、通俗易懂,这部传记帮助解释了为什么说桑塔格是一位喜好众多、极具天赋和吸引力至今不减的作家。——《哥伦布电讯报》

强烈推荐。——《选择》

下载说明

1、苏珊·桑塔格:精神与魅力是作者[德]丹尼尔•施赖伯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鹿鸣之什的评论
    桑塔格的一生有过五位女性,四位男性,读过这部传记,配合服用纪录片《关于苏珊桑塔格》效果更佳,再读两本日记就更明确了。
  • 晓林子悦的评论
    苏珊·桑塔格,纽约知识界女王,欧洲文化癖学者,雌雄同体,特立独行,她被称为“美国的良心”,但她在本质上超乎了普通意义的“美国”,也超乎普通意义的女权主义。
  • 卡牒的评论
    早期的桑塔格依靠其散文成为她那个时代文化理论辩论中最重要的声音之一,在其散文之外,她还以电影制作人、戏剧导演、剧作家和小说家的身份享誉全世界。同时,桑塔格主要以其对流行文化的坦率态度而为人所知,她以同样的理论工具——以及同样的热忱——如弗里德里希•尼采,来分析至上女声组合的音乐。
  • 成知默的评论
    2019071:桑塔格曾说过:“我把自己看作一场古老的战役中一位披挂着一身簇新铠甲登场的武士:这是一场对抗平庸、对抗伦理上和美学上的浅薄和冷漠的战斗。”这本传记即呈现了桑塔格作为一名斗士的一生以及她一生中的思想结晶,这种好战的斗士姿态,也就是本书译者所说的“捍卫”,在回环往复的时代潮流中,始终“捍卫严肃写作,捍卫精神生活,捍卫‘不死性’”。不仅是与平庸世界的对抗,更是与自我的抗争,在时代精神的更替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唯一相同的是,她从畏惧站在所有人的对立面。桑格塔第三次患癌后的人生最后时光,可以和《暮色将至》对照着看,无往不胜的桑特格在死亡面前也像动物一般惊恐,她不相信自己也是会死的。她用她的智识完成了她的不死性,那个“让人觉得她仿佛昨天才出生,还有整个世界等待去探索”的桑塔格,不会死去
  • cheers小语的评论
    译者文字功底深厚。
  • 大毛的评论
    桑塔格并非一位世俗的男女平权意义上的女性知识分子,也并非一位只追慕先锋形式和激进意志的革新者,剥离那些她钟爱的文艺体裁,在实质上她与传统的智者并无不同,只是当我们习惯于[人造的]历史话语时,往往混淆了作区分的意义与目的,并把这种分野认作了先验的教条。而桑塔格很少将内容与形式对立起来,她的激进主义,除了某种道义上的责任外,也是一种应对,或者说破解历史迷雾的选择,因此,在面对前一代时,她是形式上不囿陈规的疯子,在应对后一代时,她又成了坚守传统的卫道士,看似矛盾的先后不一始终统一于她所捍卫的“不死性”内,可惜的是,从垮掉的一代,或者说从“洞穴寓言”起的那个时代开始,能把握此点的人少之又少,即便是那些对真善美亦步亦趋的人也是如此:崇高衍生了教条、压迫与排异端,自由导致了堕落、感官享受和无意义...
  • Stanley Camus的评论
    看完论摄影,他人的痛苦,疾病的隐喻和在美国后打开这本书,体会到了桑塔格对我而言存在的最大意义可能是,如何在经历和面临这么多重大的人生抉择时,保持自己精神上的独立和智识上的判断。桑塔格终究会过时,像她崇拜的偶像本雅明那样同过去的欧洲一样被遗忘在故纸堆,她也在晚年沦为其早期批判的保守主义立场—她成为了曾经的欧文豪。但那又能怎么样呢?一个独立的个体和智性的成长是需要莫大的孤独打造的空间才能哺育,不管是否有自我陶醉的可能,就像桑塔格描述儿时那样,在亚利桑那州沙地边缘徘徊的同时仰望着星空,那种巨大穹顶下火红霞云笼罩的弱小身影,那是她向一生的孤独、学术、异端、爱情和成见开战
  • HVS3的评论
    唯一缺点是书太紧,拿在手上或者铺在桌子上都要花力气分开,读书体验不太好。 内容是很棒的,没有带多少传记作者的个人色彩。若说要从一个人身上找到强大的生命力,我想,桑塔格的传记未免不是一剂"肾上腺素"。 她的密友伊万.纳塔尔说:"完美......意味着不断改变"。也许这就是答案了。
  • ichchan的评论
    个人是不爱读传记的,对人背后的私人生活没有兴趣,更不愿意接受传记作家审美视角下的当事人,但施赖伯提供了传记写作的另一个视角,即“它是由自己或者生活本身写成,由一个最令人印象深刻和最自相矛盾的精神生活写就,并且曾经有人经历过这种生活”,也让这本书的写作极尽冷静客观,展现出一种“桑塔格风格”;另,在桑塔格紧锣密鼓的精神缔造之外对名声、社交的热情度是我对这样一个审美前卫的知识分子的不解之处,我以为聪慧如桑塔格,会瞧不上芸芸众生对她的肯定,在这里作者也提供了一种说法,即桑塔格与名声之间一种近乎色欲的关系,去“模仿”、“感受”、“成为”;另,能看到一个被桑塔格所创造的看似纯粹的精神王国背后的不安全感,甚至怯懦,以及它们的来源;最后,感觉施赖伯个人更欣赏玛丽麦卡锡,好想看他写一本玛丽麦卡锡传。
  • 思郁的评论
    年底没读完的好书,过完年赶紧补上。对于桑塔格,这本书是一本合格的思想传记,难得可贵。
  • 钟离毓的评论
    译者笔好,很棒的阅读体验。这个春天要排个桑塔格专题来读。
  • 歇斯底里小姐的评论
    干净利落
  • La Peste的评论
    想知道桑塔格吸食安非他命的经历。
  • 王小刀的评论
    我永远的精神偶像……
  • 虎背熊腰小白兔的评论
    是一本很冷静清晰的传记。“她从未停止成为那个她自称的‘世界的批判者’。”她有她的局限性,但是她向来不安于此。
  • 铅字中毒患者的评论
    苏珊桑塔格是一种计划,是一种借由人的肉身企图拥抱无限的欲望
  • 卡尔松的评论
    19161. 极有天赋的权谋知识分子。
  • ketos的评论
    不喜欢,至少我没从作者的口吻中读出副标题的精神与魅力。
  • 我是克里斯蒂的评论
    这部传记挺好读的,适合各个年龄阶段想了解桑塔格的人,写的很全面。
  • 似云的评论
    如此丰盛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