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银幕艳史

银幕艳史

作者:张真

分类:文化

ISBN:9787545816822

出版时间:2019-1-1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标签: 电影 

章节目录

英文版序
导论
上篇 白话景观
第一章 白话现代主义及其影像体现
第二章 世俗上海与大都会观众
第三章 茶馆、影戏与《劳工之爱情》
第四章 娱乐与教化:兴建一个电影王国
下篇 竞争摩登
第五章 剧本写作、“诡术”摄影和情节剧中的因果报应
第六章 武侠电影:恣越的身体语言
第七章 摩登女郎:软硬电影之争
第八章 《夜半歌声》:声音的惊悚和历史的异像
尾声
图录
参考文献
参考影片
附录
侯曜,格里菲斯“热”于中国早期通俗剧的文化生态
白话现代主义和中国电影研究
胡蝶/电影皇后与文化偶像
2012年版后记
增订版后记

内容简介

全书以精妙的笔触展现了都市文化背景下,中国电影,尤其是上海电影的发展历程及其文化意义。书中通过诸多电影文本的解读、电影生产机制的分析,探讨了电影与诸如摄影、建筑、戏剧和文学等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电影与文化工业、明星机制、都市发展等的联系。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发掘梳理,作 者考察了之前忽视或遗忘的诸多影片,重新解读了部分经典,并拓展了重要的有关白话现代和都市文化的论题,包括电影作为“新媒体”如何在20世纪早期的中国展示和建构了现代的社会机制和性别角色。这不只是一部电影史,也无可避免地成为一部文化史。它为我们精彩地展示了传统电影研究与发生在一个历经政治巨变、重省自我的上海的一系列变革之间的交汇。本书中文版曾于2012年出版,此次作者对全书做了修订,并增补《侯曜,格里菲斯“热”于中国早期通俗剧的文化生态》等三篇相关文字,进一步阐述都市文化与上海电影的复杂互动关系。

……………………………………………………………………………………

本书英文版荣获美国现代语言协会第十三届学术著作竞赛年度最佳推荐奖

……………………………………………………………………………………

《银幕艳史》一书将立刻成为经典。这部活泼、严谨、且充满原创性的学术著作对中国默片领域进行了重新构建。它是出现在华语电影研究的跨国领域兴起之际的一部振奋人心的新作。

——裴开瑞(Chris Berry)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教授

……………………………………………………………………………………

精彩!这是对于中国早期电影工业的一次丰富、综合、且极为雄辩的品评。作者在与银幕结下绮艳奇缘的同时,亦深深投身于学术探索。对于有兴趣了解中国电影史的任何读者而言,这本书都将成为一部重要的资源。

——王德威(David Wang)

哈佛大学中国文学 Edward C. Henderson 讲座教授

……………………………………………………………………………………

本书行文优美、结构精巧,对一个尚未获得足够学术关注的领域进行了全面、热情洋溢的剖析,以一次激动人心和颇富挑战性的探讨充实了后殖民研究。张真选择通过一部关于电影的早期电影来作为“窥”入本书主题的“结构性的眼睛”,实为别出心裁——这样的例子在这部文思缜密、发人深省的著作中比比皆是。四百页的篇幅覆盖了上海电影的四个十年,充斥其间的是作者诙谐机敏和令人回味无穷的见解,九十来幅插图更是进一步帮助文字跃然纸上。

——美国现代语言协会(MLA), 2006年

下载说明

1、银幕艳史是作者张真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维舟的评论
    4.5星。从电影和都市文化的现代性体验入手,全面质疑、挑战了早先那种陈旧的革命文艺叙事,提出“白话现代主义”,由此伴随着对“旧上海”文艺的重新审视。简言之,本书可说是基于新理论,对电影为核心的上海都市文化遗产的再发掘、再阐释,以及最重要的,全面的价值重估。
  • 这么近,那么远的评论
    按需。
  • 徐苹果的评论
    多年前的一个访谈
  • 小人国暴君的评论
    观感和《社会主义与“自然”》中讨论喜剧的那章出奇的一致,如果说外国理论运用于中国电影的过犹不及并非理论错乱,那么可以考虑一下是否影片文本自身展现了其对于这种阐释的“不服从”。当然,张真提出以现在僵化的艺术观点去看待二十年代原始影片事实上是一种暴力,“白话现代主义”就是对具身化-美学-工业重新整合的尝试,这种尝试值得钦佩。
  • 格鲁米的评论
    精装增订本2019问世
  • 的评论
    电影文献线索大全。
  • 懋猫的评论
    从个别的点铺开去,深入到民国二三十年代上海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站在“白话现代主义”这个通俗文化形成的背景下,从“机制”的角度对我们一贯抱有刻板印象的二三十年代电影现象作了由中观入微观的巡礼。 我觉得最有见地的是把“软行电影论战”摆在一个中立的(而非中国电影史传统里纯然“左翼”的)立场上分析,从而透视出三十年代电影界在“现代性”与“民族性”之间的矛盾境地。 当代西方电影研究,顺着对克拉考尔理论的重读,重新开始重视起电影初期的“现代性”意义。这在电影百年后的今天,电影在数字化下遭遇的本体论危机与“吸引力电影”特性的重占主导,不无关系。
  • 季风的评论
    理论方面的主要支撑是米莲姆·汉森的“白话现代主义”理论和汤姆·甘宁的“吸引力电影”理论。整本书读下来,最大的感受是海外对早期中国电影的研究,无论是视角还是方法论与国内相比,二者都有较大的差异。可见对本雅明的推崇。归根到底还是立足于文本分析,喜欢张真在性别研究上做出的阐释。总体来说,这本专著的前半部分比起后文要精彩许多。
  • 一个短篇的评论
    範本
  • 邓一南37的评论
    久闻大名,其实不知所云。 美国式写作,我还有点不适应,不能领会。 反而是对 银幕艳史 残片的分析蛮有趣的。 这本书读了十天,最近读书总是很慢。
  • 的评论
    无疑是让人羡慕的学术写作。电影研究继以语言为中心构建理论模型后的新走向,抛开局限于电影本身的狭隘,和之后符号学转向后的现代电影理论的种种阐释,感觉今天延续的也是这一趋向,我个人还是挺喜欢的。读完之后觉得某种程度上就很福柯嘛,本质的思路之一还是说电影作品与所处时代在一个共时性系统中所分享着同一套运行机制,彼此相互影响相互映射。
  • 一起睡觉的评论
    张真爬梳史料的意义功不可没,在极其有限的影像资料面前,在国产老电影保存工作不周的条件下,在官方主导意识形态的话语模式束缚下,搜集整理资料填补历史空白,重写早期电影史的努力,叫人肃然起敬。史料的选择上值得商榷,引用的史料大多不是第一手材料,而是经由他人转述当时情景印证历史,其中引用最多的是胡蝶、包天笑、龚稼农的回忆录,纵使当事人记忆力惊人,隔了许多年回首昨日,当时当日的场景犹如影像历历在目,当事者也难免不会依据主观意识将记忆按照自身需求作出适当修改,以回忆录佐证影史的方法失之武断,但也是出于原始材料的匮乏不得已而为之。《银幕艳史》的框架结构松散,章节铺排尤为错乱,上下章节之间缺乏必然联系,学术话语堆砌成山,引申而出的诸多概念存在未经阐释和分析的现象。不过,在论文完成后,还有增补意识难能可贵。
  • 沈叶沉的评论
    完全不同的角度
  • 夏潮的评论
    写得真好,由点及面挖掘联系,结合意识形态批评、文化地理学和女性主义,维度多元丰富,论述有理有据,我哭辽
  • like的评论
    真正的知识吧
  • 牧之的评论
    需要多看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