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中正之笔

中正之笔

作者:[美]倪雅梅

分类:文化

ISBN:9787214223050

出版时间:2018-10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标签: 艺术史 

章节目录

致谢
图注
导论
第一章 书法中的政治
第二章 颜真卿的显赫家世和早年生涯
第三章 “巢倾卵覆”:安史之乱
第四章 安史之乱后朝廷的朋党政治
第五章 从道教碑文到道教仙人
第六章 佛教徒的同道与纪念
第七章 颜真卿的晚年风格
第八章 儒家殉道者
参考书目
索引
校后记

内容简介

在《中正之笔》中,作者倪雅梅认为颜真卿之所以获得显赫的艺术声誉,是基于某些政治的原因,而非纯粹的审美原则。她论证了颜真卿的重要地位是由11世纪几位有权势的文人人为制造出来的,他们希望通过与颜真卿正直的声名建立联系,从而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他们将书品等同于人品,并且大力弘扬颜真卿的书法风格,以便把自己装扮成和颜真卿一样的人物。《中正之笔》讲述的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段微妙、世故而英明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人们对历史进行了创造性的重新阐释,并将这种阐释作为达成自己政治意图的手段。

下载说明

1、中正之笔是作者[美]倪雅梅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Wu的评论
    本书试图回答,“如果颜真卿的书法并不美,为什么他还可以再书法史上拥有如此显赫的地位?”撇开作者对颜字美学价值的认知偏颇,这种将风格与政治环境进行简单匹配的解释也是庸俗的社会学取径。她将自己对历史的误解当作接受史的事实,暴露出对书法史的认识十分表面,甚至是缺乏常识。例如她说欧阳修的《集古录》收录了二十幅颜真卿,而只有一两件王羲之,这体现出颜真卿是被北宋士大夫选择的人。欧阳修意在金石,这些颜字多是碑刻,魏晋禁碑,何来王碑呢?而在当时的环境下,王氏这类贵族也不大可能去写碑。王帖以另一种形态流传、复制和传播,与碑刻的社会语境并不相同,作者的见识于此可见一斑。
  • 撑小兵的评论
    目测常凯申,点开颜真卿……
  • 江海一蓑翁的评论
    一部典型的美国中国研究视角的艺术社会史论著,与今年国内引进出版的《文化中的政治》一书类似,旨在分析艺术作品背后的政治权力与意识形态博弈。作者的研究有三个层面让人印象颇深。第一是关于颜真卿书法作品背后的政治思想与价值观倾向的精彩分析;第二是从传播社会学视角,对颜真卿书法作品经典化过程的详细考察;第三是在对颜真卿书法艺术的研究分析中,大胆运用个人生活史和精神分析的方法。上述三点在国内的艺术史,尤其是书法研究论著当中,至今仍不多见。正基于此,本书的方法论与范式意义不容小视。除此之外,优美的文笔与流畅的叙事,也能为本书在学术场域之外,赢得相当一批读者。值得推荐。
  • 的评论
    海外汉学都习惯这么写么?
  • 丛林宜歌的评论
    1.终于知道颜真卿为什么会成为我的男神苏东坡的男神了。东坡自谓“中年喜学颜鲁公”,又说画至吴道子,文至欧阳,书至颜鲁公,“天下之能事毕矣”,换言之,已经登峰造极,根本没后人什么事了。2.山谷偏爱《祭侄季明文稿》,而东坡最爱《争座位帖》,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藏有这位颜鲁公头号迷弟所临版本。3.山谷表扬东坡所临颜帖“如人家子孙,虽老少不类,皆有祖父气骨”,笑死人了,你像你爱豆的孙子几个意思?4.因为安史之乱中没有如堂兄颜杲卿一般成为殉道者,其后三十年颜真卿一直被幸存者愧疚感困扰,所以后来在面对人生终点时能够坦然对叛军说出自己要“守吾兄之节,死而后已”,好有道理。
  • 間もなく的评论
    此书完全不能自洽啊!反复强调宋人推崇儒家精神,以及政治原因,为此制造了颜真卿的声誉。可是,自始至终也没有解释到底宋人需要什么儒家精神,具体出于什么政治原因。不少文人与颜真卿的联系,十分薄弱,很多臆测。
  • stevencheung的评论
    作者概念先行,罔顧二王系統對中國書法的孳乳,意圖建立宮廷藝術與文人(儒家)藝術的二元對立,亦不顧主觀選擇材料的大忌,同樣在兩唐書、東坡題跋、山谷題跋,歐陽脩文集中,出現與她觀點相悖的材料,未見解決。譯校亦有不精審處,出現西式長句,卻致使主謂失配。
  • 意何如的评论
    以意逆志(宋人尊颜是否有政治寄托,书中阐述并不尽令人信服。反倒是最近博物馆展出事件引发的舆论,的确与本书主旨暗合。
  • Muggle的评论
    非常一般吧,反复强调中锋书写和中正品德的简单道理,反复叙述唐宋的简单史实,苏轼和米芾轮番上阵,总而言之,欠缺应有的分析。
  • 泠芷汀兰的评论
    沒有任何證據就臆測的地方實在太多
  • 苏野的评论
    还原颜真卿接受史,对颜氏晚期书法成为“颜体”的分析尤其到位。页38倒数第五行,“致仕”一词明显用错,附录一文中相关内容的重述用“入仕”,对了。书中另有“品位”“品味”的混用,作为部分引用用法的引号也有几处用错。另,所附颜真卿书法,纯为黑白照,不免简陋。
  • 湮没人群的评论
    司马光误植为司马迁
  • 潘允嫒的评论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大生的评论
    还没有读内容,但是如果真是如简介所说——“颜真卿书法并不美,其书法地位,是由宋代高官造出来的”,先不说其他的,单从观点的基石“颜真卿的书法不美(好)”来看,作者压根不懂书法。简单机械用社会学的方法,来分析书法、书法史,就会存在这个问题,说了一本书,结果基石是个外行话。由此想到,之前和朋友一起聊的,书法到底怎么才是好?如今一部分(不是全部)展览展厅书风、现当代艺术书风等等,恐怕只是西方审美视角下、书法降格表现的一种方式。恐怕只有到了未来某一天,国外的艺术鉴赏家们,能像如今中国人学西方古典哲学的精神,才可能能理解书法、乃至一些传统优秀艺术的真正之美。 以上所说的“书法”,指的都是古代和当代的优秀书法作品——尽管什么才是当代的优秀书法作品,我也有点不清楚了。
  • 一八的评论
    感觉对于发展出文人画的北宋士大夫来说,赋予书法过多的意识形态解读也不是那么不可理解的事情,毕竟他们就是关注个人化表达超过技巧很多嘛(当然作者的个别论点显然只是主观猜测)。不过我更想看的是颜体从早年俊秀的模样转向晚年方正拙朴的心路历程啊(用一句取法篆书就打发了怎么行。。感觉先把颜氏本人写透透、再去对比宋人对他的形象塑造,显然会更有趣啊!翻译整体马马虎虎,有些术语的回译简直有毛病:例如什么水平笔画,不就是横吗= =
  • sophie的评论
    这书引发的争议比其观点和论证本身更有价值。
  • 榴莲说的评论
    13.4h
  • 这么近,那么远的评论
    一般。
  • 掉渣王的评论
    果然书法也是为了政治服务。。。。听书
  • 他™的评论
    我真的很懷疑外國學者對中國傳統藝術到底是真懂還是假懂,為什麼如此多的西方學者的研究成果甚至還不如中國一個普通高中生的認知呢?比如,我不知道本書作者憑什麼說出「顏真卿的書法風格並不具有傳統意義上的那種魅力」這樣無知而又可笑的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