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德国的七个秘密

德国的七个秘密

作者:(美) 戴维·奥德兹 / (德) 埃里克·莱曼

分类:生活

ISBN:9787508692258

出版时间:2018-1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标签: 经济学  经济  商业 

章节目录

目录
总序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小即是美
第三章 诗人与思想家
第四章 根与翅膀
第五章 基础设施
第六章 笔记本电脑和皮短裤
第七章 德国制造
第八章 当德国人真好
第九章 结论:与时俱进
注释
参考文献

内容简介

德国的经济表现震惊世界。世纪之交,德国一度被讥讽为“欧洲病夫”。反观今日,在周边欧洲邻国遭受“二战”以来最严重、最漫长的经济危机之时,德国却能一枝独秀,仍作为充满活力、乐观和成功的经济天堂傲立欧洲。

德国非同一般的“经济奇迹”不禁引人深思:它如何做到抵御面对经济停滞的绝望,改变并提升自己的经济表现?

本书通过描写德国的七大独特因素,揭露、解释和剖析了德国的经济与社会如何在全球动荡时期为国家提供巨大助推力。同时,本书也探讨了是什么事德国绝缘于长期经济衰落,并能充分利用全球化携带的契机而不是沦为受害者。这些洞见在全球化高速演进的今天,为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进而驳斥全球化导致的生活水平、经济发展必然而画的失败主义论调。

下载说明

1、德国的七个秘密是作者(美) 戴维·奥德兹 / (德) 埃里克·莱曼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黛西zz的评论
    分析的巨NB!从美国和德国模式的对比,可以抽取观点用在我个人身上,算是最近帮我捋思路的一部超级好的书!过程中,我反复思考,反复和我实际经验中的做对照,比如德国的双元教育体系,学徒制,注重技术质量也都在我工作中遇到的或多或少的显现出来。未来就是知识导向趋势,数据主导,物质资本被知识资本取代,体力转为脑力。
  • songsong的评论
    有些“秘密”不那么有针对性,另外这本书的基调类似于国内赞颂中国经济及其“秘密”,忽视了面临的危机和问题。但几个方面还是颇有教益,德国盛行的中小企业的灵活性有力克服了一些发型组织的通病,以及地方政策下经济重心并不偏于某地,一些不知名的地方同样有在业界首屈一指的领军企业,并与中小企业的优势相结合,以及看似保守死板的德国人如何灵活应对形势变化、积极走向国际市场。
  • 浪味仙的评论
    叙事方式和我想象中的德国人一样催眠
  • 碎叶吹又绿的评论
    从七个方面分析了21世纪来德国免于经济放缓、低迷和全面衰退,在众多邻国和发达合作伙伴迷途难返之际,从1990s的“欧洲病夫”奋起直追,实现经济扭转的始末缘由,并展现出韧性。实际上,7个方面只是德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最重要因素,分别是中小企业发展成熟,远景规划与踏实肯干,历史传统和创新意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作用,区域产业定位准确,重视制造业,民族自豪感,德国发展模式即不随大流、踏实肯干和与时俱进。分析精彩,算是一本了解德国经济的普及好书,但也应明白,德国的今天不会是这7点可全部解释的,作为一本应该是2014/2015年创作的作品,到现在为止,还是有些变化。
  • 经济人读书会的评论
    德国一直是我非常尊敬的国家,这样的书名也最能激发我的兴趣。三点感触,聊记于此: 其一,所谓的七个秘密,比如立足社区的中小企业、赫赫有名的学徒制度、不偏不倚的区域经济政策、四通八达的基础设施、精益求精的德国制造,以及做欧洲化的德国、而非德国化的欧洲的新身份认同等,单独来看,并不特别出类拔萃。但正如作者所说,“它们仿佛被精心设计进一个高度关联的契合体”,像一架德国战车一样高效稳定地运行,才是真正令人惊叹的。因此,模仿德国,也许学得了其“形”,未必悟得到其“魂”。 其二,德国成功,与财政紧缩(你脑子里一定浮现出德国央行刻板而保守形象了吧)风马牛不相及。所有七个秘密都涉及方程的另一端:供给侧,即如何在全球动荡时代葆有和提升竞争力(这时你该会心一笑了吧,原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道路上我们并不孤
  • 康康的评论
    工匠精神,专注于自身的工作,带来制造大国的结果,工业制造才是一个国家的基础。
  • Nicolas的评论
    深入地分析了德国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成功因素,对比美国和英国,格式高大。很多确实是我平时接触不到的信息和思考角度。对德国的认识太少了,一方面可能是语言的问题,另一方面德国人也是低调啊。
  • 赤脚遛的评论
    好书。了解别人的长处,虽说不一定学的来,通过比较,反思自己,起码知道哪些方面有差距,有的放矢去补短板。比如,近来学者不断强调老龄化到来,人口红利消失,其实正视它,可以改善教育基本面,促进存量人力资本质量改善来应对,比如12年义务教育,高校科研与实体的融合、孵化等。德国8000多万人口,人均产值3.7万美元,我们是8000美元,别提总量,那意义不大,我们要但不必然能提升的空间还很大,看我们怎么看清利弊往前走了。
  • ReaderGarden的评论
    莱茵模式—家族企业,雇佣终身制,干中学,劳资共治。
  • 陆离的评论
    非常好的一本书,在我看过的CIDEG丛书里也能排前三。许多启发: 1、美国的小企业往往动荡不安,德国的中小企业则比较稳定。(不要迷信科创潮的喧嚣) 2、德国最了不起的是管理,是团结的力量。(德国没有超级强的足球明星,也没有世界级的高校,却有顶级的球队和工业。想想精致的德国汽车吧!) 3、科学和研究并非经济体外围的孤立活动,而是创新和最终经济表现的基石。 4、20世纪50年代后的十年,底特律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富裕的城市。(城市和企业一样,发展变迁很快的) 5、联通性事关大局,特别是当它涉及创造新思想,并提供启动新创企业契机之时。若关键人物不在同一大学或公司,基础设施就提供了极为关键的联通性。
  • 小树面皮的评论
    隐形冠军
  • AIHatsu的评论
    还行 倒是看出了分科的弊端
  • 丶zox的评论
    去工业化 德国制造优势 规模小,年龄大,家族企业,乡镇企业 小而美,细分领域做隐形冠军 学徒教育高校教育相结合 美国公司CEO本质对股东负责
  • Juniper的评论
    不曾想德国还有过“欧洲病夫”的称号。能在21世纪欧洲其它国家逐渐陷入经济困境时还实现增长,与散布在德国大量中小型企业的蓬勃发展有关,这些企业低调却能在独特简单的领域排到世界前三,占全世界同类企业一半以上,有的甚至刻意不为人知就像一个个隐形冠军。通过双轨制学徒制教育培养了大量的熟练的技术工人,提高了生产效率弥补了劳动力成本,有的企业甚至分布在边缘的小村庄,多数为家族企业,与当地的政府、银行、民众和学校联系紧密,为其提供融资、技术支持和创新发展,而德国排世界第二的基建为物质的运输和技术交流提供了坚实基础,对外交流和投资也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大量机会。信息革命以来制造业逐渐衰退,德国能做到将机械制造和创新结合起来实现增长已经成为西班牙和美国等反思研究学习的对象。
  • OOI的评论
    德国的发展的诀窍,很新鲜,也确实很不错,并不喜欢德国,却一直在观察了解那里
  • deneb的评论
    经济学家讲故事,哦豁(。( 全是自圆其说+预设观点,事实倒是罗列了不少,可什么问题也没解决(下次危机怎么办?(不知道,只知道肯定会来=。=
  • 时间玫瑰的评论
    逻辑有点类似中国,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先有结论在举例论证,不敢苟同。
  • jojomio的评论
    感觉在不断重复
  • Moon的评论
    内容非常充实,引用资料很多,力求面面俱到,但重点不够突出。这本书也从一点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德国严谨保守的传统看法。首先,如今德国拥有大量移民群体,其拥有很强文化多元性与灵活包容性。其次,德国不仅在制造业上出类拔萃,其创意产业也在全球占据一席之地。再次,德国不少区域出现创业热潮,“企业家精神”受到格外推崇,创业氛围也变得宽松,并且用工制度更为灵活。最后,德国年轻人在融入全球化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尤其体现在其英语能力上。正如作者最后部分总结的,德国经济表现卓越来自于这七个秘密共同发挥作用,如同合奏出一曲美妙的德国交响乐。这些因素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其产生作用也依赖于具体情境,所以经济问题始终是复杂的,照搬德国成功经验未必就能奏效。正本书比较有趣的阅读点是看美国与德国在诸多方面的比较分析。
  • Sra. Elisa的评论
    最后得出了一个让人感到诧异的结果:平庸组(输家组)找针的时间只有赢家组的1/5,也就是说,平庸组在干草堆里翻来翻去翻了一会儿就陷入了绝望,他们认定自己在完成一项不可能的使命,所以就放弃了。而赢家组就一直在那儿找,直到导演告知停止,因为胜负已经分出来了。 这个纪录片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我们通常说的赢家和输家在智力层面上的较量可以说是分不出高下的,甚至会出现输家在智力方面高于赢家的情况。但在某个最关键,又好像最不起眼的点上,赢家做事情不轻言放弃的习惯和能力要远高于输家,那就是意志力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