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中国经济改革进程

中国经济改革进程

作者:吴敬琏

分类:生活

ISBN:9787520203166

出版时间:2018-9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标签: 经济 

章节目录

自序 / 1
第 1 章“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后毛泽东时代的开始 / 1
1.1 “两个凡是”,还是探寻新路? / 2
1.2 “睁眼看世界”的启示 / 9
1.3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历史转折 / 19
1.4 对经济改革“目标模式”的初步探索 / 29
第 2 章初试“市场社会主义” / 34
2.1 市场社会主义的由来 / 35
2.2 市场社会主义的本土资源 / 45
2.3 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大规模试验 / 52
2.4 市场社会主义对中国改革的后续影响 / 57
第 3 章增量改革引领民营经济发展 / 63
3.1 个体经营,还是“一大二公”:中国农村面临的选择 / 64
3.2 包产到户的最终胜出 / 71
3.3 增量改革使民营经济破土而出 / 82
3.4 增量改革的成就和不足 / 92
第 4 章20 世纪 80 年代对全面改革的探索 / 99
4.1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 /100
4.2 对市场经济认识的深化和对总体改革设计的探索/ 104
4.3 1986 年:配套改革计划及其流产 / 108
4.4 80 年代末的大辩论、经济动荡和改革退潮 /112
第 5 章20 世纪 90 年代经济改革的整体推进 / 124
5.1 1989 ~ 1992 年的改革目标大辩论 / 125
5.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 / 131
5.3 “50 条”《决定》的改革总体规划 / 133
5.4 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改革的进展 / 141
第 6 章对外开放为改革和发展增添了动力 / 155
6.1 从内向型经济转向外向型经济 / 156
6.2 80 年代: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 /163
6.3 1994 年的外汇改革和出口导向政策的全面实施 /172
6.4 走向全面开放 / 175
第 7 章世纪之交:市场力量推动中国经济崛起 / 182
7.1 争议“基本经济制度” / 183
7.2 中共十五大的重大决策:“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 192
7.3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的形成 / 200
7.4 瞩目的成绩和未竟之业 / 203
第 8 章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 / 215
8.1 企业承包制:独具中国特色的国企改革之路 /216
8.2 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与实施 / 227
8.3 世纪之交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制浪潮 / 233
8.4 国资委建立后的国有经济改革 / 241
第 9 章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步履维艰 / 255
9.1 苏式经济增长模式的引进 / 256
9.2 从经济结构调整到增长模式转型 / 266
9.3 “十五”期间粗放增长方式的回潮 / 272
9.4 增长模式转型失利带来的恶果 / 280
第 10 章宏观经济系统性风险隐现 / 291
10.1 刺激政策、货币超发和两种形态的“通货膨胀”/ 293
10.2 投资热潮推动的货币超发和信用扩张 / 301
10.3 货币超发的后果:资产泡沫生成和资产负债表风险积累 / 308
10.4 对宏观经济政策的重新审视和改善宏观经济状况的艰巨任务 / 320
第 11 章腐败行为的蔓延 / 325
11.1 90 年代铲除寻租制度基础的努力 / 326
11.2 世纪之初政府管控增强对扼制腐败的负面影响 /335
11.3 腐败向其他社会领域的扩散 / 341
11.4 贫富差距的拉大和权贵资本主义的威胁 /346
第 12 章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开辟光明未来 / 352
12.1 两种不同的估计和两种对立的方针 / 353
12.2 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突破 /359
12.3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克服种种阻力和障碍 /366
12.4 推动全面改革落地生根 / 370

内容简介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通过本书对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变革历程进行介绍。

下载说明

1、中国经济改革进程是作者吴敬琏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莱斯基的评论
    非常赞的一本书,以翔实的数据和大量一手官方资料,细致讲述了中国政府如何从贫穷短缺的毛左走向富裕腐败两极分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华人民实现了有桥不走,摸着石头过河的伟大创举,而且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很多既得利益者连石头都不想摸,愿与各位共克时艰
  • 徐尔顿的评论
    吴老亲历了中国经济改革的那些艰难险阻,甚至停滞倒退,他把改革方向路径的内在逻辑、改革焦点问题的前因后果、改革争论中的思想观念冲突、以及所谓“特殊既得利益"的存在都娓娓道来,真诚而详实。吴老虽然不是那种拿诺贝尔奖的具有理论创新的学者,但他用严谨的经济学理论来分析中国经济改革的广阔实践,倡导建议现代化的经济改革政策,对于经济学在中国的落地生根、发挥作用可谓功不可没。吴老承担了不少旧路线和旧体制的保守势力的压力,敢谏直言,体现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那种胸怀天下,铁肩担道义的风范。
  • 狂歌虚翡的评论
    这本书的标题的核心不是"经济",或者"改革",而且"进程"。也就是说,这其实是一本历史书,一本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史书。没有比较"硬"的经济学知识。比较枯燥,完整看了一章,然后就跳着看了。内容很详尽,但是不太感兴趣。装帧很好,精装的。纸质也不错。
  • Sobrezel的评论
    非常棒。吴老先生不愧坚定的市场派。而我的观点大概还是肯定威权体制的某种作用(尽管相关的模型不好看),但是以前成就你的,未来未必会成就你。未来坚定破除市场道路上的重重困难,营造私人部门的经济活力,修复投资的回报率,此所谓转型。希望不必走入吴先生和诺斯所说的路径锁死!
  • 夏·跃迁的梦的评论
    1、以往便有边读书边喷的习惯,每本书都被标注了各种各样的“不服”、“不妥”。但是这本书,作者比我们更懂中国改革历程,心中对未来的期盼和对过去的深思确实冷静到令人不敢直视。这才是一个经济学大家应该有的眼界和格局,我们还差太多。 2、顺着历史的节奏,我对于当年问题的思考几乎完完全全都在“下一个自然段”被提到了,深刻而又理性得让人“毛骨悚然”。第一次有一种被作者捏在手心的感觉。 3、第五章开始,每个篇章结尾都留下一系列问题给我们;直到第十一章依旧如此。俨然已让我觉着如果没有最后一章,此书怕是要变成禁书了。我的意思是,这本书里透着淋漓鲜血的味道,是一个真正爱国者最理性的呐喊。针砭时弊,多少处引人深思、发人警醒又让人唏嘘不已。太真实了!太真实了!太真实了! 4、一定要反复多读几遍,必定受益匪浅。
  • 经济人读书会的评论
    革史料与理论的对接。
  • 小豚豚的评论
    写的非常好!本书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经济开始梳理直至最新情况,不但讲了经济及政策以及改革的变化,而且讲了“为什么这样做”。对于中共高层政治上到学术界的争论、反复都有描述,使得我们理解了每一个重大的经济变革背后的原因和当时面临的情况和后果。此外,本书作为一本学术著作,学术规范性非常好,引用、注释非常详尽,可以看出作者的学术功底很强。不愧是大师。我很惭愧自己过去系统性读中国各种经济学家的著作少,更惭愧过去因为这些经济学家是“主流”的就暗暗的抱着排斥心理,事实证明这些经济学家为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经济科班出身的人,我们更应该关注中国的发展历史,了解中国经济改革,系统性的读大家大师的经济著作而不是看看公众号的同时还抱着狭隘的心态。总之,五星推荐!
  • 透明的评论
    史实和数据非常翔实,但是市场至上的立场实在难受,刻意抹杀前三十年建设对于后三十年发展的意义也实在难受。作为一个带偏见的信息源来看吧。
  • 这么近,那么远的评论
    按需。
  • hey的评论
    吴敬琏不愧是市场派和改革派的最有力支持者。这本书很厚重,承载了中国经济改革至今的全过程,特别是本世纪头10年的分析,让我感觉历历在目。作为一部当代经济发展史记,读来受益匪浅。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对张维为教授的“中国模式”诘问!最近还在看“这就是中国”,确实好多问题要辩证的看。书真的值得一读,受益匪浅!
  • 魏谜底的评论
    细致又系统的梳理,适合这个国庆阅读。细读后一定明白,改革开放的意义绝不仅仅是“让中国人富起来”这么简单,而所谓“强起来”的说法又是多么荒谬。
  • 养猪大户的评论
    今年影响思绪比较大的一本书
  • 安详疯人院的评论
    半统治,半市场。放两年看看
  • 薄浩的评论
    4.5
  • 王不难的评论
    作者功底深厚,把我国跌宕起伏的改革开放之路写得清晰透彻,多读几遍肯定会有新的收获。我个人觉得应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40年有点太快了,我不希望看到我国"大起大落"。
  • 雲端的鳥的评论
    四十年太短,不要只争朝夕。
  • Wolfson的评论
    中国经济的改革是一个艰难但是在不断修正错误走向光明的过程。
  • 一枚明粉的评论
    一位老师推荐要读。经济学家写的历史,作者对系统内研究室的运作非常熟悉(或者说就是其中一份子),从参谋助手视角切入重大决策,进而分析历史进程,天然成一家之言。其中对学界争议,政界争议分析也是手到擒来。 纯学者,纯技术官僚的分析都很难达到两边熟的这个群体。
  • 决毅的评论
    相对客观记录历史,但述多评少,启发有限。1.改革的速度不是关键:成功的改革如包产到户进行很快,渐进的国企改革却乏善可陈。2.市场改革是解决发展环境问题,企业体制改革则是解决发展主体问题。3.为什么中国六十年代人均预期寿命增速最快?4.国企快速进入世界500大和兼并重组、政策导向密不可分。经营变好则应是受益于宏观经济。5.宏观经济早期风险体现在通胀,之后随着金融房地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资产泡沫和高杠杆。这些都是经济的最表层风险,和体温一样紧急又肤浅。6.近50%的投资率峰值远超日本32%的历史峰值,以及世界其他国。
  • 逻格斯歌的评论
    80年代的农村精英拯救了改革。90年代的外资拯救了改革。改革反反复复,增量改革几乎到头,接下来就是金融,国企和政府改革等硬骨头了。市场化,法治化,全球化,目标最多也就是到香港,到不了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