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弃民

弃民

作者:[美]迈克尔·多布斯(Michael Dobbs)

分类:文化

ISBN:9787520194549

出版时间:2022-7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标签:  

章节目录

前言001
第一章1938年11月001
第二章等待签证的队列019
第三章罗斯福046
第四章基彭海姆068
第五章逃离094
第六章S.O.S--拯救我们的灵魂122
第七章“第五纵队”145
第八章居尔169
第九章马赛---马提尼克194
第十章莱斯米勒斯219
第十一章“敌国之人”239
第十二章“去东边”261
后记 记忆286

内容简介

※ 《午夜将至》《1945年的六个月》之后迈克尔•多布斯再出新作

※ 一部特殊的犹太大屠杀口述史

※ 鞭辟入里的美国难民政策分析

※ 2019年荣获缅怀欧内斯特•W. 米凯大屠杀纪念奖

关于纳粹德国暴行与犹太人的可怕遭遇的书汗牛充栋,采取的视角也各不相同。本书作者迈克尔·多布斯博采众长,以基彭海姆小镇为切入点,通过引用日记、信件和访谈记录等材料,辅以优秀的文笔,描 述了当地几个主要犹太家族在纳粹迫害下的悲惨遭遇。同时,作者也通过对罗斯福政府内部、政府和社会及外国的互动的多角度描述,展示了外界围绕犹太人难民产生的政治风云。全书总体上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双线并进,引导读者思考这样几个问题:遥远如美国的政坛风云,是如何影响到千里之外的犹太人的?美国在救援犹太人方面是否做的不够?对于当下的我们,纳粹的历史意味着什么?

下载说明

1、弃民是作者[美]迈克尔·多布斯(Michael Dobbs)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沐之的评论
    所有关于二战提到犹太人的时候,都不会提到大量犹太人帮着纳粹肆虐自己的犹太同胞。
  • 荆乐堂二爷的评论
    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犯下的滔天大罪,在任何一本书內,都值得看一看。本书是通过罗斯福当政期间,与德国难民移民的问题就一个小镇(基彭海姆)展开。普通老百姓为了可以顺利移民,需要经历好多磨难,而且还不一定能够完成手续。多少次机会,多少次拒绝,一幕幕的变换导致最终大部分犹太人被送进奥斯维辛。。。
  • 横转中子星的评论
    一场由德意志第三帝国发动的针对犹太人的驱逐行动,如疾风暴雨般展开。 书中把视角聚焦到德国边境的一个小镇,以小镇犹太人的生活经历变化,以小见大,窥探当时世界局势的风云变幻。 书中大致可分为三条线路: ①第一是犹太人逃离德国的求生之路; ②第二是美国对难民政策的变化之路; ③第三是德国对犹太人民的欺压之路。 犹太难民问题所表现的不仅仅是法西斯的残暴,还有对官僚体系繁杂的厌倦,对国家利益追求而忽视人性关怀的批判。以一言概之,作者把犹太难民问题,以一个立体的角度呈现出来,避免了平铺直述的平面化描写,可以让人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除此之外,本书的内容清晰明确,逻辑性强,语言清楚明确,平易近人。让人如有沐春风之感,这点在社科书中实在难得!
  • Jerry的评论
    马克斯·韦伯所提出的科层制模型,以其正式的规章制度、明确的职责分工、清晰的权力分层,维持着整个国家政治机器的运转,正所谓“上级的上级不是上级”,这当然具有十分突出的制度优势。但在另一面,科层制异化成为了官僚主义,它重形式理性,轻实质理性;重工具理性,轻价值理性,从而沦为了僵化的官僚体制和无效的形式主义。《弃民》讲述的便是这是一桩沉重的历史往事,那些犹太人的死亡当然与纳粹德国的种族灭绝政策直接相关,但美国当时对此犹太人的移民申请所展现出的冷漠无情的科层体制,则是间接的“凶手”。在嗜血的刽子手旁边,还站着冷血的旁观者,他们在集体无意识中成为了主犯与帮凶。
  • 连木木的评论
    单单“弃民”二字,历史的萧杀便迎面扑来。作者迈克尔·多布斯呈现给我们的,是欧洲大陆被摧毁的4000个犹太社区之一,基彭海姆的故事。那里的数个家庭与个人,作为那段历史的剪影,是如何在消亡与延续之间,因为美国及其他国家的签证政策、国家政策,被决定了走向。无能为力,它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容词,它在决定命运的秤杆两头,衡量着、倾倒着,有些人成功拿到一串盖章与船票,并顺利上岸,有些人永远错过了领事馆的信件,消失在毒气室的尽头......“慎始为上”,当再次不可避免地走进相似的历史时,也许可以有机会保持警觉。
  • 阿鱼的评论
    生于斯长于斯的蝼蚁,只能祈祷神的眷顾:免受战乱且执政者较为正常。当一个个民族国家出现并越来越强调坚决捍卫本民族本国“利益”时,这世界就成为一个个孤岛,不要指望有谁能伸出援助之手。回顾过去,人类给自己制造了多少耸人听闻的灾难,八十年过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历史又会重演。
  • 竹风摇曳的评论
    193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在黑森林边缘的小镇,一个个犹太家庭迫切想要取得美国签证,逃离纳粹德国,《弃民》一书讲述的就是这些犹太难民的故事。犹太难民们需要摆平强大的官僚程序障碍,有些人成功逃生、抵达美国,而有些人没能成功取得必要的文件,有些人在奥斯维辛遇害时,他们的美国签证依然处于“待定”状态。读了这样的故事,真是对普通人在战争中的命运有了深刻的了解,而且基彭海姆的犹太人还大多是富裕有人脉的家庭,东欧的犹太人命运则更加悲惨。书里还从另一个侧面描绘了号称“人道主义”的美国在1930-1950年对难民危机做出的反应,让我们能够从另一个维度去反思犹太人大屠杀事件。
  • 千寻的评论
    读完了特装《弃民》,虽然看了很多很多纳粹迫害的题材,还是让我心痛不已。尤其是赫蒂被父母送走的场面,为了孩子的生存让孩子逃离纳粹德国,可能从此终生不再相见,多么悲怆啊。不管什么主义战争都是可耻的,让某一少数群体消失更是如此
  • 胡同喵书屋的评论
    可以说是甲骨文年度好书了,二战历史中关于犹太人的悲惨与苦难值得全人类铭记与反思,从“水晶之夜”开篇,从此犹太人的命运被改写,是踏上开往美国的轮船,还是登上开往奥斯维辛的火车…
  • 浅紫色的唱片机的评论
    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基彭海姆小镇上犹太人被决定的命运,在历史的洪流中,无数个人和家庭只不过是渺小的个体,对抗命运的征程上充斥着难以言说的无力感。我们不断地翻看历史,除了了解遥远的辉煌,也是为了不忘却曾经的苦难。只有记住战争曾经带来的伤痛,才会令我们更加珍惜今日的和平。
  • 恩翡有翡的评论
    一部记录战争背景下的犹太人生存史诗,注定拥有着震撼心灵的强大魅力。迈克尔·多布斯通过《弃民:美国与奥斯维辛之间的逃亡者》一书所带给我们的意义在于对那段特殊历史的揭露、铭记与启示,那些曾经面临生死抉择的犹太人家族,虽然仅仅是国际大形势中的卑微民众,但他们所获求的是逃离黑暗并活下去的权利,国际、国家与个人因为风雨欲来的战争掺杂在了一起,作者从这个看似微小的问题着手为我们细致盘剥了这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同时也赋予了我们非凡的阅读体验。
  • 豆友213533895的评论
    关于二战期间德国犹太人命运的新译著,本书是以通过一个德国小镇(基彭海姆)犹太人难民移民家庭的遭遇为主线,穿插了美国罗斯福当政期间对于犹太人移民的政策变迁和影响,太多的移民家庭在繁琐无情的官僚程序下,用尽千般万般努力,在希望----失望----绝望中被送向了通往奥斯维辛的不归路;有的家庭经历了种种折磨磨难,经历着大起大落,终于幸运地拿到了盖满印章的官方文书胜利大逃亡。其中有风华正茂的少女,有玉树临风的少年,有耄耋之年的老妇,有功成名就的中年人。一幕幕悲欢离合,一眨眼人间地狱,再回首天人两隔,诉说着命运的不公、人生的多舛、造化的弄人,同时也展示了人性的美好、生命的坚韧、普通人的勇敢和无畏。 本书读感流畅清晰,译笔生动优美,表达情感走心,内容情节丰富,史料基础扎实,可读性很强。
  • 星空小筑的评论
    这是兼具学术价值且可读性很高的记实书。书中的对人物、事件的描述给人以巨大的心灵震撼,尤其是书中频繁出现的鲜活生动的人物,有的最终消失在焚尸炉中,令人莫名感怀!从宏观视角上看,人是渺小的。但正是数以万计、十万计、亿计的人,构成了历史的洪流,推动了人类的进步。每个生命都值得记录、值得尊重;一个民族的灾难,有可能是其他民族灾难的序曲,需要引起警惕,汲取教训。这本书,值得从字里行间去挖掘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