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凹凸

凹凸

作者:[法] 马克-安托万·马修 编绘

分类:青春

ISBN:9787574007406

出版时间:2024-6

出版社:四川美术出版社

标签:  

内容简介

你是自己的谜,解开谜,你便不存在了

怪才马修的“哲幻”图像小说

仿佛设置了百余面镜子

邀你在无限映照、无限回溯中“不认识”你自己

★ 编辑推荐

◎ 怪才马修“走火入魔”之作,集马修之大成的“哲幻”图像小说。

即使在以哲学著称的法国,马修的作品也一向以哲学性强著称。本书则是马修将哲学性、实验性、游戏性推到极致的疯狂尝试,探讨“自由意志是否存在”的纯形而上学主题。故事虽然有不少科学的元素,但更多的是基于“决定论”“自由意志”“必然性”“相”等哲学概念生发出的疯狂幻想:自由意志不存在;人生而不自由;认识自己几乎不可能实现;完完全全认识自己是可怕的事。

◎ 内容满满又处处留白,给出了“人生三问”的诗意回答。

我是谁?我是凹凸,一个没有童年记忆的天才艺术家,艺术探索走到了尽头,对自身存在也产生了怀疑。

从哪里来?凹凸继承了一个“黑匣子”,里面巨细无遗地装着自己人生最初七年的每一秒,每一个细节,而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了他是谁,自身的每一个特点可能都有来由,虽然连接源头与结果的未必是因果链条。

到哪里去?凹凸重读自己的过去,从而重新认识自己,但与此同时又重新书写了自己。在不断的观察与被观察过程中,认知越来越清晰,但自身的存在不断更新,最终仿佛进入了有我与无我的量子叠加态?我思,故我不在?

◎ 无情的、纯智的图像小说,挑战自我认知和漫画这一载体的极限。

马修以一个极端的设定为起点,往更深更远处无限推演。凹凸仿佛是最清醒的人,又仿佛是被偶然的代码编写的机器,他在时间、因果、有无的河流中无限回溯,仿佛进入循环又没有尽头的漩涡,从有我到忘我到无我。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也在无限大与无限小、具象与抽象、空虚与满盈之间反复横跳,又用极简的故事、图像、颜色取代哲学术语和烦琐的推论,既成为一个闭环的小天地,又留给读者巨大的解读空间,给漫画这一艺术形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样本。

◎ “马修出品”的阅读趣味中又添新元素。

马修的每一部作品都要做形式上的创新,玩各种各样的文字游戏,突破漫画的边框和纸质书的限制;本次《凹凸》里大玩特玩的是回文(palindrome),文字左读右读字形、发音、意义都一样,图像正看反看都一样——照应书中“镜子”的重要意象,甚至全书都像回文结构,首尾形成镜像。整本书如同一个装在书盒里的“白匣子”,体积小巧而内存巨大,翻开后每页图文设置让人乍看联想起中国的连环画,再看不难发现,相对的两页、每页中的并列的两框如同镜子,引人探索境中奇遇。镜子彼此之间无限映照,开头结尾又互为镜像,造成连绵不绝又循环往复的奇妙阅读效果。

★ 内容简介

凹凸是个名满天下的“双倍形而上”艺术家。他突然没来由地感到空虚。父母去世,留给他一个容量巨大的箱子,他得知自己没有任何记忆的人生最初七年的每一秒都被照片、文字、视频巨细无遗地记录、封存了。凹凸投入海量的时间追寻过往,发现一些细节和瞬间以莫名其妙的方式决定了他日后的为人。他投入越来越多的时间重读自己,同时也在重写自己;他越来越认识过去,当下的存在也随之越来越分明、清晰⸺无比清晰,以至于透明……

★ 媒体推荐

在《上升》中,主人公攀爬一座充满隐喻的大教堂,找到个人的神启。在《画的秘密》中,埃米尔在无休无止地观察一幅画的过程中体会着挚友埃德蒙的私密的存在。《方向》任由读者在狂野中游荡,追踪一个不明所以的目的地。凹凸则缓慢地向着自我最深处的最小分母回缩,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答案。这位第九艺术最迷人的作者之一不断地开发着叙事艺术的可能性。

——漫画评论网站BDGest’

马修沿着提问和追寻自我的线路,最终把形而上学绘成了图像。

——艾尔莎•戈达尔,心理学网

在这部画风“简洁有效”的书中,凹凸向深处追问存在的真相,而马修则尝试回答有关决定论与自由意志的宏大问题,并用这个有理有据的哲学寓言把我们引上一条精彩纷呈的思考路径。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视觉上,作者又一次采用朴素的黑白加某种专色灰,“留待读者用目光解读”。解读、质问……马修的读者需要亲身参与到作品中,因为你等不到任何现成答案,他创造的宇宙里充满可能性,也遍布着“直觉的、诗意的回答”。

——《费加罗报•文化》

凹凸的轨迹从结尾开始(但读者都知道马修笔下的“始”和“终”都是很相对的概念)。时空大师马修每页只放两个画框,映照出凹凸的眩晕感。马修的又一部重头作品。

——法国《图书周刊》

下载说明

1、凹凸是作者[法] 马克-安托万·马修 编绘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川卡的评论
    一度烦躁于作者玩弄概念和语言的狡黠,却还是折服于其极致的叙事结构,以及对(极难真正处理好的)形而上/本质问题(及其材料)的敏锐感受——精准捕捉——整合赋形——驾驭统摄。当试图猜测故事的走向(哲思的容器)更接近《齐马蓝》还是《降临》《你一生的故事》时,它甚至以一种虚脱的方式绕开了以上已然相当趁手和段位不俗的「套路」。自由与因果,镜像与对称,混沌与分形,记忆与童年……沉溺于领略这些或明或暗的层次时,竟又遭遇马卡潘斯盖之石这一绝妙的溢出、惊奇之物象,叹为观止。
  • danyboy的评论
    马修的新作。一个艺术家在玩弄镜像取得成功后陷入虚无,因为基于镜子的“镜像”实际上是一种假托,映出的是虚幻的自我。当他发现,他父母留给他一个博尔赫斯式的“镜像”,7岁之前100%的记录后,他才找到(面对/打碎)自我。就像博尔赫斯笔下的100%的地图,他看自己一天的资料就要花费一天的时间。显然这成了一个思想和文学的头脑实验。全书到这里我还高低能看懂,以后的就看不懂了,没关系,那是法国哲学家的工作,我看个热闹就满意了
  • 珍妮的肖像的评论
    镜中的反射,追溯时间细节过往,思考的投影,都是自我这个“他者”存在的现实延长。 这个马修一如既往超人类的地球观察皿全方位视角,真与幻的有镜与无境,三四维世界之线桥,看不见的存在~深藏的秩序谜题,至迷宫囚徒我们有限的自身。。。依然是了不得和不得了啊。
  • 高尔吉亚的评论
    更哲学 开头想到《齐马的作品 Robert Valley》
  • 亲爱的猥琐猪的评论
    这本的明面叙事最似《方向》,都是由一个人的自我怀疑开始,逐渐通过一条象征的路径抵达了自我的解惑,只不过《方向》的符号是箭头,《凹凸(OTTO)》的符号是镜子。故事的引言取自斯宾诺莎,的确从开篇远看的、大写的人逐渐展开为一个个具体的人再到主角的缺失与对自身实在的怀疑,很有点斯宾诺莎“神是唯一实体、人的本质是由神的属性的某些分殊所构成”的推论(尤其是主角通过神秘箱子里记录的自己前7岁的信息逐渐梳理出自始至今的关联这里,很像斯宾诺莎“心灵的观念的对象只是身体或某种现实存在着的广延的样式”的调子),但到后面更像是自我(主体)与他者(客体)的存在主义辩论。镜子这个意象也让人想到同为法国人的拉康提出的镜像理论。阅读中我还期待类似《画的秘密》、《梦之囚徒》系列里那种利用镜面炫技的作画,不过马修意外严肃。
  • 索莱耶的评论
    好好看啊!又一部马修的神作!!巧妙地探讨了人类自身的哲学问题。翻译也翻得很好,哲学类如果翻得生硬真的很难读。单单书名“凹凸”就很出彩了!!期待作者线下访谈!!
  • solo的评论
    真走火入魔之作,完全看不懂了。借用近期图像小说节的专访「马修笔下的人物既孤僻,又与更大的世界紧密相连。这种对立来自于对对立面的遐想,来自于阴阳的互补。」 他更愿意称自己的作品是 「图像文学」而非「图像小说」「图像文学的定义可以与漫画的定义相同:一种图像的及文学的叙述,用文字、图像和符号在与绘画(显现性)和文字/符号(暗示性)这两个领域先天对立的新时空中探索可能性。」 这是一个越思考越虚无的故事,最后就是透明无物。
  • 于是的评论
    otto的最佳译法~~好喜欢这个故事和画风啊!
  • 粟冰箱的评论
    充满哲思和诗意的漫画。
  • Pseu痘痘的评论
    特别马修的一本书,极简,极绕,极装,但就是给他装到了。法国《阅读》(Lire)月刊说这本可能是马修的代表作。
  • R.的评论
    像一首迷人的哲学诗:我们既是镜外之人也是镜中幻影,同时还是穿越镜子的漫长旅途——从自我走向无我,从存在走向虚无,从镜迷宫走向原子云。
  • 苏安的馒头的评论
    最近读到最喜欢的图像小说之一,刚开始阅读时,会觉得无论从创作形式开始,还是从题材开始都选得极妙,让人身处一次元(同事科普的新名词),愈是读下去,愈是让我想起卡夫卡的短篇《饥饿艺术家》。设定中最妙的是凹凸的父母因为一个心理实验项目,收了一旅行箱关于凹凸的童年日常,又因为资金支持的停止,把这个箱子束之高阁,凹凸继承了这个“黑匣子”,也继承了无法完全用一次元的线条描述的自我,他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就是不断被翻译和转录的过程,幸好,在人群中,凹凸是一个空缺。好好,太好了!spiegel。
  • 爱看电影的啵酱的评论
    可恶,给他装到了。
  • 烟斗客甲的评论
    镜子艺术家的童年科学研究资料的元素立体构造为自己的维度
  • 像一把刀子的评论
    感觉在看脑科学的毕业论文
  • 范儿的评论
    妈呀最看不懂的一本出现了!!
  • 杏色的凯特的评论
    I am nowhere=i am (now here) paradise is now here
  • 慈斯基的评论
    你是自己的迷,解开迷,你便不存在了。
  • 八月里i的评论
    人生路途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的镜面反射与轮回
  • 苏木的评论
    把人名Otto翻译成“凹凸”真的好吗?援引了一些概念/行为/事件,并不能缓解重新阐释的欠缺,反而造成某种“漏洞”;另一面,借助镜像、回声、漩涡等阐释自由意志、主体意识等,看起来又了无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