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潘晓讨论

潘晓讨论

作者:彭波

分类:文学

ISBN:9787310014231

出版时间:2000-05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标签: 人生观  八十年代  人生哲学 

章节目录

・解密 “潘晓讨论”始末/彭明榜 六万颗心的回响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编者的话) 献给人生意义的思考者/郭楠柠/陈汉涛 ・命运 笑着哭着唱着骂着走过来/黄晓菊 那场讨论改变了我几乎全部的人生/潘� 我命运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枢纽点/赵林 ・声音 关于“个人价值”的探讨/夏起光 “窄”是“宽”的前奏――致潘晓同志/诚石 我们在关注着讨论的命运/方冀生 “为自我”又岂能“为别人”/侯爵良 来自生活的思考/安文 从抗争到开拓/韩方 来信来稿摘登 痛苦与希望/李翠华 有这样一个副团长/李建民 一个香港青年的祝愿/文锦韬 “为自我”并作一定与“为他人”冲突――与侯爵良同志商榷/王韦 人生既搏“命”又斗不过“命”/顾礼俭 只有自我才是绝对的/赵林 不能搞“公私合营”/李为民 可否提倡一种与现阶段相适应的人生观/马宁荣 弊病安在/胡昆明 寻求生活中的真善美/杜一力 走出思想的死胡同/鲁临 回顾与“看透”/刘英 为合理的道德观说几句话/雪华 我们社会中的人怎样被“模式化”了/旷洋/郑宁 “大公无私”绝无“公而忘私”确有/杨茂森 “看透了”活得更积极/雷祯孝 人的动物性与社会性/晓鹰 谢谢你的启示/桂钢 “自我解放”并非“个人至上”/朱孝远/蒋雅容 “自我”离不开社会/刘英 无须如此充“硬汉”――答赵林同志/何乐为 关于潘晓的两个命题/柳松 让我们用血肉来拥抱世界/周晓东 感受到了时代的春风――一个团干部的心声/李宝善 我认为可以搞“公私合营”/陈百明 “时势”与“搏命”/郑明 蜡烛和电灯/杜力夫 在利他中利己在利己中利他/常谢枫 谈“透”/田芬 驯服野牛的“哲学”/杨文杰 “危机”与“蹲苗”/杨柏 ・档案 胡乔木接见《中国青年》负责人 潘晓同志的来信 关于工人日报等单位反映“潘晓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潘晓讨论”问题的检查报告 “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错在哪里

内容简介

潘晓的一声呐喊,如空谷足音,在迷茫的心灵中引发了巨大的回声,它形成的是一场集体的心灵反叛,是对那个尚未完全逝去的、对人的尊严视而不见的时代的彻底反叛!它曾让当年的千百万青年为它哭为它笑为它激动为它争辩为它深思;也让千百万今天的中年频频回首没齿不忘……有人说它掀开了八十年代中国的扉页,是整整一代中国青年的精神象征;还有人干脆说它是中国市场经济的真正的思想启蒙;它曾一度被作为思想教育工作的成功范例广为

下载说明

1、潘晓讨论是作者彭波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老韩1956的评论
    上世纪末中青报发起的人生观大讨论----“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乍?”署名:潘晓。大讨论明辩是非,激发人们奋发上进,愿为“四化”贡献力量。36年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很快。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冷漠,权力与金钱关系尤为密切!这种扭曲了的社会关系何日了?
  • 猪为六畜之首的评论
    “道德危机”这个说法根本不是最近才有的,改革开放初期就有。在潘晓的人生意义大讨论和“蛇口风波”的人生价值观论战中,已经提到了 “三信危机”——信仰、信任和信心危机,后来又有了“道德滑坡”这样的说法。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最简单的逻辑:持续三十多年的“道德危机”有可能吗?
  • 碧波荡漾yanni的评论
    这是一面沉重的镜子,看能不能照出你内心的困惑『[转载]人生的路为何越走越窄——从“潘晓讨论”透视当代中国精神伦理问题_叶林』网页链接
  • 帝都南博大叔的评论
    #寻找1980人生观大讨论参与者# 潘晓接着说: 过去,我对人生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幻想。小学的时.候,我就听人讲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雷锋日记》。虽然还不能完全领会,但英雄的事迹也激动得我一夜一夜睡不着觉。
  • 李海波-z的评论
    《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潘晓”,黄晓菊,潘祎!#1980人生观大讨论#
  • 秦北书社的评论
    #微盘#分享:"《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初恋:潘晓讨论》.pdf",0519课后阅读资料,着重阅读《代序》以及《“潘晓讨论”始末》。 《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
  • 大池塘透明的幽暗显出的评论
    没有能力去讨论年轻人的思想状态。我只是心底残留着愧疚,在朋友特别痛苦的时候,我不能报以任何一点同情和理解——当时我在读研,可能还碰巧读着“潘晓讨论”。
  • 首席搬砖工程师的评论
    1980年5月,发行量超过200万册的《中国青年》,刊登了一封署名“潘晓”、充满青年人困惑的长信,并首次提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伦理命题,最后感叹:“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随即,一场持续了半年多时间的全国范围内的“潘晓讨论——人为什么要活着”就此引发。网页链接
  • 自由罗拉的评论
    1980年,《中国青年》杂志发表了“潘晓”的文章,感叹: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引发了全国大讨论。 同年,女作家戴厚英的长篇小说《人啊,人》出版,同样引发热议当然更少不了有组织的热批。那时,读初中的我常暗夜仰望那些兼具激情与才华的大人。后来,大人们老了,而很多年轻人却没来得及长大…
  • abatislism的评论
    #读时#【读者来信】女研究生春节回乡记:中学老师抛来一句“现在我都不和学生说读书有用了”(链接在评论席)博主按:好一个亲切的”读者来信“,不由得令人想起了”潘晓“,然而我们真的确定这个”话题“普遍地被阅读、讨论以及思考了吗?至少”刷爆朋友圈“的也只是”圈内人“而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