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时评中国

时评中国

作者:曹林

分类:文学

ISBN:9787301264225

出版时间:2016-4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标签: 时评 

章节目录

目 录 代 序 曹林赞 / 马立诚 自 序 我不喜欢得罪人,但对不起,我是评论员 第一辑 中国政治观察 不要传递“越左越安全”的错觉 批评政府和抹黑中国不是一回事 人民有了期待,国家就有未来 欢乐的“常委”新闻让政治更可亲 限定“西方价值观”,避免不必要纷争 警惕那些明褒实贬的“高级黑” 中国应该如何深层“去周永康化” 用法治语言替代“阶级斗争语言” 不要轻言战争 中国无“鹰派”,只有咬自家人的鸟派 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中国失败了吗? 舆论硝烟中党报党刊的反逆袭 日本人凭什么对中国没有好感 接办亚运会这事儿中国别充老大 挥之不去的北戴河想象 在告别老人中告别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学习粉丝团”走红后的民意期待 向世界开放学习,展中国成熟自信 第二辑 纵论媒体变局 雪夜妄评中国各大新闻系毕业生气质 中国传媒大学学生真的浮躁不读书吗?感谢那些理性争鸣 大学生怎么提一个高逼格的真问题 传统媒体别愚蠢地跟风“黑”老人和大妈了 有一种让你泪流满面的报道叫“中青体” 媒体精英仍多在体制内,但在加速度流失 大学生的文风为何缺乏阳刚之气 手机附体的时代为什么仍有必要订一份报纸 连环奇葩错误见证媒体的失败者情绪 “新闻学界业界”是个什么鬼? 学新闻的第一份工作千万别选新媒体 没在传统媒体待过真不能叫做过新闻 “灾难文艺腔”越来越被大众排斥 天津依旧是一座没有新闻的城市 “没有新闻”的媒介温床让天津受害 澎湃新闻带了一个很不好的头 中纪委负责“打虎”,媒体负责“鞭尸” 媒体应怎样报道大学课堂问题 “党报风向标”在中国已渐渐弱化 抵制媒体兜售的商业民族主义 让“《人民日报》评论员”走下神坛 灾难报道为什么不会说人话 写错领导名字的政治后果 骂媒体最安全,媒体伦理便成焦点 第三辑 改革走向何方 动辄“中国很复杂”是不讲逻辑的表现 “死也要死在体制内”是一种病 “伍皓情绪”暴露自我改革的局限 权力与民粹的合流是改革的大敌 改革时代寻找失踪的个性官员 在解放思想中释放被压抑的改革动力 “无解的迷惘”需每个人成为改革者 以积极的行动消除“无力的焦虑” “无受益感的怨愤”警醒分配不公 官员其实是这个社会最大的沉默人群 为何越不发达的地方官本位越浓 当政府替代上帝,所有天灾都会归咎政府 重建公信力的关键在于政府“去私化” 政府最容易听的意见就是加税收费 交通拥堵费是让政府从自身错误中受益 一个北京人为什么反对廉价地铁 延迟退休可能是对一代人的违约 不学会慢就永远走不出垃圾处理困境 别用“钱少为何不辞职”去呛公务员 “单双号限行能治堵减污”纯粹是废话 体制内外真有一堵无形的铜墙吗? 应该允许新闻发言人说错话 第四辑 从社会公器到商业机器 别用莫须有罪名烧烤赵本山 别在被放大的网络舆情中误读中国 克制“死咬一句话群殴”的大众狂欢 “扶人反遭讹诈”新闻的挑逗与诱惑 做一个让人安静的平静讲理者 狂躁轻浮的新媒体时代,做一个冷媒体 拿官员表情做新闻很容易摆乌龙 两会报道:喧哗和骚动背后的空洞 讨论“站票半价”不是比拼道德优越感 防范和克制我们的“灾难情绪” 我们还没有养成敬畏专业的习惯 用人性温暖突破新闻盲区 评论永远不能走在新闻的前面 我为什么替东莞市委书记辩护 “罐头思维”下的过度评论是一种病 “以公开报道研究性侵现象”非常不靠谱 多少人成了郭美美的免费炒作工具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一种得治的病 娱乐没底线,独家新闻成独家耻辱 把“惊天大逆转”挂在嘴上的多是骗子 滋长歪理邪说和道德绑架的网络温床 抢发阎老去世摆乌龙,有些媒体就是不长记性 奇闻已成假新闻最大寄生地,别再当“奇闻白痴”了 “知道越少却判断越多”的时评癌,恶评论也是一把刀 如何看待“谣言是遥遥领先的预言” 不爱事实爱“脑补”是一种病 “贪官受贿数额”已成假新闻最重灾区 事实不清时耐心等事实是最好的姿态 数数看你被多少条“反转新闻”打过脸 第五辑 文化批判 让公共话题处于“可讨论状态” 公共论争中的“棍棒文风”当休矣 谈论韩寒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抢” “他肯定得罪谁了”背后的斗争思维 “已经很不错了”中的底线失守 “生活作风问题”的污名效应 从《人民日报》的逻辑硬伤谈谈逻辑 从医生、记者到“公知”——传统精英职业在中国的“下流化” 骂孩子和批教育是一件很容易上瘾的事 论证上的偷懒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病 比标签固化更可怕的是权威流失 不能失去对历史和英雄的温情敬意 动辄诉诸死刑类似“你怎么还不去死” “看评论我就放心了”的自闭温暖 一群人跟着一个精神病人在狂欢 拒绝与粗鄙化同流合污 互联网上,没有哪种感动能超过一天 性是激发围观最好的兴奋剂 微博微信哄抬着“开撕”的情绪 以屠呦呦贬低黄晓明是脑子进了多少水 瞧瞧屠呦呦获奖把某些人烧成什么样子了 你们无聊到需要从炮轰脑残言论中找快感 “路怒”与“网怒”叠加放大的社会戾气 有一种谣言叫“正能量谣言” 在“学霸”身上重新发现久违的学生气 为什么看到“朋友圈拉票”就拉黑 第六辑 反腐败是场战争 你相不相信马云从来没有行过贿 你未必是人好,你只是没机会放荡 反腐大快人心后更需征服人心 “2013年度人物”我选“中纪委” 为何看不到民主党派官员腐败落马 “反腐规律”的失效见证铁律的回归 道听途说的“周永康女人们” 还远远没到“官不聊生”的程度 “贪官高度紧张”背后是心理较量 官员的纪委恐惧症 “公务员抛盘”纯属一厢情愿的臆想 公务员不会发生辞职潮 不要把公务员当成一个集合概念 抵制住那些干扰从严治官的杂音 官员经不起网络监督是个大问题 别再被公众嘲笑“生活不能自理” 慎说“腐败只是个别”是倒逼出的清醒 一反腐就消极怠工是惯出来的毛病 做官其实真的越来越容易了 还没走出对“打虎”数量和速度的迷恋 不要将中纪委的严厉扭曲为荒诞脸谱 别总想从中纪委“打虎”里总结啥规律 落马贪官为何成最弱的弱势群体

内容简介

如今,自媒体风行于世,人们似乎习惯了用敲几下键盘似的快速与任性的方式来表达意见、传递情绪,理性思考日益缺位。面对纷纭世相,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评论素养,以避免被情绪和谬误绑架,本书作者曹林用他一如既往犀利、冷静、耐心的文字,希冀唤起当下社会最稀缺的品质——理性。本书精选了曹林近年来的时事评论文章,从时事政治到新闻伦理,从文化批评到重申常识,在深度剖析热点事件、焦点问题之外,亦致力于传达耐心说理、理性评论的舆情氛围,让人们在快得让人窒息的时代,仍能留存思考的能力。

下载说明

1、时评中国是作者曹林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Qautumn_的评论
    好心人赏我一本曹林的时评中国[微笑]真的穷到买不起书了ne
  • Kkkkkuyoowun的评论
    曹老的书到了,没有抽中只有自己买了。翻了几页,心想,要是这本书提前三年出版,我高考语文作文也不至于写成那死样啊[泪][泪]不过马上要准备考研了,《时评中国》走起,向曹老学习,做一个理性的新闻人。@中青报曹林
  • 赵逸文ww的评论
    虽然主页天天被曹林老师的《时评中国》刷屏 一直没买的原因是怕他的三观影响我[doge]
  • 省委样子的评论
    第一次录音,感觉自己声音太难听了,读都读不顺的,以后经常录音改进!时评中国不错,每天一篇 西安·李家村
  • 石光时光-梦开始的地方的评论
    #好书推荐#我推荐曹林《时评中国》一书,该书》结集了作者近年来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发表的近150篇时评文章。该书亦致力于传达耐心说理、理性评论的舆情氛围,让人们在快得让人窒息的时代,仍能留存思考的能力。(石狮石光中学) @泉州文明网 @石狮市志愿者联合会 @中国文明网
  • 北京大学出版社的评论
    【晨读】一个人最高贵的品格,也许不是出淤泥而不染,不是拒绝诱惑,而是致力于制度建设,将包括自己手中的权力关进笼子里。——《时评中国:用理性反抗坏逻辑》
  • 北京大学出版社的评论
    【晨读】鸡汤哲学家的一大特点是,喜欢盯着成功人物的缺点,然后把缺点美化成为成功的原因去误导年轻人,迎合失败者自欺的思维模式。马云是因为长得丑才成功的吗?霍金是因为瘫痪才成为科学家的吗?——《时评中国:用理性反抗坏逻辑》
  • -小木容-的评论
    除了南周,也就曹老的评论够味,好书。#时评中国#
  • 大国名媛的评论
    发表了博文《血饮时评中国的反击策略剑锋所指杀伤力很强大》  在全球需求疲软形势下,中国出口企业却发现一丝曙光,他们不断从竞争对手那里夺取市场份额——这对中国来说固然是好消息,但扩张本身却会加剧贸易紧张血饮时评中国的反击策...
  • 陈宇瑞Hend-z-的评论
    下雨天也要粗去买书,没有买到《时评中国》,那就后面再说啵,先看这个
  • 社科视窗的评论
    #书海拾贝#【《时评中国》】本书精选了曹林近年来的时事评论作品,从时事政治到新闻伦理,从文化批评到重申常识,在深度剖析热点事件、焦点问题之外,亦致力于传达耐心说理、理性评论的舆情氛围,让人们在快得让人窒息的时代,仍能留存思考的能力,以期唤起当下社会最稀缺的品质——理性。[彩虹]
  • Diamonds侯吼啦的评论
    @中青报曹林 谢谢老师寄来的书,配着原来的时评中国一起读也是极好的。看老师的书确实能够冷静下来,不是那么愤青,浮躁,不是一味地去抱怨,学会用客观角度看问题。一些文化现象感觉自己也在亲身经历,陷在其中,有时还不能自拔。虽然您没有教过我,但是还是很感谢自己从您的书里学到了东西。
  • 三大斧程咬金001的评论
    发表了博文《美华转:外交部回应个别媒体炒中美人员机场争执:应尊重东道国》标签:时评中国网新闻9月5日讯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今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就个别美国媒体炒作奥巴马抵达杭州机场时双方工作人员之间发生的美华转:外交部回应个...
  • 文轩网的评论
    在快得窒息的时代,让我们的思考慢下来。李培根院士(根叔) @敬一丹 @十年砍柴 白岩松 联名推荐—— 《#时评中国#》【随机赠作者签名版】...收录知名时事评论员、《中青报》编委@中青报曹林 上百篇评论文章,购买更有签名版随机发送!截止8月20日转发,即有机会获签名版赠书一本,有3本哟~
  • I冷-清的评论
    求翻牌~《时评中国》曹林@没有我找不到的电子书 @没有我找不到的电子书 @没有我找不到的电子书 @万能的书君[作揖][作揖][作揖]
  • 晓阳无语的评论
    发表了博文《中国应重新评估与朝鲜的关系》(2016-07-1110:37:58)转载▼标签:时评中国应重新评估与朝鲜的关系赵磊(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编辑部)韩国《中央日报》7月8日报道中国应重新评估与朝鲜...
  • 我是董姍的评论
    《你的坚持 终将美好》[向日葵]《遇见每一个有故事的你》[心]《这善变的世界,难得有你》[太阳]《时评中国》[耶]
  • 牧南田的评论
    读曹林《时评中国》感悟:1.无论是看媒体,媒体与政府、网民的关系,还是对热点都充满理性,让我看到了自身肤浅。2.面对热点不急于评价,先看事实,再做断是非,最后谈利害。3.不要轻易相信疯传的不完整的视频照片,或者极度吸引眼球的文字,尤其是挑拨对立关系的东西。
  • 浅月龄的评论
    小伙伴问我,什么书能让人更深刻,妥妥的《时评中国》啊!然后……然后四本书到了[眼泪] @中青报曹林 ps老师我是您的铁土司,每一篇推送都有乖乖的看呦^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