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西京杂记

西京杂记

作者:(晋)葛洪 撰,周天游 校注

分类:文学

ISBN:9787806289921

出版时间:2006-1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标签: 笔记小说  历史  笔记  古典文学  葛洪  长安  中国古典  中国文学 

内容简介

《西京杂记》是中国古代笔记小说集,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该书写的是西汉的杂史。既有历史也有西汉的许多遗闻轶事。其中有人们喜闻乐道、传为佳话的"昭君出塞",即宫女王嫱不肯贿赂画工致远嫁匈奴;"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等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皆首出此书,且为后人为典 故。还有一句成语“凿壁借光”,也是从该书的匡衡的故事中流传出来的。 此书,历代指为伪书,但从语气及内容看,当是杂抄汉魏六朝佚史而成。所述西汉之事,怪诞不经,多不足信。但有关南越赵佗献宝于汉朝、昭君出塞前后汉宫画师事迹、刘邦筑新丰以迎太公、汉俗五月五日生子不举、邓通得蜀山以铸铜钱、茂陵富人袁广汉庄园之奇、司马迁有怨言下狱死、刘子骏作《汉书》诸事,均可开阔思路,有裨研史。

下载说明

1、西京杂记是作者(晋)葛洪 撰,周天游 校注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新周报_的评论
    #典故#七夕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七夕的记载。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 南宁路况的评论
    #何为七夕#[七夕快乐]今日乞巧节,七夕乞巧起源于汉代,《西京杂记》有最早关于乞巧的记载。“牛郎织女”故事中,织女美丽聪明、心灵手巧,把织布、绣花的技巧向人间女子传授。因此,女孩子便在这一天晚上向织女“乞巧”,同时求赐美满姻缘,若得织女保佑,女子的女红技艺便进步提高,生活幸福美满。
  • 南京德云社纲丝联盟的评论
    #早安##南京德云社#南京今天阵雨转阴,23~27℃,西风转北风3-4级,周五至周六还将有较为明显的降水,虽然有雨但是天气却非常凉爽。今日乞巧节,七夕乞巧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有最早关于乞巧的记载。别称:乞巧节、七巧节、七姐诞、双日、香日、女节(女儿节)、小儿节、兰夜、穿针节。
  • 谢攻的评论
    七夕乞巧手织布邀请画家再现了古代巨鹿纺织盛景。《西京杂记》记载,西汉巨鹿人陈宝光妻所织的散花绫是当时非常名贵的丝绸。邢台著名文化学者刘顺超老师认为,巨鹿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大后方,是当时丝绸主要生产地之一。在国家大力倡导“一带一路”的今天,恢复和发扬巨鹿“汉织锦”技艺,具有重要意义!
  • Joker161994的评论
    我想读《西京杂记》: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 福琛琥珀的评论
    琥珀还是一种很好的香料,唐〔西京杂记〕记载,汉成帝后赵飞燕就是枕琥珀枕头以摄取芳香。故李白有“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的诗句。@福琛琥珀
  • 刀丛中的小诗的评论
    《齐东野语》:今人以椰子浆为椰子酒,而不知椰子花可以酿酒。唐殷尧封《寄岭南张明府》诗云:椰花好为酒,谁伴醉如泥。 九日菊酒,以渊明采菊,白衣送酒得名。而不知《西京杂记》所载菊花酒法,以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秫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此皆目前之事,而未有言者,何也。
  • 公子二钱的评论
    分享UP主 西京杂记 投稿的:【BBC】 英国美食纵览 上 【BBC】 英国美食纵览 上
  • 慧通和香-静璇的评论
    香具的造型和品种随着熏香风气的盛行而不断细化,出现了“熏球”,也称“被中香炉”的精巧物什。《西京杂记》中记载“长安巧工丁缓者……作卧褥香炉,一名被中香炉,本出房风,其法后绝,至缓始更为之。设机环转,运四周而炉体常平,可置之被褥中,故以为名。
  • 冯玄一的评论
    发表了博文《280:微言大义56:司马相如因何羞辱老丈人?》作者:冯玄一原文:相如亲着犊鼻褌涤皿,以耻王孙。王孙果以为病,乃厚给文君,文君遂为富人。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背后的故事:司马相如弹琴泡280:微言大义56:司马相如因何羞辱老丈人?
  • 中国大学生在线的评论
    #下午茶#【七夕乞巧】有关七夕乞巧的风俗,最早晋朝葛洪的《西京杂记》里已有“汉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的记载。綵女是汉代宫女一种,七孔代表着人体七窍,开襟之意也是清楚的。此夜要陈瓜果于庭院中,乞“有喜子网于瓜上”。喜子是蜘蛛,也称喜母,明显是乞子之意。七夕乞巧
  • 河南万翔律师事务所的评论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 ACES-美国爱思教育的评论
    今日乞巧节,七夕乞巧起源于汉代,《西京杂记》有最早关于乞巧的记载。“牛郎织女”故事中,织女美丽聪明、心灵手巧,把织布、绣花的技巧向人间女子传授。#ACES 美国爱思# 新的一天开始了,各位,早安![抱抱]
  • 洗衣液耶耶耶的评论
    最他妈烦一天看见各种文章说七夕其实是乞巧节,能耐一点儿的引一个《西京杂记》就觉得自己有文化了,那节令经书还告诉你“(七月)七日遂做麴。是日也,可合药丸及蜀漆丸,曝经书及衣裳。用干糗,采蕙耳也”,光知道个乞巧算什么本事!你有本事蒸粮食酿酒上山下乡干农活啊!多看古籍库,没文化别瞎说。
  • 夏日梧桐绿荫浓的评论
    七夕节又叫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起源于汉代。在古代七夕与爱情无关,因为乞巧节顾名思义就是家里的姑娘乞求心灵手巧。乞巧的方式因地区各有不同,穿针引线,小物品竟巧是最常见的乞巧方式。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关于乞巧的最早记载。七夕为情人节是现代商家利用牛郎织女的传说而进行的商业炒作
  • 海空燕子的评论
    发表了博文《七夕风俗习惯》穿针乞巧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七夕风俗习惯
  • 半半先生GJL的评论
    发表了博文《2015年08月20日》七夕文/高建瓴七夕,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一个很特别的日子,只不过在很早以前,它是作为“乞巧”而存在着的。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里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七夕
  • 精骛视觉传媒的评论
    七夕乞巧,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乞巧节快乐#
  • 宝甄网的评论
    【七夕乞巧】七夕节缘起于汉代,当时的七夕是为了祭祀织女,女性通过“拜织女”来祈愿拥有智慧和巧艺。历代文人笔记中对七夕多有记载,最早见于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
  • 塔影巷的评论
    注意了,睡懒觉有风险,“惠帝尝与赵王(如意)同寝处。吕后欲杀之而未得。后帝早猎,王不能夙兴。吕后命力士于被中缢杀之。”(西京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