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

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

作者:左东岭

分类:文学

ISBN:9787100104654

出版时间:2014-2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标签: 思想史  明代  历史 

章节目录

目录 第一章明前期的历史境遇与士人人格心态的流变…1 第一节道与势之纠缠——明代士人境遇的尴尬…………………………… 2 一、 方孝孺之死——明代士人悲剧与尴尬命运的序曲……………………………2 二、 成祖朱棣的政治策略与永乐士人的无奈………………………………………8 三、 仁、宣士风与台阁体……………………………………………………………14 四、 于谦之死——士人的尴尬与绝望……………………………………………… 24 第二节理学、八股与明代前期士风……………………………………………33 一、 八股科举制度的选择与理学意识形态的确立…………………………………33 二、 科举与圣学:手段与目的的颠倒………………………………………………42 三、 理学流行中的士人人格与心态…………………………………………………52 第三节白沙心学与明代士人人格心态的变异………………………………60 一、 江门心学的内转及其时代印痕…………………………………………………60 二、 内在超越与江门心学的价值取向………………………………………………69 三、受用与责任——陈献章的复杂矛盾心态………………………………………84 第二章王阳明的心学品格与弘治、正德士人心态……96 第一节弘治、正德的士人心态与阳明心学发生的心理动机……………97 一、 弘治、正德二朝的士人境遇及其心态流变……………………………………97 二、 “龙场悟道”的心理动机与王学产生的意义…………………………………125 第二节良知说所体现的阳明心学境界………………………………………139 一、 致良知与四句教之关系与阳明之学术风格……………………………………139 二、 “无善无恶”与“知良知”所体现的人生境界……………………………148 三、 “致良知”说产生的时代原因及其王阳明的人生实践………………………161 第三节王阳明的自适求乐意识及其审美情趣………………………………172 一、 求乐与自得………………………………………………………………………172 二、 王阳明的审美情趣………………………………………………………………181 三、 王阳明的归隐意识与明代士人生存空间的拓展………………………………193 第三章嘉靖士人心态与王学之流变……………………………206 第一节嘉靖朝政治与士风演变以及王学之遭遇…………………………207 一、“大礼议”对嘉靖士风之影响与王学所扮演之角色…………………………207 二、世宗独裁与阳明心学之际遇…………………………………………………219 三、 嘉靖晚期士风与王学的扩张变异……………………………………………237 第二节王艮——儒家狂者的典型……………………………………………255 一、“思出其位”的进取意识………………………………………………………256 二、守道尊身的人格设计及其对时代的回应……………………………………264 三、狂侠精神与泰州传统…………………………………………………………273 第三节罗洪先——归寂自保的代表………………………………………287 一、“归寂”的原因及其所蕴含的人生追求………………………………………287 二、“彻悟仁体”与罗洪先的晚年心态……………………………………………296 第四节王畿——三教合一的追求与士人心态的新变化…………………307 一、心学的内部对话与王畿的良知观……………………………………………307 二、王畿心学理论所体现的人生价值取向………………………………………314 三、王畿的人生实践与人格心态…………………………………………………323 第五节唐顺之——从气节到中行的心学路径…………………………… 332 一、 阳明心学与唐顺之的学术思想………………………………………………332 二、 唐顺之的心学思想与文学思想………………………………………………341 三、 阳明心学与唐顺之的晚年心态………………………………………………357 第四章阳明心学与晚明士人心态………………………………371 第一节风云变幻的晚明政局与阳明心学的历史命运……………………373 一、 张居正与阳明心学……………………………………………………………373 二、 晚明政局与阳明心学的历史走向……………………………………………394 第二节李贽——阳明心学转折的标志………………………………………411 一、 李贽的心学因缘与其人格心态之特征……………………………………… 412 二、 自适与真诚——李贽对心学理论的改造与超越……………………………426 三、 从本色论到性灵说——明代性灵文学思想的演变(一)…………………441 第三节阳明心学与晚明言情思潮……………………………………………453 一、 汤显祖的心学渊源与其言情说的内涵………………………………………453 二、 心学影响与佛学因缘——汤显祖人格心态演变轨迹描述…………………470 三、 冯梦龙的人格特征与其情教说………………………………………………494 第四节阳明心学与追求性灵的士人心态……………………………………509 一、 公安派的心学渊源与其求乐自适的人生价值取向及其人格心态…………509 二、 从良知到性灵——明代性灵文学思想的演变(二)………………………535 三、 从公安到竟陵——晚明士人由开放到封闭的心态转换……………………552 主要参考引用书目……………………………………………………………574 后记…………………………………………………………………………… 586 再版后记……………………………………………………………………… 590

内容简介

本书采取文、史、哲打通的研究方式,具体考察阳明心学在历史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对士人心态的影响方式与影响结果。其主要研究途径为,探讨阳明心学产生的历史前提与发生契机,指出阳明心学的实质特征与对阳明本人人生存在的意义,梳理出阳明心学在中晚明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对士人精神生态所造成的实际影响。其主旨在于,揭示阳明心学为了解决明代士人的生存困境,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主张,它由内在超越的个体自适与万物一体的社会关怀两方面的内涵构成,目的是要解决自我生命的安顿与挽救时代的危机,而在历史的实际运行中,它却逐渐地向着个体的自适而倾斜,从而变成一种士人自我解脱的学说。本书所要取得的效果是,力争将明代的历史、哲学、文学诸文化要素融会贯通起来,使阳明心学与士人心态的研究变成一种立体系统的研究。其意义在于,不仅弄清阳明心学与士人心态之间的实质联系与真实面貌,并为明代的历史、哲学与文学研究提供一种合适的诠释角度。

下载说明

1、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是作者左东岭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夏西的世界的评论
    我也来玩。“杨鼎是否真做到了‘十思‘的要求,因无充足的材料而难以断定,但是要整日生活在这‘十思‘之中,想必需要付出极大努力并时刻处于警觉的状态。”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 //@梦里的左手很温暖:把最高级的东西和最低级的东西在自己的本性中结合起来,这本是人的特点;如果说人的尊
  • 骑桶人的评论
    “刘瑾擅国日,邵二泉先生与同官一人以公事往见,此人偶失刘瑾意,瑾大怒,以手将卓子震地一拍,二泉不觉蹲倒,遗溺于地。二泉甫出而苏州汤煎胶继至。瑾与汤最厚,常以兄呼之。瑾下堂执汤手而入,因指地下湿处语汤曰:‘此是你无锡邵宝洒的尿。’”《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转引自《四友斋丛说》
  • 棲息在別處的评论
    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不在于外部世界,它既不是官方的褒奖和贬斥,也不是世俗的诋毁和赞誉,这个标准就在你自己的心中,除了追求自我的心安与自足外,你无法用其他的外在标准来衡定自我生命的有无意义。---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P265
  • 可_好的评论
    阳明学述要,阅毕,很好,“听”教更有益。以前的《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是白看了
  • 宁志亮的评论
    发表了博文 《私想就语(11)》 - 私想旧语 私想就语 私想就语(11)[注] 读《王学与中晚明士人的心态》(左东岭,人民文学00年4月版),关于方孝孺遭磔和杨士奇等士人归顺燕王的两个方面,文述 私想就语(11).....
  • 丁zi的评论
    《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这本书终于看完了,用好几周的课余时间看的,收获很大,,,读书就得挑好的书看才有劲儿
  • 黄波1973的评论
    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购藏许久迄未开读,今方展卷。力作!
  • 晚學齋筆記的评论
    关于士人心态有两本书推荐,罗宗强先生的《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他学生左东岭教授的《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 》,网上这篇文章是其中的一个章节,左东岭:方孝孺之死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