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摄影小史

摄影小史

作者:[德]瓦尔特·本雅明

分类:文化

ISBN:9787559800565

出版时间:2017-12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标签: 艺术  摄影 

章节目录

1 摄影小史 / 001
2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 061
3 绘画与摄影—第二巴黎书简,1936年  / 125
4 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画展 / 157

内容简介

全书共收入瓦尔特·本雅明于20世纪30年代写就的《摄影小史》(1931)、《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6)、《绘画与摄影》(1936)和《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画展》(1938)4篇论文。其中,《摄影小史》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均为本雅明享誉世界的佳作名篇。作为对摄影、电影的批评实践中的丰碑,它们不仅为人们理解这两个媒介提供了一种全新且富于启发的视角,对尼塞福尔·尼埃普斯、欧仁·阿特热乃至奥古斯特·桑德这样的摄影先驱及他们的美学、技术成就做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评判,也极为深入地讨论了摄影、电影与绘画之间纠缠不清、若即若离的关系。

下载说明

1、摄影小史是作者[德]瓦尔特·本雅明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海带岛的评论
    这几篇文章总是常读常新,因为每次都让我觉得“你之前居然会觉得自己读懂了”。每种新技术的出现与旧技术向更广泛人群的下沉都会引起沙龙局内人的恐慌。或者说,当旧技术到达下沉的瓶颈期,就会有新技术被发明来抚慰无论如何都无法掌握旧技术的群体。我们有时觉得新技术是前卫和难以接近的,但其实它的本质反倒往往是亲切的。(我大概是在胡说八道了,拍照的时候可千万要把这些都忘掉哦,不是一个范畴的事。)
  • 深渊大饭店的评论
    译的好,在对于韦伯的祛魅,马克思的拜物教,卢卡奇的物化几乎照单全收的情况下,如何和阿多诺不同,走一条抵抗法西斯主义的革命道路。是不是因为本雅明对于俄国的先锋运动到苏联的一脉看得过高?和布莱希特又似乎不一样,布莱希特在戏剧中看到民主和对话的可能,但本雅明却选择没有交互性的电影来把所有人变成批评家的位置?换言之,他的电影几乎就是先锋电影,似乎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和摄影机的对话才是可能的,而不全是镜头所主导的对于艺术家的物化和对于观众的暴力。结论似乎变成了一种游击式的图景,和卢卡奇不同,似乎更后现代一点。/《摄影小史》写得早,似乎还是游击式的面貌更强一点,拒绝一种总体的建构,而是在每一个碎片里实现批判。但从摄影到电影,又是巨大的断裂,本雅明其实是非常先锋的,先锋艺术和大众的关系如何跨越,极其困难。
  • birds的评论
    完美地看不懂~~
  • [已注销]的评论
    终于读到了“灵光”出现的时刻。印象最深的一点:法西斯主义是让艺术艺术化,共产主义则是让艺术政治化。
  • 斐君的评论
    再版。
  • 小人国暴君的评论
    好强的思考力
  • 李伟长的评论
    摄影没有取代绘画。电影没有取代摄影。旧的传统,生出新的,继而驱使旧的更新,相依相存,相守相争。
  • 简祗的评论
    重点是第二篇的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即使翻译不太行也能理解到本雅明传达的意思
  • 克林贡猴子的评论
    终于趁着再版机会读了本雅明这本,如传言一般难以捉摸。散文式的文字让人试图读一遍就寻找到清晰脉络的愿望落空,于是读了三遍,终于迎来了“灵光”出现的时刻。关于绘画、摄影、电影和复制时代的思辨,本雅明发现了太多东西。
  • 阿佳妮的小猫的评论
    作者提供了很多激发性的观点,关于现代性,对抗法西斯主义,以及艺术的革命作用。同时也指出了科技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指出法西斯主义的结果是政治美学化,而战争借由类似封神的仪式,导致了一种童稚的狂喜,也就是“为艺术而艺术”。 本雅明认识到了消费主义文化下物化人民的潜在危险,也看到了大众在运用大众文化中的反压迫的潜能。 想了解阿特热摄影的理解,也可以去《决斗写真论》加深印象。另外,还有必要去了解本雅明的政治哲学思想;谈及摄影和电影,还要看看他的时空观。想想就头大。。
  • 圆首的秘书的评论
    摄影竟是这样具有革命性(字面意思)的艺术。
  • 万家的评论
    内容很小,大概两个小时。主要还是关于摄影,电影和绘画。那个年代,绘画刚刚从宗教信仰解脱,还未与摄影决裂。摄影改为具有普世价值。
  • K熵的评论
    【课程书目】看似好懂,实则需要阅读N次才勉强略懂皮毛
  • 卡尔的评论
    不知所云
  • slowlife大小姐的评论
    文艺批评课需要读的书。对理论一直都不太有兴趣,觉得所谓文艺理论,大概就是我的作品收到很多人关注后,别人做的事情。但是,同济的张闳老师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有内涵的人!听他上课,必须让自己沸腾起来才能跟上他不断涌出的金句。我就还是中学生心态吧,因为一个老师,开始喜欢一个学科了。
  • Adieu的评论
    当然是顶级的必读作品啦 记点题外话 想起之前在油管看某个苏格兰的女博士介绍布莱希特就感觉 哪怕是研究理论学家 也容易陷进一种虚拟形象的个人崇拜的情绪里啊 但反过来说这些由逻辑组织而成的理论作品里居然富含personality真是有趣极了
  • 波德莱尼禄的评论
    灵光,遥远之物的独一显现,虽远,犹在眼前。
  • MENG的评论
    灵光,灵晕……最近看一本摄影画册看到落泪
  • Antigone的评论
    并没有期待的那样惊艳啊,点到即止的感觉。
  • Ls的评论
    得重读吧。 怎么读完跟没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