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没有思想的世界

没有思想的世界

作者:[美]富兰克林·福尔(Franklin Foer)

分类:文化

ISBN:9787521709049

出版时间:2019-12-15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标签: 社会  思想  互联网 

章节目录

前 言
第一部 思想的垄断者
第一章 硅谷一统,世界归一
第二章 谷歌的历史论
第三章 扎克伯格:向自由意志开战
第四章 杰夫·贝索斯:给知识添乱
第五章 天国大门守门人
第六章 科技巨无霸的吸烟室
第二部 没有思想的世界
第七章 病毒式病毒
第八章 作者之死
第三部 找回思想
第九章 寻找数据天使
第十章 有机思想
第十一章 纸上叛乱
致 谢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年度影响力著作。挑战硅谷垄断力量,强力反击数字乌托邦。从黑客的嬉皮士起源,到技术巨头的垄断野心,这场控制与反控制的决战,关乎每个人的隐私与利益。

如果思想消失了,世界将会怎样?

这是一本深入讨论思想,并且很可能引发争论的作品。富兰克林·福尔用亲身经历,演绎了今天的数据革命如何威胁新思想的诞生与创造性的表达。福尔指出,在三大垄断企业——亚马逊、谷歌和脸书——的控制下,我们距离富有活力的智识生活已然遥远。这种无时无刻不在的操控,导致我们都快忘记了科技企业原本的核心职责:创造思想。

福尔以20世纪中期美国的方便食品革命为例,以廉价“美味”危害国民健康与农业结构为案例,说明消费模式恶化,给社会造成的巨大伤害。与此同时,福尔指出,当前的人类文化,正遭遇相同的变化。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自以为进入了写作和思想的新时代。写作不再冗长啰嗦,不再一本正经。写作者却对推动时代变化的科技产品,以及这些产品背后的深沉威胁一无所知。

谈起人类文化在今天所面临的困境,大众往往轻而易举地就把责任推到网络和技术冲击上,福尔批评了这种简单化的想法。他严谨地分析了这种变化背后的经济原因,深入考察了未来知识社会学产生的可能。福尔认为,亚马逊、谷歌和脸书正有意地在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和内容。与此行为结伴相随,这些商业巨头推动新科技发展的动机,就是不断制造迎合消费者口味的电子产品捞取利润。知识分子、社会科学研究者、文学创作者都成了这种以追逐利益为核心的激进科技变革的标靶。在快节奏的产品更新换代中,真正有趣的、富有生命力的思考和表达隐藏起来。问题在于,思想到底是会消失在科技和网络中,还是仅仅在科技和网络里避险?

----------------------

【赞誉推介】

富兰克林·福尔要求我们拔掉电源插头然后思考——他要求我们承认并挑战硅谷的垄断力量。在社交媒体迫切需要新的道德规范之际,《没有思想的世界》是对数字乌托邦的强力反击。

——史蒂夫·科尔(Steve Coll)

著名记者,1990年、2005年普利策奖得主

2008年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奖得主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科技寡头正在摧毁创造力和思想——富兰克林·福尔对这个事实的揭露与分析不是出于玩世不恭,而是建立在对人类无知与人性的深刻认知上。《没有思想的世界》明确告诉所有人,利用消费贪食利润的科技寡头是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

——霍华德·雅各布森(Howard Jacobson)

著名小说家、电台主持人

以喜剧小说《芬克勒问题》摘得2010年布克文学奖

《没有思想的世界》展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信息,也是一本阅读节奏非常好的书。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敞开心扉,从《没有思想的世界》里汲取福尔的真知灼见。

——休·休伊特(Hugh Hewitt)

红遍北美的脱口秀主持人,尼克松基金会总裁

查普曼大学法学院教授

福尔不仅仅要对人类未来进行考察和预警,也无时无刻不在关照着我们所谓的“自由意志”。《没有思想的世界》字里行间充满引人入胜的生命活力,每一次翻页都令人酣畅淋漓。

——吴修铭(Tim Wu)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教授,传媒技术专家

曾任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高级顾问、国家经济委员会成员

事实证明,硅谷的巨头并没有把我们带入和平与自由的乌托邦。相反,正如福尔所说,通过垄断化的分配模式,科技巨头已经系统性地将书面文字货币化和低俗化。

——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

畅销书《优秀的绵羊》作者,美式精英教育批评人士

2012年全美书评人协会奖得主

2013年希特人文奖得主

《没有思想的世界》讲述了科技领域最具实权的决策者——少数几个人——如何通过在科技公司做出的决定,控制70亿科技消费者的生活。福尔认为,这些决定正在威胁我们的人性、价值观以及应对复杂事务的能力。对在电商平台上购物、在移动设备上刷屏、或喜欢挪动手指来浏览新闻的人而言,这本书不可或缺。

——亚当·奥尔特(Adam Alter)

TED大会主讲人,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

行为上瘾与社会心理学专家

----------------------

【本书话题】

1.跨国科技公司的垄断趋势,会威胁人类生存,是危言耸听吗?

跨国科技公司,作为全球化关键一环,引发诸多争议。即便格里高利·曼昆、保罗·克鲁格曼等全球精英都力挺全球化,但其带来的一系列不均衡、不平等、不可持续发展现象日益受到关注。跨国科技巨头在经济全球化中的高地位,以及它们引发的地区与群体不平等,甚至是对人类一些基本价值,如思想原创性、思想开放性、隐私权、著作权,对个体独立自主思考权利的遏制,越发受人诟病。《没有思想的世界》深刻总结了科技巨头的历史、思考方式、运作套路、核心本质,摸清科技垄断的本来面目,知己知彼,避免碰壁和风险。

2.我们的隐私,我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受到侵犯吗?

牛津大学教授阿里尔·埃兹拉奇认为,科技巨头有着“看待市场的上帝般的视角”。毫不客气地说,科技巨头试图并正在粉碎隐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帝国。它们还会通过更咄咄逼人的手段,对我们建立更全面的了解,由此不断推进自己的边界,让自己更能稳坐钓鱼台。实际上,对隐私的威胁和对自由竞争的威胁如今是一回事。垄断问题已经改头换面。《没有思想的世界》挑明了科技巨头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入侵现实,反思技术,珍惜文化,这种告诫和自省在当代社会掷地有声,关乎每个人切身利益,不再是一句空话。

3.浮躁的流量经济无法解决核心问题,我们到底需要什么填补空虚?

科技垄断企业在稳定吸引受众注意力方面,成绩要比传统媒体好得多。读者对技术平台十分忠诚,整天都会一再回到这些平台上。货真价实的东西,反而越难越抓住读者的眼球。一些耍花招的伎俩成为日常操作。所有媒体依赖于“流量”:读者会受骗点击某篇文章,受骗原因可能是精心设计的标题、撩人的照片或时下热门话题。《没有思想的世界》描述好几种解决办法,妥协、随波逐流、开辟新的消费习惯等等,新的思考,带来平息浮躁的可能,这就是阅读的价值所在。

4.在知识经济的供应链里,所有参与者都只是工具人吗?

读者在哪里?作者还有价值吗?两个问题反复飘荡在全世界的上空,引人深思。我们关于作者的传统观念将个人的天赋浪漫化了。这种观念赞成“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苦功,视其为创造的最高形式。但科技巨头所支持的,是关于创造的另一种理论,强调合作的好处——网页排序、信息流、推荐算法占领了电脑端、移动端与人类大脑。《没有思想的世界》认为,为了让硅谷能听得懂作者的声音,我们必须让“天才”的概念延续下去,因为正是这个概念孕育了创新。当然,科技巨头也许永远都不会接受这样的见解,因为公司的收益会因此降低。

5.作者见识广博,文本细节丰富,翻译精良,难以想象的耐读,既冷静深刻又能燃爆全场。

《没有思想的世界》融合了对科技的理性反思和流畅文笔。福尔写道:我们曾自欺欺人,更为关心方便和效率,而不是持久的事物。沉思默想的生活和对文字的全心投入会带来持久的滋养,与此相比,网络上鱼龙混杂的乐趣转眼就会消失。只要我们选择,我们仍然可以自由进入沉思默想的生活状态——选择读什么、买什么,选择如何休闲、如何自我提高,放弃空洞的诱惑,保留安静的空间,下决心努力成为自己的主人。

下载说明

1、没有思想的世界是作者[美]富兰克林·福尔(Franklin Foer)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东东的Easter的评论
    比较愤青的一本书,总的来讲,抱怨多余理性分析和深入思考。
  • 马落西的评论
    【豆瓣鉴书团】这本书重新讲述了谷歌、脸书、亚马逊等最著名的科技巨头的故事,将它们发家的核心思想追溯到嬉皮士文化,甚至一直指认到笛卡尔、莱布尼茨等人。创始人最初梦想利用科技建造一个人性解放、亲密无间、高效运作的世界,却制造了出比他们最初反对的对象更可怕的怪物——它垄断了思想,安排好一切,却让人们以为自己还有丰富的选择。作者以一名老派媒体人的身份向我们描述了眼前的危险,呼吁我们有所行动。我佩服他的见识和勇气,但老实说,对没有经历过前媒体时代的00后以及更年轻一代人来讲,可能会觉得他在危言耸听。或许每代人都有他们感知危险的方式,并能找到属于他们的独特的反抗途径。对此我们不必过于忧虑。
  • 闻夕felicity的评论
    富兰克林福尔在这本书中对科技时代的商业主义-市场压力-新闻业客观性这个三体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释。作为《新共和》的前编辑,他从精英知识分子和媒体“守门人”的身份出发,梳理了技术公司的精神内核和发展历程,揭露了技术巨头看似平等光明惠民的追求背后,对美国民主、自由意志的威胁。寻找科技角度实用性分析的读者注定会对这本书失望,但如果你关心的是更精神层面的意义,这本书值得一读。
  • 东篱的评论
    还不错,书中所有的担心都是有依据的,倒也没有作者所说的那么偏激,但是不得不让人忧心忡忡,我也没有那么爆裂,如果非要选择,那么我的观点是机器学习永远代替不了人类本身,肉体这台“机器”远没有被研究透,因此算法、数据、智能学习显得愈发稚嫩。
  • 霁野的评论
    这艘名为「互联网」的大船,会带我们驶向何处?
  • TBB的评论
    豆瓣鉴书团
  • Sherl的评论
    典型快餐畅销书。 “知识的质量一落千丈”。 拉里·佩奇渴望孕育智能; 马克·扎克伯格渴望操纵意志; 杰夫·贝索斯渴望垄断知识; 科技巨头正扮演着未来守门人的角色。 这个时代一边在强调合作,一边在注射孤独。 成老师说:“要多读经典。” 信息大爆炸从不等于智慧大爆炸。 很多人类精华是具有“成本病”的,如古典乐。 效率的对立面不仅是公平,还有自由。 “我们最能掌控的事情似乎也脱离了我们的掌控。我们怎样才能统治我们的统治地位?”
  • 见识城邦的评论
    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年度影响力著作。挑战硅谷垄断力量,强力反击数字乌托邦。从黑客的嬉皮士起源,到技术巨头的垄断野心,这场控制与反控制的决战,关乎每个人的隐私与利益。当我们任由流量经济蒙上双眼,独立思考就消失了
  • 提壶灌顶的评论
    “【豆瓣鉴书团】《没有思想的世界》读后感”要求一周内看完,老实说读的有点匆忙,本书想要表达的是如果思想消失了,世界将会怎样?日益发展的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捷,也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这种改变是好是坏谁也说不准,但我觉得起码要包容不同的声音,所谓和而不同是也!最后感谢豆瓣赠书!
  • Hancock的评论
    更喜欢另一个版本的译名:《被垄断的心智》,同类话题我会推荐《浅薄》、《算法霸权》和《AI极简经济学》。 前四分之三部分是看别人家对渠道(供给侧)垄断的控诉,处心积虑、絮絮叨叨,有很多爆料,打哪儿指哪儿,摆布穿杨,鲜少述及需求侧;大概只看后四分之一(最后三章)也已够意思了。 四星中有一星当属译者畅达的文笔。
  • rainbug的评论
    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更像遗少的嗟怨,无可奈何! 另:行文非常清晰,译文也难得的流畅。
  • 深溪虎的评论
    值得一读,就是短了点
  • Faust Shu的评论
    书中最吸引我的 莫过于对亚马逊及其创始人杰夫·贝索斯的描述了 尤其是纸电书部分 看完直叹:还好kindle阅读器所谓的墨水屏实则黑白屏 加上客户端卡顿 个人应该与其无缘了! “病毒”一节亦是 新浪 百度等所谓的“新闻”实则网络垃圾 早已厌烦 见作者如此喷FB等科技巨头对媒体的控制 感同深受 不由拍手叫好
  • 十鳗的评论
    冲击性的标题+一大堆专业名词+对黑暗未来的描绘=“值得一读的”畅销书。 我以为作者能提出什么方法让我们重新拥有思想,对不起,我想多了。
  • 绿葡萄架的评论
    与其说这本书是对科技威胁独立思考的犀利批判,更像是对科技巨头公司理念和垄断手段的汇总评论。较全面但不深度,是身出互联网世界对你与我提出的思考,像“抛砖引玉”之砖,这也是为何作者以乐观视角结尾。
  • 旺财的评论
    所有的技术都是一体两面的,互联网的另一面,我们看不到的,还需要更多的思考
  • 洛书的评论
    在接受科技巨头带来福祉的同时,警惕其潜在的陷阱与风险。
  • Conan Xin的评论
    我们曾自欺欺人,更为关心方便和效率,而不是持久的事物。沉思默想的生活和对文字的全心投入会带来持久的滋养,与此相比,网络上鱼龙混杂的乐趣转眼就会消失。
  • 北风凌厉的评论
    对于一个18线小镇里的青年来说,互联网的影响依然如此强烈,就是生活中不断的接受流行因素的感染,包括生活方式和思想动态,摆脱和孤立都不是最佳策略,要去分析和解决这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 Neil的评论
    豆瓣,20191220。20191224读完,待写书评。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