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古代中国内陆

古代中国内陆

作者:[美] 傅罗文 / 陈伯桢

分类:文化

ISBN:9787559649157

出版时间:2021-6

出版社: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标签: 历史  考古学  考古  海外中国研究  先秦史  四川  后浪  历史地理   

章节目录

致 谢
第 1 章
绪 论 古代长江流域的中心与边缘
第一部分 设置舞台
第 2 章 中国内陆的环境
第 3 章 史学及其研究史(中国内陆的考古学史)
第二部分 政治和文化格局
第 4 章 四川盆地(蜀及其前身)
第 5 章 长江中游(楚与其前身的考古学与历史学研究)
第 6 章 位处中心的边缘(巴和三峡地区的考古学文化)
第三部分 经济和仪式制度格局
第 7 章 经济格局(食盐的生产、交易与整合角色)
第 8 章 仪式格局(上)(祭祀与占卜)
第 9 章 仪式格局(下)(丧葬习俗与社会认同)
第 10 章 结语(互动的景观与景观的互动)
参考书目
出版后记

内容简介

从新石器时代到春秋战国

考古专家带你寻迹巴蜀楚,认知中国古文明


◎ 编辑推荐

☆ 该书全面展现了长江中上游广大地区中的200多个早期遗址,包括屡出瑰宝的三星堆、金沙,“信巫鬼重淫祀”之楚地的石家河、曾侯乙墓,以及三峡地区鲜为人知的先民聚落。

☆ 以物为引,数 以万计的出土文物,其背后随其掩埋的大量信息一一显露:

奇异的青铜人头像,将中原 工艺和古蜀审美融于一体;

刻有上古符号的占卜甲骨,在中原大地之外长江流域也有零星分布;

汉墓中的画像石生动描绘了古代的食盐生产链;

船棺、彩绘漆棺、多重棺椁等,反映了不同信仰和身份地位……

☆ 带领读者亲历考古推理,体验一线学者如何寻迹古今,探寻三千年间长江流域政治和经济中心的沉浮更迭、四方习俗的融合变迁,以及财货权力的流动轮转。

☆ 该书是景观考古的前沿巨著,突破了史学研究和考古研究以政治中心为考察重点的固有范式,从多个维度全面分析中国内陆,重构了人们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知,为中国考古学和世界考古学做出了瞩目贡献。


◎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四川盆地、三峡和长江中游地区大量前沿考古成果,从景观考古的角度深入剖析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晚期这些地区内部的发展与变化、地区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其中,三峡地区受到特别关注。它是位于四川盆地与长江中游两大政治中心之间的政治边缘地带,但两位作者突出了三峡地区在经济景观格局的中心地位,尤其是它在整个区域的食盐生产与贸易活动中的枢纽地位。三峡地区促进了其东西两边地区的互动。

此外,两位作者也层层分析自然环境、政治文化、包括祭祀和丧葬在内的仪式等多重景观格局,全面考察中国内陆的早期社会变迁。

本书资料详尽、理论前沿、考证深入,是一部聚焦于长江中上游地区考古的集大成之作。

下载说明

1、古代中国内陆是作者[美] 傅罗文 / 陈伯桢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辄馨的评论
    中国考古若不能抛开祭祀视角,实在难有作为,来一万个老外也照样掉坑。
  • 维参的评论
    看起来,《古代中国内陆》得出的只是一些简要的结论:三峡地区既是蜀地和楚地这两个政治中心的边缘地区,同时也是中国内陆区域的食盐生产和贸易中心,并且形成了对楚人的持续吸引力。从世界体系理论的角度来看,这说明边缘地区并不总是受到中心的控制和压榨,而具有地方化的发展进程。并且,一种格局下的边缘地区,可能是另一种格局下的中心地区。结论并不复杂,但是有趣的地方正在于推导出这一结论所付出的努力上。 主要缺陷:缺乏地形图、格局图,使得地形影响和格局分布难以具象化,地图数量整体不足,既有地图地名、流域名称和区域标注不足。可以搭配《高清中国地形图》《中国地理地图集》以及地图窝网站。
  • 陆钓雪等待瑶宝的评论
    本书中国内陆指长江的上游和中游,包括今天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和贵州省等地的部分地区,以及重庆直辖市。这个区域的海拔范围,从长江中游平原不高于50米(平均海拔)开始,到成都平原西部和西北部的山峰、长江三峡北部巫山神农顶的超过3000米。中国内陆由长江这条要道及其支流支配。在中文里,“长江”这个名字指出了这条水道的惊人长度(从其源头喜马拉雅山开始到其在上海附近的出海口止,其长度约为6380千米)。长江的各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长江今天的水道之所以出现,是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在4500万年前撞击亚洲板块的结果。这次撞击导致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隆起,并形成了深深的褶皱,成为几条主要河流的河道,这些河流从高原地区流向印度洋和南海。在长江上流的山脉地带中,这条河流与东南亚其他数条主要河流的河道并行奔腾
  • 鱼的九思的评论
    这就是一学术论文啊,对普通读者而言门槛有点高。
  • 后浪的评论
    寻迹巴蜀楚,认知中国古文明的考古学巨作,打破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传统范式。 作者结合四川盆地、三峡和长江中游地区大量前沿考古成果,从景观考古的角度深入剖析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晚期这些地区内部的发展与变化、地区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本书资料详尽、理论前沿、考证深入,是一部聚焦于长江中上游地区考古的集大成之作。
  • L媛媛OVE的评论
    哈哈,很荣幸碰到此书!在此书的讲述中,我又去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其实感受会很不一样!或者说,它拉开了我更多更宽的视野!即使,虽然读起来有点难度,但无妨!
  • char的评论
    本书标题所指的中国内陆包括四川盆地、三峡和长江中游地区,也正好关注了这片中华文明的边缘地区。本书的研究方法是景观考古源于西方,是除了中国大陆地区考古研究视角以外的又一新视角,极大补充。景观的方法,更关注在线上、经济上,从食物、建筑等民生话题切入,或许更能了解古代人类的真实生活了。
  • 的黎波里智术师的评论
    对于国内熟悉考古的读者,第二部分才算进入正题,近些年川渝鄂湘,特别是峡江地区的考古资料又有大量新的披露,第二部分需要补充一定的新材料,精华在第三部分,有不少有趣的考古学观察和阐释
  • 曾经巫山难为云的评论
    本以为是一本描绘古代中国内陆灿烂文化、悠久历史、人文传承以及文物典故的多彩画卷,但几天的阅读经历却似接受了一次考古专业培训,研读了一份考古文物名录……这是一本被作者声明了的扩展内容的学位论文!傅罗文、陈伯桢两位作者均为研究人类学的专家,他们的专业化写作可谓严谨细致,但对普通读者来说则不易接受,对考古和文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当做教科书来读。
  • 绯村拔刀斋的评论
    在«古代中国内陆»这本书中,两位作者力图用“景观研究”的方式,即对人群与其居住的环境以及他们与其他居住于此的人群之间发生互动的地理环境整体予以整体考察,为我们揭开了新石器时期到青铜时期(公元前三千年到公元前一千年后期)“中国内陆”的景观发展历程以及社会转变。本书中所谈及的“中国内陆”,与我们传统的认知不同,其涵盖今天的湖北和湖南两省、四川盆地,以及重庆市。两位作者摆脱“认为政治与文化中心是最为重要的”这种范式,通过单独的评估“两个中心”(巴蜀地区和荆湘地区)和“一个边缘”(三峡地区),分析它们之间的个性与共性、独立与融合,传承与交流等关系,为我们建立一个包含纵向(时间)与横向(空间)的古代中国内陆的历史景观。
  • 星尘的评论
    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独特,和普通的考古类著作完全不同。 这本书也提到了我们熟悉的三星堆、石家河文化、四羊方尊等考古发现,但这并非是作者讨论的焦点。正如这本书的书名,作者始终将视角牢牢锁定在中国古代内陆地区(与边陲相对),也就是本书中的长江中游、四川盆地和三峡地区,研究的时间线则是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
  • sanliy的评论
    这本书主要考察四川盆地、两湖等古中国西南部社会形貌,考古材料详实,但对于世界体系用于古代中国,仍需商榷。
  • Sanmylibrary的评论
    彩色的封面让我误以为是图文并茂的通俗书籍,原来是专业论文啊
  • 白小树的评论
    有阅读门槛,适合历史考古爱好者阅读。考古学家的景观视角,赋予古物生命力,景观“创造人,也被人创造”。读完《中国古代内陆》,或许我们可以重新审视历史中的三峡地区了。它是地处政治中心的边陲,也是凭借食盐贸易成为古代中国内陆的经济重镇。
  • 默扉的评论
    《古代中国内陆》追溯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春秋时代巴蜀楚地区的文明和历史,在大量遗址和文物被“背后语言”当中探究中国古文明。整本书观点和脉络清晰流畅,为我们对中国内陆地区早期文化的理解提供了新的思路。
  • 鸿生的评论
    全面介绍了古代中国内陆的历史文化景观,史料丰富,内容严谨。
  • 真红羽莲的评论
    需要一定阅读门槛的书,第二部分开始才是精华,其中关于四川盆地的考古可以更新。
  • 大蕊的评论
    后浪出品必属精品,很有意思的领域和课题。原来自己一直对“内陆中国”的概念有了非常错误的认知,书中回溯了四川盆地、三峡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理历史面貌,在其基础上讲述了关于蜀、巴、楚地区的文化格局和考古发现。哪有什么所谓的边缘文明,越来越多的发现和学者论述,会让我们慢慢跳出所谓的中原文明中心化格局的误区。一颗星丢在对于普通读者而言的可读性,还是要努力的去消化。
  • 涉江的评论
    作者对景观(landscape)的强调,有助于以一个更加多元动态的方式来审视特定地域(个人很喜欢!作者的尝试也是自己一直想做的,只是取径与侧重会有所不同)。同时,作者的视野从“中心”转换到“边缘”,试图规避以往的单向叙事,在政治中心之外强调资源/经济中心的重要性,此处的互动并非中心对边缘的单向掠夺,也是边缘逐渐建构认同并影响到中心建构的过程,同时,正是边缘的资源支撑着中心的成长。 作者的确成功勾勒了一个资源而非政治本位的视角,指出二中心往往并非重叠,且存在着复杂的互动。无论是对三峡盐业还是长江中游铜业的分析都很精到,可以延伸之处也还有很多。只是这样的翻案文章,看多了也总会令人有些厌倦,或许“边缘”的重要性不必以伸张其为“中心”便能实现,或许未来在处理“边缘”地区时还能够找到更好的架构。
  • 齐青凰的评论
    《古代中国内陆》一书,起源于两位高校的人类学教授——哈佛教授傅罗文与台大副教授陈伯桢——的学位论文,从2006年开始,到在国内出版,耗费15年的时间。一是本书在书名、研究方法等观点上,迥异于主流考古界,质疑不断;二是书末有多达89页的引用篇目,可见涉及之广,这一点在书中常见的括号引文中大量体现。 也是由于以上两种原因,两位作者在绪论中,做了大量的基础建设,一方面强调“地区政治中心”的不可替代,另一方面极力推崇“景观考古”需要从边陲之地着手搭建多层次的整体解构模式。以便引出本书的核心:论证边陲之于核心的相对关系,即三峡地区是连接蜀与楚的枢纽,且由于三峡大坝的建设,抢救发掘出的考古资料空前庞杂,大量的出土文物,足够支撑这种猜想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