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花衣魔笛手

花衣魔笛手

作者:[日] 阿部谨也

分类:文化

ISBN:9787559837660

出版时间:2021-8-1

出版社:一頁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标签: 中世纪  历史  欧洲史  世界史  欧洲  文化  日本  历史思考   

章节目录

序 章 / 001
第一部分 吹笛人传说的成立
第一章 吹笛人传说的原型 / 007
格林兄弟的《德国传说》 / 007
捕鼠人母题的出现 / 012
找寻最早的史料 / 015
失踪的时间、人数、地点 / 020
第二章 1284年6月26日的事情 / 022
假说纷纭 / 022
吕讷堡抄本的可信性 / 025
哈默尔恩市的成立过程 / 028
在哈默尔恩市内散步 / 037
泽德门德之战和一种传说解释 / 043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 050
哈默尔恩市的居民 / 052
解放和自治的实情 / 058
第三章 移民者的希望和现实 / 062
移民东德者的心态 / 062
目击失踪的路德的母亲 / 065
移民代理人和集体婚姻的背景 / 068
孩子们去了哪里? / 075
维恩理论的缺陷及魅力 / 084
多伯廷的移民遇难说 / 086
第四章 经济繁荣背后的阴影 / 094
中世纪城市中的底层民众 / 094
贱民/没有名誉的人们 / 101
受苦的寡妇和孩子们 / 108
儿童十字军、舞蹈行进、游行 / 118
大斋节和圣约翰节 / 125
沃勒假说中所见的“吹笛人” / 135
第五章 流浪艺人的社会地位 / 141
流浪者中的流浪乐师 / 141
被歧视者的恐惧 / 148
“恢复了名誉”的乐师 / 154
漂泊的乐师们 / 159
第二部分 吹笛人传说的变容
第一章 从吹笛人传说到捕鼠人传说 / 167
饥馑和疾病=不幸的记忆 / 167
《汉斯·泽洛斯日记》 / 179
权威化的传说 / 185
从“吹笛人”到“捕鼠人” / 191
类似的捕鼠人传说 / 195
驱逐老鼠害虫的对策 / 202
两种传说融合的条件及背景 / 204
被传说戏耍的哈默尔恩市 / 210
第二章 现代传说研究的序章 / 215
传说的普及和“研究” / 215
莱布尼茨和启蒙思潮 / 219
浪漫主义的解释及其功过 / 224
第三章 在现代流传的传说的面貌 / 232
作为符号的“吹笛人” / 232
栖身于传说之中的老学者 / 234
斯潘努斯和维恩的相会 / 239
后记 / 244
解说 如泉水般明澈 / 246
参考文献 / 255
译名对照表 / 260

内容简介

传说的出现,往往会掩饰一些不能宣之于口的真相,既然说不出口,唯一的表达方式,就是把传说变成故事,隐晦地流传下去。

※ 日本“西方社会史”研究第一人阿部谨也代表作品

※ 层层推理,步步逼近,揭示传说背后的残酷真相,呈现中世纪庶民的狂欢与哀愁

※以东方视角观西方社会,以理解之同情深入人类的共有经验,带来不同的智识体验

※ 好看好读,五十余幅图片直观感受遥远的中世纪

“花衣魔笛手”的故事在欧洲流传甚广,可谓家喻户晓。

故事发生在德国小镇哈默尔恩。据说这个地方鼠患严重,一天,一个衣着华丽的男子来到这里,说自己可以解决鼠患,村人许诺若解决后就酬以重金。男子便吹起笛子,这个城镇的老鼠都跟着,一个个走到海里淹死了。村人看到老鼠已经死了,就耍赖不给钱。男子无奈地走了。第二年,男子又来,在城外吹起笛子,城镇的小孩便都跟着出来,和他一起走到一座山洞,随后山洞消失,小孩和男子都消失了。

阿部谨也以这个神奇的传说为切入点,如侦探一般,追踪文献与史料,层层推理,步步逼近,揭示传说背后的残酷真相,呈现中世纪庶民的狂欢与哀愁。

不管1284年发生的这件事情究竟是什么,哈默尔恩庶民的悲伤与痛苦都跨越了时空,直抵我们的内心。当接近产生这种悲伤、痛苦的庶民生活时,我们就超越了单纯解密似的兴趣或好奇心,直接触摸到欧洲社会史的一角。 ——阿部谨也

下载说明

1、花衣魔笛手是作者[日] 阿部谨也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维参的评论
    读《花衣魔笛手》需要克制,方能不负作者的苦心。 在阅读中,我们很容易被真相所诱惑,想要知道“花衣魔笛手的传说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移民代理人带走了孩子吗?好像又不是。是孩子们自己在狂舞中意外死亡了吗?似乎棱模两可。其实,这正是作者要提醒我们的——钻研历史,并非一心沉迷于寻求真相,而更多的在于探索、理解、同情、认识那历史之中的人,特别是那些没有掌握文字而无法言说的人、那些在严酷压抑的生活状态中无法排解的人、那些不被视为人而在历史王国中游荡无归的人。 克制自己对于“一个真相”的欲望,克制自己对单纯知道一些历史知识的欲望,克制自己以理性和知识来掩盖他人深重情感的欲望——阿部谨也是要提醒我们践行这高贵而清澈的克制。在这克制的背后,是我们身为历史之中的人应当如何看待历史之中的人。
  • 晓镜的评论
    同事离职,这本书便移交到我手中。一开始看到花衣魔笛手,很兴奋,被笛声牵引到未知的所在,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这个故事太迷人,谁不爱呢?以为是本侦探历史,读完稿子才发现,阿部谨也的关怀更深远,或许可以用这句话来概括吧,所有的离奇事件,都是普通民众的灾难。
  • 廾匸的评论
    和老开在五道口pageone 没想到这本书这么新,我应该是第一个看完这本拆封书的人吧。城市出现后阶层开始划分,节日中人们不分尊卑地发泄日常忧虑,魅力中世纪,时间不是线性而是环性流逝。all possibilities:1.土地紧张,向东移民 2.市政府阶层离开,带走孩子 3.节日仪式,意外死亡 4.宗教改革,忍受悲剧的工具 5.人贩子,儿童十字军 6.宗教献祭,秘密杀害。从传说到学术研究,不需要有定论,好的文字只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向研究者们致敬!历史人历史魂!
  • 工地吃鱼仔的评论
    为了弥补在哥廷根呆一年却没去过Hameln的遗憾,认真读完这本佳作。阿部谨也有着一种非常迷人的特质,作为知识分子的他以小见大地将这则传说的研究脉络清晰地呈现给读者,同时也将数量众多的、脱离历史根基的、而且具有独断性质的知识分子假说看作批判的对象。他将目光投向历史上以及当今被长期遗忘的庶民群体,给这本看似严肃的学术著作增添了一种动人的人之关怀。一个小小的传说能够开展为一幅让现代人唏嘘不止的历史图像,掩卷后若是有机会漫步在现代的Hameln城,听着古典时期管弦乐,经过石头房与木构房交织的现代街区时,想必一定忘不了曾经为了谋生而绞尽脑汁的流浪艺人和那些为下一顿食物的来源而心生愁绪的普通人。
  • Rhapsodes的评论
    前半部历史厚描下的考据,尚在预期之中;后半部文学流变中的阐发,堪称意外之喜;而最令人难忘的,是作者对传说研究的路径反思。书末有几句话,私以为概括得极好: 在探索史实方向上,越精细地进行历史学式的分析,传说越失去其固有的生命;将传说作为民众精神的展现而礼赞,就会被政治利用;基于课题意识或者使命感高涨而研究传说,则使其变成教育民众的工具,最终成为悲伤小丑。民众传说的研究,从一开始就伴随着这样的难题。
  • xtsummer的评论
    所有的童话中,花衣魔笛手是最令人不安的,它混杂了童趣欢快和一种无以名状的恐惧。我想阿部谨也一定始终怀揣这份不安,这份不安驱动他不得不尝试理解,对于历史中的亲历者和讲述者,这个故事究竟意味着什么。书中后半部的对于历史学研究的批判尤其振聋发聩,我们当然可以讨论吹笛人所代表的哲学神学含义,讨论日耳曼民族的神话源流,然而这些形而上的解读始终无法回答那个最基本的问题:究竟为何是这样一种不安可以跨越国界和地域,代代流传。当学者们沉迷于在宏大历史框架坐标中的解读,反而掩盖了这故事真正打动人心的内核,那是底层众生随着历史车轮浮沉往复的苦难和憧憬。我愿意把这本书和《叫魂》做一个对照,二者都怀着对于底层民众难以抑制的关切,接通了当代此岸与历史彼岸的生活经验,令我们获得一种深刻的理解。而理解,总会是爱的开端。
  • 阿斯酉的评论
    以传说写历史写民众生活真是有趣。历史学的传承需要严谨细致,也需要一些向外传播的巧思。 书名起得真是好啊。
  • 无斋公子的评论
    那些痛失孩子的底层人民的悲痛,便透过“花衣魔笛手”的传说,穿越时代流传了下去。而后代的人也在各自时代的社会、思想状态中,试图解读这一传说背后的残酷真相。
  • 蜜三刀的评论
    所有民间传说都有久远的历史,传说既有真实的现实源头,又经历复杂的变化过程,传说如同一条源远流长、支流众多、九曲十八弯的河流,穿山越岭,流经各种地形,中间甚至会出现断流和潜流,最终分化为九河入海。传说研究则如同溯流而上的旅程,最终目的是沿着河流的走向,追溯河流的源头,既揭示传说中蕴含的真实核心,又全面呈现传说流变过程中的复杂地形。但由于传说之河迂回且长,故研究者很可能在半路误入歧途,错将支脉认作源头,也可能钻进牛角尖,误入桃花源,重访不识来时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遊从,宛在水中央。”传说的真实性,就如同在水一方的美人,往往可望而不可求,她明明就在那里向你招手,但你却找不到抵达她的路径,传说研究的魅力,也正在于此。
  • 岂能无怪哉的评论
    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作者在最后写的这段话【知识分子通过各种各样的努力尝试理解民众传说时,总会映射出知识分子所处的社会性地位。在探索史实的方向上,越精细地进行历史学式的分析,传说越失去其固有的生命。将传说作为民众精神的展现而礼赞就会被政治利用,基于课题意识或者使命感高涨而进行传说研究则使其成为教化民众的工具,最终成为悲伤小丑。……才华是非常危险的工具。我们大概只能完全沉潜与传说的世界,不依赖知识,而是作为愚者来感受传说变化的必然性。】
  • songtong2010的评论
    阿部谨也这部名作终于有译作了。二阶堂黎人在自己的奇书 恐怖的人狼城里,提及了这部作品,并称由于不满意作者对吹笛人的解答,便按自己的想象写了这部长篇大著。看过中世纪星空下后,对阿部的作品很心折,早早托人买过日文版,但德国地名的片假名充斥,让我一直进度缓慢,直到本作出版。读罢大致明白了二阶堂的失望,因为作者的根本用意确乎不在解谜,而是剖析传说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可能发生的传播流变。至于吹笛男的真相,反而不是主题,按照书中的几个中世纪特征描绘,留给读者判断。通过这位东方学者的视角,同为东方人的我们,可能更容易了解西欧中世纪的社会风情。另,通过此书得知了阿部本人是德国天主教学校毕业的背景,也难怪他的欧洲研究隔膜极少了。推荐
  • 吸猫成瘾的评论
    好看又有益,通过对花衣魔笛手传说原型的寻找透视中世纪人民艰辛的生活,也对知识分子利用民间传说宣扬自己观点的做法进行了批评。此书不亚于《奶酪与蛆虫》,如此精品,应该多出。
  • 爱德华·长贵儿的评论
    一本在腰封标榜真相,实际并无真相的历史小读物。 在专门有人(比如安徒生)给孩子写些无聊的睡前读物之前,世上并无童话,诸如格林童话之类作品其实是对民间传说的收集整理。 格林童话,或者所有的童话/传说之中,最使我着迷的,是这个哈梅尔/哈默尔恩的吹笛人。 小时候我真是被这个故事迷住了,翻来覆去读了好多个版本,甚至还注意到手冢治虫那个小独角兽漫画里的吹笛人和哈梅尔吹笛人的联系。 阿部谨也在最后本书里提供了后世对该传说的几种解读,不过并没有提出自己的调查结论,而是在主要的篇幅中以哈默尔恩为中心对那个黑暗的时代里的人事物进行了一番文献梳理。 虽然没有在书里看到自己期待的答案,关于1284年6月26日,哈默尔恩小镇上那130个孩子集体神秘失踪的故事,依然吸引着我。
  • 扭腰客的评论
    切入角度极小,却见微知著,一步步把欧洲中世纪的“黑暗”揭示出来:疫病横行,外族侵袭,阶层固化,底层内卷。花衣魔笛手,其实就是内卷的人形形象——要得到一些东西,就要失去一些东西
  • 的黎波里智术师的评论
    从对花衣魔笛手传说历代的诸种解释中选取若干具备历史社会维度的观点,作为还原中世纪社会阶层与平民生活图景的切入口,考察涉及中世纪德意志城镇的社会阶层、市政和行会组织、东进移民与十字军运动、贱民流浪者群体、鼠害等,也简要回顾了德国民俗学研究方法论的变迁。书末附的“解读”很好地提示了作者研究中深厚的人文关怀,期待国内的中世纪研究者早日写出这样微观、有深度同时具备原创性的作品
  • intro的评论
    阿部以“花衣魔笛手”的传说为切口,展现出的是欧洲中世纪的生活图景。在这种层面的考察中,传说的本貌似乎已经不重要了。故事的形成、传说的形变,以及背后所反应的时代社会现状,才是魅力所在。故事是民众与社会的产物,其传唱度代表了他们喜爱的程度,以及所承担的共情功能。就如同古希腊戏剧,悲剧和喜剧一样受人喜欢,花衣魔笛手就是这样一个“黑童话”。民众把异教、诅咒、病痛、失去等一系列黑暗元素组合,打造出了这样一个故事。异教之形象,代表了人们对于未知的恐慌与好奇,就像《百年孤独》的吉普赛一族。诅咒则是建立在“巫”体系上的,是群众在精神层面的发泄输出。病痛既是中世纪社会鼠疫横行现状的呈现,也是在绝对死亡面前的极端无助(才会求诸于“吹笛人”)。失去是社会大背景的常态,饥饿会使区域内难民短期内产生急速流动。我们能从
  • 磐石的评论
    趣味与学术性并存。
  • Herring的评论
    由已经变成旅游文化的民间童谣做切入,小时候确实看过拼音插图版魔笛手,但谁知道这背后是这样的历史。细致考察了可能的成因,还原故事背后的社会构造与真实苦难。读起来很轻快,三小时,挺好。
  • 风神125的评论
    悲剧的受害者都是底层民众,传说的本质是鲜活的民众感情,如果不关注在历史变迁中挣扎求生的弱势群体,那么历史与学术的意义是什么呢。
  • 夜航船的评论
    简介中“传说的出现,往往会掩饰一些不能宣之于口的真相,既然说不出口,唯一的表达方式,就是把传说变成故事,隐晦地流传下去。”这个主题非常迷人,本期待看到书中是这方面的探讨,然而整本书云遮雾罩迟迟不进入主题,基本是在史料中对魔笛手进行枯燥的细节和边缘性考证,到最后也没写出传说所掩饰的真相是啥,更适合作为一篇考据的学术论文看,所以简介是噱头吗,不太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