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

“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

作者:[日] 吉见俊哉

分类:生活

ISBN:9787532789702

出版时间:2022-8-1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标签:  

章节目录

第一章 “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
1不胫而走的“废除文科学部”报道
媒体报道中的“废除文科学部”
对文科省的集中炮轰
海外媒体、产业界相继而来的批评
文科省通知的真正内容
2批评意见背后的潜在前提
通知的内容一年前便已公布
“废除文科学部”批评意见的背景
“挣钱的理科”与“不挣钱的文科”
3“重理轻文”构架的形成
国立大学的“文科”与“理科”
战争带来的重理路线
依然被延续的战时研究预算体制
经济高速增长对重理观念的强化
延续到后经济成长期的理科中心体制
对科学技术政策偏重理科的异议
4法人化后愈演愈烈的文理差别
国立大学法人化成为决定性一击
加速文科走弱的机制
教学与科研能力双双下滑
5“重设目标”与文科的未来
反复被要求的“组织调整”和“功能分化”
国立大学所处的危机状况
缺乏方向性的文科改革
被“创新”潮流遗弃的文科
“废除文科学部”骚动中的事实
第二章 文科亦有用
1“有用”的涵义
“虽然无用,但有价值”的真伪
大学并非为国献身的机构
大学应献身于人类的普世性
2“有用”的两个维度
完成目的的有用性与创造价值的有用性
重回韦伯
价值尺度是变化的
文理之用各不相同
3“人文社会学科”与“教养”“博雅”的区别
“文科即教养”乃是误解
包含文理双方的“博雅”
国民国家与“教养”的诞生
存在“普世教养”吗?
4 20世纪大学基础教育的变化
“教养”与“通识教育”不同
“通识教育”的局限性
“教养教育解体”的原因
“共通教育”“运用能力”带来的“教养”空洞化
5人文社会学科何以有用
“文科”与“理科”差别的出现
人文社会科学的分化与独立
新康德学派与对“价值”的追问
对文化主义的种种批评性介入
人文社会学科是怀疑人类自身的知识领域
“文科”之用绵延久长
第三章 21世纪的宫本武藏
1 “大爆发”的大学及其危机
大学整体的危机
少子老龄化背景下“大爆发”的大学
“报考者营销”的崛起——“寒武纪大爆发”的时代
世界规模的大学“寒武纪大爆发”
2大纲化、重点化、法人化——新自由主义背景下的大学改革
研究生院重点化、本科院系及研究生院的日美差异
研究生院重点化带来的两个结果
3谁来解决大学危机?
政府及文科省的能力限度
产业界的经验与大学改革
“大学的事情大学做主”的幻想
4改革的方向
政府及文科省对大学教育改革的诉求
流动化社会中的质量保证
产生变革主体的三个条件
5大学从甲壳类到脊椎动物的进化
日本大学中的五重壁垒
从甲壳类到脊椎动物——作为“蛞蝓鱼”的大学
6 成为21世纪的宫本武藏
引入宫本武藏的“二刀流”
美国的“常识”与国际基督教大学的教育改革
国立大学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7培养宫本武藏式人物的第一线——课堂改革
拒绝“水课”
大学教育应走向何方
第四章 人生三度入大学
1大学是人生中的过渡礼仪吗
高中与大学间的两面“墙”
入学考试改革与“学科鸿沟”的关系
2将大学定位于人生之中
最难考上的大学未必是最好的大学
从“入口管理”到“出口管理”的转变是否可行
在人生中重新定位大学
3作为人生转折机遇的大学
日本大学生年龄结构的异常同质化
处于崩溃边缘的依赖“入口管理”的大学教育
人生三度入大学
4入学者的多元化及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
“主动学习”模式的课堂实践——以“Attack Me!”为例
批评教师观点的五个阶段
保证多样化的学生群体的质量,力推“出口管理”模式
大学教育从量的时代走向质的时代
5人文社会科学点亮新的人生
在价值核心多元化、复杂化、流动化的社会中生存
用“时间差”培养21世纪的宫本武藏
“论文撰写”的方法
从先行研究的批判到分析框架的建立
作为方法的“研究组会”
终章 普世性、有用性、游戏性
坂口安吾的宫本武藏论
从宫本武藏到哥白尼
酷似16世纪的21世纪
大学应该超越战争与政治
作为有用性基础的游戏性

内容简介

2015年,日本国内传出文部科学省要“废除大学文科学部”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从学界到产业界的震荡。尽管最终证明只是虚惊一场,但这一波巨大恐慌也让不少有识之士重新审视了日本社会长期以来重理轻文的问题,其中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前东京大学副校长、著名社会学家吉见俊哉的这部著作。

理科能创造经济价值因而“有用”,而文科只是“教养”的点缀,真是如此吗?

人为什么要学习?大学只是用来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地方吗?

18岁的高中毕业生、35岁的职场人、60岁的退休者分别能在大学中获得什么?

在日新月异的未来社会中,什么样的人才不会落伍?

……

本书将围绕上述问题逐一回答,彻底颠覆“文科无用”的社会“常识”。

下载说明

1、“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是作者[日] 吉见俊哉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kokomi的评论
    日本的学历也通货膨胀了。
  • 基瑞尔的评论
    目前三本里最喜欢的一本,读完的感受不仅是从中知晓“废除文科学部”的始末以及种种与之相关的讨论与趋势,同样可看作是对于自己曾经做过的选择、和家里的争论以及在学生时代走过的路,一次“荡涤心灵”的启程。吉见俊哉破除了“文科无用”的迷思,但不一味停留于观点上的针锋相对;转而对人文社会学科,对大学本身,对社会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无论是否赞同这样的说法,又或依然坚持地认为现实压力已经在推动着将那些“大而无当”的学科铲掉,有一点精神却是共通的:不要停止学习,也永远不要自我否定。【2022 #131】
  • 炸鸡爱好者的评论
    选择这个时候出版这样一本书,很有野心,在日本是“虚惊一场”,但在我们这,显然才刚刚拉开序幕。
  • 苏幕遮的评论
    问题提的很好,分析和解决方案却不那么令人满意。作者对文科价值的回答是:理工科的价值主要在于“完成目的的有用性”,而“文科对此并不擅长”,文科的价值多数情况在于“创造价值型的有用性”…… 关于这种二分法是否成立姑且不去探讨,但何为作者所说的价值?“创造价值型有用性”恐怕仍旧过于抽象,仅仅引用韦伯关于行动的理想类型分类,以“价值理性行动”去说明“文科知识乃至文科教育的价值”问题,实在难以令人信服。当谈及价值的时候,从价值评判的主体、价值的标准问题出发,是很好的思路,而作者似乎没有做出很清晰的说明…… 至于解决方案,我想文科知识或教育的价值问题和大学建制化文科学科的改良问题可能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先有评价标准,改良才有意义,而文科价值究竟体现在哪是标准确立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见讨论还需要继续下去。
  • 伊夏的评论
    如果非要把高校市场化,不如提前让文科“毁灭”吧。东亚真的是应骂尽骂,太想赶英超美最后将一无所获!本身是以“文科”开天下的地区,最后却头昏到想要“废除”。记得中山大学开设过博雅学院之类的,教一些“无用之美”的知识,如此美丽的存在,以后还有吗。
  • 鱼子酱……的评论
    后面两章比较吸引我,有一些启发。宫本武藏这个例子用的挺好。
  • 的评论
    写的真好
  • 關關雎鳩的评论
    感觉没什么意思
  • Mymai的评论
    作者揭露了隐藏在“文科有用或无用”的争论之下的当今社会无意识地追捧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的问题,问题意识相当明确。对大学与研究生院的改革方向的讨论也比较有新意,“人生三度入大学”听上去真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最后在介绍attack me课程设置、如何编织一篇文科论文以及开展组会讨论的应用层面,也值得高校的老师们反思和借鉴。
  • 子因的评论
    近期读到的很有启发性的一部书,全球化、少子化影响下日本国立大学的危机,大学之于社会应当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作者说,大学的目的、价值,既不是培养顺从于国家的学生,也不是将学生教育成其父母期待的样子。而所谓“有用”,不应限定于单纯有利于国家或产业界的狭隘范围。从战前培养“国民”的教养教育到战后的通识教育,文科在就业中越来越没有优势,然而文科是创造价值的,而理工科是完成目的的,“价值的相对化,正式文科得以形成的前提。如果某个绝对的价值尺度永远存在,那么批评这一价值、创造新的价值,就只能被视为异端。”大学该何去何从?作者说了人生应该读三次大学,18岁一次、35岁一次、60岁一次,大学应该献身于“实现全球卓越性”,哪怕批判政府、哪怕对抗国民的一般观念,也要致力创造真正具有全球价值的工作。
  • 蚂蚁不撞墙的评论
    问题提得好,看完也觉得说的也是我们国家文科的现状。用宫本武藏的二刀流做例子很有新意、三度入大学的想法很新颖。对自己有一定启发。
  • 勉之的评论
    昨天收到,薄薄小小的一本,和《东大女子》放在一起~ 谈到了人文学科的意义,入学的概况(有点好奇的是,25岁以上入学本科的统计中没有我们的数据),大学于当今社会的定位,甚至还提到了论文写作
  • RunAwayQ的评论
    文库本的胜利~ 坐标系列对问题的分析还蛮全面的,从历史背景到社会因素都有涉及,讨论的也不仅仅是'文科',还有大学的定位,人才的培养。之前看傅高义就觉得日本的很多问题和中国都是共通的,这本里讲到的通识教育和硕博扩招与培养非常感同身受。
  • 史内克的评论
    那把《何谓大学》也引进一下呗
  • Blade King的评论
    很有意义的出版,不少论述都能看到我们的影子。前半部分侧重讲文科危机,后半部分则谈大学改革,提出破除五道墙的一些具体方法。不大同意作者“长期有用说”,毕竟难以度量;还有是作者太推崇美帝方案了。但里面的很多诊断和建议性方案还是很有继续思考的价值,毕竟时代在变,大学也必须要变。
  • Hakumo的评论
    作为亲历者聊聊一些个人体会。首先是自己的所属单位,入学时还叫「文学研究科」,最后毕业时变成了「人文学研究科」。前辈无奈说道「不把社会学、人类学这种能申到经费的学科给吃进来,以后大家都得饿死」。还有一次是在开完某学会后的饮酒会,期间有位大佬半开玩笑说「我们这种领域没想到还有外国人来做研究」,旁边的一位日本老师马上补充道「现在国语国文学来读修士以上课程的基本都是外国人了。要是我们的文科课程都是在给外国培养人才的话,的确是到了可以废除的地步了」。就这个问题也和日本史的同学聊过,可能日本史还略好一些,仍有一些日本年轻人不停加入。国文国语学(日本古代文献学)的确是重灾区,有些研究室甚至一个日本人都没有。
  • Nelly.L的评论
    文科所探讨的是“何为价值”,在“神”是价值的绝对来源这一信仰崩塌后,人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就成了根本性问题。而因为人会在历史中不断变化,文科就是在长时间内捕捉和定义价值尺度转向的学科,它的“有用”和聚焦短时间的、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理科”是不同的。当代的大学因此既需要有理科也需要有文科,在全球化时代,大学的根本目标是服务于人类普世性——本书作者这样的觉悟说实话我们是没有的。
  • W的评论
    上海译文出版社新出的小开本系列,非常便携,内容也相当惊喜。“在大家争先恐后追求的目标落后于时代时,又会因为无法找到新价值,不知该向何处去而彷徨无措。”文科的价值就在这样的时刻体现。在时代冲击之下,文科何为,大学又何为?对现有的价值尺度进行反思,探索新的方向,这是文科的“长期有用”。若在错误的方向上一味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很可能造成巨大错误。若只为迎合就业市场的需求而将大学炮制成一种职业培训机构,这是否真的是大学唯一的生存之道?我们需要在多元复杂的社会中生存,文科教育必不可少,大学的普世性也必不可少。
  • 普通朋友的评论
    写的是日本的大学体制,但问题是全球性的。
  • 政治学小辣鸡的评论
    关于文科有没有用的讨论比较到位,三度入大学的观点比较有趣。开本比新书宽一点长一点,真的很舒服,更适合中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