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艺术的罪与罚

艺术的罪与罚

作者:〔美〕弗兰克·兰特里夏 / 〔美〕乔迪·麦考利夫

分类:文化

ISBN:9787305261282

出版时间:2023-2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标签:  

章节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归零地
第二章 文学恐怖主义者
第三章 孤独的野蛮人
第四章 越界
第五章 粗野汉子
第六章 故意成为孤儿的人们
第七章 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最后的疯傻(一个虚构故事)
结语
参考文献
引用文献
致谢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艺术家与杀人犯和恐怖主义者是否彼此需要?艺术创造与暴力犯罪是否一体双生?

✔直击9·11事件,消费社会、大众媒体与爱国行为如何勾连?

✔炸弹客与艺术家互为镜像,颠覆经济与文化秩序?

✔从陀氏的《罪与罚》到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文学与电影中潜藏了怎样的越界欲望?

-----------------------------------------

★切中要害的社会调查 X 细思极恐的深度揭秘 X 自由大胆的跨文化研究

-----------------------------------------

★以尖锐的诘问打开潘多拉魔盒,如同飓风席卷世界。

-----------------------------------------

★美国杰出学者文化研究力作首译中文,知名学者陆建德、知名作家小白联袂推荐。

-----------------------------------------

★装帧由屡获“中国最美的书”殊荣的知名设计师周伟伟精心打造,完美呈现艺术与恐怖的阴郁诡谲。

=======================

【内容简介】

杀人犯、艺术家和恐怖主义者是否彼此需要?

本书探索了文学创造力与暴力,甚至与政治恐怖之间令人不安的紧密联系。作者从9·11事件谈起,论及作曲家斯托克豪森将世贸大厦遇袭称为伟大艺术这一事件,进一步揭示出,潜藏在许多浪漫主义文学幻想之下的欲望,是一种将要颠覆世界经济与文化秩序的力量。当然,这也是我们所谓的恐怖主义的欲望。作者提出,在作家和艺术家的力量逐渐消退之时,是罪犯和恐怖主义者继承了这种浪漫而又颇具毁灭性的传统。

作者在高雅和通俗艺术、虚构和真实罪案之间自由穿行,游刃有余,编织出一张冲动之网,网住人们不安的精神。

=======================

【名人推荐】

艺术的活力有赖于接连不断的“越界”,挑战陈规与传统的艺术家也是某种程度上的路西法。作者以罪与罚为主题,揭示先锋文学艺术和电影如何重塑人的意识,颠覆“存在的统一性”(叶芝语)。这本书像侦探小说一样引人入胜。

——陆建德(知名学者)

-----------------------------------------

将艺术家对越界和颠覆的渴望,与真实世界令人恐惧的暴力行为并置,不仅仅是某种隐喻。话语本身即是行动,写作,以及其他诸种艺术创造,都是一次心智事件,在艺术想象与真实行动之间,存在着某种心理同构。本书试图由此重新考虑艺术之于世界的位置:对于他们制造的破坏,越界艺术家们天然具有豁免权吗?或者,艺术家是不是应该退回其边缘一隅,不要去妄想改变世界?

——小白(知名作家)

下载说明

1、艺术的罪与罚是作者〔美〕弗兰克·兰特里夏 / 〔美〕乔迪·麦考利夫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Visin的评论
    关于艺术的越界和反叛以及持续存在的浪漫主义。《出租车司机》能促成一场刺杀,而康拉德的《黑暗的心》却未能去往法外之地,正如《利奥波德国王的鬼魂》中所言,康拉德没能走出局限性,西方读者对《黑暗的心》的理解也脱离了具体的历史背景。而之后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里的自然图像也掩盖了导演的越界企图。至于开头的911事件和斯托克豪森的大胆评价,引发我们思考,艺术是否需要具备人性,是否需要与道德挂钩?本书没有给出明确的论点和结论,然而针对某些过于激进的案例,我们需要有自己的判断
  • 章昕颖的评论
    【10/4 校对手记】灵的书名,灵的文论。不吊学术概念,不说黑话,有学术之扎实,更有文艺评论的灵气。就算没看过里面提及的书也会有触发,是那种想一口气想读完的书。它讲文艺创作中的罪与恶、恐惧与越界之激情。写得极为酣畅。作者的感觉非常得灵,是那种唤起感官和想象力的灵,唤起人阅读作品的渴望,以进入文艺镜像世界的幽暗之处。它在纸上借伟大或独特的创作者中唤起幽灵与海风的浪荡。纸上,海浪叠起,心潮翻涌。
  • becharing的评论
    被规化的小说家、艺术家之责任被“炸弹客”、“枪击犯”代替,后者攻击人们的意识,成为改变文化的力量。
  • 行所在的评论
    老外写的东西本身就很啰嗦,当下的翻译又都像是机器翻译。
  • 乱弹的评论
    读的时候不断想起雅克巴尊《古典的,浪漫的,现代的》里面对“浪漫主义成了精神病”的控诉,而此书则不妨看作其例证。议题并不新颖,但不妨碍好看。
  • 数字绝缘体的评论
    荣格的面具理论,我不想成为人们喜欢的样子,相反成为人们不喜欢的样子,是我毕生的追求。这带着某种反叛式的精神,艺术与恐怖是否能画等号?相机记录了真实事件的发生,不断重演,完成了艺术。
  • 顾舜若的评论
    【转发赠书】转发本广播,点【想读】,并说出你想读此书的理由,2月底手动抽两位(想读理由最能戳中我的)。艺术与暴力、创造与毁灭、消费社会与ai国行为……进行这些细思极恐的并置之时,此书作者已经变成了“炸弹客”,炸开经典的艺术文本,炸飞我们的陈腐之见,炸毁秩序井然的西方社会。
  • 晓林子悦的评论
    艺术是一种高度审美的活动。为了表现事件的惨烈、人性的残酷,作家和艺术家竭尽所能地刻画场景、塑造人物形象,有人过度运用激发感官、心理的技法,有人肆意渲染罪行的“美感”,有人被深渊吞噬而发疯或迷失自我,那些资本操控的传媒往往利用图像、视觉效应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对受众的影响力。作者把这些现象呈现在公众面前,并且用锋利的“解剖刀”去切割腐烂的部分。
  • 胡如隐的评论
    特里林在《知性乃道德职责》里提到,艺术作品首先要考虑的是其艺术价值,其次是道德价值与社会价值。这本书讨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即文学作品对于某个伦理或价值观的僭越,是否等同于电影作品对于创作理念或艺术手法的刻意设计。洛丽塔的伦理问题,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杀人问题,戈达尔对于单镜头角度的越界,是否都是在向人的意识发动的攻击。如果没有拉萨路的复活,没有新生的新现实,我们手中通往自由和原创性的种种现代主义形象,其孤立的自我也只是另一种散发着高热的监禁罢了。
  • 月の出的评论
    此书于我,就如猫薄荷于猫,癫狂倾倒。主题诱人,笔力深厚,结构设计创意值拉满,语言精准却不乏美感。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作者惊人的想象力!这已经不是作为批评家的兰特里夏,而是作为作家的兰特里夏!猫薄荷在书中埋得到处都是,个人最喜欢书中德里罗的比尔·格雷part、麦尔维尔的巴特尔比part和托马斯·曼的冯·阿申巴赫part(红发人那段简直惊为天人啊啊啊啊
  • 南大·守望者的评论
    “我们一致认为,让时间结束是我们想要的一切。”
  • 的评论
    文学艺术中的罪与罚,有些书和电影没看过,读了个囫囵吞枣。文学艺术需要负起社会责任吗?一边读一边告诉自己:暴力就是暴力,不要粉饰。也一边想:我没读过的太多了。没啥,想读就读吧。
  • Aaron的评论
    走进这样一部涉及大量暴力元素文学艺术作品的跨文化研究之中,走进暴力的内核,梳理着更多与暴力相关的真实和误解,搭建我们暴力艺术想象和真实之间思维的桥梁。
  • 迢递的评论
    如果走出麻木的方法只有原创性的粗鄙和暴力,是否就已经意味着人们已经毫无选择?鸡蛋从内部打破是生命——如果即将在温柔中窒息,打破还是否是一种破坏呢?作者进而提出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观点,资本让艺术变得无害,唯有恐怖能让麻木中的人们有所忌惮,有所清醒。 艺术本不必负责处理伦理问题。 在细致而视角独到的篇章中,读者们赫然被震醒:原来艺术与生活并非一直相互滋养而相安无事,相反,它们可能在相互打破,纠缠甚至决斗,一向被我们视为服务于生活的文艺本不温和,而是酷烈而强劲的——是起于青萍之末而终于摧枯拉朽的风。
  • 涅奇卡维奇的评论
    好看好看好看!第一章就看得我激动不已,激动于发现一本好书;更难得的是,第二章读下来,惊喜丝毫未减。虽然主题完全不一样,但这种阅读快感总让我想起《现代性的神学起源》那本,一看这本作者也是杜克的教授,对此校的好感再添一分。内容很丰富,确实是游走在高雅与通俗、虚构与真实之间,读来有一种打通若干领域的痛快淋漓之感。只可惜自己涉猎太少,作者提到的作品里至少有一半都没有看过,要补的太多了。读完最大的收获是,进一步理解了浪漫主义与恐怖主义的内在联系,于是以后遇到相关文艺作品时会多一种思考的角度:它是否属于「越界艺术家」的路径?如果是,那么它提出的行动纲领是否危险?如果不是(但又能被称为「艺术」的话),那它是如何做到的?要区分「社会的结构性问题造成的痛苦」与「幼稚浪漫主义在真实世界受挫乃至失败之后的愤怒」。
  • 陆钓雪de飘飘的评论
    阿塔告诉克莱斯特:在飞机的前端(并非机翼)接触到大楼的那一刻,我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往耶路撒冷,升往七重天,在那里我可以与天使、先知和安拉对话,参观火狱,然后再回来接受我的毁灭也来得及。除了这一刻,我别无他求。读者若想对艺术家和恐怖主义者的一体双生的动机进行推测,可以去看华莱士·史蒂文斯对一种想象性活动的描述,即,感到一种“没有欲望对象的欲望”。因为欲望的对象是行动,并且仅仅是行动本身,故而对欲望的体验则成了其自身的对象。任何处在欲望的行动之外的欲望对象都是幻象而已,“都是心灵和暴力,别无他物”。关于羽翼、绿野、青空、爱情,就到此为止吧。关于颠覆政府、社会、政权,也到此为止吧。受众的任何反响对作者来说都是身后之事,无法得知。在行动本身中,他们探索了“安拉所有的住处”,“获知了一切”。
  • 不玩豆瓣的评论
    打着艺术的幌子和名义,做任何事都可以一路畅行无阻吗?哪怕违背人类社会最起码的道德准则甚至犯罪?本书的作者发出了超大声的诘问。阅读此书需要一定的门槛,开篇作者就亮出了台阶,对读者有一定的要求,阅读量、观影量都有,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对时事政治的敏感度,自己掂量一下是否继续下去,否则可能会读的一脸懵找不到北——我个人也遭遇到一点阅读障碍。
  • 微生墨的评论
    关于艺术家与恐怖主义者、罪犯的并置讨论非常有意思,第一章归零地从9·11事件引入对于苦痛的现实与艺术的区分。往前一步是犯罪,往后一步是艺术,艺术与恐怖主义的渴望也许是同根同源,但最后的呈现形式却天差地别。好笑的是,艺术是对万物的摹仿,苦难的现实绝不可能是艺术,而对现实的精妙摹仿就可以称为艺术,人们是贯会为自己对恐怖主义的渴望而寻找借口的。
  • 出云鸢的评论
    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