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安娜·卡列宁娜

安娜·卡列宁娜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分类:文学

ISBN:9787539623283

出版时间:2004-1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标签: 外国文学  俄罗斯  经典  小说  列夫托尔斯泰 

章节目录

内容简介

《安娜·卡列宁娜》有两条融合无间、互相呼应的平行主线。分别以安娜、列文为中心的两条主线,表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在第一根主线中,中心人物是安娜,与她相关的是她的丈夫卡列宁、她的情渥伦斯基、她的哥哥奥布隆斯一家以及彼得堡上流社会的三个圈子和军界的一些贵族。安娜这条线索上的人物大多涉及道德伦理问题,在这根线索中,作者主要想表现在当时上流社会中,贵族由于受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在家庭、婚姻等道德伦理观念方面发生的激列变化。 安娜·卡列宁娜是一个外表美丽,情感真诚,内心世界丰富,充满生命力的年轻女人,她嫁给了比她大许多岁的彼得堡官僚卡列宁为妻,多年来安于贤妻良母的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和风流倜傥的年轻军官伏伦斯基相遇而坠入情网。她弃家出走,依依伦斯基而生她所面对的是整个上流社会的敌意,她奋勇反抗,然而好景不长,终于与伏伦斯基的感情出现裂隙,最后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下载说明

1、安娜·卡列宁娜是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赵新羽1981的评论
    实际上她(安娜·卡列宁娜)也没有真正学会爱。同弗龙斯基的一见钟情,似乎因他慷慨好施,主要却是倾心于他的仪表、风度,出于自己旺盛的生命力的自发要求,并不基于共同的思想感情。这种爱情是盲目的,实际上几乎全是情欲,而情欲是难以持久的。—— 陈燊 《<安娜·卡列宁娜> 序》
  • 小径稀红的评论
    感冒,难以入睡,便拿了本《安娜·卡列宁娜》 看,开头那句,高中物理老师特别喜欢引用:正确的答案总是相似的,错误的答案各有各的不同。 这下好了,貌似睡着了,学生时代的情景却扑面而来,好像上演记录片 ,完完全全的情景再现。就这样,半睡半醒间,时光的车轮辗碎一地的青春。
  • 与魔幻故事谈场恋爱的评论
    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宁娜》
  • sakura-Mona的评论
    今天看到妈妈发朋友圈说去年的今天她在参加道德讲堂,我才知道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于是就想在今天结束以前留下点什么。 今天又重新看了一遍《安娜·卡列宁娜》的电影,跟我以前小时候看小说时的情感又不一样... 世界读书日
  • cometrue的评论
    三周读完《安娜·卡列宁娜》上。 北京·清华大学图书馆...
  • 叫我非常的评论
    386.16.31《安娜.卡列宁娜》(上、下)—列夫.托尔斯泰。评价一部作品是否称得上巨制,不在于字数的多少、背景是否宏大、人物的多还是寡,但是若一部作品能同时具有这三个特点,大都不会太差。安娜.卡列宁娜,是一部耳熟能详的巨制,因为其时代背景和... ​386.16.31...
  • 伊Her的评论
    因工作认识的久了,感觉和发小相处一样,一个眼神就能明白什么意思。聊聊风景、生活、工作、小孩儿的教育。自己是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陆陆续续阅读《简爱》《安娜.卡列宁娜》之类的小说,六岁开始练习硬笔书法、八岁开始研习柳体至初三。希望您不要走我父母的老路,小女孩学学芭蕾就挺好![大笑]
  • 颖胖胖熊的评论
    这几天在细细品读《安娜-卡列宁娜》。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如果说安娜是不幸的,有权追求真爱,那么,潘金莲呢?她们二人的不同,恐怕只剩有没有毒害亲夫这一点了。而通过持不同立场的作者的表达,竟然呈现出如此天差地别的艺术形象。从女性地位这个角度看,我不认为明末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阿廖沙11的评论
    他知道,对他来说,全世界的女孩分为两种:一种是除她之外的所有女孩,她们有人性之弱点,平凡之极,另一种便是她,超凡脱俗,全无瑕疵!《安娜·卡列宁娜》
  • 斯以为的评论
    我凭烙印识别骏马,从小伙子的眼睛看出他有了情人。——《安娜·卡列宁娜》书中言。
  • 李子的围脖的评论
    刚才刷微博,猛然想到记忆最深刻的描写啥的,其实我记忆最深刻的,甚至于影响了我写文趣味的描写,是托尔斯泰在《安娜 卡列宁娜》里,对安娜穿黑色裙子出席舞会的一段描写,对比烘托。还有雨果在《巴黎圣母院》里,对卡西莫多和弗比斯外貌的对比描写。
  • 扬手又是秋的评论
    《安娜.卡列宁娜》中的列文,在农田里是个好把式,对每一片田地的了解和热爱,是其它农民不能理解和对立的,他总是尽力和亲力亲为,但却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别人总是想能不操心,不负责最好。
  • 弯起嘴角逗笑了眼的评论
    分享自尊重自己的尺度《安娜.卡列宁娜形象分析》 - 《安娜.卡列宁娜》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继《战争与和平》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1870年开始构思,1873年动笔写作,1877年完成。... (来自 @头条博客) 安娜.卡列宁娜形象分...
  • 芭蕾杂志的评论
    资讯 | Christian Spuck版《安娜·卡列尼娜》俄罗斯首演 一周一更的资讯栏目来惹,本期内容包括:斯坦尼剧院俄罗斯首演Spuck版《安娜·卡列宁娜》,ENB晋升信息以及Diana Vishneva荣获“俄罗斯文化贡献”胸章等详细信息~跟上舞蹈世界的信息潮流,猛戳→资讯 | Chris...
  • 子无不言的评论
    刚看完《安娜.卡列宁娜》,一部60余万字的作品,真正的鸿篇巨制。对于作品,我并没有任何亵渎的意思,仅谈作品中的安娜其人。个人认为安娜与渥伦斯基的故事其实就是俄国版的潘金莲与西门庆的故事,你可以说她追求自由与爱情,但是终究改变不了她抛家弃子与人私奔的实情。请看原著再评论,而不是电影。
  • 千千文的千千文的评论
    开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宁娜》了!
  • 三点钟妖精的评论
    再看《安娜·卡列宁娜》觉得是个悲剧,为什么大学时候看原著,觉得是个闹剧呢?
  • 聚糖多多的评论
    照大人的指示,依次看完了《安娜 卡列宁娜》和《包法利夫人》,还是不懂你想说明啥~[挖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