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净空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

净空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

作者:净空法师|整理:伍恒山

分类:历史

ISBN:9787535448170

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标签: 佛学  道家  哲学    国学 

内容简介

《净空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是道教劝善书之一,它的内容是从圣贤立心发愿,一直落实到生活处世待人接物,古德说它的功用可以作为“超凡入圣”的阶梯、“转祸为福”的关键。净空法师通过详尽的讲解,将《太上感应篇》的道理透彻地展现于读者面前,使读者得到一次中国传统文化深层次的熏陶和普及。

下载说明

1、净空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是作者净空法师|整理:伍恒山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公益霎哈嘉瑜伽的评论
    《Treatise of the Most Exalted One on Cause and Effect》 The Most Exalted One says: Misfortune and blessings do not come to us without reason, we bring them upon ourselves.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The consequences of good and evil deeds are like the shadow, following the body wherever it goes.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The right path leads to progression, but the wrong path leads to regression..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Accumulate virtue and merits. 积德累功。 Be compassionate towards all beings. 慈心于物。 Be loyal to the country, filial to our parents, friendly to our friends, dutiful to our siblings. 忠孝友悌。 Change others by correcting ourselves first. 正己化人。 Take pity on the desolate, help the lonely, respect the elderly, and care for the weak…… 矜孤恤寡,敬老怀幼。 Be sad for other people’s sufferings, and rejoice in their blessings. 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 Give succour to those in need, and rescue those in danger. 济人之急,救人之危。 Regard other peoples gain as my own gain, and their loss as my own loss. 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 Speak not about other peoples weaknesses, or boast about our own strengths. 不彰人短,不炫己长。 Resist the evil, promote the good. 遏恶扬善。 Give more, take less. 推多取少。 Bear no hatred to those who insult you. 受辱不怨。 Receive kindness, when given, as if unexpected. 受宠若惊。 Offer kindness to others without seeking reward and without regrets. 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Good people are those who are respected by others, blessed by the Heavens, accompanied by good fortune, avoided by the demons, protected by the gods, and succeed in everything they do. 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 Yet there are some who commit wrongdoings and are unreasonable. 非义而动,背理而行。 Secretly, they undermine the good people, and detest their superiors and parents. 以恶为能,忍作残害。 They despise their teachers, and act against. 阴贼良善,暗侮君亲。 They despise their teachers, and act against what their own duty demands of them. 慢其先生,叛其所事。 They deceive the uneducated, and slander their friends. 诳诸无识,谤诸同学。 They are deceitful and hypocritical; they bear false witness against their family. 虚诬诈伪,攻讦宗亲。 They are merciless, brutal and obstinate. 刚强不仁,狠戾自用。 They confuse right and wrong, good and evil. 是非不当,向背乖宜。 They oppress and appropriate the merits of their subordinates; they ingratiate themselves with their superiors. 虐下取功,谄上希旨。 They are never grateful and always vengeful. 受恩不感,念怨不休。 They abuse the desolate and coerce the vulnerable. 凌孤逼寡。 They are corrupt and disregard the law. 弃法受赂。 They say wrong is right, and right is wrong. 以直为曲,以曲为直。 Although they know their wrongs, they refuse to change; and although they know what is good, they refuse to do good. 知过不改,知善不为。 They disparage the holy and wise. 讪谤圣贤。 They show contempt towards morality and virtue. 侵凌道德。 They wish that others suffer loss; they spoil others gain or success. 愿人有失,毁人成功。 They exchange what is valuable for what is worthless, and expend public properties for selfish gains. 以恶易好,以私废公。 They take advantage of others, and conceal others good qualities. 窃人之能,蔽人之善 They tear families apart. 离人骨肉。 They destroy what others hold dear. 侵人所爱。 They assist others in committing crimes. 助人为非。 They succeed by the degradation of others, and conceal their own faults. 挫人所长,护己所短。 They are indignant and abusive towards their teachers; they provoke their parents and siblings. 恚怒师傅,抵触父兄。 They are unjust in giving reward or punishment.. 赏罚不平。 They overindulge in pleasure. 逸乐过节。 They oppress and threaten their subordinates. 苛虐其下,恐吓于他。 They blame the gods and other people, and rail against the winds and rains. 怨天尤人,呵风骂雨。 They incite disputes and lawsuits within a party. 斗合争讼,妄逐朋党 They abandon the old things when they get new things. 得新忘故。 They are hypocritical. 口是心非。 They slander others but feign honesty; they rail at the gods and claim to be righteous. 毁人称直,骂神称正。 They are quarrelsome amongst their family. 骨肉忿争。 As husbands, they are neither faithful nor good. As wives, they are neither gentle nor reasonable. 男不忠良,女不柔顺。 As husbands, they do not get along with their wives; as wives, they do not respect their husbands. 不和其室,不敬其夫。 If the husband is always boastful of himself, the wife will become jealous. 每好矜夸,常行妒忌 They curse themselves and others, and are partial in their love and hatred. 自咒咒他,偏憎偏爱 They harm children, abort the unborn, and commit clandestine misdeeds. 损子堕胎,行多隐僻 For all those sins, the life expectancy of the evil-doer is reduced in proportion to the gravity of his offence, and dies when his life is thus exhausted. If there is remainder to the wages of his sins after his death, his descendants will suffer. 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 If a person’s intention is good, although he has yet to do any good deeds, benevolent spirits are already accompanying him. 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 If a person’s intention is evil, although he has yet to commit any evil deeds, malevolent spirits are already following him. 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He who has committed evil deeds must repent and change. If he ceases wrongdoing and practises goodness, he will gradually obtain blessings, thus turning misfortune into blessing. 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Blessed is he who speaks, thinks and practises goodness. If a person practises these three ways of goodness daily, the Heavens will bestow blessings on him within three years. 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 Unfortunate is the man who speaks, thinks and commits evil. If a person practises these three ways of evils daily, the Heavens will punish him with misfortunes within three years. 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
  • cy的评论
    已读。
  • 四平的评论
    有一位先生向我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天主教里面所讲的灵魂,跟佛法所讲的法性,差别在哪里?我很简单的告诉他,有分别执着的叫灵魂,没有妄想分别执着的叫法性,他立刻就能懂得、能体会到。 天灾人祸都是恶业召感而来的,离开恶业,不但人为的灾难没有了,我们今天讲天然灾害也没有了。何以说天然灾害没有了?这是大乘经上常讲的“境随心转”。唯有深深明了这个道理,他才相信,他才肯做。 社会上只知道科学技术的传授,把教育根本失掉了。 我们反过来看看,现在社会上教的是什么?教你科技,教你这些能力,然后你学会这些能力,造业。前几天澳洲有个同修来给我讲,社会的精英分子、杰出人才,他指的什么?科学家。这一些精英分子、杰出人才,造原子弹,造核武器,聪明到绝顶,造出这个东西将来杀人,一颗原子弹杀几十万人、几百万人,杰出人才、精英分子!没错,它是可以杀这么多人,造出来一定要杀人,果报在阿鼻地狱。杰出人才将来到哪里去?到阿鼻地狱去,很快就去了。我们中国儒家的教育,佛家的教育,绝对不教人干这种事情。在佛经戒律里面,制造杀害众生的这些工具,都是杀生的重罪。从前造这些工具是什么?弓箭,造这个罪过都极重了,杀一个畜生。 佛法不是宗教,佛法是师道;换句话说,孔子、释迦都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是我们最好的模范。 佛告诉我们,父子的关系、兄弟的关系,乃至于人与一切人的关系,总不外四种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如果不是这四种缘份,纵然相遇也不相识,我们所谓是陌生人。在这一生当中,只要与自己发生关系,必定是过去生中有这四种业缘。业缘里面有善、有恶,我们明白、懂得了,一定要晓得断恶修善。欠人债一定要还,别人欺骗我、侵犯我、掠夺我,都要做还债想,你这心里头多么舒坦、多么自在。他骗我,偷盗我,掠夺我,他为什么不去欺骗别人?不去掠夺别人?别人过去生中跟他没有这个缘。换句话说,我们在过去生中曾经偷过他、曾经盗过他,曾经掠夺过他,今天遇到了,因缘相遇,还是用这些方法他拿回去,正好我们还债。 我们相信佛菩萨的教诲,相信古圣先贤的教诲,凭什么相信?他们的心清净,他们受染污比我们少,我们现在的心思是大风大浪,这个自己要清楚。我们的心被严重的污染,一天到晚是非人我、贪瞋痴慢天天在增长,我们对于宇宙人生的事理,怎么可能看清楚?依照自己的妄想、执着去行事,哪有不造恶业的道理? 从前念书人,我们在此地能够体会到,存心不良,行为恶劣,毕竟还受过家教,还受过老师的教诲,一时迷在五欲六尘里面造罪业,遇到大苦难他还能够觉悟。现在人造作罪业,死都不会觉悟,为什么?觉悟的种子没有。古人还有觉悟的种子在,现在人多可怜,觉悟的种子都没有了。古德勉励我们,天地之间的福禄,我们用现代话来说,大自然的资源就是天地之间的福禄,如果你不存些善心善行,勤奋努力好好的修养自己,这些资源的享受,你是得不到的。你这一生没修,前世修积的很多,所以你这一世能够得到这一切福禄,我们今天讲物质的享受。说老实话,今天如果谈精神生活,没有,谁懂得精神生活?现在的精神生活,大家以为是欢乐场中。你们看唱歌、跳舞、狂欢,那是精神生活吗?那是在麻醉、在吸毒,那是在找刺激,他哪里懂得精神生活?精神生活是高度的文明,高度的修养,他才会懂得,他才会体会得到。今天完全是物质生活,你要是得到了,不多做一点利益社会众生的事业,你消化不了。 好心对待我们的人,我们感恩,蒙他的照顾;恶意对待我们的人,我们也感恩,他消除我们的业障。哪一个不是善知识?哪一个不是佛菩萨?围绕我们周边的都是善知识,都是佛菩萨,这叫修行。使我们自己一生都生活在诚敬感恩之中,生命多么充实,世间人讲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 我们今天学佛这么久了,为什么得不到效果?实在说,熏习的时间不够,我们的烦恼习气太重,我们的意念太恶,纵然我们的口善行善,意不善。意不善,心善口善都不踏实,所以功夫不得力,劫难不能避免,道理在此地。 佛家讲超凡入圣,凡是什么?凡是凡情,我们今天讲情绪,这个情绪是凡情。也就是说情绪在用事,情绪用事就有过失,我们常讲感情用事。能够把情执放下了、舍弃了,这个人就是圣,圣就是个明白人、觉悟的人,圣的定义就如此。所以作圣,就是做个明白人,做个觉悟的人。如果不把情执转变成智慧,你就做不了圣;换句话说,你永远不会明白,永远不会觉悟。 六波罗蜜里面,般若波罗蜜是看破,其余的五度都是放下,你们想想对不对?布施是放下贪心,持戒是放下恶念,忍辱是放下瞋恚、放下嫉妒,精进是放下懈怠懒惰,禅定是放下散乱,统统是放下。 你想恶,恶的事情成;你想善,善的事情成了;你想佛,佛成了;你想贪瞋痴慢,三恶道成了;心想事成。你想贪,饿鬼成了;想瞋恚嫉妒,地狱成了。十法界依正庄严从哪里来的?你自己心里想出来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就变现出这个境界。既然是这么一回事情,为什么不想佛?为什么想别的?想佛就作佛。心想佛,口称佛,身做佛做的事情,口说佛的言语,这个人就成佛了。 凡夫成佛在一念之间,你念头转过来就是佛菩萨,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放下什么?放下贪瞋痴,放下是非人我,放下毁誉,放下攀缘,放下嫉妒,放下彼我。我常常跟诸位说,放下嗜欲,你的嗜好,你的欲望,放下贪爱,放下横逆,放下恩怨,一切放下,以清净心、真诚心、大慈悲心,为佛法,为社会,为一切众生服务。 舜能通权达变,父母责罚他,能忍受的接受责罚,不能忍受的逃避,不是说不能忍受的也要责罚,你被父母打死了,活该!你冤枉死了,你大不孝,这个地方就是通权达变。能忍受的忍受,不能忍受的避开,尽可能去找机会启发父母。他的父母果然觉悟了,果然明白了,果然成了大圣大贤,这才算是尽孝,才算是顺亲。现在我们要顺亲,父母贪心很重,你要赚钱,要赚大钱,要做大官,要贪污。好,你都随顺,你随顺将来堕地狱,你父母也会堕地狱,这不是顺亲。读圣贤书,学佛菩萨,没有别的,只是学做一个明白人而已。人明白了,就不会做错事,不会有错误的念头,这叫顺亲。 中国古社会常说“性情中人”,不是感情中人,感情中人变化无常。性情中人在佛法里是佛菩萨,他们懂得真是非、真邪正、真利害,他们所行的是道是义,儒家讲的“道德仁义礼”,感情里面这些东西都没有了。感情,如果顺道德仁义礼,不悖道德仁义礼,这个感情就是性情。 现在社会竞争,打得头破血流,人跟人争,团体跟团体争,国与国争,这个世界哪里有祥和?哪里有太平?我们常讲,佛法里作师作范,做社会一个好榜样,从哪里做起?让。好事都让给别人,我们努力去做,希望别人看到之后会觉悟、会回头。我们做,做了他还是不觉悟,还是不回头,没有效果,不做了,算了!这是我们错了,迷惑了。我们做,他没有觉悟,不肯回头,是我们做得还不够,我们做得不彻底,没有能感化他们。 舜为什么能感化他的父母,感化他的兄弟,感化他的邻里乡党,感化一个国家;你们想想看,他一生是不是从小学礼让、忍让、谦让。 “天心”是什么?中国古书里常讲“天心无私”。你有私心,那是凡夫,那不是天神。 明心见性的人,他觉悟了,他认得了,知道一切众生是我,于是起心动念当然是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念头完全断绝干净了。这是佛菩萨跟我们凡夫基本的认识上就不相同,人家那是真的事实真相,我们完全堕落在妄想里面,从妄想起分别、起执着。 不是说我每天念多少佛号,念多少卷经,把这个功德回向给父母,父母什么都得不到。为什么?那个佛号、念经是有口无心。真实的功德,是你的生活与佛的教诲、与圣人的教诲相应,那叫功德,那个功德可以回向。 第一愿“礼敬诸佛”,我们有没有做到?这个意思就是以真诚恭敬心,对待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那叫礼敬诸佛。 念头才一起,你立刻觉察到,第二个念头“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换掉,换成阿弥陀佛,这叫做念佛。 真心离念,没有念头。佛又怕人误会,真心离念,怕你又搞成“无想定”,所以又说一句话,“离念是离妄念”,这个意思就是说他还有正念。什么是正念?念而无念,那是正念,无念而念是正念,这个意思深。但是我们要能体会,念而无念,那个念是念一切众生,是念佛、念法、念僧,这《弥陀经》上常讲的。念佛、念法、念僧是利益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就是佛、就是法、就是僧,这个念是正念。什么叫无念?虽然念佛、念法、念僧,念利益一切众生,自己心地始终清净,确实没有起一个念头。这两个是同时的,没有先后,这才叫正念。 好人受恶人的欺负。好人怎么样?好人还是做好人,好人甘愿受欺负,而且一点都不埋怨,那才叫好人。好人是个明白人,跟这些不明白的人相处,好人还要帮助他回头,帮助他觉悟,还要受他的折磨,受他的委屈。不是真正觉悟的人,做不到! 我们一般人想发菩提心而发不出来,原因是什么?业障,业障碍了。业是什么?造作;一切不善的思惟,不善的造作,那叫业。业障碍了我们的菩提心,所以菩提心不能现前,道理就在此地。我们造一切善业,行不行?善业也障碍了菩提心。这个话怎么说?你这个善不是真善,你这个善是善恶之善。善恶之善,不行,无济于事。善恶之善,只能够得三界有漏的福报,不能开智慧。所以佛教导我们断恶修善,这里面不夹杂分别执着,那就叫真善。分别自己的意思,执着自己的利害;换句话说,要把自私自利,自己的见解、主张、成见,统统放下,这样断恶修善是菩提心。 明白人、修行人住在这个世间,不是自己意思,完全是缘份,有缘多住一段时期,没有缘就走了。缘是什么?缘是众生愿不愿意跟他学,有人跟他学,他就得住世,“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没有人跟他学,住世没有必要,他就走了。也许你会说,想跟他学的人很多。从表面上看,没错,是很多。有没有真正跟他学的?阳奉阴违的人很多,那些人不算。 有求就有烦恼,无求无烦恼,多求多烦恼。教导学生,教导子弟,对学生、对弟子,决定没有希望。为什么?有希望就有失望。你能有成就,你的善根福德因缘好,我们看到欢喜。你不能够依教奉行,不能够接受教诲,还是造作一些罪业;他们看到点点头,习气烦恼太重。所以心里头痕迹都不沾,这才真正懂得养生之道。 常言说得好,“理得心安”,道理明白,心就安了。道理明白之后,欲就没有,欲望就没有了。跟一切众生相处,他要的,我们尽量给他。他要名,名给他;他要利,利给他;他要财,财给他,跟众生结欢喜缘。我们所需要的,他不要;他所需要的,我们不要。他需要的是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这个东西我们不要,我们要的是清净心,清净心他不要,所以我们跟一切人相处没有冲突。世间人为什么处不好?利害冲突,彼此互相竞争,所以不能相处。我们跟一切众生,能相处得好。 舍身受身,一切众生都不能避免,这是小事。所以说“生死”是小事,“死生”是大事,这两个字颠倒,意思不一样了。生死是这一生的事情,小事。死了以后你会生,你生到哪一道?这个是大事。这个身死了,他变畜生、变饿鬼、堕地狱,你说这个事大不大?这个身体死了,你作佛去了,作菩萨去了,生天去了。所以死了以后到哪里去,这是大事。 我们身体多病、不健康、短寿,这个事还是小事,伤害法身慧命的事,大了!为什么我们堕落在轮回里面,无量劫来都没有出期?论其根本的因由,就是三毒烦恼没有洗干净。 世间人也有人懂得,所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精神就来了,所以佛菩萨永远是不疲不厌。不疲倦、不厌烦,什么道理?喜悦。我们做事情,为什么常常疲倦、厌烦?没有喜悦。我们在佛法修学上,法喜得不到,怎么可能有进步?如果你得到法喜之后,你确实有长足的进步,你不会退转;没有得到法喜,很容易退转。 古人讲得好,“孝”这个字,合父母兄弟、妻子儿女为一人,这是孝。它不是分开来的,它是一个整体的,父子兄弟、妻子儿女是一个整体。我们看起来没错,说的是有几分像了,小孝。你看看诸佛如来、法身大士,他们合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为一体,这个孝才圆满。 最不好的习气,就是喜欢打听别人的事情,一脑袋的是非人我,这是最不好的习气,最容易造业。如果是做破坏三宝的,那个罪业就重了。 顺性就是孝顺,不是顺情,顺人情错误了,顺性德。哪些是性德?五戒是性德,十善是性德。换句话说,我们杀生、偷盗、邪淫,这是违背了义理,这是不孝;我们妄语、两舌,违背性德,是不孝,是不顺。世出世间圣人教导我们,标准已经建立了,我们一定要顺从符合这个标准,不可以违背,这是善恶的分水岭。 佛法对于善恶的标准,为什么订在起心动念为自己是恶,起心动念为别人是善,为什么用这个标准?世间人听到疑惑,哪一个人不为自己?为自己这算错了吗?每一个人都认为为自己是对的,特别是现代社会里面还有隐私权,处处要讲求怎样保护自己,不受别人的伤害,法律也保障。为什么佛说这是恶?佛的标准、用意我们要懂得。世间法的标准是不出轮回、不出三界。佛法的标准是教我们了生死、脱轮回、出三界。三界六道的业因是什么?就是我执。我们要了解这个道理,你就晓得佛订这个标准是正确的。佛将这些因素归为三大类:妄想、分别、执着,我们现在用这个话所说大家好懂,佛经里面的术语是无明、见思、尘沙烦恼。无明就是妄想,尘沙是分别,见思是执着,这三种烦恼你都具足,这就是六道众生。 我们今天一身的罪业,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不善,佛菩萨为什么不来规劝我们?为什么不来教导我们?我们自己想一想,佛菩萨来教导我们,我们能接受吗?不能接受,三遍以上就厌烦了,也把佛菩萨看作冤家。所以佛菩萨慈悲不来,不来是慈悲,跟你保持好关系,不要好朋友变成冤家,跟你疏远。等到你真的觉悟,真的想回头,六道里吃尽了苦头,有一念觉悟,一念回头,好朋友就又来了。诸佛菩萨这种作法,非常值得我们做参考。不听忠告,不听善言,暂时离开,一定要等他想回头再接近,这是感应道交的大道理。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也是属于万法之一,万法皆空,因果哪有不空的道理!为什么说因果不空?是说因果的相续不空,因果的转变不空,因果的现相还是空的,还是不可得。为什么?因变成果,因空了;果又变成因,果也空了;但是因果相续的现相永远不中断,因果转变也是永远不中断。所以说因果不空,不是说因相果相,不是的,是讲它转变、相续。善因决定感善果,恶因一定得恶报。 迷的时候,我们不知好歹,以为人人都是坏人,人人跟我都是敌对,一天到晚小心去防范;觉悟之后知道了,这是自己的错误。日日是吉日,人人是好人,哪个人不好?我自己不好,我对人怀疑,我对人猜忌,我对事犹豫,对理迷惑,我自己不好。人哪有不好的!这一回头,就是学佛了,学佛就是学觉悟,学佛就是学做好人。迷惑的时候,起心动念总是欺负别人,总是伤害别人;觉悟之后,我们才真正忏悔,从今而后,处处忍让、礼让。 功德相当不容易保持,佛在经上多次给我们警惕,「火烧功德林」。不同福德,福德能保得住,功德很不容易保住。功德是什么?功德是戒定慧。你破戒,功德没有了;你心一散乱,定就没有了;一迷惑、愚痴,慧就没有了,功德不容易保持。福德能保得住,三善道可以享福,三恶道里头,除了地狱之外,饿鬼、畜生里头还是能享福。但是要记住,福德不能帮助你超越三界,不能帮助你修行证果。 一念起来为自己,就是迷;一念起来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那是悟。为自己是私,为众生是公。大公无私,这个人觉悟了;还有一丝毫私心在里面,这个人没有觉悟,不是究竟觉,不是圆满觉。迷,分分在减少;悟,分分在增加。 真正学问有根基、得受用,就像佛讲的,不但没有嫉妒、没有傲慢,谦虚还能修随喜功德,看到才干比我高的决定能够让贤,不会去竞争。你做得比我好,我应当让你,权位都让给你,为什么?人民得福,社会得福,能够为众生想、为社会想、为人民想,你就会让了。这个道理我们要懂,这是大德,这是大成就,为什么?别人的成就就是我自己的成就,我自己不如人,居这个权位不肯让人,害众生!你们想想因果,因果就是堕地狱。我能让给别人,别人做得比我好,比我更有成就,是我的成就。 我们要想到出家意义在哪里?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贪瞋痴慢,这叫出家。出家再去营建道场,我们在旁边冷眼旁观是个笑话,你出了你的小家,结果经营了一个大家,你怎么能得解脱?你的心怎么能够得到清净?换句话说,你怎么能够与道相应? 礼是一个人生活行为的标准,大家都懂得,都能够遵守,这是法度;乐是调心,人是凡夫总有情绪,情绪不稳定的时候,用什么东西来调和?音乐。所以礼跟乐都是教学的落实,跟现在不一样,现在叫娱乐。从前在中国种种的艺术,像戏剧、歌舞、音乐、美术,都是教学的工具;用现在的话来说,高度艺术的教学。现代人不读圣贤书,对于这些事情完全不知道,也不晓得这桩事情对于整个社会的关系,对于一切众生吉凶祸福真实的因素,要想世界安定和平,要想人民幸福,是很难做得到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你一天到晚所接触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常常念他们的善,不要念他们的恶。念他们的恶,把他们的恶变成自己的恶了,你说这个人多愚痴!每一个人的心都是至善的,跟佛没有差别。 总结吉凶祸福是我们自己造的,决定没有鬼神主宰,也决定不是上帝天帝所主宰,更与诸佛菩萨没有关系,完全在自己的造作。 “大修行人不昧因果”,因果受不受?受,他受的时候他清楚,他对于前因后果明了。受因果就等于还债一样,不能说大修行人欠人家钱不还债,哪有这种道理!一定要还债的,但是还得很痛快,还得很欢喜,这跟一般人不一样。一般人还债的时候,心里感觉得很难过,不自在;但是大修行人,他们很自在。 佛境界也好,魔境界也好,统统不理会就是好境界。 能不能往生决定在自己的信心。念佛依旧有妄念起来,这是正常的现象。如果念佛妄念都没有了,你不是凡夫,你是佛菩萨再来的,凡夫决定做不到。所以不要害怕,妄念尽管起,佛老实念,不碍事,只照顾佛号,不要照顾妄念,就好!不要去想妄念,妄念多不要紧,只要你不照顾它,妄念自自然然就少了,功夫慢慢就会得力。一般人念佛功夫不得力,就是妄念放不下,常常想“我妄念这么多”,愈想愈多,愈照顾愈多,妄念怎么能断掉?根本不理会,那个妄念就会愈来愈少,功夫自然就得力了,这很重要的。只要老实念,决定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太上感应篇讲记》)
  • 欧昌山的评论
    #分享赢1100元礼品卡#亚马逊11月大促惊喜不断,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成功分享到新浪微博就有机会赢1100元礼品卡,共30个名额。分享越多,机会越大呀!活动时间2013.11.1-11.30。我刚在@亚马逊 找到了《净空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 [平装] ... 网页链接
  • 净空法师开示语录的评论
    《戒杀放生--摘录自《太上感应篇讲记》净空法师》 (分享自 @土豆成长) 视频
  • 摘子wwz的评论
    《太上感应篇251》 《太上感应篇》讲记—净空法师 (分享自 @土豆科技) 视频
  • 小姐翰学的评论
    【视频太上感应篇讲记 - 视频豆单合集 - 土豆网】太上感应篇讲记--净空法师 网页链接(分享自 @土豆网电视)
  • 那敢情好了的评论
    昨晚看净空法师的《太上感应篇》讲记,深有同感一句话:心量愈是小,疑心愈重。疑心愈重,跟人就不能相处。尤其是领导的人疑心重,他的手下决定没有人才。他对于人才疑惑嫉妒,不用人才,则用奴才。用的人,智慧能力都不如他,怎么能够建功立业?真正有能力的人,下面都是人才
  • Goodluck-you心要柔和的评论
    諸位同學,大家好!第三十九段末後,《彙編》末後,有幾段古大德的教誨,說得非常之好。黃魯直有一首頌,他說:「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只是別形軀,苦惱從他受,肥甘為我須,莫教閻老斷,自揣看何如。」----摘自净空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 自揣看如何?
  • 彭小朔1106的评论
    《太上感应篇》讲记—净空法师 网页链接 (分享自 @土豆网)
  • 高级保安员的评论
    净空是谁?西游记里面的?//@扬州鸿祥兴羊肉汤:我在读《太上感应篇讲记》净空法师的//@养家糊口的保安:@扬州鸿祥兴羊肉汤 你今天看书了吗?
  • 揚州鴻祥興的评论
    我在读《太上感应篇讲记》净空法师的//@养家糊口的保安:@扬州鸿祥兴羊肉汤 你今天看书了吗?
  • Hallie-哩哩酱的评论
    真正的精神生活是圆满的智慧和高度的修养。——净空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
  • 九辰堂-马元刚的评论
    世间有动乱、有灾难,要想挽救这个灾难,只有一个方法,唤醒一切众生真正的觉悟,断恶修善。这个灾难纵然不能够完全化解,将这些灾难减轻,灾难的时间缩短,这是肯定可以做得到的。——净空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百阅书摘#
  • -冰冰棒棒-的评论
    新书寄到。净空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十善业道经【讲记】》、《老人言》、《了凡四训【讲记】》。南怀瑾《老子他说》、《论语别裁》。CD:派柏格蒙特罗《向贾维尔•瑟利斯致意 》,李欧纳孔《亲爱的希瑟 》
  • 该如何追随你的回忆的评论
    分享自善缘 《【转载】净空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知道过失就是开悟,把... - 【人皆恶之。】 『恶』就是厌恶,换句话说,造恶的人,善人、君子一定会远离他,不会亲近他... (来自 @头条博客) - 【转载】净空法师《太...
  • SoiNeed的评论
    发表了一篇转载博文 《[转载]【转载】净空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知道过失就是开悟,把过失改过来就叫做修》 - [转载]【转载】净空...
  • 樵典的评论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太上感应篇》净空法师讲记
  • 阿李纳斯的评论
    我刚把 '《净空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 [平装]' - 净空法师 加进了我的亚马逊心愿单 网页链接
  • 做对了事的评论
    『行善』是行为,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都在这个「行」字上面。一天你能行三善,『三年』这是讲积功累德,『天必降之福』,所有一切的灾祸就消除了。——净空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第253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