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哲学

  • 思想家

    作者:[英] 布莱恩·麦基 编

    BBC开创性哲学对谈录I

    豆瓣热门访谈图书全新修订再版

    15次对话串起20世纪哲学流派

    切中要点的提问与平实敞亮的说理

    于不断重述的问题中为心智投下光亮

    --------------------------------------

    ◎内容简介

    为什么要去关注那些讨论基本问题的思想家?一扇门的打开如何引起其他门的打开或关闭?

    将哲学置于时代的背景下,作者与当代领衔哲学家展开对话,对谈在20 世纪占据主流并延续至今的哲学流派,审视哲学的常规分支,包括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科学哲学等,并结合相关历史去理解各流派的最新发展,进而发现思想家如何重述问题,如何看待自由、未来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寻找一条新的思考道路的尝试必然是摸索性的,这些一直在路上的思想家用切身行动告诉我们,不要听信权威,而要看看事实,然后自己判断;只有投身于不同于技术性思考的反思中,才能为自己定位。

    --------------------------------------

    ◎作品看点

    ★ BBC开创性哲学对谈节目《思想家》精彩再现。本书基于1978年BBC首档哲学对谈节目《思想家》(Men of Ideas)。作者麦基不仅是资深节目主持人,曾被英国皇家电视协会授予银质奖章,另著有多部哲学专著,具有过人的哲学素养,开创了以大众媒体讲哲学的先例。在本书中,麦基以化繁为简的功力将深奥的哲学问题“转译”给大众听。

    ★ 融现实与理论,当代领衔哲学家化身各领域指路人。在沙发一侧,以赛亚·伯林、查尔斯·泰勒、马尔库塞、艾耶尔、伯纳德·威廉斯、蒯因、乔姆斯基、罗纳德·德沃金、艾丽丝·默多克等依次登场,畅谈他们各自所属或研究多年的哲学流派,以此呈现哲学于历史中的发展。

    ★ 15次对话串起20世纪哲学流派,一部有深度的哲学普及书。从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语言分析哲学、道德哲学、语言哲学、科学哲学到哲学与文学、哲学与政治、哲学与社会,审视哲学的分支,探究20世纪的哲学问题与时代问题,以全新的视野去看待过去的一个世纪与今天的世纪。

    ★ 跟随当代哲人的思考,发现看待日常生活的多样视角。以赛亚·伯林说,伟大哲学家的核心视域本质上都很简单;海德格尔喜欢把自己说成是一个在路上的思想家;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是改变读者整个智性生活的工具;威廉斯说,要到平常物事之中并经由平常物事去寻求理解……看看事实,然后自己判断,去看到生活的丰富与多样。

    ★ 豆瓣热门访谈图书全新修订再版。本书前一版长期位列豆瓣热门访谈图书TOP20,被读者评价为“不仅是最好的哲学入门书,也是思想访谈极优秀的模板” “人类智慧顶级的交锋”“当代哲学界的‘十三邀’”……全新译本于20年后重版出来,以其简练、清晰带来了解20世纪西方哲学思想的第一手素材。

    --------------------------------------

    ◎媒体推荐

    实现了一项几乎不可能的壮举,即在不损害知识完整性以及失去收视率的情况下向大众呈现深奥的哲学问题。

    ——《每日电讯报》

    在严肃性和视野方面,以往任何全民电视广播网上都没有像它这样的节目。

    ——《泰晤士报》

    高阶的智识训练和娱乐。

    ——《观察家报》

    自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后,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再没有比此书更清晰、更富启发性的当代哲学著作了。

    ——《书与书人》

  • 技术封建主义

    作者:[法] 塞德里克·迪朗

    本书深入探讨了数字技术在当今社会中的角色以及它如何重塑权力结构、经济关系和社会动态,具体剖析了资本主义和数字技术之间有何关系、利润动机和数字流动性如何相互作用、资本主义的系统逻辑是否正在发生变化等系列问题。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研究,揭示了技术巨头如何利用其市场地位和数据优势,形成一种类似封建领主与农奴之间的关系。书中不仅分析了这种关系的形成机制,还探讨了其对社会公正、民主和个人自由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 死之孤独

    作者:[德] 诺贝特·埃利亚斯

    社会学大师诺贝特·埃利亚斯在85岁高龄之时,将死亡作为“文明进程”研究中一个论述相对不足的题目加以探讨,把死亡描述为被“文明”掩盖的对象。或者说,死亡,因其残酷性而被隔绝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也成为“文明进程”中尚未发展出应对之道的重要环节。死亡,既是一个社会学问题,更是一个哲学问题,甚至可能是一个艺术/技术问题——如何面对死亡,如何死亡。作者从以上角度透视死亡,汇集成这部关于死亡的沉思录。

  • 人与神圣

    作者:[法] 罗杰·卡约瓦

    ◎人类为何本能的追求神圣情感体验?游戏、战争、节庆、性、浪费……从多重社会事件中反思神圣性体验的根源。

    ◎赫伊津哈之后“游戏研究”最重要理论家之一,跨越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的跨学科写作典范。

    ◎20世纪独树一帜的人类学家,巴塔耶挚友、神圣社会学小组成员罗杰·卡约瓦代表作。

    本书是人类学家罗杰·卡约瓦1930-1960年代关于神圣性问题研究的作品。神圣并非仅存在于宗教之中,战争、游戏、节庆、性、奢靡浪费……揭是人类为追求神圣性体验而启动的社会行为,而宗教只是神圣的表现形式之一。神圣性是人类独有的一种情感,既是个体存在的根本需求,也是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无论种族、文化与信仰:先民敬拜自然,臣民膜拜圣人与君主,现代世界将主权、战争视为神圣……在这本社会人类学著作里,卡约瓦为读者描绘出一幅神圣的整体图景,介绍了它的主要特征,勾勒出它在社会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并呈现了它在历史中的演变。

    本作承接法国社会学学派,尤其是涂尔干和莫斯的先行研究,同时综合了大量英美和德语世界社会人类学成果,并在最后延伸出作者自己关于神圣的独创见解——节日理论。论据方面几乎涵盖世界各地区的社会现象和人类学实例,既有美洲、非洲、大洋洲原住民文化和习俗,又有欧亚文明的神话传说、风俗习惯与文学记述,还通过参考法国汉学家葛兰言的著作,将中国古代,尤其是上古时期的种种文化现象纳入自己的讨论范围,旁征博引扎实充分。

  • 生而不称意

    作者:[法] 齐奥朗

    “”自由、幸福、空间——这些术语定义了我们不幸出生之前的状况。死亡是某种灾难;这一真实的灾难并非在我们出生之前,而是在我们出生之后。我们甫一出生,便丧失了一切。虽然不适,虽然沮丧,可恰恰正是这些不堪忍受的完满时刻让我们彻悟了生之灾难。”

    ——齐奥朗

    齐奥朗的《生而不称意》分为十二章,以格言式的写作阐述了作者对“生而为人”的哲学反思。齐奥朗认为,我们降生在这个世界上,须清醒地面对所有的沮丧和不幸,当所有的决心皆被弃绝,便可轻而易举达至某种莫名的狂喜。这种纯粹的状态,即涅槃之境、解脱之境。齐奥朗引用拈花微笑的典故,说明对人生的提问不能超越限度,而微笑,就是对无意义的问题最好的回答。

  • 沉默与死亡

    作者:尉光吉

    【编辑推荐】

    ○ 穿透晦暗的文本,以摸索的笔触,勾勒“晦暗者布朗肖”之肖像。

    ● 深入解读布朗肖的文学理论和哲学理论,剖析布朗肖虚构作品的叙述秘密和黑夜诗学的发展历程。

    ○ 布朗肖的名字就像黑夜里窸窣作响的呢喃,在法国哲学和文学的思潮周围,萦绕不去:他在遗忘中被人记忆,在缺无之处到场。

    ————

    为了再现一个思者的形象,我们需要一种描绘,需要一幅肖像。

    然而,布朗肖这个名字要求一种速写。因为从根本上,布朗肖反对给出一个清晰的图像,不论是他本人的肖像,还是其思想的形象。或者,不是没有图像,而是只有一个绝对晦暗的图像,一个属于黑夜的,来自外部的图像。它要求自身在消失中出现,在抹除中得以铭写。它注定要在经过无数次涂抹擦除的、支离破碎的画面上留下一个模糊不清的轮廓,一个不是人影的人影,一张没有面孔的面孔,一个没有形象的形象。

    那么,只能速写了。

    面对时间的遗忘,我们只能在涂抹中保存原初的不可能之印象,只能以破碎的笔画,在那同样为书写而敞开的纸上,尝试一次没有止境的勾勒,勾勒那深藏在历史之目光深处,躲避思想之光亮的无形的思者——Blanchot l’obscur:晦暗者布朗肖。

    ————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法国思想家、批评家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1907—2003)展开的一次速写。全书围绕“沉默”与“死亡”两个概念,结合马拉美、卡夫卡、里尔克等现代派作家的作品,对布朗肖的文学理论和哲学理论进行深入解读,并剖析了布朗肖虚构作品的叙述秘密和黑夜诗学的发展历程,试图在晦暗的文本之光下,以摸索的笔触,为这位“影响整个法国当代思想界的著名失踪者”勾勒出一幅可理解的肖像。

  • 葛兰西的二律背反

    作者:[英] 佩里·安德森

    20世纪70年代,西欧多国的共产党员面临一个关键抉择:是进入资产阶级政府担任职务,还是忠于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理想。而对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权力的结构以及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核心地带的革命策略作出最具开创性的分析的,正是葛兰西。

    本书是安德森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对葛兰西的一次回望,对葛兰西的《狱中札记》进行了细致的语文学分析,使读者得以领略葛兰西高度原创的思考以及其中值得进一步挖掘的缝隙与空白,从而为人们未来向何处去提供了一些启示。

  • 操控

    作者:[以色列] 利拉斯·马加利特(Liraz Margalit)

    胡泳 姜宇辉 一致推荐!

    身处数字世界的警示说明,用户体验设计专家“逃离”科技公司后的反思之作

    .

    科技公司极力想要掩盖这则事实:人们正被人为地塑造成它们期望的样子。

    请尝试回想数字世界中常见的几个场景:收到一条直击兴趣点的推送,点进阅 读;跳出一个红包界面,点进领取;看到一则“限时优惠”信息,立即下单……为什么数字世界总能说服人们,让人毫无抵抗地理性失灵?

    科技公司前用户体验专家利拉斯·马加利特,结合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向读者揭露了数字用户被算法/技术所操控的事实。她分析了这一现象背后被广泛应用于科技产品的脑科学机制,并进一步讨论了技术对人产生的生理、心理,乃至文化方面的影响。作者呼吁人们重新审视数字世界中的交互,警惕趋于无形的数字操控。

    .

    【推荐】

    所有的技术和工具,都既可以用于积极的目的,也可以用于消极的目的。利拉斯·马加利特看到了硬币的两面。为机器学习在用户体验方面的潜力感到兴奋的同时,她也对技术日益左右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了警告。

    ——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

    诚如作者所言,本书创作于忧患之际,由此亦试图对这个时代的重重危机进行全面反省。作者并没有如很多人文研究的俗套那般,搬弄诸多批判理论的经典立场,而更是直指人心,直面现实。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如充满警示和启示的纪录片一般,将读者的目光带向那些被隐藏起来的暗处,条分缕析,鞭辟入里。或许,“操控”已是一个不争的现实,但作者更试图带给我们诊断病理的眼光,乃至走出困境的勇气。推荐给每一位深陷迷惘但却苦苦求索的读者,也期待大家都能从书中获致属于自己的那一线光亮。

    ——姜宇辉,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 雅克·拉康

    作者:吴琼

    -编辑推荐-

    ○ 国内拉康研究中涵盖面最广、篇幅最庞大的专著,时隔13年修订再版

    ● 新增修订版序言,回顾近十年国内拉康研究的状况

    ○ 理解晦涩、缠绕的拉康无法绕开的扛鼎之作

    -内容简介-

    击碎主体性的迷梦

    穿越欲望的幻象

    最终达至对主体症状的突破

    继康德之后,拉康给出了第四批判:纯粹欲望批判

    本书首版于2011年,时至今日仍然是国内拉康研究中涵盖面最广、篇幅最庞大的专著。本书分上下两册:

    上册可以被看作是关于拉康生平的“小型传记”,作者结合精神分析运动的历史背景,详细叙述了拉康和拉康学派的传奇。

    下册是作者在细读了拉康《文集》,研读了拉康的研讨班作品和国外有关拉康的主要研究成果后,从“主体间性”的概念和视角出发,对拉康庞杂的理论所展开的全面梳理。

    本次作者除做小幅修订外,还增加了一篇修订版序言,回顾了这十年国内拉康研究的状况。

  • 维特根斯坦私人笔记 1914-1916

    作者:[奥]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著 / [美] 玛乔丽·佩洛夫 编

    哲学与生活的蒙太奇

    维特根斯坦私人笔记首个中文单行本

    ----

    维特根斯坦在一战前线所写的战时笔记,包括左手页的私人加密笔记与右手页的哲学笔记,因其与《逻辑哲学论》的写作过程密不可分,从而具备不可替代的哲学史研究价值。本书编者、英译者玛乔丽·佩洛夫依据挪威卑尔根大学维特根斯坦档案馆目前公开的版本,在完整呈现三册幸存私人加密笔记的同时,穿插编排了与之对应日期的重要哲学笔记,并以详尽的导言对两种笔记之间的关联与呼应作出了颇具启发性的阐释。

    本书真实呈现了维特根斯坦在生死边缘探寻语言和德性界限的灵魂之旅。读者在此书中可以看到青年路德维希的真实身影,从字里行间找到《逻辑哲学论》的灵感来源,以及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形成过程。本书依据玛乔丽·佩洛夫2022年新出的德英双语版本译出,是维特根斯坦战时私人笔记的首个中文单行本。

    ----

    【编辑推荐】

    “对于不可说的,应当保持沉默。”——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结束句,一句被无数次引用的哲学名言,最早出现于他1916年7月7日的私人加密笔记中。

    1914年8月7日,一战爆发没几天,维特根斯坦以志愿兵的身份入伍。两天后,他开始在笔记本上,用他那潦草的大字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感受。从9月份起,他开始在日常笔记的旁边记录下自己的逻辑和哲学思考,亦即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逻辑哲学论》的雏形。通过三本幸存下来的笔记,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和生活蒙太奇般生动地交织在了一起。

    从第一本笔记的第19页开始,维特根斯坦便刻意将自己的笔记分成了两部分:左手页是他用密语记录下来的个人感受与日常,右手页则是他用正常文字写下的哲学思考。笔记右手页未加密内容早已被出版发行,并成为阐释《逻辑哲学论》的关键。但左手页上的加密笔记却迟迟未正式出版,尽管它们早已被解密、转录,并被维特根斯坦的传记作者们大量引用过。私人加密笔记的出版历史充满波折,所具有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是理解维特根斯坦其人、其思想的重要文献。

    “最隐晦的灵魂”和“最明晰的逻辑”,均隐藏在这部维特根斯坦私人笔记里。

    ----

    【名人推荐】

    我们在这本书中看到的是隐藏在《逻辑哲学论》字里行间的那个人,他同时在为个人问题和逻辑难题而烦恼。佩洛夫的版本既能被维特根斯坦业余爱好者接受,同时又适合专业学生和学者阅读。

    ——詹姆斯·C. 克拉格,《语境中的〈逻辑哲学论〉》作者

    这部被长期忽视的杰作终于有了新译本……其编者、译者是美国现代诗歌评论界的女中豪杰玛乔丽·佩洛夫,这个版本将美学、文化价值关怀和哲学深度融为一体。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读物。

    ——阿兰·雅尼克,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维也纳》作者

    本书描述了一个人在黑暗年代里的灵魂之旅,在那些黑暗的日子里,维特根斯坦同时在探索关于我们所处世界的可以言说的极限。玛乔丽·佩洛夫将这些文本以新的面貌呈现给读者,从而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

    ——科尔姆·托宾,《大师》作者

    玛乔丽·佩洛夫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窗,让我们能够带着合情合理的共鸣去看待神秘的维特根斯坦。这是一本了不起的书,让我们对这位备受研究、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又多了一份真正的了解。

    ——珀西瓦尔·埃弗雷特,《我不是西德尼·波蒂埃》作者

  • 理性的反讽

    作者:李放春

    ◆ 编辑推荐:

    甘阳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讲席教授)

    阎克文 (浙江大学“马克斯·韦伯著作翻译与研究中心”主任)

    李猛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元培学院院长)

    联袂推荐

    ★抽丝剥茧,深入浅出,韦伯专家领读社会科学名著

    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 一部影响深远的经典作品,韦伯在其中对早期现代西方以营利为天职的“资本主义精神”及其潜在的新教禁欲主义伦理渊源做了匠心独具的妙笔钩沉。

    重庆大学李放春教授以多年的研究与教学积淀,细密导读这部社科名著。从问题的提出,到历史回溯,再到理论推演,进行逐章逐句、有点有面地解读,以清晰的脉络还原“韦伯命题”的思想理路,为初读韦伯者提供思想津梁。

    ★ 穿越重重译解,判析关键概念的本来面目

    收集并梳理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各个英译本和中译本,以及各方学者阐释,在错译和差异之间回顾对韦伯的接受史,由此精确定位核心表述的实质含义与系统价值。

    ★聚焦研究方法与问题意识,厘清资本主义的文化血统

    特别关注韦伯展现的论述技艺与方法,勾勒以谱系学眼光梳理资本主义精神之“文化出身”的研究进路,并强调历史的非理性结果,在归因和悖论的交错之处,展示历史的反讽。

    ◆ 学者推荐

    与大多数涉及“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关系的专题研究相比,这个小册子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都值得细读。

    ——阎克文

    这本书不仅展现了作者从尼采的“道德谱系学”入手对韦伯经典研究中的历史技艺所进行的新锐思考,也通过对这一经典研究跨越二十年的文本解读,展现了现代中国思想与韦伯持续不断的对话,本身就是一份具有精神史价值的文献。

    ——李猛

    【内容简介】

    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从新教的禁欲主义之中,挖掘出“资本主义精神”的文化出身,继而阐发了“理性主义”的渊源和“现代文明”的特点,是最常被引用的社会科学名著之一。

    本书脱胎于重庆大学李放春教授开设的人文通识课程,历经五年打磨。对应《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五章内容,分为五个章节分别讲解,完整、清晰、深入浅出地还原了韦伯命题的提出和推演过程。同时收录了两篇研究性论文,特别注重对韦伯研究方法的阐释,讨论了韦伯“历史的文化科学”与尼采“谱系学”的亲缘关系,并由此深化,探讨了“理性的历史与历史的非理性结果”。

  • 理性的命运

    作者:弗雷德里克·拜泽尔

    后康德观念论何以可能?

    来一场18世纪末理性危机巡礼

    本书荣获哈佛大学出版社托马斯•J•威尔逊最佳处女作奖:

    多亏了弗雷德里克•拜泽尔,我们才得以重新认识康德的批评家对其哲学发展的影响。拜泽尔将参与其中的哲学家以及他们的争议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讲述了一个与当今的辩 论有着惊人相似之处的故事。

    在对18世纪最后几十年德国哲学思想历程的调查中,弗雷德里克•拜泽尔对思想史作出了广泛而细致的贡献……(本书)对思想史上的一个迷人时刻做了学术性、丰富的解读和全景的描述。

    ——帕特里克•加德纳,《泰晤士报文学增刊》(Patrick Gardiner,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毫无疑问,在未来的许多年里,(这本书)将成为该领域的权威性参考著作,值得任何想在后康德德国哲学史中有所发现的人阅读……对于那个“时代”,没有比拜泽尔的《理性的命运》更好或更可靠的指南了。每一位后康德德国哲学的学生都会想将其收入囊中。”

    ——丹尼尔•布雷泽勒,《密涅瓦的猫头鹰》(Daniel Breazeale, The Owl of Minerva)

    (拜泽尔)对这一时期的分析是迄今为止最为彻底的,毫无疑问,每一个对现代哲学史兴致盎然的人都应该读一读。

    ——卡尔•阿梅里克斯,《哲学评论》(Karl Ameriks, Philosophical Review)

    这本书写得很好,非常吸引人。拜泽尔有这种天赋,能够洞察另一个时代和文化的语言与问题所表达的争议及其背后持久的哲学实质。处理得当的哲学实质加上引人入胜的历史细节,使得此书能够吸引多样的读者。

    ——艾伦•伍德(Allen Wood)

    本书对18世纪末理性遭遇的危机进行了一场巡礼,从康德到费希特之间的重要哲学家的思想以及他们之间的论战得以详尽呈现,勾连起1781年康德的《第一批判》和1794年费希特的《知识学》之间的哲学发展,展现了哲学史上最为革命性和丰富性的思想交锋,理性的权威在此间摇摇欲坠。

  • 齐美尔论艺术

    作者:[德] 格奥尔格·齐美尔 / 齐美尔

    【编辑推荐】

    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格奥尔格·齐美尔论艺术、社会与美的20篇经典文章,多为首次翻译成中文,直译自德文原版文献。

    既包括齐美尔对米开朗琪罗的诗歌、达·芬奇的绘画、罗丹的雕塑等的趣味性探讨,也包括他转向艺术哲学和生命哲学后,对艺术的形式、风格、法则等的更具理论性的美学反思。

    【名人评价及推荐】

    现代生活最深层的问题,就在于个人面对压倒性的社会力量、历史遗存、外部文化以及生活技术时,对维系其生存的自主性与个体性的诉求。

    ——格奥尔格·齐美尔

    【内容简介】

    格奥尔格·齐美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德国学者,作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著述广泛涉及社会学、哲学、文化学等诸多领域。本书精选齐美尔论艺术、社会与美的20篇经典论文,主题多样,不仅包括他对米开朗琪罗的诗歌、达·芬奇的绘画、罗丹的雕塑等的趣味性探讨,也包括他对艺术的形式、风格、法则等的更具理论性的美学反思。齐美尔的这部文集是艺术哲学乃至生命哲学框架下不可忽视的重要思想结晶,在人类个体的和普遍的特性之中寻找艺术的火光,是艺术社会学领域的根基之作。

  • 屏幕上的受苦者

    作者:[德] 黑特·史德耶尔(Hito Steyerl)

    数字时代的领军艺术家,登顶艺术权力榜的女性艺术家代表作首次中译

    以犀利洞察力直刺当代碎片化影像的黑洞

    “弱影像是当代的屏幕上的受苦者,是音像制品的残渣,是冲上数字经济海岸的垃圾。其存在证明了影像剧烈的错位、转移和置换——在视听资本主义的恶性循环中影像加速产生和流通。弱影像作为商品或其拙劣的拟像、作为礼物或作为赏金被拖拽到全球各地。它们传播快乐或死亡威胁,阴谋论或走私品,反抗或镇压。弱影像可以展示难得一见的、显而易见的、不可思议的事物——前提是我们还能够破译影像内容。”

    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资产阶级的衰败最终以经济黑洞的方式成为现实。一台排水泵开始吞噬并毁灭两百年来勤劳与集体智慧的产物,将社会文明的具体现实转化为抽象的事物——数字、算法、精确的暴行和虚无的积累。历史已经被无尽的、流动的碎片化影像的重新组合取代。然而,一种新的研究形式正在出现,艺术家正在寻找理解这些变化的共同出发点。

    黑特·史德耶尔无疑是这一潮流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和写作者之一。本书是史德耶尔的一部代表性研究文集,围绕作者在艺术创作和写作里稳步推进的一种强力影像政治,收录了其近年来发表的多篇里程碑式的文章,包括名作《自由落体:关于垂直视角的思想实验》《为弱影像辩护》《博物馆是工厂吗?》等。这些独树一帜、洞察力犀利的文字反映了作者对数字影像、博物馆、电影院甚至垃圾邮件等现象的思考,以及对社会问题和人类困境的探索和拷问,不断突破传统艺术批评的界限。

    ----------

    史德耶尔的艺术极为丰富、缜密,令人受益匪浅……在史德耶尔的作品中,你总是分不清事实和虚构,分不清哪里是玩笑的终点,哪里是严肃的起点,分不清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谎言。

    ——《卫报》

    理论和艺术的最高职责就是把握和阐明自己的时代。在我们这个时代,史德耶尔无人能及。她对图像和文字在全球流通时代的命运的探究总是专注而精确,但也充满冒险精神,出人意料,引人入胜。

    ——鲍里斯·格罗伊斯(哲学家、艺术评论家)

    史德耶尔拒绝固守单一理念,也不坚持自己的观点。相反,我们看到的艺术——她的视频——是一种正在进行的道德思考行为。

    ——《纽约时报》

  • 文明破晓时

    作者:[荷]范德莱乌

    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行为举止、精神信仰,都可以追根溯源到文明破晓之时。

    本书从宗教与人类文明初始阶段的关系入手,描述了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古代欧洲、古代中国、古代非洲、古代美洲等地上古时期与宗教有关的民俗、神话、礼仪、史事、传说,从现象学的角度分类整理并做理论概括,由此探究宗教的本质。作者从现象本身出发,以历史/比较的形式展示了宗教在各民族文化中丰富多样的表现形态,并对史前文化和早期文明做出了整体性描述。而努力更多地理解世界各民族的宗教,则是这部宗教现象学经典的主旨。

    追溯祖先的仰望,直观宗教的本质,一部“宗教现象学”的奠基之作,一部比肩《金枝》的学术经典。历经三十年曲折,中文版推出。

  • 关怀伦理与移情

    作者:[美国]迈克尔•斯洛特

    【内容介绍】

    本书展示了哲学问题与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女性研究领域内的主流思想之间的多重联系。著名道德哲学家迈克尔·斯洛特认为,关怀伦理是对其他伦理传统的一次重要挑战,并指出,在哲学上发展完备的关怀伦理学应该(并且能够)提供关于整个道德的综合观点。

    斯洛特从英国道德情感主义中汲取灵感,并借鉴了近年来关于移情的心理学著作,他表明,对“移情”这个概念的运用使关怀伦理发展出了针对尊重、自主、社会正义和义务论的情感主义解释。

    【编辑推荐】

    继《从道德到美德》与《源自动机的道德》之后,迈克尔·斯洛特教授关于道德伦理学的又一经典力作。

    不少关怀伦理的捍卫者,都认为关怀伦理是对其他道德伦理思想的一种补充,而斯洛特通过本书试图表明,关怀伦理本身就是一种在道德体系中自证自明的观点,甚至能够为个人道德和政治道德提供一种综合且全面的解释。

    斯洛特认为,关怀伦理可以通过“移情”这一概念,以极具说服力和前瞻性的方式,指出了男权思想和制度的错误。

    【名人评价及推荐】

    值得赞誉的是,迈克尔·斯洛特提出了如此大胆的关怀伦理主张,并展示了它如何为个人道德和政治道德提供了一种卓越的解释。在这部论证严密且富有远见的著作中,他主张在道德哲学领域掀起一场哥白尼式革命,将移情和关系从伦理世界的边缘拉回到中心。在这个过程中,他揭示了父权制思想和制度的冷酷无情,正是后者导致关怀和移情与女性一起被边缘化了。斯洛特的重构使道德哲学能够有效吸收当前神经生物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以此揭示出理性与情感、自我与关系之间的联系,以及切断这些联系所要付出的代价。 ——卡罗尔·吉利根,美国纽约大学教授

    迈克尔·斯洛特为关怀伦理学提供了一种经过精心设计且深思熟虑的哲学拓展。 ——莫琳·桑德尔-施陶特,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珍贵的、勇敢的书……且极其重要。 ——S. 科雷亚,圣约瑟夫山学院

  • 导读萨特《存在与虚无》

    作者:[英] 塞巴斯蒂安·加德纳

    《存在与虚无》是让-保罗•萨特最负盛名的作品,任何想要进入萨特思想迷宫的人都绕不开这部令人望而生畏的哲学经典。塞巴斯蒂安•加德纳的这本导读书系统地探讨了《存在与虚无》中的基本论题,并在现当代哲学的思想史语境中把握该书的脉络与地位,为职业学者乃至普通读者提供了一条通往萨特思想的捷径。

  • 理解海德格尔

    作者:[美国]托马斯·希恩

    【内容简介】

    《理解海德格尔》是对海德格尔复杂艰涩的全集作品的全新解读。本书论述清晰,严谨地植根于海德格尔的全部著作,论证了其思想的严格统一,提出了三个主要论点:海德格尔的工作从始至终都是现象学的;“存在”意指事物在人类关切的世界中的意义显现;使这种可理知性得以可能的是人的实存论结构,即“开抛”或本有的“澄明之境”。

    希恩为过去半个世纪主导海德格尔研究的经典范式提供了一种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同时,他对海德格尔的关键术语进行了有价值的重新翻译。这部重要的著作开辟了海德格尔研究的新道路,不仅将激发海德格尔研究内部的对话,而且将引起与现象学传统之外的哲学家以及神学、文学批评、存在主义精神病学领域的学者的对话。

    【编辑推荐】

    当代重要海德格尔研究者、斯坦福大学教授托马斯·希恩极具影响且富有争议的力作;

    植根于海德格尔全集,全面诠释海德格尔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及关联,是对海德格尔整个哲学轨迹的整体重释;

    写作风格清晰明了、平易近人,不仅适合相关领域的师生参考,也适合相对较新的海德格尔读者阅读。

    【名人评价及推荐】

    这项详细而严谨的研究针对的是学界围绕海德格尔产生的困惑。希恩穿透了与“存在”问题相关的种种模糊思想,揭示出“前期”与“后期”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基础,尤其关注他对亚里士多德的继承与超越。希恩的论点就其核心而言是有说服力的:他认为,对存在的痴迷掩盖了如下事实,即海德格尔整个计划的中心乃是“澄明之境”,而“存在”于“澄明之境”中发生。……总而言之,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研究。

    ——《选择》

    希恩的作品令人钦佩地展示出海德格尔如何给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前的古希腊哲学家注入生命,并由此汲取自己的哲学灵感。这部作品是对海德格尔研究的有益补充,值得一读。——《形而上学评论》

    近几十年关于海德格尔最重要的作品。——迈克尔·E. 齐默尔曼,科罗拉多大学哲学教授

  • 人与物

    作者:[意]罗伯托·埃斯波西托

    人与物的关系是什么?身体如何改变这种关系?本书中,作者认为,从身体出发,而不是从物或人出发,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考虑两者的地位。

    从一开始,我们的文明就建立在严格、明确的人与物的区别之上,建立在人对物的工具性支配之上。这种对立源于古罗马,并延续至整个现代社会。在我们当下的全球市场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关于人与物的矛盾。尽管这一区别对我们来说似乎是明确和必要的,但在法律、经济和技术实践中,我们不断看到的是观点的逆转:某些类别的人正在被事物同化,而某些类型的事物则呈现出个人特征。

    罗伯托·埃斯波西托以其一贯的严谨态度,认为存在着一条从这一悖论中解脱出来的路径,这条路径由建立在身体上的新观点构成。无论是人还是物,身体都成为重新思考支配我们哲学、法律和政治词汇的概念和价值观的决定性因素。

  • 朱子

    作者:[日] 木下铁矢

    人来到这个世上,应该做什么呢?依靠做什么,人才能在这个由“天、地”所创造并养育成的自然世界中,占据与“天、地”并称的位置呢?朱熹的思考正是围绕着以上问题展开。本书从朱熹的生平入手,回到时代与历史交错的现场,认为朱熹在社仓的实践中开启了他的理学世界的构建。同时,他从秦汉以来的“职”的政治含义和宋代以来对君权的讨论中汲取思想。最终,朱熹拈出“职”这一个字,串联起“理”“事”“性”“命”等核心概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万物“各禀天职,精进不已”“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理学世界。人类置身其中,要明白自己的“天职”,人类活着的意义,就在于在自然面前,践行“作为人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