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哲学

  • 一个人的阳台

    作者:立雯

    《一个人的阳台》是作者2009年到2019年旅居美国的随笔集,内容丰富多元,主题围绕着人的成长成熟、悲苦快乐,爱情与人际关系的波动,以及自我的清醒稳固。

  • 哲思与海

    作者:[美]戴维·法雷尔·克雷尔

    由于偏爱内陆的安全感和思维方式,哲学家日益放弃了对海洋的探寻,转而将它交给了海洋生物学家、探险家和诗人。但是,诗人偶尔会连同精神分析学家一起,将我们带回万物的本源——海洋。

    人性、神性、悲剧性、无边的灾难之海与有限的生命,伴随这些主题,读者可以跟随作者在泰勒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荷马、荷尔德林、梅尔维尔、伍尔夫、惠特曼、尼采、海德格尔、谢林、费伦齐、弗洛伊德的论述中探寻人类与海洋的复杂关系,揭示我们的冲动、焦虑、死亡和爱。

  • 迈向思辨实在论

    作者:[美]格拉汉姆·哈曼

    -编辑推荐-

    ★★在实在论的思辨转向中思考“物”★ ★

    “物”及其本体存在方式已经成为近10年的学术热点。作为思辨实在论运动的重要发起者之一,格拉汉姆•哈曼提出了“以物为导向的本体论”,旨在阐明物的不可穷尽性:物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根本无法穷尽物本身。

    ★★对海德格尔哲学的反叛性解读★★

    哈曼将《存在与时间》中的“工具-分析论”放在他对海德格尔哲学阐释的核心位置,以期发展出一个可能的关于用具的具体理论,重新点燃对物自体研究的兴趣。

    ★★《铃与哨:更思辨的实在论》姊妹篇★★

    本书可被看作《铃与哨》的前作,两本书具有完全一致的框架结构,所收录文章的写作时间具有连续性,呈现出哈曼学术思考的完整路径。

    -内容简介-

    本书成书于2010年,收录了当代著名哲学家格拉汉姆•哈曼在1997—2009年的11篇论文和讲座稿,每章独立成篇。这11篇文章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当今哲学界风头正盛的思辨实在论思潮。

    本书可以被看作是哈曼学术思考的起点,作者从对海德格尔哲学的反叛性解读开始,展示了由他所提出的“以物为导向的本体论”逐步发展的思想历程。在本书中,作者呼吁我们重新思考“物”及其多种存在方式。哈曼指出,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海德格尔的工具分析论,以及列维纳斯的差异哲学为超越关系主义对物的狭隘理解创造了条件。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他提出,物具有绝对的不可消逝性,它永远不会被任何关系所穷尽。在他看来,虽然诸物可以在人类主体的主观意图下联结起来相互作用,但是,在诸物之间发挥作用的存在方式远远多于人类的主观意图所明确呈现的。物的存在方式与互动方式虽然带有人类主体的烙印,但这些主观烙印无法彻底穷尽物的诸多种类与存在方式。

  • 我的思想与观念 :爱因斯坦自选集

    作者:[美] 爱因斯坦

    一次与伟大灵魂的深度对话,一本书认识真实的爱因斯坦

    ★英语世界广为流传的爱因斯坦通俗著作集,畅销60余年

    以1954年Ideas and Opinions为底本,收录爱因斯坦三个文集[英译本《我的世界观》(The World as I see it, 1934)《晚年集》(1950)《我的世界观》(Mein Weltbild, 1953)]中的重要篇目,及当时未出版的新文章,共计121篇,内容丰富详实,汇集爱因斯坦对人生、科学、文化、教育、战争、友谊及社会问题的思考与见解,显示了爱因斯坦豁达的人生态度、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人类命运的深挚关切。

    ★爱因斯坦亲自参与编选,汇集他从青年时代到去世前的文章精华,是认识和研究爱因斯坦的必读书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张卜天全新译作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豆瓣9.3分《大问题》9.1分《爱因斯坦传》译者张卜天忠实翻译,科学严谨,典雅流畅,重现真实的爱因斯坦

    ★你或许无法成为爱因斯坦,但可以像他一样独立而真诚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认识真实、完整的爱因斯坦,他不再是标签化的偶像,而是一个有血有肉、鲜活可爱的人。他既超然又悲悯,既尽责又幽默。从这一篇篇袒露心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天才首先是个独立而真诚的人,爱因斯坦是一个朴素的知识分子,一个深刻关心人类命运的世界公民。

    ★金句俯拾即是,一次与伟大灵魂的深度对话,近距离感受天才思想的深邃与浪漫

    ★耳目一新的炫酷设计,卡通形象突显爱因斯坦的睿智幽默,流动变幻的银增添科技时尚感,像爱因斯坦一样个性自由

    提起爱因斯坦,我们通常首先想到的是“天才”“科学家”“物理学家”等冷硬的标签,对他本人和他的精彩思想却知之甚少。爱因斯坦真实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他是如何规划人生,如何看待世界的?他的人生理想是什么,他的科学灵感之源是什么?爱因斯坦是如何在动荡的时代里坚持自我的?他怎样评价牛顿、伽利略、居里夫人、弗洛伊德、圣雄甘地?爱因斯坦给5000年后的人类的信写了什么?什么是相对论?E=MC2是什么意思?种种问题,你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我的思想与观念:爱因斯坦自选集》可以说是我们真正了解爱因斯坦这个“人”的入门钥匙。

  • 说理

    作者:陈嘉映

    哲学通过说理达乎道。这让哲学与艺术、宗教等精神领域区分开来。

    说理并非只是展示逻辑的强制力了事,说理需要与向之说者的自我连起来。深刻的道理要透达人心。

    观念的舞台上,演出着五花八门的主义 :个人主义、 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宗教原教旨主义、科学主义,更不消说 消费主义。唱都在唱,但没有互相聆听,热闹之余,我们这个 时代始终没有培育起厚重的意义。在没有绝对标准的世界中寻求贯通之理,辨别虚幻与真实,对于思想者来说,还是一件刚开始学习的课业。

  • 爱神之泪

    作者:(法)乔治•巴塔耶

    【编辑推荐】

    奥瑞纳雕像、拉斯科壁画、希腊瓶绘、丢勒、提香、马奈、雷诺阿、毕加索、安德烈•马松……延续《色情》《艺术的诞生:拉斯科奇迹》的主题,重现艺术进程中色情观念的变迁与兴衰。

    -----------------------------------------

    ★ “爱欲与死亡的大师”乔治•巴塔耶临终之作,继《色情》《色情史》后乔治•巴塔耶关于色情的又一力作,一部另类“色情史”。

    ★在诗性的沉醉和神圣的迷狂中,探索欲望的真谛;借艺术之光,揭露爱欲背后隐藏的死神面容。

    -----------------------------------------

    ★ 配200余幅图片,图文并茂,异趣纷呈。

    ★装帧由屡获“最美的书”殊荣的知名设计师周伟伟精心打造,极具收藏价值;内文正文双色印刷(象征爱欲的红色+象征死亡的黑色),辅文精选柔情粉色纸,给人绝妙的阅读体验。

    =======================

    【内容简介】

    作为“爱欲与死亡的大师”(苏珊•桑塔格语),欲望与死亡是乔治•巴塔耶一生探寻和追问的两大母题。除了《眼睛的故事》《爱德华妲夫人》《我的母亲》等色情小说外,巴塔耶先后出版了三部探讨色情的专著:《色情史》《色情》《爱神之泪》。这本《爱神之泪》是巴塔耶的最后一部作品,可以算是一部另类“色情史”。

    本书延续了巴塔耶《色情》《艺术的诞生:拉斯科奇迹》的主题,试图重现艺术进程中色情观念的变迁与兴衰。本书共配有200余幅图片,向我们展示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图像:从史前的拉斯科壁画到现代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从原始部落的献祭到封建社会的酷刑,爱欲的乐园与死亡的炼狱构成了人类激情的两极。作者在诗性的沉醉和神圣的迷狂中探索欲望的真谛,并借艺术之光,揭露出爱欲背后隐藏的死神面容。

    巴塔耶一生都在不懈地追寻爱神,同时又不断地迈向泪水并迷失于泪水。正如书名“爱神之泪”暗示的,象征欢愉的爱神也会陷入悲伤,对于巴塔耶来说,爱与死、色与苦、笑与泪,原本就是一体。这本《爱神之泪》是巴塔耶的最后之书,亦是他的最后之泪。

  • 胡塞尔与海德格尔

    作者:  倪梁康

    大约从2012年初陆续开始撰写题为《反思的使命》的胡塞尔思想传记。到2015年时,已经写到胡塞尔的弗莱堡时期。在这里当然不可能绕过他与海德格尔的关系问题不论,因为无论就思想关联来看,还是就私人关系而言,这个关系都构成胡塞尔从1916年到弗莱堡直至他1938年在这里去世期间的最重要思想生命内涵的组成部分。胡塞尔自己曾将他后期在海德格尔那里得到的经历称作“最沉重的宿命之一”,甚至“最阴暗的个人经历——最后的和对我最沉重的打击”。而2014年出版的海德格尔的题为《思考》的三卷(《黑皮本》1931-1941年)以及2015年出版的题为《说明》的另外两卷笔记(1942-1948年),又为两位哲学家之间的关系增添了新的资料,尤其是为理解海德格尔所说“攻击”胡塞尔的根本动机提供了新的视角。再加上2016年将是海德格尔去世的第四十个年头,2018年也将是胡塞尔去世的第八十个年头。这几重因缘会聚的结果就是笔者在这里提交的关于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关系或关于海德格尔与胡塞尔关系的文章,共分五个部分。可以说它们是笔者以某种方式对此长期萦绕在心头的关系思考的一个总结或清算。——这里所说的“关系”,既是指他们之间的私人关系,也是指他们之间的思想联系。

    整个论述的正文部分将分五篇文字完成,分别以“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关系史前篇:1916-1923年”、“中篇:1924-1928年”、“后篇:1928-1938年”以及“海德格尔与胡塞尔关系史续篇:1938-1976年”、“外篇:犹太主义与纳粹问题”。

    属于这个问题域的文字还有笔者已经发表和即将发表的四篇文章:“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上、下篇)”与“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历史问题(上、下篇)”。

    附录:卡尔•舒曼:“论海德格尔《明镜》周刊谈话中关于胡塞尔的说法”。

  • 休谟

    作者:[英] A.J.艾耶尔(A.J.Ayer)

    大师以过人的技巧和气魄写大师。英国著名哲学家艾耶尔著,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休谟哲学研究专家周晓亮作序推荐

    休谟是英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还在世时便被尊为启蒙运动的核心人物。他对一系列广泛哲学论题的“自然主义”观点,引出了许多具有高度原创性的理论,涉及知觉、自我同一性、因果性、道德、政治和宗教等领域。身为20世纪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艾耶尔在这本引人深思的小书中讨论了所有这些领域,并对休谟引人入胜的生平和性格进行了描述,大量引用了休谟那些明白晓畅又富有智慧的作品。

  •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作者:[美] 托马斯·内格尔

    ***【编辑推荐】***

    1、 畅销全球的哲学入门书

    在全球,被译成近30种语言出版;在美国,教授会将这本书连同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推荐给每位希望了解哲学的读者;在中国,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大学等权威机构在《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中认为,这本书是助力青少年生活与成长的哲学经典入门书。

    2、 你一定爱读的9堂极简哲学课

    这是本带你轻松掌握哲学大问题的小书,是当代著名哲学家托马斯•内格尔专门为初次接触哲学的读者所写的。通过9个每个人都会感兴趣的问题,触及了哲学中的大多数命题。这是罕有的一本绕过了思想家的名字和哲学术语的哲学入门书。

    3、 从未有过如此简洁而深刻的哲学读物

    在短短120页的篇幅中,作者向我们展现哲学思考的真正乐趣。我们如何知道外部世界是存在的?人与人的心灵之间为何有理解的鸿沟?人的行为为何有对错之分?死亡应该如何面对?人生的意义何在?……来听听著名哲学家的深刻解答。

    4、 感受哲学视野里的自我与世界,让你生活得更智慧

    原来我们心中不时迸发出来的疑惑与感悟,哲学上都早已是哲学命题!这本书帮助你捕捉自己心中的“怪念头”,把它们锤炼为人生的智慧。哲学的源泉,在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希望你对生活的审视,就从你的第一本哲学书开始。

    ***【内容简介】***

    在这本享誉世界的哲学入门小书中,当代著名哲学家托马斯•内格尔用不可思议的精简篇幅和明白的语言,为我们打开了哲学世界的大门。

    不要被“哲学”深奥难懂的外表吓退了!这本书不谈哲学家和哲学概念,而是问了人人都多少困惑过的9个哲学问题:

    我们如何知道心外世界不是一场大梦?

    理解他人的心灵,为何困难重重?

    肉体与心灵的关系是怎样的?

    语言为什么可以传达意义?

    我们的意志是自由的吗?

    我们的行为为什么会有对错之分?

    什么样的不平等是不公正的?

    死亡意味着什么?

    人生的意义何在?

    通过回应这些问题,内格尔展示了哲学思考的真正乐趣。其实,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也都是带着这些问题踏上他们的哲学之旅的。哲学的源泉,就在于我们身边的世界,以及我们与世界之间复杂而多彩的纠葛。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的目的不是要给出正确答案,而是用非常平易的方式把你引向哲学的思考方式,教你用它来捕捉心中迸发的迷惑与感悟,积累智慧。希望你对生活的审视,就从你的第一本哲学书开始。

  • 可爱的哲学

    作者:佐藤雅彦

    《可爱的哲学》通过简单的绘图,配上反向思考的文字,讲述一种创意的哲学。“以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生活周遭琐事,将使人生变得更有趣。”是本书的精神所在。

    全书共有三十一篇主题,皆以俏皮可爱的插画加上充满哲思的解说方式来呈现。例如,从进出电梯的顺序,谈“逆向思考”;从燕子捕昆虫的方法,阐述“人要灵活才能掌握多变的局势”;从失败的产品开发,谈“无意中的伟大发现”等。稍微动动脑,每个人都能悟出自己的小哲学。

  • 古代哲学研究

    作者:[法] 皮埃尔·阿多(Pierre Hadot)

    本书系皮埃尔•阿多的古代哲学研究自选集,所选的研究文本,既有对“注释”“术语”的精微解读,又关涉“古代思想、历史”的基本面向;清晰地展示了阿多所说的“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的研究进路和对古代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

    在本书中,阿多将一种对哲学文本的解释能力置于“教学与生活”之中,厘清了“哲学”在西方古代及现代研究的基本线索和问题,重新思考了何为“哲学”这一问题;并将其置于 “希腊化思想与罗马思想史”的研究视野之下,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阿多深厚的学养严谨治学风范。

  • 世界第一好懂的哲学课

    作者:[日] 小川仁志

    风靡日本的“哲学蜀黍小川”,用超级生动简单易懂的方式,带你一口气读懂15位哲学家的经典名著!

    对哲学有兴趣的高中女生纯子,对人生感到苦恼的上班族一郎,和刚退休正准备展开人生第二个阶段的稻夫,他们三位带着人生的疑惑走进了“哲学蜀黍小川”的哲学教室。

    通过他们生动的问与答,过去我们难以理解的重要哲学理论似乎变得亲近许多,会发现其实哲学就存在于生活(生命)之中,无所不在;也会发现——

    原来,每一部哲学经典的背后,都探讨了一个生活主题呀!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思考“大家如何一起针对某件事做出决定?”

    克尔凯郭尔的《致死的疾病》是“我们能够克服绝望吗?”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在竞争社会感到疲惫,该怎么办?”

    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是“为什么必须爱惜身体?”

    福柯的《规训与惩罚》是“讨厌受人操控该怎么办?”……

    生动、有趣、简单、易懂、有用,像读小说一样读懂哲学,这就是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

    Come on!那就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共同享受与哲学邂逅的丰富又快乐的时光吧!

    ◆像读小说一样读懂哲学!

    1.犹如实际课堂,采用对话形式,借由三位参与课程的哲学素人所提出的问题,点出你对哲学内容的普遍疑问。

    2.除了搭配清楚图表与各种比喻,篇章文末亦贴心地附上哲学家的生平简介、名言佳句。

    3.读完本书,你就能对众多著名哲学家、主要哲学流派以及哲学名著具备初步认识,还能自主选择有兴趣的哲学家深入阅读。

    ◆名著中,充满了能够“促使自我思考的提示”

    从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中,让人了解哲学家所提出的观点奥义为何。读者在重复阅读时,不妨顺势套入自己对于人生的困惑,以及生活周遭看似无解的政治、社会议题,进行不同于台面上的解析。

    ◆原来,哲学就是拿来解决人生困惑滴!

    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哲学蜀黍小川”让你了解哲学家所提出的观点价值何在。在重复阅读时,你不妨顺势套入自己对于人生的困惑,以及生活周遭看似无解的政治、社会议题,进行不同于以往的思考。这样你会发现——哲学才是最好的励志书!

  • 幼年与历史

    作者:  [意] 吉奥乔·阿甘本

    如今要探讨经验的问题首先必须承认我们再也无法得到它。

    任何想在今天恢复传统经验的人都将面临自相矛盾的境地。

    幼年恰恰是颠倒的引擎,将纯粹的前巴别塔时代的语言转化为人类话语,把自然转化为历史。

  • 哲学研究

    作者:[奥] 维特根斯坦

    《哲学研究》是后期维特根斯坦的代表作。其中主要批评了其前期有关语言、心灵和世界的思想,提出了相关的新的理解,认为语言、心灵、世界三者之间的一致关系发生在语言之内,而非语言之外;并对哲学的本性做出了全新的诠释,断言哲学研究就是语法研究。

  • 思考哲学基本问题(万千教育)

    作者:布鲁斯.N.沃勒

    哲学基本问题是我们每个人在人生中自觉或不自觉必须面对或思考的。本书作者以基本问题为导向,从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如上帝、知识、心灵、个体同一性、自由意志等入手,探究其历史和文化语境,介绍不同思想家所持的不同立场,同时注重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做哲学”,得出自己的结论。当下的哲学思考与哲学史语境和文献有机结合,使得本书成为一本难得的哲学教材。

    资源丰富而多样是本书的一大特色。穿插在书中各处的引文,对所涉及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即时说明;“阅读部分”广泛引用古今资源对每个基本问题展开详细论述;“补充阅读”则对围绕每个基本问题的线上线下资源做出充分介绍。实践哲学所占比重较高是本书的另一大特色。书中涉及的伦理学、政治学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充分思考人生困惑与社会问题;“练习部分”把每个基本问题与当下的具体语境相联系,邀请我们参与到哲学思考与对话中,成为自己思想的主人。

  • 维特根斯坦与杜尚

    作者:刘云卿

    维特根斯坦是现代最有争议也是最有创造力的哲学家,杜尚则是现代最有争议也是最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从某种意义上说,维特根斯坦是哲学界的杜尚,杜尚是艺术界的维特根斯坦。本书独具慧眼,以深刻的洞察力和思考力,极富特点的文字和表达方式,对维特根斯坦和杜尚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和言说。

  • 艺术与诸众

    作者:[意] 安东尼奥·奈格里

    - 编辑推荐 -

    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帝国》作者安东尼奥·奈格里阐发他20来年对后现代艺术之本质的思考的新著作。

    作者采用致友人书信的形式展现其思想。奈格里的这些朋友广布艺术、哲学、文学、政治等多领域,呈现出一个思想于其中生发的多元视角。

    九大主题再现奈格里与九位友人之间的思想交锋,这些主题汇集了奈格里在不同时期的思考点滴,呈示出一条清晰的思想演进的路径。

    - 内容简介 -

    本书包含的九封论艺术的信,是作者在1980年代流亡法国期间写给朋友的。从早期唯物主义的艺术理解出发,奈格里把艺术生产和各历史时期特有的社会生产结构联系起来。这使得他能够定义后现代和后福特时代(奈格里称之为非物质劳动的时代)的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的本质。

    奈格里试图界定这个新时代的艺术之美,为此,他使用了其思想中的根本概念:独一性、诸众、抽象、集体劳作、事件、生命政治、共产。艺术是活生生的劳动,因此是独一性的发明,是独一形象和对象的发明。但这一表达行为,只有在它借以表达自身的符号和语言转入共同体时,只有当它们被一个共同规划所包纳时,才实现了美。美不是想象的行为,而是一种成为了行动的想象力。艺术,在此意义上,就是诸众。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作者:  [德] 弗里德里希·尼采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尼采的经典代表作之一,也是读者理解尼采美学和哲学的入门书。

    尼采的著作对后世有着巨大的影响。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雅斯贝尔斯、萨特、海德格尔、杰克•伦敦、福柯和德里达、弗洛伊德等等的哲学家,而茨威格、托马斯•曼、肖伯纳、黑塞、里尔克、纪德、鲁迅等直接受他影响的文学家同样数不胜数。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作者将自己关于人类与人类未来的思想全部倾入了此书中,并以符合逻辑的方式通过查拉图斯特拉阐述了出来。在世界哲学史和诗歌史上均占有独特的不朽的地位。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尼采自称这是一本为具有分析和反省能力的艺术家写的书,书中充满心理学的创见和艺术的奥秘。

    虽然刚问世时不被世人所接受,尼采自己却视作可与莎士比亚的“诗作”和《圣经》“第五福音书”与之媲美,并成为经典。

    在这本书里,尼采宣告“上帝死了”,让“超人”出世,于是近代人类思想的天空有了一道光耀千年的奇异彩虹。

    1896年德国著名音乐家理查•施特劳斯创作了同名交响诗。乐曲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其内容完全按照作者自己对尼采哲学与美学思想的想象来创造的。

  • 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

    作者:  倪梁康

    《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试图在某种程度上对胡塞尔概念的概念术语做出初步的确定,以便能为尽早形成在这些术语之中文翻译上的统一创造条件。《通释》显然无法也无意对胡塞尔术语的中译进行某种最终的规定。但它的确带有一定的“证义”意图:只有通过相互间的讨论,而非各行其是,才有可能达到在概念理解和翻译上的互识与共识,从而使得学术的交流和推广成为可能。愿《通释》能为胡塞尔概念中译的讨论提供一个开端性的基础!另一方面,《通释》不仅想面对阅读、研究和翻译胡塞尔原文的专业研究者,而且也想服务于更为宽泛的读者群,即服务于那些无法接触胡塞尔原文、只能阅读和诉诸其中译文的读者。《通释》的一个重要意图就在于,为这些读者进入胡塞尔的巨大思维视域提供一条可能的通道。一个哲学读者,即使他在胡塞尔现象学方面无所准备,也应当可以借助于《通释》而获得对胡塞尔思想的初步理解,甚至可以具体地通过在《通释》中对胡塞尔现象学一、二手资料的介绍而获得对胡塞尔文字风格以及对由一些中心概念所标识的现象学基本问题的初步认识。

  • 美学

    作者:克里斯多弗·库尔-旺特(Christopher kul-want) / 皮埃罗(Piero)

    什么是美?什么是真?这都是美学试图回答的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谈论一件艺术品或者一个设计的“美学”,但美学却远不是简单的对于艺术的体验,它实际上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关系到经验自身的全部本质,是我们通过知觉、感觉与情感去探求的对象,而对美学的研究及其在哲学、艺术和文学界的广泛应用,早在18世纪浪漫主义即将来临之际就已全面展开了。美学到了今天,已经不仅是一门学术专业,更是建立和发展一种以情感为基础的生命哲学的途径。

    这本图文并茂的小书将带领读者在这一重要领域展开探索和旅行。在这一过程中,读者会陆续邂逅从柏拉图到后现代主义的历代思想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