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哲学

  •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in China

    作者:Yuk Hui

    Heidegger's landmark critique of modern technology and its relation to metaphysics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in the East. Yet the conception that there is only one-originally Greek-type of techne has been an obstacle to any original critical thinking of technology in modern Chinese thought. This book argues for the urgency of imagining a specifically Chinese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capable of responding to Heidegger's conception and problematizing the affirmation of technics and technologies as anthropologically universal. Yuk Hui's systematic historical survey of Chinese thought in comparison to the antique philosophy in Europe explains why there is no systematic thinking of technics in Chinese thought. His subsequent investigation of the historical-metaphysical questions of modern technology, drawing on Lyotard, Simondon, and Stiegler, then sheds new light on the obscurity of the question of technology in China. Why has time never been a real question for Chinese philosophy, how has the category of Qi transformed in its relation to Dao in Chinese metaphysical discourse, and how might Chinese thought contribute to a renewed questioning of globalized technics?

  • 三重绳索

    作者:[美] 希拉里·普特南

    本书呈现了美国著名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的知觉观(同时也是心灵观与世界观)和对身心问题这一古老难题的思考。普特南对知觉问题的兴趣由来已久,随着他思想的不断推进,这一问题更是成为他的思考焦点。普特南的这部分思想不仅是他思想的关键部分,更和他的基本哲学立场息息相关,并且还是他思想中的“新实用主义”特征的基本落脚点。

    本书的第一部分是普特南于1994年3月22日、24日和29日在哥伦比亚大学所做的杜威讲座。第二部分则是普特南应美国哲学协会委员会之邀,于1997年11月3日、5日和7日在布朗大学所做的罗伊斯讲座。

    “最让人兴奋的当代哲学家之一”(《泰晤士文学增刊》)为我们阐明和重置了一个永远迷人的问题:我们的知觉与实在的关系。普特南首先考察了实在论的问题:客观知识何以可能?他深刻认识到经验论方法和观念论方法在这一问题上陷入的僵局,并通过强调两者共享的错误前提——我们不能直接知觉世界——来加以批判。在J·L·奥斯汀和威廉·詹姆士的基础上,普特南提出了另一个精妙而富有创造力的选项,他称之为“自然实在论”。

    希拉里·普特南著的《三重绳索(心灵身体与世界)》的第二部分探索了身心问题:心灵是否独立于我们与物理世界的互动?普特南再一次批判性地评估了一组相互对立的当代方法,并指出了它们的不足。《三重绳索》指出整个关于身心问题的讨论都是不恰当的,并在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关于知觉、思维以及它们与身体和外部世界之关系的原创性观点。最后,普特南探讨了两个相关的问题:因果性在人类行为中扮演何种角色?思维和感觉是否拥有特殊的“存在”?

    通过普特南清晰的行文和富有洞见的例子,《三重绳索》解开了哲学在认识论问题上的戈耳迪之结。

  • 新马克思主义导引

    作者:[法]高宣扬

    新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什么?其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什么?

    全景式展现新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

    纵览影响西方世界至今的哲学思潮;

    详述新马克思主义的渊薮、发展历程以及与汉语文化圈的关系;

    展现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科尔施、卢森堡、卢卡奇等人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思想、生命实践!

    新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解,其不同于我们日常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是指自20世纪初以来,尝试重新检讨或反思马克思古典理念,使马克思主义并不只限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形态,而是成为全体进步人类实现社会正义化、合理化和自由化的指导理论,这股思潮已经渗透到社会和文化生活之中。本书主要以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为发展脉络,介绍了自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先驱——卢森堡、卢卡奇、科尔施等思想家以来的基本内容及其实际影响,并针对该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人的生平简历、思想学说作一全面性的论述。

  • 匹兹堡问学录

    作者:[美] 罗伯特·布兰顿 / 陈亚军 访谈 / 周靖 整理

    布兰顿是当代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不仅在英美哲学界,而且也在欧陆哲学界,尤其是德国哲学界,激起很大反响。《使之清晰》是布兰顿最重要的哲学代表作,曾受到哈贝马斯、罗蒂等人的高度赞誉,被前者称为“里程碑式的”杰作,被后者视作近五十年来英美哲学在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等方面的终结。在这部巨著中,布兰顿详细考察了语言、行动、真理、逻辑等一系列重要话题,并试图从社会实践角度出发,在推论语义学基础上,将它们统一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学术界公认,这是一部令人惊喜的经典之作,但同时也是一部艰涩冗长的困难之作。

    围绕这部著作,本书访谈者与布兰顿进行了为期一年(2009-2010)的系列交谈。交谈内容主要涉及如何理解《使之清晰》,同时也涉及一些与之相关的其他话题。在这些交谈中,布兰顿不仅对《使之清晰》的具体内容做了更加通俗简明的解释,而且也对它的背景、风格、线索等给出了清楚的说明。本书是这些交谈的文字再现,相信它们对于读者更好地把握这部巨著,能起到必要的帮助作用。

  • 阿甘本哲学经典(套装共3册)

    作者:  [意] 吉奥乔·阿甘本

    【一】《论友爱》是由三篇文章组成的一本书:《什么是装置?》《论友爱》《教会与王国》

    1.在《什么是装置》中,阿甘本解释了什么是装置这个概念,装置就是权力关系与知识关系的交点

    2.《论友爱》中,阿甘本对爱做了解释1. 有一种纯粹的存在感,一种存在的感觉[aisthēsis]。2. 这种存在感本身是甜美的(hēdys)。3. 存在与生活之间,感觉到某人的存在与感觉到某人的生活之间存在某种对等。如此的陈述定是尼采论题的预备:存在——除“生活”外我们没有其他方式来对它进行想象。

    3.在《教会与王国》中,加入了神学的思考,讨论了权力关系问题。

    【二】《渎神》收录的10篇论文中,阿甘本思考了一系列文学与哲学问题:守护神、自我与各种主体性理论之间的关系;在影像与生活经验中得到阐明的弥赛亚时间的问题;作为文学范式的滑稽模仿;以及魔法在提供伦理准则上的潜能。

    本书论及的话题与主题的范围之广,证明了阿甘本的独特思维方式的创造性,和他对见证行为的——有时徒劳、有时丰产的——持续关注。

    【三】《裸体》一书由10篇各自独立的论文构成,书名取自其中的第七章,阿甘本在本书中探讨了创造与救赎、当代性、威尼斯幽灵、人格身份、复活的荣耀身体、裸体等一系列问题,但看似零散的篇章结构中贯穿着的是同一个主题,那就是用非功用性概念来探讨各种既有秩序对工作和功用的建构,从而在批判现实和观念的基础上打开各种可能性。这也是作为政治哲学家的阿甘本一直以来的理论努力。

  • Reality Is Not What It Seems

    作者:Carlo Rovelli

    What are time and space made of?

    Where does matter come from?

    And what exactly is reality?

    Theoretical physicist Carlo Rovelli has spent his whole life exploring these questions and pushing the boundaries of what we know. Here he explains how our image of the world has changed over the last few dozen centuries.

    In elegant and accessible prose, Rovelli takes us on a wondrous journey from Aristotle to Albert Einstein, from Michael Faraday to the Higgs boson, and from classical physics to his own work in quantum gravity. As he shows us how the idea of reality has evolved over time, Rovelli offers reader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ories he introduced so concisely in Seven Brief Lessons on Physics. His evocative explanations invite us to imagine, beyond our ever-changing idea of reality, a whole new world that has yet to be discovered.

  • 第七感

    作者:  [美] 乔舒亚·库珀·雷默

    乔舒亚·库珀·雷默,全球知名的思想家、第七感理念的实践者、中国问题专家,首次提出新时代人人必备的感知能力——“第七感”,即对互相连接的世界的感知力。他认为,一旦你拥有了第七感,你会成为思想及认知领域的引领者:你将摒弃人们惯用的、以地理思维为主导的思考方式,转而运用时空思维进行思考;你将能够透过事物表象看到其本质和未来发展;你将能够掌控新时代的权力与力量,透过第七感便能打开新力量的门户。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德国哲学家尼采提出,人类只有具备“第六感”才能在当时看似疯狂的工业革命中生存下来。而在21 世纪,如果不具备“第七感”,你又如何能在巨变的网络连接大时代中生存下来?

  • 法哲学原理

    作者:[德]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是黑格尔在1818年任柏林大学教授时写的,于 1821年正式出版,系统地反映了黑格尔的法律观、道德观、伦理观和国家观,也是人们研究黑格尔晚年政治思想的重要依据之一。《法哲学原理》从哲学的角度解析法,用辩证的思维探悉法、道德与伦理之间的奥秘,从而迈向自由的意志。

    黑格尔的法哲学属于其哲学体系中的精神哲学部分。在黑格尔看来,无论是自然哲学还是精神哲学,都是对逻辑学的补充与应用。法哲学作为精神哲学中的客观精神同样也是对逻辑学的补充与应用。黑格尔认为,法是自由意志的体现,真正的自由是受客观的、具有普遍性的法的限制的自由。所以,自由在法中才能实现。他把这种法的发展分为抽象法、道德、伦理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构成了《法哲学原理》一书的主要内容。

  • 判断力批判

    作者:[德] 伊曼努尔·康德

    本书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三大批判之第三批判,出版于1790年。这是康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部著作,他从构思到写就这三部著作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是其批判时期哲学思想的集中表述。从内容上来看,“纯粹理性批判”的任务是要确定人类认识能力的先天要素及其先天要素的若干规定;“实践理性批判”的任务是理性的实践使用的先天原理的可能性、范围和界限:“判断力批判”是要消除前两个批判所造成的自然和自由、现象和本体、知识和道德的分裂与对立。全书除了序言和一个完整的导言外,分为“审美判断力批判”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两部分。

    本书的翻译主要依据《哲学丛书》第39a卷,是卡尔·弗兰德尔编,费利克斯·迈纳出版社于汉堡1924年的第六版,1974年重印本。

  • 劳特利奇哲学史

    作者:图书编委会

  • From Bacteria to Bach and Back

    作者:Daniel C. Dennett

    One of America’s foremost philosophers offers a major new account of the origins of the conscious mind.

    How did we come to have minds?

    For centuries, this question has intrigued psychologists, physicists, poets, and philosophers, who have wondered how the human mind developed its unrivaled ability to create, imagine, and explain. Disciples of Darwin have long aspired to explain how consciousness, language, and culture could have appeared through natural selection, blazing promising trails that tend, however, to end in confusion and controversy. Even though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ner workings of proteins, neurons, and DNA is deeper than ever before, the matter of how our minds came to be has largely remained a mystery.

    That is now changing, says Daniel C. Dennett. In From Bacteria to Bach and Back, his most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of evolutionary thinking yet, he builds on ideas from computer science and biology to show how a comprehending mind could in fact have arisen from a mindless process of natural selection. Part philosophical whodunit, part bold scientific conjecture, this landmark work enlarges themes that have sustained Dennett’s legendary career at the forefront of philosophical thought.

    In his inimitable style―laced with wit and arresting thought experiments―Dennett explains that a crucial shift occurred when humans developed the ability to share memes, or ways of doing things not based in genetic instinct. Language, itself composed of memes, turbocharged this interplay. Competition among memes―a form of natural selection―produced thinking tools so well-designed that they gave us the power to design our own memes. The result, a mind that not only perceives and controls but can create and comprehend, was thus largely shaped by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evolution.

    An agenda-setting book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philosophers, scientists, and thinkers, From Bacteria to Bach and Back will delight and entertain anyone eager to make sense of how the mind works and how it came about.

    4 color, 18 black-and-white illustrations

  • 悲剧与礼法

    作者:肖有志

    弁言 /1

    引论 /1

    一、 政治神学抑或存在的发现 /1

    二、 礼法的思想史问题:神义论与人义论的辩难 /5

    索福克勒斯悲剧 /17

    一、立法者的知识与德性——古希腊戏剧与民主政制 /17

    二、礼法的灵魂学问题——《埃阿斯》场景和开场 /24

    三、礼法的政治神学问题——重释《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 /33

    柏拉图《米诺斯》 /57

    一、 引题 /57

    二、 礼法即政治神学(313a1—314c3) /60

    三、 礼法即存在的发现(314c4—318a7) /73

    四、 立法者的悲剧形象及其重塑(318b1—321d10) /111

    莎士比亚悲剧 /177

    一、礼法的政治与人性问题——《雅典人泰门》文本形式解析 /177

    二、礼法的政治与德性问题——《麦克白》结构与情节初步分析 /183

    附录 /195

    一、民主新礼法的女人教育——欧洲古典文学教学散议之一/195

    二、古典礼法中的女人形象——欧洲古典文学教学散议之二 /199

    三、古典学教育中的柏拉图问题——《西方古典文献学发凡》评述 /209

    爱欲与德性——欧洲古典文学修习琐记(代后记) /209

    补记 /223

    参考文献 /225

  • 恩格斯传

    作者:【英】戴维·麦克莱伦

    本书是关于恩格斯生平与思想的简明传记。麦克莱伦在30多年前出版的《恩格斯传》第一版中力图表明,近年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日益增加,但恩格斯的贡献经常遭到误解和低估。这部关于恩格斯生平与思想的简明传记表明他的作用有多么重要,他不仅为马克思提供物质和道义上的支持,而且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的种子,使很多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原则得到了发展。作者认为,恩格斯是一个重要的思想家,特别是在人类学和历史学领域,而且对以往兴起的马克思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与马克思相比,恩格斯的思想具有鲜明的特征。在本书中文版即将付梓之际,麦克莱伦为中国读者撰写了序言,简要表达了他关于恩格斯生平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的新见。

  • 爱的戏剧

    作者:  [美] 阿兰·布鲁姆

    本书是阿兰·布鲁姆《爱与友谊》第二部分。作者在本书中细致解读了莎士比亚的六部戏剧,从《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青春的爱,到《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成熟的爱,再到《一报还一报》中爱与宗教、政治的复杂交织,以及《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中爱与欺骗的较量、《冬天的故事》中一种自然神学下的爱、《哈尔和福斯塔夫》中一种特具哲学性的爱。

    莎士比亚是自然最纯粹的声音。他的戏剧向我们展示了最多样的爱欲表达。

  • 身体、不死与神秘主义

    作者:程乐松

    对道教的学术研究兴起于晚近的一百五十年,在这百余年的传统中,道教的文化形象逐渐被固化为迷信、愚民实践、缺乏宗教传统的神圣性及缺乏原创性等,这些刻板的印象严重低估了道教的文化价值。本书从观念史的视角入手,聚焦于神秘主义、身体、不死这三个核心概念,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及生活世界出发,诠释了道教在中国人的日常及信仰生活中的角色及其背后的理路。这种“同情理解”的研究视野有助于弥合历史与信仰之间的巨大鸿沟。

  • 爱的设计

    作者:[美] 阿兰·布鲁姆(Allan Bloom)

    本书是阿兰·布鲁姆《爱与友谊》第一部分。在本书中,作者解读了卢梭和深受其影响的四位小说家——司汤达、奥斯汀、福楼拜、和托尔斯泰。

    卢梭是爱的现代阐述者与倡导者,他发起了一场爱的运动——浪漫主义运动。这场伟大的运动立志要在孤立的布尔乔亚社会中为人的联合提供一个新基础。在本书中,卢梭与卢梭主义者们(Rousseauans)扮演了双重角色。他们是爱的伟大见证者,但他们运动的失败与19世纪末爱作为一个文学主题的垮台也是密切相关的。

  • 哲人的自然与道德

    作者:施特劳斯

    尼采似乎是标签最多的哲学家:生机主义者、后现代主义者、启蒙主义者、反形而上学主义者、虚无主义者、古典主义者、敌基督论者、法西斯主义者……问题在于,形形色色的标签到底有助于我们理解尼采,还是阻碍了我们触及尼采这一“自由精神”?如果有人想从尼采那里学到点什么东西的话,最为稳妥而谦逊的做法,就是踏踏实实地阅读尼采。

    尼采的《善恶的彼岸》一书有个副标题:“未来哲学的序曲”。我们知道,尼采一生都致力于一种“未来哲学”,而《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则是这一努力的思想结晶——可同样众所周知的是,此书又十分难懂。为了进入尼采的思想宫殿,从“序曲”着手最为稳妥。

    在1971年至1972年,施特劳斯在美国圣约翰学院开设了一期尼采研讨班,专门讨论《善恶的彼岸》。在这次讲课中,施特劳斯将尼采视为一位严谨而有深度的写作者,并力图像尼采本人一样来理解尼采。通过对文本进行字里行间地推敲,施特劳斯直击尼采思想的核心:对哲人的捍卫,或者说,对哲学生活——这一最卓越的生活方式——的捍卫。

  • 爱的阶梯

    作者:[美] 阿兰·布鲁姆(Allan Bloom)

    本书是阿兰·布鲁姆《爱与友谊》第三部分。作者在讨论完卢梭、莎士比亚之后,回溯到柏拉图。柏拉图的《会饮》致力于探究爱欲。这位爱的古代哲人,他不但与莎士比亚一样忠于自然,而且还通过一个比戏剧更宽的光谱来表述爱欲,并对其意义作了一番更为贴切的理性论述。他不但把爱欲呈现为一个表明我们自身不完满的痛苦而贫乏的信号,他还把它呈现为是一个给予的、创造性的信号。他探索了“爱自己”与“爱美好事物”间的张力,“爱欲对家庭的从属”与“爱欲所暗示的自由”间的张力。在爱欲里,他看到了同时达成个体幸福与真正人类共同体的可能性。

  • 哲学的历程

    作者:[美]威廉·F. 劳黑德

    哲学史不是一座布满灰尘的博物馆,它的呈现远比我们认为的更加富于生气。好的哲学史书也不是包含密集而扼要事实信息的百科全书,而是一场对话与发现之旅。

    本书产生于作者几十年的哲学史教学经历,一再修订再版。它致力于厘清长达若干世纪的哲学对话,介绍了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四个时期的主要哲学家,并把他们置于具体的文化背景中,梳理了他们试图完成的哲学任务、对前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使用本书的教师与学生也是这场对话的积极参与者。本书每章都有其独立性,教师可以根据课时安排任选章节开展教学。分布于书中各处的“想一想”以及每章末尾的“当代联系”、理解题、思考题将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这场哲学对话中来,与伟大的哲学家同行,培养思维技能,扩展好奇心,进而以新的眼光看待世界。

    由此,在哲学这场庞大的聚会中,新的对话不断开启,随着新的参与者的加入,之前对话的主题被重新拾起并沿不同方向继续发展。

  • 形而上学与科学外世界的虚构

    作者:[法] 甘丹·梅亚苏

    《形而上学和科学外世界的虚构》中,甘丹•梅亚苏借解读艾萨克•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说《桌球》,完成了他对于形而上学的精彩讨论。他以文学为平台,通过对科学外虚构的小说的验证,具象地描述了科学外世界的虚构所构建的世界的样貌。更为核心的是,他提出了新的虚构小说的类型:科学外世界的虚构小说,即科外幻小说。从这本书开始,他对于自己的核心哲学命题的研究,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用解读文学作品的方式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也让这部作品具备了很强的可读性。

    “他所心系的现实不在于事物本来的样子,而是它们永远能是别的什么的可能性。”

    ——哲学家彼得•霍尔沃德评论甘丹•梅亚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