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

作者:汪晖

分类:文学

ISBN:9787108020505

出版时间:2004-07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标签: 思想史  汪晖  思想  现代中国思想  现代性  中国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两卷四册)  社会学 

章节目录

前言 导论 第一节两种中国叙事及其衍生形式 第二节帝国/国家二元论与欧洲“世界历史” 第三节天理/公理与历史 第四节中国的现代认同与帝国的转化 上卷 第一部 理与物 第一章 天理与时势 第一节天理与儒学道德评价方式的转变 第二节礼乐共同体及其道德评价方式 第三节汉唐混合制度及其道德理想 第四节理的系谱及其政治性 第五节天理与郡县制国家 第六节天理与“自然之理势” 第一章 物的转变:理学与心学 第一节“物”范畴的转化 第二节格物致知论的内在逻辑与知识问题 第三节“性即理”与物之自然 第四节乡约、宗法与朱子学 第五节朱子学的转变与心学 第六节此物与物 第七节无、有与经世 第八节新制度论、物的世界与理学的终结 第三章经与史(一) 第一节新礼乐论与经学之成立 第二节经学之转变 第四章经与史(二) 第一节辟宋与清代未学的兴衰 第二节经学、理学与反理学 第三节六经皆史与经学考古学 上卷 第二部 帝国与国家 第五章内与外(一):礼仪中国的观息与帝国 第一节礼仪、法律与经学 第二节今文经学与清王朝的法律/制度多元主义 第三节今丈经学与清王朝的合法性问题 第四节大一统与帝国:从礼仪的视野到舆地学的视野 第六章内与外(二):帝回与民族国家 第一节“海洋时代”及其对内陆关系的重构 第二节作为兵书的《海国图志)与结构性危机 第三节朝贡体系、中西关系与新夷夏之辨 第四节主权问题:朝贡体系的礼仪关系与国际法 第七章帝国的自我转化与儒学普遍主义 第一节经学诠释学与儒学“万世法” 第二节克服国家的大同与向大同过渡的国家 第三节《大同书》的成书年代与早期康有为的公理观 第四节作为世界管理的“大同” 第五节经学、孔教与国家 第六节从帝国到主权国家:‘冲国”的自我转变 下卷 第一部 公理与反公理 第八章宇宙秩序的重构与自然的公理 第一节严复的三个世界 第二节“易的世界”:天演概念与 民族一国家的现代性方案 第三节“群的世界”:实证的知识谱系与社会的建构 第四节‘名的世界”:归纳法与格物的程序 第五节现代性方案的“科学”构想 第九章道德实践的向度与公理的内在化 第一节梁启超的调和论及其对现代性的否定与确认 第二节“三代之制”与“诸科之学”(1893―1901) 第三节科学的领域与信仰的领域(1902-1917) 第四节科学与以人为中心的世界(1918―1929) 第十章无我之我与公理的解构 第一节章太炎的个体、自性及其对“公理”的批判 第二节临时性的个体观念及其对“公理”的解构 ――反现代性的个体概念为什么又以普遍性为归宿? 第三节民族一国家与章太炎政治思想中的个体观念 ――在个体国家的二元论式中为什么省略了社会? 第四节个体观念、建立宗教论与‘齐物论” 世界观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 一一在无神的现代语境中,什么是道德的起源? 下卷 第二部 科学话语共同体 第十一章 话语的共同体与科学的分类谱系 第一节“两种文化”与科学话语共同体 第一节 中国科学社的早期活动与科学家的政治 第三节世界主义与民族一国家: 科学话语与“国语”的创制 第四节胡明复与实证主义科学观 第五节作为“公理”的科学及其社会展开 第六节现代世界观与自然一元论的知识分类 第十二章作为科学话语共同体的新文化运动 第一节“五四”启蒙运动的“态度的同一性” 第二节作为价值领域的科学领域 第三节作为科学领域的人文领域 第四节作为反理学的“新理学” 第十三章东西文化论战与知识/道德二元论的起源 第一节文化现代性的分化 第二节东西文化论战的两种叙事模式 第三节东/西二无论及其变体 第四节新旧调和论的产生与时间叙事 第五节总体历史叙事中的东/西二元论及其消解 第六节总体历史中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第七节从文化观的转变到主体性转向 第十四章知识的分化、教育改制与心性之学 第一节知识问题中被遮蔽的丈化 第二节张君助与知识分化中的主体性问题 第三节知识谱系的分化与社会文化的“合理化” 第十五章 总论:公理世界观及其自我瓦解 第一节作为普遍理性的科学与现代社会 第二节科学世界观的蜕化 第三节现代性问题与晚清思想的意义 第四节作为思想史命题的“科学主义”及其限度 第五节哈耶克的科学主义概念 第六节作为社会关系的科学 第七节技术统治与启蒙意识形态 附录一 地方形式、方言土语与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形式”的论争 第一节作为“民族形式”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一一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民族主义政治与文学问题 第二节“地方形式”概念的提出及其背景 一一战争对乡村与都市关系的重构 第三节“地方性”与“全国性”问题 第四节方言问题与现代语言运动 第五节“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否定之否定 附录二 亚洲想像的谱系 第一节“新亚洲想像”的背景条件 第二节亚洲的衍生性:帝国与国家、农耕与市场 第三节亚洲概念与民族运动的两种形式 第四节民主革命的逻辑与“大亚洲主义” 第五节多个历史世界中的亚洲与东亚文明圈 第六节互动的历史世界中的亚洲 第七节一个“世界历史”问题:亚洲、帝国、民族国家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前言 导论 第一节两种中国叙事及其衍生形式 第二节帝国/国家二元论与欧洲“世界历史” 第三节天理/公理与历史 l.时势与时间 2.天理与公理 第四节中国的现代认同与帝国的转化 1.民族认同的两种解释方式 2.中国认同与语言问题 3.儒学与少数民族王朝中的中国认同 4.帝国时代的地域扩张、国际关系与主权问题 5.帝国建设、国家建设与权力集中的趋势 上卷 第一部 理与物 ......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上下两部,每部分上、下两卷。第一部上卷为《理与物》,下卷为《公理与反公理》;第二部上卷为《帝国与国家》,下卷为《科学话说共同体》。全书共150万字,从宋明礼学说起,分析中国思想界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并特别分析晚清直至新文化运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科学主义”观念,指出这一观念和中国思想现代转型具有密切而复杂的关系。

下载说明

1、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是作者汪晖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