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现代性

  • 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

    作者:汪民安

    ★ 知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汪民安,广受读者喜爱的经典作品。

    ★ 和《现代性》一样优美、晓畅,让人如痴如醉的学术著作。

    汪民安教授对于理论的阐述深入浅出,阅读体验极佳,他具备一种国内罕见的本雅明气质,学术随笔流畅易读,酣畅漓淋,魅力十足。

    ★ 身体,是个人最后一份私有财产,它与欲望、社会、权力有着怎样的纠葛?它该如何突破重重遮蔽,发出自己的声音?

    ★ 疫情危机下的封锁、都市中家园概念的缺失、对居住空间的激烈争夺、大型商场中物的牢笼……种种空间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又如何困扰着我们每个人?

    =======================

    【内容简介】

    本书是知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汪民安对身体、空间等论题所做研究的成果结集,分为“身体的技术”“空间的政治”“后现代性的谱系”三个部分,共十九篇文章。第一部分的六篇文章论述“身体”在西方学术史中的地位和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第二部分的六篇文章是作者对“空间”问题的研究成果,集中讨论了身体的社会学,以及权力如何把个人的身体局限在空间之中,第三部分收录的七篇文章是对后现代理论的各位大理论家德里达、罗兰•巴特、乔治•巴塔耶、福柯等的精彩评论,以及对后现代性理论的发展线索的整理回顾。

    汪民安教授以后现代哲学的理论视角,考察个人身体、社会生活和现代政治的关联性,洞察细微,挖掘深入,表达精辟,会让读者对身体、对各类空间、对后现代哲学及其研究方法有更多的理解与启发。

    =======================

    汪民安老师关于身体、空间和后现代性这三个当代哲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的论文集,既有深入丰富的学理性,又贯穿着生动有趣的日常生活经验,无论是文笔还是分析能力都让人赞叹。个人认为,国内学者当中,汪老师是最具备本雅明般气质与作品风格的人。

    —— 江海一蓑翁(豆瓣网友)

    虽然我也认同学术写作不需要文笔这回事,但真的存在这种学者能把复杂的理论渗透在遣词造句的刻意制造中,比如汪老师。头发和家乐福的写作是完全的巴特式的效仿,汪老师对尼采和巴特两种断片式的、警句式的写作做了精准的譬喻,从此来看汪老师或许也是他所描述的那种巴特式学者:用一种闲情逸致征服对象(理论)。

    —— 二级发呆员(豆瓣网友)

  • 现代性及其不满

    作者:[美]史蒂文·史密斯

    耶鲁大学政治哲学公开课姊妹篇,施特劳斯派经典之作

    一本书囊括现代哲学大师名著

    从文艺复兴的马基雅维利到20世纪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索尔•贝娄,

    从小说与人生故事中,获取政治智慧,体验哲思愉悦。

    现代人有什么特殊?古代与现代有什么不同?

    现代人真的比古代人更幸福吗?

    ——理解现代心灵,应对孤独虚无,走出现代性困境

    编辑推荐

    ◎作者史密斯为耶鲁大学政治哲学名家,极受国内外读者欢迎;

    ◎社科畅销书《耶鲁大学公开课:政治哲学》姊妹篇;施特劳斯派政治哲学经典之作;

    荣获包括爱默生奖在内的多项学术奖项,2009年荣获莱克斯•希克森社会科学领域杰出教师奖;

    ◎讨论备受关注的古今之争和现代性危 机,思想文化领域的热门话题;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着“何为现代性”和“我们的不满”两个主题展开论述。

    在前一部分中,作者追溯了“现代性”概念在哲学中的历史,从“第一个现代政治科学家”马基雅维利,到将人类认知的核心定位到自己主观意识的笛卡尔,再到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的颂扬者黑格尔;

    而在后一部分中,作者则梳理了从卢梭到施特劳斯,再到索尔•贝娄等一系列“反启蒙”思想家或曰现代性批判者的理路。

    在全书的最后,他把选择建立或赞同何种意义上的现代性这个问题留给“现代人”自己去回答——我们无法避免成为现代人,但并不需要全盘接受现代性所包含的一切,也并不需要全盘否定之。

    媒体推荐

    ★这本书是思想史的典范之作——丰富、有穿透力、富有意义。史蒂文•史密斯完全把握住了关于现代性的智识传统,另外他还有一种行文清晰却不因此牺牲论题复杂性的天分。他让我们以新鲜的目光去看待许多有价值的事物。当他的学生一定很快乐。

    ——莱昂•威瑟迪尔,《新共和》知名编辑

    ★无论你是拥护现代性,还是从前现代或后现代角度对现代性提出批判,这都是一本会让你着迷、启迪你、激发你思考的书。其中的每一章都可以作为独立的论述文章成篇,而它们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重要的论证。与此同时,阅读它们还能带来最高级别的智性愉悦。

    ——迈克尔•沃尔泽,新泽西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士

    ★史蒂文•史密斯有力而简明清晰的思想史论著为我们关于“古今之争”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他向我们展示了一群貌似各不相关的现代思想家和作家是如何通过探讨永恒的问题,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和观念的。作为一部关于“我们西方人如何来到今天”的著作,《现代性及其不满》会对我们关于自身未来的讨论大有裨益。

    ——迈克尔•罗斯,卫斯理安大学校长

    ★史蒂文•史密斯及时而有见解的新著,提出了许多深具洞见且范围广阔的对现代性及其内在冲突的讨论。未来的许多年里一直会有人阅读它。

    ——查尔斯•格里斯沃德,波士顿大学布恩哲学讲席教授

  • 轴心文明与现代社会

    作者:金观涛

    本书以轴心文明的起源和演化为基点,运用观念史和系统论的研究方法,系统勾画了史前至今人类文明的主要脉络,并试图寻找一种能够容纳不同文明的大历史观。这种历史观既能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整合,又能包含西方的历史经验,同时能说明中国独特的历史发展进程。为此,作者着重考察了普遍观念(社会思想文化)与社会行动(历史事件)之间的互动模式,对古代文明的兴衰、现代社会的形成、民族国家的建立、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文明的冲突等事关人类社会命运的重大问题,均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这个周密的解释框架之下,纷乱历史表象背后文明的本质逐渐清晰起来,现代社会的走向和人类文明的未来也有了可供展望的理论工具。

  • 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

    作者:[瑞士]C·荣格

  • 多元现代性

    作者:(挪威)希尔贝克(SkirbekkG)

  • 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

    作者:利奥塔

        编者就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作了广泛的交流,对于普遍性的坚持与拒斥,的确是哈贝马斯与法国思想家发生冲突的焦点,德里达对普遍性与确定性的颠覆是最激进的,虽然哈贝马斯与德里达都共享了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成果,但理论取向却大相径庭。
  • 哈贝马斯、现代性与法

    作者:马修·德夫林,等

    本书是论述哈贝马斯政治哲学和法学理论的权威性著作,内容涉及交往行为理论对于法学理论发展的重大贡献,现代社会法律的正当性基础,民主与法治的关系,以及商谈伦理学视域中的人权等重要议题。作者均是研究哈贝马斯理论的国际名家。他们从不同学科和不同视角阐释了哈贝马斯的政治哲学和法学理论,既指出了其中的重大贡献,也对哈氏的某些观点进行了商榷并提出了质疑。这些讨论、对话和商榷不仅有助于读者深化对于哈贝马斯法学理论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推进这种理论的改进和发展。. 本书是具有深度的法哲学和法社会学著作,适合于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的政治哲学和法学理论研究者,也适合于对法哲学、法社会学以及政治哲学饶有兴趣的一般读者。
  • 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

    作者:列奥·施特劳斯,刘小枫编

    施特劳斯接手审理尼采对苏格拉底提出的指控,并得出与尼采相反的结论:西方现代性恰恰是由于西方哲人不再理会或不再能理解苏格拉底问题的结果——从现代性问题出发,尼采提出了“苏格拉底问题”;同样从现代性问题出发,施特劳斯却通过重审“苏格拉底问题”看清了现代性问题的深远本相,并由此找到了超克现代性方案的方案。 我们没有充分地阐释古典哲学,这归因于我们欠缺这么做的哲学动力。几代人过后,我们如今认识到有必要对现代原则进行一次自由的重审,而这场重审必定暗含着对古典哲学的充分理解,这一认识第一次弥补了这一欠缺。 编者说明 我们时代的危机(李永晶 译) 政治哲学的危机(李永晶 译) 现代性的三次浪潮(丁耘 译) 马基雅维里与古典文学(彭磊 译) 《霍布斯的政治学》德文版前言(娄林 译) 论卢梭的意图(冯克利 译) 德意志虚无主义(丁耘 译) 评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余慧元 译) 注意一种被遗忘的写作艺术(林志猛 译) 斯巴达与色诺芬的品味(陈戎女 译) 论柏拉图政治哲学新说之一种(彭磊 译) 评色诺芬的《希腊志》研究(高诺英 译) 苏格拉底与政治学问的起源(肖涧 译) 剖白(何子建 译)
  • The Crisis of Global Modernity

    作者:Prasenjit Duara

    In this major new study, Prasenjit Duara expands his influential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present circulatory, transnational histories as an alternative to nationalist history. Duara argues that the present day is defined by the intersection of three global changes: the rise of non-western powers, the crisis of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nd the loss of authoritative sources of what he terms transcendence - the ideals, principles and ethics once found in religions or political ideologies. The physical salvation of the world is becoming - and must become - the transcendent goal of our times, but this goal must transcend national sovereignty if it is to succeed. Duara suggests that a viable found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might be found in the traditions of Asia, which offer different ways of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sonal, ecological and universal. These traditions must be understood through the ways they have circulated and converged with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s.
  • 現代性中的社會想像

    作者:查爾斯.泰勒 Taylor, Charl

    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政治哲學家之一,查爾斯?泰勒以他對政治與道德理論的貢獻享譽國際。在《現代性的社會想像》裡,泰勒繼續他晚近對多重現代性所做的反思。為解釋各種現代性之間的歧異,泰勒發展出「社會想像」的觀念,也就是一種對於某群特定的人們想像其集體社會生活的方式的廣泛理解。 藉由重述西方現代性的故事,泰勒追索出一種獨特社會想像的發展。西方社會想像由一種建立在平等參與者的互利之上的道德秩序觀念所發動,它的特色在於三種關鍵文化形式:經濟、公共領域,以及自我治理。在這部篇幅與風格都平易近人的作品裡,泰勒為這些文化形式所做的解釋,提供了我們一種清晰而簡明的架構,不僅能夠用以理解西方現代生活的結構,同時也能藉以理解現代性在世界各地所採取的不同形式。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現代的道德秩序 第二章 何謂「社會想像」? 第三章 觀念論的幽靈 第四章 大解組 第五章 經濟作為客觀化的實在 第六章 公共領域 第七章 公與私 第八章 享有主權的人民 第九章 滲透一切的秩序 第十章 直接社會 第十一章 能動性與客觀化 第十二章 敘事模式 第十三章 俗世性的意義 第十四章 地方化歐洲 致謝
  • 现代性的终结

    作者:[意]詹尼·瓦蒂莫(Gianni Vat

    《现代性终结:虚无主义与后现代文化诠释学》(The End and Modernity:Nihilism and Hermeneutics in Post-modem Culture)是意大利著名思想家G.瓦蒂莫(Gianni Vattimo)的重要著作。该著作主要由导论和10章正文构成:第一部份“作为命定的虚无主义”,包括“为虚无主义辩护”和“人文主义危机”两章;第二部分“艺术的真理”,包括“艺术的死亡或衰退”、“诗语的飘落”、“装饰/艺术杰作”、“艺术革命的结构”四章;第三部份“现代性的终结”,包括“诠释学与虚无主义”、“真理与诠释学本体论修饰学”、“诠释学与人类学”、“虚无主义与哲学后现代”四章。该书在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西方国家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反响。 《现代性终结》一书,以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思想对真理问题的诠释为核心主题,紧密结合西方文化、科学现代性终结和后现代转变,通过对19世纪、尤其是20世纪西方的重要思想家尼采、海德格尔、加达默尔、本雅明、库恩、罗蒂等的现代性或后现代性思想的理论阐述,集中论述了西方现代性历程中出现的思想危机,以及后现代文化诠释学试图解决这些危机的理论尝试。作者力图通过现代性思想中虚无主义、人文主义、艺术真理、现代性的终结等问题的探讨,为人们理解现代性的完成及其对艺术和科学产生的后果提供一种哲学基础和诠释学理论视野。 该著作英译本富有英译者的长篇导论,对瓦蒂莫的思想做了通俗而全面的介绍。
  • Everyday Modernity in China

    作者:Dong, Madeleine Yue,

    Is modernity in non-Western societies always an “alternative” modernity, a derivative copy of an “original modernity” that began in the West ? No, answer the contributors to this book, who then offer an absorbing set of case studies from modern China to make their point. By focusing on people’s ordinary routines of working, eating, going to school, and traveling, the authors examine the notion of modernity as it has been staged in the minute details of Chinese life. Essays explore people’s basic search for food, water, and lighting during the late-Qing -- early republican era; contradictory attitudes toward women and the violence of foot-binding; the role of Chinese scientists in promoting a shift to modern, nationalistic discourses;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savings banks among urban Chinese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the transnational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of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in Xiamen, Fujian Province; and middle-class “Shanghai travelers” who imagined themselves as cosmopolitan consumers. Looking at the post-Mao reform era of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contributors explore the theme of “revaluation” – that is, the way China’s move into global capitalism is commoditizing goods and services that previously were not for sale, from domestic labor to recycling and water resources, in an increasingly consumer-oriented society.
  • 全球现代性

    作者:[美] 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全球文化系列•全球现代性: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现代性》中,德里克主张,现在代表的不是全球化的开始,而是其终结。目前我们正处于资本主义展开的一个新时代——“全球现代性”。随着20世纪80年代东欧剧变,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在文化上产生了对现代性的反要求。全球化的现代性导致了现代这个概念的分裂。
  • 民困愁城

    作者:甯應斌,何春蕤

    本書的知識-政治主旨可表達如下:本書揭示公共世界與私人生活的互相關連,因此談論經濟、政治、資本等議題時不能不論及性、情緒、個性(自戀)文化等等之作用,反之亦然。然而本書同時也指出:公與私無法彼此完全相通──本書在探討憂鬱症時很清楚地顯示:社會壓迫與客觀的現代動力固然是憂鬱症的成因條件,但是仍有個人身體、家庭關係與生命史的偶然因素。這些不能被納入公共的偶然,雖然屬於私密領域,不能被社會完全建構或被政治方案改造,但是卻又有十足的政治蘊涵,可以用來說明那些企圖「透過公共集體努力來改造偶然私密」的政治路線之不可行,例如保守的傳統主義者、女性主義、禁慾左派的路線等(不論是反變態、反色情、反不文明)。同樣的,因為這些無法被社會建構與公共努力所掌握的偶然因素作祟,(壞)情緒無法完全納入社會的理性管理,相反的,社會控制與情感理性化的企圖反而持續產生不適當或沒來由的情緒,易言之,某些情緒管理反而帶來無法管理的情緒。 一言以敝之,本書指出:「情感的理性化」與「獸性的文明化」均有其限度,故而「道德進步」亦有其限度。 本書是處理情感現代性與情緒疾病的學術論著,對流行的進步觀念與批判成見提出質疑。本書同時也解釋了當代思潮與批判理論的許多基本觀念與學術常識,部份章節可供對社會運動有研究興趣的學生閱讀,還有部份章節也適合對情緒哲學有興趣的哲學學生。 本書從批判理論與情緒哲學這兩種取向探究心理疾病與社會的關連,延續著性政治對公∕私區分的辯證,主張被視為私密的情感情緒應該是社會批判理論的基本核心範疇,而且公共無法窮盡私密的意義,社會與心理之間存在著斷裂縫隙。本書指出了(西方)現代性的黑暗面,認為高舉文明現代、政治正確的道德進步主義,看似與道德保守主義對立,其實兩者所構成的新道德主義是當代新自由主義的側翼。
  • 我们的现代性

    作者:帕沙·查特吉

    《从西天到中土•印度当代新思潮读本•我们的现代性:帕沙•查特吉读本》收录了查特吉的五篇文章,“流行文化批判”、“我们的现代性”、“社群在东方”等;经由这些文章,可以了解查特吉所擅长的关于下列问题的批评、思考:流行文化在塑造大众对文化乃至社会、政治事件的认知方面的影响,现代社会的公共生活,以及亚洲各国内部不同社会阶层、群体的自我认知及其交往。
  • 犹太人与现代资本主义

    作者:[德] 维尔纳·桑巴特

    《犹太人与现代资本主义》作者维尔纳·桑巴特从马克斯·韦伯的著作中得到启发,思考了犹太文化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意义,论证了犹太文化中信奉律法、理性主义和商业天才以及在处理犹太人与非犹太人关系问题时的不同道德和社会行为准则,对资本主义精神产生的影响。
  • 巴黎,现代性之都

    作者:David Harvey 大衛.哈維

    巴黎一直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城市,迄今魅力不減反增,但它卻是在「第二帝國」時期,才翻身成為我們今日所知的現代性樣板。在一八四八到一八七一年兩次失敗的革命之間,巴黎經歷了一場驚人的轉變,俗稱「巴黎大改造」。奧斯曼男爵,傳奇的巴黎首長,一手打造巴黎的外觀,以今日巴黎四處可見的林蔭大道,取代了昔日的中世紀地圖,巴黎才變成今日如夢如幻的巴黎。這段期間也興起了以高級金融為主體的新資本主義形式,以及現代的大眾消費文化。城市外貌及社會景觀的遽變,帶來嶄新的現代主義文化,同時也脅迫巴黎沿著階級的界線斷裂,結果是一八七一年巴黎公社的興起,以及隨後的血腥鎮壓。  巴黎為何成為巴黎?哈維的全景式觀照與戲劇式的敘述,使得閱讀本書一直充滿著張力。本書與卡爾.休斯克《世紀末的維也納》,允為研究現代都市興起的兩大歷史傑作。 作者簡介 大衛.哈維David Harvey   世界知名的批判性知識分子。他有十本作品,包括《後現代性的狀況》(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社會正義與城市》(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資本的空間》(Spaces of Capital)、《資本的限制》(The Limits to Capital)與《新帝國主義》(The New Imperialism)。之前多年任教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與牛津大學,現任教於紐約市立大學研究中心(CUNY Graduate Center)與倫敦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譯者簡介 黃煜文  1974年生,台灣大學歷史學碩士,現為專職譯者,譯著甚豐。  重要譯作有《論歷史》、《世紀末的維也納》、《肉體與石頭》、《孩子的歷史》(以上為麥田出版);《錯的是我們,不是我:家暴的動力關係》、《懲罰與現代社會》、《你的權利從哪裡來?》(以上為商周出版)。
  • 现代性的碎片

    作者:[英]戴维·弗里斯比

    本书主要讨论齐美尔、克拉考尔和本雅明的现代性思想及其方法。作者认为,与哈贝马斯、韦伯等诸多学者试图建构无所不包的抽象的现代性理论不同,三位学者的现代性研究是从破译现代性碎片的奥秘入手的:齐美尔《货币哲学》中透显的“现实的偶像性碎片”,克拉考尔《大众装饰》、《白领雇员》中表述的“无关宏旨的表面现象”,以及本雅明《拱廊街计划》中的“辨证意象”或“单子论”的阐述,都在日常生活世界的层面上救赎了最为细微的现代性痕迹。全书内容新颖,文字细腻,是一部从审美的,政治的或历史的方式解读现代性的佳作。
  •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作者:Anthony Giddens

    In this major theoretical statement, the author offers a new and provoctive interpretation of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s associated with modernity. What is modernity? The author suggests, "As a first approximation, let us simply say the following: 'modernity' refers to modes of social life or organization which emerged in Europe from about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onwards and which subsequently became more or less worldwide in their influence." We do not as yet, the author argues, live in a post-modern world.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major social institutions in the closing yea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suggest that, rather than entering into a period of post-modernity, we are moving into a period of "high modernity" in which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are becoming more radicalized and universalized than before. A post-modern social universe may eventualy come into being, but this as yet lie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forms of social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that currently dominate world history. In developing a fresh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nature of modernity, the author concentrates on the themes of "security versus danger and o "trust versus risk. Modernity is a double-edged phenomen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al institutions has created vastly greater opportunities for human beings to enjoy a secure and rewarding existencethan in any type of pre-modern system. But modernity also has a somber side that has become very important in the present century, such as the frequently degrading nature of modern industrial work, the growth of totalitarianism, the threat of environmentsal destruction, and the alrming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power and weaponry. The book builds upon the author's pevious theoretical writings and will be of great interest to those who have followed his work through the years. However, this book covers issues the author has not previously analyzed and extends the scope of his work into areas of pressing practical concern.
  • 解放・传媒・现代性:关于传媒和社会理论的讨论

    作者:加汉姆

    本书采取一种辩论的姿态,通过对当前关于传媒一后现代主义和信息社会理论这两个主工范工的一系列讨论,着手研究传媒引出的部下。本书提问,传媒这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引发了自启蒙运动一来,社会和政治理论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在对传媒引出的几个不同系列的问题的连续探索后,本书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康德所说的人类之非社会的社会性问题上: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自律、自由的个体能生活在切实可行的社会共同体里;或者换句话说,与人类理性和解放相关的范围是什么,限制是什么。 为了引导这个论题,本书首先从必要的历史角度来讨论。接着考察了解放的含义:认为传媒是广泛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系统世界中的文化产业:认为传媒是科技;精神产品生产的专业化;符号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社会着距的分离和扩大。本书继而提出,反对当前在受众研究中的民族志学趋趋向,反对关注日常生活,赞成恢复对受众和效果的统计事实的研究兴趣,赞成通过回归商品拜物主义和黑格尔哲学本源,以及对认同的符号互动主义的创造,承认主动的受众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自身的控制当中。接着该讨论转向了我们怎样评价媒体传播的符号形式,这种评价是否能超出个人体验的问题。本书指出对传媒的评价实际上是不可避免的,而没有某种标准仅凭主观来评判传媒的表现是不可能的。 经过对艺术社会学和美学之间的论争的考察,本书讨论了审美判断的伦理基础,并通过作为全书论证基础的话语伦理,讨论建立审美判断的统一标准。这种对话语伦理的强调进而引出了关于传媒和政治的讨论,这里的论点是,关于传媒和政治的讨论就是关于政治自身的讨论的核心。本书认为,这些讨论关注的是公众和私人之间不断变化的分界线。到这里,在卢梭关于公共展示在民主政治实践中的中心性的论证中,以及在康德关于公共理性在民主政治实践中的中心性的论证中,本收回到了公共领域理论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