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我们台湾这些年

我们台湾这些年

作者:廖信忠

分类:文学

ISBN:9787229012755

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重庆出版集团

标签: 台湾  历史  社会  随笔  廖信忠  我们台湾这些年  政治  散文随笔 

章节目录

编者按 1977 出生在被赶出联合国后风雨飘摇的台湾 1978 蒋经国继任与“十大建设” 1979 我的家庭 台湾当局与美国“断交” 1980 台湾当年的电视台 美丽岛事件 “美丽岛大审”改变了陈水扁的一生 1981 幼稚园时光,童年的“双十节” 台湾早期民主的萌芽 陈文成命案 1982 《楚留香》流行 金庸被禁 台湾的族群及“外省人” 李师科案 我在教会里 爷爷去世的“基督教葬礼”及乡下的回忆 1983 “六义士”劫机 1984 上小学 台湾第一间麦当劳开业、海山煤矿爆炸案 “竹联帮”帮主陈启礼与“江南案” 20世纪80年代初的综艺节目 20世纪80年代初的流行音乐界 20世纪80年代初小学生喜欢的电影明星 1985 十信案 这些人这几年都在干吗 第四台 在小学课文里学习“蒋介石的故事” 小学的一天 1986 社运的启蒙 新闻报道“民进党成立”,让很多台湾人惊呆了 圆山动物园搬家 1987 台湾宣布“反攻大陆”无望 开放大陆探亲 大度路飙车风 电影《报告班长》轰动全台 琼瑶剧《庭院深深》盛况空前 解严 1987年的台湾社会 录像带出租店 1988 蒋经国去世 《爱拼才会赢》席卷台湾 汉城奥运 520事件 1989 “无壳蜗牛”夜宿忠孝东路 这年的两部电影:《七匹狼》与《悲情城市》 《爱到最高点》 海外异议人士返乡潮 “小虎队”爆红,歌迷疯狂 股市首次上万点 小学的课程 小学生活杂谈 蒋经国死后的“宫廷斗争” 林强《向前走》 初中 1990 三月学运,李登辉开始一连串的政治改革 职棒开打 全家出游,在飞机上第一次接触大陆人 初中课程 1991 “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废除 中学生的政治价值观 1992 “四大天王”抢滩台湾流行歌坛 初中能力分班 1993 迈克尔•杰克逊台北演唱会 “新党”成立 尹清枫命案:台湾二十几年来最大的政治悬案 初中四班 淡江高中的一年 1994 千岛湖事件 1995风波 陈水扁当选台北市长 1995 李登辉“私人访美”,两岸之间的“飞弹事件” 1996 台湾地区第一次“大选” 高中补习班与名师的故事 彭婉如命案与刘邦友命案 1997 电视剧《姻缘花》带来的热潮 高三的最后 高中“三民主义课” 1997年过世的名人 大一的流水账 “白晓燕命案”主犯陈进兴落网 看电影《泰坦尼克号》 第一次上网 1998 上成功岭 台湾的“大学三学分” 台北市长的世纪之战:马英九击败陈水扁 “冻省”让宋楚瑜和李登辉结下梁子 1999 第一次到大陆 金援科索沃 9•21大地震 2000 2000年台湾“大选”:“国民党内讧”导致陈水扁当选 巴掌溪事件 台湾掀起的“上海热” 亲民党成立 2001 乡土剧 开放大陆媒体驻台 第一次在大陆长途旅游 台北捷运淹水事件 2001“棒球世界杯”在台湾 台风 2002 澎湖空难 研究生考试 马英九连任台北市长 2003 “SARS”让全台恐慌 我成了一名新兵 台湾人泡温泉的习惯 仪队新兵 2004 陈水扁连任,我在部队里感受“台湾大选” 仪队的任务 “外籍新娘” 省籍情结 2005 在部队里过年 任务型“国大选举” 2005年到大陆旅行 卡债风暴 高雄捷运“泰劳”示威,牵出无数弊案直指“陈水扁一家” 2006 精品业 “红衫军”倒扁 台北市长选举,宋楚瑜仅获5万票 2007 搞轨案:台湾媒体“新闻娱乐化”的极点 “环保购物袋”风波 高铁通车,台北到高雄90分钟 到上海工作 2008 2009 后记

内容简介

关于真正的台湾,你又了解多少? 这是我常常问大陆朋友的问题。 我明白,对于很多大陆朋友来说,台湾往往只是一个空洞的政治概念;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台湾过去30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台湾普通民众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 其实,台湾30年来的社会巨变,绝不亚于改革开放30年的大陆。 1975年蒋介石逝世后,台湾局势骤然微妙;蒋经国于70年代末力排众议,强力发动台湾社会变革,直接推动了台湾的经济腾飞;接下来的几十年,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等政治人物粉墨登场,台湾社会风起云涌,每一个最普通的台湾人,都卷入其中,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30多年的社会巨变,也给我和我的家人,留下了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欢笑与泪水。 本书从我出生的1977年写起,以一个台湾平民的视角,向您细述30多年来台湾社会的大事件和小故事,与您分享过去30年台湾老百姓最真实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 读完本书,您多半会感叹一声:这些年,原来大家都不容易!

下载说明

1、我们台湾这些年是作者廖信忠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_周公难免闹情绪的评论
    [笑cry][笑cry][笑cry][笑cry][笑cry][笑cry]谁来送我本书啊、解忧杂货店、我们台湾这些年2。暂时就这两个吧
  • 鸢尾没有尾巴的评论
    #无尾的不定期书推#好吧我承认就是没时间写文混个更,但你们信我!都是好书啊(真诚眼)!今天是这个——略带逗比性质轻松易懂,比较客观的教科书外补充《我们台湾这些年》,另,作者在看天下有专栏可以去注目一下。普及了湾湾家过去到现在的日常吧,开坑可用素材。(・∀・)
  • 铁龙天下的评论
    左边点赞………… 对电子书《我们台湾这些年2-e8aa.mobi》的评论via@读远网页链接
  • PeterPan与Luffy的评论
    读过《我们台湾这些年》 我的评分:★★★ 一本对大陆老百姓的台湾科普书,说实在的对于台湾的讲述也知道了看图注音学写字的程度。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 地球另一头的我的评论
    新的一天要做什么: 看书 我们台湾这些年 下厨 问小芳 运动 想有人带我跳舞 今晚整理柜子书架
  • 书香江苏在线的评论
    #第五届江苏书展#【直击书展】一个台湾青年写给13亿大陆同胞的一封家书,讲述30年来台湾民主化进程的大事件和小八卦。60年来第一本,让13亿大陆人真正了解台湾普通民众真实生活的书。《我们台湾这些年系列》的作者廖信忠以一个台湾平民的视角,与我们分享台湾老百姓最真实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
  • wind_rain的评论
    #我们台湾这些年#和作者廖信忠是一年的,只不过他在宝岛我们大陆,都经历的差不多的事,比如说到了小虎队之类。看了书的感触就是,两岸人们的想法都大同小异,发展各有千秋。他们的民主基础好一些,貌似人更理性,他们也经历过独裁白色恐怖,后来不知道怎么地就转变了。
  • 郭家乐的评论
    本来从客户那出来,路过一直想来的卓尔书店,饭都没吃,就连续看了近5个小时书!@廖信忠 的《我们台湾这些年2》,看过1自然对2感兴趣了。其实大陆跟台湾,分治后的历史轨迹很相像,只能说湾湾的民%主走在前面,大陆的经济走在前面。以后,彼此都会越来越开放,越来越了解,年轻人想法决定两岸的未来!
  • 神木生活家的评论
    《我们台湾这些年2》:一如第一部 如果你想了解台湾 这两册书是你最好的开始 浅显易懂 幽默风趣 从台湾的大事件到小八卦 无所不包 全面了解台湾 如果能自由行走一次台湾就美了
  • 肉松小姐白滚滚的评论
    #每日读书#《我们台湾这些年》很轻松的一本枕边书 台湾 这么近却又那么远的存在 意识形态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历史的因素一度让我们渐行渐远 看看对岸70后青年的三十年成长故事 真诚 真切 真实的文字 对一些了解 就能少一些误解 不论历史走向何方 毕竟我们血浓于水 其实大家的三十年都不容易
  • KayGuoWhu的评论
    读过《我们台湾这些年》 我的评分:★★★★ 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了台湾近四十年的社会变迁,其中对台湾政治发展(如三大党派的斗争和兴衰)和社会自然环境(如省籍情结、外籍媳妇、天灾人祸)的描述是之前我未曾了解的,也是读起来最饶有兴致的...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 简单的小破的评论
    等公务员们下午上班外加被雨拍在教育厅的时间读完了《我们台湾这些年》,流水账的文笔,也没什么条理,有些内容前后章节都有,甚至连描述都一样,不过台湾对我来说是新话题,也不算浪费时间。P.S. 每次去政府机关办事多少都有点儿挑战自尊[挖鼻屎]。
  • zengyt的评论
    到台湾第四天,从西部到了东部,先是台中出发一路往南,经过南投、嘉义、高雄,今天坐两个多小时车到垦丁,然后又从垦丁坐三个多小时车到台东,在垦丁的恒春小镇看到了写着海角七号的酒店,还有命名为南湾的沙滩。PS:导游介绍的关于台湾的人文历史,在《我们台湾这些年》书中都有。
  • 德思勤24小时书店的评论
    #Summer reading# 是什么让台湾之所以为今天台湾?《岁月台湾》, 390张珍贵照片,近20万文字组成,作者秦风或许能给我们一个相对客观的视角,呈现台湾这些年的脉络,如同一部纪录片让我们行走在过去的台湾中。@广西师大出版社 我发表了文章 Summer reading | 看,台湾那些年
  • 怔忡的沉沉的评论
    难得在图书馆借到《我们台湾这些年2》结束前看到捉泥鳅禁歌这一段。记得去年看第1部时候出现优客李林的描述提到少年游。当时有种潸然泪下的感觉。中国调当bgm简直完美。
  • XC_看书写字睡大觉的评论
    #我们台湾这些年# 原来台湾这几个频道是这么区分的。。。。。
  • 李智勇SZ的评论
    今天翻完了乌合之众和一本叫我们台湾这些年的书,我发现歪国仁其实对民主,甚至议会等的好坏,或者说限度其实是有清晰的认知的,100多年前比现在很多人还清楚,我们就差点。第二点就是民族在特定时期确实有种性格,台湾很多走过的路其实和我们很像。
  • 爵呆丨迦仁的评论
    在传统台湾人的心目中,如果有点儿经济能力,家里的女孩子都应该送去学钢琴,而娶媳妇若能娶到一个会弹钢琴的,那似乎就是幸福家庭的保证。——《我们台湾这些年》P110
  • 吾名hu的评论
    《我们台湾这些年2》,第一本还是几年前在电脑上看的PDF,写的依然是从台湾人眼中的台湾和一部分大陆。本身算不上鸿篇巨制,也没有深刻的主题立意啥的,随意聊聊反而觉得那些严肃的事件和狗血的年代很真实。每一个人都是历史的亲历者吧...
  • 石经院大学生记者团的评论
    #时代笔记#台湾,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地区。《我们台湾这些年》这本书能让你了解台湾这几十年的发展和变化,而且此书是以平民的眼光看待事物,所以更能反映出真实的台湾。 鄂尔多斯·树林召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