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失落的一代

失落的一代

作者:[法] 潘鸣啸

分类:文学

ISBN:9787500082545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标签: 历史  知青  文革  上山下乡  潘鸣啸  政治  失落的一代  中国历史 

章节目录

引言 几个词语的诠释 运动提出的几个问题 研究的资料来源 直接的资料来源 间接的资料来源 第一部分 动机 第一章 意识形态动机 培养革命接班人 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 缩小“三大差别” 第二部分 上山下乡运动的始与终:下放知青政策的演变 第四章 掌管实务的领导与意识形态领袖:前奏(1955~1966)与插曲(1966~1968) 低调的开端 “大跃进”失败后的加速进行 制度化及长期计划化 矛盾及保留态度 “文化大革命”:下乡中断与自发回城潮 第五章 大规模的群众运动:1968~1976 浩浩荡荡的上山下乡大军出发了:1968~1969 大潮中的低潮:1970~1972 运动的重整及重新发动:1973~1976 第六章 末日的必然来临:1977~1980 1977:华国锋无能为力的继承愿望 1978:从犹豫不定到有限的再确定 1978年底~1979年底:群众的抵制与政府的坚持 1980:运动终结 1979~1980:回城及就业问题 恢复高考:部分知青的救命稻草 第七章 上山下乡运动阴影下的20世纪80年代 知青办销声匿迹与经费清理问题 将“留在沙滩上的小虾”安顿在当地 再来一次下乡运动? 如何计算插队知青的工龄 第三部分 上山下乡生活实录 第八章 沉重的启程 动员工作 选择下乡地点 载歌载舞伴以哭天抹泪的启程 第九章 物质困难及精神困顿 难以适应农村生活条件 难以融入农村社会 群组的社会身份及认同问题 个人的发展与前途问题 第四部分 社会上的抵制 第十章 社会控制制度 第十一章 消极抵制及其结果 异端言行,违法乱纪及另类文化 各自逃命及其后果 第十二章 公开抵抗 一个时代终结带来的震荡 1978~1979:当权者与社会的较量 第五部分 总结:历史上的“运动” 第十三章 社会经济方面的总结 减轻城市压力问题 农村的发展,缩小城乡差别 第十四章 政治及意识形态方面的总结 作为政治赌注的下乡运动 意识形态上准备达到的目的 结论 经济发展计划的一部分还是一场政治运动? 国际间的追随者及同行者 上山下乡运动与魅力权威的局限性 乌托邦思想的告终,社会力量的再生 参考文献

内容简介

对中国上山下乡运动的全方位研究 当代中国史研究的重要一章 本书从思想理论的角度,对上山下乡运动的兴衰进行了最系统深刻的剖析。 本书是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知青史的精审之作。 1966年中国掀起“文化大革命”,学校停课,城镇中学生先“闹革命”,当红卫兵,后被遣送到农村去。据统计,1968至1980年间的下乡人数,大约有一千七百万。这场有组织的大规模人口迁移,是一场彻底的政治运动,名为“上山下乡运动”,在世界或在中国来看,都是史无前例的。这场运动对整整这一代城镇青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打乱了他们的生活秩序,使他们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而且影响他们的家庭,以及整个城市社会,甚至农村社会。这整一代人可以被称作“失落的一代”。 本书揭示了发起这场运动的领导人公开或隐蔽的动机,与他们为达到目的所使用的手法,同时分析了他们的这些决定在整个社会上所引致的后果。本书也探讨了下乡运动进行了二十多年(包括“文化大革命”前小规模的运动),为何会在1980年突然寿终正寝,并且研究了这场运动在中国社会、政治及经济上留下了什么印记,以及它在中国当代历史上应该占一个什么位置。 本书对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作了全方位研究,指出其动因不仅在经济人口方面,也在政治方面,论述之广泛,分析之深入,构成了当代中国史研究重要的一章。 徐友渔,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作者是第一位用中文在中国发表知青问题论文的西方学者,是第一位深入到知青中并且从事知青研究的西方学者,同时还是唯一一位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以研究知青问题为己任的西方学者。 刘小萌,知青史专家 作者是法国汉学家,却对中国当代历史有极为准确的洞察。作为同龄人,他对于中国知青的命运既有深切的同情理解,又有立足国际视角的冷静分析。我也是当年的知青,对此书颇为认同和喜爱。 丁东,书评人 这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及充分的论据阐释了当年发生的令人心寒的历史事实。 Andre Laliberte, China Quarterly 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虽为一重要事件,但却远不如红卫兵造反那么广为人知。如今,潘鸣啸终于为我们完成了一本含有确凿证据的学术论着。 Lucien Bianco, China Perspectives 眼前这本巨作汇集了曾经经历过那悲惨时期的各路英雄的面谈记录,对纷繁杂陈的中国资料抽丝剥茧寻根究底,经过长期酝酿,最终给我们清晰地勾画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侧面。 Marie-Claire Bergere, Vingtieme Siecle

下载说明

1、失落的一代是作者[法] 潘鸣啸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郭音慈的评论
    80后,用什么词也形容不了这一代人的失落与彷徨。
  • 酒窝嘛嘛的评论
    我们的年轻世代诞生于繁荣经济泡沫年代,等成长时,繁荣门讽刺地关上了。全球经济大衰退造就了大批“失落的一代”,甚至“愤怒的一代”。他们的生命得倒着活!从甜里生在苦里爬。  所以,很多人就会来做小本创业的微商。你不用再问什么微商有没有未来之类垃圾问题,而要问:怎么做才是专业的微商?
  • 最親愛的稻草人的评论
    王尚仪的《从异乡人到失落的一代》,从哲学层面分享作者对文学的所感所想,透露出来的又是另一种风格。无法完全看懂,但心生敬佩,同时也心生悲悯.
  • 南山谷nku的评论
    出道以来,特朗普一直利用了曾经属于下中产阶级,后因全球化而被逐渐淘汰出该阶层的白人。他那"重新让美国伟大起来"的口号实际上也契合了这些人的心理。在过去30余年中,美国中产阶级阵营不断缩小,从最初占全国人口的65%以上下降到今天的50%以下。特朗普无疑成为这些失落一代人的救命稻草。
  • 文茜大姐大2015的评论
    我们的年轻世代诞生于最繁荣的经济泡沫年代,等他们成长时,繁荣的门却讽刺地关上了。于是全球的经济大衰退造就了一大批“失落的一代”,甚至“愤怒的一代”。他们的生命得倒着活!从甜里生,在苦里爬。这是这一代年轻人的悲哀。@文茜小妹大 这一代年轻人的悲哀:...
  • 新新遇见说两句的评论
    如果不为发财而立志为国尽力,创新高的公务员赶考是国家之福。若不是就是国家之悲!看到新闻不知道是高兴还是失落,国家公务员需要的是一代具奉献精神的优秀人才!湖北万人雨中赶考公务...
  • 王葩葩_Gofocus的评论
    #23页第四行#:二三十年代是’失落的一代‘ 四十年代是战争的年代 五十年代是‘beatniks’…”这是最近在读的书有时会与老师父母同学发生一些争执矛盾 又不想和别人说 看这本书自己得到宽慰 作者是一位急需了解走入自己孩子内心世界的母亲 而我是一个走在迷茫十七岁不喜欢倾诉的无助患者 #世界读书日#
  • 司氏石寺的评论
    #23页第四行# 二三十年代是“失落的一代”,四十年代是战争的一代,五十年代是“beatniks”,六十年代是嬉皮,七十年代是“funkies”,八十年代是“punk”(还有嘻哈),九十年代是“rap”,而我们是什么?摘自《亲爱的安德烈》@理想国imaginist@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付志浪的评论
    我们的年轻世代诞生于最繁荣的经济泡沫年代,等他们成长时,繁荣的门却讽刺地关上了。于是全球的经济大衰退造就了一大批“失落的一代”,甚至“愤怒的一代”。他们的生命得倒着活!从甜里生,在苦里爬。 一个70后对现代年轻人的话
  • 枫湾佬的评论
    #分享图片#继续学习,继续画画--网上逛逛,手里学画画。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永远的过去了,无可置疑的过去了,你深深忧伤,你默默承受,你无限惆怅,你是你们族类失落的一代。
  • 天使爱疯子的评论
    都老了,一代皇朝也该谢幕了,黄金一代的离场,总是怀有失落和遗憾…
  • 杨小五的春天的评论
    《太阳照常升起》,海明威成名之作。“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品。迷惘的一代在失落和绝望之中叛逆又探索,试图寻找新的出路。(这段名词解释大学考试背过[围观]@_兔八妹 @lius-ID @莫若非 @牛牛娇 )
  • 全球健身狂的评论
    艺行者作品,《给失落的一代》
  • 恋雪7788的评论
    《失落的一代》全书看完,再次梳理了知青的近十年甚至远超十年的生活,还有上山下乡运动的动机和发展以及溃败~但愿这样的运动成为绝响,永不再来! 大理·上关镇
  • 喵吉胡子椒的评论
    这种在多个社交软件之间疲于奔命的感觉,好他妈累。可又不可避免地成为被同化的牺牲品。人为什么要塑造这么多个自己?果真是这个时代的作用力?我怕我们也终将变成失落的一代。在这全是套路的社会迷失在冗杂的信息中,隔着玻璃墙看人,疏离冷漠泯灭本性。
  • 自然系L颜倾魅V的评论
    #自然系好书推荐#@南昌师专自然科学系团总支推荐好书: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陈琰娇:已是远离泥土的一代了,对乡土失落的感受虽不及作者真切,但也一样怅然。未必赞成所谓村庄与中国之间的衡量,但记录一个村庄在今天是如此地需要,也是如此让人感动。不然还剩下什么?
  • 诶诶诶别走啊的评论
    29/100 #河海大学阅读100天# 【1】 失落的一代 @河海大学水云文学社 @JuntersTang @不是配角是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