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革命与反革命

革命与反革命

作者:王奇生

分类:文学

ISBN:9787509712375

出版时间:2010-0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标签: 历史  王奇生  中国近代史  民国史  革命  政治  近代史  民国 

章节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 同一个《新青年》,新文化人的当下诠释与后来史家的言说有相当的出入。没有一场运动或事件,像五四一样得到不同党派、政治力量以及官方与民间的共同纪念,且持久而不衰。五四运动的意义,越纪念越深巨;而五四运动的本相,则越纪念越模糊。 一 “普通刊物” 二 “复活”与“渐兴旺” 三 与《东方杂志》竞争 四 新文化形成“运动” 五 各方视野中的《新青年》 第二章 个人·社会·群众·党:五四前后的关联与演进 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国家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均因被视为基于“自由竞争”、“弱肉强食”的价值理念而遭否定,社会主义则因被建构为“平等”、“互助”而大受欢迎。 一 个人、国家、社会 二 社会与社会主义 三 社会运动:群众与党 第三章 “革命”与“反革命”:三大政党的党际互动 1920年代,国民党的“国民革命”、共产党的“阶级革命”与青年党的“全民革命”几乎并起。政治道路的不同选择不再被定义为“革命”与“改良”之争,而是被建构为“革命”与“反革命”的圣魔两立,水火不容。 一 从一党独“革”到三党竞“革” 二 三大政党的党际互动 三 “革命”与“反革命” 第四章 “北伐”“南征”与“反革命罪”的缘起 《反革命治罪条例》的出笼,第一次将“反革命”作为一种刑事罪名列入法律。此后,“反革命”既是一项受打击和处治最严厉的法律罪名,又是一顶最随意、最泛滥、最令人恐惧的政治污名,既具有法律的威严性,又具有相当的随意性。 一 “北伐”与“南征” 二 “忠于职守”与“反革命” 三 “杀鸡吓猴” 第五章 党员、党组织与都市社会:上海的中共地下党 中共对帮口并未因其“封建”属性而拒斥,而是利用其组织网络作为动员工人的媒介,并转化其组织能量为党的目标服务。中共在利用帮口的同时,也反被帮口所利用。工头介乎党组织与工人之间,实际隔断了党组织与工人群众的直接联系。 一 “精英党”向“群众党”转变 二 “学生很危险” 三 工人与帮口 四 政治力量强,组织力量弱 五 团与党的竞争 第六章 党员、党组织与乡村社会:广东的中共地下党 在“赤色乡村”,自雇农到地主都赞成革命,而在“白色乡村”,自地主至雇农都反对革命。“赤色乡村”在进行武装暴动和屠杀反革命时,往往将与自己有宿怨的宗族和村落当作革命的对象,从而使阶级斗争的革命行动异化为村落之间的械斗。 一 党员的社会构成 二 支部生活 三 党费、党内交通与情报传递 四 地域社会、农民与党 第七章 国民党最高权力机构的演变 在国民党历史上,1924年的广州改组,比1927年的南京开府更具有界标意义。就党治体制而言,南京国民政府基本上是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继承和延续。廖仲恺案和西山会议派,亦有国民党内部权力斗争之面相。 一 以俄共中央政治局为蓝本 二 孙中山逝世后的权力继替 三 国民党二大之后 第八章 大学校园中的国民党 在西南联大这所具有自由主义历史传承的高等学府,竟有半数左右的教授加入了国民党。时人誉西南联大为“民主堡垒”,在很大程度上乃是称许其兼容并包的“宽容”精神。昔日之所谓新旧,今日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均予以自由探讨之机会。与其说是“民主堡垒”,不如说是“自由堡垒”。 一 大学党部的筹设 二 教师入党,学生入团 三 教授入党的情境 四 联大区党部的组织运作 五 联大区党部与学潮 六 比较中的审视 第九章 “武主文从”:战时国军的政工与党务 朱家骅承认:“军事胜于政治,政治胜于党务。”“在战地,最先瓦解的是党部,其次是各级政府,最后才是军队;收复某一个地方,最先到达的是军队,其次是政府,最后才是党部。”在国民党那里,党务几乎沦为军政的附庸。 一 以党治军的蜕变 二 军队政工与党务的恢复 三 文武关系的变奏 四 政工与党务的困境 第十章 湖南会战:战时国军的作战能力 蒋素有越级指挥的习惯,导致前方将领欠缺自主作战意识和机动应变能力。湖南会战,近40万国军兵力的投入,9万国军和6万多日军的伤亡,足证国军对日军的积极出击。但国军士兵要六七个人才能抵抗一个日本兵,亦可见敌我战 斗力之悬殊。 一 对日军战略意图的判断 二 战略部署 三 指挥与协调 四 官兵素质与战斗力 第十一章 绅权:乡村权势的蜕变 在京兆农村,凡受过高等小学教育的人就不肯在田间工作。在江西寻乌,一些地主子弟在城东小学混张毕业文凭后,就大摆其架子,在名片上赫然印上“城东小学毕业生”几个字,煞是神气!而且每年可以和那些老资格的秀才举人在家族祠堂里平分学谷和胙肉。 一 传统士绅的没落 二 知识分子城市化 三 民国绅权的社会构成 第十二章 县长:基层地方官的转型 县长置身于现代官僚群体与地方豪强势力的夹缝之中,上穷下拙,左右为难。对上应付不当,动辄撤职查办;对下稍有不慎,反对控告随至。 一 铨选和任用 二 资格与出身 三 年龄、籍贯 四 薪俸、待遇 五 任期与出路 六 职责与施政 七 省权膨胀下的县长角色 八 双重结构下的县长角色 第十三章 区乡保甲:县衙与村庄之间的政治 约从1934年开始,县以下开始分区设署,国家行政机构下沉到“区”一级。1939年实行“新县制”以后,国家权力进一步由区署下沉到乡保,连甲长也成为国家政权的“跑腿”。国民党政权的向下扩张,为土豪劣绅提供了一个僭取法理权威的绝好机会。 一 假托自治 二 重建保甲 三 “新县制” 四 区长 五 乡镇长 六 保甲长 征引文献

内容简介

1949年以后的数十年间,国内史学界有关中国近代历史的书写,基本上等同于中国革命史的书写。在业已“告别革命”的今天,我们不能仅仅简单地放弃、淡忘或者否定那些曾经长期沉迷的观念,而有必要追问,那些早已成为我们思想价值观念的革命话语和革命政治文化是如何建构起来的?又是如何演变的?由于近代中国革命离我们太近,我们常常因置身其中而对习以为常的问题缺乏敏感性。适度拉开一点距离,以一种“去熟悉化”的眼光来重新检视,也许能引发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本书的思考即就此而展开。 本书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考察民国政治,其突出特点在于“去熟悉化”,即对民国史的一些传统观点提出挑战,譬如关于民国县长和保长的政治、生活情境、关于国民党在西南联合大学的活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发展等等,都有新的诠释,也更接近历史的真实。

下载说明

1、革命与反革命是作者王奇生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关怀---的评论
    脱离了具体的革命与反革命,评论就是无的放矢『反革命不死,反革命万岁 | 政见 CNPolitics.org』网页链接
  • 吴眀实的评论
    我现在真的搞不明白革命与反革命的褒贬了——革命者书写历史,反革命者便成了千古罪人?
  • 内字儿念xu三声的评论
    读过《动物庄园》 我的评分:★★★★ 不舒服地翻完了。政治讽刺意味太强烈了。反乌托邦的典型代表作。。。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反压迫。革命与反革命。。。资本主义真的等于民主吗?共产主义真的就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呈现吗?以后这种书还是少读...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 魏相明的评论
    这是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 北京·中央戏剧学院
  • estsett的评论
    丧钟为谁而鸣。那种对战争,对暴力革命与反革命的残酷的描述,对困难时刻人性的拷问,人与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妥协与斗争,每个人都在战争机器搅动的漩涡中挣扎,在私欲和权力和盲目仇恨的诱惑下红了眼,对未来充满了怀疑和憧憬的矛盾心理,那短暂但是刻骨的爱情,让人心情澎湃,愿世界没有婊子养的战争
  • 侃侃而谈平常事的评论
    科学只有真科学还是伪科学之分!革命与反革命之分?你加上的不算!哈哈!举世逻辑是伪科学伪革命的逻辑啊!
  • 汉美篆刻独一无二的评论
    中国的问题在于把原来平等的人区分成不平等的人,趋于权力俩端。主子与奴才,革命与反革命。这样,一切残忍,邪恶,都突然如毛虫化蝶,由恶变善了。 一切都原于这种语言的魔术。 上海·碧云新天地
  • 闪朵朵朵的评论
    革命与反革命的双方都变得神经质似的。哈哈哈,我真的笑了,现代文学史上竟然还有这样的评论语,真是不错~
  • 子安Zion的评论
    革命与反革命足见荒唐党派之争使民不聊生外敌入侵却内斗火热不是荒唐还是什么
  • 大毛毛neko的评论
    王奇生老师完成了他的有关GMD的革命与反革命 我要不要努力写一本外交上的革命与反革命呢www 一个有趣的话题(#每天都在立flag。
  • 精分少女痴汉心的评论
    看了几天的 革命与反革命,感觉自己突然好愤青[微笑]
  • 新视界一代的评论
    中国司法。古代:群众:“人怎么死的?”官府:“他不孝。”群众:“把他碎尸万段!”五十年前:群众:“人怎么死的?”革委会:“他反革命。”群众:“与反革命不共戴天!”今天:群众:“人怎么死的?”警察:“他嫖娼了。”群众:“怎可能这么简单。”
  • 友谊图书博览会的评论
    马克思:革命与反革命,1851年5月23日马克思给恩格斯的信。“捷克与波兰问题”
  • 哭长城的评论
    在国民党的统治时期也有一项很响亮的政治口号,打击反革命行为。那,怎么来理解革命与反革命的性质。
  • --John-的评论
    至于中国宪制呢?就完全不能套用西方现代宪制的逻辑,不能简单调用它们的自由主义和规范主义宪法学以及宪法解释学,因为我们的时代从宪制逻辑上看,非常类似西方的早期现代,是一个同样如火如荼的巨变的时代,是创制与守护的时代,革命与反革命的时代,从非常政治到日常政治的时代。
  • YunShan_Lin的评论
    发表了博文《弥漫着神秘的诗意的白鹿原一一陈忠实对中国革命的潜在疑虑》《白鹿原》敏感地触及到了中国革命的正当性问题。作者借朱先生之口说大革命期间革命者与反革命者的两下相杀不过是把白鹿原变成了一个两面烙饼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