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民国史

  • 魏斐德上海三部曲:1937-1941

    作者:魏斐德

    ◇美国历史学家魏斐德遗作!

    ◇从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激荡风云,一窥近代中国政治跌宕和社会变迁!

    ◇参考了大量民国时期上海市政、警政档案,以及上海市档案馆、图书馆馆藏档案。

    ◇上海是“远东第一大都市”,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和中国近代各种矛盾集聚之地。从上海地方史来反映中国现代史,角度新颖。

    ◇本书是《魏斐德上海三部曲》的第二部,生动再现了1937年淞沪会战后至1941年年底“珍珠港事变”爆发前,上海作为“孤岛”期间的政局和社会状况,以及各方势力的纠缠斗争和腥风血雨。

    ◇诸多史实:国民党“蓝衣社”在上海的抗日活动、“军统”对亲日分子的暗杀、日伪的血腥报复、汪伪政权的恐怖统治、沪西“歹土”地区的丑恶社会现象等等。

    ◇战时上海,恐怖暗杀迭出,虽是城市犯罪和各方势力角逐的“歹土”,却也是国共两党敌后抗日的战场。

  • 六大以前

    作者:中共中央书记处 编

  • 民国人物的再研究与再评价

    作者:吴景平

    《民国人物的再研究与再评价》选自2011年9月召开的“民国人物的再研究与再评价”学术研讨会交流发表的文稿。该次会议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和推进民国人物的研究,由复旦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近代中国人物与档案文献研究中心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以及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共五十余位学者与会。
  • 入蒙与旅欧

    作者:翁之憙

    《入蒙与旅欧》讲述了翁同龢侄曾孙——翁之憙于上世纪20年代以秘书身份跟随北洋政府将领徐树铮将军收复外蒙及考察欧洲各国政治之情形,分别对徐树铮入外蒙的背景、入蒙后的一系列举措、外蒙复杂的政治局势、册封活佛事宜及外蒙撤治后的严竣局面作了详细阐述。在欧洲各国的考察中,有不少关于世情百态的描写,并收录了大量珍贵历史照片,如墨索里尼与意大利国王、徐树铮与欧洲各国政要合影等。 末篇对徐树铮之遇害始末作了真实记录。
  • 影艺的政治

    作者:汪朝光

    电影作为艺术形式,给观众带来了欣赏的愉悦和无限的欢乐,而又因其表现方式的直观性、形象性、真实性、丰富性,使其对观众有广泛、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力,从而引发对这种影响力的正面或负面的效应评判,乃至最终产生对电影进行不同形式检查的制度实践。本书研究的主题,正是电影检查制度在民国时期的发展历程。与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相对应,电影检查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其产生背景和表现形式与其他电影大国相比,有同有异,而其最具“特色”的方面,是对电影道德题材表现的关注、对武侠神怪影片的严厉查禁以及对外国“辱华”影片的高度敏感,这些都是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现实和近代以来的特殊环境密切相关的,值得我们去研究和讨论。
  • 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

    作者:唐启华

    这是民国外交史权威学者唐启华教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百年之际,奉献给读者的一本力作。作者利用大量第一手外交档案,尤其是从“驻比利时使馆保存档案”发现的《陆总长在和会专电》,即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收发电原件,重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历史。对“北京政府对和会有无准备”“山东交涉失利与亲日派之关联”“如何看待中国在和会外交的失败”等问题做出了新的阐释。
  • 中华民国专题史(第一卷)

    作者:李金强,赵立彬,谷小水

  • Runaway Wives, Urban Crimes, and Survival Tactics in Wartime Beijing, 1937-1949

    作者:Zhao Ma

    From 1937 to 1949, Beijing was in a state of crisis. The combined forces of Japanese occupation, civil war, runaway inflation, and reformist campaigns and revolutionary efforts wreaked havoc on the city’s economy, upset the political order, and threatened the social and moral fabric as well. Women, especially lower-class women living in Beijing’s tenement neighborhoods, were among those most affected by these upheavals. Delving into testimonies from criminal case files, Zhao Ma explores intimate accounts of lower-class women’s struggles with poverty, deprivation, and marital strife. By uncovering the set of everyday tactics that women devised and utilized in their personal efforts to cope with predatory policies and crushing poverty, this book reveals an urban underworld that was built on an informal economy and conducted primarily through neighborhood networks. Where necessary, women relied on customary practices, hierarchical patterns of household authority, illegitimate relationships, and criminal entrepreneurship to get by. Women’s survival tactics, embedded in and reproduced by their everyday experience, opened possibilities for them to modify the male-dominated city and, more importantly, allowed women to subtly deflect, subvert, and “escape without leaving” powerful forces such as the surveillance state, reformist discourse, and revolutionary politics during and beyond wartime Beijing.
  • 派系集团之争与民国政治走向

    作者:张皓

    《派系集团之争与民国政治走向》,本书内容简介:国民党派系集团之争是导致国民党没有抓住多次历史机遇的重要原因,本书分别对辛亥革命、北伐后和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内部派系集团之间的复杂斗争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具有启发性。
  • 国难中的学术与政治:中国经济学界的争鸣(1932-1937)

    作者:吴敏超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本书通过全面考察与比较《中国经济》月刊、《经济学季刊》和《中国经济情报》周刊三份富有影响力的经济期刊,探讨从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深重国难背景下中国经济学界争鸣、碰撞的宏大气象。三份期刊的办刊背景、关注重心、观点主张各有不同,展现了中国经济学界在马克思主义、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和三民主义等各种思潮影响下,对于列强与中国经济关系、中国经济走何种发展道路等重大问题的歧见。经济学者的热烈探讨、建议与批评,对当时的政府经济决策及后来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至今仍不可磨灭。
  • 孙文与陈炯明史事编年

    作者:段云章等编

    本书较广泛地搜集和整理了有关资料,主要是录时人的言论和记述,除孙文、陈炯明有关言论外,更多采择了当时各种报刊、档案、文本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各种人物的言论,反映不同政治派别、政治立场和观点,其中有客观情况,也有主观因素;有相辅为用,了有截然相反;有一家之言,也有众口纷纭。这里,我们博采众论,分列其代表性言论,既不为尊者讳,亦不因人废事,且不加任保评论。特别是对历有争议的疑难问题,更尽可能译用方方面面的资料,俾读者思考时可游游余。
  • 蔣中正日記與民國史研究(共二冊)

    作者:呂芳上

    「無蔣不成書」,蔣的確是民國史上不可或缺的要角,但蔣的生平與國民黨史、民國史,也不能完全等同。黨史、國史往往有一定框架與格局,至於個人心態幽微之處的變化,是洞悉蔣中正之所以為蔣中正之要竅。過去把歷史人物型塑成正負兩極的木偶,正與缺少「這個人」的學術研究走向息息相關。論文的確豐富了蔣生平研究的內涵,這次會議前「提供史料不提供觀點」的共識,正是會議討論熱烈的重要原因。
  • 民国人物与民国政治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近年来,一批又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到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查阅陆续解密的蒋介石日记手稿。蒋介石日记手稿价值几何,它到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些什么?本书收录的杨天石、杨奎松、王建朗、汪朝光、山田辰雄、川岛真等18位中外学者的论文,从不同侧面回答了这个问题,并论述了蒋介石、宋子文等人物与民国历史重大事件的关联。
  • 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

    作者:桑兵

    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是如何区分的? 陈寅恪对于民国学术的评价有那么高吗? 他对晚清有何独特观察? 清华国学院成立谁是主导,留下了哪些经验与后遗症? 从1902年梁启超谋创《国学报》,到20世纪50年代初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等终止,历经半个世纪。流派纷呈,观念不一,但总体上看,乃是数百年间中西文化的 交流融合,特别是晚清西学东渐之风的鼓荡,最终导致中国文化在学术层面上融入近代世界体系之旅程。作者不以时代群趋为 是,由沉潜而期冀千虑一得,由学人交往与学术公案探寻学界的相互关系,进而把握近代中国学术源流与轨辙。
  • 八大胡同艳闻秘事

    作者:高阳

    本书为台湾已故著名作家高阳作品集中的一本。“八大胡同”是老字号城遗留下来的一个地理名词,也曾是烟花柳叶巷的代名词。旧时那里是被侮辱的妇女含泪卖笑的地方,是官僚政客、公子王孙的销金窟。本部小说就是以八大胡同为舞台,再现了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的一幕幕最荒唐的闹剧,揭开了掌国总统欲称皇翻云覆雨,八十三天帝统梦终付南柯的丑剧。
  • 民初北洋三大内战纪实

    作者:郭剑林编

    《民初北洋三大内战纪实》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 抗战前后之中英西藏交涉

    作者:陈谦平

    本书通过极为丰富的史料运用及一些具体历史事实的详尽陈述,剖析了抗战前后中英双方围绕西藏问题的多次交锋,从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在对西藏问题上,国民政府坚持对藏行使主权、维护祖国统一的决心,及英印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而一贯采取的干涉政策,同时也揭示出西藏地方政府与两者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本书最大特点在于其对相关史料及论著的大量阅读和搜集。作者穷十年之功,博览英国、美国和中国大际、台湾地区的档案馆藏,为中华民国史西藏问题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史料基础。
  • 中华民国史 第二编 第一卷

    作者:李宗一,曾业英,朱宗震,徐辉琪 [等]

    本书是五年前出版的多卷本《中华民国史》第一编的续篇,即第二编第一卷,主要论述袁世凯统治时期的历史;从时间上说,就是从1912年2月到1916年6月。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是创立了民国,成立了南京临时政府。这个政府于1912年4月迁往北京,依据临时约法,总统制改为内阁制,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治体制并没有根本改变,但人员结构却有重大变动。原来在政府中起主导作用的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员,被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官僚所代替。这不是一般的更换政 府人员,而是一次全面的改组。表面上,改组是通过合法选举进行的,还带有中国古代揖让天下的色彩;实际上,这是帝国主义列强和北洋集团一连串政治阴谋活动和兵变暴乱的结果。从效果看,它起到了反革命政变的作用。 政府的性质,是由掌握政府权力的主导集团的阶级属性决定的。主导集团改变,政府的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袁世凯北洋集团的当权,就标志着大地主和官僚资产阶级联合在中国统治的开 始。所以我们把这一事件作为《中华民国史》第一编的结束,和本编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开端。 从民初的社会全貌来看,维护帝国主义利益和代表封建势力的北洋集团,在政治上处于统治地位。他们凭藉北洋军的实力掌握中央政柄。在解决重大政治难题时,他们常常不使用政治手段,而是直接利用军队作工具,镇压人民,排除异己,以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在封建专制时代,毫无民主可言;在军阀政治的高压下,人民无权和官僚擅权的情形依然如故。对北洋集团荼毒社会、祸国殃民的罪行,本书使用了较多的篇幅加以揭露和鞭答。 作为一种特殊统治形式的军阀政治,并非一开始就以完备的形态出现。随着民初社会阶级矛盾的不断激化,它的特征才愈来愈明显。袁世凯的上台不同于改朝换代,与欧美国家总统更替也 不一样。他之所以能出任大总统,主要是因为他掌握着一支军队。北洋政府的内外政策,不仅与南京临时政府有根本区别,与晚清政府也有不少差异。特别是在北京临时政府阶段,不仅仍保留着资产阶级民主政府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一些同盟会领导人直接参加了政府的工作。唐绍仪内阁期间,除总统府由袁世凯亲自控制外,内阁各部基本上是北洋集团和同盟会平分秋色。总理唐绍仪虽然出身北洋派,但他加入了同盟会,并试图找到一种北洋集团和同盟会两大政治势力都能接受的政策。事实上,这种政策是很难找到的,所以唐内阁不满一百天便天折了。在北迁后的临时参议院里,尽管清末立宪派势力有明显的扩张,但同盟会仍占优势。所以从控制政府的派别分析,北京临时政府还不是北洋集团独占的政府,而是北洋集团占主导地位的联合政府。这个政府的过渡性质是十分明显的。 同时,我们注意到,由于清政府的倾覆和临时政府的存在,封建专制势力的政治思想统治,已不可能像前清那样严密,而有了某些松动。就政党而言,清政府视政党为洪水猛兽,严禁人民结社组党,因此除中国同盟会等秘密团体外,公开的党派是无法存在的。但民国元、二年间,全国各地出现了上百个党会团体,其中具有政治纲领的就有三十多个。在五光十色的党派团体中,首屈一指的是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同盟会。1912年8月,它联合四个小党改组国民党。由于大批官僚政客加入,党员素质下降,组织涣散,失去了革命党应有的战斗力。但是,孙中山、黄兴、宋教仁、陈其美、胡汉民、李烈钧、张继等著名的革命家仍在党内起重要作用。这个党虽然也有少数人关注议会外的斗争和保持地方实力,但绝大多数领导人都试图通过议会和平手段,制定宪法,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基础上实现统一,致国家于富强。其次,是以清末立宪派为核心的共和党和民主党。1913年5月这两个党合并为进步党,其主要领导人有梁启超、汤化龙、林长民等。此外还有统一党、中国社会党等,名目繁多,不胜枚举。在这些党派的领导人中,有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实业界头面人物,也有旧官僚和投机政客。他们的政治品格虽有高下之别,但都以拥护或标榜拥护共和为宗旨。这表明,人们参加政治生活的积极性普遍高涨,对建设共和国抱着美好的幻想。在当时,这种政治积极性的主要倾向,有反军阀专制统治的性质。对此,本书加以适当的肯定。
  • 民国初年的国会政治

    作者:严泉

    本书以民国初年的临时参议会和两次国会为研究对象,以扎实的历史资料还原民初国会的运作状况,并以政治学的视角讨论国会政治与其他制度的互动关系,反思民国初年民主实践的历史意义和失败教训。希望能够打破人们对民初国会政治的符号化认识,重现其复杂的内部纷争和政治处境,为今日中国的民主宪政转型提供历史之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