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知堂回想录(上下)

知堂回想录(上下)

作者:周作人

分类:文学

ISBN:9787530213223

出版时间:2013-10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标签: 周作人  回忆录  传记  中国现当代文学 

章节目录

第一卷 一 缘起 二 老人转世 三 风暴的前后上 四 风暴的前后中 五 风暴的前后下 六 避难 七 关于娱园 八 书房 九 三味书屋 一○ 父亲的病上 一一 父亲的病中 一二 父亲的病下 一三 炼度 一四 杭州 一五 花牌楼上 一六 花牌楼中 一七 花牌楼下 一八 四弟 一九 县考 二○ 再是县考 二一 县考的杂碎 二二 县考的杂碎续 二三 义和拳 二四 几乎成为小流氓 二五 风暴的余波 二六 脱逃 二七 夜航船 二八 西兴渡江 二九 拱辰桥 三○ 青莲阁 三一 长江轮船 三二 路上的吃食 三三 南京下关 三四 入学考试 三五 学堂大概情形 三六 管轮堂 三七 上饭厅 三八 讲堂功课 三九 打靶与出操 四○ 点名以后 四一 老师一 四二 老师二 四三 风潮一 四四 风潮二 四五 考先生 四六 生病前 四七 生病后 四八 祖父之丧 四九 东湖学堂 五○ 东湖逸话 五一 我的新书一 五二 我的新书二 五三 我的笔名 五四 秋瑾 五五 大通学堂的号手 五六 武人的总办 五七 京汉道上 五八 在北京一 五九 在北京二 六○ 北京的戏 六一 鱼雷堂 六二 吴一斋 六三 五年间的回顾 六四 家里的改变 第二卷 六五 往日本去 六六 最初的印象 六七 日本的衣食住上 六八 日本的衣食住中 六九 日本的衣食住下 七○ 结论 七一 下宿的情形 七二 学日本语 七三 筹备杂志 七四 徐锡麟事件 七五 法豪事件 七六 中越馆 七七 翻译小说上 七八 翻译小说下 七九 学俄文 八○ 民报社听讲 八一 河南—新生甲编 八二 学希腊文 八三 邬波尼沙陀 八四 域外小说集—新生乙编 八五 蒋抑卮 八六 弱小民族文学 八七 学日本语续 八八 炭画与黄蔷薇 八九 俳谐 九○ 大逆事件 九一 赤羽桥边 九二 辛亥革命一—王金发 九三 辛亥革命二—孙德卿 九四 辛亥革命三—范爱农 九五 望越篇 九六 卧治时代 九七 在教育界里 九八 自己的工作一 九九 自己的工作二 一○○ 自己的工作三 一○一 自己的工作四 一○二 金石小品 一○三 故乡的回顾 第三卷 一○四 去乡的途中一 一○五 去乡的途中二 一○六 从上海到北京 一○七 绍兴县馆一 一○八 绍兴县馆二 一○九 补树书屋的生活 一一○ 北京大学 一一一 往来的路 一一二 复辟前后一 一一三 复辟前后二 一一四 复辟前后三 一一五 蔡孑民一 一一六 蔡孑民二 一一七 蔡孑民三 一一八 林蔡斗争文件一 一一九 林蔡斗争文件二 一二○ 林蔡斗争文件三 一二一 卯字号的名人一 一二二 卯字号的名人二 一二三 卯字号的名人三 一二四 三沈二马上 一二五 三沈二马下 一二六 二马之余 一二七 五四之前 一二八 每周评论上 一二九 每周评论下 一三○ 小河与新村上 一三一 小河与新村中 一三二 小河与新村下 一三三 文学与宗教 一三四 儿童文学与歌谣 一三五 在病院中 一三六 西山养病 一三七 琐屑的因缘 一三八 爱罗先珂上 一三九 爱罗先珂下 一四○ 不辩解说上 一四一 不辩解说下 一四二 吗嘎喇庙 一四三 顺天时报 一四四 顺天时报续 一四五 女师大与东吉祥一 一四六 女师大与东吉祥二 一四七 语丝的成立 一四八 五卅 一四九 三一八 一五○ 中日学院 一五一 东方文学系 一五二 东方文学系的插话 一五三 坚冰至 一五四 清党 第四卷 一五五 北大感旧录一 一五六 北大感旧录二 一五七 北大感旧录三 一五八 北大感旧录四 一五九 北大感旧录五 一六○ 北大感旧录六 一六一 北大感旧录七 一六二 北大感旧录八 一六三 北大感旧录九 一六四 北大感旧录十 一六五 北大感旧录十一 一六六 北大感旧录十二 一六七 道路的记忆一 一六八 道路的记忆二 一六九 女子学院 一七○ 在女子学院被囚记 一七一 北伐成功 一七二 章太炎的北游 一七三 打油诗 一七四 日本管窥 一七五 日本管窥续 一七六 北大的南迁 一七七 元旦的刺客 一七八 从不说话到说话 一七九 反动老作家一 一八○ 反动老作家二 一八一 先母事略 一八二 监狱生活 一八三 在上海迎接解放 一八四 我的工作一 一八五 我的工作二 一八六 我的工作三 一八七 我的工作四 一八八 我的工作五 一八九 我的工作六 一九○ 拾遗甲 一九一 拾遗乙 一九二 拾遗丙 一九三 拾遗丁 一九四 拾遗戊 一九五 拾遗己 一九六 拾遗庚 一九七 拾遗辛 一九八 拾遗壬 一九九 拾遗癸 二○○ 拾遗子 二○一 拾遗丑 二○二 拾遗寅 二○三 拾遗卯 二○四 拾遗辰 二○五 拾遗巳 二○六 拾遗午 二○七 后记 后序

内容简介

《知堂回想录》是周作人晚年回顾自己一生重要经历,写成之内容丰富的传世巨作。最初只有“北大感旧录”数节,值曹聚仁在香港办《循环日报》,周作人以稿件寄之,在副刊发表,引发关注。后受曹聚仁之邀开始“一生回想”,历时两年多,成文二○七节。手稿总题为“药堂谈往”,出版 时改名“知 堂回想录”。作为现代文学大家,周作人亲身经历与参与了中国近现代史上诸多重要历史事件,如晚清光复会秋瑾、徐锡麟等的活动、辛亥革命、张勋复辟、新文化运动等,其一生形迹记录即是重要史料。又出之以如面谈之知堂文风,可谓文学性与史料性兼具。难怪促成本书出版的曹聚仁先生说:“这么好的回忆录,如若埋没了不与世人相见,我怎么对得住千百年后的中国文化界?”

下载说明

1、知堂回想录(上下)是作者周作人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南在南方的评论
    它说,买书满100块就减50块,花一个小时找到:知堂书话(上下),知堂回想录(二册),新史学:并未远去的背影,梁漱溟的最后39年。不多不少,将付50块。
  • 加州阳光世界的评论
    读完知堂回想录开始读知堂书话,也是上下两本,都是读书随笔,写的清新隽永,周作人读书是古今中外,文艺历史,闲谈琐记是无所不读,书评随笔也是功力上乘,可惜了他曾经在政治上的错误,要不然中国最优秀的散文家一定非他莫属!
  • 慈溪银泰城的评论
    #intime city枕边书#本书是周作人自编文集中的《知堂回想录》套装,上下2册,该书是周作人先生生前最后也是最大的一部作品,是一部较为全面的回忆录,详细记录了周作人先生的一生。本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青曲社王声的评论
    读过《知堂回想录(上下)》 ★★★★★ “知堂晚年笔墨,别是一路春秋。” 网页链接
  • Ahermit的评论
    在读《知堂回想录(上下)》 网页链接
  • 简称老狗的评论
    写了《知堂回想录(上下)》的读书笔记 “1945年12月6日,北平,刚从日本人手里接收了政权的国民政府颁布了《惩治汉奸条例》。当晚,国民党宪兵队..” 网页链接
  • 若水的小日子的评论
    风呼呼的,阳台上的风车就呼呼的转。小时候是自己做风车。用高粱杆。收书记:《空谷幽兰 》《学飞的萌萌》《知堂回想录》上下。《知堂书话》上下《塔莎奶奶的美好生活》《岁朝清供》《上课记》《西西,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