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未来是湿的

未来是湿的

作者:[美] 克莱·舍基

分类:文学

ISBN:9787300105390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标签: 互联网  社会学  未来是湿的  无组织的组织力量  社会媒体  组织  管理  未来 

章节目录

第1章 从一场“人肉搜索”说开去第2章 分享是机构困境的解药 第3章 这是“人人皆记”的时代 第4章 先出版,后过滤的游戏规则 第5章 当个性化动机遇上协同生产 第6章 集体行动给机构带来的挑战 第7章 越来越快的行动能力第8章 社会性困境的解决之道 第9章 亲爱的小世界 第10章 没有代价的失败 第11章 承诺、工具、协议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内容简介

一位妇女丢掉了手机,但征召了一群志愿者将其从盗窃者手中夺回。一个旅客在乘坐飞机时领受恶劣服务,她通过自己的博客发动了一场全民运动。在伦敦地铁爆炸案和印度洋海啸中,公民们用可拍照手机提供了比摄影记者更完备的记录。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是由管理甚少的参与者们撰写的…… 不论在何处,你都能看见人们走到一起彼此分享,共同工作,或是发起某种公共行动。一部集众人之力的百科全书、一个丢失手机的传奇,这些事情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它们乃至更多事情的影响实际上有着共同的根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我们的交流工具支持群体对话与群体行动。聚集一群人并使之行动原本对资源有极高的要求,使得全世界范围内的群体努力都被置于一种制度的垄断之下。今天,全球分享与合作的工具终于交到了个体公民的手中。 如同印刷机放大了个人的头脑,电话加强了双向沟通,一系列新工具如即时通信、移动电话、网络日志和维基百科也强化了群体交流。因为人类天生就擅长群体工作,所有能够强化群体努力的东西终会改变社会。商业模式以一种令人头晕目眩的速度被改变,更大的社会影响达到极为深刻的程度,以致我们无法认识。现在一个拥有笔记本电脑的人可以掀起一场颠覆10亿美元产业的运动。 在本书中,克雷·舍基,一个新文化的最敏锐的观察者,对此种社会革命的后果——无论是好是坏——给予了明晰而富有穿透力的解析,并思考了我们是谁,我们可以做什么。

下载说明

1、未来是湿的是作者[美] 克莱·舍基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人见人爱的肉唐僧的评论
    相信海淘们还能想出更好的办法。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舍基写的《未来是湿的》一书预言,因为互联网导致的交易成本急剧下降,现有的组织都无法守住自己的边界,大规模业余化,势在必行。海淘对关税的剥蚀,是非常有趣也是意义深远的。下一步,可能是挑战国家对货币发行权的垄断
  • 王阿远dreamer的评论
    未来是湿的!但是!地!是!干!的![哈哈][哈哈][哈哈]天气好了心情也好@管大蚊子 我要吃酸辣粉!!!!
  • 何随意_的评论
    未来是湿的,并且属于那些接受当下现实的人。当新技术出现,从前不可能的事情就开始变为现实。如果有足够多从前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他们都具有重大意义,这些事情在很短的时间捆绑在一起发生,那么变化就成为一场革命。
  • 杨缔之所以的评论
    未来是湿的 — Clay Shirky【美】:前工业时代光环的黯淡,由“硬件”向“软件”转型,日常生活开始向感情、缘分、兴趣快速聚散,动摇了像机关、工厂那样“干巴巴”的制度压力,“信息”催生的结果应是“人人”,与“人民”最大的不同在于,“人人”是一个具体的、感性的、当下的、多元化的人,在人人
  • 陆不怕的评论
    晚上查资料想问题。绕来绕去想起申请立大时候读的《未来是湿的》(又名《人人时代》)作者大意是,互联网是一个趋势,人们要做的是顺应它而不是反抗它。我现在再想想,可能是,在门槛越发低带来的发展便利之下,人们得不断调整和重塑价值标准。我也不知道这个过程要持续多久。这也是一个风云时代啊
  • 汽车宅急修的评论
    如果说《未来是湿的》揭示的是“无组织的组织力量”,那么《认知盈余》揭示的就是 “无组织的时间力量”。为什么电视消费量在减少?表面上看是从单一屏幕转换到N个屏幕,从电视转向互联网、移动互联、手持终端,实质上是观众已经不甘于仅仅只是消费,他们还要创造和分享。
  • 宁姐姐_Bridget的评论
    201520:#人人时代#又名#我们的未来是湿的#,人与人之间沟通协调机会的扩大、新产品新技术适应度调查成本的降低,对失败和错误的更加容忍,生活和传统的商业模式必然发生时代性的变革,这种变革下的成果也必然是颠覆的、创新的、协作的、充满爱的。
  • iCarrotor的评论
    #100天阅读计划# Day 52《未来是湿的》群体中的人是复杂的,复杂得足以使群体难于形成和难于维持。传统结构之所以呈现出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大多是为了应对这种困难。新的社会化工具摆脱了其中的一些负担,使得新型组织的形成成为可能,譬如把简单分享作为创新造群体的基点@warfalcon @十点读书会
  • Sun_rain_ice的评论
    读过《未来是湿的》 ★★★★★ “虽然欠缺系统性,角度很全面,类似总结和解释吧,很有启发意义” 网页链接
  • 艾瑞克那个万的评论
    断层线2.大而不倒 3.被掠夺的星球4.理智的乐观者5.非理性的积极力量6.这次不一样7.自由 8.《网络战争》9.华盛顿规则10.《看不见的大猩猩》11.《乡土式微》12.《关于妥协和卑劣的妥协13.瞬变14.大空头15.人类成就16.能源神话与现实17.印度畅想18.动物精神19.一览表宣言20.未来是湿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
  • 挠头蛇的评论
    #午夜读书#将某件事称为一项职业,意味着需要定义其超出工作的部分。行业标准并非应顾客要求而是业内同行要求设定的,因此任何职业的关键在于其成员间的关系,而并不以公众服务为指针。——《未来是湿的(第三章)》。说得有理。原书翻得太差,自己整理了一下语言。
  • 钱宏心约堂的评论
    发表了博文《人人之道=生生之德!》赎福共生的德道理法:人人之道=生生之德!克莱•舍基(ClayShirky)《未来是湿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观察到的人类社会组织形態已经开始发生历史性变化。人人之道=生生之德!
  • 哆啦没有皮卡萌的评论
    萌萌·DAY 7 《未来是湿的》第五章 维基百科通过推动大规模业余化的这种自由,消除了有关参与的技术障碍。从最初孤单的无知识性的“沥青”词条到如今庞大的数据库,它们的内容编辑者不是雇员,而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热爱维基的普通人。这些人的身份可以在“受众”和“编辑”之间自由切换,“维基并非集体主
  • 海水天晴的评论
    《未来是湿的》读书会,很失望。